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当道教医药玄览(论文文献综述)
廖越[1](2020)在《《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老子《道德经》一书中包含着很多养生思想,《道德经》一书的养生思想对健身气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研究老子《道德经》中的主要养生思想以及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对健身气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健身气功的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和健身气功四套老功法为研究对象,以《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文献,结合健身气功相关文献为主要资料,总结《道德经》一书中的主要养生思想,重点研究了《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道德经》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致虚守静”、“专气致柔”、“营魄抱一”、“少私寡欲”、“道法自然”等主要养生思想在健身气功中均有体现。不仅有健身气功动作技术上的体现,更有文化理论上的体现。“致虚守静”、“专气致柔”、“营魄抱一”是老子重要的养生方法;“少私寡欲”主要体现于心态之中;“道法自然”是总纲领。各养生思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习练健身气功首先需要静,随之遵循柔、达到柔的境界,进而达到形神合一,保持寡欲的心态,最终达到“道法自然”之状。2.健身气功深受老子《道德经》养生思想的影响而发展,这是由道而术;健身气功以动作技术为基础,在习练健身气功反归了解老子养生思想,了解功法中的内涵,是为由术而道。因此,健身气功的发展是由道而术,再由术而道;回归于道再提高术,由术再去探寻道,以此无限循环。
本刊综合[2](2017)在《道通天地 德贯古今 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北十堰武当山成功举办》文中提出2017年5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国际道教论坛湖北组委会承办,香港道教联合会、澳门道教协会、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协办,以"道通天地、德贯古今"为主题的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北十堰武当山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为论坛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
刘雅稚[3](2016)在《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平道的产生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的社会政治环境给太平道提供了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此同时,汉末高度发展的思想文化,即老子之道与《太平经》给太平道提供了发展的思想渊源。在经历了一系列演进之后,太平道因黄巾大起义的发生而走向式微,但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原始道教之一的太平道上承黄老之道,下启符篆派道教,意义深远。河北平乡太平道历史文化深厚丰富。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三十六郡,现在的平乡属于当时的重郡钜鹿郡治所在地。因此,现代的河北平乡县是东汉太平道发生发展的区域之一,而且是太平道领袖张角的故乡。由于这种历史上的关联性,近年来,河北平乡地区开全国之先河开始对太平道文化在该地区进行尝试性的重构,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河北平乡对太平道文化进行重构,遵循着这样的一种思路,即从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体及其场所、宗教仪式、黄巾民俗这三个主要方面展开,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现代价值的宗教文化重构之路。这种重构使得历史上的古宗教文化在现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它不仅给道教现代化发展以启示,更对平乡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具价值的影响。学界一直以来在地域分布、宗教学、历史学、哲学、艺术甚至校勘、辨伪、训诂、音韵、语法、词汇、文献比较研究等各个视角都研究过太平道以及其经典《太平经》,这是研究早期道教的一个关键。本文拟从文化重构的视角调研河北平乡地区现代的太平道文化,研究当地太平道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构过程,这对于太平道文化的研究是一个突破。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绪论。论述了论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以及田野点概况。对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进行研究缘起于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在平乡地区建立了太平道文化教学研究基地。笔者为了寻求太平道研究的进一步突破,确定了以文化重构的视角来看待现代平乡地区的太平道文化发展,在广泛阅读有关太平道的历史文献之后,运用田野调研的方式对太平道文化的重构进行整理描述,力求分析解释出这一重构背后的宗教学意义,以期探索这种道教文化的新型发展路径对于道教现代化发展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研究的基础是在学术界已有的关于太平道和文化重构两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太平道探源。运用整理文献的方法对太平道从产生、演进与式微等历史源流进行探讨。其中太平道的产生包括太平道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演进与式微包括太平道“中黄太一”的宗教思想、“符水跪拜”的宗教仪式、黄巾大起义以及黄巾大起义之后的太平道四个方面。试图对下文的内容做出一个源头性的探讨。第三,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体及场所考察。分别从主体与场所两个要素考察太平道文化是如何重构的。首先,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它的宗教主体,也就是各种人员的参与,各种人员的共同参与促成了“重构”的开始与发展。这些主体之中包括当地道教信众、政商力量、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以及学术界的推动。其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要场所是东岳天齐庙,这种重构是建立在天齐庙的历史传说与发展现状基础之上的。最后,分析主体与场所重构的现代启示。得出多方参与重构当代宗教文化、民间传说重构古今宗教文化、现代宫观重构多元宗教文化的结论。第四,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宗教仪式考释。历史上的太平道的宗教仪式是“符水跪拜”这种道教最早期最原始的道场形式,在如今平乡地区,被重构为古太平道科仪的是当地传统的“打黄醮道场”和“度亡道场”。现代道场中供奉的神位体现出早期东汉太平道的“中黄太一”信仰和“三官”信仰,现代道场中的仪式仍保留有“符水跪拜”最初形式和用“符”传统,并引进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道教音乐——“太平道乐”。“重构”实现的途径就是一种不断被重复的形式化与仪式化的过程,而这种形式化与仪式化更多的是通过旧有习俗和材料来建构的。平乡地区太平道文化被“重构”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旧有的宗教仪式被不断重复的形式化与仪式化来实现的。这些仪式并不是现代重新构建的,而是旧有的宗教仪式被赋予了新的宗教意义。第五,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黄巾民俗考证。在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进程中,平乡的民风民俗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可能性与保障。众所周知,民风民俗应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一个区域自发形成的一种或几种风化和习俗,这是由当地老百姓在日常的生产劳作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也是由于他们喜闻乐见故而得到世代传承的。平乡的黄巾民俗包括有尚“黄”传统、抬黄杠和太平鼓。首先,平乡民俗活动的尚“黄”传统对太平道“中黄太一”信仰进行了形式化的传承。其次,“抬黄杠”和“太平鼓”扩大了太平道宗教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最后,黄巾民俗文化使得太平道宗教文化重构更加生动活泼。因此可以说,平乡县当地的黄巾民俗实际上给予了太平道文化能够成功重构提供了必然性。第六,结语。总结前文,分析了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对于道教现代化的意义以及对平乡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田野调研后的感受,提出了平乡太平道文化现阶段基础性重构中的问题和建议,以期后来人做得更多更好。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就是以文化重构为视角研究现代河北平乡地区的太平道宗教文化现象。长久以来,学界对于太平道的相关研究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史料记载少这一情况决定的,因此,笔者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来讨论太平道文化在现代的被重构问题,这是学界以前没有涉猎过的道教学术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陈雅岚[4](2013)在《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秦汉的神仙信仰文化开始,在中国道教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极其深厚和丰富道教文化资源。道教对生命的珍重、对神仙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而形成的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医药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等已经代代相传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人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生活风俗的形成、健康方式的设计等密切相关。本文就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的提出,直接源于对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经过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整理、比较、反思,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和评估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其区域优势所形成的竞争力,借鉴并设计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本文从文化学角度,梳理了道教文化及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明确了道教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一种“有用”的、“多功能”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运用评估模型对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品,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是能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宗教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选择应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道教文化资源特色、符合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及SWOT方法,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探讨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多种模式;从管理学角度,本文还在现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理顺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规制,明确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建立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是阐述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并对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章“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首先简述了世界宗教文化和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宗教文化对中国发展史、神仙文化、仪式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及和谐思想的影响,比较分析宗教文化的价值功能,这一章有详细分析,藉以指出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有待于“开采”。第三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资源”观念。远自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明清、民国历代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道教神仙文化资源、道教祖庭文化资源、道教建筑文化资源、道教仪式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劝善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演变和体制的影响。这一章除了探究各类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成长之外,更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尊道贵德”的道德观、“和谐共生”的生命观的终极目标,观察了道教文化资源对经济、对社会、对生态、对生命的多重意义。不仅如此,这一章还指出,在今天,我们要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这些价值深厚的“资源”。第四章“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这一章主要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先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传承能力,设计了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表,听取了道教文化专家意见,肯定了道教文化资源对龙虎山旅游的核心作用,但还有很大的潜力。第五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区域影响”,这一章指出,道教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竞争力价值。道教文化资源的丰裕固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要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合区域的人才、资金、市场等才能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制定东部地区“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东部地区发挥其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优势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化开发,重点做细做优道教文化产品,率先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制定中部地区“请进来”的战略举措,中部地区丰裕的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是其“请进来”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强做真道教祖庭文化、养生文化,吸引海内外的道教信众和对道教养生文化感兴趣的社会游客;制定西部地区“区域化发展”战略举措,西部地区有旅游基础较好和道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双优势”,重点加强外部环境的改善,通过与东盟合作的平台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并实施道教文化产品“走出去”和“请进来”。第六章“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这一章论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先阐述了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比较优势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剖析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考察了国际、国内对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和单项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的古城类、生态类、园区类对道教文化资源丰裕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单项类道教文化资源运作模式对道教文化资源相对一般的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助国际、国内的成功案例设计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是对道教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资源所形成的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就像中国的“酒”和“茶”,不仅可以让中国人分享,而且还可以让全世界人来品尝。“中国的味道”香飘世界,“中国神仙”逍遥全球,这是“中国梦”的终极境界。所提出的建议:建立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制度是明确身份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是中华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服务难度非常大。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创新:(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和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认为道教文化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但对道教文化资源中的核心部分,即信仰文化资源是绝对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开发,这是道教文化生存和传承的根本;(2)在传统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发及产业化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资源。引入公共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寻找理论支持,把道教文化资源作为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根据道教文化资源成长和发展规律,设计了道教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利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比较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价值,在城市经营、生态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道教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竞争力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中推动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3)借助评估、SWOT、案例、调研的方法,借助文化资源的评估模型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在借助国际、国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龙虎山世界道教文化中心的模式;创新文化贸易方式,推动道教文化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走出去”,变“送出去”为“卖出去”;发挥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资源价值,变“资源”为“产品”;借助实地调研,寻找“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这个具有挑战性命题的诸多答案。
信德[5](2012)在《古今武当道教医药名师小传》文中提出武当道教医药,在漫长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其传承关系是多渠道多分支的,受篇幅所限,在此暂时介绍一部分。戴孟南朝道士陶弘景所编《真诰》记日:武当山道士戴孟者,乃姓燕名济,字仲微,汉明帝末时人也。
胡遂生,钱超,杜艳[6](2011)在《武当文化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文中认为武当文化研究历时十余年,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既有总体概况,又有专题切点。收集归类武当文化研究论文并汇集成索引,可以展现已有学术成就,进而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李玉峰[7](2010)在《新遗产城市 ——世界遗产观念下的新城市类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老庄学说中出现的“乌有乡”,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英国人莫尔提出的“乌托邦”是历史上理想社会的几个重要概念,也成为探寻“理想城市”的重要原型。近二百年来,为应对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领域此起彼伏的发展困境,出现了以“花园城市”,“明日城市”、“广亩城市”,“宜居城市”,“工业城市”、“健康城市”,“可持续城市”,“遗产城市”、“低碳城市”等为代表的城市类型概念,它们是人类城市化进程重要的成就,也为“新城市类型”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英国学者彼得·霍尔(Peter Hall)城市规划发展史的“七段论”认为,人类自十九世纪以来经历了从“病理学”;“美学”;“功能”;“幻想”;“更新视野”;“纯理论”;“企业、生态以及再从病理学”等七个不同视角研发城市的阶段,它清晰地勾勒出传统城市类型和学说的产生背景和方法渊源。事实证明,以“环境美化”、“社会公平”、“产业进步”、“空间集约”“健康指数”、“节能减排”等“技术性”动机产生的城市类型概念,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动机特性,这种“以管窥豹”“以偏概全”的方式无法全面触及城市的系统本质,使城市发展陷入“急功近利”、“顾此失彼”的常态,众多“经典”的城市类型概念也成为时过境迁的“一现昙花”,难以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和革新提供更深远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人类寻求“理想城市”的方法有如“近视眼摸象”一般难得要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之中“循序渐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起了世界遗产保护运动,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评价标准,城市作为一项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被纳入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标准选择了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多维角度评判和审视城市的“普遍价值”,将“独特的艺术成就”、“对人类文明或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对城市、建筑设计带来的重要的影响”、“人类重要阶段的杰出范例”以及“与特殊人类观念的联系”等要素作为评价“遗产城市”的核心要领。“遗产城市”也因此成为一项特殊的城市类型概念在1991出现,典型的“遗产城市”包括特拉维夫,巴西利亚等。研究者发现,有别于“花园城市”、“广亩城市”、“宜居城市”等传统城市类型仅将焦点集中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某一和几个“技术性”范畴的定义和发展模式,“遗产城市”更注重在“观念性”(方法论的核心)‘艺术性”(思维的整体性)、“历史性”(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要素)和“价值性”(存在的普遍意义)等领域审视和评价城市,在更高远和深刻的层面触及城市评价及其方法模式的本质,这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因此,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体系,特别是“遗产城市”中蕴含的“知识”‘常识”和“智慧”(后两者往往处于“被忽视”和“难以明辨”的令人遗憾的状态)的深度认知,摒弃传统城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发展模式,而从“艺术”、“学术”而非“技术”,“系统”而非“细节”,“价值”而非“价格”,“时间”而非“空间”,“方法”而非“方案”的视野审视城市的“发展动机”和“衍生模式”,探讨具有“遗产价值”的“新城市类型”成为本课题试图研究的核心命题。其中,对影响城市“价值观”和“评价标准”这两种典型“文化形态要素”的创造性思考,将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贯穿始终的“重点”。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对三个重要“理想城市”概念原型和八个近现代城市概念类型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塑造“新城市类型”的“方向”和“方法”要素予以辨析。在“世界遗产运动”和“遗产城市”的启发下,本论文提出了“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的‘新城市’是可以有意识创造的”观念结论和以“世界遗产标准”为参照,以“贮存、流传和创造文化”为使命的“新遗产城市”概念结论。并将“新遗产城市”定义为“以‘世界遗产标准’为参照,以‘贮存、流传和创造文化’为使命,最终衍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新城市类型”。本研究认为,作为“理想动机和朴素观念”的产物,以“新遗产”观念为指导的“新遗产城市”概念也许可以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识”,启发新时代背景下以探寻“理想城市”为宗旨的城市化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第三章和第四章则通过“跨专业”路径,构建以“全通感观念模式”、“原形态发展模式”、“多维度价值模式”、“跨专业规划模式”、“新人性设计模式”和“泛文化空间模式”为结构的“新遗产城市”方法模式。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结构性描述了“新遗产城市”类型概念和方法模式在武当山太极镇项目的应用过程,以此作为“新遗产城市”研究成果的实践验证和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
谭颖颖[8](2007)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文中认为本课题首次运用发生学原理,从传统文化、思维和哲学角度探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并创造性地提出原生态养生文化的概念。通过探讨,得出以下结论:以诸子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决定和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的走向;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则渗透入中医养生理论之中,使之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内经》首次站在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养生,将散见于各家的养生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和发挥,并最终升华为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从而成为中医养生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根干。
李小光[9](2002)在《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 ——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详细探讨了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不同内涵,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教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其神仙信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起的作用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果说,道教士们可以在道教经典的阅读和道教哲理的思辨中得到理智的安慰,在道教所指出的生活境界中得到人生的情趣,那么,在民间,神仙信仰的意义在于它是作为一种生活的依据,一种在生活中解脱困厄的对象。 为证明这一点,本文从道家、道教神仙信仰的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入手,揭示出道教神仙信仰的理论发展一直与中国哲学主题思潮的变化紧密相关。但是,民间的神仙信仰则始终保持了原始的人格神形象,其身份也始终保持了拯救者形象。只不过,随着世俗生活的分工日益精细,民间崇奉的神灵群体也日益扩充。 道教与民间的神仙信仰虽然出现上述分野,但二者之间同时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道教的许多神灵通过种种途径进入了民间,而当民间所崇奉的神灵影响增大后,则会为道教所吸纳,从而成为道教神仙。
尚儒彪[10](2002)在《武当道教医药玄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武当道教医药玄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当道教医药玄览(论文提纲范文)
(1)《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道德经》养生思想的研究 |
1.关于《道德经》书籍中养生思想的研究 |
2.关于《道德经》文献中养生思想的研究 |
3.关于《道德经》养生思想与太极拳、武术的研究 |
(二)关于健身气功的研究 |
1.关于健身气功源流的研究 |
2.关于健身气功功效的研究 |
3.关于健身气功特点作用的研究 |
4.关于健身气功传播的研究 |
5.关于健身气功教学的研究 |
6.关于健身气功文化的研究 |
7.关于健身气功与《道德经》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专家访谈法 |
3.逻辑分析法 |
四.相关概念的解读 |
(一)养生思想 |
(二)健身气功 |
(三)体现 |
五.健身气功概述 |
(一)健身气功的源流 |
(二)健身气功的特点 |
1.整体锻炼,三调合一 |
2.松紧结合,刚柔相济 |
3.动静相兼,圆和大方 |
4.形神兼备,天人相应 |
(三)健身气功的作用 |
六.《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 |
(一)致虚守静养生思想及其体现 |
1.致虚守静 |
2.致虚守静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 |
(二)专气致柔养生思想及其体现 |
1.专气致柔 |
2.专气致柔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 |
(三)营魄抱一养生思想及其体现 |
1.营魄抱一 |
2.营魄抱一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 |
(四)少私寡欲养生思想及其体现 |
1.少私寡欲 |
2.少私寡欲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 |
(五)道法自然养生思想及其体现 |
1.道法自然 |
2.道法自然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四、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太平道探源 |
第一节 太平道的产生 |
一、时代背景 |
二、思想背景 |
第二节 太平道的演进与式微 |
一、太平道“中黄太一”的宗教思想 |
二、太平道“符水跪拜”的宗教仪式 |
三、太平道的全盛与式微—黄巾大起义 |
四、黄巾大起义之后的太平道 |
第二章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体及场所考察 |
第一节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主体 |
一、当地道教信众 |
二、当地政商界 |
三、当地群众 |
四、学术界 |
第二节 东岳天齐庙 |
一、天齐庙的历史传说 |
二、天齐庙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主体与场所重构的现代启示 |
一、多方参与重构当代宗教文化 |
二、民间传说重构古今宗教文化 |
三、现代宫观重构多元宗教文化 |
第三章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宗教仪式考释 |
第一节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宗教仪式 |
一、打黄醮道场 |
二、度亡道场 |
第二节 仪式重构的特色分析 |
一、传承“太一”、“三官”信仰 |
二、继承用“符”传统 |
三、以“太平道乐”为传法辅助 |
第四章 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的黄巾民俗考证 |
第一节 尚“黄”传统 |
第二节 抬黄杠 |
第三节 太平鼓 |
第四节 黄巾民俗信仰在重构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atalogue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国际背景 |
1.1.3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
1.1.4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机遇分析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 |
1.3.2 关于道教文化经济学的研究 |
1.3.3 关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研究 |
1.4 小结 |
1.4.1 简评 |
1.4.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主要创新 |
2. 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2.1 宗教文化综述 |
2.1.1 世界宗教文化概述 |
2.2 我国宗教文化概述 |
2.2.1 我国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2 我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3 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4 中国天主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2.5 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3 我国宗教文化的比较 |
2.3.1 从中国发展史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2 从崇拜对象角度比较教文化 |
2.3.3 从仪式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4 从各种节日比较宗教文化 |
2.3.5 从艺术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6 从养生角度来比较宗教文化 |
2.3.7 从生态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
2.3.8 从和谐思想比较宗教文化 |
2.4 小结 |
2.4.1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与物质的产物 |
2.4.2 宗教文化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
2.4.3 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 |
3.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1 道教文化内涵 |
3.1.1 道教文化的内涵 |
3.1.2 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
3.2 道教文化资源的分类 |
3.3 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 |
3.3.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 |
3.3.2 道教神仙文化资源 |
3.3.3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 |
3.3.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 |
3.3.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 |
3.3.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 |
3.3.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
3.3.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
3.3.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 |
3.4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2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3.4.3 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3.4.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
3.5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
3.5.1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
3.5.2 现阶段我国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3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
3.6 小结 |
3.6.1 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 |
3.6.2 制度变迁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深刻 |
4. 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 |
4.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要素构成 |
4.1.1 道教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分析 |
4.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4.2.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因分析 |
4.2.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建立 |
4.3 以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为例 |
4.3.1 选择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案例的原因分析 |
4.3.2 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表 |
4.3.3 小结 |
5. 道教文化资源 SWOT 分析与区域影响 |
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优势(Strength)分析 |
5.1.1 东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1.2 中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1.3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
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劣势(Weakness)分析 |
5.2.1 东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
5.2.2 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
5.2.3 西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的劣势 |
5.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5.3.1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5.3.2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5.3.4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
5.3.5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5.3.6 中华文化影响扩大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看竞争平台 |
5.4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外部威胁(Threat)分析 |
5.4.1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冲击 |
5.4.2 来自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
5.4.3 来自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的压力 |
5.4.4 来自旅游文化产品导向的影响 |
5.5 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矩阵 |
5.6 小结 |
5.6.1 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优势没有没有成为“开采”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 |
5.6.2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
5.6.3 西部地区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
5.6.4 道教文化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
6.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 |
6.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6.1.1 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及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 |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
6.1.3 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
6.1.4 规制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
6.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
6.2.1 道教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
6.2.2 道教文化资源单项开发模式 |
6.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
6.3.2 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并有待于整合 |
6.3.3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链条尚未形成 |
6.3.4 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
6.4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设计-----以龙虎山为例 |
6.4.1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
6.4.2 加大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力度 |
6.4.3 建成世界道教文化中心 |
6.5 小结 |
6.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极其重要 |
7.1.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
7.1.3 制度建设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
7.1.4 价值评估是检验道教文化资源经济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
7.1.5 比较优势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 |
7.1.6 创新精神是选择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依据 |
7.1.7 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是一种战略性的理性选择 |
7.2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制度 |
7.2.2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
7.2.3 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规划 |
7.2.4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区域性合作 |
7.2.5 制定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战略 |
7.2.6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武当文化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论文提纲范文)
序 |
理 论 |
历史与人物 |
信仰与仪式 |
建筑与文物 |
民俗 |
武术 |
音乐与美术 |
医药与养生 |
文学 |
旅游与经济 |
【编校:饶咬成,蔡贤富】 |
(7)新遗产城市 ——世界遗产观念下的新城市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方向和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原型和类型 |
1—1、城市缘起和城市理论 |
1—2、城市理想和理想城市 |
1—3、经典城市类型和概念 |
1—4、城市类型的范畴定义 |
第二章、城市危机、动机和契机 |
2—1、城市危机—文化危机 |
2—2、城市动机—新遗产文化 |
2—3、城市契机—新遗产城市 |
第三章、方法模式研究 |
3—1、观念模式 |
3—2、价值模式 |
3—3、发展模式 |
3—4、规划模式 |
3—5、设计模式 |
3—6、空间模式 |
第四章、"新遗产城市"方法模式 |
4—1、"新遗产城市"方法要素 |
4—2、"新遗产城市"方法模式 |
[第二部分 方案] |
第五章、武当山和太极湖 |
5—1、项目背景:世界遗产,国家名片,旅游特区 |
5—2、发展愿景: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 |
5—3、基地场景:太极湖与太极镇 |
第六章、乌有乡和太极镇 |
6—1、太极镇"文化原型"…"乌有乡" |
6—2、太极镇"概念类型"…"新遗产小镇" |
6—3、太极镇"规划模型"…"环境,经济,社会,文化" |
6—4、太极镇"空间造型"…"空间、建筑、环境、交通" |
6—5、太极镇"遗产文化"…"道教文化、武术文化、养生文化" |
6—6、案例研究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二、世界遗产专题研究 |
[致谢] |
[后记] |
(8)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人类自身的追求 |
(三) 学科发展的要求 |
三、养生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一部分 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哲学背景 |
(一) 《周易》 |
(二) 道家 |
(三) 儒家 |
(四) 《吕氏春秋》 |
三、医学背景 |
第二部分 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一、体系建构的标志—《内经》成书 |
(一) 强调精、气、神的作用 |
(二) 寿夭论和衰老论 |
(三) 前瞻性地提出“治未病”理念 |
二、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
第三部分 传统思维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 |
一、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 |
(一) 整体性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最显着特点之一 |
(二) 中国传统思维又表现为直觉性、取象性、辩证性和经学性倾向 |
二、传统思维对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 |
(一) 整体思维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 |
(二) 取象思维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 |
(三) 辩证思维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技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9)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 ——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道家的神仙思想 |
第一节 道家的原始乐园思想 |
第二节 道家的神仙思想 |
第三节 道家修仙理论的提出 |
第二章 道教神仙信仰的建立及其理论的转型 |
第一节 道教天宫的建构 |
第二节 道教神仙谱系的排列 |
第三节 道教神仙信仰理论的转型 |
第三章 道教神仙信仰的人生超越性 |
第一节 生死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生死超越的解决理路 |
第四章 道教神仙信仰对人间社会的反照 |
第一节 《太平经》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道教宫观与洞天福地的意蕴 |
第五章 民间生活神仙信仰的功利性 |
第一节 民俗活动中的神仙信仰 |
第二节 民间神仙信仰的特征 |
第六章 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 |
第一节 道教神仙信仰对民间的渗透和影响 |
第二节 道教对民间神仙信仰的吸纳 |
第三节 神仙信仰相互渗透的后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武当道教医药玄览(论文参考文献)
- [1]《道德经》主要养生思想在健身气功中的体现研究[D]. 廖越.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2]道通天地 德贯古今 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北十堰武当山成功举办[J]. 本刊综合. 民族大家庭, 2017(03)
- [3]河北平乡太平道文化重构研究[D]. 刘雅稚.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4]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 [5]古今武当道教医药名师小传[J]. 信德. 武当, 2012(06)
- [6]武当文化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J]. 胡遂生,钱超,杜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 [7]新遗产城市 ——世界遗产观念下的新城市类型研究[D]. 李玉峰. 中央美术学院, 2010(07)
- [8]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 谭颖颖.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4)
- [9]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 ——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D]. 李小光. 四川大学, 2002(02)
- [10]武当道教医药玄览[J]. 尚儒彪. 湖北中医杂志,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