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民国时期中俄关系史述评

清代和民国时期中俄关系史述评

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叶柏川,于白昆[1](2021)在《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俄关系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双边关系。现实中两国间的很多问题,都要从清朝追根溯源,尤其是两国领土边界奠定于清朝时期。受时代背景影响,包括领土边界在内的政治外交问题历来是清代中俄关系史研究的重点。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中俄致力于建设新型的国家关系,中俄关系史研究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俄划界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批总结性的研究成果,有关政治外交的专题讨论更加深入。

孔源[2](2021)在《从尼布楚条约到《朔方备乘》——康熙至咸丰年间清朝关于俄国知识的形成和固化》文中提出从尼布楚条约前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通过外交、经贸等各方面与俄国的联系,积累了大量关于俄国的知识。18世纪前期,清朝关于俄国的知识开始形成。到18世纪中期,乾隆朝一系列官方典籍的编纂表明,清朝基本形成了基于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商贸外交体系的官方关于俄国的知识。此后的100年,清朝官方关于俄国的知识一直在完善,其集大成者便是代表清朝"俄国研究"最高水平的着作《朔方备乘》。但是,从乾隆朝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官方主导的关于俄国知识的核心,逐渐固化成为对恰克图商贸外交体系的认知。清朝官员和士人一方面不断积累和整理关于恰克图的知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关于俄国本身的更丰富的知识。最终,面对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俄关系新形势,乾嘉道咸时期精细化的"俄国学"落伍于时代了。

薛运城[3](2021)在《清代中俄关系史上的张家口》文中研究指明明朝时,张家口不过是国家北疆防御体系中的一个普通的军事边堡。后来,开蒙汉互市,在旅蒙商的经营开拓下,张家口逐渐从军事边堡演化成了城镇与商埠,成为着名的张库大道的起点。清初,中俄关系发端,张家口成为中俄通使通商关系之路上的重要地理节点。1689年,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中俄关系开始构建条约体制。自此至1851年,中俄关系进入平等条约体制时期。中俄两国开始发展“京师互市”和“恰克图边境贸易”,华商与俄商平等贸易。此时,张家口不但成为华商货物的聚散地,中俄恰克图贸易的“钥匙”,还是清政府管理中俄恰克图贸易的纳税榷关、部票申领地。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中俄茶叶贸易走向兴盛,张家口成为中俄万里茶路上的明珠,张家口的发展进入了大繁荣时期。但是,1851年以后,中俄不平等条约体制逐步建立。俄商利用不平等条约体制所赋予的种种优惠利权,深入中国内地,挤垮华商,掌控了中俄陆路茶叶贸易。张家口遂成为俄国攫取经济利益的重要关口。缺少了华商的参与,张家口表象繁荣,实则趋于衰落。20世纪初,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中东铁路的通车,中俄张家口—恰克图传统陆路茶道改道,张家口亦不得不淡出中俄贸易的舞台,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代。张家口的兴衰与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命运息息相关。此外,自1715年俄国开始向北京派遣布道团,终清代共派遣了18届布道团。张家口亦成为布道团往来的必经要津。如今的张家口在新时代的步伐中,要把握当下的时代机遇,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产业,争取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阿拉腾奥其尔[4](2020)在《卫拉特蒙古史研究述评(1949—2019)》文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形成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在概述中国卫拉特蒙古史研究发展历程及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对中国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届"全国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西部蒙古论坛》做了全面介绍。

姜馨[5](2020)在《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00-1911)》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俄国通过军事侵夺、外交欺诈等多种手段,从中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攫取大量的领土资源,并以条约形式确定主权。进入晚清特别是20世纪前后,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加快,同时在具体的侵略形式上有所转变,一改前期的军事侵略为主而变为经济掠夺为重心、军事威胁为辅助,侵略的重心也由中国西北转向东北。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最终促成俄国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日俄战争前,俄国借助中东铁路,大肆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森林、矿产、农业等资源。日俄战争后,日、俄分据东北的南部、北部,但沙俄对中国的各种掠夺却有增无减。晚清时期民族主义逐渐形成,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俄国的侵略行径给予了多种形式的抗争。就抗俄知识分子参与者的身份而言,包括士人知识分子、学生知识分子、革命派知识分子、女性知识分子等多种抗俄群体。基于不同的身份、立场和考量,不同知识分子群体在具体抗俄行动上各具特点而又有所差异。清末士人知识分子主要包括晚清时期的政府官员,由于执政位置与俄国交涉者的身份,其抗俄行动多是国家宏观战略且关涉全局的考量,表现为制定抵制俄国侵略、维护主权路权的策略多从国家利益、外交均势的立场出发。国内新式学堂、教会学校学生以及国外留学生人数的增加,近代学生知识分子群体不断壮大,以国内外新式学堂学生为核心的近代知识分子运动逐渐繁兴。此外,革命知识分子和先进的女性知识分子也成为这一时期抗俄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的抗俄活动多是以纾解边患、救亡图存、抵制侵略为主要目的的爱国运动,通过这一过程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并孕育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因而对清末知识分子抗俄群体及其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刘丽敏[6](2019)在《17-18世纪中外边务交涉研究 ——以中俄、中朝、中越边务交涉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7、18世纪是东亚世界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国与陆地周邻国家的边务交涉,除了传统的封贡体制模式之外,又有了新型的条约体制模式;既有封贡关系的交涉原则,也有条约关系的交涉案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中外边务交涉过程中,交涉手段、目的、效果等往往因时空变换而有所不同,国家利益和国家观念也在交涉中有鲜明体现。中国的陆地疆界历经元、明、清发展变迁而形成。明清时期,中国基本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有相对固定的疆域、边界与边境制度,疆域和边界意识亦显着增强。现代国家疆域与疆域意识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并非一蹴而就,东亚世界的疆域问题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这一时期,东亚国家通过在边境治理、边民管理、双边贸易等方面的互动,形成了彼此共同遵守的合作机制。而且,在传统封贡体制的外衣之下,隐含着对国家利益及安全的考量。这些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毕竟现在的东亚是历史的东亚发展演变而来。借助中国和“异域”史料,从不同视角探讨中外边务交涉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在东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以中国及周边陆地邻国为地理范围,以俄国、朝鲜、越南为例,分别从边界交涉、边民交涉、边贸交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中外边务交涉作了探讨和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边界,随着交涉过程的推进,日益呈现出清晰化的趋势,勘界立碑、签约定界、绘图确认等现代国家边界确认手段及方式,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同时,原本相对模糊的边疆观念和边界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不仅中国如此,周邻国家也是如此。随着边界的勘定,边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备。军事力量的比拼固然是这一时期东亚地区边界交涉的重要砝码,但宗藩道义、经贸利润的考量,对边界交涉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该时期中外边界交涉,因交涉双方的历史文化渊源、军事力量、利益诉求等方面的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各国在与中国边界交涉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手段、目的等也曾发生变化,取舍和侧重亦各有不同。这一时期,边民交涉与边民争夺日益激烈,以往东亚地区松散的边民管理和约束体制开始变化。在边民交涉各类事件中,私越边境的经济犯罪、刑事犯罪案件频发,引发临界各国政府关注。中俄边民交涉案例中,边民属权之争是常态化现象。起初,俄国对清朝提出的刷还边民要求,常常不予回应。中俄边界条约有关边民管理条款签订后,俄方也往往不严格执行。随着清朝对蒙古地区统治的加强,大量边民返回清朝属地,俄国却依据相关条款,要求清朝如约遣返边民。俄国对边民的争夺蕴含更多经济因素,清朝对边民刷还的坚持,则更多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双方在交涉过程中逐渐形成更为完善的边民管理机构和机制。朝鲜、越南与清朝的边民交涉,主要体现在管理权上,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强化使其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边民管理机构和机制,并在与清朝的边民交涉中利用封贡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中外边贸交涉融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俄国经过与清朝的军事较量,为发展对华贸易,获取商业利润,完成了与清朝的勘界定界。朝鲜王朝与清朝的早期边境贸易,具有被动性和消极应对性等特点,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朝鲜不仅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且依据自身地缘优势,成为中日贸易的中转站,也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越南与中国的边贸相对稳定,只随着双边关卡的增减而有所变化,但整体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种类等基本不变。随着越南边民管理机构的完善,其对中越边境贸易管理的参与度也有所上升。无论朝鲜还是越南,其与清朝的边贸始终受封贡体制的制约。清廷看重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认同。总之,封贡体制与条约体制的并存乃至兼容,体现于这一时期中外边务交涉的实践中,这是以前的中国历史中罕见的现象。其间,既有战争与谈判,也有强权与怀柔,还有协商与安抚。在东亚世界从自成一系到分崩离析的转变过程中,毫无疑问,边务交涉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一味用西方中心的现代话语阐释东亚世界的演变,容易掩盖其历史的多样化进程。

张凌霄[7](2019)在《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文中认为近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如何看待清帝国早期的历史,已与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清朝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一个依靠汉人精英支持,借助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等进行统治的王朝或者是阻碍中国文明进步、造成中国全面衰败的元凶——广袤的疆域、多元的族群以及复杂而有效的早期现代(early modern)统治技术,使得清代历史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又面临众多挑战的画面。但是如何看待19世纪以降特别是1840年以后的清帝国,仍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例如关于清帝国的“国语”(gurunigisun)——满语,长期以来都将其看作是处于一个不断衰落并最终丧失“国语”地位的历史过程。本文所要考察的,正是1821—1911年间作为“国语”、“国书”的满语、满文在帝国晚期的政治地位,借此观察两种“国语”(满语和汉语)观念和实际上在帝国晚期政治中的关系以及隐藏于背后的身份认同、权力博弈。本文认为,从道光至宣统时期,作为大清国(daicing gurun)而“国语”的满语以及“国书”满文,在政治层面上实际从未丧失自己的尊贵地位。无论是清朝皇帝还是八旗官员,始终都将维护帝国“国语”视为自己的职责之一。满语的“国语”地位,不但体现于清代周密的制度当中,亦表现于复杂多变的帝国政治现实之中。对内而言,当皇帝和旗员拥有强烈的“国语”意识之时,满语、满文自然而然地被广泛地运用于帝国行政。首先是在教育层面,统治者与各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和支持满语教育,尽管因为时局动荡、战火纷飞,某些地区旗人的满语教育受到重大冲击,但直至帝国覆灭,满语教育在八旗社会中都延续下来,甚至在最后十余年有某种程度的复兴和发展。其次在政务处理方面,今天遗留的许多满文奏折、咨文、上谕等,都显示了这一时期满文在帝国政治中的参与程度,而笔帖式这一官僚群体的活动,则像我们明白无误地展示了“国语”整个清帝国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对外而言,作为“国语”、“国书”的满语、满文,不但被国内的官僚系统所坚持使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清帝国以外众多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在理藩院、礼部处理的传统交涉国以及海洋领域国家之中,虽然像朝鲜这样的国家在帝国晚期与清朝交往时,对满文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但是在订立外交条约、公文往来、刺探情报、笼络他国等众多场合中,满语、满文仍然充分发挥着“国语”、“国书”。此刻,清帝国的语言统治策略在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清末、民国以来有关清朝“国语”的衰亡论又该如何解释?透过“国粹”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群体——旗人、改良主义者和激进的革命党,在对“国语”的不同认知中,实际反映地是他们在当时对“国”的边界和定义的差别。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别,导致清帝国灭亡后,掌握了舆论和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透过种种手段,编织了完全脱离历史的关于清帝国“国语”早已衰落的叙事,以此来消解帝国的意识形态和历史记忆。最终,两种“国语”间的历史关联彻底断裂,被摧毁的不仅是作为“国语”的满语,也包括其背后历经上百年确立起来的合璧式语言统治策略。自此,中国在近代开始以一种人为制造的“民族国家”的面貌,逐步实现其“现代转型”。

谈笑[8](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Н.А.萨莫伊洛夫,荆宇航[9](2018)在《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时期的清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1917年俄罗斯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汉学界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中国研究的经验。罗索欣(И.К.Россохин),列昂季耶夫(А.Л.Леонтьев),俾丘林(原名为Н.Я.Бичурин,教名为Иакинф,即雅金甫神父),卡法罗夫(原名为П.И.Кафаров,教名为Палладий,即帕拉季修士大司祭),扎哈罗夫(И.И.Захаров),瓦西里耶夫(В.П.Васильев),格奥尔吉耶夫斯基(С.М.Георгиевский)和其他17—18世纪俄罗斯优秀汉学家的作品经常被用来介绍他们所处时代的中国,即清朝时期。这样,他们的着作为俄罗斯的清史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玉努斯江·艾力[10](2017)在《清代塔兰奇人研究》文中提出“塔兰奇”,是对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和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境内维吾尔人的旧称。塔兰奇,又译为“塔里雅沁”,系古突厥语,其产生与当时新疆地区的土地制相关。从文献学角度而言,该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50年代,但其作为特定人群身份的代称却出现较晚。清朝统一新疆后,在重新组织分散在阿克苏地区的伊犁原有居民的基础上,招募天山南路各地维吾尔人,把他们迁徙至伊犁河南北两岸各地从事农耕,保障了清军的粮食供应并让其上交赋税,按准噶尔旧例被冠以“塔兰奇”一词来称呼。1881年,伊犁维吾尔人迫迁俄属七河省后,塔兰奇一度成为中亚部分维吾尔人的民族称呼。1921年按照塔什干会议的精神,中亚维吾尔人放弃了这一名称,恢复原称——维吾尔。20世纪30年代,即民国新疆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塔兰奇”这一名称具有了民族的含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实体,一直延用到1950-1952年开展的第一阶段民族识别工作中才被禁止使用。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围绕塔兰奇人的名称、准噶尔割据政权与天山南北的农耕人口、清朝平定准噶尔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讨。首先就有关塔兰奇名称的几种观点和伊犁八千户的历史以及“塔兰奇”一词的词源进行研究;其次,就准噶尔割据时期天山北部的“塔里雅沁”“布哈拉人”“伯德尔格、乌沙克”等农耕人群进行探讨。第二章主要从军府制和清朝在伊犁推行的农业发展政策、清政府对伊犁塔兰奇人实施的管理和统治方法、清政府在伊犁建立的塔兰奇玉孜村落等三个方面,探讨军府制的设立及其职能、塔兰奇农耕文化的形成、塔兰奇人的司法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而勾画出清代塔兰奇人的各种义务、清政府在伊犁建立的塔兰奇玉孜村落的全貌。第三章分三个部分对1864年固勒扎事变与塔兰奇割据政权进行研究。首先从伊犁地区复杂的民族矛盾以及陕甘回民起义对固勒扎事变的影响等方面,对事变爆发的原因进行剖析;其次探讨固勒扎事变后建立的塔兰奇政权体制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相关文献,对塔兰奇政权的内部斗争以及沙俄侵略伊犁等对塔兰奇政权的灭亡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对伊犁塔兰奇人迫迁俄属七河省及其建立的村落的研究,阐述塔兰奇人被迫迁往七河省的过程以及迫迁对伊犁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塔兰奇人迁出伊犁后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伊犁塔兰奇人的影响等问题。为系统阐述清代塔兰奇人的历史,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运用历史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田野调查法、历史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吸收宗教人类学、音乐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口述访谈法的新成就和新方法对清代塔兰奇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塔兰奇人最初发祥地并不在伊犁,而是在今新疆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一带;“塔兰奇”一名是对历史上被准噶尔统治者强迫从事农耕的部分维吾尔人按照职业认同模式贴上的一种标识。回屯是清政府的一个创举,在清代伊犁的各类屯垦形式中成效最大。就目前而言,伊犁河两岸大部分村落是从清代回屯屯区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是其发展模式的延续。新疆伊犁农业的开发史事实上是各个民族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一部历史。

二、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俄东段边界及相关问题研究
    1.清后期东北地区东段中俄边界研究。
    2.中俄逃人问题。
二、中俄西段边界、边疆及相关问题研究
    1.唐努乌梁海问题。
    2.中俄科塔谈判及《科塔界约》。
    3.卡伦问题。
    4.准噶尔蒙古与俄国关系。
    5.伊犁交涉问题。
    6.俄国与西藏问题。
    7.帕米尔问题。
    8.俄国探险家问题。
三、中俄遣使及礼仪之争
    1.中俄遣使。
    2.俄国驻北京传教团与中俄外交。
    3.礼仪之争。
四、晚清时期中俄外交政策

(3)清代中俄关系史上的张家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家口堡的兴起
    第一节 张家口堡的建立
    第二节 张家口堡的蒙汉互市
    第三节 旅蒙商与张库大道
第二章 17 世纪中俄通使通商关系史上的张家口
    第一节 17 世纪中俄通使通商关系的概况
    第二节 17 世纪中俄通使通商的道路枢纽张家口
    第三节 17 世纪俄国使者“游记”“报告”中的张家口
第三章 近代中俄条约体制下的张家口
    第一节 17 世纪末至1851 年中俄平等条约体制时期中俄商贸关系中的张家口
    第二节 1851 年后中俄不平等条约体制下中俄商贸关系中的张家口
    第三节 19 世纪末中俄万里茶道衰落背景下的张家口
    第四节 张家口是俄国布道团来华的必经要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卫拉特蒙古史研究述评(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成就与资料积累
    (一)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与成就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二)资料积累和档案文献发掘
二、新疆卫拉特蒙古研究学会的成立及其贡献
    (一)举办“全国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促进学术繁荣
    (二)出版“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丛书”,繁荣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究
三、卫拉特蒙古研究的学术园地——《西部蒙古论坛》
四、卫拉特蒙古史研究的不足与几点思考

(5)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00-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史料与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近代以来俄国对中国的侵夺
    (一)近代以来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掠夺
    (二)近代以来俄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抢夺在华筑路权
        2.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3.移民中国东北
    (三)沙俄在中国频频制造惨案
        1.海兰泡惨案
        2.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小结
二、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类型
    (一)士人知识分子群体
    (二)国内学堂的学生群体
        1.新式教育培养的学生群体
        2.教会学校培养的学生群体
    (三)留学生群体
    (四)女性知识分子群体
    (五)革命人士群体
    小结
三、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的作为
    (一)宣传抗俄
        1.创办抗俄报刊
        2.学生群体与革命人士宣传抗俄
        3.女性知识分子宣传抗俄
    (二)成立团体抗俄
        1.国内外学生群体与革命人士组织的革命团体的成立
        2.女性知识分子组织团体的成立
    (三)武装抗俄之准备与行动
        1.国外留学生准备武装抗俄
        2.国内学生与革命人士的武装抗俄
    (四)抗俄运动的高峰
    小结
四、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评析
    (一)抗俄斗争的时代特点
    (二)抗俄运动的转向
    (三)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6)17-18世纪中外边务交涉研究 ——以中俄、中朝、中越边务交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中外边界交涉
    第一节 中俄边界交涉
        一、俄国的东侵与中国游牧民族的抵抗
        二、早期中俄的边疆冲突
        三、中俄边界战争与边界确定
    第二节 中朝边界交涉
        一、明朝与高丽、朝鲜的边界交涉及清鲜宗藩关系的确立
        二、清朝与朝鲜的勘界交涉
        三、长白山定界与莽牛哨设置交涉
    第三节 中越边界交涉
        一、清初中越边界演变与交涉
        二、越南对华领土索求与清廷的应对
第二章 中外边民事务交涉
    第一节 中俄边民事务交涉
        一、中俄“逃人”事件交涉与越境边民问题
        二、边民管理及交涉之法律程序
        三、中俄私越边境之法令条例及相应机构设置
    第二节 中朝边民事务交涉
        一、17世纪前期的中朝边民事务交涉
        二、17世纪中后期的中朝边民管理及交涉
        三、清廷让步与朝鲜边民管理权的加强
    第三节 中越边民事务交涉
        一、清越边民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
        二、越南对在越华侨的政策
第三章 中外边贸事务交涉
    第一节 中俄边贸事务交涉
        一、早期中俄贸易与俄国对华贸易障碍
        二、中俄边贸管理机构与“停市”交涉
        三、贸易地点交涉与税收交涉
        四、边境走私贸易交涉与边贸欠款追讨
    第二节 中朝边贸事务交涉
        一、后金武力威胁与入关前的金鲜边贸
        二、入关后的清鲜边境贸易
    第三节 中越边贸事务交涉
        一、中越陆路交通要道与互市关口
        二、清越边贸管理
第四章 中外边务交涉之比较
    第一节 边界交涉之比较
        一、边界交涉的实质
        二、军事力量、国家利益、宗藩道义之较量
        三、从模糊的“边疆”到清晰的“边界”
    第二节 边民事务交涉之比较
        一、边民事务交涉的实质
        二、封贡体系下边民问题交涉比较
        三、边民管理权争夺与比较
    第三节 边贸事务交涉之比较
        一、边贸交涉的实质
        二、边贸税收与边贸场地
        三、政治、军事、经济因素之比较
    第四节 借鉴与启示
结语
附录一 17-18 世纪中外边务交涉大事记
附录二 17-18 世纪中朝越俄四国君主在位时间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7)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转写格式说明
清朝皇帝、年号及在位时间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 学术回顾
    (三) 研究主题
    (四) 文献介绍
第一章 清帝国早期的“国语”、“国书”
    (一) “国语”、“国书”的创制与发展
    (二) 清代“国语”、王朝政治与帝国治理
    (三) 比较视野下清帝国前期的语言统治策略
    小结
第二章 帝国晚期的统治与“国语”、“国书”
    (一) “清语骑射,我朝根本”
    (二) “国语”、“国书”与帝国统治
    (三) “国语”、“国书”的兴亡与帝国命运
    小结
第三章 帝国晚期的中外交往与“国语”、“国书”
    (一) 清代早期中外交往中的“国语”、“国书”简介
    (二) 理藩院与礼部的传统交涉国
    (三) 海洋领域国家
    小结
第四章 两种“国语”的嬗变与帝国记忆的重构
    (一) 新“国语”与切音字运动
    (二) “国语”与“国粹”
    (三)断裂的“国语
    小结
结语: 语言、权力与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10)清代塔兰奇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史料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塔兰奇人
    第一节 论塔兰奇名称
        一、塔兰奇名称的由来
        二、伊犁八千户的历史解读
        三、塔兰奇一名的语源及含义
    第二节 准噶尔汗国与天山北部的劳动群体
        一、塔里雅沁
        二、布哈拉人
        三、伯德尔格、乌沙克、萨尔特卡尔梅克人
    第三节 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
        一、准噶尔汗国内部矛盾及其对塔兰奇社会的影响
        二、清朝政府征讨达瓦齐和塔兰奇人的归附
        三、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及塔兰奇人的逃亡
第二章 清朝政府统治时期的塔兰奇人
    第一节 军府制与在伊犁推行的农业发展政策
        一、军府制的设立及其职能
        二、大规模的移民与发展农业生产
        三、伊犁农业发展史的“窗口”—塔兰奇农耕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清朝政府对伊犁塔兰奇人的管理
        一、清代伊犁伯克制度及各级伯克的职掌
        二、清代塔兰奇人的司法体系
        三、清代塔兰奇人的各种义务
    第三节 清朝政府在伊犁建立的塔兰奇玉孜村
        一、在伊犁河南岸建立的玉孜村
        二、在伊犁河北岸建立的玉孜村
        三、伊犁河上游南岸的土地开发及塔兰奇村落
第三章 1864年固勒扎事变与伊犁塔兰奇割据政权
    第一节 固勒扎事变的爆发原因
        一、沉重的经济剥削和压迫
        二、陕甘回民起义及其对伊犁塔兰奇、东干人的影响
        三、固勒扎事变与塔兰奇割据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塔兰奇割据政权体制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一、塔兰奇割据政权体制
        二、塔兰奇割据政权与乌鲁木齐和库车的关系
        三、塔兰奇割据政权与阿古柏和沙俄的关系
    第三节 塔兰奇割据政权的灭亡
        一、政权内部斗争与托古斯塔拉事件
        二、塔兰奇人和东干人的冲突
        三、沙俄入侵伊犁与塔兰奇政权的灭亡
第四章 伊犁塔兰奇人迫迁七河省及其建立的村落
    第一节 清朝政府收回伊犁与中俄伊犁条约
        一、沙俄侵占伊犁期间对塔兰奇人的统治
        二、《中俄伊犁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三、伊犁危机中的谣言与恐慌
    第二节 伊犁塔兰奇人迫迁七河省及其对伊犁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被划归俄属七河省的塔兰奇村落
        二、伊犁塔兰奇人迁移俄属七河省之因及过程
        三、迁移对伊犁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迁出之后的安置与七河省塔兰奇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塔兰奇人在俄属七河省建立的村落
        二、迁至土库曼斯坦的塔兰奇人及其对异地生活的适应
        三、七河省塔兰奇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伊犁塔兰奇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J]. 叶柏川,于白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从尼布楚条约到《朔方备乘》——康熙至咸丰年间清朝关于俄国知识的形成和固化[J]. 孔源. 俄罗斯研究, 2021(02)
  • [3]清代中俄关系史上的张家口[D]. 薛运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4]卫拉特蒙古史研究述评(1949—2019)[J]. 阿拉腾奥其尔.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0(04)
  • [5]清末抗俄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00-1911)[D]. 姜馨. 渤海大学, 2020(12)
  • [6]17-18世纪中外边务交涉研究 ——以中俄、中朝、中越边务交涉为中心[D]. 刘丽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D]. 张凌霄. 山东大学, 2019(09)
  •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时期的清史研究[J]. Н.А.萨莫伊洛夫,荆宇航. 清史研究, 2018(01)
  • [10]清代塔兰奇人研究[D]. 玉努斯江·艾力. 兰州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清代和民国时期中俄关系史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