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职工工资制度将有变动(论文文献综述)
赵艳丽[1](2021)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极大成就。总体上,制度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金收入也取得了较大规模,但在制度省级统筹的大背景下,由于省份间历史债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制度运行等多种状况的不同,导致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非均衡发展现象。2019年社会保障学会发表的《社会保障发展报告》通过调查测算指出,我国部分省份的养老基金已出现缺口,基金入不敷出问题严重,在未来几年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省份数量将达到13-14个,接近我国省份总数的50%,其中几个典型省份基金累计结余呈大幅下降趋势,基金结余在省际间呈极度不均衡分布。当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存在省际失衡时,就会减弱该制度的福利效应,也与社会保险固有的公平原则相矛盾,使得制度的保障功能难以真正实现。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的研究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基于2009年至2019年的权威统计数据,针对性的选择广东、黑龙江、西藏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相关数据进行省际差异现状对比分析:分析可知,不同省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较大的收支差距,黑龙江为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几个省份已出现收不抵支现象,而我国东部一些省份普遍经济相对发达,其养老保险金存在较多结余,其余省份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其次,在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际差异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职工平均工资、政府财政补贴、制度抚养比、参保率和实际缴费率都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具有显着影响,其中,职工平均工资、政府补贴力度、参保率和实际缴费率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呈正向影响,制度抚养对其呈负影响。最后,从养老保险基金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入手,以期通过缩小省际经济发展差距、对老年参保人口以及流动人口进行调控、完善养老保险相关制度,包括提高参保率和实际缴费率等,最终实现基金的中央全面调控,从而推进各省市养老基金平衡发展,弱化省间经济层面的矛盾、冲突,充分落实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功能。
翟颖颖[2](2020)在《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末,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7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7.6%,河南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截至2018年,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上升至1019万人,比2007年增加272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已达到10.6%,该比重相较2007年上升3%,河南省老龄化程度呈持续快速加深的趋势,老龄人口的长期护理问题也随之日趋严峻。伴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河南省居民对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必将显着增加。从国内研究综述来看,国内学者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对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定量研究。基于此,本文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利用PADIS-INT人口预测软件本文首先预测出2020年至2050年河南省失能人口的数量,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河南省失能人口将达到104万。并基于失能人口的预测数量测算出2020年至2050年河南省长期护理费用需求,采用高、中、低三档模式预测至2050年河南省长期护理费用需求为:高档3222亿元,中档2392亿元,低档1308亿元。依据河南省长期护理费用需求的预测结果,基于不同的社会制度环境预测出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同时,本文根据经济学原理对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进行预测,进而考察得出,将河南省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全部交由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来满足,即使政府完全不予财政补贴,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也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这说明面对河南省旺盛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商业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动力去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根据目前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状况,结合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预测结果,本文对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丰富了关于地区性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定量预测方面的内容。在现实意义上,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进行定量预测,结合对于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帮助解决河南省居民面临的长期护理问题。
谢媚芳[3](2019)在《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有人口中老龄人员数量巨大,人口老龄化还在日益加重,而我国的养老体系却并不成熟,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存在巨大亏空,个人账户还未做实。相关的文献研究和国外实践经验都表明,发展企业年金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之一。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相对缓慢、参与比率非常小、行业分布很不均衡等特点。当前情形下更需要让企业积极参与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以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未来的支付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对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经济和企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社会保障理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之间的关联,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区发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针对区域特点,提出在该区域建立集合年金计划的对策来完善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年金建设。文章也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建立企业年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目的在于为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提供有效方案、推动和加速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我市企业年金发展的速度。文章同时从集合年金计划的制度建设入手研究,以马瑞利汽车零部件(长沙)有限公司为案例,从实操的层面搭建了集合年金计划的企业年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筹集、账户管理、基金管理、待遇计发、中止和缴费等方面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金管理制度,拟以此为基础,为以后企业年金制度在企业中的发展打下实操基础。
蔡玲[4](2019)在《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费、投资及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存在着消费率较低这一问题,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由于经济的发展和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越来越严重,这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消费;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住房需求,这也会影响到房价;而自房改以来,我国房价持续攀升居高不下,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房价的变动也能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由此可知,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把握好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对于刺激城镇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理解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先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途径,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以及人口年龄结构通过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随后在实证部分,本文先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之后采用系统GMM的实证方法来具体分析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表明:第一,房价是人口年龄结构及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变量,并且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人口结构能够通过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间接影响。第二,我国少儿抚养比的上升会促进城镇居民消费,而老年抚养比虽与城镇居民消费反向变动,但相关关系不是特别显着。第三,房价和城镇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存在正向的住房财富效应。第四,少儿抚养比与房价的交互作用会削弱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的交互作用则会削弱老年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第五,地区之间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关系基本与全国层面所呈现出的相关关系保持一致,但是作用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依据相关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高佳[5](2019)在《养老保险并轨后机关与企业养老保险待遇的比较研究 ——以常州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机关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不管完善,针对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并取得显着成效。但是,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14年10月才正式启动,其发展远远滞后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导致企业和机关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差距明显,损害了社会公平性。因此,养老保险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这次养老保险改革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分处这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下的退休人员待遇进行了比较,分析待遇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养老保险改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了常州市机关和企业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待遇差异,首先阐释了两种制度各自的发展历程,再分别阐述了并轨后的机关养老保险待遇和企业养老保险待遇的相关政策,接着模拟测算了并轨后机关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待遇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部分介绍了三种国外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分别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美国的多支柱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和日本多元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从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角度,提出改革建议,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规范公务员年金制度,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利用互联网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逐步缩小企业与机关退休人员待遇的差距。
张勇[6](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卢小波[7](2016)在《中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低工资制度是我国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虽然最低工资制度的初衷是保护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但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据显示这一制度安排使部分弱势劳动者承担了其负面效果,导致了事与愿违现象的产生。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和税收制度的实施类似,都会对劳动力市场上微观主体的决策行为产生一定的扭曲,因此也存在制度设定与调整过程中对劳动者福利改善与侵害之间的权衡。就理论层面而言,最低工资制度是否存在实施的必要,以及这种制度的实施对劳动力市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尚未达成一致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国情特色、制度环境和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为上述论证提供了种种经验或理论层面的证据。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尝试就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随着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实践层面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逐渐发展,建国初期的一套工资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原因有二:第一,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最低工资标准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小,许多个体、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无法得到最低工资标准的保护,许多企业存在侵犯职工利益的现象。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中存在明显的缺位。第二,1979~1991年中国经济处于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物价增长速度,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速度已经无法与现实接轨。在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中,国家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人规定的起点工资六类地区为35~38元,与1956年相比货币工资水平仅仅提高了 17%,大大低于同期城镇职工生活费用价格的增长幅度。许多企业为新工人定级时,已经直接是三级、四级甚至五级。上述现象表明当时的最低工资标准已严重脱离实际。因此,制定一套覆盖面广、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的最低工资法律法规已势在必行。因此,中国自1984年承认旧中国1930年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第26号《制定最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后,逐步开始着手国内的最低工资制度框架构建,并于1994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最低工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直至今日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围绕于此的相关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国内学者对我国最低工资的效应的研究较零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有关最低工资效应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最低工资对就业产生的冲击,我国相关的文献比较丰富,但与西方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有的研究关注分散化决策体制下各地区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不同影响,有的关注不同行业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的差异大小,更多的研究关注农民工群体是否受益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有等级工资制度。主要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等级工资制度的覆盖范围日益缩小,很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劳动者的收人无法得到保障。除此以外,等级工资调整的速度过慢,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使得工资调整显得更为必要。因此,制定一套覆盖面广、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的最低工资标准已势在必行对于最低工资,还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应该更严格地将最低工资纳入法律体系,增强执法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劳动者的福利水平,更好地维护劳动者正当的权益。同时,加大最低工资的宣传力度,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对最低工资的执行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使最低工资能够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即便如此,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究竟对劳动力市场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保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并促进了劳动者就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从而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福利?目前学界就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溯源、形成机理、中外比较和经验借鉴等方面尚有待完善。此方面的研究,还能为现实层面上的政策制定、评估、调整和执行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拟从中国各省级单位1994年最低工资设定以来的政策进行评估,分析的切入点是对劳动者供给的数量进行分析。主要尝试回答如下三个问题:首先,中国省级单位中地级市层面最低工资的设定和调整对劳动者供给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涉及最低工资静态和动态的影响分析。其次,导致这种影响产生的内在传导机制何在?再次,如何在设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制度的过程中,最小化对劳动者和市场的负面冲击?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显着的空间非均衡性,因此全样本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局部之间的异质性。因此,本文将首先从整体和局部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此外,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对最低工资的遵从以及认识存在差异,最低工资具有较为显着的动态特征。具体而言,最低工资的制定和实行之间存在时滞,并且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违反最低工资的制度约束,因此市场上的劳动者对最低工资的规定和执行具有学习效应,同时对最低工资变动也会逐渐产生一定的预期效应,并会根据这两种效应适当调整自身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潜在的失业风险。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本文通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抽样数据和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匹配,从绝对和相对两个层面上,研究了最低工资设定及变化对流动劳动者劳动供给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最低工资设定对流动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存在挤出效应,这种影响程度约为-0.06左右。此外,最低工资变化也存在挤出效应,影响程度约为前者的十分之一。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文献综述、技术路线和创新不足进行说明。本文在第二部分中准备在梳理最低工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第三部分就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框架进行分析。在第四部分中,针对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对中国目前市场上的最低工资制度执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在第五部分中,本文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分别就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标准设定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说明,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最低工资实施以来对中国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也是第六部分的考察重点。本文拟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抽样数据和中国地级市的匹配数据,就中国地级市层面上最低工资对流动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尝试揭示其中内在的影响机理。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闫峥[8](2015)在《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生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在为家庭进行人口延续、满足家庭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使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延续和发展。生育保险制度是社会化的产物,其建立目的,主要是保障由于生育暂停工作,带来经济收入减少的女性劳动者基本生活,帮助其恢复身体健康用以劳动力再生产的延续。为了保证女性劳动者在生育期间的身体康复需要和基本生活,国家按照约定条款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在我国,生育保险是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中的一项,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构成人们熟知的“五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其他四险相比,生育保险覆盖面窄,参保率最低,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在其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生育保险制度的起源和背景,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回顾世界生育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和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通过分析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和归纳各阶段的改革成果,进而得出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必要性。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我国生育保险目前总体运行现状,结合调研结果比对,归纳出陕西省现行生育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靳永辉[9](2014)在《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国有企业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国有企业也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由原来的按劳分配原则,逐步完善为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形式共存的分配原则,将生产要素根据贡献大小纳入并参与分配。目前,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总体运行平稳,不过在工资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分配制度不合理、不透明、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导致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上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面对淘汰落后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的现实压力下,河北省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改革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前,国有企业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企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从工资制度看,分配行为不规范,企业自主权无限扩大,使得现今国有企业工资分配随意性较强。因为企业管理层掌握工资分配权,而作为员工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一来就忽略了员工的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为了达到充分依靠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的目的,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面对很大的困难。因为要在已经形成的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就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敢于突破传统的决心。否则,工资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轨,就会不同程度的抑制职工生产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还简要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现状以及本篇论文论述中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探讨收入与分配、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河北省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从工资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着手,以河北省为例,论述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解决国有企业工资差距的对策思考。在上一章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第五部分,结论。
刘岱宁[10](2014)在《传统农区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研究 ——以河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人口流动政策的放松,我国人口大规模、持续快速在城乡与区域间流动。在特殊的二元户籍制度背景下,我国的人口流动轨迹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现象。从空间上看,人口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部“民工荒”与中部“返乡潮”现象愈演愈烈,我国人口流动格局发生了的新变化。传统的人口输入地东部沿海对人口的“拉力”越来越小,随着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传统人口输出地传统农区对人口的“拉力”越来越大。而且在中央政府“三农”改革与城镇化政策的引导下,传统农区将会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传统农区将会是我国推进新一轮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势能所在。典型的传统农区河南2013年末常住人口为9413万人,比上年相比增长了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23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了13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3.8%,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但按户籍人口河南城镇化率仅为26.6%。一方面说明河南城镇化水平发展势头强劲,另一方面说明有约1635万常住人口仍然属于农民身份,这样的城镇化是典型的“半城镇化”。再加上传统农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最为突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研究和掌握典型传统农区的人口流动的特殊规律与城镇化模式,既体现了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又是对中国特色的人口城乡流动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国内对于城镇化模式路径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全国层面探讨,通过对我国的城镇化路径进行反思,得出城镇化的推进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典型区域应该根据要素流动特征选择城镇化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模式是在没有真正掌握城镇化规律下形成的,不适应于传统农区。本文总结国外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出对于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城镇化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并用动态的思维分析城镇化模式选择。根据要素聚集理论,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对城镇化模式的动态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所以从传统农区人口流动的角度探讨其城镇化模式,既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特殊的城乡人口流动理论,也丰富了我国城镇化理论。本文利用全国历次人口普查、国家与省级统计年鉴与实地田野调查的资料与数据,呈现河南人口流动时间序列上的特征,并对河南人口流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预测河南人口流动的方向、规模与趋势。河南是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人口流动的流量、流向、分布等发生了显着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与趋势。论文一方面通过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河南人口流动的总体状况为流量逐渐增大,省内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人口流动势能明显,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流向中心城市,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超出向省外输出,“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河南省内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资源仍然很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总体现状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步成为了城镇常住人口的主力军,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谋生已经成为农民不可逆转的生活方式。从宏观和微观得到的人口流动的现状都显示,省内人口流动势能强劲,以郑州为首的中心城市势能最为明显,尤其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流动汇聚势能非常强。与此同时,通过对河南常住人口空间与层次结构的未来变动预测河南人口流动的趋势,结论为,一方面人口向城镇聚集,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流动。空间上,人口朝着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汴洛新焦许”核心城市圈聚集流动。河南人口流动初步形成了从外围向中心聚集的圈层结构。河南人口流动的趋势为河南城镇化模式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与此同时,调研中发现河南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半城镇化”以及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困难等众多突出问题。未来一段时期,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是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论文首先从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实地调研的现状出发,总结出农村劳动力“转得出”及在城市务工“进得去”并“留得下”的制约因素。经过分析得出影响河南省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动的既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也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因素,又有农村外出劳动力个人人力资本、思想观念等个人禀赋因素,还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等因素。然后根据实地调研与相关理论选定指标,通过设定回归模型,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得出农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职工平均工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劳均播种面积为影响人口流动的显着性因素,其中除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与劳均播种面积对人口流动是负向作用,其余因素都是正向影响因素。城镇化本身是一个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城镇化进程受到限制或选择了错误的城镇化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限制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本论文根据河南人口流动动态特点讨论其城镇化模式。初步判定河南城镇规模结构朝着中心城市比重日趋增大的方向演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朝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圈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化,层次结构上河南城镇体系体现出圈层结构特征。并且建议河南新型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按要素流动规律合理调节和规划。最后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角度对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提出政策建议。
二、我省职工工资制度将有变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职工工资制度将有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地区差异状况的研究 |
1.2.2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地区差异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地区差异对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
2.1.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
2.1.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际差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平理论 |
2.2.2 社会和谐理论 |
2.2.3 空间正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现状 |
3.1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现状 |
3.2 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现状 |
3.3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经济因素 |
4.1.1 GDP和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
4.1.2 政府财政补贴力存在差异 |
4.1.3 省份间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
4.2 人口因素 |
4.2.1 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 |
4.2.2 劳动力人口流动存在差异 |
4.3 制度因素 |
4.4 历史因素 |
4.5 其他因素 |
4.5.1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
4.5.2 转移接续的相关规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变量选取 |
5.2 研究假设 |
5.3 模型设定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相关性分析 |
5.4.2 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的对策建议 |
6.1 经济支撑方面 |
6.1.1 发挥各省份地区优势 |
6.1.2 调整各省份工资水平 |
6.2 人口结构方面 |
6.2.1 完善流动人口转移接续规定 |
6.2.2 科学制定老人延迟退休方案 |
6.3 制度建设方面 |
6.3.1 分步提高各省参保覆盖率 |
6.3.2 稳步实施中央调剂金制度 |
6.4 其他配套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2)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长期护理的界定 |
二 长期护理保险的界定 |
三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界定 |
第二章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基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方面 |
一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供给不足 |
二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费率较高 |
三 投保年龄限制严格 |
四 给付方式过于单一 |
五 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不足 |
第二节 基于社会需求方面 |
一 市场潜在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 |
二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位不清晰 |
三 长期护理资源匮乏 |
第四章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及保险基金筹集的预测 |
第一节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预测 |
一 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预测 |
二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预测 |
第二节 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的预测 |
一 政府对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补助能力的最大边界 |
二 个人关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缴费能力的最大边界 |
三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基于保险公司的视角 |
一 完善产品设计 |
二 加强宣传 |
三 积极与护理机构展开合作,优化服务 |
第二节 基于政府的视角 |
一 提供税收支持 |
二 明确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角色 |
三 引导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专业化经营 |
四 加强对于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的监管 |
五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社会养老保险概念 |
2.1.2 养老保险三支柱概念 |
2.2 企业年金概念 |
2.2.1 我国的企业年金的特点 |
2.2.2 企业年金的作用 |
2.3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章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现状分析 |
3.1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
3.1.1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企业情况简介 |
3.1.2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
3.2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
3.2.1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基本养老参保缴费情况 |
3.2.2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合规性和政策支持介绍 |
3.3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 |
3.3.1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2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制度完善研究 |
4.1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发展的前景分析 |
4.1.1 企业具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经济实力 |
4.1.2 企业具有人才发展的意识 |
4.1.3 企业拥有企业年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 |
4.2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建议 |
4.2.1 加大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力度和督促建立 |
4.2.2 分阶段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比例 |
4.2.3 加强企业年金的投资与管理 |
4.2.4 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
4.2.5 采取区域和行业推进式完善企业年金。 |
第5章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对策 |
5.1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计划的模式选择:集合年金计划 |
5.1.1 集合年金计划的概念: |
5.1.2 集合年金计划的优势: |
5.2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合年金计划的制度建设 |
5.2.1 企业年金资金筹集与分配管理 |
5.2.2 企业年金账户管理 |
5.2.3 企业年金权益归属管理 |
5.2.4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 |
5.2.5 企业年金待遇计发和支付方式 |
5.2.6 企业年金组织和监督管理 |
5.3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年金计划方案(案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2 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3 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4 其他影响因素对消费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贡献及不足 |
1.5.1 可能的贡献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 |
2.1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居民消费的概念界定 |
2.1.1 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概念 |
2.1.2 房价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
2.1.3 居民消费相关概念 |
2.2 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相关影响机制分析 |
2.2.1 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
2.2.2 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
2.3 房价与居民消费的相关影响机制分析 |
2.3.1 已实现的住房财富效应 |
2.3.2 未实现的住房财富效应 |
2.3.3 流动性约束效应 |
2.3.4 预算约束效应 |
2.3.5 替代效应 |
2.4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
2.4.1 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
2.4.2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3章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现状 |
3.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 |
3.2 我国房价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整体房价上升 |
3.2.2 我国住房市场上房价存在区域差异性 |
3.3 我国消费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我国整体消费情况 |
3.3.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
3.4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数据特征描述 |
3.4.1 房价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数据特征描述 |
3.4.2 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数据特征描述 |
第4章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检验 |
4.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介绍 |
4.2 构建中介效应模型 |
4.3 中介效应检验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1 指标选取 |
5.2.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数据的处理及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4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全国层面实证结果 |
5.5 人口年龄结构、房价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实证结果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养老保险并轨后机关与企业养老保险待遇的比较研究 ——以常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2.1 内容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2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基本养老保险 |
2.1.2 职业年金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共享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3 常州市机关和企业养老保险待遇差异的比较分析 |
3.1 机关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比较 |
3.1.1 机关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3.1.2 企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3.2 并轨后常州市机关养老保险待遇的调查 |
3.3 并轨后常州市企业养老保险待遇的调查 |
3.4 并轨后常州市机关与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模拟测算 |
3.5 调查结论与分析 |
3.5.1 并轨后缴费基数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待遇差距 |
3.5.2 并轨后职业年金会加剧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 |
4 国外公务员与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实施的经验与启示 |
4.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4.1.1 新加坡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4.1.2 新加坡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
4.2 美国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 |
4.2.1 美国联邦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4.2.2 美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
4.3 日本多元养老保险制度 |
4.3.1 日本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4.3.2 日本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
4.4 对我国的启示 |
5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建议 |
5.1 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制度 |
5.1.1 企业年金有利于减轻政府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压力 |
5.1.2 企业年金有利于保障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 |
5.2 规范公务员职业年金制度 |
5.3 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
5.3.1 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 |
5.3.2 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支付能力 |
5.4 建立适应老龄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 |
5.5 互联网+下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规范化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中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 |
2 最低工资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沿革 |
2.1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理论基础 |
2.1.1 最低工资劳动者保护层面的理论 |
2.1.2 最低工资劳动者挤出层面的理论 |
2.2 最低工资调整的制度设计框架剖析 |
2.2.1 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发展 |
2.2.2 现代制度设计的运行模式 |
3 中国的制度环境与影响测度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环境 |
3.1.1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 |
3.1.2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设计 |
3.2 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供给:静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和指标构建 |
3.2.2 实际影响的测度 |
3.2.3 传导机制的分析 |
3.3 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供给:动态分析 |
3.3.1 总体特征 |
3.3.2 局部特征 |
4 最低工资的设定标准和调整趋势 |
4.1 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标准 |
4.1.1 美国和俄罗斯最低工资标准 |
4.1.2 欧洲国家最低工资标准 |
4.1.3 亚洲其他国家最低工资标准 |
4.1.4 拉丁美洲最低工资标准 |
4.2 国内主要省级单位的情况 |
4.2.1 北京 |
4.2.2 上海 |
4.2.3 广东 |
4.2.4 其他地区 |
4.2.5 比较分析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文章的主要结论 |
5.1.1 挤出效应被证实 |
5.1.2 内在机理的分析 |
5.2 政策建议与改革方向 |
5.2.1 形成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机制 |
5.2.2 继续完善以最低工资为主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
5.2.3 进一步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功能定位,统一标准内涵 |
5.2.4 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方法,规范调整程序 |
5.2.5 积极推进最低工资运行的评估和监督工作 |
5.2.6 逐步成立国家和地方的最低工资委员会 |
5.2.7 逐步改善相关数据质量 |
5.2.8 加强劳动工资法制建设和宣传 |
5.2.9 重视最低工资政策的执行,强化劳动监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育保险制度有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
2.1.1 生育保险的概念和特性 |
2.1.2 生育保险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
2.1.3 与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理论 |
2.2.1 正义论 |
2.2.2 成本-效用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参保现状 |
3.1 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的生育保险 |
3.2 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的生育保险 |
3.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生育保险 |
3.4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生育保险 |
3.5 我国生育保险参保总体情况 |
第四章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成因 |
4.1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 |
4.1.1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 |
4.1.2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的内容 |
4.1.3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的调整 |
4.2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成因 |
4.2.1 社会总体对生育保险重视程度不高,参保率低 |
4.2.2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小,保障人群受限 |
4.2.3 政策执行程度不同,待遇支付水平差异较大 |
4.2.4 生育保险基金结余过高,基金运行风险加大 |
第五章 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运行问题的对策 |
5.1 提高我省生育保险意识,为生育保险的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
5.2 修订政策法规,为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
5.3 逐步扩大覆盖人群,为实现生育保险的全覆盖提供条件 |
5.4 提高统筹层次,缩小生育保险待遇差异 |
5.5 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减小基金结余过高带来的运行风险 |
5.6 规范生育保险待遇标准,设立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待遇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国有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收入与分配 |
2.1.2 公平与效率 |
2.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 |
2.2.2 与改革开放共进的薪酬理论 |
2.3 工资管理的新进展 |
2.3.1 深入探索中的股权激励计划 |
2.3.2 扁平化组织中的宽带薪酬体系 |
2.3.3 知识型员工的自助式薪酬体系 |
第三章 河北省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河北省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回顾 |
3.1.1 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 |
3.1.2 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 |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工资管理 |
3.2 河北省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现状及问题 |
3.2.1 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的基本情况 |
3.2.2 企业工资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
3.3 河北省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问题原因分析 |
3.3.1 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
3.3.2 分配秩序不规范问题 |
3.3.3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
3.3.4 政府职能问题 |
第四章 解决国有企业工资现状的对策建议 |
4.1 规范国有企业分配行为与分配秩序 |
4.1.1 建立解决和预防工资拖欠的长效机制 |
4.1.2 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分配行为的法律法规 |
4.1.3 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分配管理 |
4.1.4 加大对不规范分配行为、分配秩序的监察执法力度 |
4.2 顺理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 |
4.2.1 对企业的正常增长机制和企业工资进行完善和改进 |
4.2.2 加强对垄断行业过高收入的调控 |
4.3 健全企业收入分配调控体系,抓好相关配套改革 |
4.3.1 进一步健全三项制度 |
4.3.2 加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健全要素市场等方面配套改革 |
4.3.3 实行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 |
4.3.4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
4.3.5 完善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制度 |
4.3.6 完善管理层薪酬的约束机制和约束机制 |
4.3.7 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传统农区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研究 ——以河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对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 |
(二) 对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现象的思考 |
(三) 城镇化过程中传统农区面对机遇与挑战 |
二、 概念界定 |
(一) 人口流动 |
(二) 传统农区 |
(三) 城镇化模式 |
三、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一、 人口流动文献综述 |
(一) 国外人口流动相关理论 |
(二) 国内人口流动相关研究 |
(三) 国内外文献评述 |
二、 城镇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城镇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城镇化相关研究 |
(三)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三、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回顾和展望 |
一、 中国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
(一) 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变化 |
(二) 我国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 |
二、 中国人口流动阶段性与城镇化模式 |
(一) 1978-1990 年,人口短距离迁移,小城镇模式为主 |
(二) 1991-2000 年,人口长距离迁移,大城市模式为主 |
(三) 2001-至今,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模式 |
三、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新特点与趋势 |
(一)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新特点 |
(二) 我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趋势 |
四、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国外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规律及启示 |
一、 国外典型国家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
(一) 典型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
(二) 典型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
二、 国外城镇化模式比较与经验教训 |
(一) 发达国家城镇化模式比较 |
(二)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模式比较 |
(三) 国外城镇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
三、 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
(一) 城镇化发展的规律 |
(二)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
四、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河南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现状与趋势 |
一、 河南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演化过程 |
(一) 河南城乡人口与城镇化率变动情况总览 |
(二) 河南城镇化阶段特征 |
二、 河南人口流动现状与特点 |
(一) 河南人口流动现状 |
(二) 河南流动人口特征 |
三、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实地调查分析 |
(一)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 |
(二) 河南农村转移劳动力特征 |
(三) 河南人口城乡流动与城镇化的突出问题 |
四、 河南省内人口流动的趋势预测 |
(一) 常住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 |
(二) 城镇常住人口趋向于流向中心城市 |
(三) 人口向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流动趋势明显 |
五、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河南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实地调查分析 |
(一)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得出”制约因素分析 |
(二)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留得下”制约因素分析 |
二、 河南人口流动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
(一) 指标的选取 |
(二) 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三) 人口流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三、 本章结语 |
第七章 河南人口流动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
一、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认识 |
(一)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二)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
二、 河南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结构 |
三、 河南新型城镇化模式 |
(一) 河南城镇体系规模结构预判 |
(二) 河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预判 |
(三) 河南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按照要素流动合理规划与调节 |
第八章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
一、 转变城镇化有关的思想观念 |
二、 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
三、 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核心都市圈 |
四、 规划和完善城镇体系建设 |
五、 按照人口流动格局重新调整市县两级政府所做的规划 |
六、 尽快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
七、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排除农民工城市融入障碍 |
(一)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拆除农民进城的玻璃门 |
(二) 加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 提高职工参保率,为农民工进城安居创造条件 |
(四) 提高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
(五) 重点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一) 河南流动人口朝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流动势能明显 |
(二) 河南新型城镇化应该优先发展省辖中心城市以上大中城市 |
(三) 重点培育河南以郑州为龙头的核心城市圈 |
(四) 解决“半城镇化”问题是河南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
(五)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与思想意识等是河南城乡人口流动的制约因素 |
二、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我省职工工资制度将有变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艳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河南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问题研究[D]. 翟颖颖. 郑州大学, 2020(02)
- [3]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D]. 谢媚芳. 湖南大学, 2019(05)
- [4]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 蔡玲. 湘潭大学, 2019(02)
- [5]养老保险并轨后机关与企业养老保险待遇的比较研究 ——以常州为例[D]. 高佳.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7]中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D]. 卢小波. 武汉大学, 2016(08)
- [8]陕西省生育保险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闫峥. 西北大学, 2015(06)
- [9]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国有企业为例[D]. 靳永辉. 天津大学, 2014(03)
- [10]传统农区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研究 ——以河南为例[D]. 刘岱宁. 河南大学, 2014(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人口年龄结构论文; 河南经济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发展河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