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论文文献综述)
陈飞飞[1](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尤立攀,蒋华生,梁振,魏波[2](2020)在《腰椎不稳症的诊治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腰椎不稳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正常生理负荷下患者仍无法维持腰椎正常的序列关系,临床表现出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畸形及致残性疼痛等症状。近年来,腰椎不稳症的诊疗手段不断更新,现就国内外腰椎不稳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该症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振豪[3](2019)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术氏评价,并对围手术期联合使用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损伤胶囊”(手术联合中药组)与未使用“损伤胶囊”(手术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讨该术式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并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三科收治的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将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字表1:1分为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行腰椎正侧位X片、腰椎MRI和(或)腰椎CT,采用我院HIS系统自带分析测量软件,分别在术前、术后和术后12个月对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角进行测算,并在术前、术后半年测算椎管前后径,末次随访记录植骨融合率,观察其指标的变化情况;手术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手术联合中药组患者在手术组术后常规对症治疗的前提下,于第3天给予“损伤胶囊”,口服,一次8粒,一天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采用JOA评分及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功能恢复和疼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患者术前滑脱率、术前滑脱角较术后显着降低,术前椎间隙高度、术前椎间孔高度较术后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滑脱率、术后椎间隙高度、术后椎间孔高度及术后滑脱角与术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椎管前后径较术后半年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影像学上得出该术式在治疗腰椎滑脱症方面疗效肯定。(2)根据JOA评分结果比较,采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通过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比术前功能恢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JOA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分值均高于手术组。(3)计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手术组66.66%的平均改善率低于手术联合中药组83.16%的改善率;手术组患者通过该术式治疗后平均改善率达到“良”标准,而手术联合中药组则达到“优”标准,手术联合中药组的“优”标准明显高于手术组。(4)通过VAS评分结果比较,采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比术前疼痛缓解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VAS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分值均高于手术组。结论:(1)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使腰椎滑脱症患者原本滑脱的椎体得到复位,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升高,滑脱角度减小,椎管前后径增大,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最大可能的保留棘突复合体完整性,增强脊柱稳定性,发生术后滑脱率丢失、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术后椎间孔高度丢失、术后滑脱角丢失的机率减少;植骨面大,植骨融合率高,能较好的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2)损伤胶囊可使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残留腰腿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得到改善,短期疗效显着。(3)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术后应用损伤胶囊对治疗腰椎滑脱症整体疗效确切,且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兵乾[4](2016)在《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改良单侧PLIF术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的初始稳定性情况,为临床该术式的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上的依据。方法:选用10具新鲜小牛标本,随机为两组:(1)完整标本组(对照组);(2)改良单侧PLIF组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侧PLIF组)。将标本剥离椎旁肌肉,但保留各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将标本按照临床手术操作,制成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模型。将标本模型固定在骨水泥平台上,贴上电极片等。再将标本置于脊柱生物力学测试机上,分级加载0500N生理载荷,以每100N分级加载,加载速度应控制在1.4mm/min的速率,加载的重心在腰椎力学对称轴上。腰椎加载模拟人体生理运动工况,即人体功能位为中心压缩、前屈、后伸和侧屈状态,并加扭转状态测试,测试其平均应变值、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值、扭转强度,并与完整标本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平均应变值在轴向压缩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160.6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150.1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6.5%,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屈曲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64.1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60.1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6.25%,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后伸时:正常组的平均应变为91.4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80.4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12.3%,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侧弯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106.8με,改良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89.6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16.4%,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值:完整标本组的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分别为205.5 N/mm和1239.8 N/mm。改良PLIF术后,其平均轴向刚度值和水平剪切刚度值分别为248.3 N/mm和1535.3mm,与完整组比较增加了20.8%和23.9%(p<0.05)(3)扭转强度:完整标本组的最大扭矩为4.45Nm;改良单侧PLIF组最大扭矩分别为5.02nm,比完整组增加了12.3%(p<0.05)。结论:改良单侧plif只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就能提供其在轴向压缩、屈伸、后伸、侧弯、水平剪切、扭转向上超过完整标本的足够的初始稳定性,证明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生物力学上是安全的。第二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与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比较研究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和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术后并发症等。方法5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改良单侧plif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4157岁。病程124年。其中14例病变节段在l45,12例在l5s1。(2)传统plif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667岁。病程221年。其中12例病变节段在l45,13例在l5s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等。结果(1)平均手术时间:传统pli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改良单侧plif组为84min。(2)术中平均出血:传统plif组320ml,而改良单侧plif组约120ml,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传统plif组有7例患者术后输血,而改良单侧plif组术后均没有输血。(3)临床疗效:传统plif组优12例,良9例,优良率为84.0%;改良plif组优16例,良8例,优良率为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骨融合率:传统plif组植骨融合率为92.4%,改良单侧plif组植骨融合率94.1%,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5)并发症情况:传统plif组有2例切口延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改良单侧plif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神经根痛加剧:plif组有2例,改良单侧plif组1例,均经对症处理2周后缓解。术中硬膜囊撕裂:传统plif组1例,改良单侧plif组未出现该并发症。术后随访1430个月,平均24个月。传统plif组有8例患者术后6月仍诉腰背痛,经过功能锻炼等治疗,12个月后仍有1例患者遗留症状。而改良单侧plif组患者只有1例在6月后诉仍遗留腰背痛症状,经功能锻炼后明显缓解。两者均没有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情况。两者均未出现螺钉断裂,Cage下沉、后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率优于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但两者的植骨融合率没有显着性差异。
覃方明[5](2015)在《两种Cage植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经后路行单纯Cage植骨融合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与椎间隙Cage前方打压植骨融合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这两种植骨方式在椎体融合临床疗效中的有效性、稳定性等,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观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腰椎不稳症经后路行椎弓根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融合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60例。随访时间为12个月。A组30例患者采用单纯Cage植骨融合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术;B组30例患者采用椎间隙Cage前方打压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术。两组分别于术前至术后1、3、6、12个月监测如下指标:术中植骨时间、椎间隙高度、椎体间活动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融合率等。统计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结果:两种Cage植骨方式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效果明显,两组手术治疗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域、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方面均较术前有了显着改善(P<0.05)。说明两组手术对于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症状的疗效是确切的。又单从两组的融合率来看,两组植骨方式对于腰椎融合的成功率无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手术治疗在融合率方面无区别。但是两组在术后的单个观察指标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在术后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椎间隙Cage前方打压植骨明显高于单纯Cage植骨组(P<0.05);而在术中的植骨时间方面,A组明显少于椎间隙Cage前方打压植骨组。结论:两种Cage植骨方式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效果均明显,虽然两组试验对于融合率并无显着差异,但是两种Cage植骨融合术同样存在差异。(1)椎间隙Cage前方打压植骨组能更有效的维持椎间隙高度;(2)椎间隙Cage前方打压植骨组因增加了植骨量,同时扩大了与上下终板下骨的接触面积能更有利于融合;(3)单纯Cage植骨融合组在节约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华永均,王人彦,郭志辉,朱利民,陆建阳[6](2014)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收治且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腰椎不稳症50例,均有顽固性或反复下腰痛,有单侧或单侧为主的下肢放射痛,X线片及CT片显示腰椎不稳。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单枚融合器椎间融合,结合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单侧固定组和双侧固定组。单侧固定组20例22间隙,男8例,女12例;年龄2666岁;峡部裂性Ⅰ度滑脱2例,退行性滑脱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融合部位L3,41例,L4,512例,L5S19例。双侧固定组30例30间隙,男14例,女16例;年龄4162岁;峡部裂型Ⅰ度滑脱4例,退行性滑脱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融合部位L3,43例,L4,515例,L5S11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情况,并对其椎间隙高度、前凸角的变化、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腰痛基本消失,下肢放射痛均消失,无感染、硬脊膜损伤等发生。单侧固定组术后无医源性神经症状,双侧固定组术后1例足下垂。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0.8±4.3)个月。临床疗效按照JOA评分好转率(RIS)评定,两组均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且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增加病变椎间隙高度。单侧固定组较双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更少。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手术操作技巧,经椎间孔入路单枚融合器加单侧椎弓根钉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经济实用等优点。
田黎明[7](2013)在《腰椎不稳症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腰椎不稳症是指在生理负荷下,运动椎体节段不能保持正常位置关系而发生异常活动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腰椎不稳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疾病的表现,也可以表现在其他腰椎疾患中。其发生多因腰椎退变引起,也可由外伤、发育异常、医源性损伤、椎旁肌肉功能障碍等引起。
王人彦,华永均,郭志辉,朱利民,陆建阳[8](2013)在《经椎间孔单侧固定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有单侧肢体症状的腰椎(22个椎间隙)不稳症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并结合单枚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结果:影像学观察21个椎间隙融合,1例1个椎间隙可疑融合;相对椎间隙高度、前凸角及下腰痛JOA评分等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JOA评分好转率优17例,良3例。结论:经椎间孔入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单枚融合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能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创伤,能有效改善腰椎前凸角,增加椎间隙高度,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罗文[9](2013)在《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研究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自体骨单纯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对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到2013年3月因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两组患者,其中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23例共23节段为A组,其中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7岁;Cage植骨融合28例共28节段为B组,其中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9岁。随访时间为术后1月、6月、12月、18月,随访内容包括测量椎间隙高度,计算植骨融合率,利用JOA下腰痛评分(29分)计算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判定:1、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2、两组术前、术后1月椎间隙高度无显着差异,术后两组之间比较自体骨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3、两组术后18月植骨融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4、两组术后6月、12月及18月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无显着差异;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其中A组脑脊液漏1例,假关节形成1例;B组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1例形成脑脊液漏,无假关节形成病例;6、两组邻近关节退变率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中长期融合率、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邻近关节退变率等方面与Cage植骨融合无显着差异,而且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无免疫排斥反应,取材方便,节省医疗费用,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不如Cage植骨融合。自体骨与Cage都可作为治疗腰椎不稳症椎间融合的植骨材料,临床疗效好。
张映波,付能高,张伟,蒋成,蔚秡[10](2013)在《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不稳治疗上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腰椎不稳症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8~79岁,平均54.2岁。随机分A、B两组,两组术前、术后随访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椎体活动度、椎体矢状面移位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在术前、术后临床缓解率、椎体活动度、椎体矢状面移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在椎间隙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EK组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79±1.48)mm到术后随访(11.18±0.78)mm,植骨组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84±1.54)mm到术后随访(9.90±0.88)mm,植骨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结论:两种方式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不稳,在临床症状缓解率、椎体矢状面移位、椎体活动度、椎体融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EK同自体骨作为腰椎不稳椎间融合植骨材料,PEEK术后很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但费用贵。自体骨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多,但无免疫排斥,费用便宜。无论我们选择采用自体骨或者PEEK,都尽可能提高植骨量,都要选择合适内固定。
二、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
前言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1.5 启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
前言 |
专利简介 |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2)腰椎不稳症的诊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腰椎不稳症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
2 腰椎不稳症的诊断 |
2.1 症状体征 |
2.2 影像学表现 |
3 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治疗 |
3.1 保守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3.2.1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 |
3.2.2椎间融合 |
4 小结及展望 |
(3)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式 |
2.3 术后处理 |
2.4 术后随访 |
2.5 调查方法 |
3 疗效评价 |
3.1 影像学测量分析 |
3.2 JOA评分 |
3.3 VAS评分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结果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 |
1.3 两组患者平均病程比较 |
1.4 两组患者滑脱节段比较 |
1.5 两组患者滑脱类型比较 |
1.6 两组患者滑脱分度比较 |
2 研究结果 |
2.1 滑脱率测量比较 |
2.2 椎间隙高度测量比较 |
2.3 椎间孔高度测量比较 |
2.4 滑脱角测量比较 |
2.5 椎管前后径比较 |
2.6 JOA评分结果 |
2.7 VAS评分结果 |
2.8 植骨融合率情况 |
3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治疗LS术式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
2 手术治疗LS的术前、术后疗效分析 |
3 损伤胶囊治疗LS术后方药分析 |
4 手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LS的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局限性与展望 |
2.1 局限性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综述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西医病因病机 |
3 辨证与分型 |
4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双侧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简写对照 |
致谢 |
(5)两种Cage植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病例剔除标准 |
1.5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2.4 测量观察及评价指标 |
2.4.1 测量指标 |
2.4.2 评价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
3.2 两组椎间隙高度比较 |
3.3 A、B两组椎间活动域的比较 |
3.4 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期的JOA评分比较 |
3.5 A、B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期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
3.6 两组植骨时间的比较 |
3.7 两组末次随访植骨融合情况(Suk方法)比较(例) |
3.8 并发症 |
4. 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腰椎不稳症的定义及临床诊断 |
5.2 腰椎滑脱与腰椎不稳的异同 |
5.3 腰椎不稳症的治疗 |
5.3.1 非手术治疗 |
5.3.1.1 推拿手法治疗 |
5.3.1.2 制动及牵引治疗 |
5.3.1.3 针灸治疗 |
5.3.1.4 中药内服外用辨证施治 |
5.3.1.5 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
5.3.2 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
5.3.2.1 适应症 |
5.3.2.2 手术方式的选择 |
5.3.2.3 减压对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的重要性 |
5.3.2.4 椎间盘、终板、小关节等在融合术中的重要性 |
5.3.2.5 关于植骨融合内固定的认识 |
6. 结论 |
7.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术后处理 |
1.3 观察项目与方法 |
1.3.1 围手术期观察 |
1.3.2 影像学观察 |
1.3.3 临床疗效评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
3.2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意义 |
3.3 单枚融合器单侧椎弓根钉治疗腰椎不稳症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3.4 手术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
(7)腰椎不稳症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和发病机制 |
1.1 定义 |
1.2 发病机制 |
2 诊断 |
2.1 临床表现 |
2.2 影像学检查 |
3 治疗 |
3.1 保守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3.2.1 手术指证 |
3.2.2 手术方法及特点 |
3.2.2.1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 |
3.2.2 植骨融合 |
(8)经椎间孔单侧固定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2.1 手术方法 |
2.2 术后处理 |
2.3 疗效评定方法 |
2.3.1 围手术观察项目 |
2.3.2 影像学观察标准 |
2.3.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意义 |
4.2 治疗注意事项 |
(9)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一)病历资料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剔除标准 |
二、手术治疗 |
(一)麻醉方式 |
(二)手术方式 |
(三)术后处理 |
三、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
(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
(二)临床疗效优良率 |
(三)影像学评估 |
(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五)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价 |
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评价 |
三、临床疗效优良率评价 |
四、椎间隙高度评价 |
五、植骨融合率评价 |
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评价 |
讨论 |
一、腰椎不稳症的定义 |
二、腰椎不稳症的病因病机及分型 |
三、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方式 |
四、手术适应症的确定 |
五、关于腰椎减压术 |
六、关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 |
七、关于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 Cage 植骨融合术 |
八、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腰椎不稳手术适应症 |
1.3 手术方式 |
1.4 术后处理 |
1.5 临床疗效评估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椎间隙高度比较 |
2.3 两组椎体融合率比较 |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四、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2]腰椎不稳症的诊治研究进展[J]. 尤立攀,蒋华生,梁振,魏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12)
- [3]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D]. 李振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陈兵乾. 苏州大学, 2016(11)
- [5]两种Cage植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覃方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 [6]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J]. 华永均,王人彦,郭志辉,朱利民,陆建阳. 中国骨伤, 2014(09)
- [7]腰椎不稳症的诊治进展[J]. 田黎明. 中外医疗, 2013(29)
- [8]经椎间孔单侧固定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J]. 王人彦,华永均,郭志辉,朱利民,陆建阳. 中医正骨, 2013(08)
- [9]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D]. 罗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10]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J]. 张映波,付能高,张伟,蒋成,蔚秡.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