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人家具开支欧洲第一(论文文献综述)
孔丽[1](2021)在《“理解、表达与取舍”框架下的《IBM传》(节选)译后编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克雷格·拉塞尔,周建川[2](2021)在《魔鬼藏身处》文中认为1935年,捷克。刚刚由荣格博士训练出师的精神病医生维克多·科萨雷克来到臭名昭着的奥卢城堡。这座中世纪城堡位于布拉格城外的山顶,关押着东欧最可怕的精神病犯人,号称"六大魔王":"小丑""食草动物""玻璃收藏家""伐木工""通灵师""鬼畜"。这些病人的罪行太过严重,必须与其他人隔离。城堡内设备先进,但据说埋藏着绵延几代的黑暗秘密。维克多希望采用全新的医疗技术来证明这些病人身上存在一种奇怪的共性,即他所谓的"心魔假说"。在了解这五个男病人和一个女病人的过去时,维克多必须面对的是,这六人身上也许另有一层不为人知的真相。与此同时,恐惧正笼罩着布拉格整座城市,一个隐形连环杀手出没在黑暗的街头巷尾。刑事科的卢卡斯·斯莫莱克队长急于揪出这个在报道里被称为"皮围裙"的真凶,他慢慢意识到,这个杀手是在模仿一个世纪前最恶劣的连环杀手:伦敦的"开膛手杰克"。斯莫莱克向奥卢城堡深谙精神病犯罪心理的专家求助,尽管他担心"皮围裙"也许正和城堡内关押的六个犯人有关……
帕姆·杰诺芙,鞠薇[3](2020)在《在巴黎失踪的女孩》文中认为在战争时期,真相是如此可贵,需要用谎言来护卫。——温斯顿·丘吉尔第一章格雷丝1946年,纽约要不是犯了人生中第二个严重错误,格雷丝·希利永远不会发现那个手提箱。周二上午9点20分,格雷丝原本应该乘坐开往市中心的早班巴士,从"地狱厨房"街区的出租屋前往她工作的下东区办公室。她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但不是从那个称为"家"的方向过来,而是匆匆穿行在麦迪逊大街,边走边将头发绾成发髻。尽管天气寒冷,她还是迅速脱掉外套,扯下里面的薄荷绿开衫。她不想让弗朗基注意到她穿着和昨天一样的衣服,从而怀疑她昨晚根本没有回家。
李琪[4](2020)在《小亨利·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研究(1944-1945)》文中研究表明1944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逐渐取得胜利的一年,为战后德国制订处置方案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同年8月,对德立场逐渐强硬的小亨利·摩根索(下文简称为小摩根索)在赴欧考察期间,深感美国政府内现有的政策设想与规划对德国过于宽容。于是,小摩根索在试探英美要员的立场并判断其中部分人员同意对德强硬之后,以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下属的德国处编写的《军政府人员工作手册》引起罗斯福对温和方案的反感,并成功促使罗斯福成立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德国事务内阁委员会”以讨论美国战后对德方案。与此同时,小摩根索在财政部内组建“财政部特别委员会”,试图撰写一份反映自己强硬立场的方案呈交给罗斯福。摩根索计划应运而生。9月2日,摩根索计划在一场相当于内阁委员会预备会议的讨论中被介绍给国务院和陆军部的官员。在随后的十天里,财政部以小摩根索为代表坚决维护摩根索计划,国务院与陆军部分别以国务卿赫尔和陆军部长史汀生为代表坚持对该计划的反对意见,小摩根索对二人的游说宣告失败。但是小摩根索争取到了来自美国总统的支持,从而获得出席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即“八边形会议”)并对英国首相丘吉尔宣传摩根索计划的机会。丘吉尔起初反对摩根索计划,随后在罗斯福与小摩根索以租借物资为让步的情况下妥协,与罗斯福联名签署作为强化版摩根索计划的魁北克备忘录。这对于小摩根索而言是无疑是意外之喜。在9月15日即第二次魁北克会议闭幕后,魁北克备忘录签署的消息很快为各国政府与人民所知并引起广泛争议。在美国政府内部,赫尔与史汀生仍然反对摩根索计划。在美国民间,许多反对者将魁北克备忘录视为小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对罗斯福的消极影响,进而抨击该计划与小摩根索。同时,美国的主要盟国英国与苏联均未公开官方立场,德国开始强调摩根索计划的严苛性以激化军民反抗意志,摩根索计划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尚不明朗。面对国内外压力的罗斯福暂时对摩根索计划实行冷处理,对小摩根索态度冷淡,对赫尔与史汀生则进行安抚。小摩根索采取多种手段应对国内的反对意见,但效果不佳。9月29日,罗斯福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表现出的对摩根索计划模棱两可的态度未能弥合各方分歧。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托马斯·E.杜威作为罗斯福在194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竞争者,不遗余力地以摩根索计划为切入点攻击罗斯福。摩根索计划面临的国内舆论环境继续恶化。英苏两国仍未明确表态,而德国则利用摩根索计划成功强化抵抗力量,令盟军在德国本土作战不利。小摩根索囿于罗斯福下达的保持沉默的指令无法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于是他既通过调查“泄密”事件试图证明财政部没有把相关信息泄露给媒体,又频繁联系媒体从业者以争取改善舆论环境,还采取了其他辅助手段。小摩根索凭借上述方式作为在为罗斯福的竞选活动声援的同时,亦维护了摩根索计划,他相对低调的处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1月7日,罗斯福在总统大选中击败杜威并成功连任后,再次表露对摩根索计划的兴趣,美国官员与媒体亦仍在讨论该计划。英国开始从支持摩根索计划的立场上退缩,苏联通过自由德国委员会渗透势力,德国亦出现战后亲苏的可能性,国际局势向着不利于摩根索计划的方向发展。而且,罗斯福在德国投降前突然辞世,新任总统杜鲁门不愿对德强硬且与小摩根索关系不和,他最终迫使小摩根索辞去了财政部长职务。虽然小摩根索准备数月的阐释摩根索计划的书籍《德国是我们的问题》于1945年10月出版,但是摩根索计划已经不再被视为战后处置德国的备选方案。该计划中包含的对德强硬的思想则得以保留,并对美国战后对欧战略产生长期影响。
威廉·克里斯蒂,王波,王一多,苏士浩[5](2019)在《独行间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新苏联人第一章1936年,苏联阿塞拜疆骡子的脾气上来了,喉底鼓动着沉沉的声响。趁它还没叫唤起来,阿列克谢赶紧从地上跃起,顺着它的鼻子、耳朵捋着。它要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叫声,就会把他们所有人都毁了。终于,骡子在沙子里来回蹭着前蹄,消停下来,不作声了。若是一头骡子恼了,只要让它想点别的,很快它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真的不能逆着它的性子硬来。当然,别人肯定会抽打这些牲畜,但话又说回来,
杨松[6](2019)在《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起源于英国的现代体育运动,在漫长而又复杂的19世纪,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载体,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散播到整个帝国范围内,是英帝国历史上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之一。本文旨在考察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它在帝国传播的历史。笔者立足于历史学和体育学等学科视角,在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以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与发展,勾勒体育运动在英帝国的传播并对其阶段特征与传播动力给予分析,梳理体育运动传播的具体路径,着重探讨体育运动的传播对英国民族观念以及帝国主义的影响,最后,从国际史角度审视帝国殖民地与欧美国家对英国体育运动在传播过程中的抵抗与博弈。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论述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以前,体育运动已广泛分布于英国,不仅植根于封建王室,而且依附于宗教庆典,弥漫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漫长的时代更迭中,英国体育运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血腥残忍、野蛮无序、赌博性强且在整体上呈现出阶层分化和等级性的特点。伴随着英国工业经济的扩张与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促进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使传统体育运动在工业化过程中开始向规范化、秩序化和文明化转型。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交通变革、工人休闲时间的增多与实际工资的提高以及商业化等广泛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现代体育的发展,使体育运动成为英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为它在英帝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从整体上考察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的历史。从英国体育横向与纵向发展阶段看,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的转型、发展与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几乎同步向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体育运动伴随着英国的文化扩张与殖民统治扩散至帝国各个殖民地。从时间上看,在19世纪以前,体育运动的扩散属于不自觉的传播阶段,主要以迁移到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为主,保持的“英格兰属性”发挥了主要作用。进入19世纪后,体育运动的传播则日益发展为帝国统治者的行为,传播力度大、范围辽阔、目的性强,英国诸多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运动项目。体育运动在英帝国的传播具有多方面动力因素,既包含现代体育自身的内源性动力,又受到英帝国对外扩张的驱动,以及基于“白人优势理论”所阐发的帝国殖民者的“文明使命”。第三章阐述现代体育在英帝国传播的具体路径。首先是发端于英国公学的体育运动,它是维多利亚时代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英国殖民者在殖民地仿照公学模式建立的学校同样以体育为课程内容,促进了体育在殖民地社会的传播。其次,以“强健派基督徒”为主的英国宗教,他们在向殖民者传播福音与帝国意识形态过程中,借助体育运动进行布道,逐渐形成四种传播模式,推进了英国体育运动的扩散。最后,是英国军队对体育运动的传播。19世纪中后期,军事体育的发展使帝国守卫者可以将体育带到帝国各个殖民地,不仅作为娱乐休闲,而且作为军事训练体系普遍存在,在一些战略要地和港口城市,英国军队的传播作用更为明显。它们是英国人在殖民地建立文化霸权,控制并稳定帝国秩序的主要工具,对于维持英帝国影响力至关重要。第四章着重探讨现代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中的影响。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载体之一,现代体育的传播与扩散在英国民族观念以及帝国主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视为一种道德隐喻、政治象征和文化纽带,是英帝国主要的精神输出。对英国而言,体育运动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来源,铸就了“英国人”共有的身份,有助于“英国性”的塑造,至19世纪末已成为英国“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帝国,体育运动被认为是帝国的重要基石,在军事意义与行政管理上培养了殖民世界的未来长官,确保并维持了帝国的对外扩张和空前强盛;此外,体育运动是使英帝国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具有关键性的文化要素,它建构起英帝国观念,联结起散居在海外的英国人,以体育运动作为帝国与殖民地间的文化纽带,有助于加强彼此的凝聚与团结。第五章则审视了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过程中遇到殖民地的抵抗运动以及与西方大国间的博弈。在英帝国秩序内部,基于民族主义与非殖民化的广阔背景,爱尔兰创建盖尔运动协会的直接目的就是抵抗英国体育的传播与文化侵略,以配合爱尔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则使英国体育实现“本土化”,将它当作一种非暴力手段挑战英国人并与统治者相竞争。澳大利亚更多将体育运动充当为与母国调解的工具和表现民族意识的方式,以摆脱英国人看待他们伪善与施恩的态度。它们是殖民地社会反抗英国统治的代表,通过抵制体育运动的途径来实现民族独立或寻求国家自治。从世界范围看,欧洲殖民国家中的法国与德国将体育看作是权力管制与争夺的场域之一,对体育运动的参与隐含着浓烈的政治化色彩;在大西洋彼岸,经历南北战争及镀金时代的美国人则排斥具有象征性地英国板球并建构起棒球运动的神话,以尝试建立美国文化霸权。现代体育运动是英国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帝国的传播与文化扩张具有密切联系,在英帝国殖民统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启发式工具和视角,以英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为观察视域,可以看做是一种研究英帝国史的新思路,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丰富历史学科的整体研究。此外,对相关史料的全面搜集、深度挖掘和详细分析,可以为英帝国史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史料资源。
杨一洲[7](2019)在《战争与设计: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的批判性思考》文中指出本文以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设计史考察为脉络,以对战争的揭露与批判的史观,对这一时期存在的一些对设计史的陈述与史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一战前,威廉·莫里斯等人主导的现代运动向西方各国传播着前卫的现代主义设计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先进设计思想的传播,直至战后经过对战争的反思,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才开始在欧洲各国继续发展。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本文将对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的发展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在战前、战时和战后被设计出来的产品,批判两次世界大战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这一时期不同国家的设计观念的应用和实践,探究现代设计思想是如何因为战争而变化的。最后,从设计师的角度来分析那一时期,在战争阴影之下,设计师面临的道德伦理批判,以及对设计师在这一时期做出的选择进行分析。本文旨在对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设计史变化和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与批判。
耿钧[8](2018)在《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恢复,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由于中国的羸弱,西方对中国艺术持否定的态度,中国艺术在西方几乎不受重视。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中国艺术再一次予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艺术史学科之中。在此之后虽然受到二战或两极格局的影响,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大幅复兴。作为终端的艺术接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接受的方式以及最终的接受效果不仅可以检验艺术传播的质量,也可以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作为终端部分的主体对待外来异质文化的态度,以及探索这种异质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接受行为的机制。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不仅能够拓展、扩充跨文化的艺术接受理论,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针对西方的接受行为、接受习惯以及接受品位制定符合西方需求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对外传播策略,促进双方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出发,以艺术品与艺术现象为关注的对象,主要运用艺术理论、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文章以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艺术为媒介与中心,以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的历史与案例为素材支持,构建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文章认为,在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主要由西方受众、社会语境、传播媒介、中国艺术四个大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合作互动,共同完成了西方对中国艺术三方面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以及中国艺术深度融入西方文化艺术的进程与范式。文章以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元素与机制类型为宏观章节划分逻辑,第一章通过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引出接受机制的要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讨论作为接受机制要素的社会语境、西方受众、接受媒介的类型及其对接受机制过程的影响;文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讨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机制以及中国艺术融入西方文化艺术之中的类型与机制。其中最后一章既是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的类型之一,也是接受的结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是在宏观视角下考察的结论,因接受史时间悠长、接受国家广泛、接受内容多样、接受事件的细节格局等特征,故针对以上多样化的现象,该模型还有可改善与修正的空间,而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也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周建明[9](20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探析(1880-1939年)》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后,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在提高,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分析各行业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得知,总体而言,收入增加的幅度略高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人们的购买力有所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有所改善,购买非食品的支出明显增加,用于住房、家具、交通(包括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上升,显示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吴冠中[10](2014)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17、18世纪英国消费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消费社会是指摆脱了传统社会物质匮乏的状态,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消费社会是消费需求过度人造化、过度被操纵化的社会。过去几十年,有关西方世界消费社会起源的研究展现出极为活跃的研究态势。以往,人们一般认为消费社会最初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如今,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却认为:在18世纪,英国就已经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消费社会。近代以来,英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进步和城市化,使得长久以来困扰人们生活的物质匮乏的境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更多的人们开始享受购买消费品的快乐。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英国社会消费繁荣的景象受到了英国家庭收入增长的有力支持,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刺激了潜在的消费需求。此外,英国商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受到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扩张的强烈刺激。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在17、18世纪海外扩张方面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开拓了海外市场,但是,消费社会的引擎却是由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所点燃的。这不仅缘于英国国内市场的规模远大于海外市场,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往往决定着后者发展的趋势和命运。英国人历史上第一次对来自海外的商品表现出狂热地消费渴望:茶叶、咖啡、蔗糖、棉布、瓷器、漆器等进口商品,逐渐渗入了英国人的生活,并带动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可以说,进口消费品消费既是英国近代消费社会兴起的原因,也是其结果。面对进口消费品充斥国内市场的境况,英国掀起了一场保护民族产品的潮流。在重商主义政策的保护下,英国人通过模仿进口消费品的方式生产出自产新式消费品。它们不仅能够满足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且与进口消费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逐渐成功的占据了国内消费市场,甚至还远销世界各地。英国新式消费品价格低廉,品质优良,有力的促进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拓展,它们使大部分尚不富裕的普通人也享受到了新式消费品的便利与欢乐。更重要的是,新式消费品的创制引发了英国生产领域的技术变革,为更大规模的产品生产以及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生产和消费的紧密联系促成了近代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和发展。近代英国“消费主义”的盛行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世俗化的享乐情绪也逐渐高涨起来。反映在消费方面,就是普遍的奢侈。上流社会奢华的消费行为华丽而铺张;新兴的中等阶层也紧随其后。他们仿效、攀比上流社会的消费风尚以表达自己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其结构是讲究体面、洁净优雅的社交风尚在英国社会大为盛行,而消费则成为满足人们生理、心里需求的有效手段:获得某些特殊的消费品成为彰显人们高雅品位和生活风度的关键。新的消费风尚离不开新的消费方式。17世纪末,在英国众多的购物形式中,商店逐渐取代了市场或市集成为主要的商品出售及消费场所。借助商店这种新式的销售渠道,时尚消费品散布到英国的每个角落。随着零售业的发达兴旺,店面装饰、精品陈列、广告推销等促销方式也浮现出来,并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力量。对于那些精明老练的生产商和店家而言,如何引诱和掌控消费者的心理和行动成为他们专注的目标。利用广告和攀比消费的虚荣,将新奇昂贵有时甚至是无用的消费品植入消费者的欲望世界成为他们最得力的生财之道:一个成功的店主会非常注重店铺的修饰。独特的建筑外形、引人注意的招牌、凸起或弓形的巨大的透明窗户以及形色各异的广告成为吸引顾客的不二法门。典雅而时髦的店铺不仅能够招徕新的客户,还能够取悦富裕的老主顾,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一切,看上去和今天我们所遭遇的购物消费中的景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本文的主体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立足于对17、18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经行分析,并找出近代消费社会得以存在的条件;第二部分,以全球史为框架,观察近代英国消费社会的特征。近代英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进口消费品所引发的消费热潮,近代英国消费行为新的特征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剧烈变化的日常生活激励人们不断去尝试新鲜事物的结果,而这与东西方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息息相关;第三部分,具体的分析17、18世纪英国现代消费社会的特点。在传统社会,对物品占有的优先权还仅仅属于富有的阶层,随着物的增长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占有和消费物品前所未有地扩展到社会的大部分群体,并且人们对物质的普遍追求第一次成为合理的愿望,尤其是新兴的消费者集团的合法追求;最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兴起必然具有新的形式,18世纪英国民族市场的兴起和全新的市场运作及销售方式(以大批的商店零售业为主)的出现,最终打开了现代消费社会的“潘多拉之盒”。
二、德国人家具开支欧洲第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人家具开支欧洲第一(论文提纲范文)
(2)魔鬼藏身处(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部分魔鬼受缚之处 |
第二部分“小丑”与“食草动物” |
第三部分“玻璃收藏家”与“伐木工” |
第四部分“通灵师”与藏骨堂 |
第五部分蝴蝶和石太阳 |
第六部分霍布斯先生 |
后记 |
(3)在巴黎失踪的女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格雷丝 |
第二章埃莉诺 |
第三章玛丽 |
第四章格雷丝 |
第五章玛丽 |
第六章埃莉诺 |
第七章玛丽 |
第八章格雷丝 |
第九章玛丽 |
第十章格雷丝 |
第十一章玛丽 |
第十二章格雷丝 |
第十三章埃莉诺 |
第十四章玛丽 |
第十五章格雷丝 |
第十六章埃莉诺 |
第十七章玛丽 |
第十八章埃莉诺 |
第十九章玛丽 |
第二十章格雷丝 |
第二十一章玛丽 |
第二十二章埃莉诺 |
第二十三章格雷丝 |
第二十四章埃莉诺 |
第二十五章埃莉诺 |
第二十六章玛丽 |
第二十七章埃莉诺 |
第二十八章埃莉诺 |
第二十九章格雷丝 |
第三十章埃莉诺 |
第三十一章格雷丝 |
第三十二章格雷丝 |
(4)小亨利·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研究(1944-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小摩根索对摩根索计划制订工作的组织与主持(1944年9月1日前) |
一、摩根索计划制订前的国际与国内局势(1944年1月1日至9月1日) |
(一) 二战形势的变化与主要同盟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 |
(二) 美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总体设想与规划 |
(三) 小摩根索的犹太情结与对德强硬的政治倾向 |
二、小摩根索组织财政部制订摩根索计划的过程(1944年8月1日至9月1日) |
(一) 现有的美国战后对德方案与小摩根索的批判 |
(二) 小摩根索对美英两国军政要员立场的试探 |
(三) 小摩根索对罗斯福的成功游说与摩根索计划的逐渐成形 |
小结 |
第二章 小摩根索为争取国内外支持摩根索计划进行的游说(1944年9月1日至9月15日) |
一、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摩根索计划的意见分歧(1944年9月1日至9月12日) |
(一) 政府内部其他部门对摩根索计划的复杂回应 |
(二) 罗斯福对摩根索计划的支持及其原因 |
(三) 小摩根索为争取政府内部其他部门的支持进行的尝试 |
二、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美英两国关于摩根索计划的谈判(1944年9月12日至9月15日) |
(一) 丘吉尔对摩根索计划的矛盾态度 |
(二) 罗斯福与小摩根索为争取英国支持摩根索计划的努力 |
小结 |
第三章 摩根索计划引起的多方争议与小摩根索的应对措施(1944年9月15日至9月29日) |
一、美国国内的激烈争论与国际社会的复杂回应 |
(一) 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摩根索计划分歧的扩大化 |
(二) 美国民间对摩根索计划的讨论 |
(三) 主要盟国的平淡反应与德国的强烈反弹 |
(四) 罗斯福对美国官员的不同表态 |
二、小摩根索对国内反响的积极回应 |
(一) 小摩根索对美国政府内部意见的处理 |
(二) 小摩根索对民间舆论的应对 |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与小摩根索的低调应对(1944年9月29日至11月7日) |
一、美国国内的舆论发酵与国际社会的局势变化 |
(一) 罗斯福的9月29日新闻发布会 |
(二) 总统候选人杜威的借机发难 |
(三) 主要盟国的相对平静与德国的坚决抵抗 |
二、小摩根索争取国内外支持的努力 |
(一) 小摩根索对“泄密”事件的追查 |
(二) 小摩根索与媒体从业者的频繁联系 |
(三) 小摩根索的其他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形势的持续演变与小摩根索的逐渐淡出(1944年11月7日至1945年12月31日) |
一、美国国内的持续争议与国际社会的新生趋势 |
(一) 美国官员与媒体对摩根索计划的持续关注 |
(二) 罗斯福与杜鲁门对摩根索计划的态度 |
(三) 主要盟国的立场转变与德国的亲苏倾向 |
二、小摩根索维护摩根索计划的最后一搏 |
(一) 《德国是我们的问题》的准备工作 |
(二) 小罗斯福游说杜鲁门的尝试及失败 |
(三) 《德国是我们的问题》的出版及其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独行间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新苏联人 |
第一章1936年,苏联阿塞拜疆 |
第二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
第三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
第四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
第五章1936年,苏联某地 |
第六章1936年,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 |
第七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八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九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巴库 |
第十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一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二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巴库,第27号特殊孤儿院 |
第十三章1936年,莫斯科布拉格饭店 |
第十四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五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六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七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八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九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 |
第二十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十一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 |
第二十二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十三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十四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部分投石弹弓 |
第二十五章1937年,德国慕尼黑 |
第二十六章1937年,慕尼黑 |
第二十七章1937年,慕尼黑 |
第二十八章1937年,慕尼黑 |
第二十九章1938年,柏林 |
第三十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一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二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三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四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五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六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七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八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九章1940年,柏林 |
第四十章1940年,柏林 |
第四十一章1940年,柏林 |
第四十二章1940年,柏林 |
第三部分赞同行动 |
第四十三章1941年,土耳其 |
第四十四章1941年,伊朗德黑兰 |
第四十五章1941年,伊朗德黑兰 |
第四十六章1941年,伊朗西部 |
第四十七章1941年,伊朗西部 |
第四十八章1941年,伊朗西部 |
第四部分远跳行动 |
第四十九章1943年,德国柏林 |
第五十章1943年,柏林 |
第五十一章1943年,柏林 |
第五十二章1943年,伊朗上空 |
第五十三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四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五十五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六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五十七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八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九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六十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一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二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三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四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6)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体育运动的概念与研究资料 |
(一) 体育运动概念的说明 |
(二) 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框架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与发展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传统体育的概况 |
一、上层阶级的体育运动 |
二、普通民众的体育运动 |
三、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
第二节 英国传统体育的式微及转型 |
一、工业革命前期传统体育的存续 |
二、工业革命后期传统体育的衰落与转型 |
第三节 英国现代体育的发展 |
一、新式体育项目的“发明”及体育规则的制定 |
二、19世纪体育技术的持续进步 |
三、工人实际工资与休闲时间的增多 |
四、现代体育的日益商业化与大众化 |
第二章 现代体育在英帝国的传播及其动力 |
第一节 英帝国殖民统治中的体育运动 |
一、英国的海外殖民与帝国建立 |
二、英帝国在治理模式与文化扩张中的体育运动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的不同阶段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体育在早期殖民地的传播 |
二、19世纪现代体育在英帝国殖民地的传播 |
第三节 现代体育在英帝国传播的动力 |
一、现代体育内源性的延伸 |
二、英国对外扩张的驱动 |
三、殖民者“文明使命观”的影响 |
第三章 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英国学校体育教育及在英帝国的传播 |
一、英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
二、英国体育教育模式在英帝国的传播 |
第二节 英国强健派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传播 |
一、基督教在英帝国的传教事业 |
二、强健派基督教的出现及与体育运动的联系 |
三、强健派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在英帝国的传播 |
第三节 英国军事体育的发展及对体育的传播 |
一、体育运动在英国军队中的发展 |
二、军事体育在英帝国的传播 |
第四章 现代体育的传播对英帝国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现代体育与英国国家认同的加强 |
一、英国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初步形成 |
二、体育运动对国家认同及“英国性”的塑造 |
第二节 现代体育与英帝国统治基础的巩固 |
一、体育教育对帝国服务意识的强化 |
二、体育运动对富有战斗力军队的塑造 |
三、体育运动对英帝国优秀管理者的培养 |
第三节 现代体育在英帝国中的作用 |
一、联结散居在帝国殖民地中的英国人 |
二、英帝国实施殖民统治的重要方式 |
三、英帝国凝聚与团结的“黏合剂” |
第五章 世界不同国家对英国体育运动传播的反应 |
第一节 殖民地对体育传播的反应 |
一、爱尔兰盖尔运动协会对英国体育运动的抵制 |
二、印度民族主义进程中的体育本土化 |
三、澳大利亚的体育运动与其自治之路 |
第二节 1914年以前欧洲主要国家对体育传播的反应 |
一、法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努力 |
二、德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与英国的竞争 |
第三节 美国对英国体育运动传播的反应 |
一、美国对英国体育运动的继承与排斥 |
二、美国体育运动的“例外主义” |
三、美国体育运动的扩散及对英国文化霸权的争夺 |
结语 |
一、英国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体育的发展 |
二、英国现代体育传播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
三、英国现代体育对世界体育及国际秩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战争与设计: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的批判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的现状 |
2、国内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 |
第一章 现代设计运动的起源 |
第一节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的传播 |
第二节 德意志制造同盟的“标准化”运动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德国:现代设计思想的一条脉络 |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设计的影响 |
第一节 平面设计在一战中的应用 |
第二节 一战以后现代设计思想的变化 |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设计的影响 |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中的政治表达 |
第二节 德国设计中的“技术狂热”历史情结 |
第三节 二战时期其他国家的设计 |
第四章 战后反思下的设计发展 |
第一节 二战后对战犯设计师的审判 |
第二节 战后设计伦理学体系的建设 |
第三节 战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与接受机制概述 |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概述 |
一、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轫期 |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展期 |
三、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高峰期 |
四、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错位期 |
五、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回归与再发展期 |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宗教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作为中国与基督教历史联系佐证的中国艺术 |
二、作为中国文明包容性佐证的中国艺术 |
第二节 经济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西方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中西经济实力对比与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态度 |
第三节 政治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种族主义视角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战争关系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三、和平关系对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 |
四、意识形态差异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认知瓷器艺术的影响 |
二、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园林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受众及其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作为接受主体的西方受众的主要类型 |
一、商人 |
二、传教士 |
三、政客 |
四、文化名人 |
第二节 西方受众打造的中国艺术接受通道 |
一、艺术市场 |
二、文化交流 |
三、文化教育 |
四、文化迁移 |
第三节 西方受众的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
一、话语权主体的偏向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时代之眼”与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偏向 |
三、个人经历对西方受众认知及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手抄书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手抄书的受众小众化现象 |
二、手抄书媒介的内容失真性 |
第二节 印刷媒介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为寻找中国及中国艺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性支持 |
二、为西方受众提供中国艺术的图文本文与创作素材 |
三、识字率的提升与中国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电力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电力媒介克服空间距离的优势 |
二、电力媒介提供真实的中国艺术影像 |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直接引入 |
一、商业贸易方式 |
二、文化掠夺方式 |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改造 |
一、功能配适的改造原则 |
二、审美配适的改造原则 |
第三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模仿 |
一、对中国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模仿 |
二、对中国艺术品外形的模仿 |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
一、对中国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弹性复制 |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借用与糅合 |
三、图像的跨媒介流通 |
第五节 西方受众艺术接受过程中误读的三种范式 |
一、对中国艺术品去语境地使用 |
二、对艺术品中承载的中国图像信以为真 |
三、对东方下属各个区域文化符号的混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含义的接受 |
第一节 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理论基础 |
一、文化社会学的含义建构理论及其建构机制 |
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 |
第二节 西方政治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古罗马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含义建构 |
二、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欧洲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三、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政客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第三节 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古罗马时代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二、中世纪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三、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四、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五、20世纪理性认知时期建构中国艺术的艺术性含义 |
第四节 西方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19世纪袪魅期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二、20世纪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融合视角下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吸收与利用 |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参与西方民族建构与认同进程的中国艺术 |
一、17至18 世纪欧洲世界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中的中国艺术 |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世界观建构与民族自觉中的中国艺术 |
第三节 佐证西方新生艺术合法性的中国艺术 |
一、为英国自然审美哲学合法性做辩护 |
二、为洛可可艺术合法性做辩护 |
三、为工艺美术运动合法性进行佐证 |
四、为后印象派的视觉合法性佐证与辩护 |
第四节 为西方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的中国艺术 |
一、为西方艺术表现材质提供借鉴 |
二、为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提供借鉴 |
三、为西方艺术创作与设计提供元素借鉴 |
第五节 作为流行文化表达窗口的中国艺术 |
一、作为政治诉求表达窗口 |
二、作为社会理想表达窗口 |
三、主观型关系建构下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中国艺术 |
四、客观型关系中西方流行文化下的中国艺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英文文献 |
2.中文文献(外文翻译版) |
3 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10)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17、18世纪英国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子 |
第一章 告别传统社会 |
第一节 17、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城市化与消费 |
第二节 家庭收入、生产与消费 |
第三节 禁奢法的弛废 |
第二章 货船的神话 |
第一节 近代英国海外贸易与进口消费品 |
第二节 消费新世界 |
第三节 仿制与创新 |
第三章 消费社会的风尚 |
第一节 水中的涟漪 |
第二节 奢侈的巨流 |
第三节 大辩论 |
第四章 店主国家 |
第一节 民族市场的兴起 |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交换 |
第三节 现代购物体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德国人家具开支欧洲第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解、表达与取舍”框架下的《IBM传》(节选)译后编辑报告[D]. 孔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魔鬼藏身处[J]. 克雷格·拉塞尔,周建川. 译林, 2021(03)
- [3]在巴黎失踪的女孩[J]. 帕姆·杰诺芙,鞠薇. 译林, 2020(04)
- [4]小亨利·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研究(1944-1945)[D]. 李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独行间谍[J]. 威廉·克里斯蒂,王波,王一多,苏士浩. 译林, 2019(05)
- [6]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D]. 杨松.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战争与设计: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的批判性思考[D]. 杨一洲.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D]. 耿钧. 东南大学, 2018(05)
-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探析(1880-1939年)[J]. 周建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6)
- [10]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17、18世纪英国消费问题研究[D]. 吴冠中. 南京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