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后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防治

严重烧伤后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防治

一、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云[1](2021)在《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烧伤是目前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因其年龄的特点及活动范围与成人大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儿烧伤以热液烫伤多见,少数为火焰烧伤、电烧伤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烧伤。小儿烧伤通常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其烧伤的程度与热源的温度和接触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也与小儿皮肤较成人相比更为娇嫩及自己不能及时脱离致伤原因等因素有关。因此,同样条件下小儿烧伤时其损伤程度比成人要严重得多。烧伤休克是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就呈现的并影响病情发展全过程与治疗结果的全身性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征,患儿休克期能否平稳度过直接影响了整个救治的效果。液体复苏目前依然是早期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手段,因此休克期及时有效、正确的液体复苏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治愈率至关重要,对于提高和改善重度烧伤患儿的救治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分析山东省立医院1990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严重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探讨患儿在休克期进行液体复苏的治疗情况,研究影响患儿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严重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及经验总结。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1990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入院后均行一般治疗并及时开始液体复苏治疗,并同时给予其他辅助治疗。研究并分析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入院日期、季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入院时间、手术次数、住院天数、治疗结果、是否出现并发症等)、伤后第1个24小时和第2个24小时的补液情况和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包括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尿量等)以及其他治疗情况。将实际各成分的补液量及补液总量与相应的按照全国通用补液公式计算出的理论补液量进行对比,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并筛选与患儿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及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了Wilcoxon符号秩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检验中若存在理论频数<5的情况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严重烧伤患儿住院天数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 17例符合条件的患儿病历资料,男性患儿共72例,女性患儿共45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分布为1-12岁,年龄中位数为2(1,3)岁。其中4例(3.42%)患儿入院时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入院时间中位数为3(1,5)小时;LOS中位数为22(14.5,34.5)天。小儿烧伤以夏季多发,最常见的部位为四肢肢体及躯干,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因素,烧伤总面积为16%-90%,烧伤总面积中位数为25(20,30)%,其中34例(29.06%)患儿伴有Ⅲ°烧伤,Ⅲ°烧伤面积为3%~80%。患儿ABSI中位数为4(4,5),BI中位数为12.5(10,16.5),Baux评分中位数为26(21,33)。2.全部患儿伤后第1个24 h和第2个24h实际输入的水分量、胶体量及总液体量明显少于理论量,实际输入的晶体量明显多于理论量,P<0.001;1 17例患儿中到第1个24h后尿量维持满意为111例,仍有6例患儿尿量无法达到1mL/kg/h;到第2个24h后全部患儿尿量均达到1mL/kg/h以上。经休克期补液治疗后,第2个24h尿量明显多于第1个24h尿量,P<0.001。3.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Ⅲ°烧伤面积占比、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未能达标、手术次数及治疗结果是严重烧伤患儿住院天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来说,Ⅲ°烧伤面积占比越大、治疗期间手术次数越多、出院时的治疗结果越好,患儿住院天数越长;相对于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达标的患儿,未能达标患儿的住院天数延长。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伤后入院时间、TBSA、Ⅲ°烧伤面积占比及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未能达标是影响严重烧伤患儿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来说,伤后入院时间每增加1小时,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385(1.040-1.844);烧伤面积每增加1%TBSA,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083(L026-1.143);Ⅲ°烧伤面积占比每增加1%,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036(1.000-1.073);相对于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能够达标的患儿,未能达标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OR(95%CI)为5.067(1.202-21.359)。结论:1.对于严重烧伤患儿早期的液体复苏治疗应在将补液公式计算量作为参考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监测指标进行调整补液,增加电解质的输入量,减少水分的输入量,以尽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水分输入,使严重烧伤患儿的休克期度过更加平稳。2.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通过重点关注Ⅲ°烧伤面积占比、严密的监测及灵活、个体化的补液治疗使患儿更加平稳地度过休克期、治疗期间谨慎选择手术以及降低对治疗结果的预期(如不必等到创面完全愈合时才可出院,而是在创面大部分愈合时即可转回当地或门诊继续治疗),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3.严重烧伤的患儿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减少病情的延误,入院后结合致伤类型、TBSA、Ⅲ°烧伤面积占比对严重烧伤患儿的病情做出准确评估,通过严密的监测及灵活、个体化的补液治疗使患儿更加平稳地度过休克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严重烧伤的救治水平。

杨萌[2](2021)在《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休克期补液成分、补液总量及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年龄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策略,进一步提高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对江西烧伤中心2015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235例重度烧伤患儿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行液体复苏治疗,录入患儿一般情况,根据患儿年龄(0~2岁、3~6岁、7~12岁)、烧伤面积(15~25%TBSA、>25%TBSA)、伤后入院时间(<3h、≥3h)、有无Ⅲ度烧伤等进行分组,比较每组患儿实际补液系数和理论补液系数,对患儿补液后8h、第1、2个24h输入晶体量、胶体量、水分及液体总量进行详细记录。计算患儿补液后8h、第1、2个24h晶体系数、胶体系数、水分系数。对比分析各组患儿补液量差异;录入患儿入院时和补液48h后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气指标等,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般资料及治疗:(1)最终纳入235例烧伤休克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0例、女性85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2.60岁±2.53岁;伤后入院时间0.5h~5h,平均2.85h±1.28h;烧伤总面积为15%~90%TBSA,平均为25%±12.10%TBSA,其中102例患儿创面均为深Ⅱ度烧伤,133例患儿合并Ⅲ度烧伤,Ⅲ度烧伤面积为1%~83%TBSA;235例中热液烫伤有192例,43例为火焰烧伤;入院时出现不同程度休克症状有39例。(2)入院后行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患儿164例,因头面颈部烧伤水肿严重行气管切开术13例;全部患儿均未禁食,早期行肠内营养为17例。患儿成分补液情况:(1)全部患儿补液8h实际补液晶体量大于计划量,胶体量、水分量及补液总量均小于计划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2个24h实际补液晶体量大于计划量,实际水分量及补液总量小于计划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胶体量与计划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补液后8h有119例患儿尿量维持满意,尿量维持满意与不满意患儿比较,水分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系数和胶体系数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1)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实际补液晶体系数均高于理论系数(P<0.05);7~12岁15~25%TBSA组实际胶体系数小于理论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胶体系数与理论系数无明显差异(P>0.05)。(2)0~2岁和3~6岁15~25%TBSA组患儿的晶体、水分系数高于25%TBSA以上组患儿晶体、水分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尿量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3)7~12岁患儿烧伤面积不同补液晶体系数无明显变化,15~25%TBSA组患儿补液后第1个24h水分系数明显高于25%TBSA以上组,第2个24h胶体系数明显低于25%TBSA以上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复苏时间、有无Ⅲ度烧伤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1)伤后<3h入院组和伤后≥3h入院组比较,第1个24h补液系数与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2)有Ⅲ度烧伤组补液后第1个24h胶体系数增加,水分系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晶体系数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液前后复苏指标比较:(1)补液后第1个24h、第2个24h平均尿量均大于补液8h平均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液后8h、第1、2个24h心率低于补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创指标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指标中,血常规指标补液48h后Hb、HCT、PLT均明显低于补液前(P<0.01);血生化指标补液48h后ALB、ALT、SCr指标含量均明显低于补液前(P<0.01);血K+、Na+、Cl+补液前后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五项指标中补液48h后的PT、APTT、FIB、DD高于补液前,TT小于补液前(P<0.01)。(5)气管切开患儿血气指标中,气管切开后血乳酸较气管切开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a O2、Sa O2、Pa CO2、HCO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预后及转归:(1)235例患者中,最终治愈211例,占89.79%;好转出院5例,占2.13%,为剩余少许散在创面出院,可行门诊或当地医院换药;自动出院16例,占6.81%,为平稳度过休克期后因家庭情况或费用问题等创面未愈出院,死亡3例,占1.27%。全部患儿中有20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其中应激性溃疡1例,胃肠功能紊乱5例,肺水肿1例,肺部感染5例,全身感染12例,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2)伤后<3h入院患儿95例,死亡1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11例,其中胃肠道紊乱2例,全身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肺水肿1例;伤后≥3h入院为140例,死亡2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9例,其中全身感染6例,胃肠道紊乱3例,应激性溃疡1例,肺部感染2例,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结论:1.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期为达到较好复苏效果,需增加输入晶体量、减少水分量,且年龄小的患儿较年龄大的患儿可适量增加晶体量及水分量;2.合并Ⅲ度烧伤患者需增加胶体输入量,以改善复苏疗效;3.休克期液体复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烧伤面积及深度等差异,参照液体复苏公式,完善休克期各项临床监测指标,对复苏效果进行综合判断,进一步讨论有效的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使患儿能平稳度过休克期,改善预后。

周小敏[3](2021)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全球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死于出生窒息,窒息居新生儿死因的第三位,随着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深入和推广,复苏成功率显着提高,窒息并发症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最主要原因。目的:根据收集的窒息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特点及转归,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各器官损害提供参考,并从孕母、胎儿情况及复苏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探析,为早期识别多器官损害高危患儿和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去降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减少器官损害个数、减轻器官损害程度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临床管理水平、降低窒息患儿死亡率及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贡献一份力量。方法:通过病历系统查找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窒息患儿,归纳总结窒息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入院后进行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肾功能(尿量、肌酐、尿素值)、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肌酶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肌激酶同工酶值)、颅脑彩超、心脏超声、心电图、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胸腹部X线等检查结果进行各器官功能评估,以了解窒息新生儿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统计研究对象中发生死亡的病例数,计算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并分析主要死亡原因;根据胎龄、窒息程度和器官损害数量,将研究对象分为早产组、足月组和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和多器官损害组、非多器官损害组,分别比较胎龄和窒息程度对窒息患儿发生多器官损害的影响以及器官损害数量与窒息患儿临床转归的关系,并分析探讨孕母年龄、既往妊娠病史、患病情况以及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情况和复苏方式等多种因素对窒息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和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分析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与多器官损害发生显着相关的各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采用相对危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26软件进行。结果:(1)86.0%的窒息患儿并发了器官损害,62.0%患儿器官损害个数≥2个。(2)窒息新生儿各器官损伤发生率分别是肺(62.1%)>心脏(46.0%)>脑(38.7%)>肾(33.6%)>胃肠道(26.8%)>肝(3.0%)。(3)各器官损伤中,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肺、脑、肾和胃肠道遭受窒息损伤风险显着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窒息相比,重度窒息患儿脑、肺和心脏损伤几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窒息新生儿肺损伤后以呼吸衰竭(54.8%)最多见,其中I型和II型呼吸衰竭各占23.7%和76.3%,其次为NRDS(43.1%)、肺炎(28.1%)、MAS(18.5%)、PPHN(4.1%)、气胸(2.7%)、肺不张(2.1%)和肺出血(1.4%)。(5)235例窒息患儿中有225例(95.7%)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有103例(43.8%)患儿心电图结果异常,有45例(19.1%)患儿心脏彩超结果异常。但仅有48%(108/225)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的患儿最终确诊为心脏损伤,而心电图或心脏超声结果异常的患儿均证实存在心脏损伤。心脏损伤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分别为ST段改变96例(93.2%)、各种心律失常13例(12.6%),心脏超声异常依次为三尖瓣反流14例(31.1%)、右室扩大7例(15.6%)、动脉导管未闭6例(13.3%)、心包积液5例(11.1%)、左房增大5例(11.1%)、房水平异常分流4例(8.9%)和心室壁运动减弱4例(8.9%)。(6)91例脑损伤患儿中有早产儿67例(73.6%),其中ICH有36例(53.7%)、HIE有16例(23.9%)、两者兼有者15例(22.4%),足月儿24例(26.4%),其中HIE者15例(62.5%)、ICH者4例(16.7%)、两者兼有者5例(20.8%)。(7)79例肾损伤患儿中仅有18例(22.8%)肾功能异常者同时出现无尿或少尿症状,而61例(77.2%)患儿虽存在肾功能异常而不伴随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8)63例胃肠道损伤患儿中有54例(85.7%)出现腹胀、48例(76.2%)出现胃储留、35例(55.6%)出现胃肠出血和10例(15.8%)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研究对象中共有15人死亡(其中8人为生后≥72小时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病死率达6.3%,死亡病例中共有早产儿11例,占死亡人数的73.3%。具体死亡原因分析如下:心力衰竭4例,严重颅内出血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3例,肺出血1例,气胸1例,呼吸衰竭4例。(10)15例死亡患儿均发生了器官损害,其中多器官损害14例,占死亡人数的93.3%,其中并发3种器官损害者有8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肺和脑损伤者4例,心、肺和胃肠道损伤者1例,心、肺和肾损伤者2例,肺、脑和肾损伤者1例),4种器官损害者有4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脑、肺和肾损伤者3例,心、肺、胃肠道和肾损伤1例),5种器官损害者2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脑、肺、肾和肝损伤者1例,心、肺、脑、胃肠道和肾损伤者1例),单器官损害者死亡1例,为心脏损害且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占死亡人数的6.7%,无器官损害者中没有死亡病例,组间比较显示多器官损害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多器官损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孕母年龄≥35岁或孕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先兆流产病史、胎盘异常、早产、窒息程度重、低出生体重儿和复苏用氧浓度>40%是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复苏用氧浓度>40%是窒息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疾病,各器官损害是窒息造成的主要不良后果,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后最容易损伤的器官是肺,其次是心脏和脑,心肺脑三种脏器损伤也是导致窒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新生儿窒息后常发生多器官损伤,尤其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患儿。(3)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表现形式多样,临床中常需借助各器官功能监测的辅助检查加以识别,以提高多器官损害早期诊断率及协助评估损伤程度。(4)窒息死亡患儿常为多器官损害者,且器官损害个数常≥3个,并常同时损伤心、脑、肺三大脏器中的两种。(5)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多器官损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重度窒息、复苏用氧浓度>40%以及胎盘异常、孕母年龄≥35岁或孕母患有高血压疾病或孕期先兆流产病史具有明显正相关性,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复苏时用氧浓度>40%是导致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窒息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新法复苏、积极防治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高危因素、熟悉窒息患儿各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加强各器官功能状态监测以及早期诊治各器官损害可减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窒息患儿病死率。

徐龙[4](2021)在《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脓毒症是大面积烧伤常见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及时而准确地诊断脓毒症对烧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烧伤应激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器官功能损害等病症的存在,大面积烧伤脓毒症的诊断面临一定困难。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应激性生物标志物,对大面积烧伤中后期脓毒症具有确定性的诊断作用,但在烧伤早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尚无系统性研究。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其预测烧伤脓毒症和评估预后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烧伤科2014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324例烧伤面积>30%TBSA的烧伤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致伤因素、吸入性损伤程度、烧伤面积、生命体征、检验检查资料、PCT水平、脓毒症发病情况、住院时间、预后结局等相关信息和资料。计算患者烧伤指数、入院APACHE-II评分、入院SOFA评分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大面积烧伤患者脓毒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烧伤早期PCT水平对脓毒症及预后的预测能力。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和计数资料行Mann-Whitney U检验,并结合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烧伤早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CT与部分烧伤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清PCT水平升高(≥2.00ng/ml)者占比50.93%,根据2007年美国烧伤协会的脓毒症诊断共识,纳入研究的患者此时均不能诊断脓毒症,提示大面积烧伤早期PCT水平升高可能并非由感染因素导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早期PCT水平为预测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60天脓毒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5,P=0.044),其预测脓毒症发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为0.737~0.909,P<0.01),最佳阈值为4.275ng/ml,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83.1%。烧伤早期PCT水平与烧伤指数呈正相关,分层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烧伤早期PCT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中罹患脓毒症(OR=131.312,P=0.006)、入院APACHE-II评分(OR=1.347,P=0.025)、烧伤指数(OR=1.139,P=0.034)、入院PCT水平(OR=1.271,P=0.024)、年龄(OR=1.077,P=0.016),为大面积烧伤患者90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上5个危险因素预测能力依次递减。t检验、U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指数(B=0.031,P<0.01)、吸入性损伤程度(B=1.172,P=0.006)、入院APACHE-II评分(B=0.910,P<0.01)为大面积烧伤早期PCT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烧伤早期PCT水平与烧伤指数(r=0.573,P<0.001)、吸入性损伤程度(r=0.642,P<0.001)、APACHE-II评分(r=0.767,P<0.001)等反应烧伤严重程度的指标高度相关,对大面积烧伤患者ICU住院天数(r=0.359,P<0.001)及医疗花费(r=0.305,P<0.001)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结论:大面积烧伤早期约半数患者(50.93%)存在PCT水平升高现象,此时PCT水平升高与感染无关,而与烧伤指数、入院APACHE-II评分、吸入性损伤程度等决定烧伤严重程度的非感染因素有关;烧伤早期PCT水平升高不仅对伤后60天脓毒症有预警提示作用,而且与患者不良预后(死亡)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以作为烧伤早期评估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龚裕州[5](2021)在《基于生信分析的ORM1在严重烧伤休克中表达与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严重烧伤患者在最初的休克期有很高的死亡率,严重烧伤休克时宿主反应改变及其确切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烧伤休克发生的关键基因,并探讨其对烧伤后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改善烧伤休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干预措施。方法1.从GEO数据库中获取严重烧伤休克患者的基因芯片表达谱,利用R-studioru软件分析30个烧伤休克患者治疗前样本和13个健康志愿者样本的GSE77791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对筛选出的结果再与烧伤休克机制同源性进行关联分析,找出预期研究的目的基因,评估其在烧伤休克血清中的表达与调控。2.收集6例烧伤面大于50%且入院时已有休克症状的烧伤患者和5例正常志愿者的新鲜抗凝血,分离出中性粒细胞,行RT-PCR检测目的基因ORM1表达水平。3.分两部分进行基因功能实验:第一部分,分别用正常志愿者和烧伤休克患者血清刺激健康正常人的中性粒细胞,2.5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选择素荧光强度,并检测MPO含量(检测试剂盒)。第二部分,将健康正常人的中性粒细胞分为两组,一组加入20%的烧伤血清刺激,另一组加入20%的烧伤血清刺激的同时再加入ORM1(0.5mg/ml),2.5h后分别检测L-选择素和MPO含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p38 MAPK和ERK1/2的表达量。结果1.从数据集中共鉴定出1059个差异基因(508个下调基因和551个上调基因)。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细胞成分(CC)和分子功能(MF)中最丰富的八个富集,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使用Cytoscape进行了可视化。最后,再通过Cyto Hubba鉴定关键基因,筛选出七个与烧伤休克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ARG1,CKAP4,C3AR1,ELANE,GGH,ORM1,QSOX1。2.PCR结果提示烧伤休克患者中性粒细胞ORM1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8.095±2.938 vs 1.012±0.1018,p<0.05)。3.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烧伤患者血清刺激中性粒细胞的血清,L-选择素(5444±252.5,p<0.05)荧光强度低于正常对照组。MPO的表达量(0.02667±0.0002517,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第二部分,ORM1组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124719±4823,p<0.05)荧光强度高于烧伤对照组,ORM1组的MPO(0.02410±0.0004359,p<0.05),p38 MAPK(0.3300±0.04797,p<0.05),ERK1/2(0.2006±0.03685,p<0.05)的表达量均低于烧伤对照组。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参与烧伤休克的关键基因(ARG1,CKAP4,C3AR1,ELANE,GGH,ORM1,QSOX1),并验证基因ORM1抑制了中性粒细胞活化,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ERK1/2炎性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胡正帅[6](2021)在《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烧伤患者手术时机的提示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肌红蛋白与肌酸激酶在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血液中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确定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更加有效选择手术时机的帮助作用。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安医大一附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共37例,根据烧伤性质分为电烧伤及普通烧伤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伤后入院时、手术后第3天时内血清Mb、CK进行检测记录,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烧伤种类及面积)、入院后首次及术后3日以内血清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检测结果、手术次数(手术术式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具体选择,包含切削痂清创术、植皮术、扩创截肢术等。)、住院天数、出院时情况。并根据患者手术总次数、住院天数、出院时情况综合评定预后,将预后分为“优、良、中”三等。1)比较电烧伤、普通烧伤组内不同手术时机(入院距手术天数)患者Mb、CK术前术后值,行正态性检验及使用相应两配对样本差异性的检验方法;2)比较电烧伤、普通烧伤组间不同手术时机患者Mb、CK变化率、入院值及年龄、住院天数、预后等基础信息,行正态性检验及相应的两独立样本差异性检验方法;3)分析电烧伤、普通烧伤两组患者Mb、CK变化率与手术时机的关系,绘制散点图并行相关性分析;4)分析电烧伤、普通烧伤两组患者Mb、CK变化率与预后关系,并行符合标准的相关性检验。结果(1)电烧伤、普通烧伤组内不同手术时机(入院距手术天数)患者Mb、CK变化值不符合正态性分布,行术前术后患者Mb、CK检测值Wilcoxon符号秩检验。P<0.05具有显着差异性。(2)电烧伤、普通烧伤组组间烧伤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即入院至首次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次数、Mb、CK变化值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手术时机、住院天数、手术次数、Mb、CK变化值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行Mann-Whitney检验,年龄符合正态性分布P>0.05,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变化值,手术时机,手术次数均有差异,而两组间年龄,住院天数及预后均无明显差异。而针对普通烧伤组与电烧伤组间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入院值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两组间患者术前的血清肌红蛋白进行比较,P>0.1,无明显差异;而两组间肌酸激酶术前值比较,P<0.01,具有差异性。(3)对电烧伤、普通烧伤组间不同手术时机患者Mb、CK变化率绘制散点图,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手术时机≥4天时,CK、Mb减少率与手术时机呈负相关,手术时机<4天时,CK、Mb减少率与手术时机呈正相关,P均<0.05,相关系数r均>|0.5|,相关具有显着性,且本研究中CK、Mb减少率于入院至手术天数为4天时达最高。同时CK、Mb减少率之间在全体样本中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5|。(4)电烧伤、普通烧伤两组患者Mb、CK变化率与预后间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存在相关性,Mb、CK减少率越高,预后越好。结论(1)电烧伤、普通烧伤患者术后较术前血清Mb、CK明显降低,手术有利于Mb、CK降低。(2)烧伤手术时机的选择与Mb、CK变化有关系,本研究中手术时机为4天时Mb、CK变化率最大,改善程度最大,大于4天时变化率与手术时机负相关、小于4天时与手术时机正相关。(3)电烧伤、普通烧伤Mb、CK减少率均与患者预后有关,减少率越高,预后越好。(4)Mb、CK升高的烧伤患者中,手术时机为4天时,患者的预后最好。

金煦[7](2021)在《Btk激酶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烫伤小鼠肠道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脓毒症产生,患者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并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肠道是MOF的始动器官,其损伤与LPS诱导的细胞焦亡相关。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其发生依赖于细胞内炎症小体的激活和后续caspase蛋白家族的活化。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作为Toll样受体(TLR)信号途径的组成部分,Btk信号在L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Btk信号在烧伤脓毒症相关肠道损伤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tk在LPS诱导的烫伤小鼠肠道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将128只C57BL/6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烫伤组、LPS组、A13(3mg/kg)组、A13(10mg/kg)组、A13(30mg/kg)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予以37℃水浴15s进行模拟烧伤及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处死;其余各组在小鼠的背部用水浴(100℃)恒温持续接触15s,计算烫伤面积10%TBSAⅢ度;随后LPS组通过腹腔注射LPS 10mg/kg,复制烧伤脓毒症模型。A13(3mg/kg)组、A13(10mg/kg)组、A13(30mg/kg)组除给予LPS外,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特异性Btk抑制剂LFM-A13。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处理完成后分别于0h、12h、24h后处死,每个时相点均为8只动物。收集小鼠血液和肠道组织分类保存。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Btk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肠道p-Btk、Caspase 1、Caspase 11蛋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肠道和血清IL-1β含量。总体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12h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烫伤组肠道未见Btk明显活化;LPS组出现Btk活化明显增加;A13(3mg/kg)、A13(10mg/kg)、A13(30mg/kg)肠黏膜随LF M-A13浓度增加Btk活化逐步下降。(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在12h和24h时,p-Btk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在0h时观察到相同现象。A13(3mg/kg)、A13(10mg/kg)、A13(30mg/kg)组在12h和24h时均出现不同程度Btk活化被抑制而使p-Btk含量降低,以A13(30mg/kg)组抑制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在12h和24h时,Caspase1、Caspase 11剪接体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在0h时观察到相同现象。A13(3mg/kg)、A13(10mg/kg)、A13(30mg/kg)组在12h和24h时均出现不同程度Caspase 1、Caspase 11剪接体含量降低,以A13(30mg/kg)组抑制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肠道、血清IL-1β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中IL-1β含量增加更为明显。A13(30mg/kg)组肠道、血清IL-1β含量相对于LPS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时,小鼠肠道Btk激酶活化,肠道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和损伤,同时肠道上皮细胞焦亡增加,抑制Btk激酶活化可抑制肠道细胞焦亡,保护小鼠肠道,减轻炎症反应,是烧伤脓毒症相关肠道损伤的一个潜在靶点。

王克,魏亮,王婷,庄仲伟[8](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6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为30.00%,死亡率为32.50%;高龄、入院时GCS评分为3~5分、广泛脑实质损伤、合并大器官损伤、并发感染、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发生脑疝、大量输血为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数目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器官功能障碍数目与死亡率均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APACHEⅡ评分为0~10分、>10~20分、>20分者的PCT水平分别为(4.30±1.16)、(7.81±2.35)、(10.91±3.82)μg/L,且死亡组的PCT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会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血清PCT水平能够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预测评估。

段晨阳[9](2020)在《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线粒体作为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缺血缺氧后较早发生损害的细胞器之一。以往针对线粒体的治疗措施主要以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线粒体功能障碍发生后的效应为靶点,缺乏针对线粒体质量调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防治措施,治疗效果有限。近年研究表明,线粒体质量失衡如线粒体过度分裂、融合受损、自噬和代谢紊乱等关键环节异常与缺血缺氧损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机体物质能量代谢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Drp1作为经典线粒体动力蛋白,主要影响了线粒体质量调节中的线粒体分裂过程。以往研究认为Drp1只有在内质网和线粒体接触(ER-Mito接触)引起线粒体预收缩后才会被招募到线粒体上参与线粒体分裂过程,但招募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并且正常情况下转位到线粒体上参与线粒体分裂的Drp1仅占总Drp1含量的6%,还有大量Drp1存在于胞浆中。那么大量存在的细胞质Drp1具有哪些功能?在被招募到线粒体之前是否已经开始参与线粒体分裂过程?对于ER-Mito接触形成及线粒体预收缩是否有调控作用?对除了线粒体分裂的其他线粒体质量调控环节比如线粒体自噬、线粒体代谢等是否也有影响呢?此外,目前研究认为Drp1被招募到线粒体上后主要是通过其GTPase活性切割线粒体膜介导分裂的,但是Drp1介导线粒体分裂结束后下一步如何发展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近年来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发现Drp1参与了线粒体和细胞功能调节,但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线粒体mPTP通道过度开放是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细胞坏死等发生的先决条件,而ROS大量堆积可能是引起上述线粒体和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诱因。那么缺血缺氧后线粒体Drp1除了介导线粒体分裂外,是否对线粒体外膜mPTP通道开放和ROS的产生及清除也有影响?为此,本研究利用整体失血性休克和细胞糖氧剥夺方法复制急性缺血缺氧损伤模型。首先我们了解了缺血缺氧损伤后多组织器官线粒体质量失衡的特征规律。其次我们探究了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重点研究了细胞质Drp1介导ER-Mito接触对线粒体预收缩的启动机制以及线粒体Drp 1对mPTP和ROS等线粒体功能的调控机制。最后,我们观察了使用Drp 1抑制剂Mdivi-1或者Drp 1敲除干预等措施对缺血缺氧损伤后多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为从维持线粒体质量平衡角度调整急性缺血缺氧损伤临床救治方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多组织器官线粒体质量失衡的特征规律研究利用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和糖氧剥夺细胞模型,观察缺血缺氧不同时相点(0.5h、1h、2h、3h、4h)血管组织、肠组织、心肌组织及其对应细胞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以及ATP产生、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等线粒体功能变化,以了解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多组织器官线粒体质量失衡的特征规律。第二部分: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1.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动力蛋白Drp1表达、分布及修饰变化利用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和糖氧剥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模型,观察缺血缺氧不同时相点线粒体动力蛋白表达、分布情况;观察缺血损伤后血管和肠组织Drp1修饰变化。2.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中作用及对ER-Mito接触的调控机制(1)Drp1介导线粒体分裂对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的调控作用利用Drp1干扰/过表达腺病毒转染的VSMC细胞,观察干预线粒体Drp1对正常情况下和缺氧后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明确Drp1介导线粒体分裂对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的调控作用。(2)细胞质Drp1介导ER-Mito接触对线粒体预收缩的启动机制利用失血性休克SD大鼠和Drp1敲除小鼠(Drp1+/-)模型、糖氧剥夺VSMC细胞模型,观察缺血缺氧不同时相点ER-Mito接触情况;观察干预细胞质Drp1对ER-Mito接触和线粒体预收缩的影响;观察干预Drp1-Shroom4复合体对肌动蛋白束化、ER-Mito接触以及线粒体预收缩的影响,以阐明细胞质Drp1通过Shroom4束化肌动蛋白启动ER-Mito接触形成的机制。(3)细胞质Drp1加速线粒体转位的发生机制利用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和糖氧剥夺VSMC细胞模型,观察缺血不同时相点Calnexin、Fundc1表达及分布情况;观察干预内质网蛋白Calnexin对缺氧早期Drp1和Fundc1的线粒体转位、线粒体预收缩和线粒体分裂的影响,以了解细胞质Drp1在ER-Mito接触位点Calnexin-Fundc1环的招募作用下加速线粒体转位的发生机制。(4)Drp1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破损线粒体的清除机制利用失血性休克Drp1敲除小鼠(Drp1+/-)模型和糖氧剥夺Drp1干扰腺病毒转染的VSMC细胞模型,基因组学分析生理和缺血损伤情况下Drp1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观察干预Drp1对缺血缺氧后线粒体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形成的影响;观察干预Drp1对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以阐明Drp1通过Clec16a-Parkin途径介导线粒体自噬的机制。3.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mPTP开放和ROS堆积等线粒体功能变化中作用及调控机制(1)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mPTP通道开放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利用失血性休克SD大鼠、Drp1敲除小鼠(Drp1+/-)模型和糖氧剥夺VSMC细胞模型,观察缺氧不同时相点mPTP开放情况;观察缺血缺氧不同时相点mPTP结构蛋白表达和分布情况;观察干预mPTP结构蛋白HK2表达活性对缺氧后mPTP开放的影响;观察干预线粒体Drp1-LRRK2结合对HK2活性、分布和mPTP开放的影响,以阐明线粒体Drp1对缺血缺氧损伤mPTP过度开放的调控机制。(2)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ROS堆积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利用失血性休克Drp1敲除小鼠(Drp1+/-)模型和糖氧剥夺VSMC细胞模型,观察机体能量代谢变化;代谢组学检测干预Drp1对缺血损伤后线粒体代谢的影响;观察干预Drp1介导谷胱甘肽代谢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以阐明Drp1通过影响线粒体代谢参与ROS生成和清除的潜在调控通路。第三部分:干预Drp1对急性缺血缺氧损伤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研究使用Drp1抑制剂Mdivi-1以及Drp1敲除干预观察缺血缺氧损伤后(1)血管反应性、血管管径变化、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张力以及动态血压维持情况;(2)肝肾血流灌注、肝功、肾功、心输出量、心损和心肌细胞收缩力;(3)肠上皮紧密连接情况、肠道菌群组成及肠屏障功能;(4)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 max)、血气指标(Lac、HCO3-、BE、pH等)以及72h存活情况,以阐明干预Drp1对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多组织器官线粒体质量失衡的特征规律研究1.缺血缺氧损伤后血管、肠和心脏组织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均发生明显变化,但变化时间、变化程度和变化形式存在差异。血管组织变化起始于缺血缺氧后1h并逐渐加剧。肠组织在缺血缺氧后0.5h即发生明显变化,但后续并没有进一步加重。心脏组织变化不如血管和肠组织明显,缺血缺氧后2h才有稍许增加,并且不同于血管和肠组织线粒体缺血缺氧后表现为线粒体过度分裂和碎片化线粒体数量增多,缺血缺氧损伤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肌线粒体排布紊乱和内部嵴结构的破坏。2.缺血缺氧损伤后血管、肠和心脏组织线粒体功能均发生明显变化,且缺血缺氧损伤后相同组织线粒体功能变化均晚于线粒体形态和数量的变化。第二部分: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1.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动力蛋白Drp1表达、分布及修饰变化(1)缺血缺氧损伤1h后Drp1发生从细胞质到线粒体转位,且其时相变化规律与线粒体碎片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Drp1线粒体转位在缺血缺氧早期线粒体过度分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发现转位到线粒体上的Drp1主要富集在线粒体预收缩位点,对于线粒体分裂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缺血损伤后Drp1的磷酸化、苏木化、亚硝基化修饰明显增高,泛素化修饰轻度减低。缺血缺氧损伤后活跃的Drp1修饰变化对于线粒体质量调控具有重要意义。2.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中作用及对ER-Mito接触的调控机制(1)缺血缺氧后线粒体碎片化的发生是由于Drp1线粒体转位后介导线粒体过度分裂导致的。干扰Drp1后线粒体Drp1减少的同时伴随线粒体碎片数量减少。正常情况下过表达Drp1会导致线粒体过度分裂和线粒体数量的增加。上述结果明确了 Drp1线粒体转位介导线粒体分裂对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变化的决定作用。(2)缺血缺氧损伤初期Drp1发生大量线粒体转位之前,过度磷酸化和亚硝基化的细胞质Drp1通过激活细胞骨架调节蛋白Shroom4并与之结合形成Drp1-Shroom4复合体。Drp1-Shroom4复合体如“卡扣”一样将内质网周围散乱分布的F-肌动蛋白束化,增强了内质网与线粒体之间的牵引力和有效接触面积。随后内质网在束化F-肌动蛋白锚定端INF2的牵引下,缠绕在线粒体周围,形成ER-Mito接触并进一步引起线粒体预收缩。(3)缺血缺氧损伤ER-Mito接触引起大量线粒体预收缩后,内质网Calnexin会迁移到ER-Mito接触位点并与细胞质中Fundcl结合形成功能环,加速细胞质Drp1沿内质网轨迹向ER-Mito接触位点的线粒体转位过程。(4)缺血缺氧损伤后活化Drp1可上调线粒体Clec16a表达,一方面抑制了 Parkin的线粒体募集,导致线粒体碎片形成自噬小体受阻;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自噬小体向自噬溶酶体的转变,促进了缺血缺氧损伤后的自噬流过程。3.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mPTP开放和ROS堆积等线粒体功能变化中作用及调控机制(1)缺血缺氧晚期,线粒体收缩位点大量富集的Drp1除了介导线粒体分裂外,还会通过结合mPTP结构蛋白BAX,识别线粒体收缩位点附近的mPTP通道。然后通过招募线粒体LRRK2到线粒体收缩或分裂位点形成Drp1-LRRK2复合体引起mPTP通道结构蛋白HK2失活及其线粒体分离,破坏mPTP通道结构,导致mPTP通道过度开放,线粒体CytC释放增多,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功能。(2)缺血缺氧后活化Drp1会造成ROS的过度堆积,进而破坏线粒体功能,引起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其潜在发生机制包括:(a)活化Drp1通过抑制辅酶Q的生物合成破坏线粒体呼吸链,导致线粒体ROS生成增加;(b)活化Drp1抑制线粒体谷氨酸-谷胱甘肽代谢,导致ROS清除减少;(c)活化Drp1通过阻断神经递质途径(包括酪氨酸-多巴胺代谢和维生素E相关通路)进一步降低ROS清除率。第三部分:干预Drp1对急性缺血缺氧损伤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研究1.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合并使用Drp1抑制剂Mdivi-1液体复苏可以明显提高血管反应性及其收缩张力。干预Drp1可以很好地维持缺血缺氧损伤后的动态血压。2.干预Drp1可以改善缺血损伤后肝肾血流灌注和肝肾功能,对于缺血损伤后心肌细胞收缩力也有一定的影响。3.Drp1敲除干预可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的组成、恢复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从而保护缺血损伤后的肠屏障功能。4.干预Drp1介导的线粒体质量失衡可以很好地改善缺血缺氧损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气和存活情况。[结论]1.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Drp1的过度激活(磷酸化、苏木化、亚硝基化)”和“大量细胞质Drp1的线粒体转位”是急性缺血缺氧后线粒体形态数量和功能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2.缺血缺氧后大量存在的细胞质Drp1在被招募到线粒体之前已经开始参与线粒体分裂过程。具体表现为过度磷酸化和亚硝基化的细胞质Drp1通过Shroom4束化肌动蛋白,增强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牵引力,启动大量ER-Mito接触并引起大量线粒体预收缩,为后续细胞质Drp1转位到线粒体收缩位点介导线粒体过度分裂奠定了结构基础。3.缺血缺氧后细胞质Drp1加速线粒体转位是由于ER-Mito接触位点Calnexin-Fundcl功能环大量形成,促进了细胞质Drp1沿内质网向ER-Mito接触位点的大量迁移。4.缺血缺氧晚期Drp1介导线粒体分裂结束后下一步会进一步影响线粒体功能。线粒体Drp1一方面在线粒体收缩或分裂位点通过识别并破坏线粒体mPTP通道结构引起mPTP过度开放,CytC释放增加;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多种线粒体代谢途径影响ROS的清除和生成,导致ROS过度堆积,最终加重了缺血缺氧后线粒体和细胞功能损伤。5.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使用Drp1抑制剂Mdivi-1液体复苏或者Drp1敲除干预可以保护血管收缩张力、改善肝肾血流灌注以及肠屏障功能,弥补了常规林格液体复苏“虽然可以快速扩容但难以长时间维持血压”的缺陷,对于延长急性缺血缺氧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救治率和存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蒋暑雨[10](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二、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严重烧伤发病及休克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烧伤患儿筛选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资料及分组
    2.3 一般治疗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资料
        2.4.2 休克期补液情况
        2.4.3 休克期监测及疗效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烧伤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治疗
    3.2 全部患儿成分补液情况
    3.3 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
    3.4 不同复苏时间、有无Ⅲ度烧伤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
    3.5 补液前后复苏指标比较
    3.6 患儿预后及转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审查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
    2.3 窒息新生儿病死率及主要死因分析
    2.4 器官损害个数对窒息患儿预后的影响
    2.5 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分析
讨论
    3.1 窒息和器官损害发生发展机制
    3.2 新生儿窒息的多脏器损害
    3.3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治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临床指标收集
    三、观察指标检测方法与评分标准
    四、烧伤补液公式
    五、脓毒症诊断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
    七、伦理说明
实验结果
    一、临床资料
    二、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PCT水平升高与该时期脓毒症发病的关系
    三、大面积烧伤患者病程中脓毒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四、不同烧伤程度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患者烧伤早期PCT水平的变化趋势
    五、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六、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PCT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七、烧伤早期PCT水平与部分烧伤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层分析
    八、典型病例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烧伤患者脓毒症的诊断现状与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生信分析的ORM1在严重烧伤休克中表达与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 方法
    2.3 结果分析
3 结果
    3.1 确立ORM1 为研究靶基因
    3.2 烧伤休克患者中性粒细胞中的ORM1 基因表达升高
    3.3 烧伤患者血清刺激中性粒细胞的活化
    3.4 ORM1 抑制烧伤血清激活的中性粒细胞活化
4 讨论
    4.1 烧伤休克的病理改变
    4.2 通过GEO数据库对于数集的选择
    4.3 烧伤后中性粒细胞的激活
    4.4 选择ORM1 作为目的基因功能研究
    4.5 L-选择素与中细粒细胞的激活
    4.6 MPO与中细粒细胞的激活
    4.7 p38 MAPK及 ERK途径:
    4.8 本研究的优缺点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相关因素在烧伤休克复苏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6)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烧伤患者手术时机的提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治疗的进展
    参考文献

(7)Btk激酶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烫伤小鼠肠道细胞焦亡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与仪器来源
    2.2 动物实验
        2.2.1 动物饲养、分组、处理及标本采集
        2.2.2 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Btk活化的表达
        2.2.3 蛋白印迹法检测肠道Btk、Caspase 1和Caspase 11表达情况
        2.2.4 ELISA法检测肠道组织和血清中IL-1β含量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肠道损伤情况和Btk活化情况
    3.2 肠道组织中Btk活化情况
    3.3 肠道Caspase 1、Caspase 11 表达情况
    3.4 肠道组织和血清中IL-1β含量
4.讨论
5.总结
6.参考文献
7.附录
8.致谢
9.综述 脓毒症相关组织器官损伤研究进展
    8. 参考文献

(8)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分析
    2.2 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2.3 危险因素数目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的相关性
    2.4 器官功能障碍数与病死率的关系
    2.5 APACHEⅡ评分和PCT水平
3 讨论

(9)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多组织器官线粒体质量失衡的特征规律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干预Drp1对急性缺血缺氧损伤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Drp1在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创伤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四、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D]. 王晓云. 山东大学, 2021(12)
  • [2]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D]. 杨萌. 南昌大学, 2021(01)
  • [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 周小敏. 三峡大学, 2021(01)
  • [4]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D]. 徐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基于生信分析的ORM1在严重烧伤休克中表达与功能的研究[D]. 龚裕州.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对于烧伤患者手术时机的提示作用[D]. 胡正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Btk激酶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烫伤小鼠肠道细胞焦亡中的作用[D]. 金煦.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 王克,魏亮,王婷,庄仲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20(31)
  • [9]Drp1在急性缺血缺氧损伤致线粒体质量失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段晨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10]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严重烧伤后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