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孟子与告子之争看先秦儒学的伦理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斐[1](2017)在《先秦人性之辩对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教育关系着个体思想、品德、政治意识等方面的成长问题,实关系着个体之生命精神家园问题。人性论就人的本质属性而言性善和性恶,在先秦时期引起激烈的争论,而对传统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当代中国人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之深,本文以先秦人性之辩而言对当今道德教育之启示,以求对道德教育之发展,中华文化之未来,中国人之精神家园问题有所脾益。孟子之主张性善论也好,荀子之主张性恶论也罢,其立论的基础与思路虽异,然实殊途同归。两者均承继于孔子的思想,立足于自周初逐渐生发而形成的人的主体性与道德性的大背景之下,均以弘扬儒学伦理之仁义礼智为己任,以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善之佳境。而在传统中国外儒内法的政治实践的影响下,性善论与性恶论及其所指向的德育原则和德育路径从意识形态宣传和具体实践操作两个路向上走向融合而时常产生相互冲突的现象。从其中生发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本文认为个体的道德成长必是个人努力、学校教育和环境习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个体成长环境的改善一者求其积极向善的熏陶作用,二者在于对个体先验的塑造,构成元初的思想意识,其意义非凡不言而喻。推进国家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体系,推进传播伦理,维护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实就社会环境而言而应被今之道德教育给予深切关注。在学校德育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应发挥“心之思”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道德性;应明确引出人性恶的先设和人类社会对人性善的追求,树立理想,立足现实,共同为实现真善美的远大目标,为构筑平等而自由,秩序而和谐的社会而不懈努力。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问题提出、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的意义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阐述人的主体性与道德性的论证。其源于周初产生的忧患意识,人文精神的萌动至孔孟时期,则逐步完成这一论证,由此而生发的中国哲学必然落脚到人的主体性与道德性上。因此,此一部分实构成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孟子与荀子均承继于孔子,而孟子坚持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其立论不同,思路各异,然实殊途同归,并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实践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第四部分阐述在人性善恶的不同思路下,传统中国及至现代社会德育路径的选择问题。主要从学校德育路径的选择和社会德育路径的选择两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以人的主体性和道德性为基础,在孟子“心之思”和荀子“心知”所彰显的理性精神的指引下,重新审视先秦人性之辩。并在此一基础上,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四个方面论述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启示。
栾俊[2](2013)在《孟子“良心”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孟子的良心思想在儒家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的提出不仅是对前儒思想(孔子、子思)的重大发展,也对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孟子哲学体系中,良心思想本身亦是一个体大思精、结构圆熟的理论系统,是孟子建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孟子良心思想的系统研究,它们分别是:良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心”与“良心”;“良心”与性善以及“良心”与仁政。在第一部分,笔者从孔子与子思理论准备的视角简要探讨了孟子良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孔子由“仁”释“礼”,使外在的礼获得了仁心的内在支撑。虽然孔子并未展开对人的内在心性世界的探讨,但对“不安之心”(仁心)的强调却显露出孟子良心思想的端倪。子思的“五行”心论展示了作为“德之行”的“仁义礼”由内而发于外的动态心理过程,直接启发了孟子的“四端”、“四心”之思。在第二部分,笔者将孟子的“良心”范畴概括为:出于本性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知能力,包含“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良心”是具体的、历史性的概念范畴,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良心”即“四心”。笔者对“四心”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深入揭示,探讨了“四心”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与仁义礼智“四德”的关联性等问题,最后对孟子良心“人皆有之”的先验论证进行了简要述评。在第三部分,基于孟子良心思想的内生性,笔者考察了孟子“道性善”的根据问题,即以心善言性善。接着探讨了恶的来源问题,对孟子性善论的成立进行了反面考察,最后是探讨孟子的心性修养论,包括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之气,寡欲,存心养性等工夫论。由此,孟子的性善论实践开显为一种自我不断完善,人之内在德性纵向生长的圆满过程。在本论文最后一部分,基于孟子良心思想的外拓与延展性,笔者考察了“良心”与孟子仁政学说的关系问题。指出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孟子良心思想在社会政治领域的横向扩展,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拓展“四心”并使之范围政治实践的方方面面,从而达至“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的善治理想。由此得出结论,孟子的良心思想是一个纵贯圆熟的理论系统,是联结孟子心性论(良心的内在纵向生长)与政治哲学(良心由内而外的横向拓展)的理论根基,在孟子哲学中处于拱心石般的核心地位。最后结语部分,笔者简要述评了孟子良心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历史影响。
何小双[3](2012)在《略论孟子政治思想的人性基础》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是孔子思想体系最重要的继承者。他明确提出了性善论,并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孟子的这套政治理论主要围绕四大主题展开,即以天人合一奠定终极依据,以性善论提供德性凭借,以内圣外王描摹政治理想,以德主刑辅为具体治道。从而将政治与伦理紧密联系了起来,为儒家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与政治思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性善论,孟子的政治思想就失去了内在的根据;离开政治思想,性善论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一定程度地降低。
朱承[4](2006)在《超越心性 ——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文中研究说明王阳明哲学一般被视为心性之学,以心性问题为其讨论的主要论题,而本文要追问的是,在以心性为主要特质的阳明哲学里政治是否可能?如果阳明哲学蕴涵着政治的向度,那么这一政治的向度又是如何呈现的?全文就是围绕着上述问题而展开论述。 王阳明作为一位哲学家,不是一个沉溺在个我心性中的空谈之士,而是一个对家国天下、现实政治饱含深切关怀的政治哲人。在王阳明一生的主要事业中,都浸润着强烈的政治关怀。他一生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为学、为政和为教。在为学上,他极力讲明心学以挑战当时趋于僵化的学术正统——朱子学;在为政上,他多次融入现实政治,为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和维护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而殚精竭虑;在为教上,他开门授徒,讲学一方,并创办众多书院,以自己独创的学说教化天下,改善风俗。 除了对现实政治积极关注和参与之外,王阳明还在其哲学学说里勾画着理想社会的图式。在王阳明的理想政治图景中,以“万物一体”为良好的人间秩序,以“三代之治”为理想的政治模式,同时还以“满街人都是圣人”来表达其对理想社会成员的期望。阳明这一理想政治图景,包含着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同时也反映出阳明哲学在政治向度上的超越性一面。王阳明的乌托邦政治图景在王学的发展流变中没有成为绝响,而是被其后学在理论上予以了继承,在现实中予以了试验。 基于其心学本体论,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呈现出独特的致思路径。王阳明强调大道在人心,人的内在德性培养的过程,同时就是政治社会走向良好的过程。在王阳明看来,道德心体的培养和政治社会的治理实际上是二而为一的,政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心的问题,人心向善,则社会向善,人心向恶,则社会趋向堕落。因此,王阳明将政治上的治世问题转化为伦理意义上的治心问题,体现出伦理政治的鲜明特色。治世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治心的问题,故而王阳明认为,在处理政治事务的时候,只有在“心上用功”,解决内在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问题,才能保证政治事务的正当性。
万远新,韩鹏举[5](2004)在《从孟子与告子之争看先秦儒学的伦理抉择》文中提出通过孟子与告子在人性及仁义内外两个问题上的争论,反映出先秦儒学在伦理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选择,即分别从人心的方面和从物的方面探讨人性的根源和伦理的标准。这两种选择同时也表明了先秦儒学理论存在着内在的分裂。
二、从孟子与告子之争看先秦儒学的伦理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孟子与告子之争看先秦儒学的伦理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人性之辩对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善恶困境 |
2.德育的使命:中国人的生命精神家园问题 |
3.再铸民族之魂:德育之弘扬中华文化的应然使命 |
(二)概念界定 |
1.什么是人性论 |
2.道德教育的内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研究现状 |
2.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意义与挑战 |
1.研究意义 |
2.研究的挑战 |
一、人的主体性与道德性论证 |
(一)先秦时期人的主体性与道德性 |
1.周初的忧患意识 |
2.“敬”的观念 |
3.“天命”的思想 |
(二)人的道德性论证的发展与完善 |
1.“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 |
2.“天道”的政治架构与政治实践 |
二、人性的善恶之辩 |
(一)孔子之言性与天道 |
1.仁与“性与天道” |
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二)孟子之“性善论” |
1.孟子对“人性”的界定 |
2.恶的来源问题 |
3.“善”的内容:“四端”与“四德” |
4.由“性善”而“善行”——扩充四心 |
(三)荀子之“性恶论” |
1.性伪之分:“人性”的内涵与“性恶”的根据 |
2.性伪之合:由恶向善的通路 |
3.化性起伪:个人努力、环境作用与师法的重要性 |
4.韩非子对荀子“性恶论”的发展 |
(四)人性善恶之辩的总结与评价 |
1.孟子与告子之辩及对“性善论”的评价 |
2.孟荀人性论对比及对“性恶论”的评价 |
三、善恶之辩与德育路径的选择 |
(一)学校德育路径的选择 |
1.内发论:性善论指向的路径 |
2.外铄论:性恶论指向的路径 |
3.个体道德的生成:内发与外铄的融合 |
(二)社会德育路径的选择 |
1.德育的政治环境:德治和法治的政治实践 |
2.德育的生活环境:乡土中国的治理模式 |
3.社会德育的价值:环境对个体的塑造 |
四、理性之精神:德育的时代需求 |
(一)先秦人性之辩的再审视 |
1.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当下适用问题 |
2.真善美的碰撞:德育的环境选择 |
(二)理性诉求下的学校德育实践 |
1.学校德育目标的设定 |
2.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 |
3.学校德育方法的采用 |
4.学校德育评价的开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孟子“良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一、“良心”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孔子的仁心思想 |
(二) 竹本《五行》中的心论 |
二、“心”与“良心” |
(一) “良”与“心” |
(二) “良心”的内在结构 |
(三) 四心、四端、四德 |
(四) “良心”人皆有之 |
三、“良心”与性善 |
(一) 以“良心”言性善 |
(二) 恶由何来 |
(三) “良心”与心性修养 |
四、“良心”与仁政 |
(一) 仁心与仁政 |
(二) 义心与仁政 |
(三) 礼心与仁政 |
(四) 智心与仁政 |
结语 |
(一) “良心”思想的理论意义 |
(二) “良心”思想的历史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略论孟子政治思想的人性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一)、论着方面 |
(二)、论文方面 |
二 研究设想和方法 |
第一章 孟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西周以来的人文运动 |
第三节 孔子思想的直接影响 |
第二章 天人关系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
一 天的含义 |
二 天的意义 |
第三章 性善论与伦理政治的关系 |
一 性善论 |
二 对儒家思想的定位——伦理政治 |
三 性善论与孟子政治思想间的关系 |
第四章 平等与等级秩序的构想 |
一 平等思想及其政治意涵 |
二 对等级秩序的重新建构 |
第五章 义利关系的辩证及其包含的政治思想 |
第一节 对合理物质生活需求的承认 |
第二节 孟子的义利观 |
第六章 建立在对人性高度信任基础上的治道设计及君臣关系 |
第一节 德礼为主、刑罚相辅的治道的人性基础 |
第二节 君臣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君主的合法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超越心性 ——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基本问题的提出 |
二、“政治向度”的理解 |
三、全文脉络的呈现 |
四、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一章 王阳明的政治关怀 |
一、为学——挑战朱学正统 |
二、为政——维系统治秩序 |
三、为教——教化社会风俗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万物一体与三代之治 |
一、万物一体:形上致思路径下的人间秩序 |
二、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 |
三、“满街人都是圣人” |
四、阳明理想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挥 |
五、小结 |
第三章 治世与治心 |
一、儒家政治哲学的双重进路 |
二、尽心与治平 |
三、心即理、心上用功与政治正当性 |
四、治心的意义 |
五、小结 |
第四章 良知与政治 |
一、良知作为准则 |
二、良知学说的理想政治效用 |
三、良知学说与近代政治精神 |
四、小结 |
第五章 阳明哲学政治向度的历史回应 |
一、王艮和李贽对阳明哲学政治向度的发挥 |
二、以心挽劫:化治世为治心的近代思想呼应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孟子与告子之争看先秦儒学的伦理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人性之辩对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D]. 王斐. 西南大学, 2017(02)
- [2]孟子“良心”思想研究[D]. 栾俊. 山东大学, 2013(11)
- [3]略论孟子政治思想的人性基础[D]. 何小双. 兰州大学, 2012(10)
- [4]超越心性 ——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D]. 朱承.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5]从孟子与告子之争看先秦儒学的伦理抉择[J]. 万远新,韩鹏举.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