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特征及其审美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1)在《论当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路径》文中指出
赵欢[2](2021)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秋爽[3](2021)在《初中鲁迅小说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是中国现代着名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面旗帜,作为经典被选入不同时期教材中,发挥着培养学生文学文化修养,丰富学生人生阅历,给学生以思想启迪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鲁迅小说一直是初中小说教学中的难点,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文本特点,初中生理解起来困难;另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编辑及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基于教学有效性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结合鲁迅小说教学现状与研究现状,多角度审视鲁迅小说教学及其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策略。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为接下来的论文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鲁迅小说的删节问题。在部编版教材中,《社戏》存在着删节问题。从历史角度总结《社戏》在教材中的选编情况,阐述《社戏》删节的原因及导致的问题,指出删节对鲁迅小说教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教师和编写角度提出教学策略。第三章,文体问题。目前鲁迅小说教学中,将小说当作记叙文进行教学活动的问题较为突出,由此导致鲁迅小说教学方式固化,教学内容忽视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提出变记叙文教学为小说教学的策略。第四章,教学评价问题。目前中考教学评价模式影响下,鲁迅小说教学评价单一化、片面化,为此提出应结合鲁迅小说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重点关注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应当多元化的评价策略。第五章,教师素养问题。教材删节问题、小说教学的记叙文视角问题、基于中考的评价策略问题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素养以及专业化成长方面出现了问题,为此提出做学者型教师的教学建议。第六章,余论。鲁迅小说教学中的问题是中学小说教学问题的突出代表,基于对鲁迅小说教学问题的探讨,对中学小说教学的问题、教学策略进行延伸思考,有助于中学小说教学的改进与提高。
王鹏霄[4](2021)在《现实战斗精神与命运共同体 ——论鲁迅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影响》文中指出众所周知,中国新文化运动引领了中国台湾新文学运动,可以说中国台湾新文学是五四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其间,以鲁迅为先锋的五四作家陆续被介绍到台湾地区,其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犀利的笔锋和言辞,为长期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作家所接受,引发了轰动效应。1920年代,《台湾民报》相继刊载了鲁迅的《故乡》《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启蒙了台湾学界,滋生出赖和、杨逵等一大批在台湾文学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的新文学作家。一般来说,同类型之间的文本更具对比和借鉴意义,小说作为传播性最快最广的文学体式之一,见出作家所受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鲁迅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影响,从鲁迅与日据时期台湾作家之间的“交流”,到鲁迅小说对台湾小说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影响,以此做详细分析。论文主体分五个部分论述。引言部分简要说明论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阐述选择1923-1945年这一时间段的原因。第一部分阐释“日据时期鲁迅在台湾的传播概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是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爬梳鲁迅文学在日据时期台湾地区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从鲁迅形象的转变来看待台湾新文学作家的接受情况。第二部分阐发“现实战斗精神与命运共同体”。找寻台湾新文学作家接受鲁迅文学的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从日据时期鲁迅文学的接受土壤、现实战斗精神、命运共同体三方面入手。第三部分阐述“鲁迅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思想内容的影响撰写”。分别从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体现的鲁迅式的“乡土精神”的启蒙思想、“人道主义精神”的批判思想、“斗争精神”的反抗斗争思想等三个方向论述,揭示台湾新文学作家受鲁迅思想影响所展现的反封反殖精神内核。第四部分讨论“鲁迅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影响塑造”。从知识分子形象、女性形象、农民形象三个方面对比论述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人物形象所体现的“鲁迅元素”,透视出日本殖民时期两岸同胞虽身份各异却有着共同的悲惨命运。第五部分谈论“鲁讯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创作艺术手法的影响运用”。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鲁迅小说运用的创新理念、叙事视角、讽刺手法等艺术技巧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影响,探究这一时期台湾地区小说所继承和发展的“鲁迅笔法”。结语部分:从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三个方面总结鲁迅对台湾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台湾新文学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祖国意识。
方维保[5](2021)在《鲁迅早期创作的伦理处境与《阿Q正传》的体式形成》文中指出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叙述上由于各章写作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叙述体式的差异。"第一章序"由于放在"开心话"栏目,而呈现出杂语体的风格。第二章以后,移入"新文艺"栏目,而渐渐进入文学叙述的境界,但依然带有平行叙述多头归纳的特点。小说在第三章之后,才逐渐进入文学连载的叙述境界。第四章之后,多个完整的故事段落,逐渐显示出连续性。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看似仓促,实则也是水到渠成,成就了小说的完整性。而阿Q的死亡,是情节叙述困境和创作主体不适心情共同作用的结果。整部小说,作为一种已然完成的叙述体,有着杂语体和纯小说体杂糅的叙事特征。在这种叙述体式的形成过程中,栏目要求、连载体式、个人友谊和创作主体的个人情境、知识结构,都对文体的形成起到了作用。多重伦理角色的参与,所形成的多重伦理间的相互博弈和商兑,造成了现有的无法定论的具有原初特征的文学体式。《阿Q正传》的文本形态是一个外在语境对文本形成造成极大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
史晓可[6](2020)在《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旨在以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理论体系的建构,从构成体系的解读理论与操作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并且本着“质疑与思辨”提出了孙绍振对小说文本解读的原创性贡献和局限。第二章主要分析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小说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分为导入环节、研读鉴赏环节、拓展探究环节,分类论证了“三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可操作性。第三章结合具体篇目运用“三法”进行教学设计,着重研究如何将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相结合,从实践角度探索文本解读“三法”运用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可行性,让孙先生文本解读独特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学小说阅读教学的进程能够更进一步。“文本解读”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原点性议题。然而,这个原点正在被消解。以“审美”的眼光斟酌文本在这个时代似乎是一种冷门,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浪费”精力。于是,“文本”成为了绰约多姿的“理论万花筒”的注脚。审美的解读,追求具体、深入地亲近文本,从而有效地揭开艺术本身的奥秘所在。孙绍振主张回归文本,从文本出发探寻文本的深刻内涵,积极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出路,他在大量的个案微观分析的基础上,不仅形成了“真善美错位理论”、“审美的情感逻辑与变异”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本解读理论,并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如“比较法”“还原法”“错位法”等可操作性的解读方法。他强调就是要把看似天衣无缝的艺术形象进行剖析,不应以统一性作为分析的起点,而应从统一性中探寻差异和矛盾,以矛盾或差异作为文本分析的出发点。“可操作性”可谓是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与其他文本解读理论的本质区别。
赵晓芳[7](2020)在《《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科书是传播与普及经典的重要途径,而选文作为教科书的重要核心部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文学作品所占篇目最多,其中有不少篇目被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选做课文,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版本的更迭中,这些课文逐渐完成了其作为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经典化”历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对工具性的重视大于人文性,甚至教学内容陈旧、单一,致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一些经典选文的教学。为此,本文以鲁迅的小说《故乡》为个案,从文学史、教材史和教学史三个维度,梳理《故乡》自诞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界的阐释状况,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状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探索其经典化的历程,希望对理解语文教科书,理解文学经典,理解文学作品教学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对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提供某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故乡》的经典化提供一些史料。本论文以史述为线,加以分析,对不同时期关于《故乡》在文学、教材和教学三方面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正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明确研究价值,分析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是从经典与经典化、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三方面来对理解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第三章概述了《故乡》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中的状况,标志着经典化历程的开始。首先追溯了《故乡》的诞生过程,然后分析了《故乡》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后文学界对其阐释和评价,最后从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探寻《故乡》何以入选教科书。第四、五、六、七章依次是民国时期(1923-1949)、“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新时期(1978-2000)、新世纪以来(2001年以后)四个时期,从文学史、教材史、教学史三个维度,厘清《故乡》的经典化历程,重点分析语文教材史和教学史的发展流变,以期丰富当前语文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第八章从《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中得出启示,主要归纳了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和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以肯定经典选文的教学价值。
王鹏[8](2019)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复仇叙事的范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学产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复仇”母题贯穿始终。古今中外大量的复仇文学以其强烈的时代烙印、复杂的思想内涵、特有的恐惧情绪和道德体验等,构成引人入胜的文学景观。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复仇叙事的研究热度不减,但对于复仇叙事范型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不多。本研究将从范型角度对复仇叙事进行分类研究,探究各类范型的成因、功能以及与复仇叙事的整体性联系。在明确范型分类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代表性作品分析,从叙事学、主题学等层面对各类范型进行概括并展开论述,由此深入探究其审美价值。本文的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内容,正文第一部分是关于宏大复仇叙事范型的研究,对宏大复仇叙事范型进行定义,并从叙事背景与题材的宏大性、叙事功能宏大性以及二元对立性三个方面论述其特征与功能,对其文学史意义以及存在的缺憾进行客观评析。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了江湖的概念并从江湖叙事空间与江湖意象、江湖核心叙事元素、江湖审美价值取向三个层面对江湖复仇叙事范型进行结构性的研究。第三部分探讨寓言化复仇叙事范型,重点以隐喻空间与思想张力、复仇解构、陌生化审美体验为角度论述寓言化复仇叙事范型中寓意的纵深指向。结语部分从人性和社会性两大维度,总结了宏大复仇叙事范型、江湖复仇叙事范型、寓言化复仇叙事范型在复仇叙事中的异同功能、内在联系以及价值指向,进一步阐明复仇叙事范型的研究意义。
张金玲[9](2019)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中国动荡不安。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也逐步登上文学舞台,成为现代作家书写现代社会、表达现代观念的主要意象之一。“在路上”意象的设置与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的传统观念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时代认知和心理体验息息相关,它一方面记录了中国现代各阶段知识分子的生存现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知识分子追求现代理想时的奋斗过程,还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现代精神状态。在家国残破、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关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毅然扛起肩上的责任,走在时代的前列,为重建文化体系日夜不息地深入思考,为挽救家国毫不退缩地勇敢尝试,为社会安定积极昂扬地不懈追求。“在路上”意象在现代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继承了古代文人“志于道”的高尚情操的现代知识分子用这一意象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本文将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和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梳理“在路上”意象从古代文学到现代小说中的设置与演变,并着力从“在路上”意象的表达中提炼出相应的主题象征内容和精神内涵,并厘清其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本文将从五部分入手来论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第一部分主要交代将“在路上”意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并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并界定意象、空间意象、“在路上”意象等主要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以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表述,从古代“士志于道”的文人传统,到现代语境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道”,分析“在路上”意象产生的深层次的精神根源,从《诗经》到《离骚》,分析其如何在经典文学文本中成熟,再探究现代小说中“在路上”意象的发展,并从空间上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通过梳理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分析主体“在路上”行为生成的原因、目标类型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分析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所传达出的特定主题。例如在封建力量依然强大、现代社会战火连绵的状况下,“在路上”主体为了逃脱个体身心束缚、逃离现实生存困境所传达出的逃避主题;思想意识相对自由、有现实的生存需求和济世担当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内心安宁、寻觅生存之地、寻求救国经世之道所衍生出的寻找主题;等到所寻找的目标趋于明晰,历经坎坷彻底醒悟之后的知识分子专一追求家国安泰、理想人格而传达出的追求主题。不同的主题代表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境遇、思想高度和选择倾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在路上”是经历文化积淀,具有承继特征和现代特征的意象,包含着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也展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在传统乡土意识的对照下,“在路上”所呈现出的就是知识分子“文化失根”现代经历所滋生出的漂泊状态;受“以内乐外”的思想的指引,“在路上”始终传达出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在古代中国游学传统经验的对比下,“在路上”的生命表达极端而残酷,在此情境之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对原始生命强力的认同感和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价值。通过对“在路上”意象的语言表达上的突破和空间连接属性的探索,分析其审美价值。结合“在路上”意象古今传承的代表性特征和现代作家对它的认可来考察其文学史价值。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之“象”,是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共同催生出来的,但“在路上”意象的主体表现出对困境的积极的应对态度,自觉思考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出路。“在路上”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现代遭遇,表达了知识分子敢于奋斗、不懈追求、绝不放弃的现代精神气质。
杜思宇[10](2019)在《鲁迅杂文的设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杂文语言凝练含蓄,幽默形象,讽刺辛辣,论证有力,逻辑严谨,思想深刻隽永,具有很强的论辩力量,这些特点直接通过其语言体现出来。就语言表达而言,鲁迅杂文使用了一定量的设问,包括943句单一问句和111组组合问句。设问本身无疑,蕴含着一种预设即交际双方对某个事件或者行为应有共同的态度,但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因此故意设问。表面看来似乎违背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实则能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论述的力量和可信度,从而影响读者,因而特别适合用于政论文体,设问这一特点与鲁迅杂文风格形成某种契合,设问的大量使用成为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鲁迅杂文中设问的大量使用有助于语言表达含蓄委婉却不失力量,表达者以笔为刀,冲锋陷阵,又能适应当时的社会情景语境。本文采用分类归纳法、定量统计法和比较法三种方法,将形式描写与理据分析结合起来,探究鲁迅杂文中的设问。鲁迅杂文中的设问按照结构首先可分为单一类问句和组合类问句,其中单一类问句又细分为特指类设问、是非类设问、选择类设问和正反类设问4种类型,我们选取典型语料,通过描写每一类的具体特征,从结构、表达和功能三方面具体分析,以探究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在描写时,对鲁迅杂文集中所有设问句进行穷尽性统计,并加以分类,以期更加精确客观地全面描写鲁迅杂文中的设问。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设问类型在语用功能和表达效果上的差异。从语言形式看,鲁迅杂文的设问包括有形式标记的设问和无形式标记的设问,形式标记主要有疑问副词、疑问代词、语气词、连词等,但这些形式标记不能单独起作用,必须结合语调和语境等其他辅助信息才能完成设问任务,特别是语境。设问与语境尤其是上下文语境结合特别紧密,离开语境则无法填补信息空白,会造成歧义或者晦涩难懂。从语用功能看,鲁迅杂文的设问有提醒注意、表示反驳、提出申辩、批评责备、引发认同等几种功能,这几种功能有一共同特点,即引发问句的原因均是某种行为引起作者的不满,包括本不该作为的作为和本该作为的不作为。这与鲁迅杂文颇具批判色彩的犀利文风产生共鸣。从表达效果看,鲁迅杂文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作出反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取材从一个具体的“点”开始深度挖掘。事实上,大量使用设问这一修辞手段,能引起读者注意,提醒读者思考,与读者形成互动,为读者设置了思考的方向,并将自己思考问题的路线也呈现出来,更有助于获得认同,从而唤醒国民,同时也体现出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设问的使用有还助于形成作者的个人风格,鲁迅杂文实际上更加偏向政论语体,政论文的特点是逻辑严谨,说理性强,讲究以理服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论述,得到认同和支持,鲁迅杂文的设问尤其是组合类问句,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说理性强,语言极具雄辩力。可以说,鲁迅杂文的风格与设问的特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特征及其审美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特征及其审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3)初中鲁迅小说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鲁迅小说教学研究现状 |
1.2.1 初中鲁迅小说选编情况研究 |
1.2.2 初中鲁迅小说的教学解读研究 |
1.2.3 初中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教学有效性 |
1.4.2 教学策略 |
1.4.3 教学解读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观察法 |
1.5.4 课例研究法 |
1.6 本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鲁迅小说教材编辑中的删节问题 |
2.1 《社戏》删节概述 |
2.2 《社戏》删节的原因 |
2.2.1 教材文本的长度要求 |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
2.2.3 教材编辑思想的影响 |
2.3 删节的文本影响 |
2.3.1 导致小说主题的变化 |
2.3.2 对小说文体的影响 |
2.4 删节的教学影响 |
2.4.1 对小说解读与认知的影响 |
2.4.2 对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影响 |
2.5 《社戏》选编与教学建议 |
2.5.1 完善教材编写 |
2.5.2 重视原作,改善助读系统 |
2.5.3 教学解读基于学情、重视原文 |
第三章 鲁迅小说教学中的文体问题 |
3.1 问题由来与表现 |
3.1.1 问题的由来 |
3.1.2 鲁迅小说固化的教学方式 |
3.1.3 忽视鲁迅小说艺术特征的教学内容 |
3.2 教学内容的重新设定:由文章文体解读转变为小说文体解读 |
3.2.1 体会叙述视角的多样表达 |
3.2.2 感悟叙述语言的精妙 |
3.2.3 关注叙述时间的感悟 |
3.3 教学方式的改变:由模式解读到还原解读 |
3.3.1 以学生的可接受性为前提 |
3.3.2 还原鲁迅小说的创作思路 |
3.3.3 还原鲁迅小说的创作情境 |
第四章 鲁迅小说教学的评价问题 |
4.1 问题由来与表现 |
4.1.1 问题的由来 |
4.1.2 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
4.1.3 评价内容的片面化 |
4.2 鲁迅小说阅读能力评价策略 |
4.2.1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方式 |
第五章 鲁迅小说教学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 |
5.1 问题:教师素养不足 |
5.2 学者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
5.2.1 加强鲁迅小说文本解读能力培养 |
5.2.2 提升鲁迅小说文本解读向教学解读转化的能力 |
第六章 余论:关于中学小说教学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4)现实战斗精神与命运共同体 ——论鲁迅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四)时间界定 |
一、日据时期鲁迅在台湾的传播概况 |
(一)发现鲁迅:日据时期鲁迅文学的传播途径 |
(二)形象的转变:从“启蒙者”到“左翼作家” |
二、现实战斗精神与命运共同体 |
(一)黑暗的闸门:日据时期鲁迅文学的接受土壤 |
(二)被桎梏的精神印记:现实战斗精神 |
(三)无父的焦虑:命运共同体的文学介入 |
三、变与不变:鲁迅小说对台湾小说思想内容的影响 |
(一)启蒙:鲁迅“乡土精神”的台湾表达 |
1.日据时期台湾乡土文学理念的外延 |
2.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
3.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中的祖国情怀 |
(二)批判:鲁迅“批判性”思想的台湾诠释 |
1.沉默与驯从:国民劣根性的改造 |
2.遵命与革命:封建迷信的批判 |
3.娜拉与中国:“奴化”女性的表达 |
(三)反抗:鲁迅“斗争精神”的台湾书写 |
1.台湾小说的反封建书写:新旧文化交锋中的共识 |
2.台湾小说的反殖民书写:革命时代的伤痕即景 |
3.日据抗日小说的书写:铁的人物与血的战斗 |
四、常与恒:鲁迅小说对台湾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影响 |
(一)台湾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书写 |
1.创伤与妥协:封建旧知识分子的遵从 |
2.皇民与孤儿:“皇民化”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
3.抗议与隐忍:现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抗 |
(二)台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1.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被压迫“旧女性”的挣扎 |
2.施虐与受虐:封建帮凶式女性的病态 |
3.绝望与希望:现代进步“新女性”的抗争 |
(三)台湾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勾画 |
1.不幸与不争:“麻木迟钝被压迫”的农民 |
2.奴性与疗救:“愚昧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
3.看与被看:“无意义的示众”的看客农民 |
五、守正与创新:鲁迅小说对台湾小说运用艺术手法的影响 |
(一)师承鲁迅:接纳“创新理念” |
1.白话文文学体式的创新 |
2.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开创 |
3.悲剧式创作风格的开创 |
(二)私淑鲁迅:拿来叙事视角 |
1.“疾病”叙事:招魂与祛魅的两端 |
2.“狂人”叙事:癫狂与正常的反拨 |
3.“儿童”叙事:温情与隐喻的折冲 |
(三)走近鲁迅:借鉴讽刺手法 |
1.冷嘲 |
2.热讽 |
3.反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日据时期台湾关于鲁迅传播大事记(1923-1945) |
(二)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简介 |
(三)日据时期台湾作家及作品汇总表(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
后记 |
(5)鲁迅早期创作的伦理处境与《阿Q正传》的体式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心话”栏目的小品文文本伦理与“第一章序” |
二、小品文写作惯性与“新文艺”栏目要求下的第二、第三章 |
三、“恋爱的悲剧”“革命”叙事三段论与进入状态的连载小说 |
四、“阿Q之死”的叙述逻辑和创作主体的困境解脱 |
(6)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理论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理论的形成 |
一、对苏联及西方叙事学的批判与吸收 |
二、美学史上的原创范畴:真善美三种价值观的错位 |
三、孙绍振叙事理论构建:打出常规与情感错位 |
第二节 孙绍振小说文本解读“三法” |
一、“错位法” |
二、“还原法” |
三、“比较法” |
第三节 孙绍振对小说文本解读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
一、解读理论的原创性 |
二、解读方法的具体可操作性 |
三、解读体系存在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三法”在设问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
一、还原法——质疑式导入 |
二、错位法——探究式导入 |
三、比较法——温故式导入 |
第二节 “三法”在研读鉴赏环节中的运用 |
一、错位——从错位中感受真情实意 |
二、还原——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 |
三、比较——将解读的触角多维延伸 |
第三节 “三法”在拓展探究环节中的运用 |
一、议题式拓展探究 |
二、活动式拓展探究 |
三、评价式拓展探究 |
第三章 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指导下的小说教学实施——以《百合花》为例 |
第一节 文本解读 |
一、关于《百合花》主题的争论 |
二、人物形象与巧妙的情节安排 |
三、围绕话题探讨进行拓展学习 |
第二节 《百合花》教学设计 |
一、教学构想 |
二、《百合花》教学详案 |
三、案例评析 |
第三节 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建议与反思 |
一、“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必备条件 |
二、“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 |
三、“三法”应用于高中语文小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 |
1.5 研究方法 |
2 语文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分析框架 |
2.1 经典与经典化 |
2.2 文学经典与教科书经典选文 |
2.3 教科书选文经典化的影响因素 |
2.3.1 较高水准的艺术价值 |
2.3.2 批评家的阐释与评价 |
2.3.3 教科书的选收与阐释 |
3 第一次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故乡》 |
3.1 《故乡》的诞生 |
3.1.1 《故乡》的创作背景 |
3.1.2 《故乡》的创作渊源 |
3.2 《故乡》发表后文学界的评价 |
3.3 《故乡》何以入选语文教科书 |
3.3.1 作者视角 |
3.3.2 作品视角 |
3.3.3 读者视角 |
4 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23~1949) |
4.1 民国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阐释 |
4.1.1 事实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1.2 情感文学视域下的《故乡》 |
4.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1 民国时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概述 |
4.2.2 民国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4.2.3 民国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4.3 民国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4.3.1 从回忆中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4.3.2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看国语教学中的《故乡》 |
5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中的《故乡》(1949~1966) |
5.1 “十七年”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5.1.1 基于典型人物的“农民问题说” |
5.1.2 基于社会批判的“社会反映说” |
5.2 “十七年”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5.2.1 “十七年”时期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5.2.2 “十七年”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5.2.3 “十七年”时期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5.3 “十七年”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5.3.1 从助读和练习系统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5.3.2 从教学参考书中探析《故乡》的课堂教学 |
6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乡》(1978~2000) |
6.1 新时期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6.1.1 为人生之“隔膜” |
6.1.2 为社会之“反帝反封建” |
6.1.3 为叙事模式之“艺术” |
6.2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6.2.1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概述 |
6.2.2 新时期《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6.2.3 新时期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6.3 新时期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6.3.1 《故乡》课例之教学过程分析 |
6.3.2 《故乡》课例之教学内容分析 |
7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中的《故乡》(2001 年以后) |
7.1 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故乡》的评价 |
7.2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对《故乡》的选编 |
7.2.1 新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
7.2.2 新世纪以来《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 |
7.2.3 新世纪以来教科书经典选文的特征 |
7.3 新世纪以来各版教科书对《故乡》的设计 |
7.3.1 《故乡》教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
7.3.2 《故乡》教学语言艺术的品读鉴赏 |
8 《故乡》经典化历程的启示 |
8.1 文学研究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1.1 多元化的个性解读,提升文学审美空间 |
8.1.2 渗透人文精神内涵,建构文学价值体系 |
8.2 政治思潮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1 思想道德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2.2 政治文化取向对课文经典化的影响 |
8.3 历久弥新:教科书经典选文的一般特征 |
8.3.1 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经典性 |
8.3.2 常读常新,具有永恒性和时代性 |
8.3.3 适做课文,具有向生性和教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复仇叙事的范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宏大复仇叙事范型 |
一、叙事背景与叙事题材的宏大性 |
(一)宏大叙事背景 |
(二)宏大叙事题材 |
二、文本功能的宏大性 |
(一)“小说功能论”的影响 |
(二)作家个体意志的表现 |
(三)政治理想构架 |
三、二元对立性 |
(一)对复仇表现力的强化 |
(二)对复仇丰富性的遮蔽 |
第二章 江湖复仇叙事范型 |
一、“江湖”叙事空间与“江湖”意象 |
(一)江湖叙事空间 |
(二)江湖意象及其寓意 |
二、“江湖”核心叙事元素——“侠”、“武”、“义” |
(一)“侠” |
(二)“武” |
(三)“义” |
三、“江湖复仇叙事范型”的审美价值取向 |
(一)传统审美价值取向的继承与创新 |
(二)现代审美价值取向与启蒙精神追求 |
(三)其他审美价值取向 |
第三章 寓言化复仇叙事范型 |
一、复仇叙事的隐喻空间与思想张力 |
(一)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 |
(二)幸福与复仇的辩难 |
二、复仇解构——人性与生命意识的哲思 |
(一)诗化叙事消解复仇 |
(二)意识流叙事消解复仇 |
三、荒诞、虚无的复仇——陌生化审美体验 |
(一)荒诞的复仇寓意 |
(二)虚无的复仇指归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在路上”意象概述 |
2.1 “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 |
2.2 “在路上”意象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 |
2.3 “在路上”意象的类型 |
第三章 “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 |
3.1 逃避主题 |
3.1.1 逃脱个体身心束缚 |
3.1.2 逃离现实生存困境 |
3.2 寻找主题 |
3.2.1 寻找内心安宁 |
3.2.2 寻觅生存之地 |
3.2.3 寻找救国经世之道 |
3.3 追求主题 |
3.3.1 追求家国安泰 |
3.3.2 追求理想人格 |
第四章 “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 |
4.1 “文化失根”的漂泊状态呈现 |
4.2 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诠释 |
4.3 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表达 |
第五章 “在路上”意象的价值 |
5.1 “在路上”意象的审美价值 |
5.1.1 突破语言表达限制,起媒介沟通作用 |
5.1.2 独具空间连接属性,摹写时代直观可感 |
5.2 “在路上”意象的文学史价值 |
5.2.1 古今传承的意象代表 |
5.2.2 作家认可的现代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涉及“在路上”意象的部分现代小说文本) |
(10)鲁迅杂文的设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综述 |
0.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0.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章 特指类设问 |
1.1 “何”类特指设问 |
1.2 “谁(孰)”类特指设问 |
1.3 “那”类特指设问 |
1.4 “怎”类特指设问 |
1.5 “什么”类特指设问 |
1.6 “为什么”类特指设问 |
1.7 “几”“多”类特指设问 |
1.8 “奚”“安”类特指设问 |
1.9 小结 |
第2章 是非类设问 |
2.1 无形式标记的是非问 |
2.2 以疑问副词标记的是非问 |
2.3 以语气词标记的是非问 |
2.4 以否定词标记的是非问 |
2.5 其他标记的是非问 |
2.6 小结 |
第3章 选择类与正反类设问 |
3.1 选择类设问句 |
3.2 正反类设问句 |
第4章 组合问 |
4.1 两句组合问 |
4.2 三句组合问 |
4.3 多句组合问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特征及其审美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当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路径[D]. 李娜. 辽宁大学, 2021
- [2]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D]. 赵欢. 西南大学, 2021
- [3]初中鲁迅小说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D]. 胡秋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4]现实战斗精神与命运共同体 ——论鲁迅小说对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影响[D]. 王鹏霄.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鲁迅早期创作的伦理处境与《阿Q正传》的体式形成[J]. 方维保. 学术界, 2021(02)
- [6]孙绍振文本解读“三法”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史晓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故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研究[D]. 赵晓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复仇叙事的范型研究[D]. 王鹏. 集美大学, 2019(08)
- [9]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D]. 张金玲. 延边大学, 2019(01)
- [10]鲁迅杂文的设问研究[D]. 杜思宇. 西南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