一、寒地城市广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桑瑜[1](2021)在《气候适应性为导向的城市节点空间设计 ——以寒冷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寒冷地区具有冬季漫长、昼夜温差大、极端气温较低的特点,严酷的气候环境令出行者的冬季室外活动受到限制。城市节点作为城市中承载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活力自然也受到了气候的制约。目前国内寒冷地区的城市节点设计仍存在着忽略冬季步行活动需求,缺乏贯通、舒适的活动空间等问题。研究寒冷地区城市节点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组织结构的反思和介入。城市是人生活的容器,是人类社会中种种关系的总和,需要丰富的时间、空间结构的支撑。本文将着重对气候适应性为导向的寒冷地区城市节点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共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框架,从宏观上对论文的选题、结构进行介绍。第二章是对寒冷地区城市节点气候适应性的解析,构建对研究对象及相关理论的整体认知。第三章在对国内寒冷地区城市节点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节点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尺度、围合感和关联性问题,归纳国内寒冷地区城市节点的气候适应性程度发展历程。第四章是针对具体的寒冷地区气候要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节点设计方法。第五章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结合主动整合的观念和原则,在更宏观、整体的角度上总结寒冷地区城市节点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第六章是基于前文的方法和策略,选取了设计实例加以实践应用。最后,整合以上研究结果,对气候适应性为导向的寒冷地区城市节点空间设计策略与方式进行整体阐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金雨蒙[2](2021)在《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广场环境舒适度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广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品质对于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对于环境品质,特别是物理环境的考虑,大多数城市广场的环境均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受到气候条件及设计理念的影响,严寒城市广场的热声环境问题较为严峻且存在季节性差异。与此同时,虽然针对于广场热声环境质量或环境感知的研究均较为广泛,但关于广场客观环境质量与使用者主观感知评价的关联研究较少;虽然针对于单一因素不同水平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研究较深入,但多因素复合作用,特别是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仍较为匮乏。因此,本文基于严寒城市广场热声环境的改善诉求以及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以哈尔滨市中小型休闲广场为例,采用主客观结合、多学科交融的研究方法从使用者主观感知的角度,对广场的客观环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环境营造及改善提升等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现场实测、环境舱实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系统分析了哈尔滨市中小型休闲广场的空间形态特征及不同季节(冬季、过渡季以及夏季)广场的热声环境质量;深入辨析了热声复合作用对于不同季节广场环境主观感知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舒适度等效区间及评价模型,并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寻求对于全年热声环境适应力较好的广场空间形态。首先,揭示了广场空间形态对于热声环境的影响差异。依据形态控制要素的统计数据,通过卫星影像、现场调研等方法提取了街区朝向、周围道路情况、周围建筑高度,平面尺度及比例等主要空间形态要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构建了具有不同空间形态的广场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探究了不同季节广场的热声环境现状及其差异;通过对全年不同季节广场模型的热声环境质量模拟计算,探究了具有不同空间形态广场的热声环境差异,并为广场环境舒适度的评价提供了客观环境数据支持。其次,针对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通过在可控环境舱模拟不同季节的室外真实温度条件并进行问卷调查,辨析了热声复合作用下,不同广场声源及季节典型温度对于声环境感知、热环境感知和总体感知评价的影响,为广场实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筛选适宜声源。选取通用热气候指数和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环境参数指标,探究了热声复合作用下,不同季节温度和交通声水平对于广场动态环境感知的影响,并为舒适度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主观评价数据基础。最后,基于热声复合作用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总体舒适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客观热声环境参数与主观舒适度的量化关系,计算和建立了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舒适度等效区间以及评价模型;利用广场模型的热声环境模拟数据计算环境舒适度,采用可视化分布地图以及均值、极值、极差、面积占比等统计指标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的创新性成果为揭示了热声复合作用对于广场环境主观感知的影响机制,包括不同声源及季节典型温度、不同季节温度及交通声水平的影响;探究了客观热声环境参数与主观感知评价的量化关系,构建了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广场环境品质的综合评价。本文对广场的客观环境质量与使用者的主观感知评价进行关联研究,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对于城市环境及空间活力的改善提升,注重空间品质的城镇化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科学意义。
孙莞[3](2020)在《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文中认为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观的手段综合缓解东北严寒城市的诸多问题。论文以活力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延伸至生命系统、连接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论文对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进行调研,包括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连续的参与式观察。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与定性的分析可以找出人们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与东北严寒城市公园冬季景观的现存问题;采取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找到阻碍人们冬季活动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群体对于冬季景观的行为需求;发现特定空间的特征,进而推演出冬季景观的活力;根据景观活力,建立冬季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既是独立的生命系统,也是作用于人和城市之间的系统,城市、景观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景观活力的来源。研究基于冬季景观综合调研的结论,对应生命系统的目的性以及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冬季景观的三个活力: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功能的凝聚力、形式的吸引力。论文分别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活力在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中的价值体现。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可以给景观在冬季支持人们的行为提供空间结构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冬季出行网络。功能的凝聚力是景观支持人行为的活力,对人们行为的凝聚力体现在功能的季节性转换上,在满足人们冬季使用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是景观冬季的视觉活力体现,提升冬季景观的视觉活力可以强化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的特色。景观想要对城市有所表达,需要以人们可解读的方式呈现,通过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连续的体验来完成,着重体现严寒城市的特征与文脉,彰显城市的特异性。这些都融入在了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形式中,这三个活力从不同的维度上,共同驱动着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综合改变。寻找冬季景观活力的体现形式,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品质、提升严寒城市居民冬季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严寒城市的文化传播、强化严寒城市的形象,达到借助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活力的目的。
林慧颖,李金玉[4](2020)在《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文中提出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寒冷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城市广场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存的寒地广场在设计和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因素,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对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最终总结出能够较好营造出寒地城市广场景观效果的方法。
黄丽莉[5](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美化及亮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晚上有更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因此,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就显的尤为重要。但在寒地城市,因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城市的夜间景观建设则更不容忽视。如果我国寒地城市能够在夜景观设计上打破千篇一律的做法,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气候因素及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我们就能找到不但能保持自身特色又特点鲜明的夜景观设计方向。在物尽其用来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基于此,本文力求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的寒地城市夜间景观。全文共分四章节。前两章对寒地城市夜景观及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逐一对城市夜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自然气候、经济状况、技术条件、思想观念四方面对目前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以便论题的展开。同时,实现任何艺术创作都与科学技术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第三章便从照明技术和灯光艺术性表现的角度,为设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寒地城市类型空间的夜景观照明环境及应当在设计中遵循的四大原则进行分析。从而对寒地城市夜景观有个整体的认识,为课题下一步的深层次研究作铺垫。第四章为文章的核心。在寒地城市夜景观中强调地域文化性体现是文章的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在寒地城市的自然气候、地形风貌、建筑特征和灯具造型四种载体元素上均有体现。并且,重点针对我国寒地城市的文化架构进行彻底地分析。从我国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开始介绍,其中包括自然地理、历史传统、民族民俗、冰雪文化四方面。由于我国寒地城市民族较多,所以深受民族影响。有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作为寒地城市,其气候及地理因素特点明显。白山黑水、博大雄浑的地理特点使居住在寒地城市的人民形成淳朴、朴实的性格,同时也孕育出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除此以外,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本文结合了长春市的夜景观亮化工程,对其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最终对我国未来寒地城市夜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阐述。一座城市的夜景观不仅能够体现其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是它所处的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因此强调只有突出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观才是能够吸引人眼球的优秀夜景观。并提出在进行夜间环境营造时灵活地将照明灯光技术和现代景观元素进行充分地融合,体现寒地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突出主题。进而为我国寒地城市的夜景观研究工作做出一份贡献。
盖恒[6](2019)在《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降雪作为寒地城市冬季重要的水源补给,对于维持城市水循环过程稳定、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条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传统以融雪剂使用、人工清理运输为主的城市积雪管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易引发城市次生灾害,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造成资源浪费。优化传统的城市积雪管理方式,实现应对城市降雪由消极对抗,到积极疏导利用的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寒地城市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倡导通过自然做工的方式应对城市问题,实现城市永续发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能提供包括:控制城市粗放扩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雨洪调蓄、积雪消纳、环境质量改善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是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利用城市绿地、水体、等GI空间,以自然仿生式的途径消纳城市积雪,为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本文以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问题为导向,提出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多因子叠加分析的方法规划城市GI用地;(2)依据GI用地规划结果,综合考虑融雪径流疏导利用、不同GI用地积雪消纳能力强弱、保证积雪清理运输效率,三个对城市雪资源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问题,通过位置选取、与GI用地规划整合、交通可达性评价,筛选出位置对于融雪径流疏导利用具有关键控制作用、用地类型积雪消纳能力强、交通可达性好的GI用地作为积雪消纳用地;(3)依据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结果,使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构建积雪消纳GI网络,以明确不同GI要素的核心积雪消纳职能,建构系统性的城市积雪消融控制网络体系;(4)选取雪资源管理问题典型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居住小区GI节点,提出节点营造模式;(5)引入雪量模拟计算模型,对GI规划前后,积雪利用量、利用率进行量化评估,以表征方法优越性。本文研究提出的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降雪对于城市的正面效益、削减其负面影响,降低城市积雪清理成本,提高雪资源利用率,改善寒地城市水资源短缺现状。本研究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对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为我国及其他地区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刘新瑜[7](2017)在《基于NCL质量评价体系的寒地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秀的城市广场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空间,同时也是展示城市风貌与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丹麦建筑设计师,扬·盖尔在其着作“新城市生活”(New City Life)中所提出的NCL12要素公共空间设计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框架,以安全性,舒适性和参与性三个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以加拿大蒙特利尔、多伦多、丹麦哥本哈根等城市的优秀寒地城市广场空间作为研究案例,并与当前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相结合,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优秀寒冷地区广场空间的基本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旨在为居住在寒冷地区的人们提供舒适且具有吸引力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人们冬季户外活动的基本需求,丰富城市冬季景观风貌,展示寒地城市冬季特色和魅力。本文具体是由四个章节构成,其中:第一章为绪论,具体是针对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进行说明,并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得到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本次研究的内容和框架,对研究进行初步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此次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首先对本次研究中所用的NCL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与运用进行介绍,寒地城市广场研究的基础理论,明确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阐述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三章叙述了针对寒冷地区城市广场设计的问卷结果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及其对策略提出的影响,运用NCL12要素评价体系对优秀案例的分析,以此归纳总结出适合寒冷地区特殊气候的广场空间设计策略。第四章,结合NCL12要素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分别从安全性,舒适性和参与性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寒冷地区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策略。改善寒冷地区使用者的城市广场空间体验,城市广场是居民社交、活动、休憩的重要公共场所,是展现城市文化于城市面貌的重要载体。而寒地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针对性。本文以NCL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为框架,从安全性、舒适性、体验性三个角度提出适用于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希望可以为寒地城市广场提供评价与策略研究的新思路,以期通过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结合为寒地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且具有城市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空间体验,
任成禹[8](2019)在《寒地城市滨水广场微气候优化研究 ——以营口市明湖广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水广场是重要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对城市品味和城市特色的彰显至关重要。同时,微气候是影响广场环境品质及使用者体验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对于城市滨水广场的微气候研究对提升使用者舒适性和使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明湖广场为例,研究探讨营造寒地城市滨水广场舒适微气候环境的途径和策略。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气候设计的相关研究以及基于微气候优化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城市广场层面总结广场的微气候因子,分析广场的空间特点、形态特点和组成要素与对微气候的影响。从而提出改善广场微气候的重点。通过对明湖广场现状调查,结合营口市气候特征,分析得出居民户外游憩活动受气候影响很大,影响因素依次为大风、寒冷、夏天日晒和冬天无阳光。城市滨水广场气候因子的分布规律与空间的遮蔽程度、地形、本身形状、周围建筑界面布局、高度等因素有关。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寒地城市滨水广场微气候在广场尺度、地形、绿化、建筑、铺装、水景等方面优化规划设计途径,为今后类似城市滨水广场建设提供参考。
黄文婷[9](2016)在《基于风环境舒适度的沈阳市民广场形态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沈阳属于严寒地区,除极端寒冷外,多风的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户外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高密度空间迅速增加,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城市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环境的恶劣化发展趋势与公众健康舒适户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沈阳市民广场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空间,研究如何能够营造良好的广场风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广场风环境影响因素,阐述沈阳地区的大气候及城市风环境特点,结合气候分区,分析沈阳广场风环境设计的潜在要求;其次,分析广场周边及其构成要素对风环境的影响。接着,通过对选取的20个典型沈阳市民广场进行原型归纳总结,从不同广场空间形态角度,使用Fluent软件模拟,探究不同广场空间形态与广场风环境的关系,为下一步提出营造良好风环境的广场优化策略提供依据。然后,在总结了中外风环境评体系的基础上归纳出适用于沈阳广场风环境的评价标准;通过对5类共20个沈阳市民广场模拟分析,结合广场现状设计和现状活动使用进行分析、评估、比较,总结出沈阳市民广场风环境问题;并从五类广场各选出一个广场,进行风速现场实测对照,确定模拟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反应广场中各点的风速差异。最后,在前文理论研究、模拟实验分析及现场调研基础上,提出优化目标,即实现在不同类型活动区域的风速值较为合理,同时避免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不利风”以及通风“盲区”。提出应对寒地冬季风的挡风、引风、弱风三大策略;应对夏季的自然通风策略,针对每种策略进行具体措施的深入分析。
赵昕宇[10](2016)在《基于北方气候特征下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北方气候是指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主、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着的气候类型。这种独特的气候特征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里感受,人们会因为气候特征要素的变化,看到不同的景观环境来反馈处于潜意识中的感受。例如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看到木制座椅会有相对温暖的心里感受。当天气炎热时,看到大量绿植,会给人以清凉舒适的心理暗示。将城市广场景观与当地的气候特征在设计中良好的结合,增添了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使环境对民众更具吸引力。城市广场空间能够为城市的组成与构建提供更多的变化与活力,而在北方城市,气候的特征与广场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多方面需求的功能复合实体,通过道路、建筑等人工要素和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的构架、由多重空间类型排布,反映特定主题节点类型的城市户外活动空间。在充分考虑广场面积、动线规划,设施设置,视觉反馈的同时,气候特征更成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必备要素。温度、湿度、降雪、风和太阳辐射等气候特征是影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指出北方气候的特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分类与构成要素。分析北方气候因素与城市广场的景观设施、空间尺度、使用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城市广场合理的景观空间配置。从北方气候特征入手,提出较为合理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对策。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通过对北方气候特征的考量,了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提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整理归纳了现阶段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明确北方地理区位的界定、气候特征的概述、城市广场的缘起、北方城市广场的定位等做了简要的概括,对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进行了阐释,通过气候特征的四种基本区位要素——温度、湿度(降雪)风和太阳辐射作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调研的依据,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论文的研究做了充足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分析了广场景观与气候特征之间的关系,了解气候对广场使用者的影响以及景观设计结合气候的设计重点,在调研城市广场景观的过程中,发现绿化植物的配置问题、景观小品材质选择问题、空间尺度的划分问题、新能源的利用问题,分别依托于温度、湿度、风和太阳辐射。第四部分:从气候特征影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因素入手,通过气候的主导性原则、地域文化传承性原则、自然生态性原则以及能源节约性原则四个方面提出北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与研究,作者希望能够发掘和创新冰雪景观资源、北方历史资源的重新介入、加强地域植物景观的设计、利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提供以人为主导的寒地空间体验、注重后期维护与设计相结合,这些北方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对策,从而使城市广场景观在北方气候特征下,得到更加合理的设计,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寒地城市广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地城市广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适应性为导向的城市节点空间设计 ——以寒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城市节点 |
1.2.2 寒冷地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节点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城市空间与气候关联性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方法、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寒冷地区城市节点气候适应性解析 |
2.1 城市节点 |
2.1.1 城市节点概念完善 |
2.1.2 城市节点相关概念辨析 |
2.1.3 城市节点概念发展 |
2.1.4 城市节点分类 |
2.2 寒冷地区城市节点设计 |
2.2.1 寒冷地区的概念 |
2.2.2 寒冷地区影响城市节点的气候要素 |
2.3 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基础 |
2.3.1 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城市气候设计 |
2.3.2 建筑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建筑气候设计 |
2.3.3 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意义 |
3 国内寒冷地区城市节点气候适应性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 |
3.2 国内寒冷地区城市节点的气候适应性程度归类 |
3.2.1 欠缺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城市节点 |
3.2.2 进行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城市节点 |
3.3 调研城市节点核心问题总结 |
3.3.1 尺度 |
3.3.2 围合性 |
3.3.3 关联性 |
3.4 国内寒冷地区城市节点发展历程 |
3.4.1 从无序到有序 |
3.4.2 从粗放到丰富 |
3.4.3 从分散到综合 |
3.4.4 从孤立到联系 |
3.5 本章小结 |
4 适应寒冷地区气候要素的城市节点设计方法 |
4.1 适应风环境的城市节点设计方法 |
4.1.1 预设节点肌理 |
4.1.2 围合空间界面 |
4.1.3 控制建筑体量 |
4.2 适应低温的城市节点设计方法 |
4.2.1 建立保温屏障 |
4.2.2 下沉体量空间 |
4.3 适应日照的城市节点设计方法 |
4.3.1 调整节点布局 |
4.3.2 设置透明界面 |
4.4 适应冰雪的城市节点设计方法 |
4.4.1 形态消解降雪 |
4.4.2 活用积雪储存 |
4.4.3 营造主题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城市节点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5.1 寒冷地区城市节点设计的主动整合原则 |
5.1.1 互动性原则 |
5.1.2 外部整体性原则 |
5.1.3 内部整体性原则 |
5.2 功能要素整合性策略 |
5.2.1 水平整合 |
5.2.2 垂直与穿插整合 |
5.3 外部空间丰富性策略 |
5.3.1 水平向的多层次设计 |
5.3.2 垂直向的多层次设计 |
5.4 内部空间融合性策略 |
5.4.1 封闭式融合 |
5.4.2 连接式融合 |
5.5 地下空间关联性策略 |
5.5.1 点状地下空间系统 |
5.5.2 线状地下空间系统 |
5.5.3 网状地下空间系统 |
5.6 建筑界面开放性策略 |
5.6.1 抬升底部界面 |
5.6.2 开放顶部界面 |
5.6.3 分置空间界面 |
5.7 本章小结 |
6 气候适应性导向下的主动整合研究应用——辽阳站东交通枢纽节点 |
6.1 研究应用项目介绍 |
6.1.1 设计背景 |
6.1.2 区位概况 |
6.1.3 现状条件 |
6.2 节点功能与定位 |
6.3 气候适应性策略应用 |
6.3.1 功能要素整合 |
6.3.2 丰富外部空间 |
6.3.3 融合内部空间 |
6.3.4 建立多层次联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附录 B 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竞赛获奖情况 |
致谢 |
(2)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广场环境舒适度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 |
1.3.2 城市公共空间热声环境研究 |
1.3.3 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及设计研究 |
1.3.4 相关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广场环境舒适度及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2.1 广场环境舒适度辨析 |
2.1.1 舒适度内涵分析 |
2.1.2 影响因素调查 |
2.2 广场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2.2.1 广场形态控制因素 |
2.2.2 样本广场调研 |
2.2.3 空间形态要素 |
2.3 广场空间样本模型构建 |
2.3.1 正交试验设计 |
2.3.2 样本模型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场热声环境实测及模拟研究 |
3.1 实测及模拟方法 |
3.1.1 现场实测 |
3.1.2 热环境数值模拟 |
3.1.3 声环境数值模拟 |
3.2 广场热声环境实测分析 |
3.2.1 哈尔滨市热声环境特征 |
3.2.2 热环境实测分析 |
3.2.3 声环境实测分析 |
3.3 广场热声环境模拟分析 |
3.3.1 模拟参数设置 |
3.3.2 热环境差异比较 |
3.3.3 声环境差异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及实施 |
4.1.1 实验概况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数据分析 |
4.2 声源及温度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 |
4.2.1 无声源引入的环境感知评价 |
4.2.2 声源及温度对于声环境感知的影响 |
4.2.3 声源及温度对于热环境感知的影响 |
4.2.4 声源及温度对于总体感知的影响 |
4.3 声源与温度交互作用的综合影响 |
4.3.1 声源种类与温度的交互作用 |
4.3.2 声级与温度的交互作用 |
4.3.3 声源与温度的综合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影响的实地研究 |
5.1 研究设计及实施 |
5.1.1 研究概况 |
5.1.2 研究设计 |
5.1.3 数据分析 |
5.2 环境参数与环境感知评价的相关性 |
5.2.1 环境参数指标的筛选分析 |
5.2.2 环境感知评价相关性分析 |
5.3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 |
5.3.1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热环境感知的影响 |
5.3.2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声环境感知的影响 |
5.3.3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总体感知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声复合作用下广场环境舒适度评价研究 |
6.1 等效舒适度分析 |
6.1.1 复合作用的影响 |
6.1.2 舒适度等效区间 |
6.2 舒适度量化计算 |
6.2.1 舒适度评价模型 |
6.2.2 舒适度可视化表达 |
6.3 广场环境舒适度综合评价 |
6.3.1 冬季舒适度评价 |
6.3.2 过渡季舒适度评价 |
6.3.3 夏季舒适度评价 |
6.4 基于环境舒适度的广场空间设计指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ENVI-MET软件模拟结果读取代码 |
附录2 环境模拟舱主观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3 严寒城市广场环境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4 广场环境感知评价统计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气候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文化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严寒城市 |
1.3.2 公共空间 |
1.3.3 冬季景观 |
1.3.4 景观活力 |
1.3.5 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冬季景观的活力性阐释 |
2.1 冬季景观活力研究基础 |
2.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
2.1.3 活力与景观活力 |
2.2 冬季景观的活力聚焦 |
2.2.1 冬季景观的生命系统 |
2.2.2 冬季景观的活力维度 |
2.3 冬季景观的活力目标 |
2.3.1 景观的适应能力 |
2.3.2 景观的释放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现状研究 |
3.1 冬季景观使用调查 |
3.1.1 问卷调研 |
3.1.2 参与观察 |
3.1.3 数据分析 |
3.2 冬季使用地点分析 |
3.2.1 公共空间聚焦 |
3.2.2 活力场地聚焦 |
3.3 冬季人群需求聚焦 |
3.3.1 以群体特征划分 |
3.3.2 以行为类型划分 |
3.3.3 需求归纳 |
3.4 问题梳理 |
3.4.1 布局问题 |
3.4.2 使用问题 |
3.4.3 视觉问题 |
3.5 活力的目标重构 |
3.5.1 空间的支撑力 |
3.5.2 功能的凝聚力 |
3.5.3 形式的吸引力 |
3.6 活力的激发原则 |
3.6.1 适应性原则 |
3.6.2 复合性原则 |
3.6.3 补充性原则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 |
4.1 空间的适应性选择 |
4.1.1 依托人口 |
4.1.2 依托微气候 |
4.1.3 依托公共建筑 |
4.1.4 分化与重组 |
4.2 空间的内部结构 |
4.2.1 布局方式 |
4.2.2 空间关系 |
4.2.3 空间的冗余 |
4.3 空间的连接 |
4.3.1 实的连接 |
4.3.2 虚的连接 |
4.3.3 连接织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冬季景观功能的凝聚力 |
5.1 冬季功能的强化 |
5.1.1 功能的顺应 |
5.1.2 功能的转换 |
5.1.3 功能的复合 |
5.2 冬季活动的吸引 |
5.2.1 制造人群聚集 |
5.2.2 增加景观互动 |
5.2.3 强化冬季体验 |
5.3 精神需求的满足 |
5.3.1 唤醒居民集体记忆 |
5.3.2 自我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 |
6.1 吸引的理论依据 |
6.1.1 自然法则 |
6.1.2 喜爱模型 |
6.1.3 透镜理论 |
6.2 冬季景观审美偏好 |
6.2.1 冬季景观分类 |
6.2.2 冬季的吸引点 |
6.3 冬季审美透镜模型 |
6.3.1 冬季特色 |
6.3.2 视觉丰富 |
6.3.3 景观趣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冬季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7.1 指标体系释义与评价标准 |
7.1.1 空间支撑力评价 |
7.1.2 功能凝聚力评价 |
7.1.3 形式吸引力评价 |
7.2 数据分析 |
7.2.1 项目分析 |
7.2.2 信度检验 |
7.2.3 效度检验 |
7.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3 评价体系构建 |
7.3.1 变量计算 |
7.3.2 指标权重计算 |
7.3.3 模型构建 |
7.3.4 模型验证 |
7.4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的途径 |
7.4.1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
7.4.2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
7.4.3 冬季景观要素设计要点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相关概念解析 |
1.1寒地城市 |
1.2城市广场 |
2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2.1寒地气候因素 |
2.2寒地社会因素 |
2.3寒地经济因素 |
2.4寒地人文因素 |
3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 |
3.1结合空间特征的设计 |
3.1.1广场的空间尺度设计 |
3.1.2广场的围合设计 |
3.2结合场地环境的设计 |
3.2.1广场的绿植设计 |
3.2.2广场的灯光设计 |
3.2.3广场的色彩设计 |
3.2.4广场的铺装设计 |
3.3结合气候特征的设计 |
3.4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 |
4哈尔滨索菲亚广场景观设计分析 |
5结语 |
(5)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 |
2.1 寒地城市夜景观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寒地城市基本概念及范围 |
2.1.2 城市夜景观的概念及发展 |
2.1.3 视知觉与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城市夜景观基本构成要素 |
2.2.1 道路与设施 |
2.2.2 建筑与景观 |
2.2.3 绿化与植被 |
2.2.4 灯光与照明 |
2.3 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制约因素 |
2.3.1 自然气候因素的制约 |
2.3.2 经济状况因素的制约 |
2.3.3 技术条件因素的制约 |
2.3.4 思想观念因素的制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要素与设计分析 |
3.1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的原则 |
3.1.1 贯穿以人为本原则 |
3.1.2 贯穿生态建设原则 |
3.1.3 贯穿鲜明特色原则 |
3.1.4 贯穿发展创新原则 |
3.2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手法分析 |
3.2.1 泛光照明手法 |
3.2.2 轮廓照明手法 |
3.2.3 内透光照明手法 |
3.2.4 下射与上射照明手法 |
3.3 寒地城市类型空间夜景观照明设计 |
3.3.1 广场 |
3.3.2 街道 |
3.3.3 庭院 |
3.3.4 水体 |
3.4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灯光的艺术性照明 |
3.4.1 灯光的造型艺术 |
3.4.2 灯光的雕塑技术 |
3.4.3 灯光的绘画技术 |
3.4.4 激光的表演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 |
4.1 地域文化的概述 |
4.1.1 地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4.1.2 照明中的城市地域文化 |
4.1.3 地域文化中元素符号的提取与整理 |
4.1.4 地域文化中符号形象的变型与进化 |
4.2 寒地城市夜景观中表达地域文化的载体元素 |
4.2.1 自然气候 |
4.2.2 地形风貌 |
4.2.3 建筑特征 |
4.2.4 灯具造型 |
4.3 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
4.3.1 自然地理 |
4.3.2 历史传统 |
4.3.3 民族民俗 |
4.3.4 冰雪文化 |
4.4 寒地城市夜景观设计实例分析——长春市为例 |
4.4.1 长春概况 |
4.4.2 现状分析 |
4.4.3 调研方式 |
4.4.4 设计建议 |
4.5 寒地城市夜景观的未来设计策略 |
4.5.1 挖掘自身文化,加强地域特色的营造 |
4.5.2 突出季节特色,探索与创新冰雪资源 |
4.5.3 加强政府投入,提升后期管理及维护 |
4.5.4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众的参与性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春市夜景观环境质量居民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问题 |
1.1.2 寒地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
1.1.3 国家相关政策指引 |
1.1.4 城市积雪消融空间规划控制体系不完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雪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GI规划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基础理论 |
2.1.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2.1.2 海绵城市理论 |
2.1.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基础方法 |
2.2.1 多因素分析法 |
2.2.2 成本距离分析法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形态学空间分析法 |
2.3 GI与雪资源管理的相关性 |
2.3.1 必要性 |
2.3.2 可行性 |
2.4 案例分析 |
2.4.1 日本 |
2.4.2 加拿大 |
2.4.3 案例分析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 |
3.1 GI用地规划 |
3.1.1 影响因子选取 |
3.1.2 指标权重计算 |
3.1.3 指标体系构建 |
3.1.4 GI用地划定 |
3.2 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 |
3.2.1 积雪消纳GI用地位置选取 |
3.2.2 与GI用地规划整合 |
3.2.3 交通可达性评价 |
3.3 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
3.3.1 积雪消纳GI网络要素识别 |
3.3.2 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
3.4 积雪消纳GI节点模式 |
3.4.1 城市道路GI节点 |
3.4.2 公园绿地GI节点 |
3.4.3 城市广场GI节点 |
3.4.4 居住小区GI节点 |
3.5 基于GI规划的城市雪资源管理效益评估 |
3.5.1 城市积雪总量模拟计算 |
3.5.2 城市积雪利用量模拟计算 |
3.5.3 城市积雪利用率模拟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道里区积雪消纳GI规划 |
4.1 道里区GI用地规划 |
4.1.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1.3 多因子叠加分析 |
4.1.4 道里区GI用地规划 |
4.2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 |
4.2.1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位置选取 |
4.2.2 道里区积雪消纳位置与GI用地规划整合 |
4.2.3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交通可达性评价 |
4.2.4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 |
4.3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
4.3.1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网络要素识别 |
4.3.2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
4.4 道里区积雪消纳GI节点优化策略 |
4.4.1 群力第五大道节点 |
4.4.2 红星广场节点 |
4.4.3 金河公园节点 |
4.4.4 海富第五大道小区节点 |
4.5 基于GI规划的道里区雪资源管理效益评估 |
4.5.1 道里区积雪总量模拟计算 |
4.5.2 道里区积雪利用量、利用率模拟计算 |
4.5.3 道里区积雪总量、利用量、利用率汇总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基于NCL质量评价体系的寒地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城市广场相关概念解析 |
1.3.2 寒地城市相关概念解析 |
1.3.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NCL评价体系广场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 |
2.1 NCL评价体系 |
2.1.1 NCL评价体系的释义 |
2.1.2 NCL评价体系的运用 |
2.2 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地域特性 |
2.2.1 极端的地域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
2.2.2 单一的空间模式 |
2.2.3 消极的空间活力 |
2.3 寒冷地区广场空间设计的构成要素 |
2.3.1 寒冷地区广场空间设计的基础要素 |
2.3.2 寒冷地区广场空间设计的环境要素 |
2.3.3 寒冷地区广场空间设计的情感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设计调研与分析 |
3.1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调研 |
3.1.1 调查研究的前期准备 |
3.1.2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3 调查结果与结果分析 |
3.2 寒冷地区优秀城市广场案例 1—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广场 |
3.2.1 多伦多市政厅广场概述 |
3.2.2 案例的安全性设计分析 |
3.2.3 案例的舒适性设计分析 |
3.2.4 案例的体验性设计分析 |
3.3 寒冷地区优秀城市广场案例 2—加拿大蒙特利尔节日广场 |
3.3.1 案例概述 |
3.3.2 案例的安全性设计分析 |
3.3.3 案例的舒适性设计分析 |
3.3.4 案例的体验性设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冷地区广场空间设计策略 |
4.1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安全性设计策略 |
4.1.1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交通安全性设计策略 |
4.1.2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人身安全性设计策略 |
4.1.3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气候环境安全性设计策略 |
4.2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舒适性设计策略 |
4.2.1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步行移动舒适性设计策略 |
4.2.2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休憩停留舒适性设计策略 |
4.2.3 寒冷城市广场活动舒适性的设计策略 |
4.3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体验性设计策略 |
4.3.1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空间尺度体验性设计策略 |
4.3.2 寒冷地区城市广场城市文化特色体验性设计策略 |
4.3.3 严寒区域城市特色体验性制定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寒地城市滨水广场微气候优化研究 ——以营口市明湖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寒地城市 |
1.4.2 城市气候和微气候 |
1.4.3 城市广场与城市滨水空间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滨水广场微气候环境基础研究 |
2.1 人体热舒适度 |
2.2 城市滨水广场的微气候要素分析 |
2.2.1 太阳辐射 |
2.2.2 气温 |
2.2.3 风 |
2.2.4 湿度 |
2.3 城市滨水广场微气候影响因素 |
2.3.1 广场地形 |
2.3.2 广场周边环境 |
2.3.3 广场建筑 |
2.3.4 广场铺装 |
2.3.5 广场植被 |
2.3.6 广场水体 |
2.3.7 广场景观设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营口明湖广场微气候调查 |
3.1 营口市气候概况 |
3.2 明湖广场概况 |
3.3 明湖广场微气候调查 |
3.3.1 广场微气候参数现场测试与人群活动调查 |
3.3.2 调查方法 |
3.3.3 调查结果 |
3.3.4 明湖广场微气候主观评价问卷调查 |
3.4 明湖广场微气候分析及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广场规划设计 |
4.1 设计原则研究 |
4.2 设计策略研究 |
4.3 总体优化构想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风环境舒适度的沈阳市民广场形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风环境 |
1.2.2 市民广场 |
1.2.3 沈阳市民广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场风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1 宏观层面——沈阳大气候 |
2.1.1 沈阳大气候特征 |
2.1.2 我国气候区划 |
2.1.3 寒地广场现状及气候设计要求 |
2.2 中观层面——城市风环境 |
2.2.1 城市风环境特征 |
2.2.2 城市气候分区 |
2.2.3 城市风环境问题及优化目标确定 |
2.3 微观层面——广场构成要素 |
2.3.1 实体要素 |
2.3.2 空间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沈阳市民广场风环境分析 |
3.1 广场风环境对人的影响及评估标准分析 |
3.1.1 广场风环境对人的影响 |
3.1.2 广场风环境评价标准 |
3.2 广场风环境模拟分析评价 |
3.2.1 市政型市民广场 |
3.2.2 纪念型市民广场 |
3.2.3 商业型市民广场 |
3.2.4 休闲型市民广场 |
3.2.5 交通型市民广场 |
3.3 风速现场实测对照 |
3.4 广场风环境现状问题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风环境舒适度的沈阳市民广场形态优化策略 |
4.1 市政型市民广场 |
4.1.1 构建地形屏障 |
4.1.2 构建植物屏障 |
4.1.3 构建建筑及构筑屏障 |
4.2 引风梯度设计 |
4.2.1 设置循序渐进的空间梯度 |
4.2.2 塑造流线型广场基面形态 |
4.2.3 强化引风能力的界面设计 |
4.3 弱风空间设计 |
4.3.1 打造适度围合的空间 |
4.3.2 利用复合的空间层次 |
4.3.3 广场空间的分区弱风 |
4.4 自然通风设计 |
4.4.1 利用“热压差”通风 |
4.4.2 利用“风压差”通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附录 1:沈阳市民广场风速测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北方气候特征下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的现状 |
1.3.1 国外在该研究方向的现状 |
1.3.2 国内在该研究方向的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方气候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概述 |
2.1 北方气候特征的相关理论 |
2.1.1 北方地理区位界定 |
2.1.2 北方气候特点 |
2.2 与景观设计相关的气候因素 |
2.2.1 温度 |
2.2.2 湿度 |
2.2.3 降雪 |
2.2.4 风 |
2.2.5 太阳辐射 |
2.3 城市广场简述 |
2.3.1 城市广场的释义 |
2.3.2 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分类 |
2.4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内容与特征 |
2.4.1 地形设计 |
2.4.2 功能布局 |
2.4.3 空间尺度 |
2.4.4 绿化设计 |
2.4.5 道路铺地 |
2.4.6 环境小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方城市广场景观现状调查 |
3.1 北方气候特征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 |
3.1.1 广场景观与气候的关系 |
3.1.2 气候对广场使用者的影响 |
3.1.3 景观结合气候的设计重点 |
3.2 北方城市广场景观实例调查 |
3.2.1 北方城市广场实例调查 |
3.2.2 北方城市广场景观的现状特点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3.3 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1 绿化植物的配置问题 |
3.3.2 景观小品材质选择问题 |
3.3.3 冰雪景观设计问题 |
3.3.4 空间尺度控制问题 |
3.3.5 新能源的利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方气候特征下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
4.1 北方气候影响下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
4.1.1 气候主导性设计原则 |
4.1.2 地域文化传承性原则 |
4.1.3 自然生态性设计原则 |
4.1.4 能源节约型设计原则 |
4.2 北方气候影响下城市广场设计对策 |
4.2.1 发掘和创新冰雪景观资源 |
4.2.2 北方历史资源的重新介入 |
4.2.3 加强地域植物景观的设计 |
4.2.4 利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 |
4.2.5 以人为主导的寒地空间体验 |
4.2.6 后期维护与设计相结合 |
4.3 北方城市广场未来发展趋势 |
4.3.1 承载历史传承的媒介 |
4.3.2 彰显北方特色的平台 |
4.3.3 突出自然生态的载体 |
4.3.4 展现艺术文化的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寒地城市广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适应性为导向的城市节点空间设计 ——以寒冷地区为例[D]. 桑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广场环境舒适度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金雨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D]. 孙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J]. 林慧颖,李金玉. 工业设计, 2020(07)
- [5]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 黄丽莉.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6]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D]. 盖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NCL质量评价体系的寒地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D]. 刘新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8]寒地城市滨水广场微气候优化研究 ——以营口市明湖广场为例[D]. 任成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基于风环境舒适度的沈阳市民广场形态优化研究[D]. 黄文婷.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3)
- [10]基于北方气候特征下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 赵昕宇. 吉林建筑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