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氧化锡的制备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21)在《水—醇溶性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以其易于利用且储量丰富的特性在新能源中占据重要地位。氧化锡是一种性能优异且廉价的电子传输材料,其造价低、带隙宽、能级身、加工温度低等特点使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领域具备很大的竞争力。本论文旨在探索基于不同溶剂,用于不同类型有机太阳能器件,且在低温下制备得到的高性能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工艺。所制得的氧化锡电子传输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界面载流子复合问题。具体的实验研究如下:1、制备氧化锡水溶胶,并将其用于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等表征手段表征氧化锡纳米粒子的结晶性质、官能团性质及粒径分布。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元素组成及价态性质,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分析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能级,通过J-V测试分析基于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的光伏性能。在碱性水体系中氧化锡纳米粒子可以均匀分散,体系中的钾离子可以对氧化锡电子传输层进行界面钝化。较低的pH值不利于氧化锡纳米粒子表面实现去质子化,从而不利于钾离子的包覆。缺少钾离子不利于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界面钝化。较高的pH值利于钾离子在溶剂水中的分布,同样不利于钾离子在氧化锡纳米粒子表面的包覆。因此调整合适的pH值关系到界面钝化的成功与否。另外,低温(60℃)退火得到的氧化锡电子传输层同样具备一定的结晶性能,而较强的退火条件对于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结晶性能的提高作用并不显着。基于合适的pH值(pH=9.7),氧化锡电子传输层中钾元素含量可达4.43 at.%,相应器件效率可达15.54%。强退火处理得到的器件的效率也达到了 15.10%。2、制备氧化锡醇溶胶,并将其用于正向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等表征手段表征氧化锡纳米粒子的结晶性质、官能团性质及粒径分布。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元素组成及价态性质,通过J-V测试分析基于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的光伏性能。直接在氧化锡电子传输层表面旋涂碱溶液并不利于得到高效电子传输层。因为旋涂所用的碱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这会限制正离子的界面钝化作用。将氧化锡水溶胶直接分散在醇类中也不利于得到稳定的氧化锡醇溶胶。因此我们将氧化锡水溶胶旋干,在醇类中进行再分散。添加适量的KOH,使其具备良好的界面钝化作用。所制得的器件与标准件的效率相近。KOH添加量为10%时,氧化锡电子传输层得到了较好的界面钝化。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可达25.95 mAcm-2,开路电压可达0.82 V,填充因子可达72.54%。最高器件效率可达15.38%。
仇晨[2](2020)在《纳米氧化锡和氧化铟粉体液相法制备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氧化锡和氧化铟作为重要的宽禁带N型氧化物半导体,具有热导系数大、热稳定性好、活性高、可见光透过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光电材料领域。其中,作为平板显示用ITO靶材的原料粉体,氧化锡和氧化铟的粉体特性对靶材性能好坏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参数有效调控粉体的晶型、粒径粒形以及结晶性,获得性能优异的氧化锡及氧化铟单体粉是ITO靶材制备的关键基础。本文分别以高纯金属锡(4N)和高纯金属铟(4N)为原料,采用硝酸氧化-水热法和酸溶-氨水沉淀法,制备氧化锡和氧化铟粉体,通过XRD、SEM、TEM、TG-DSC、BET等检测手段对中间产物和最终粉体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热学特征以及物理特性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粉体特性的影响,并分析粉体的形成过程,为更好的制备晶型单一、粒径粒形可控、结晶性高的粉体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硝酸氧化-水热法制备氧化锡粉体时,探究水热过程中工艺参数:pH值、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水热产物微观特性的影响,并分析氧化锡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pH值、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主要影响水热产物氧化锡的粒径、结晶性以及分散性,对晶型没有影响。综合考虑产物粒径粒形以及结晶性,在pH值为5,水热温度180℃,水热时间6 h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颗粒尺寸3.5~6.0 nm,比表面积高达179.34 m2/g的高活性近球形纳米粉体。(2)进一步提高氧化锡的结晶性,对水热得到的纳米氧化锡进行煅烧处理,探究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氧化锡微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产物结晶性以及粒径大小影响较大;煅烧时间主要影响产物形貌。在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1.5 h的煅烧工艺下,可制备出颗粒尺寸15~20 nm,比表面积27.73 m2/g的高活性近球形纳米粉体。(3)酸溶-氨水沉淀法制备氧化铟纳米粉体时,探究沉淀过程中酸根离子种类、沉淀反应温度以及陈化时间对前驱体微观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前驱体粉体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相较于HNO3/HCl体系,HNO3/H2SO4体系室温沉淀后得到的前驱体球磨之后形貌更趋近于球形,颗粒尺寸在15~40 nm左右,结晶性更高,750℃煅烧3 h后可得到20~70 nm的近球形纳米氧化铟粉体;当沉淀反应温度由室温提高至55℃后,氢氧化铟前驱体的结晶性提高,形貌也转变为细小的氢氧化铟纳米颗粒自组装成的三维花状团簇结构;陈化时间从3 h延长至24h,前驱体氢氧化铟的颗粒长大,形貌趋于稳定,三维花状团簇结构逐渐规则,结晶性提高。(4)前驱体氢氧化铟经高温煅烧转化为立方相氧化铟。主要研究了煅烧工艺对In2O3粉体微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工艺主要影响的是氧化铟的粒径粒形以及结晶性,对晶型没有影响,均为立方晶型氧化铟。在750℃煅烧3 h后可得到高结晶性、高活性、一次粒径纳米级的三维花状团簇氧化铟粉体;煅烧温度提高至1150℃,颗粒二次长大明显,生长成0.8~1.5μm的近球状颗粒。
夏爽[3](2020)在《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储锂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频繁。锂离子电池传统负极材料多为石墨类材料,其比容量较低,无法满足市场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的需求。氧化锡材料因其高容量的优点被人们普遍认为可以代替石墨类负极材料。但氧化锡负极材料导电性差,在脱嵌锂的时候容易产生体积膨胀导致其粉化、脱落,氧化锡颗粒在电极材料中很容易出现团聚现象,造成氧化锡负极在使用过程中容量衰减严重。针对氧化锡负极材料的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提升,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使高比表碳气凝胶和氧化锡复合,最后用聚吡咯包覆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提升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本文采用葡萄糖和石蜡为原材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来制备碳气凝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碳气凝胶是多孔碳结构,从XRD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其为无定型碳结构。选取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对碳气凝胶活化从而提升其比表面积,对比了不同浸渍比对碳气凝胶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浸渍比为3的时候,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最高,为1792.3 m2 g-1。高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二氧化锡复合位点,有利于提升提复合材料的导电性。(2)采用水热法和真空浸渍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高比表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真空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氧化锡的负载高达38.8 wt%,纳米氧化锡颗粒均匀分散在高比表碳气凝胶的孔隙之中。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第一次放电比容量为1489 m Ah g-1循环50次后容量衰减较快。真空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第一次放电比容量1768.5m Ah g-1,循环5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仍为209.4 m Ah g-1。对比发现,真空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3)在以真空浸渍法制备的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表面,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包覆聚吡咯,研究不同的聚吡咯包覆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比表碳气凝胶和吡咯单体的质量比为8、12、16时,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循环50次之后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14.7 m Ah g-1、287.3 m Ah g-1和275.8 m Ah g-1,聚吡咯的包覆对复合材料起到了良好的改性作用,当高比表碳气凝胶和吡咯质量比为8时,整体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
张永欣[4](2020)在《含锡Silicalite-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对乙二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的催化性能》文中认为三乙烯二胺是聚氨酯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叔胺类发泡剂。以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三乙烯二胺所用的传统强酸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存在副产物多和催化剂失活快等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着锡改性缺陷型S-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和乙二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二氯化锡为锡源通过沉积沉淀法在缺陷型S-1分子筛、低羟基窝含量S-1分子筛和白炭黑无定型SiO2上制备了三种类型的含锡催化剂。通过羟基红外、吡啶红外以及NH3-TPD表征发现,含锡的缺陷型S-1分子筛中的Lewis酸性中心主要来源于纳米氧化锡团簇与分子筛内部羟基窝的相互作用。固定床反应器的评价结果表明,用缺欠型S-1分子筛制备的Sn6-S-1催化剂在乙二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乙二胺转化率为86%,三乙烯二胺选择性为56%。乙二胺的转化率比缺陷型S-1分子筛母体提高了8倍多。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二氯化锡和氧化锡为锡源,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锡负载量不同的缺陷型S-1分子筛催化剂。通过羟基红外、吡啶红外以及NH3-TPD表征发现,在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催化剂时,二氯化锡更易与分子筛内部的羟基窝相互作用,导致大量Lewis酸中心的产生。反应结果表明,当锡负载量为3%时,含锡的缺陷型S-1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其乙二胺转化率和三乙烯二胺选择性分别为86%和57%。最后,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的连续反应结果发现,不论是采用沉积沉淀法还是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含锡缺陷型S-1分子筛催化剂,其在乙二胺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反应中都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催化剂连续运行70-80小时均未出现明显失活现象。这说明含锡缺陷型S-1分子筛催化剂由于酸中心强度较弱,具有良好的抗积碳失活能力。
郭霖轩[5](2020)在《烟草废弃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及其在柔性导电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具有非常优异的抗张强度和三维纳米级多孔网络结构。以BC为基底合成的柔性高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柔韧性、高导电性等优点,在电子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烟草废弃物为原料合成BC,经过简单的复合方法制备低成本细菌纤维素基柔性高导电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和结构表征显示,合成的柔性高导电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本课题研究结果为获得低成本的细菌纤维素基柔性高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乙酸在不同条件下对烟草废弃物进行浸提,以获得优良的BC合成原料。经全因素法试验,以总糖含量最大化、烟碱糠醛含量最小化为指标分析,得出2%乙酸、120℃、90 min是烟草废弃物浸提水解的最佳条件。同时,浸提液中加入6%活性炭时,烟碱和糠醛浓度达到最低,有利于提高BC产量。利用响应面分析及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温度32℃、p H 6.0和接种量为3%时BC产量最高(8.35 g/L)。本实验确定了烟草废弃物水解液制备条件,建立了烟草水解液为原料生产BC的方法。(2)利用生物复合方法,在BC生长过程中喷涂Sn O2的方式制备了BC-Sn O2;通过浸渍方式制备了BC-PPy和BC-Sn O2-PPy膜材料。通过FTIR、XRD、TGA和FE-SEM等物理表征方式比较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发现BC-Sn O2和BC-Sn O2-PPy膜材料中氧化锡粒子均匀且大量的分布在细菌纤维素的三维网状多孔结构中。BC-PPy和BC-Sn O2-PPy膜材料中聚吡咯(PPy)以珠状形式均匀包裹在BC纤维上。三种复合膜材料的热稳定性都较BC有所提升。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测试及四探针测试评价了其电化学性能和导电性,结果显示:纯BC膜材料无导电性能,比容量为7.47 F/g,电阻为692.1Ω;BC-PPy的电导率提高到1.152 S/cm,比容量提高到179.55 F/g,电阻降低到57.9Ω;BC-Sn O2电导率提高到0.077 S/cm,比容量提高到66.02 F/g,电阻降低到273.5Ω;BC-Sn O2-PPy电导率提高到7.246 S/cm,比容量提高到484.21 F/g,电阻降低到40.4Ω。同时,在不同的弯曲变形下,各复合材料的CV曲线形状保持稳定,表明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柔韧性。上述结果表明,在BC基中加入Sn O2或聚吡咯均可以制成柔性导电材料,其中BC-Sn O2-PPy复合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呈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3)为进一步获得优良的柔性导电材料,选择了导电性较好的氧化锡锑(ATO)代替氧化锡制备复合膜材料,合成BC-ATO和BC-ATO-PPy。同样,通过FTIR、XRD、TGA和FE-SEM等物理表征方式确定了各复合材料的成功合成。电化学性能和导电性检测结果显示:与BC和BC-PPy膜材料相比,BC-ATO膜材料电导率提高到10.236 S/cm,比容量提高到563.90 F/g,电阻降低到83.6Ω;BC-ATO-PPy膜材料电导率提高到16.532 S/cm,比容量提高到681.30 F/g,电阻降低到32.4Ω。同时,在不同的弯曲变形下,各复合材料的CV曲线的形状保持稳定,表明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可恢复的电导性能。上述结果表明,BC-ATO-PPy膜材料的电导率明显高于BC-Sn O2-PPy膜材料,获得了一种更为优良的柔性导电材料。
吴梓轩[6](2020)在《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隔热涂料产品,分别为阻隔型隔热涂料和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主要研究内容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成膜物、隔热填料的种类和用量、涂层的厚度、防沉剂的种类、增稠剂的用量对涂层隔热和储存稳定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膜物对涂料隔热性能影响不大,但由于苯丙乳液导热系数相对较低,因此适合作为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成膜物;研究了三种隔热填料的隔热效果,发现空心玻璃微珠S2和相变微胶囊X-2复配使用时涂料的隔热性能和性价比最好;当两种填料的总添加量占涂料配方总量的20%,复配比为13:7时,涂层的隔热性能最佳,导热系数为0.106W/(m·K),涂层厚度为1mm时隔热温差为14.9°C;以气相二氧化硅为防沉剂,在聚氨酯增稠剂用量为1.0%时,能够有效改善填料过轻导致的储存问题,在30d时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有机和无机成膜物、PVC、颜填料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涂层厚度对漆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弹性纯丙乳液作为成膜物能够赋予涂层优异的弹性,而硅溶胶能够改善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较差的缺点,当两者复配比为7:2,涂层PVC为24%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研究发现金红石型钛白粉和空心玻璃微珠S3复配使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两者复配比为18:1,涂层厚度为100μm时,涂层沾污率为12.1%、断裂伸长率为301%、对比率为93%、与空白样板相比隔热温差为9.5°C。
何喜春[7](2019)在《纳米ATO抗静电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掺锑氧化锡简称ATO,广泛应用于抗静电、透明隔热及催化领域。本论文研究了ATO纳米粉体及水性浆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仪等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继而研究了ATO纳米粉体的防腐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碳酸氢铵为中和剂,醋酸为助溶剂,乙醇作为反应介质,通过固-液异相共沉淀法反应制备出纳米氧化锡锑(ATO)粉体,并讨论了反应介质、醋酸添加量、锑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纳米粉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液异相共沉淀反应以乙醇作为反应介质,其自身性质消除了氢氧化物沉淀结晶体间的氢键作用,有利于结晶体的沉淀析出,从根本上减缓了纳米粒子间的硬团聚。助溶剂醋酸的添加量保持在3.0%左右,可以得到粒子大小均匀、粒径范围小且团聚现象较少的ATO纳米粉体;当Sb2O3与SnO2的质量比为12%(此时锑掺杂量为11%)时,ATO纳米粉体的电阻率和一次粒径都降到了最小值,分别为1.1Ω·cm和6.1nm;随着烯烧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的粒径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550℃时,其晶粒尺寸也达到最小值,为5.6nm。通过固-液异相共沉淀反应制备出来的ATO纳米粉体具有四方金红石结构,粒子形状均匀,近似球形,一次粒径达到5~8nm,比表面积约为85.00m2·g-1,电阻率为1.0Ω·cm。(2)以实验自制的纳米ATO粉体为原料,以水为分散介质,通过选取合适的分散剂,利用高速砂磨分散的方法制备ATO纳米浆料。探究了三种不同的分散剂及分散剂浓度、pH值、砂磨时间和离心转速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ATO浆料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稳定ATO浆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料的pH为7.5,分散剂KOH、三乙醇胺和聚苯胺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5%和30%,砂磨时间为2h,离心转速为8000r/min。以此制备的ATO纳米浆料具有分散均匀,稳定的特点。其zeta电位均小于-40mv,平均粒径均小于1O0nm。(3)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配方进行优化,主要探讨了水性环氧树脂与其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时间、固化温度以及偶联剂的添加量对水性环氧树脂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5:1,固化温度为40℃,偶联剂的添加量为2%,固化时间10h。(4)以水性环氧树脂为成膜剂,纳米ATO浆料为抗静电防腐功能添加剂,经分散制备出纳米ATO抗静电防腐涂料,通过对其表面电阻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的测定,探讨了纳米ATO对涂层的抗静电和防腐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TO的添加改善了涂层的表面电阻和防腐能力。与环氧清漆相比,ATO的加入使涂层表面阻抗值上升,耐腐蚀性能增强。对于含有ATO的复合涂层而言,涂层的防腐性能随ATO含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其中含有30%ATO涂层表现出最佳的防腐性能。并且聚苯胺作为分散剂加入也提高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ATO的添加使涂层的表面电阻下降,当ATO的固含量达到50%时,其表面电阻下降到约107Ω。
刘念,刘静,张强,牛文娟,牛智有,董万静[8](2019)在《不同种类秸秆添加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固定比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或棉花秸秆粉末和镁、铝、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氟化钙、氧化锡和锡粉组成的合成体系为研究对象,测定227组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秸秆粉末的化学组成,分析不同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总含量对所得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粒径和纯度的影响规律,获得秸秆种类差异对制得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5种秸秆粉末均能实现高纯纳米氧化锡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其中水稻秸秆使用效果最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秸秆粉末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总含量依次下降,所涉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放热量和产气量依次下降,所得纳米氧化锡的有效转化率和含锡量亦依次下降。5种秸秆粉末所得纳米氧化锡的平均粒径不存在明显差异,且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总含量与平均粒径的关系无法用常规函数描述,因此,尚无法仅通过选择特定种类的秸秆来获得特定尺寸范围的纳米氧化锡。
刘增宁[9](2019)在《基于免疫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曲霉毒素B1(AFB1)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长时间的摄入容易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亟需研究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严格把控农产品中AFB1的含量。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ECL)两种AFB1免疫传感器,分别对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信号和ECL信号特征以及两种信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以电流和ECL两种信号确定AFB1浓度的快速检测仪。1、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氧化锡锑(ATO)修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利用壳聚糖(CS)良好的粘附性,将MWCNTs和ATO均匀分散在一起,形成均匀一致的MWCNTs@ATO-CS纳米复合材料。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AFB1抗体(Ab)、牛血清蛋白(BSA)通过层层自组装法修饰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建立了BSA/Ab/MWCNTs@ATO-CS/SPCEs免疫传感器法用于AFB1检测。待测AFB1与该免疫传感器中的Ab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阻碍SPCE表面电子的传递,AFB1浓度越高阻碍越大,通过反应前后的电流差值确定AFB1浓度。结果表明,该AFB1免疫传感器在10-3103 n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3 pg/mL。2、基于纳米二氧化钛(TiO2)@氧化锡锑(ATO)修饰的ECL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利用鲁米诺-H2O2在碱性溶液中化学发光的性质,将鲁米诺修饰于铂金电极表面制备具有ECL特性的发光电极。将TiO2与ATO通过壳聚糖掺杂在一起形成TiO2@ATO-CS纳米复合物,修饰到发光电极上以增强电极的ECL强度,同时为鲁米诺-H2O2反应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通过层层自组装依次修饰Ab和BSA,建立了ECL免疫传感器法用于AFB1的检测。AFB1与Ab特异性的结合减弱鲁米诺的ECL强度,根据检测的ECL强弱程度,判定AFB1浓度。结果表明该ECL免疫传感器线性浓度范围为10-3102 ng/mL,检出限达到0.03 ng/L。3、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循环伏安(CV)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AFB1快速检测仪。通过对免疫传感器CV扫描分别得到响应电流和ECL两种信号,根据电流信和光强信号分别计算出AFB1的浓度,对比计算出的两种AFB1浓度,取其中浓度数值较大者,作为AFB1浓度的最终判定结果,解决传统快速检测仪需要多次测量来判断AFB1浓度而扩大测量误差的问题。通过分析检测仪的功能需求,规划检测仪总体方案,对关键器件、电路进行了选型和设计,配合程序的编写,完成了检测仪的研制。该检测仪用于花生油中AFB1加标回收率检测,回收率86.8%109.3%之间,解决免疫传感器法检测AFB1需要测量两次的问题,提高了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刘念,牛文娟,牛智有,刘静[10](2018)在《秸秆添加量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的现状,首次将农作物秸秆粉末引入纳米氧化锡自蔓延高温合成体系(SHS)构建。以固定比例Mg、Al、Sn、CuO、Fe3O4、SnO2和CaF2组成总量一定的基础合成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所得纳米氧化锡进行表征,分析秸秆添加量在040%(重量比)范围内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粒径和组成元素的变化规律,借助常规函数拟合与数学建模,演绎秸秆添加条件下纳米氧化锡的形成过程,获得秸秆添加量对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机制,证明利用秸秆粉末进行纳米氧化锡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具备可行性。结果表明,秸秆添加量的有效范围在028.57%之间,且于28.57%处获得最佳效果,可使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提升19.87%,但超出此范围,纳米氧化锡中将出现含Cu杂质。在有效范围内,秸秆添加质量比和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及含锡量的关系,均能通过二次多项式表达,拟合决定系数分别高达0.997 95和0.999 97,标准化残差低至0.000 12和0.000 00,随秸秆添加量增大,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和含锡量均增大;但秸秆添加质量比和纳米氧化锡平均粒径之间不存在简单函数关系,尚无法仅通过调整秸秆添加量来调控纳米氧化锡的粒径大小。
二、纳米氧化锡的制备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氧化锡的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水—醇溶性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娜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评价方法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的研究进展 |
1.3.1 低功函金属电子传输材料 |
1.3.2 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材料 |
1.3.3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
1.4 SnO_2的结构及光电性质 |
1.5 纳米SnO_2的溶液加工方法 |
1.5.1 溶胶-凝胶法 |
1.5.2 溶剂热合成 |
1.5.3 沉淀再分散 |
1.6 SnO_2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1.6.1 掺杂 |
1.6.2 界面修饰 |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选题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氧化锡合成方案 |
2.4 器件制备方案 |
2.5 材料器件性能表征 |
2.5.1 X射线衍射 |
2.5.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5.3 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 |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5.5 紫外光电子能谱 |
2.5.6 光致发光光谱 |
2.5.7 电导率测试 |
2.5.8 J-V曲线及EQE测试 |
第三章 水溶性纳米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 |
3.3 结晶性能 |
3.4 能级分析 |
3.5 元素及价态分析 |
3.6 官能团分析 |
3.7 粒径分析 |
3.8 器件效率及电导率分析 |
第四章 醇溶性纳米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 |
4.3 两步法制备氧化锡电子传输层 |
4.3.1 设计思路及实验步骤 |
4.3.2 元素及价态分析 |
4.3.3 器件性能比较 |
4.4 直接分散法制备氧化锡醇溶胶 |
4.4.1 设计思路及实验步骤 |
4.4.2 接触角测试及动态光散射 |
4.4.3 光伏性能参数 |
4.4.4 小结 |
4.5 旋蒸再分散法制备氧化锡醇溶胶 |
4.5.1 设计思路 |
4.5.2 结晶性能 |
4.5.3 元素及价态分析 |
4.5.4 官能团分析 |
4.5.5 粒径分析 |
4.5.6 器件效率分析 |
4.5.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纳米氧化锡和氧化铟粉体液相法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纳米半导体氧化物材料特性 |
1.2.1 纳米材料特性 |
1.2.2 纳米氧化锡特性 |
1.2.3 纳米氧化铟特性 |
1.3 纳米氧化锡和氧化铟材料的应用现状 |
1.3.1 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 |
1.3.2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3.3 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1.4 氧化锡和氧化铟在平板显示用ITO靶材中的应用 |
1.4.1 平板显示用ITO靶材的研究现状 |
1.4.2 ITO靶材用氧化锡和氧化铟粉体的要求 |
1.5 纳米半导体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
1.5.1 固相化学反应法 |
1.5.2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5.3 溶胶凝胶法 |
1.5.4 微乳液法 |
1.5.5 沉淀法 |
1.5.6 水热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实验路线 |
2.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粉体的制备 |
2.3.1 SnO_2粉体的制备 |
2.3.2 In_2O_3粉体的制备 |
2.4 粉体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电镜分析 |
2.4.3 同步热分析 |
2.4.4 比表面积测定 |
3 纳米氧化锡粉体硝酸氧化-水热法制备研究 |
3.1 前言 |
3.2 纳米氧化锡制备过程中参数研究 |
3.2.1 pH值对水热产物性能的影响 |
3.2.2 水热温度对水热产物性能的影响 |
3.2.3 水热时间对水热产物性能的影响 |
3.3 纳米氧化锡煅烧工艺参数研究 |
3.3.1 水热产物的热分析 |
3.3.2 煅烧温度对煅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3.3 煅烧时间对煅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 氧化锡形成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纳米氧化铟粉体酸溶-氨水沉淀法制备研究 |
4.1 前言 |
4.2 氧化铟制备过程中沉淀工艺参数研究 |
4.2.1 酸根离子种类对前驱体性能的影响 |
4.2.2 沉淀反应温度对前驱体性能的影响 |
4.2.3 陈化时间对前驱体性能的影响 |
4.3 氧化铟制备过程中煅烧工艺参数研究 |
4.3.1 煅烧温度对煅烧产物性能的影响 |
4.3.2 两段式煅烧对煅烧产物性能的影响 |
4.4 花状氧化铟形成过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储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2.3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 |
1.3 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锡负极材料 |
1.3.1 氧化锡负极材料的特点 |
1.3.2 氧化锡负极材料存在的关键问题 |
1.3.3 氧化锡基负极材料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
1.4 氧化锡复合材料在负极中的应用 |
1.4.1 碳气凝胶在氧化锡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1.4.2 聚吡咯在氧化锡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1.4.3 本文中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比表面积的提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制备工艺及流程 |
2.3.1 碳气凝胶的制备 |
2.3.2 碳气凝胶比表面积的提升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碳气凝胶的结构表征 |
2.4.2 高比表碳气凝胶的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比表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锂离子电池中极片的制备和扣式电池组装的流程 |
3.3.1 极片制备 |
3.3.2 纽扣电池的装配 |
3.4 高比表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4.1 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分析 |
3.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吡咯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吡咯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聚吡咯包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4.3.1 聚吡咯包覆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分析 |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含锡Silicalite-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对乙二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的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三乙烯二胺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
1.2 三乙烯二胺的合成路线 |
1.2.1 乙醇胺原料路线 |
1.2.2 哌嗪及其衍生物原料路线 |
1.2.3 乙二胺原料路线 |
1.3 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催化剂研究现状 |
1.3.1 ZSM-5分子筛 |
1.3.2 TS-1分子筛 |
1.3.3 S-1分子筛 |
1.4 含锡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及其催化性能 |
1.4.1 水热合成法制备Sn-MFI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
1.4.2 后改性合成法制备的Sn-MFI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
1.4.3 Sn-MFI沸石分子筛的酸性 |
1.5 选题依据 |
2.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化学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3 扫描电镜(SEM) |
2.3.4 氮气物理吸附 |
2.3.5 程序升温氨气脱附(NH3-TPD)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7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2.3.8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
3.用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含锡S-1分子筛对乙二胺转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表征 |
3.2.3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1分子筛的骨架缺陷对含锡催化剂酸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1 锡物种的落位 |
3.3.1.2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存在状态 |
3.3.1.3 含锡S-1的酸性表征 |
3.3.2 含锡S-1分子筛的催化反应结果 |
3.3.3 纳米和经碱处理的S-1的骨架缺陷对改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锡负载量对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含锡S-1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剂的表征 |
4.2.3 反应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4.3.1.1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落位 |
4.3.1.2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存在状态 |
4.3.1.3 含锡S-1分子筛的酸性 |
4.3.2 含锡S-1分子筛的反应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含锡S-1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5.2.2 催化剂的表征 |
5.2.3 催化剂的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以二氯化锡为前驱体和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含锡催化剂 |
5.3.1.1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落位 |
5.3.1.2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状态 |
5.3.1.3 含锡S-1分子筛的酸性 |
5.3.1.4 含锡S-1分子筛的反应性能 |
5.3.2 以氧化锡为前驱体和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催化剂 |
5.3.2.1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落位 |
5.3.2.2 锡物种在分子筛表面的状态 |
5.3.2.3 含锡S-1分子筛的酸性 |
5.3.2.4 含锡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5.3.3 以氧化锡为锡源,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改性催化剂的再生处理 |
5.3.4 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含锡S-1催化剂的比较 |
5.3.4.1 锡物种落位 |
5.3.4.2 酸性比较 |
5.3.4.3 催化性能的对比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烟草废弃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及其在柔性导电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前言 |
1.2 烟草废弃物 |
1.3 细菌纤维素 |
1.4 导电填料 |
1.5 烟草废弃物合成细菌纤维素 |
1.6 细菌纤维素在柔性导电材料中应用的国内外发展 |
1.7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内容 |
1.7.1 论文的背景与目的 |
1.7.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烟草废弃物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乙酸水解烟草废弃物的条件优化 |
2.2.2 细菌纤维素(BC)生物培养与处理 |
2.2.3 烟草废弃物乙酸水解液合成细菌纤维素条件优化 |
2.3 烟草废弃物合成细菌纤维素产量及性能检测 |
2.3.1 BC产量的计算 |
2.3.2 BC持水性的计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水解条件下烟草水解液中化学成分分析 |
2.4.2 pH对BC产量和持水性的影响 |
2.4.3 接种量对BC产量和持水性的影响 |
2.4.4 培养温度对BC产量和持水性的影响 |
2.4.5 BC培养条件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细菌纤维素/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柔性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与纯化 |
3.2.2 细菌纤维素与氧化锡复合制备柔性导电膜材料 |
3.2.3 细菌纤维素/氧化锡与聚吡咯原位复合制备柔性导电膜材料 |
3.3 表征方法和性能测试 |
3.3.1 机械性能与物理性能分析 |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3.3.5 同步热分析 |
3.3.6 电导率测定 |
3.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膜材料的机械性能与物理性能测定分析 |
3.4.2 不同膜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3.4.3 不同膜材料的X射线衍射表征 |
3.4.4 不同膜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3.4.5 不同膜材料的同步热分析 |
3.4.6 不同膜材料的电导率测定分析 |
3.4.7 不同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细菌纤维素/氧化锡锑/聚吡咯纳米复合柔性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与纯化 |
4.2.2 细菌纤维素与氧化锡锑(ATO)生物复合制备柔性导电膜材料 |
4.2.3 细菌纤维素/氧化锡与聚吡咯原位复合制备柔性导电膜材料 |
4.3 表征方法和性能测试 |
4.3.1 机械性能分析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3.3 X射线衍射分析 |
4.3.4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4.3.5 同步热分析 |
4.3.6 电导率测定 |
4.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同膜材料的机械性能测定分析 |
4.4.2 不同膜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4.4.3 不同膜材料的X射线衍射表征 |
4.4.4 不同膜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4.4.5 不同膜材料的同步热分析 |
4.4.6 不同膜材料的电导率测定分析 |
4.4.7 不同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物的隔热保温与节能环保 |
1.1.1 建筑物隔热保温的意义 |
1.1.2 建筑物外墙隔热保温的方法 |
1.2 隔热保温涂料分类及隔热机理 |
1.2.1 隔热保温涂料的工作原理 |
1.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3 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4 辐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5 隔热保温涂料未来发展趋势 |
1.3 弹性建筑外墙涂料 |
1.3.1 影响涂料耐沾污性和弹性的因素 |
1.3.2 弹性涂料耐沾污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实验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3.1 基础配方 |
2.3.2 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自制仿真阻隔隔热测试仪 |
2.4.2 自制仿真反射隔热测试仪 |
2.4.3 涂层导热系数测试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6 涂层耐水性测试 |
2.4.7 涂层耐碱性测试 |
2.4.8 耐沾污性测试 |
2.4.9 附着力的测试 |
2.4.10 对比率测试 |
2.4.11 涂层拉伸性能测试 |
2.4.1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第三章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膜物的选择 |
3.2.1 所选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 成膜物的隔热性能分析 |
3.3 阻隔隔热填料的选择 |
3.4 空心玻璃微珠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4.1 空心玻璃微珠的表征 |
3.4.2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和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3 分散工艺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4 空心玻璃微珠隔热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4.5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复配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5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5.1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征 |
3.5.2 二氧化硅气凝胶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影响 |
3.5.3 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 相变微胶囊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6.1 相变微胶囊的表征和对隔热涂料的影响 |
3.6.2 相变微胶囊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和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3 相变微胶囊和空心玻璃微珠复配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
3.7 防沉剂和增稠剂对涂料储存稳定性影响 |
3.8 涂层综合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成膜物的选择 |
4.2.1 水性丙烯酸弹性乳液的选择 |
4.2.2 硅溶胶的选择 |
4.2.3 硅溶胶和水性纯丙弹性乳液不同质量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4 涂层PVC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3 颜填料的选择 |
4.3.1 颜料的选择 |
4.3.2 功能填料的选择 |
4.3.3 颜填料不同复配比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4 涂层不同厚度对隔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纳米ATO抗静电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ATO纳米材料简介 |
1.1.1 ATO的结构与性质 |
1.1.2 ATO的研究现状 |
1.2 ATO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
1.2.1 以SnCl_4和SbCl_3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1.2.2 以金属锡和锑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1.2.3 醇盐水解法 |
1.2.4 其他制备方法 |
1.3 ATO纳米浆料的制备方法 |
1.4 ATO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1 透明隔热领域的应用 |
1.4.2 导电领域的应用 |
1.4.3 浅色透明性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文选题意义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1.5.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异相共沉淀反应制备ATO纳米粉体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ATO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案 |
2.3 ATO纳米粉体的性能表征 |
2.3.1 ATO纳米粉体的透射电镜表征 |
2.3.2 ATO纳米粉体的扫描电镜表征 |
2.3.3 ATO纳米粉体的XRD表征 |
2.3.4 ATO纳米粉体的电阻率测试 |
2.3.5 ATO纳米粉体的比表面积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介质和助溶剂对ATO纳米粉体的影响 |
2.4.2 锑掺杂量对ATO纳米粉体的影响 |
2.4.3 煅烧温度对ATO纳米粉体的影响 |
2.5 ATO纳米粉体的性能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性氧化锡锑(ATO)纳米浆料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案 |
3.3.1 纳米ATO水性浆料的制备 |
3.3.2 纳米ATO水性浆料的制备流程图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分散剂种类的选择 |
3.4.2 分散剂用量对ATO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4.3 pH值对ATO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4.4 砂磨时间对ATO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4.5 离心速度对ATO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3.5 水性ATO纳米浆料的性能表征 |
3.5.1 激光粒度分析 |
3.5.2 zeta电位分析 |
3.5.3 透射电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配方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正交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性能与表征 |
4.3.1 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光泽度测试 |
4.3.2 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硬度测试 |
4.3.3 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附着力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水性环氧树脂涂层正交实验性能直观分析表 |
4.4.2 涂层光泽度、硬度、附着力因素指标直观分析表 |
4.4.3 涂层光泽度、硬度、附着力因素指标效应曲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锡锑(ATO)抗静电防腐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ATO抗静电防腐涂层的制备 |
5.3.2 ATO抗静电防腐涂层的性能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ATO添加量对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
5.4.2 ATO添加量对涂层导电率的影响 |
5.4.3 ATO添加量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
5.4.4 KOH和聚苯胺为分散剂下涂层的防腐性能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不同种类秸秆添加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纳米氧化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秸秆采集与合成体系配制 |
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3 秸秆粉末化学组成测定 |
1) 木质纤维成分测定。 |
2) 可溶性糖成分测定。 |
1.4 纳米氧化锡的合成 |
1.5 纳米氧化锡的表征 |
1) 有效转化率测定。 |
2) 平均粒径测定。 |
3) 元素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纳米氧化锡表征结果 |
2.2 秸秆粉末化学组成分析 |
2.3 秸秆种类对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的影响 |
2.4 秸秆种类对纳米氧化锡平均粒径的影响 |
2.5 秸秆种类对纳米氧化锡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 论 |
(9)基于免疫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黄曲霉毒素B_1的性质 |
1.3 黄曲霉毒素B_1的限量标准 |
1.4 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方法 |
1.4.1 薄层色谱法(TLC) |
1.4.2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1.4.3 胶体金标免疫层析分析法(GICA) |
1.4.4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
1.4.5 生物传感器法 |
1.5 免疫传感器 |
1.5.1 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
1.5.2 免疫传感器抗体的固定方法 |
1.5.3 免疫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B_1检测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锡锑修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锡锑-壳聚糖(nano ATO-CS)的制备 |
2.2.3 丝网印刷电极的预处理 |
2.2.4 AFB_1/BSA/Ab/MWCNTs@ ATO-CS/SPCEs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2.2.5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方法测量 |
2.2.6 免疫传感器特异性分析 |
2.2.7 花生油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纳米复合物的SEM表征 |
2.3.2 AFB_1/BSA/Ab/MWCNTs@ ATO-CS/SPCEs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2.3.3 AFB_1/BSA/Ab/MWCNTs@ ATO-CS/SPCEs免疫传感器参数的优化 |
2.3.4 免疫传感器标曲的建立 |
2.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测试 |
2.3.6 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测试 |
2.3.7 花生油中AFB_1的加标回收率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锡锑修饰的ECL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鲁米诺溶液的制备 |
3.2.3 纳米氧化锡锑-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 |
3.2.4 纳米氧化锡锑@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 |
3.2.5 铂金电极的预处理 |
3.2.6 鲁米诺修饰铂金电极 |
3.2.7 ECL免疫传感器组装 |
3.2.8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测量 |
3.2.9 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 |
3.2.10 实际花生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CL发光电极制作的选择 |
3.3.2 纳米材料的选择 |
3.3.3 ECL免疫传感器的组装 |
3.3.4 ECL免疫传感器性能优化 |
3.3.5 ECL免疫传感器标曲的建立 |
3.3.6 ECL免疫传感器特异性测试 |
3.3.7 ECL免疫传感器稳定性测试 |
3.3.8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化学信号和ECL信号黄曲霉毒素B_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 |
4.1 前言 |
4.2 检测仪的检测原理 |
4.3 检测仪功能需求分析 |
4.4 检测仪总体方案 |
4.5 重要器件选型与设计 |
4.5.1 三电极系统的选择 |
4.5.2 光电采集器的选型 |
4.5.3 测试盒的设计与选型 |
4.5.4 主控芯片的选型 |
4.5.5 运放模块的选型 |
4.6 电路设计 |
4.6.1 最小系统电路的设计 |
4.6.2 三电极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4.6.3 光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4.6.4 显示模块电路的设计 |
4.6.5 电源电路的设计 |
4.7 软件设计 |
4.7.1 主程序设计 |
4.7.2 按键扫描子程序程序设计 |
4.7.3 循环伏安扫描子程序设计 |
4.7.4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4.7.5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4.8 仪器组装 |
4.9 花生油中AFB_1检测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10)秸秆添加量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纳米氧化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秸秆采集与SHS体系构建 |
1.3 纳米氧化锡的表征 |
1.3.1 有效转化率测定 |
1.3.2 平均粒径测定 |
1.3.3 元素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纳米氧化锡表征结果 |
2.2 秸秆添加量对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的影响 |
2.3 秸秆添加量对纳米氧化锡平均粒径的影响 |
2.4 秸秆添加量对纳米氧化锡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秸秆添加量对纳米氧化锡合成的影响 |
3.2 秸秆对SHS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机制探讨 |
四、纳米氧化锡的制备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醇溶性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 张帅.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纳米氧化锡和氧化铟粉体液相法制备研究[D]. 仇晨. 郑州大学, 2020(02)
- [3]碳气凝胶—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 夏爽. 湘潭大学, 2020(02)
- [4]含锡Silicalite-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对乙二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的催化性能[D]. 张永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烟草废弃物合成细菌纤维素及其在柔性导电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郭霖轩. 郑州大学, 2020(02)
- [6]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梓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纳米ATO抗静电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何喜春. 广西大学, 2019(01)
- [8]不同种类秸秆添加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纳米氧化锡的影响[J]. 刘念,刘静,张强,牛文娟,牛智有,董万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9(03)
- [9]基于免疫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D]. 刘增宁.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10]秸秆添加量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纳米氧化锡的影响[J]. 刘念,牛文娟,牛智有,刘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