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长乐机场决策失误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林[1](2019)在《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国内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以及旅游产业深度变革和融合的新趋势,地区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了旅游研究的重点。区域旅游合作思想的萌发和实践对转变旅游发展形态和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成为沿线省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省域内合作。因此,本文以福建沿海设区市为研究对象,探讨“海丝”文化旅游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不仅对福建本省的“海丝”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其他沿线省区的“海丝”旅游合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在辨析和界定“一带一路”倡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海丝”文化旅游、“海丝”文化旅游资源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归纳法对福建沿海设区市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梳理与分析。以能够反映福建“海丝”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政策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对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进而从对比分析的视角来审视福建沿海各设区市开展“海丝”文化旅游合作的基础、现状、优势条件和障碍因素,为合作模式和保障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研究显示,福建沿海设区市在“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华人华侨资源、区位条件和政策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也存在产品和营销体系不到位、“海丝”品牌不突出、资源内涵挖掘不充分、客源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参与力度不够、核心区带动作用不强和长效合作机制缺乏等问题。在充分认识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以共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为指导,从要素、主体和空间三大视角提出了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的合作模式,进而构建了包括合作机制、运行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空间作用机制在内的“海丝”文化旅游合作保障机制。力求为福建“海丝”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也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提供思路。
郭庆[2](2015)在《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基础是安全,它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安全既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又是民航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安全,民航就失去了一切。民航是一个技术性、投入量和风险性都很高的行业,其特点决定了民航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能简单的停留在不出事故的状态,中国民航只有不断审视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改进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身快速稳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中国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背景,在福建航空运输市场蓬勃发展,安全管理形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对福建民航的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本文对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的研究,有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研究意义、相关文献、论文的创新点和相关概念及理论的介绍。首先研究意义主要是从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研究对于民航监管部门的重要意义的角度阐述。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已有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论文的三个创新点。最后说明了几个文中用到的相关词语概念和理论。第二部分是福建民航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介绍。基本特点归纳为气候、航线和“多头”管理三个方面。发展现状概括为运输能力及航线覆盖率不断提高和对台运输成为优势这两点。第三部分是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的现状、成效。然后重点分析了福建民航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安全信息的收集利用、安全文化建设、风险管理、组织层面、监管成效、人员素质和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等方面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是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福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得出福建民航安全管理中有待改进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是国内民航安全管理经验启示及案例分析。首先,国内民航安全管理概况包括机构设置情况、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安全管理发展阶段、安全管理系统及技术研发概况等安全管理的做法;其次,介绍其他地区民航安全管理经验,并得出有益于改进福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启示;最后,分析了一起国内的不安全事件。第六部分是在前面章节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改善福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几点对策和建议。一是不断完善现有的法规及政策制度体系;二是设立专职部门,加强监管业务培训;三是制度创新解决驻外基地安全管理问题;四是发挥科技对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五是解决人才引进问题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六是增设组织管理层次的监管工作;七是加强应急处置培训及演练。
黄风云[3](2014)在《迅达公司快件监管中心商业计划书》文中指出快件处理对时限要求很高,尤其是国际快件的处理涉及到多个部门:海关、检验检疫局、安全厅等,如何保证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国际快件的查验放行是急需解决的问题。2000年以来在全国各大口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成.立快件监管中心,各服务单位如海关、检验检疫局、报关行等在中心设立办事处,为各快件公司提供一条龙的通关服务,这种集中监管的模式大大加快了通关速度,受到了市场的极大认可,大批快件公司的入驻为中心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迅达公司地处福州,从事国际快件业务多年,对国际快件的监管流程极为熟悉,因公司股权变更,公司经营方向调整,经申请现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获得快件监管中心的运营权。本文将为迅达公司开办的福州快件监管中心编写商业计划书。研究结果显示快件集中监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迅达公司投资成立的福州快件监管中心,通过有效管理能产生较好的收益。
李婧妮[4](2014)在《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研究》文中提出公共工程项目是政府对建设领域市场失灵进行的补充,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发展提供必须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本身是规模大、联系范围广、结构极其复杂、不确定因素非常多的大系统,仅靠政府内部的知识与经验决策明显不够。专家在某一特定领域成功掌握外行,如政府和普通公众所不具备的专门知识或技能,能弥补政府在项目决策专业知识和技术信息上的不足。要提高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减少决策失误率、提高决策质量,就需要专家作为辅助决策者参与决策。但专家参与并不等同于正确决策,专家参与同样存在失灵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解决专家参与问题的对策。本文对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研究总共分为五部分。(1)交待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专门针对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且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2)界定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分析项目决策程序基础上的专家参与作用,通过知识转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理论对决策过程中政府、专家、公众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专家是决策参与的“诚实代理人”,是政府做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有力保障之一;专家参与还是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间的项目风险沟通者和协调者。三者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关系能真正促进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的最优化,为后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3)依托怒江水电开发项目决策案例,结合第二部分理论分析,对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实践中的专家参与进行研究。专家兼具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专家参与实际项目决策确实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决策,提高决策效率,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4)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参与的实践探索、专家参与问题、导致专家参与问题出现的内外部原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目前导致专家参与出现问题最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政府“知识——权力”垄断决策模式制约专家参与作用有效发挥。(5)在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建立起政府、专家、公众三者互动的决策机制是弥补专家失灵的有效途径,从政府与专家、专家与公众、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决策机制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专家参与问题的对策建议。
王子明[5](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刘鲤榕[6](2012)在《机场总体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实践与思考——以福州长乐机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该文结合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践,对在机场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对象、重点内容、介入时机进行了探讨。
马丽娜[7](2010)在《我国政府行政决策失误问题研究 ——从伦理视角和组织行为的视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政决策失误是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它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其危害力之大甚至超过腐败。虽然从理论上讲行政决策失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行政决策失误出现的次数以及降低行政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维护公众的公共利益,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行政决策失误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行政决策失误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从伦理和组织行为两个视角入手,对影响我国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进而对防范决策失误提出了对策性建议。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了行政决策失误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视角的选择。第三部分是成因分析,借鉴了行政决策人格化视角分析成因的方式,从伦理和组织行为这两个视角以及两个视角的结合点上分析了行政决策失误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策建议部分,这一部分是在上一部分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日本在避免行政决策失误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决策者自身的道德伦理和素质能力以及决策中的各项制度建设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卢剑峰[8](2010)在《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文中指出行政决策法治问题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执政党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该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培育现代行政决策法治观,构建现代行政决策制度与机制,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学术意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关行政决策的参与式民主法律机制理论,是拓展我国行政法学研究视角的一个尝试。本文确立了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发展思路。即以行政决策民主化带动行政决策法治化。这与学界普遍认为以法治化带动民主化的认识不同。民主化先行的主张基于两个方面的现实考察,一是“维权式民主”普遍兴起,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的表达日益强烈,政府也开始建立一定的利益沟通机制;另一方面,一些基层政府主动吸纳公众参与重大决策,激活了体制内的民主要素。破解行政决策合法化困局可能是以参与权抵制决策权的腐败与滥用。参与式民主启动行政决策法治化,应解决高度参与与低度制度化之间的矛盾,为此制度建设要跟进。在制度建设上,以行政分权(纵向方面,中央和地方分权;横向方面,政府与社会合作)和公众参与为主要内容,建构多元多级的行政决策主体制度模式。行政决策体制牵涉党政关系和政府人大关系。推进党政职能分开的改革,让行政决策回归政府;提高人大决策权威,履行好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规范中国共产党决策与政府决策的关系以及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关系,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挑战性和长期性的任务。因此,本文认为行政决策法治化取渐进主义道路。本文确立了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发展目标。即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综合法治观”主张以民主作为决策程序,公众有效参与,直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政决策内容从经济至上转向公平优先。这一目标既针对行政决策的形式合理性,也针对价值合理性,还兼顾行政决策效率。这一问题也是首次得到论述。在制度建设上,确立正当行政决策程序,涵盖决策提议、决策公开、决策听证、决策评估等环节,包括告知规则、听证规则、文书阅览规则、说明理由规则等内容的建设。本文确立了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动力模式。行政决策法治要依赖政府推进和社会推进相结合,即“互动结合论”,这一动力模式在认识论上突破了期待权威政治转型的单一思维的局限,也纾解了社会和谐的压力。主张积极推动建立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构。因为中国的公民社会不具有与政府的对抗性,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当下重要的是制度供给,解决社会团体发展上的法律空白问题。监督制度上,主张以社会监督推动国家监督,为人民群众监督创造条件,通过体制外民主力量“倒逼”体制内法治框架,使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良性互动。建立人大督查专员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违宪审查。责任制度上,主张建立以过错推定原则为主,以公平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违法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体系,对外由行政决策主体承担责任;在内部以过错责任原则,追究决策者个人的责任。同时,应看到公民社会在推进决策法治上的有限性,主张政府主导推进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和决策体制再造。温岭民主恳谈及宁海等地的实践提供了支持的论据。
胡学兰[9](2009)在《论我国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文中指出行政决策是一项行政管理行为。没有行政决策便没有行政执行。因此把行政狭隘地等同于执行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行政决策才是真正最为重要的行政管理行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决策失误有认知上、思想上、体制上、法律上、文化上的原因。从内涵上来看,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内涵包括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后果。行政决策失误责任是一种包含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的责任体系。行政决策失误必须受到追究。主权在民的理论是我们追究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理论依据;宪法、刑法等为我们追究行政决策失误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行政管理实践中,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是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现实依据。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的作用重大。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将发挥出这一制度的警示作用、预防作用、推进作用、维护作用。在行政管理中,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表现在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确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中“谁决策,谁负责”原则的提出、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中以惩戒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而且,行政管理实践中开始问责行政决策失误。诚然,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不久。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主体的不全面、行政决策失误主体的不明晰、行政决策责任的范围不确定、行政决策责任信息的不公开和不真实等。我们要加快健全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国外也在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从国内外的比较来看,我们要吸取国外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有益做法。在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构建中,我们要制定行政道德责任的法律规范、建立行政决策失误的分类追究制、建立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程序法律规范、建立行政决策失误的定期负责制、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行政决策失误的官员赔偿制度。希冀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将有利于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追究。
陈曼英[10](2008)在《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作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两阶段的造价控制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导致实际投资大大超过预期投资,对于国家、企业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并且也造成了资金浪费。论文在分析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重点是决策和设计环节;阐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的方法,提出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总结了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引入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比选,并对方案做进一步优化。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建立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快速估算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其工程估价误差不超过5%,估算的工程造价可信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实用性,省去大量繁琐的工程量计算;最后探索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途径。本文主要针对人们忽视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现状,分别从这两个阶段着手,分析和研究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与应用,为企业快速做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福州长乐机场决策失误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长乐机场决策失误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1 相关概念 |
1.1 “一带一路”倡议 |
1.2 海上丝绸之路 |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1.4 文化旅游与“海丝”文化旅游 |
1.5 “海丝”文化旅游资源 |
1.6 区域旅游合作 |
2 理论基础 |
2.1 共生理论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核心—边缘理论 |
3 文献回顾 |
3.1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
3.2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
3.3 “海丝”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3.4 述评 |
第二章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基础分析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产业基础 |
3 市场基础 |
4 交通基础 |
5 政策基础 |
第三章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空间分布及特点 |
1 资源类型 |
1.1 资源分类 |
1.2 赋存状况 |
2 空间分布 |
3 资源特点 |
第四章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竞争力、合作现状、优势及障碍 |
1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 |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 竞争力计算依据 |
1.3 竞争力等级划分与评价 |
2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的现状分析 |
3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的优势条件 |
3.1 资源优势 |
3.2 侨乡优势 |
3.3 港口优势 |
3.4 政策优势 |
4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的障碍因素 |
4.1 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机制 |
4.2 资源内涵挖掘不充分,开发程度较低 |
4.3 旅游产品和营销体系不完善,“海丝”品牌尚未形成 |
4.4 资源同质性严重,客源市场竞争激烈 |
4.5 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五章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分析 |
1 基于内容要素的旅游合作模式构建 |
1.1 按内容要素划分的现有合作模式分析 |
1.2 基于内容要素的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构建 |
2 基于主体组织形式的旅游合作模式构建 |
2.1 合作参与主体分类及作用关系 |
2.2 按合作参与主体组织形式的现有合作模式分析 |
2.3 基于参与主体的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构建 |
3 基于空间结构的旅游合作模式构建 |
3.1 按空间结构划分的现有合作模式分析 |
3.2 基于空间结构的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构建 |
第六章 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的保障机制构建 |
1 合作机制 |
1.1 核心合作层 |
1.2 重点合作层 |
1.3 支撑体系层 |
2 运行机制 |
2.1 决策执行平台 |
2.2 资源整合平台 |
2.3 信息交互平台 |
2.4 营销推广平台 |
2.5 交流互动平台 |
3 利益共享机制 |
3.1 利益分配 |
3.2 利益约束 |
3.3 利益补偿 |
3.4 利益激励 |
4 空间作用机制 |
4.1 核心区 |
4.2 边缘区 |
4.3 联系通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3.1 研究不足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安全的涵义 |
1.3.2 安全管理的研究 |
1.3.3 民航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 |
1.3.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所要解决的问题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主要内容 |
1.7 相关概念 |
1.7.1 安全信息 |
1.7.2 风险管理 |
1.7.3 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的主客体情况 |
1.8 相关理论 |
1.8.1 雷森模型 |
1.8.2 系统安全理论 |
2 福建民航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 |
2.1 福建民航基本特点 |
2.2 福建民航发展现状 |
2.2.1 运输能力及航线覆盖率不断提高 |
2.2.2 对台运输成为优势 |
3 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的现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3.1 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现状 |
3.2 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的成效 |
3.3 福建民航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安全信息收集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2 安全文化上存在的问题 |
3.3.3 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3.3.4 不重视组织层面的根源性问题 |
3.3.5 监管效果不明显且人员素质偏低 |
3.3.6 不重视应急处置培训及演练 |
4 福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及调整 |
4.2 评估模型个别指标的调整情况 |
4.3 模糊评价模型的算法 |
4.4 模糊综合评价具体过程 |
4.5 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
5 国内民航安全管理经验启示及案例分析 |
5.1 国内民航安全管理与经验 |
5.1.1 国内民航安全管理概况 |
5.1.2 国内其他地区民航安全管理经验 |
5.2 国内其他地区民航安全管理的启示 |
5.2.1 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安全监管系统 |
5.2.2 增加局方监察员的SMS培训计划 |
5.2.3 重视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 |
5.2.4 加强安全信息的分析利用 |
5.2.5 重视风险管理的研究 |
5.3 国内不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
6 完善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规及政策制度体系 |
6.1.1 健全安全信息收集共享制度 |
6.1.2 重新规划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
6.1.3 制定风险管理的详细措施 |
6.1.4 用法律规范监管系统,实现“职权下沉” |
6.2 设立专职部门,加强监管业务培训 |
6.2.1 设立专职部门 |
6.2.2 加强监管业务培训 |
6.3 制度创新解决驻外基地安全管理问题 |
6.4 发挥科技对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 |
6.5 解决人才引进问题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
6.5.1 提高待遇 |
6.5.2 加强与专业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
6.5.3 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员素质 |
6.6 增设组织管理层次的监管工作 |
6.7 加强应急处置培训及演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迅达公司快件监管中心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论文的基础理论 |
2.1 创业概念 |
2.2 创业管理和过程 |
2.2.1 创业管理 |
2.2.2 创业过程 |
2.3 商业计划书 |
2.3.1 商业计划书的定义 |
2.3.2 商业计划书的作用 |
2.3.3 商业计划书的要素 |
3 公司介绍及运作模式 |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组织结构 |
3.3 股权结构 |
3.4 资产状况 |
3.5 业务范围 |
4. 市场分析 |
4.1 快件业发展情况 |
4.1.1 起源及发展 |
4.1.2 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 |
4.1.3 国外快件公司在我国的现状 |
4.2 福州国际快件业务情况 |
4.2.1 按运输方式分类 |
4.2.2 按收寄人方式分类 |
4.2.3 按快件公司方式分类 |
4.3 福州国际快件的监管模式 |
5 公司战略分析 |
5.1 公司SWOT分析 |
5.2 企业内部状况分析 |
5.3 公司战略 |
5.4 公司愿景和使命 |
5.4.1 公司愿景 |
5.4.2 公司的使命 |
6. 公司的运作和作业组织流程 |
6.1 快件的分类 |
6.2 出口快件作业组织流程 |
6.2.1 实物流 |
6.2.2 信息流 |
6.3 进口快件作业组织流程 |
6.3.1 实物流 |
6.3.2 信息流 |
7. 市场营销 |
7.1 市场定位 |
7.2 产品拓展及市场定价 |
7.3 主要经营策略 |
8. 财务分析 |
8.1 制定财务报表 |
8.1.1 项目投资估算 |
8.1.2 收入估算 |
8.1.3 成本及费用估算 |
8.1.4 制定财务报表 |
8.2 财务评估 |
8.2.1 比率分析 |
8.2.2 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分析 |
8.3 财务评估结论 |
9. 结论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财务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4)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参与相关理论研究 |
2.1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的概念 |
2.1.2 专家的含义 |
2.1.3 本文对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概念的界定 |
2.2 基于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程序的专家参与作用的理论分析 |
2.2.1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程序 |
2.2.2 基于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程序的专家参与的作用 |
2.3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政府、专家、公众三者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
2.4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政府与专家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政府与专家的委托代理关系 |
2.5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与公众的风险沟通关系分析 |
2.5.1 风险认知与风险沟通理论 |
2.5.2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与公众的关系 |
第3章 案例引入与分析 |
3.1 案例选择 |
3.1.1 案例选择原因 |
3.1.2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3.2 案例描述 |
3.2.1 怒江水电开发项目的基本自然、社会经济背景 |
3.2.2 怒江水电开发项目决策过程 |
3.3 案例分析 |
3.3.1 分阶段看怒江水电开发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 |
3.3.2 案例项目决策中的政府、专家、公众三者间的关系 |
3.4 案例结论 |
第4章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引入专家参与的实践探索 |
4.2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参与存在的问题 |
4.3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参与问题产生的原因 |
4.3.1 导致专家参与出现问题的专家自身内部原因 |
4.3.2 导致专家参与出现问题的外部原因 |
第5章 解决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政府与专家间的互动决策机制 |
5.1.1 专家切实成为“诚实代理人” |
5.1.2 完善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的专家参与制度 |
5.1.3 政府搭建与专家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 |
5.1.4 政府采取适当措施扶持咨询产业的发展 |
5.2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专家与公众间的互动决策机制 |
5.2.1 专家与公众间建立双向风险沟通的伙伴关系 |
5.2.2 专家参与和公众参与间的协同分析模式 |
5.3 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决策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定位 |
1.3 核心概念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
2.4 综合评价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案例选择 |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
1 四种理论资源 |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
3.3 “五年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
1 决策要素概述 |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
2 决策渠 |
2.1 决策堤坝 |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
3 决策溪流 |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
4 决策动力 |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
4.2 决策势能 |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
1.2 决策者 |
1.3 决策主体辨析 |
2 决策关键人 |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
1.3 议题构建 |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
3.1 成本与收益 |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
2.3 决策事件 |
3 触发机制 |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
3.3 决策中断 |
3.4 决策“冬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机场总体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实践与思考——以福州长乐机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法及特点 |
2 福州长乐机场总体规划公众参与实例 |
2.1 福州长乐机场规划概况。 |
2.2 规划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
2.3 公众参与方案 |
2.3.1 环评信息公示 |
2.3.1. 1 网络公示。 |
2.3.1. 2 现场公示及问卷调查。 |
2.3.1. 3 专家座谈会。 |
2.3.2 调查问卷 |
2.3.3 公众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
3 公众参与实施思考 |
3.1 公众参与对象的确定。 |
3.2 公众参与重点内容的确定。 |
3.3 开展公众参与时机的确定。 |
4 结语 |
(7)我国政府行政决策失误问题研究 ——从伦理视角和组织行为的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行政决策失误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行政决策失误的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决策的涵义 |
2.1.2 行政决策的涵义及其特点 |
2.1.3 行政决策失误的涵义 |
2.1.4 行政决策失误的评判标准 |
2.1.5 行政决策失误的分类 |
2.2 研究视角的选择 |
2.2.1 行政伦理的视角 |
2.2.2 组织行为的视角 |
2.2.3 伦理视角和组织行为视角的相互关系 |
第三章 行政决策失误的成因分析 |
3.1 从行政决策人格化的视角分析行政决策失误 |
3.1.1 行政决策人格化的涵义和特征 |
3.1.2 行政决策人格化的成因 |
3.1.3 行政决策人格化产生的危害 |
3.2 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分析行政决策失误 |
3.2.1 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现状 |
3.2.2 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
3.3 从组织行为视角分析行政决策失误 |
3.3.1 从个体知觉分析行政决策失误 |
3.3.2 从动机识别分析行政决策失误 |
第四章 防范政府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建议 |
4.1 借鉴日本在防范行政决策失误方面的成功经验 |
4.2 提高决策者自身的道德伦理和素质能力 |
4.3 加强决策过程中的各项制度建设 |
4.3.1 严格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 |
4.3.2 利用决策咨询系统规范和完善科学决策程序 |
4.3.3 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 |
4.3.4 健全决策监督制度 |
4.3.5 建立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和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一、法治 |
二、法治化 |
三、行政决策法治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新中国行政决策法制初创(1949-1957) |
一、临时宪法与"五四宪法"的制定 |
二、行政决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 |
三、行政性分权体制的初步探索 |
四、行政决策法制第一个"黄金时期"的形成 |
第二节 行政决策法制停滞与破坏(1957-1976) |
一、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局面的形成 |
二、阶级斗争重提与"七五修宪" |
三、从弃置法制到否定法制 |
第三节 行政决策法制重建与发展(1976-2002) |
一、法制重建过渡期 |
二、法制重建新阶段 |
三、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 |
四、依法行政原则的逐步确立 |
五、行政立法的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行政决策从法制化走向法治化(2002年至今) |
一、中国的宪政新进程 |
二、法治政府目标的提出 |
三、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全面启动 |
第五节 行政决策法治化历程的经验与教训 |
一、完善法制、尊重法制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础 |
二、促进决策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根本 |
三、构建党-政府-人大的合理关系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关键 |
四、规范中央与地方权限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重要内容 |
第二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现实反思 |
第一节 行政决策非法治表征 |
一、官僚主义:行政决策议程的确定 |
二、冒进主义:行政决策目标的设定 |
三、经验主义:行政决策方案的制定 |
四、形式主义:行政决策方案的抉择 |
第二节 行政决策非法治反思 |
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合理 |
二、行政决策监督滞后 |
三、行政决策责任虚置 |
四、行政决策法律体系不完善 |
五、决策者的法治观念与法治能力不强 |
第三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发展思路:以民主化带动法治化 |
一、民主理论与行政决策 |
二、参与式民主决策模式 |
三、参与式民主启动行政决策法治化 |
第二节 发展目标: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 |
一、行政决策的形式法治 |
二、行政决策的实质法治 |
三、行政决策的综合法治 |
第三节 发展道路:渐进主义 |
一、中国法治的渐进主义道路 |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渐进主义策略 |
第四节 动力模式:政府推进与社会推进相结合 |
一、政府推进型行政决策法治 |
二、社会推进型行政决策法治 |
三、互动结合型行政决策法治 |
第四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主体制度 |
一、行政决策主体的概念界定 |
二、域外行政决策主体法律制度 |
三、中国行政决策主体法律制度重构 |
第二节 行政决策程序制度 |
一、行政决策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决策程序的种类与功能 |
三、各国行政程序法关于行政决策之规范 |
四、正当行政决策程序的理念与规则 |
第三节 行政决策监督制度 |
一、行政决策之监督体制 |
二、行政决策之代议机关监督 |
三、行政决策之行政机关监督 |
四、行政决策之司法机关监督 |
五、行政决策之政党监督 |
六、行政决策之社会监督 |
第四节 行政决策责任制度 |
一、行政决策责任体系 |
二、行政法律责任归责原则 |
三、行政赔偿责任 |
四、违法行政决策的撤销 |
五、行政处分 |
第五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温岭民主恳谈个案分析 |
一、民主恳谈的背景 |
二、民主恳谈的发展历程 |
三、民主恳谈的发展特征 |
四、民主恳谈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行政决策制度的地方创新 |
一、信息预公开制度 |
二、开放式决策制度 |
三、行政决策程序制度 |
四、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
第三节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初步成效 |
一、一些决策者的法治意识已基本确立 |
二、行政决策的规则与制度正逐步健全 |
三、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在逐步扩大 |
四、行政决策的控权机制已趋于多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论我国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行政决策失误 |
2.1.1 行政决策失误的概念 |
2.1.2 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 |
2.2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界定 |
2.2.1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内涵分析 |
2.2.2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特性 |
2.3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依据 |
2.3.1 主权在民的理论原则 |
2.3.2 权责相当的法律原则 |
2.3.3 谁决策谁负责的具体原则 |
2.4 建立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作用 |
2.4.1 对滥用行政决策权力行为的警示作用 |
2.4.2 对决策失误经济损失的预防作用 |
2.4.3 对于政府自身建设的推进作用 |
2.4.4 对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的维护作用 |
第3章 我国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现状 |
3.1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的进展 |
3.1.1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确立 |
3.1.2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中“谁决策,谁负责”原则的提出 |
3.1.3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中以惩戒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 |
3.1.4 行政管理实践中开始问责行政决策失误 |
3.2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
3.2.1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主体的不全面 |
3.2.2 行政决策失误主体的不明晰 |
3.2.3 行政决策责任的范围不确定 |
3.2.4 决策失误责任信息的不公开和不真实 |
第4章 国外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行政决策失误责任体系方面 |
4.2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机构设置上 |
4.3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中的信息方面 |
4.4 行政道德法典建设上 |
第5章 完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 |
5.1 建立行政道德责任的法律规范 |
5.2 建立行政决策失误的分类追究制 |
5.3 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程序法规 |
5.4 建立行政决策失误的定期负责制 |
5.5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5.6 建立行政决策失误的官员赔偿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造价控制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内容 |
2.1 工程适价及造价控制 |
2.1.1 工程造价 |
2.1.2 造价控制 |
2.1.3 造价控制的若干个阶段及其特点 |
2.2 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
2.3 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重点 |
2.3.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
2.3.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
3.1 建设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
3.1.1 决策的含义 |
3.1.2 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
3.2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3.2.1 可行性研究在建设项目前期中的作用 |
3.2.2 可行性研究现状 |
3.2.3 提高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质量的方法 |
3.2.4 福州长乐机场案例分析 |
3.3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的计价 |
3.3.1 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
3.3.2 动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
3.4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
3.4.1 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
3.4.2 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 |
3.4.3 全面细致编制投资估算 |
3.4.4 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
3.4.5 科学选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
4.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 |
4.1.1 设计方案的优选 |
4.1.2 限额设计 |
4.1.3 设计概算的审查 |
4.1.4 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
4.2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
4.2.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
4.2.2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
4.2.3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
4.2.4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应用实例 |
4.3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灰色预测方法 |
4.3.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4.3.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理论 |
4.3.3 灰色系统理论在建设工程快速估价中的应用实例 |
4.4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探讨与对策 |
4.4.1 做好方案优化 |
4.4.2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
4.4.3 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
4.4.4 审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
4.4.5 采用总承包模式,加强勘察设计工作 |
4.4.6 采用并行设计的造价控制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福州长乐机场决策失误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沿海设区市“海丝”文化旅游合作模式研究[D]. 王东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福建民航安全管理研究[D]. 郭庆.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3]迅达公司快件监管中心商业计划书[D]. 黄风云. 厦门大学, 2014(08)
- [4]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决策中的专家参与研究[D]. 李婧妮.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5]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 [6]机场总体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实践与思考——以福州长乐机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J]. 刘鲤榕. 海峡科学, 2012(06)
- [7]我国政府行政决策失误问题研究 ——从伦理视角和组织行为的视角分析[D]. 马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8]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D]. 卢剑峰. 兰州大学, 2010(10)
- [9]论我国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D]. 胡学兰. 湖南大学, 2009(02)
- [10]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与应用[D]. 陈曼英. 中南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