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玉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特性研究

小麦品种玉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特性研究

一、小麦品种豫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部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志锋[1](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乔佳秀[2](2021)在《播量和追氮量对冬小麦西农805穗部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挖掘冬小麦品种西农805的增产潜力,研究不同播量与拔节期追氮量对其农艺性状、穗部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西农805的肥密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播量为主区,分别设四个水平:D1(112.5 kg·hm-2)、D2(150 kg·hm-2)、D3(187.5 kg·hm-2)、D4(225 kg·hm-2);拔节期追施氮肥量为副区,设四个水平:N1(不追施尿素),N2(追施尿素60 kg·hm-2),N3(追施尿素120 kg·hm-2),N4(追施尿素180 kg·hm-2)。经过两年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播量对西农805灌浆期旗叶的叶面积影响显着,相同追氮量处理下,灌浆期旗叶的叶面积随着播量的增大而减小,播量为112.5 kg·hm-2时最大。随着播量的增大,西农805的株高、芒长、旗叶鞘长、穗下茎节长均增大,高播量(225 kg·hm-2)与低播量(112.5 kg·hm-2)处理间差异显着,增加追氮量会促进穗长增加。2.各小穗位结实粒数随小穗位从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减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在7-10小穗位结实粒数达到最大值。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处理的拟合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R2值均大于0.781。不同穗位的结实粒数、小花数、小花结实率均呈不对称分布,籽粒发育表现出近中优势。不同穗位结实小穗数、小花数和小花结实率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增大播量可提高不同穗位结实小穗数和小花结实率,尤其是下部和上部穗位,高播量(225 kg·hm-2)与低播量(112.5 kg·hm-2)处理间差异显着,即高密种植有利于提高穗部结实特性。随着追氮量的增加,不同穗位结实粒数、上部结实小穗数和下部小花结实率增加,在追氮180 kg·hm-2水平下(N4)下部结实小穗数达到最大值,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分别为2.07个和1.75个。3.播量可显着增加穗数,壮大群体数量,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高播量(225kg·hm-2)比低播量(112.5 kg·hm-2)每公顷穗数分别显着提高了39.13%和21.47%,而千粒重随播量的增大而减小。适当增加追氮量可以增加穗粒数,低播量(225 kg·hm-2)下增加追氮量可提高有效穗数,高播量(225 kg·hm-2)下增加追氮增产效果不明显。2018-2019年产量在D4N4处理(播量为225 kg·hm-2、基肥750 kg·hm-2、追氮量180kg·hm-2)时达到最大值8448.67 kg·hm-2,2019-2020年产量在D4N3处理(播量为225kg·hm-2、基肥750 kg·hm-2、追氮量1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10136.40 kg·hm-2。4.播量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在相同的氮肥处理中,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蛋白质含量高播量较低播量分别显着降低了6.20%和3.56%,降低播量对冬小麦加工品质起优化作用,不同追氮处理中,2019-2020年沉降值N4较N1显着提高了3.08%。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生产可采用播量为225 kg·hm-2,同时底肥施入750 kg·hm-2,拔节期追氮120-180 kg·hm-2的氮密组合,能够充分挖掘冬小麦西农805生产潜力。

吕栋云[3](2021)在《基于两个RIL群体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为世界35%以上的人口提供食物。但是,由于耕地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口急剧增加,小麦的产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提高单产潜力一直是小麦育种的主要任务。本研究基于50K和90KSNP芯片,以分别含有198个和102个株系的F11:12RIL群体“西农1376/小偃81”和“周麦8425B/小偃81”为材料,于20172018、20182019、20192020年分别在陕西杨凌和河南南阳种植,利用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组的SNP芯片构建2个高密度遗传图谱,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6个环境下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以期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精细定位及基因克隆等奠定基础。1.构建了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2张高密度遗传图谱。在50K芯片中共筛选了2868个SNP标记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共划分了22个连锁群,连锁群全长为3 945.34c M,平均遗传距离为1.38 c M;在90K芯片中共筛选了1 738个SNP标记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共划分了26个连锁群,连锁群全长为2 068.80 c M,平均遗传距离为1.19c M;2.在穗部相关性状的检测中,两个群体六种环境下共定位到176个QTL位点,分布在小麦的整个染色体组,其中西农1376/小偃81构建的群体定位到98个QTL位点,周麦8425B/小偃81构建的群体定位到78个QTL位点。两个群体共检测到36个控制穗长的位点,22个控制小穗数的位点,27个控制小穗着生密度的位点,13个控制可育小穗的位点,18个控制不育小穗数的位点,25个控制穗粒数的位点,14个控制小穗结实率的位点以及21个控制总结实率的位点。单个位点可解释1.29%50.74%的表型变异,其中有66个表型变异解释率大于10%的主效位点,有37个在三个及以上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的稳定QTL。3.在籽粒相关性状的检测中,两个群体六种环境下共定位到100个QTL位点,除2D、7D外,分布在小麦的整个染色体组,其中西农1376/小偃81构建的群体定位到56个QTL位点,周麦8425B/小偃81构建的群体定位到44个QTL位点。两个群体共检测到33个控制千粒重的位点,35个控制粒长的位点以及32个控制粒宽的位点。单个位点可解释1.20%29.27%的表型变异,其中有37个表型变异解释率大于10%的主效位点,有9个在三个及以上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的稳定QTL。4.在旗叶相关性状的检测中,两个群体六种环境下共定位到77个QTL位点,除5B、6D外,分布在小麦的整个染色体组,其中西农1376/小偃81构建的群体定位到54个QTL位点,周麦8425B/小偃81构建的群体定位到23个QTL位点。两个群体共检测到31个控制旗叶长的位点,22个控制旗叶宽的位点以及24个控制旗叶面积的位点。单个位点可解释2.69%41.51%的表型变异,其中有28个表型变异解释率大于10%的主效位点,有11个在三个及三个以上环境中均稳定被检测到的稳定QTL。5.西农1376/小偃81群体共定位到208个QTL位点,周麦8425B/小偃81群体共定位到145个QTL位点。穗部相关性状中,两群体在3A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相同的控制穗长的QTL,在5A和5B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穗粒数的QTL有共同区间,在7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可育小穗数、不育小穗数和总结实率的QTL也都有共同区间;籽粒相关性状中,在4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千粒重的QTL和在6B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粒长的QTL有共同区间;旗叶相关性状中,在3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旗叶长的QTL和在3B、6B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旗叶面积的QTL有共同区间。6.多环境下都能被检测到的且表型贡献率大于10%的主效稳定位点35个,包括1个控制穗长的位点QSL-XX.2D,5个控制小穗数的位点QTSS-XX.5D、QTSS-ZX.2B、QTSS-ZX.6A.1、QTSS-ZX.6A.2和QTSS-ZX.7A.2,4个控制穗密度的位点QSD-XX.2D、QSD-XX.5D、QSD-ZX.6D和QSD-ZX.7A.3,2个控制可育小穗数的位点QFSS-XX.5D、和QFSS-ZX.2B,3个控制不育小穗数的位点QSSS-XX.5A、QSSS-ZX.5A和QSSS-ZX.7A.1,1个控制穗粒数的位点QGNS-ZX.2B,4个控制小穗结实率的位点QSF-XX.5A.2、QSF-ZX.5A、QSF-ZX.7A.1和QSF-ZX.7A.2,2个控制总结实率的位点QGNFS-ZX.5A、和QGNFS-ZX.7A.1,1个控制千粒重的位点QTGW-XX.4D,3个控制粒长的位点QGL-XX.3A.1、QGL-XX.5D.2和QGL-ZX.7B,2个控制粒宽的位点QGW-XX.4D、和QGW-ZX.6A,2个控制旗叶长的位点QFLL-XX.1A.2、和QFLL-XX.5D.3,2个控制旗叶宽的位点QFLW-XX.6B、和QFLW-ZX.3B,3个控制旗叶面积的位点QFLA-XX.5D.2、QFLA-ZX.2B和QFLA-ZX.4B.1。7.本研究发现产量相关性状QTL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存在一因多效或QTL成簇分布的现象,两群体共定位到85个一因多效位点。西农1376/小偃81群体定位到了49个QTL位点簇,其中在2D染色体区段AX-111561744AX-179557748检测到控制穗长、小穗着生密度和旗叶宽的一因多效QTL,贡献率为19.62%50.44%,该位点在7个环境中都能被检测到,是稳定主效QTL;在4D染色体上定位到控制穗长、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千粒重、粒宽、旗叶长和旗叶宽的一因多效QTL,是稳定QTL;在5A染色体上定位到控制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结实率、总结实率、千粒重,粒长和粒宽的一因多效QTL,是稳定QTL;在5D染色体区段AX-110220844AX-109801629检测到的控制穗长、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可育小穗数、总结实率、粒长、粒宽、旗叶长、旗叶宽和旗叶面积的一因多效QTL,与春化基因VRN1紧密连锁,可能为新的稳定主效QTL位点;在7A染色体上定位到控制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可育小穗数和粒长的一因多效QTL,是稳定QTL。周麦8425B/小偃81群体定位到了36个一因多效位点,其中在2B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小穗数、可育小穗数和穗粒数的一因多效QTL,贡献率为15.53%,是稳定主效QTL;在5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结实率和总结实率的一因多效QTL,贡献率为14.63%,是稳定主效QTL;在6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可育小穗数、总结实率、千粒重、粒长、粒宽和旗叶长的一因多效QTL,贡献率为15.49%,是稳定主效QTL;在7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控制小穗数、穗密度、可育小穗数、不育小穗数、小穗结实率和总结实率的一因多效QTL,贡献率为16.28%,是稳定主效QTL。

蔺明月[4](2021)在《冀中北抗旱小麦品种筛选及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缺水是限制包括冀中北在内的河北省小麦生产的主要胁迫因素,为筛选适合冀中北种植的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明确抗旱生理基础并找出适合小麦抗旱性鉴定的指标,本研究利用1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苗期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及复水后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体积、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等7个性状的变化,并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苗期抗旱性鉴定和抗旱指标筛选。同时,利用全生育期自然干旱胁迫法,测定了 12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9个生理生化性状和成熟期的9个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分析了这些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河北省新审定的25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冬后浇2水(D2)、浇1水(D1)和不浇水(0水,D0)等不同水处理下的抗旱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用20%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水分胁迫试验,研究小麦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频次分析表明,各性状对PEG胁迫反应的敏感性依次为根长、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鲜重和根体积,根干重在PEG胁迫第5天反应较敏感,复水后则表现不敏感。主成分分析表明:PEG胁迫第5天,小麦抗旱性93.1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可被2个主成分所代表;复水第3天,小麦抗旱性90.5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可被3个主成分所代表。PEG胁迫下和复水后不同品种基于CDC值、WDC值和D值的抗旱敏感性评价结果基本拟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PEG胁迫第5天各个指标的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和与WDC值的关联度相同,从大到小依次为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根干重、根体积、根长和根鲜重。复水第3天,各个指标DC值与WDC值和D值的关联度基本一致。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个抗旱级别,PEG胁迫第5天和复水第3天结果相同:其中第Ⅰ类为抗性品种,分别有石麦22、小偃60、石农952、中麦1062、中信麦99和西途555;第Ⅱ类为中抗性品种,有中信麦9号、中麦155和河农6425;剩下的沧麦119等3个品种为第Ⅲ类敏感品种。除根鲜重、根干重和根系活力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D值、CDC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EG胁迫第5天除根长和根鲜重外剩下的根系总吸收面积等5个指标均与D值密切相关;复水第3天根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指标均与D值密切相关。2、在小麦成熟后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条件下的各个农艺性状(大田),结果发现:12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大田干旱胁迫下穗粒数显着增加,其余各农艺性状指标均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分蘖和产量,下降幅度最小的是小穗数性状。河农6425、中信麦9号、衡4399、沧麦119和轮选169受到干旱胁迫后不孕小穗增加,剩下石农952等7个品种降低。石农952、石麦22、中信麦99、西途555、小偃60、中麦1062和中麦155在各个性状的下降幅度和穗粒数的增加幅度均较小,衡4399、沧麦119和轮选169则相反。旱棚条件下,石农952、轮选169、中信麦99、西途555、衡4399和小偃60等品种受干旱胁迫后各个农艺性状变化均较小。3、采集不同生育时期的12个小麦品种的旗叶(大田),对其进行叶片离体失水速率(RWL)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结果发现:在干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RWL和RWC在各个生育时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灌浆期和孕穗期的降幅最小。在拔节期等4个时期,石农952、石麦22、小偃60、西途555和中信麦99的RWL和RWC降幅始终低于河农6425、沧麦119和衡4399。利用叶绿素仪和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F0、Fm、Fv/Fm),结果发现: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在干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同样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较之D2处理,D0处理下的F0值均高于D2处理;而D0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Fm值和Fv/Fm值均低于D2处理。不同品种干旱胁迫下降低和增加的幅度不同,叶绿素含量和Fm值降幅最小的品种是石农952和石麦22,Fv/Fm降幅最小的品种是石农952和西途555,F0增加幅度最小的品种为石农952和小偃60。旱棚条件下,衡4399、西途555、轮选169、中麦1062和小偃60等品种的RWL、RWC、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下降或增加幅度均小于沧麦119和中麦155。4、测定大田不同生育时期的12个小麦品种旗叶的SOD、CAT酶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除拔节期的SOD活性外,其余时期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均上升,不同时期上升的幅度不同,SOD在灌浆期增幅最大,CAT和MDA在拔节期增幅最大,灌浆期和开花期增幅最小。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增加幅度也不相同,其中SOD活性增幅最小的品种为石农952和中信麦99,最大的品种为衡4399和中信9号;CAT活性和MDA含量增幅最小的品种为石农952和石麦22,增幅最大的品种为沧麦119和衡4399。5、石农952、中信麦99、石麦22、西途555、小偃60和中麦1062在苗期(PEG模拟干旱)和大田(河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衡4399和轮选169在旱棚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根长、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小麦品种苗期鉴定、直观的抗旱评价指标。对12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株高、分蘖、旗叶长等10个农艺性状和9个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获得了小麦抗旱性的3个主成分指标,分别为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Fv/Fm,开花期的相对含水量和成熟期的分蘖。6、在徐水试验站对河北省25份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发现,中麦1062、河农6049、京花11、河农6425、科伟20、京冬18和衡4444等7个品种综合抗性突出,在不同浇水处理条件影响下,科茂53表现出了较好的节水、稳产抗逆性能。

赵德辉[5](2020)在《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文中研究表明分蘖角度是小麦株型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其群体光合效率和抗逆性,对产量和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关于小麦分蘖角度的遗传研究却很少。对该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发掘相关基因,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或功能标记,对小麦株型和产量改良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和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黄淮麦区166份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通过连锁和关联分析对分蘖角度进行QTL定位;同源克隆了分蘖角度调控基因Ta TAC-D1,对其等位变异进行分析,并发掘相应功能标记,分别利用安阳156份和北京93份亲本圃材料对Ta TAC-D1基因进行效应验证,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了Ta TAC-D1基因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8个环境中麦871/中麦895群体266份F6家系的分蘖角度,选择分蘖角度极大和极小各30份家系构建混池,通过BSR-seq和完备区间作图法在1AL和5DL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新的分蘖角度QTL,分别命名为QTA.caas-1AL和QTA.caas-5D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1~8.9%和13.8~24.8%,优异等位(分蘖角度减小)变异均来自中麦895。上述QTL分别在包含121份BC1F4家系的中麦871/中麦895//中麦871群体和175份BC1F4家系的中麦871/中麦895//中麦895群体中得到验证。2.以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174份家系为材料,利用4个环境分蘖角度表型数据和660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在2B、2DS、4A、4D、6BS、7AL和7D染色体上定位到7个分蘖角度QTL,分别命名为QTA.caas-2B、QTA.caas-2DS、QTA.caas-4AL、QTA.caas-4D、QTA.caas-6BS、QTA.caas-7AL和QTA.caas-7D,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3~21.7%。其中,QTA.caas-2B、QTA.caas-4AL、QTA.caas-4D和QTA.caas-7D的优异等位变异来自中麦895,其他3个QTL的优异等位变异来自扬麦16。开发了主效稳定QTL QTA.caas-2B的KASP-2B标记,并以166份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其效应加以验证。3.以166份品种(系)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灌溉和干旱两种处理4个环境的分蘖角度表型数据,结合90K+660K SNP高密度物理连锁图谱,关联到18个分蘖角度位点,分别位于1B、2A(3个位点,下同)、2B(3)、2D、4A、4B、5B(2)、5D(2)、6D、7A(2)和7B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5~18.1%,优异等位变异频率的变化范围为0.06~0.94。开发5B(2)、7A和7B染色体4个KASP标记,并对其效应加以验证。关联分析时显着性阈值为P<0.001时,可以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中麦871/中麦895群体定位的QTA.caas-5DL位点和扬麦16/中麦895群体定位的QTA.caas-2B和QTA.caas-4D位点。4.将位于QTA.caas-5DL区间内的水稻分蘖角度基因Os TAC1同源基因Traes CS5D02G322600命名为Ta TAC-D1,并加以克隆,在第三外显子发现一个A/G碱基突变,造成第169位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Thr)变成丙氨酸(Ala)。根据第三外显子错义突变开发了一个KASP功能标记KASP-TAC-D1,可以有效区分Ta TAC-D1-A和Ta TAC-D1-G两种等位变异。利用KASP-TAC-D1检测分别来自安阳和北京的156份和93份亲本圃材料,发现70%以上的品种为Ta TAC-D1-A基因型,其分蘖角度显着大于Ta TAC-D1-G基因型的品种。5.以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剩余杂合系为材料,构建了Ta TAC-D1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IL871(纯合871基因型)和NIL895(纯合895基因型)。产量试验表明,NIL871的分蘖角度在灌溉和干旱处理环境中均显着大于NIL895,株型较松散。灌溉处理环境中,NIL895的穗数和产量显着高于NIL871,但在干旱处理环境中,二者的产量差异不显着。灌溉和干旱处理环境中,NIL871和NIL895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着。本研究对小麦分蘖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遗传解析,发掘了多个新的稳定QTL,克隆了Ta TAC-D1基因,对其与分蘖角度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多个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和Ta TAC-D1基因的功能标记,为进一步开展分蘖角度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分子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柳志华[6](2020)在《玉米光温敏无雄穗性状的转育方法研究》文中认为

李梅[7](2020)在《播期对强筋小麦品种不同穗(粒)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2018-2019生长季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姜华村进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泰山27、泰科麦33、洲元9369、济麦20、济麦229、师栾02-1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0月8日(常规播期)和10月22日(推迟播期)两个播种日期,研究了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在不同穗(粒)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适期晚播对强筋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空间分布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主要表现为下、中部穗位籽粒结实粒数和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高于上部穗位。各穗位第1、2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高于其他粒位,品质性状整体上表现为第1、2粒位籽粒高于或持平于第3粒位。下、中部第1粒位和第2粒位是影响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穗(粒)位。2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结实粒数、粒重的影响适期晚播后,各品种主要因下、中部穗位结实粒数升高使穗粒数升高,但不同粒位结实粒数的变化在品种间差异较大。适期晚播后,济麦229各穗(粒)位籽粒粒重降低使整体粒重降低,泰山27因部分穗(粒)位籽粒粒重降低使整体粒重降低;泰科麦33因部分穗(粒)位籽粒粒重升高使整体粒重升高;洲元9369、济麦20、师栾02-1因各穗(粒)位籽粒粒重较为稳定,使整体粒重保持不变。3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品质性状的影响适期晚播后,泰山27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因各穗(粒)位,尤其是上部穗位和各穗位高粒位籽粒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泰科麦33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因各穗(粒)位籽粒含量保持不变而维持稳定。洲元9369、济麦20、济麦229、师栾02-1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升高主要与下、中部穗(粒)位籽粒含量升高有关。适期晚播后,泰山27下部各粒位及中部第1粒位籽粒沉降值升高,其他穗(粒)位籽粒沉降值在播期间无差异显着;其他品种的沉降值升高,这与各穗(粒)位籽粒沉降值升高有关。与此同时,洲元9369、济麦229、师栾02-1沉降值的升高尤其与各穗位高粒位籽粒沉降值的升高有关。4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适期晚播后,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变化存在基因型差异。适期晚播后,济麦229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显着降低,泰山27、泰科麦33、洲元9369、济麦20、师栾02-1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显着升高,增幅达9.32%-19.44%。综合区域产业发展和加工品质需求,在推广适期晚播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时,可以选择泰科麦33、洲元9369、济麦20、师栾02-1以协调产量、品质和氮效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的结论还有待在黄淮东部麦区开展多点、多年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袁泽宸[8](2020)在《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播期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中下游麦区由于直播水稻面积的扩大、水稻品种生育期偏长及小麦播种期阴雨天气频发,导致小麦播期推迟、生育时期缩短,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千粒重是小麦产量构成的三要素之一,千粒重同时受到粒型和籽粒充实度的影响,迟播小麦生长后期高温往往影响灌浆程度,鉴定筛选不同播期间籽粒大小稳定的小麦种质,发掘控制小麦籽粒大小的SNPs,将有助于耐迟播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本文以国内外不同来源的327份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2018年-2019年同时播种于扬州和盐城2试点,每点均分3播期播种,成熟后收获籽粒晒干扬净,测定粒长、粒宽、千粒重、长宽比,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小麦籽粒性状总体进行评价,筛选符合不同要求的小麦种质资源。再以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不同播期间粒重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鉴定与小麦籽粒大小性状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分析同一播期下控制多个籽粒性状的分子标记及不同播期下稳定的分子标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试材料籽粒性状在不同播期、不同试点间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扬州试点粒长变幅为4.15 mm-8.15 mm;盐城试点粒长变幅为4.38 mm-7.64 mm;扬州试点粒宽变幅为2.01 mm-4.01 mm,盐城试点粒宽变幅为2.31 mm-3.72 mm;扬州试点千粒重变幅为16.83 g-63.35 g,盐城试点千粒重变幅为17.42 g-59.75 g;扬州试点籽粒长宽比变幅为1.59-2.69,盐城试点籽粒长宽比变幅为1.67-3.41。粒长、粒宽、千粒重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长宽比则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升高,盐城试点群体播期间均值变化幅度均高于扬州试点,籽粒性状在不同播期与地点间差异变化不大,但在同一播期的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2、两试点小麦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均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2试点籽粒性状的BLUPs值也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在地点、播期、品种、品种与播期、品种与地点的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3、两试点三播期间的粒长与粒宽、千粒重、长宽比,粒宽与千粒重间表现为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千粒重与长宽比为负相关,试点间的相关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4、在三播期间分别检测到227个、190个及283个与籽粒性状相关SNPs,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3播期检测到多个性状关联SNPs分别为25个、17个和40个。3播期均与粒长相关联的SNPs 19个,均与粒宽相关联的SNPs 6个,均与千粒重相关联的SNPs 10个,均与长宽比相关联的SNPs 10个。

刘盼[9](2019)在《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及防控技术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短暂异常高温、连阴雨、寡照、大风、干旱等异常天气频发,其中出苗阶段、大喇叭口期及灌浆初期干旱,抽雄散粉阶段高温对玉米产量形成具有严重影响。利用气候变化倾向率方法,分析了1971年2018年河北平原32个县(市、区)周年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选择1971年2018年河北平原86个县(市、区)气象数据,分析了夏玉米季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利用地表相对湿润指数法(Mi),分析了播种出苗阶段(6月1日20日)、大喇叭口期(7月21日30日)和灌浆初期(9月1日10日)干旱发生趋势;利用高温累计度日(EDD)和高温发生天数(EHD)法,分析了抽雄散粉期(8月1日25日)高温发生趋势;结合河北平原夏玉米生产实际情况,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分析了深松施肥一体化播种和聚丙烯酰胺型高效保水剂2种干旱防控技术、喷施植物调节剂和耐高温品种筛选2种热害防控技术,对夏玉米干旱和热害的防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1971年2018年,河北平原整体周年降水均呈减少趋势,河北平原南部(邢台和邯郸)-10.04 mm/10a,中部(石家庄、衡水、保定、沧州和廊坊)-14.76 mm/10a;东北部(唐山)-28.35 mm/10a,全省平均降水量倾向率-15.28 mm/10a。河北平原南部0.28℃/10a,中部0.32℃/10a;东北部0.37℃/10a,全省平均气温倾向率0.33℃/10a。全省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10a和-15.28 mm/10a,整体气候干暖化趋势明显。(2)1971年2018年夏玉米季(69月份),全区阶段平均降水量倾向率-18.33 mm/10a,平均气温倾向率0.29℃/10a;全区≥34℃、≥37℃和≥40℃三个高温累计日数呈上升趋势,倾向率积温均呈增加趋势,且高温累计日数也呈增加趋势。河北平原南部(邢台和邯郸)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28℃/10a和-10.04mm/10a,中部(石家庄、衡水、保定、沧州和廊坊)分别为0.32℃/10a和-14.76 mm/10a;东北部(唐山)分别为2.36 d/10a、0.6 d/10a和0.08 d/10a。夏玉米季干旱高温趋势明显加剧。不同年代间干旱与高温风险时空差异较大;冀东平原区干旱与高温热害风险均较低;中南部平原区,在时间分布上,出苗阶段和大喇叭口期干旱,随时间推移,范围和强度有加重趋势,灌浆初期阶段干旱风险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分布上,不同年代干旱风险分布无明显规律;抽雄散粉期累计≥32℃和≥34℃年均累计日数和有效积温从70年代至今有加重趋势,其中,东部低平原区出现高温概率和积温均较高。(3)采用深松施肥一体化播种方式和聚丙烯酰胺型高效保水剂,均可显着提高夏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降低耗水量,并提高WUE,可实现较好的抗旱保墒效果;采用玉黄金和多胺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显着降低玉米穗部秃尖长度,提高产量,实现了较好的抗高温热害效果。适于在河北平原夏玉米生产区推广使用。

朱倩,孟自力,闫向泉,倪雪峰,朱伟[10](2019)在《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生态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多年的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研究了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不同生态区适应的大穗型小麦品种类型,结果表明:依据单穗重、穗长、小穗数中的某一指标和一个地区一年数值来区分,难以反映出此类品种的共有特性和各自穗部特征;大穗型小麦品种生态区域选择性较强,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选用品种。进一步分析可知,大穗型小麦品种应是穗长8.5 cm以上,公顷成穗数在570万以下,单穗重较突出的品种,其中长江流域宜选用大穗、中大穗型春性品种,黄淮麦区宜选用中大穗型半冬性品种,其中黄淮南片也宜选用大穗型弱春性品种,而京津等北部麦区不宜选用大穗型品种。

二、小麦品种豫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部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品种豫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试验方法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5.2.3 根系特征分析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前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6.1.2 供试材料
        6.1.3 试验设计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播量和追氮量对冬小麦西农805穗部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不同播量和氮肥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影响研究
        1.2.2 不同播量和氮肥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1.2.3 不同播量和氮肥对小麦穗花发育与结实特性影响研究
        1.2.4 不同播量和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研究
        1.2.5 不同播量和氮肥对小麦主要品质影响研究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小麦农艺性状调查
        2.3.2 产量及室内考种
        2.3.3 品质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灌浆期旗叶叶面积的影响
        3.1.3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穗部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不同穗位结实小穗数的影响
        3.2.2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不同穗位结实粒数的影响
        3.2.3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分布影响
        3.2.4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不同穗位小花数的影响
        3.2.5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不同穗位小花结实率的影响
    3.3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4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不同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4.1.3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4 不同播量和追氮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4.1.5 两年不同生态条件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两个RIL群体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1.1 QTL定位原理
        1.1.2 QTL定位群体
        1.1.3 DNA分子标记
        1.1.4 QTL定位方法
    1.2 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2.1 穗长研究进展
        1.2.2 小穗数研究进展
        1.2.3 小穗着生密度研究进展
        1.2.4 穗粒数研究进展
        1.2.5 结实性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3 小麦籽粒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4 小麦旗叶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种植及农艺性状调查
        2.2.2 DNA提取及分子标记筛选
        2.2.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2.4 表型数据分析及QTL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3.1.1 两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描述性统计
        3.1.2 两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2.1 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3.2.2 连锁图谱的概况
    3.3 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3.1 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3.2 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3.3 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第四章 讨论
    4.1 试验群体的选择
    4.2 遗传图谱的构建
    4.3 穗部相关性状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4.4 籽粒相关性状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4.5 旗叶相关性状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4.6 两个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定位结果间的比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冀中北抗旱小麦品种筛选及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作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1.1.1 干旱胁迫对作物植株形态的影响
        1.1.2 干旱胁迫对作物水分相关指标的影响
        1.1.3 干旱胁迫对作物光合产能作用的影响
        1.1.4 干旱胁迫对作物抗氧化酶与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1.1.5 干旱胁迫对作物根系特征的影响
    1.2 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
        1.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1.2.2 干旱棚、人工气候室法
        1.2.3 高渗溶液法
    1.3 作物抗旱性评价方法
        1.3.1 抗旱系数
        1.3.2 抗旱指数
        1.3.3 直接比较法
        1.3.4 隶属函数法
        1.3.5 主成分分析法
        1.3.6 灰色关联度系数法
        1.3.7 聚类分析
    1.4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苗期抗旱性鉴定试验
        2.2.2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试验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根系测定
        2.3.2 田间调查与考种
        2.3.3 叶片离体失水速率
        2.3.4 叶片相对含水量
        2.3.5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2.3.6 酶活性测定
        2.3.7 叶面积调查和干物质积累
        2.3.8 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PEG胁迫下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3.1.1 供试小麦品种各个指标测定值变化
        3.1.2 单项指标分析
        3.1.3 主成分分析
        3.1.4 不同品种的综合抗旱性评价
        3.1.5 灰色关联度分析
        3.1.6 聚类分析及抗旱级别的划分
        3.1.7 抗旱指标的筛选
    3.2 田间不同生育时期的小麦抗旱性研究
        3.2.1 供试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3.2.2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水分相关含量的变化
        3.2.3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2.4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5 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
        3.2.6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水分相关含量的变化
        3.2.7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3.2.8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9 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旱指数间的相关性
        3.2.10 主成分分析
        3.2.11 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产量的变化
    3.3 河北省低平原区东北部节水丰产小麦品种筛选
        3.3.1 自然因素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3.3.2 供试小麦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和水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的变化
        3.3.3 供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变化
        3.3.4 不同水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产量的变化
        3.3.6 不同水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抗旱指数
        3.3.7 相关分析
        3.3.8 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4.1.1 干旱胁迫下小麦根系变化
        4.1.2 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评价方法
        4.1.3 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
        4.1.4 小麦苗期抗旱指标筛选
    4.2 不同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4.3 不同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受到干旱胁迫时农艺性状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株型
        1.1.1 株型概念
        1.1.2 理想株型概念
        1.1.3 株型与育种
    1.2 水稻分蘖角度遗传研究进展
        1.2.1 水稻分蘖角度QTL定位
        1.2.2 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理
    1.3 TAC1基因研究进展
    1.4 作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1.4.1 连锁分析
        1.4.2 关联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麦871/中麦895 RIL群体分蘖角度QTL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2.1.3 基因型分析
        2.1.4 基于BSR-Seq的 QTL定位
        2.1.5 基于KAS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构建及QTL确认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麦871/中麦895RIL群体多环境下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2.2.2 中麦871/中麦895 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2.2.3 QTL的累加效应
        2.2.4 QTL效应的验证
    2.3 讨论
        2.3.1 QTL定位结果分析比较
        2.3.2 BSR-Seq分析在复杂性状QTL定位中的应用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分蘖角度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3.1.3 基因型分析
        3.1.4 连锁图谱构建
        3.1.5 QTL定位
        3.1.6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多环境下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3.2.2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3 分蘖角度QTL定位
        3.2.4 QTL的累加效应
        3.2.5 矮秆基因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3.2.6 主效位点QTA.caas-2B的 KASP标记开发
    3.3 讨论
        3.3.1 高密度连锁图谱
        3.3.2 分蘖角度QTL与其它相关QTL的关系
        3.3.3 矮秆基因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第四章 小麦分蘖角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分析
        4.1.4 图谱构建
        4.1.5 关联分析
        4.1.6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4.1.7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多环境下自然群体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4.2.2 自然群体图谱构建
        4.2.3 亲缘关系、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4.2.4 分蘖角度的关联分析
        4.2.5 分蘖角度关联位点的聚合效应
        4.2.6 分蘖角度和优异等位变异个数的区域差异
        4.2.7 分蘖角度候选基因分析
        4.2.8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4.3 讨论
        4.3.1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4.3.2 干旱处理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4.3.3 QTA.caas-5DL候选基因的效应
        4.3.4 候选基因分析
第五章 小麦Ta TAC-D1 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分蘖角度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Ta TAC-D1 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5.1.3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5.1.4 基因组DNA和 RNA提取
        5.1.5 Ta TAC-D1 基因测序和功能标记开发
        5.1.6 Ta TAC-D1 基因表达量分析
        5.1.7 Ta TAC-D1 基因进化分析
        5.1.8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a TAC-D1 基因序列分析
        5.2.2 Ta TAC-D1 功能标记开发及其与分蘖角度的关系
        5.2.3 Ta TAC-D1 不同时期和部位表达量
        5.2.4 Ta TAC-D1 近等基因系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5.3 讨论
        5.3.1 Ta TAC-D1 基因序列与进化
        5.3.2 Ta TAC-D1 基因时空表达
        5.3.3 Ta TAC-D1 基因近等基因系的产量性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播期对强筋小麦品种不同穗(粒)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结实粒数和粒重特点
        1.2.2 影响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差异的原因
        1.2.3 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品质特点
        1.2.4 不同措施调控对小麦穗(粒)位的影响
        1.2.5 播期对小麦穗(粒)位结实数和粒重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材料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土壤样品测定
        2.2.2 产量测定
        2.2.3 结实粒数和粒重的测定
        2.2.4 制粉
        2.2.5 小麦籽粒蛋白质测定
        2.2.6 面粉湿面筋的测定
        2.2.7 面粉沉降值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
        3.1.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分布特征
        3.1.2 适期晚播对强筋小麦不同穗(粒)位结实粒数的影响
    3.2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粒重
        3.2.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粒重分布
        3.2.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粒重的影响
    3.3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
        3.3.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布
        3.3.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湿面筋含量
        3.4.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湿面筋含量分布
        3.4.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湿面筋的影响
    3.5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沉降值
        3.5.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沉降值分布
        3.5.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沉降值的影响
    3.6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
    3.7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
        4.1.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分布
        4.1.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4.2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品质特点
        4.2.1 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品质特点
        4.2.2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穗(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4.3 适期晚播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播期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起源、分布与用途
        1.1.1 小麦的起源与传播
        1.1.2 小麦种质资源的分布
        1.1.3 中国特有小麦种植资源
    1.2 播期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1.2.1 播期对小麦发育阶段的影响
        1.2.2 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1.2.3 播期对小麦籽粒性状的影响
    1.3 小麦籽粒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
        1.3.1 籽粒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1.3.2 粒重相关性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概念与步骤
        1.4.2 多年多点数据的计算
        1.4.3 检测选择作用
        1.4.4 连锁不平衡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植物上的应用
    1.5 小麦籽粒性状相关定位研究
        1.5.1 小麦粒型相关性状定位研究
        1.5.2 粒重相关性状定位研究
        1.5.3 籽粒品质性状定位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群体构建
    2.2 田间设计
    2.3 性状调查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描述性统计
        2.4.2 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
        2.4.3 聚类分析
        2.4.4 稳定性分析
        2.4.5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2.5 SNP标记的获取
3 结果与分析
    3.1 籽粒大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籽粒大小的表现
        3.1.2 籽粒大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3 籽粒大小的方差分析
        3.1.4 不同播期间的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分析
        3.1.5 不同播期籽粒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3.1.6 不同播期群体籽粒大小的聚类分析
        3.1.7 籽粒大小的稳定性分析
    3.2 小麦籽粒大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1 基因型分析
        3.2.2 第一播期粒重相关性的全状基因关联标记分析
        3.2.3 第二播期粒重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4 第三播期粒重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5 粒长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3.2.6 粒宽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3.2.7 千粒重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3.2.8 籽粒长宽比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播期对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播期下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及相互关系
    4.3 不同类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特点及其育种利用前景
    4.4 籽粒性状关联SNP标记的稳定性及附近基因的功能
    4.5 本研究检测到的SNP标记与已报道的位点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及防控技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河北平原夏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及生产概况
        1.1.1 河北平原主要气候特点
        1.1.2 河北平原夏玉米季农业气象条件
    1.2 夏玉米干旱和热害指标研究现状
        1.2.1 夏玉米干旱指标研究
        1.2.2 夏玉米热害指标研究
    1.3 夏玉米干旱和热害防控技术研究
        1.3.1 夏玉米干旱防控技术研究
        1.3.2 夏玉米热害防控技术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河北平原近48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研究
    2.2 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研究
        2.2.1 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分析区域与资料
        2.2.2 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分析时段选择依据
        2.2.3 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分析方法
    2.3 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栽培防控技术研究
        2.3.1 试验区概况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北平原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3.1.1 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3.1.2 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3.2 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分析
        3.2.1 干旱发生趋势
        3.2.2 热害发生趋势
    3.3 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防控技术
        3.3.1 干旱防控技术
        3.3.2 热害防控技术
4 讨论
    4.1 河北平原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4.2 河北平原夏玉米季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
    4.3 河北平原夏玉米季干旱与热害防控技术
5 结论
    5.1 河北平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
    5.2 河北平原夏玉米季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
    5.3 河北平原夏玉米季干旱与热害防控技术效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生态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穗型小麦品种区分标准
        1.1.1 同一品种不同区域穗部性状表现
        1.1.2 同一区域不同年份小麦品种穗部性状表现
        1.1.3 国家主推及新审定小麦品种穗部性状表现及划分
    1.2 大穗型小麦品种的生态选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穗型小麦品种区分标准
        2.1.1 同一品种不同区域穗部性状表现
        2.1.2 同一区域不同年份品种的性状表现
        2.1.3 国家主推及新审定小麦品种穗部性状表现及划分
    2.2 大穗型小麦品种的生态选用
3 讨论与结论
    3.1 大穗型小麦品种区分标准
    3.2 大穗型小麦品种的生态选用

四、小麦品种豫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部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播量和追氮量对冬小麦西农805穗部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乔佳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两个RIL群体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 吕栋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冀中北抗旱小麦品种筛选及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D]. 蔺明月.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5]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D]. 赵德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玉米光温敏无雄穗性状的转育方法研究[D]. 柳志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7]播期对强筋小麦品种不同穗(粒)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D]. 李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8]小麦籽粒大小性状的播期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袁泽宸. 扬州大学, 2020(04)
  • [9]河北平原夏玉米干旱与热害发生趋势及防控技术效果[D]. 刘盼.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大穗型小麦品种的划分标准及生态适用性研究[J]. 朱倩,孟自力,闫向泉,倪雪峰,朱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5)

标签:;  ;  ;  ;  

小麦品种玉麦66的散粉特性和穗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