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介两个北方果蔗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邢相楠[1](2020)在《基于消费数据的广西百香果种植者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7年,百香果产业在广西迅速地发展,广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百香果种植省份。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的特点,深受政府和农民的欢迎;不仅如此,百香果具有的独特香气和营养价值,也受到消费者的高度青睐。因此,百香果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顺应广西百香果行业的发展态势,本研究以百香果消费数据为基础,将种植者的百香果种植与销售环节进行改善,最终实现种植者收入效益的有效提高。基于网络消费数据(超过5000条)、互联网问卷调查(共计504份)、百香果批发零售店铺调查(18家、频率3次、时间间隔为两周)以及广西百香果种植园调查(8家)的数据资料,探讨了百香果的总体消费特征及其与百香果种植、销售现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网络消费数据、调查问卷及实体销售数据显示:(1)百香果网络消费的两级分化现象十分明显:两家店铺成交金额超过平台总成交金额50%;销售价格主要集中在10-30元区间,该销售价格区间下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超过80%;(2)广西电商百香果在网络销售具有绝对地域优势;(3)消费者对于线上、线下百香果的关注重点及顺序不同:线上消费者偏向口感、个头及新鲜程度的选择;线下消费者则更倾向于新鲜程度、口感及外观色泽;(4)紫色百香果品种更受消费者欢迎;(5)百香果的受众范围不再局限于南方地区,面向全国的百香果消费认知对于种植者发展微商销售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2.实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广西百香果的种植现状有:(1)主要种植地区为贵港市、玉林市及来宾市;(2)主要种植品种为“台农1号”、“紫香一号”及“芭乐味黄金百香果”;(3)主要种植方式为棚架、篱架;(4)影响百香果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天气问题和病虫害问题。3.为改善广西百香果种植者的种植与销售现状,提出以下相应对策:(1)以“台农1号”作为主要种植品种进行选择;(2)将百香果产量结合批发市场日均销量作为百香果线下销售渠道选择依据,进行销售渠道选择;(3)结合消费者对于线上、线下百香果的不同需求,将百香果分为电商果与批发果进行销售;(4)发展微商等百香果直销模式;(5)结合当前百香果消费偏好,对种植方法、病害防治、果实增重、如何采摘等进行必要学习。
陈月连[2](2020)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中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有果蔗和糖料甘蔗。广东省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湛江地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受阻,对经济的助力逐渐减弱。本研究以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为核心,通过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及种植意愿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为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成本投入、收益满意度、政府政策支持4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甘蔗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推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2、通过研究湛江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甘蔗种植经验,分析目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甘蔗生长;甘蔗种植地块分散,发展规模小;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低;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规模化、片区化、集约化发展;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等。3、要加快推动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本文提出的建议及对策如下:第一,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蔗区基础设施两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推进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第五,推广甘蔗种植良种良法。第六,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第七,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王秀荣[3](2020)在《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文中研究说明杏扁(Prunus armeniaca×P.sibirica)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杏属(Armeniaca Mill),其种仁饱满、味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树体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优良杏扁品种少,尤其是集丰产、优质、晚花于一身的杏扁品种更少的生产实际问题,以抗冻优株的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为选育对象,通过重要性状变异调查、相关性分析,经初选、复选、新品种对比等研究,最终育成2个优质、晚花杏扁新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对同一批自然杂交实生后代进行了重要性状变异程度的分析,其中基于开花期的变异,开花最早和最晚的单株盛花期可相差9d,盛花期最晚的单株为13-26,比对照品种‘龙王帽’和‘优一’分别晚9d和8d;基于早果丰产性的分析,早果性植株(定植第3年结果)占整个后代群体的80.8%,其中早期结果量最大的单株为16-20,单株结果数达612个;基于口感品质的分析中,杏扁仁的甜苦比例接近1:1,其中甜仁单株中优质率达21%;基于出仁率的分析,其中最高的达56%,单株编号为03-32;基于核壳厚度的分析,其中最薄的为0.53mm,单株编号为03-09。2.不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杏核的“核壳厚度”与“单核重”之间相关关系强,与“单仁重”之间相关关系中等,与“出仁率”之间存在中等负相关关系;“成熟期”与“出仁率”之间相关关系弱,与“单仁重”之间相关关系极弱,与“单核重”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单仁重”与“出仁率”之间相关关系极弱。3.在初选中以品质优、出仁率高、晚花性、早果性重要性状作为衡量标准,分别筛选到182、218、130、189个优株。4.在复选中,首先综合品质、出仁率、晚花、早果丰产等特性得到优株21株,进一步参照树势、抗病性等性状得到优株13株。5.先后育成2个优质、晚花新品种,分别为‘张仁一号’(选育编号10-31)和‘张仁3号’(选育编号12-26),并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其中‘张仁一号’已于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190299。综上所述,实生选种仍然是杏扁育种的主要方式,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优质、晚花、丰产新品种2个,以上研究填补杏扁晚花抗冻品种的空缺,可以确保本地区乃至全国杏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蒲美玲[4](2020)在《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指出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生产对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百色市甘蔗生产历史悠久,是百色市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甘蔗也是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根据百色市甘蔗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定量研究、统计分析等方式从百色市甘蔗的种植概况、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发展的社会条件、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并探讨了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种植业在生产成本、种植技术、产区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分析发现,百色市甘蔗生产目前存在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种蔗成本增加,产业技术发展创新不足,甘蔗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严重,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等多个较严峻的问题。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未来百色市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会保持稳定,中长期将有所下降;甘蔗优良新品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得以优化;甘蔗生产也将会朝着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发展;全市范围内会大面积地推广应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针对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个实际对策。一是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与糖料蔗购销市场机制,提高蔗农的种植意愿,二是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三是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分配资源。本文从多方面研究百色市甘蔗生产,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出详细说明,为百色市甘蔗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范捷[5](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杜伟利[6](2019)在《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萝卜栽培利用历史,周代成书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萝卜的记载。萝卜品种起源的具体时间与地区难以考证,多数学者认为萝卜起源于亚欧大陆的温暖海岸,大型萝卜种起源于亚洲。经过漫长的品种驯化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萝卜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中国栽培萝卜的根有长圆二种,早期为红白皮,之后又出现青皮、紫皮萝卜以及红色肉质的萝卜。从栽培季节划分,中国萝卜品种主要以秋冬萝卜为主,为半耐寒性蔬菜,是非常好的越冬蔬菜。唐代的《四时纂要》出现夏萝卜的记载,宋代以后,萝卜开始成为四季可栽培的作物。清中后期,还出现一种绿肥、蔬菜兼用类型的肥田萝卜。目前,中国栽培的地方萝卜品种近2 000个,是世界萝卜品种资源大国。在长期栽培驯化的过程中,萝卜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与文化发展被冠于许多不同的名称。从先秦时期的“菲”逐渐演化为“葖”、“菘(总名)”、“芦萉”,产生了“菈(?)”等地方名称。唐代,“莱菔”一名开始流行随即又转为“萝卜(音fu)”。元代时,“萝卜”这一名称已基本得到官方的认可。明代,经医药学家李时珍确定,“萝卜”一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据统计,自周代以来,萝卜共有50多种别称,这些别称代表着不同时期人们对萝卜不同的认知,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根据《诗经》的成书背景推测,萝卜最早栽培地区为中原一带。唐代以前,中国萝卜以秦、晋等北方地区较为出名。宋代,南方地区开始广泛种植萝卜,萝卜逐渐成为全国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并形成了许多着名特产区与地方优良品种。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萝卜栽培加工技术的记载。《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萝卜栽培与加工方法。随着萝卜在中国广泛栽培,唐代以后的各代农书等文献对萝卜栽培利用的记载更为详细,涵盖了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留种的所有工序,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萝卜栽培技术理论已非常成熟。萝卜作为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在各阶段的栽培加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状态,也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代农业产生以前,冬季蔬菜匮乏,萝卜的存在缓解了中国人对冬季蔬菜的需求压力。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实践,萝卜被开发出多种类型的食品,既可生啖亦可熟食,既可被当作蔬食也可代替主粮。中国做萝卜菹、萝卜干等加工方式均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李时珍称赞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饭”。目前,中国以萝卜主要原料搭配其他食材可制成近一百余种日常菜肴,可以制做各种小菜六十余种。在中医学理论中,萝卜被认为性凉,味辛甘,无毒,能消积滞、化痰热,各部位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药用方面,汉代以后各类医药典籍多对萝卜药用功能赞赏有加,甚至认为萝卜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蔬中圣品”。除了食用、药用价值,中国萝卜还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因为萝卜的营养价值和名字寓意,在许多祭祀仪式、节日庆典中都有萝卜的应用。中国萝卜在文化中的形象一直在改变,由早期被认为形象丑陋到逐渐被人们认可,宋代以后成为颇受欢迎的亲民蔬菜,在文学作品中屡被推崇。人们还将萝卜融入到民间俗语体系中,借萝卜的形象传播智慧。中国古代,萝卜为种植者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生长力强、产量较高的蔬菜作物,栽培萝卜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多数情况下高于主粮作物。不但贫困人家用以代粮节省开支,贩卖萝卜也成了发家致富的手段。南北朝《齐民要术》中就提到了萝卜贩卖的价格,唐代时,干萝卜还可以折合为主粮以完成任务指标。随着人们对萝卜经济价值认识的提高,许多达官贵人也以贩卖萝卜为副业,宋代许多官府衙门也有种植萝卜的记载。在两千多年的萝卜栽培利用历史中,中国形成了丰富的萝卜文化。从早期因为外观丑陋被鄙弃到被人们极力推崇,萝卜逐渐成为中国蔬菜的代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蔬菜文化方面的发展缓慢。萝卜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形象,具有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萝卜相关历史,因地制宜发展萝卜文化产业是萝卜产业升级的正确途径。
许虹[7](2017)在《大沙河镇水果电商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对互联网行业的冲击,我国市场环境和销售行业逐渐开启了新时代。传统的商业与互联网结合催生出了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并且这种现象伴随着全球产业化发展呈现出十分广阔的空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弊端也愈加突显。为了提高农产品销售数量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必须加快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本研究选择享有我国水果之乡美誉的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作为研究区,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的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典型电商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农户的基本信息、农户对互联网的接触特征、水果销售渠道以及对电商平台的感知易用性、有用性、认知和意愿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制约农户选择电商平台的因素进行了假设和验证。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研究区的电商发展面临着农户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电商发展认识不足,农村种植户老龄化、女性化、土地规模化和机械化不足以及农村合作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国家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为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人口老龄化、弱质化、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仍然影响电商的推广和应用;农户销售水果的途径较为单一,并且其接触到的销售渠道十分有限,在市场信息中处于不对等的劣势地位,对电商平台等现代化销售渠道信任度较低;但在对农户对电商平台的认知和意愿调查中,仍有70%以上的农户对电商销售渠道保持乐观态度,有60%以上的农户打算使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还有40%以上的农户会在将来优先使用电商平台作为销售途径,因此电商有望成为该研究区未来农户销售水果的主要途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和假设验证,结合发达国家成功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经验,本研究主要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鼓励电商平台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办电商培训学校,提高当地电商人才培养;积极发展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农户多途径融资;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农户应用电商的意识,应用和鼓励农户采用电商平台作为销售途径等政策,为解决当地农户发展电商销售平台提供政策支持。
陈美玉[8](2014)在《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东南部,面向闽南金三角开发区,周边与德化、永春、永安、漳平、三元、沙县和尤溪相毗邻,是福建西北部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省道秀里线贯穿全境,农业是它的主导产业,该县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果蔗作为大田县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之一,在全县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已发展成大田县农业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大田县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上,向无公害绿色标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在大田果蔗产业发展中。主要体现在:(1)果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种植面积小;品种结构单一,种性退化严重;管理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标准化技术普及慢,新技术应用少。(2)果蔗产业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甚微,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果品保鲜技术原始,市场销售不畅;企业果农之间缺乏联系,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果蔗产业发展的这些问题导致大田果蔗产业发展和先进省区存在一些差距,产业化程度进程缓慢。目前还未有系统的资料研究果蔗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在钻研了产业化经营体系理论后,通过收集相关资料,问卷调查等办法,从大田县果蔗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产业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入手,系统阐述了大田果蔗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分析了果蔗产业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再通过研究大田果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果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阐述了大田县果蔗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义乌果蔗发展经验,提出大田果蔗产业发展对策。主要是:落实规划,重视果蔗的种植与加工;确保果蔗的质量;选用良种,搭建合理品种结构;加大生产科技含量,包括加大果农培训力度,加强种植技术推广,推广正确的灌溉方式,推广果蔗套种模式,推行果蔗规模化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壮大果蔗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抗灾;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搞好产品的销售;提供果蔗生产政策支持。
贺喜灿[9](2010)在《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以江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江西为例,探讨影响农民长效增收的主要因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后论述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保障措施。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期望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和健康水平,即全面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增强农民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进而促进农民的就业或者创业,在组织——含以政府为核心的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合作组织、以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下,形成“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增收”长效性的良性循环,达到农民长效增收的目标。本文的基本思路是:(1)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农民增收长效性的主要因素;(2)对影响农民增收长效性的主要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3)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制度分析,系统考虑农户、组织和政府三个层面,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并根据长效机制的反馈基模分析,提出消除农民增收增长上限的具体对策和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政策措施;(4)对长效机制的落实情况开展调查,全面总结归纳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模式,用事实论证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设计和政策执行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以江西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中,人力资本是最主要的;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深入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并将制度纳入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探寻微观(农户和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农民)、中观组织(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组织等组织)和宏观(主要为政府政策)三个层面耦合的制度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方法,按照“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增收”的逻辑,构建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即农户、中观组织和政府三方共同运行和藕合的综合系统。其中,农户自身是关键,应积极参与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如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外出务工等;中观组织是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是重要的激励和保障。基于此长效机制,政府应制定并实施积极的政策保障措施,以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徐佳,古润泽,丛日晨[10](2008)在《北京奥运绿化美化科技工程 城市绿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北京奥运绿化美化科技工程——城市绿化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由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等9家单位共同承担,设立了5个子课题:"北京城市绿地大树移植、快速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绿地自然植物群落示范与应用研究"、"北京奥运用花引种、生产应用综合技术研究"、"多年生观赏草品种引选及其扩繁、栽培和应用技术"、"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开发应用"。通过项目的运行,为解决北京奥运绿化美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园林绿化行业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高整体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推介两个北方果蔗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介两个北方果蔗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消费数据的广西百香果种植者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消费数据 |
2.1.2 种植者策略 |
2.1.3 电子商务 |
2.1.4 微商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关联理论 |
2.2.2 产品差异化理论 |
2.2.3 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三章 百香果的消费数据特征 |
3.1 百香果的网络消费特征 |
3.1.1 百香果成交金额 |
3.1.2 百香果销售价格 |
3.1.3 百香果店铺成交量 |
3.1.4 百香果产地来源 |
3.1.5 百香果供货方式 |
3.1.6 百香果的售后评价 |
3.2 百香果的实体销售特征 |
3.2.1 百香果每日销量 |
3.2.2 百香果批发价格 |
3.2.3 百香果供货来源 |
3.2.4 百香果销售渠道 |
3.2.5 百香果销售地区 |
3.3 百香果消费者消费偏好特征 |
3.3.1 问卷调查样本信息 |
3.3.2 百香果的消费取向 |
3.3.3 百香果的品质需求 |
第四章 广西百香果种植的主要特征 |
4.1 百香果种植产区 |
4.2 百香果种植品种 |
4.3 百香果种植园调查 |
第五章 基于消费数据的种植者相应对策 |
5.1 以消费偏好为据选择适宜品种 |
5.2 产量与市场销量结合选择销售渠道 |
5.3 以行业需求为据建立健全百香果分类分级体系 |
5.4 结合广西百香果地域认知优势充分发展电商销售 |
5.5 迎合消费需求,提高种植技术 |
5.5.1 种植技术管理问题 |
5.5.2 百香果病虫害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指导方向 |
6.2.2 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百香果消费环节调查问卷 |
(2)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综述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实地调查法 |
2.2.3 实证分析法 |
2.2.4 SWOT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3.1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及糖业发展概况 |
3.1.1 湛江市甘蔗种植面积及产区分布 |
3.1.2 近几年种植的部分品种情况 |
3.1.3 甘蔗种植效益 |
3.1.4 对甘蔗种植灾害风险的防范 |
3.1.5 湛江市甘蔗机械化发展概况 |
3.1.6 蔗糖业的加工现状 |
3.2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3.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3.2.4 威胁分析(Threats) |
3.2.5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矩阵分析 |
3.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 |
3.3.2 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
3.3.3 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3.3.4 机械化程度较低 |
3.3.5 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小 |
3.3.6 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 |
4 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数据来源 |
4.2 基本情况分析 |
4.2.1 农户基本情况 |
4.2.2 农户甘蔗种植情况 |
4.2.3 甘蔗种植生产收益 |
4.2.4 甘蔗种植及收获方式 |
4.2.5 外部环境 |
4.2.6 蔗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
4.3 蔗农种植意愿的实证分析 |
4.3.1 变量说明 |
4.3.2 模型分析与讨论 |
4.3.3 实证分析小结 |
5 湛江发展甘蔗种植业的对策及建议 |
5.1 加大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甘蔗种植意愿 |
5.1.1 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相关补助标准 |
5.1.2 加大甘蔗产业扶持力度,推广农业种植保险 |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
5.2.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5.2.2 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
5.3 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3.1 推动甘蔗种植规模化发展 |
5.3.2 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
5.3.3 加强派砍运的管理,稳定甘蔗收购市场秩序 |
5.4 推广甘蔗种植的良种良法 |
5.4.1 优化甘蔗品种结构布局 |
5.4.2 加强良种的选育和推广 |
5.4.3 配套的优良栽培方法 |
5.4.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
5.5 加快推动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 |
5.5.1 加大宣传与技术培训力度 |
5.5.2 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
5.5.3 着力解决机地矛盾问题 |
5.5.4 推动蔗糖企业升级改造 |
5.6 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
5.6.1 引进技术型人才优化农业队伍结构 |
5.6.2 增加甘蔗研究科研经费 |
5.6.3 加大交流合作力度 |
5.7 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
5.7.1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7.2 依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7.3 依托湛江市高等院校,加强甘蔗种植业的技能培训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1 前言 |
1.1 杏扁概述 |
1.1.1 杏扁树的生态作用 |
1.1.2 杏扁的营养价值 |
1.1.3 杏扁的经济效益 |
1.1.4 杏资源分布及杏扁产业状况 |
1.1.5 杏扁品种缺乏及花期霜冻害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
1.2 杏品种选育主要方式 |
1.2.1 杂交选育 |
1.2.2 实生选育 |
1.2.3 远缘杂交 |
1.2.4 芽变选育 |
1.3 生物技术在杏资源分析及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实生后代重要性状调查 |
2.3.2 新品种DUS测试 |
2.3.3 各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2.5 分析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杏扁抗冻优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重要性状的变异评价 |
3.1.1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开花期变异分析 |
3.1.2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早果性及早期结果量变异分析 |
3.1.3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仁甜苦性变异分布情况 |
3.1.4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核重变异分布情况 |
3.1.5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变异分析 |
3.1.6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变异分析 |
3.1.7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仁口感品质变异分析 |
3.1.8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核壳厚度变异分析 |
3.1.9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成熟期变异分析 |
3.2 杏扁抗冻优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重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1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杏核核壳厚度与单核重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2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核壳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3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与核壳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4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出仁率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5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出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6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仁重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7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口感品质与出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8 自然杂交实生后代单核重与成熟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 从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丰产、优质、晚花新品系 |
3.3.1 基于杏仁口感品质特性进行的初选 |
3.3.2 基于出仁率性状进行的初选 |
3.3.3 基于开花期进行的初选 |
3.3.4 基于单株早期结果量进行的初选 |
3.3.5 依据各初选性状进行的复选 |
3.3.6 依据树体生长情况及抗病性进行的再复选 |
3.3.7 建立新品系试验园 |
3.4 育成2个杏扁新品种并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3.4.1 新品种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3.4.2 新品种果实性状 |
3.4.3 新品种物候期 |
3.4.4 新品种保护情况 |
3.4.5 ‘张仁一号’的适宜种植的区域、环境以及栽培技术 |
4 讨论 |
4.1 实生选种仍然是杏品种选育中最省工且见效最快的方法 |
4.2 解决杏扁花期受冻问题,根本性方法还是选育出开花晚的品种 |
4.3 杏扁品种选育中,口感品质应作为重要考量指标 |
4.4 育种工作必须有明确目标,掌握正确有效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杏扁产业分布及杏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甘蔗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甘蔗发展现状 |
1.2.3 广西甘蔗生产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
2 百色市甘蔗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
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 |
2.2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客观条件 |
2.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 |
2.2.1.1 地形地貌 |
2.2.1.2 气温 |
2.2.1.3 光照 |
2.2.1.4 降水量 |
2.2.2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 |
2.2.2.1 土地资源 |
2.2.2.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
2.2.2.3 百色市制糖企业优势 |
2.2.2.4 百色市甘蔗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
2.3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
2.3.1 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保持稳定,中长期将下降 |
2.3.2 优良新品种面积将不断扩大,甘蔗品种结构得以优化 |
2.3.3 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
2.3.4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将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
3 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 |
3.1 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影响蔗农种植决定 |
3.2 种蔗成本不断增加,农户收益减少 |
3.3 蔗农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
3.4 品种单一,高糖、高产、高抗病品种推广比例较小 |
3.5 甘蔗生产经营规模小、种植基地较为分散 |
3.6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难以降低生产成本 |
3.7 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影响甘蔗生产 |
3.7.1 自然灾害频发 |
3.7.2 病虫害严重 |
3.8 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 |
4 百色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4.1 完善甘蔗价格联动机制,提高蔗农种蔗意愿 |
4.2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 |
4.2.1 加强理论宣传,召开现场培训会 |
4.2.2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拓宽新技术推广渠道 |
4.2.3 建立健全高效农技推广机制 |
4.2.4 做好“双高”基地示范工作 |
4.3 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3.1 大力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
4.3.2 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4 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4.1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
4.4.2 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
4.4.3 加强甘蔗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 |
4.5 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降低种植成本 |
4.6 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
4.6.1 推广蔗叶粉碎还田增碳技术 |
4.6.2 推广甘蔗一次性施肥与甘蔗降解膜全膜覆盖 |
4.6.3 推广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 |
4.6.4 注重自然灾害预警防控 |
4.7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植蔗农户调查问卷 |
附表2:制糖企业调查问卷 |
附表3:示范县甘蔗生产主管部门调查问卷 |
致谢 |
(5)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
2.2.3 小结 |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
2.3.1 茶诗 |
2.3.2 茶俗 |
2.3.3 茶歌、茶戏 |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
2.4.2 英德寺庙 |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审评方法 |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
3.5.2 茶树品种因素 |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
3.5.7 小结 |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萝卜的品种发展与名称演变 |
第一节 中国萝卜品种的发展 |
一、萝卜的品种起源 |
二、中国萝卜的品种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萝卜名称的演变 |
一、先秦至西汉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
二、东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
三、宋元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
四、明至民国中国的萝卜名称 |
第二章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与栽培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分布的发展 |
一、唐代以前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
二、唐宋时期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
三、元代以后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
第二节 中国萝卜栽培技术的发展 |
一、立地选择 |
二、整地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轮作套种 |
五、选种育种 |
第三章 中国萝卜的采收与利用 |
第一节 萝卜的采收与储藏 |
一、萝卜的采收 |
二、萝卜的储藏 |
第二节 萝卜的食用加工 |
一、萝卜食用部位的发展 |
二、萝卜食用方法的发展 |
第三节 萝卜的药用发展 |
一、萝卜根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
二、萝卜籽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
三、萝卜其他部位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 中国萝卜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及其开发 |
第一节 萝卜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应用 |
一、萝卜在祭祀仪式中的应用 |
二、萝卜在节日庆典中的应用 |
三、萝卜为主题的庙会 |
四、萝卜盛产地推崇萝卜的民俗活动 |
第二节 萝卜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 |
一、萝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形象 |
二、萝卜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形象 |
三、萝卜在中国俗语中的表现 |
第三节 中国萝卜的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
一、中国萝卜的经济价值 |
二、中国萝卜的开发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7)大沙河镇水果电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选择理论 |
2.1.2 农产品营销理论 |
2.1.3 营销渠道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农户技术选择的综述 |
2.2.2 关于农产品营销的综述 |
2.2.3 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综述 |
2.3 评述 |
第三章 大沙河镇水果产业与电商发展现状 |
3.1 大沙河镇的水果产业 |
3.2 大沙河镇水果电商发展现状与分析 |
3.2.1 大沙河镇电商发展环境 |
3.2.2 电商发展现状 |
3.3 大沙河镇电商发展政策 |
3.4 大沙河镇水果电商发展特征 |
第四章 大沙河镇果农电商需求调查 |
4.1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地说明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农户特征分析 |
4.3.2 农户互联网信息接触特征分析 |
4.3.3 水果销售途径分析 |
4.3.4 果农对电商销售渠道的认知、态度及意愿 |
4.4 影响农户应用电商平台意愿的因素分析 |
4.4.1 模型的构建 |
4.4.2 研究假设 |
4.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苹果哥”电商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介绍 |
5.2 案例分析 |
5.2.1 企业发展目标及现状 |
5.2.2 企业发展优势条件 |
5.2.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
5.2.4 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 企业对水果产业链和政策支持的需求 |
5.3.1 对水果产业链的需求 |
5.3.2 对政策支持的需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8)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果蔗产业发展现状 |
1.2.1 果蔗生产概况 |
1.2.2 果蔗加工概况 |
1.3 农业产业化研究概述 |
1.4 果蔗产业化理论 |
1.5 关于果蔗产业化研究进展 |
1.6 果蔗高产栽培研究 |
1.7 果蔗病虫害防治研究 |
1.8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
1.8.1 研究思路 |
1.8.2 研究方法 |
1.8.3 主要创新点 |
2 大田县果蔗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
2.1 大田县果蔗产业发展概况 |
2.2 大田县果蔗种植农户问卷调查分析 |
2.2.1 问卷调查样本设计 |
2.2.2 问卷调查的组织实施 |
2.2.3 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与结果分析 |
2.3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现状 |
2.3.1 大田县果蔗产业生长现状 |
2.3.2 大田县果蔗产业加工现状 |
2.3.3 大田县果蔗产业销售现状分析 |
2.3.4 大田县果蔗产业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2.4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优势分析 |
2.4.1 自然条件优越 |
2.4.2 品质特点优良 |
2.4.3 交通条件便利 |
2.4.4 技术支撑强大 |
2.4.5 政策条件优惠 |
2.5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2.5.1 产业发展危机增大 |
2.5.2 逐渐增大的果品质量安全压力 |
2.5.3 持续上升的果品生产成本 |
2.5.4 不断增大的自然、市场双重风险 |
3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 大田县果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单户种植面积小,广泛分散不集中 |
3.1.2 种性退化严重,品种结构单一 |
3.1.3 管理粗放,集约化低 |
3.1.4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
3.1.5 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
3.1.6 标准化技术普及慢,新技术应用少 |
3.2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低 |
3.2.2 龙头企业数量甚微,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
3.2.3 果品保鲜技术原始,市场销售不畅 |
3.2.4 果农与企业之间联系不足,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 |
3.3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困境 |
3.4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4 国内果蔗产业化发展成功经验借鉴 |
4.1 浙江义乌果蔗产业化发展经验借鉴 |
4.1.1 加强果蔗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指导 |
4.1.2 加大果蔗产业发展扶持,促进果蔗产业规模化 |
4.1.3 拥有一套配套的标准化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
4.2 广西龙州县果蔗产业化发展经验借鉴 |
5 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5.1 发展思路 |
5.2 发展政策 |
5.2.1 落实规划,重视果蔗的种植与加工 |
5.2.2 确保果蔗质量,打响“山宝”牌雪蔗 |
5.2.3 选用良种,搭建合理品种结构 |
5.2.4 加大科技生产含量 |
5.2.5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5.2.6 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
5.2.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灾害防护 |
5.2.8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
5.2.9 做好产品销售工作 |
5.2.10 提供果蔗生产政策支持 |
6 结论 |
6.1 产业优势 |
6.2 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以江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农民增收的重要性 |
1.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1.3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综述 |
1.3.1 农民增收长效性的影响因素 |
1.3.2 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
1.3.3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需要系统深入研究 |
1.4 关键概念界定、研究范围界定 |
1.4.1 关键概念界定 |
1.4.2 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2 人力资本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2.2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制度经济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1 制度经济理论概述 |
2.3.2 制度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农民收入增长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农民收入增长总体特征 |
3.1.2 农民收入增长总体特征的影响因素 |
3.1.3 农民收入构成变动的影响因素 |
3.2 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因素的实证分析 |
3.2.1 变量说明及数量选取 |
3.2.2 各主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
3.3 本章结论及解释 |
第4章 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 |
4.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素质 |
4.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能力 |
4.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收入 |
4.1.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 |
4.2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 |
4.2.1 数据准备 |
4.2.2 江西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
4.2.3 江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均衡与误差修正机制实证分析 |
4.2.4 结论 |
第5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分析 |
5.1 制度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
5.1.1 制度能够促进宏观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 |
5.1.2 制度能够促进组织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 |
5.1.3 制度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 |
5.1.4 制度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利用 |
5.1.5 制度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合理分配 |
5.2 从制度的四个核心维度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5.2.1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
5.2.2 人力资本产权的形成——投资制度 |
5.2.3 经济体制 |
5.2.4 非正式制度 |
5.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安排 |
5.3.1 有效的组织是制度安排的关键 |
5.3.2 产权的清晰界定和有效保护是制度安排的先决条件 |
5.3.3 降低交易成本是制度安排的重要目标 |
5.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分析:"开发-就业-增收" |
5.4.1 "开发-就业"循环机制的基本涵义 |
5.4.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促进农民就业的基本关系 |
5.4.3 促进就业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体系 |
5.4.4 "开发-就业-增收"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框架 |
第6章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 |
6.1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主要原则 |
6.1.1 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原则 |
6.1.2 利益分配的互惠互利原则 |
6.1.3 发展路径的市场化原则 |
6.2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
6.3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对策 |
第7章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执行的措施 |
7.1 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产权保护——微观层面的农民 |
7.1.1 加强教育培训 |
7.1.2 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
7.1.3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
7.1.4 发挥"留守"人员作用 |
7.1.5 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
7.1.6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跨省合作 |
7.2 有效的组织——中观层面的组织机制 |
7.2.1 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服务组织的凝聚作用 |
7.2.2 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合作作用 |
7.2.3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组织的拉动作用 |
7.3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 |
7.3.1 强化政府政策保障 |
7.3.2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
7.3.3 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 |
7.3.4 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保障制度 |
第8章 基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执行措施的例证 |
8.1 基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微观层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 |
8.1.1 模式1:自我开发带动型 |
8.1.2 模式2:能人带动型 |
8.1.3 模式3:技术带动型 |
8.2 基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中观层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 |
8.2.1 模式4: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型 |
8.2.2 模式5:专业协会带动型 |
8.2.3 模式6:专业合作社带动型 |
8.2.4 模式7:"公司+农户"带动型 |
8.2.5 模式8:企业带动型 |
8.2.6 模式9:产业化组织带动型 |
8.2.7 模式10:集约经营组织带动型 |
8.3 基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宏观层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 |
8.3.1 模式11:城镇化建设推动型 |
8.3.2 模式12: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型 |
8.3.3 模式13:移民推动型 |
8.3.4 模式14:基地示范带动型 |
8.3.5 模式15:政府推动劳动力转移带动型 |
8.4 基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综合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 |
8.4.1 模式16:综合带动型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推介两个北方果蔗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消费数据的广西百香果种植者策略分析[D]. 邢相楠. 广西大学, 2020(08)
- [2]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月连. 广西大学, 2020(07)
- [3]优质晚花杏扁资源筛选及杏扁新品种选育[D]. 王秀荣.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蒲美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5]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6]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D]. 杜伟利.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大沙河镇水果电商发展研究[D]. 许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大田县果蔗产业化发展研究[D]. 陈美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9]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以江西为例[D]. 贺喜灿. 南昌大学, 2010(12)
- [10]北京奥运绿化美化科技工程 城市绿化关键技术研究[J]. 徐佳,古润泽,丛日晨. 风景园林,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