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学校应办成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剑[1](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洪翔[2](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侯燕[3](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唐素云[4](2018)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1985年-2017年)》文中提出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和使命。1985年至今,在历次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政策变革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都是主线。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文本,探索其内在价值关系和价值选择,系一项颇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界定、分类和文本选择的基础上,使用扎根理论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分别从酝酿期、探索期、创新期和完善期和保障主体、保障客体、保障体制梳理了政策内容,分析了政策文本内涵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阐释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的实然选择和应有之意。本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酝酿期政策设计框架,属于投资型政策;探索期政策丰富框架,属于发展型政策;创新期政策扩充框架,属于拓展型政策;完善期的政策框架趋于完善,属于收益型政策。第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相关制度逐渐规范化,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客体复杂化,价值关系处于持续动态变更状态。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选择历经酝酿期的政治价值取向、探索期经济价值取向、创新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到完善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周倩[5](2008)在《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科技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各方面发展。总结高校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保障高校科技未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智学[6](2008)在《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社会子系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高等教育逐渐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融入社会发展的“边缘”,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自身的功能也不断拓展。鉴于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高等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本文力图以“边缘—中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解读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的演变历程。阐明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良性互动的逻辑基础和现实途径。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力量”,首先需要自身具备走向社会中心的能力——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充分整合,产生有效的能量,并向社会合理释放这种能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培养人才、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以及直接的学术性服务三个方面。高等教育正是通过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并通过这一过程赢得社会的支持,从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各级各类院校在应对社会发展需求时,存在模式趋同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办学定位、教育内容、以及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科学地整合,就会造成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走向社会中心目标的实现。因此,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建立起合理的高等教育功能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调整机制。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以“边缘—中心”理论的解读为切入点,围绕河北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历史演变为主线来展开。本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阐明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发挥作用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涵、条件、主要特征及发展原则进行了探究。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不同时期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的发展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各项功能的历史及作用,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和局限。第六章揭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经验,提出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政策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当代河北省高等教育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详细分析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提出了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与其功能释放性和协同性的统一,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统一,以及与社会互动性的统一。本文阐述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内容可以作为其他研究者研究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基础。
山鸣峰[7](2006)在《人本与效率 ——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注重“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效率”与“人本”相统一的高校人事管理新模式,是政府、高校、高校理论界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试图从解决这一问题着手,实现高等学校人事管理“效率”与“人本”完美统一的目标。 本论文结构除第一章引言之外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主要研究高校人事管理基本思路,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部分。第二部分包括第五、六章。主要研究以人为本高校人事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证案例。 第一章主要阐明研究的动因,界定有关概念,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逻辑结构,以及本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第二章主要研究高校人事管理面临的问题。首先对高校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概念梳理,归纳了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并对当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章重点研究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理论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又全面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与理论内涵,以及“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进而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高校办学的新理念。 第四章着重研究效率优先的管理价值取向问题。从效率优先的管理价值取向的产生、教育管理中的效率主义、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效率优先的三个合理性以及效率主义与“以人为本”管理价值取向潜在的三大冲突。 第五章着重研究了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高校人事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优先与均衡的辩证关系,论证了高校人事管理的价值取向的溯源是“以人为本”。提出了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论点,为以人为本高校人事管理指出新的思路。 第六章全面研究了以人为本的高校人事管理方法问题。通过对以人为本的高校人事管理理念与现行管理办法的碰撞分析,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以人为本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方法,同时对高校人事管理改革方案提出设计原则。
陈炳欣[8](2005)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打造新世纪创新型人才》文中提出
陈德静[9](2005)在《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体系构成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体与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科技创新理论、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证分析等方法,从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互动关系的视角,分析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首先从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了社会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呼唤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及两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凸现了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强烈呼唤。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制度创新,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科技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构建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立交桥,对高等学校进行合理分层及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用人与分配上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构建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高等学校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构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重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了五点基本结论和十点政策建议。
唐景莉,黄文[10](2004)在《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全力打造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文中提出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实施办法,标志着新一轮“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全面正式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于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二、高等学校应办成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学校应办成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2)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1985年-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论基础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分析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现状分析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历史分期 |
第三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一. 扎根理论的简介 |
二. 酝酿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三. 探索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四. 创新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五. 完善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系统的演进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制度的演进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主体的演进 |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客体的演进 |
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关系的演进 |
第五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选择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冲突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利益冲突 |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相关属性 |
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实然价值选择 |
五.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的调适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一览表 |
附录二 酝酿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附录三 探索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附录四 创新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附录五 完善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致谢 |
(5)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坚持改革开放, 高校成为科研重要方面军 (1977~1984) |
1.1 拨乱反正, 高校科技工作迅速恢复 |
(1) 邓小平对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指示 |
(2) 三个重要会议相继召开, 高校科技迎来发展的春天 |
(3) 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为全面恢复高校科技做出部署 |
1.2 整顿调整, 高校科技转向经济建设 |
(1) 恢复研究生教育, 创建学位制度 |
(2) 贯彻“八字”方针, 制定新的科技政策 |
1.3 合理规划, 高校科技明确发展思路 |
(1) 制订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
(2) 参与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
(3) 参与制订全国基础研究规划 |
2 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开创高校科技发展新格局 (1985~1994) |
2.1 科教改革, 高校科技出现良好局面 |
(1) 部署科技体制改革 |
(2)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
2.2 突出重点, 高校科技迎接新技术革命 |
(1) 实施国家高技术计划 |
(2) 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出台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 |
2.3 使命重大, 高校科技做出战略规划 |
(1) 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2)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 |
2.4 适应市场, 高校科技采取多项措施 |
(1) 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
(2) 实施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
(3)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 |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高校科学技术进步 (1995~1999) |
3.1 发挥优势, 高校科技拉开科教兴国序幕 |
(1) 参与制定《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
(2)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指示精神 |
3.2 振兴教育, 高校科技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
(1) 江泽民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 |
(2) 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3.3 产学结合, 高校科技积极探寻新增长点 |
(1) 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
(2) 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
4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科技又好又快发展 (2000~2008) |
4.1 转移转化, 高校科技加速社会进步 |
(1) 制定专门政策, 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化 |
(2) 实施科技开发计划, 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
(3) 启动大学科技园, 培养创新人才,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4) 制订高校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推动高校科技可持续发展 |
4.2 并驾齐驱, 高校科技迎接全面繁荣 |
(1) 江泽民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表谈话 |
(2) 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
(3) 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
4.3 扩大合作, 高校科技拓宽国际视野 |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国际合作提出新要求 |
(2) 加强国际合作, 提升高校科技水平 |
5 高校科技取得的突出成绩与重要贡献 (1978~2008) |
5.1 创新人才, 高校科技辉煌成就来源 |
(1) 人才培养, 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 |
(2) 硕果累累, 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 |
5.2 科技转化, 高校科技彰显价值之途 |
(1) 技术转移, 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
(2) 服务“三农”, 促进了农业稳步发展 |
(3) 科技创新, 促进了高新技术发展 |
5.3 面向公共, 高校科技倾力改善民生 |
(1) 人口健康, 促进了公益事业发展 |
(2) 投身国防, 保障了国家安全稳定 |
(3) 繁荣哲社, 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
6 高校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1978~2008) 与未来展望 |
6.1 基本经验 |
(1) 邓小平科教思想是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指南 |
(2) 改革开放是发展高校科技事业的根本保证 |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前和今后高校科技发展的纲领 |
6.2 未来展望 |
(6)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研究 |
1.2.2 关于走向社会中心与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统一性的研究 |
1.2.3 关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高等教育与大学 |
1.3.2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渊源及演进 |
2.1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
2.1.1 边缘——中心理论的基本认知 |
2.1.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主要观点 |
2.1.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理念的衍生 |
2.2 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基本内涵和条件 |
2.2.1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内涵 |
2.2.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条件 |
2.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特征 |
2.3.1 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同益凸现 |
2.3.2 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
2.3.3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
2.4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原则 |
2.4.1 秉持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原则 |
2.4.2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现多元化 |
2.4.3 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 |
2.4.4 建立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系统和机制 |
2.4.5 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
2.5 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发轫阶段(1949—1985) |
3.1 建国后28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1949-1977) |
3.1.1 河北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萌芽阶段 |
3.1.2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探索阶段 |
3.1.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停滞阶段 |
3.2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调整与重构(1978-1985) |
3.2.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社会需求 |
3.2.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
3.2.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聚合 |
3.3 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稳步发展时期(1986-1992) |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
4.1.1 国际高等教育理念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
4.1.2 政治经济需求带给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机遇 |
4.1.3 社会结构变迁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
4.1.4 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高等教育的群众基础 |
4.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
4.2.1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4.2.2 还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发展 |
4.2.3 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开始显现,社会服务工作逐渐展开 |
4.3 河北省高等教育稳步走向中心的策略与行动 |
4.3.1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位置尚处边缘 |
4.3.2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初步改革 |
4.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进步明显 |
4.3.4 河北省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工作已露端倪 |
4.4 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快速发展时期(1993-今) |
5.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
5.1.1 知识经济挑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外部动力 |
5.1.2 世界教育潮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在逻辑 |
5.1.3 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现实推力 |
5.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
5.2.1 市场调节——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
5.2.2 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5.2.3 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逐渐彰显 |
5.2.4 "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渐趋形成 |
5.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
5.3.1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济社会位置向中心推进 |
5.3.2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继承与超越 |
5.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进步与发展 |
5.4 小结 |
第6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思考与展望 |
6.1 河北省高等教育从适应到引导再到超越社会的求索历程 |
6.1.1 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石 |
6.1.2 从人才培养到发展科学,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 |
6.1.3 直接服务于社会,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现实能力 |
6.2 走向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6.2.1 主体发展动力不足: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困惑 |
6.2.2 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功能有待提高 |
6.2.3 系统内竞争和合作能力贫乏:高等院校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
6.2.4 系统间物质与能量交换不畅: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尚待完善 |
6.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国际比较研究 |
6.3.1 高等院校走向社会中心外部驱动力的培植 |
6.3.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内部驱动力的培植 |
6.3.3 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力的培植 |
6.4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策略与建议 |
6.4.1 确立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科学理念 |
6.4.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分工合理的功能体系 |
6.4.3 增加经费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
6.4.4 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构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本与效率 ——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动因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一、以人为本 |
二、效率优先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 |
一、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三、自由与规范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逻辑 |
第六节 论文的创新 第二章 我国高校人事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 |
一、管理、人事管理的概念 |
二、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与概念 |
第二节 高校人事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高校用人机制方面的问题 |
二、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高校人事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
一、对效率的过分强调,使管理者只重眼前利益,缺乏对专业人员的人文关怀 |
二、教职员工对自身利益的过度保护,使公平与效率都难以真正实现 |
三、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期望,使高等学校长期处在高负荷的状态之下 |
四、高校间的过度竞争使学校背上巨大包袱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理论要义 |
第一节 “以人为本”—人类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 |
一、人本管理及其思想理论基础与渊源 |
二、人本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三节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人本管理及其思想理论基础与渊源 |
二、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事管理的演变路径 |
三、“以人为本”高校教师资源管理的内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效率优先”的管理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效率优先管理价值取向的产生 |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效率 |
二、教育管理中的效率主义 |
第二节 效率优先、效率主义的合理性 |
一、决定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 |
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
三、克服人性弱点的一剂良药 |
第三节 效率主义与“以人为本”管理价值取向潜在的冲突 |
一、人文关怀与“自我中心”的冲突 |
二、学术自由与组织规范的冲突 |
三、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冲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本与效率的统一: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定位和价值取向 |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取向—以人为本 |
一、现代大学制度与以人为本 |
二、高等学校的改革与以人为本 |
三、高等学校发展与以人为本 |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论点与理论架构 |
一、大学教师资源开发是支撑和保证学校组织发展战略实现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或者说潜在的唯一资源 |
二、强调对教师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管理,高度重视对人的管理的相关性、目的性、全面性和开放性 |
第四节 以人为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
第五节 以人为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本与效率统一的高校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设计 |
第一节 人本与效率相统一的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方法论 |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
二、人本与效率的统一必须以人为出发点 |
三、人本与效率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必须为实现高校的功能特征服务 |
第二节 人本与效率相统一的政策与操作设计的原则 |
一、突出人才的战略地位 |
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
三、注重价值引领 |
四、实现人才价值增值 |
第三节 人本与效率相统一的高校人事管理中应处理好各种关系 |
一、人与物的关系 |
二、人与事的关系 |
三、个人与学校的关系 |
四、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
五、选拔使用与培养 |
六、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
七、学术自由与业绩考核 |
八、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
第四节 效率与人本统一的高校人事管理的机制设计 |
一、构建与个人的需求层次相协调的动态服务机制 |
二、“人人参与”的人事管理的互动机制 |
三、创造性人才的培育和激励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初探:上海大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概况综述 |
第二节 上海大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 |
一、高校总体环境分析 |
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三、人事管理实施人才战略目标提出 |
第三节 上海大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方案设计 |
一、实施模型设计 |
二、主要内容 |
三、实施途径与方法 |
第四节 上海大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实施初步的成效 |
一、教师资源结构明显优化 |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
三、教师学术水平显着提升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
(8)“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打造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三大层次促科技人才培养 |
重点支持助学科全面发展 |
整合资源保科技创新繁荣 |
(9)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概况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动态分析 |
1.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1.4 本文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1.5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有关理论及其发展 |
1.2.2 科技创新理论 |
1.2.3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
1.3 社会发展呼唤科技创新 |
1.3.1 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
1.3.2 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 |
第二章 科技创新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
2.1 科技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
2.1.1 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
2.1.2 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 |
2.1.3 国家创新体系既是知识创新体系又是知识转化体系 |
2.1.4 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
2.1.5 如何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
2.2 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 |
2.2.1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
2.2.2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3 高等教育自身是一个独特的科技创新体系 |
2.3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
2.3.1 立足于制度创新 |
2.3.2 立足于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
3.1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 |
3.1.1 关于高等教育体制 |
3.1.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
3.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
3.2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趋势 |
3.2.1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3.2.2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
3.3 构建高等教育新体系 |
3.3.1 构建高等教育新体制 |
3.3.2 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立交桥 |
3.3.3 建立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的运行机制 |
3.4 深化高等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的改革 |
3.4.1 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3.4.2 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3.5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
3.5.1 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和作用 |
3.5.2 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认识 |
3.5.3 如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
4.1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4.1.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选准配好党政一把手 |
4.1.2 健全和完善配套的工作制度 |
4.1.3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理顺的几个问题 |
4.1.4 组织开展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 |
4.2 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4.2.1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总体要求 |
4.2.2 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及新情况、新特点 |
4.2.3 当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
4.2.4 对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
4.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与创新 |
4.3.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
4.3.2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认识 |
4.3.3 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
4.4 健全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
4.4.1 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挥其主体资助作用 |
4.4.2 不断完善校内经济资助体系,发挥其有效补充作用 |
4.4.3 关注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5.1 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创新 |
5.1.1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
5.1.2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观 |
5.1.3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人才观 |
5.1.4 尊重人才,学术自由的学术观 |
5.1.5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师生观 |
5.2 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 |
5.2.1 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空间 |
5.2.2 细化定位——把握培养目标 |
5.2.3 安于定位——立足于提高水平,办出特色 |
5.3 教学改革与创新 |
5.3.1 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5.3.2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
5.3.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
5.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5.4.1 进一步提高对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认识 |
5.4.2 扎扎实实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 |
5.4.3 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
5.4.4 把道德建设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 |
5.5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
5.5.1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
5.5.2 健全和完善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5.5.3 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
5.5.4 坚持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
6.1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功能 |
6.1.1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 |
6.1.2 科技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
6.2 健全和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 |
6.2.1 构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 |
6.2.2 健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 |
6.2.3 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
6.2.4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6.3 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 |
6.3.1 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
6.3.2 建立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
6.3.3 强化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
6.4 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6.4.1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
6.4.2 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
6.4.3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 |
6.5 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和特点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7.1.2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 |
7.1.3 构建用人和分配上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
7.1.4 科学定位,贴近社会,办出特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
7.1.5 科技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
7.2 政策建议 |
7.2.1 切实落实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7.2.2 加快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步伐 |
7.2.3 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线抓紧抓实 |
7.2.4 实行分类管理,引导与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 |
7.2.5 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满足各类人员终身学习的需要 |
7.2.6 加快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
7.2.7 建立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
7.2.8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
7.2.9 推进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7.2.10 进一步激活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优势与活力 |
致谢 |
2000 年入学以来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高等学校应办成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4]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1985年-2017年)[D]. 唐素云. 广州大学, 2018(01)
- [5]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J]. 周倩. 科学学研究, 2008(S2)
- [6]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D]. 智学. 河北大学, 2008(04)
- [7]人本与效率 ——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D]. 山鸣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打造新世纪创新型人才[J]. 陈炳欣.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5(05)
- [9]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 陈德静. 河海大学, 2005(02)
- [10]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全力打造高层次创造性人才[N]. 唐景莉,黄文. 中国教育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