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经过及文献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娟娟[1](2021)在《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梳理、总结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针灸文献中经络腧穴、针灸疗法等相关资料,基于经络循行、腧穴分布、刺灸技法和针灸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和同时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相关针灸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为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深入研究提供依据。(2)基于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的整理比较研究,梳理和呈现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概貌,总结和提炼出土医简中的针灸理论和特色方法,并分析和探讨其针灸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为构建和完善针灸理论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医针灸文化提供文献依据。方法:(1)资料来源和途径(1)实地考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及武威市博物馆等简牍原简资料和内容;(2)手工检索北京、甘肃等地图书馆、研究院等现有的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针灸学资料;(3)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与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有关的针灸研究资料。(2)文献研究方法对获取的医简针灸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考证及归纳法、训诂法、文本比较法等进行梳理总结和比较分析,呈现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概貌,提炼出土医简中的针灸理论和特色方法,并分析和探讨其针灸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具体包括:(1)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整理研究:依据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中经络、腧穴、疗法相关资料,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注解研究,整理提炼医简针灸文献原文及相关注释,分类整理总结其针灸文献后世研究。(2)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比较研究:基于经络循行、腧穴分布、刺灸技法和针灸临床应用等方面,归纳和比较医简及医简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异同,阐明其针灸理论的特色、优势与局限。结果:甘肃出土秦汉医简针灸文献主要涉及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成简时期约自先秦晚期至东汉中期,涉及针灸腧穴、针灸疗法等内容,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甘肃等西北地区早期针灸理论、技法和临床概况及演变过程。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天水放马滩秦简成简早于《黄帝内经》,敦煌、居延汉简大致处于《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武威汉简则稍晚于《黄帝内经》。较《黄帝内经》,医简中记载的“泉水”穴名及主治、“足三里”及“脾俞”穴的刺法、留针时间、疾病性质与针刺治疗深度、强度的关系及个别贴敷方的应用方面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而在针刺工具、针灸操作及适应症等方面记载较为简单、笼统,这大致与当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医学发展实际相一致,也突出体现了秦汉时期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学的发展概貌及其随时代演变的过程。(1)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整理研究(1)天水放马滩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自先秦晚期,约有12枚简牍描述了五音与五行、五病、五色及十天干等的相互搭配关系,似为后世五音疗法、针灸五输穴及子午流注针法等奠基了理论雏形,为针灸腧穴及针刺手法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早期的文献参考。(2)武威汉简武威汉简成简于东汉初期,其中有31枚简牍描述了针灸相关内容,其中足三里、肺俞、泉水等腧穴的记载反映了当时腧穴的发展处于个人经验总结时期;针刺疗法中针刺深浅、顺序及留针时间突出,为后世针刺治疗寒性病变及针灸留针奠定了基础;贴敷疗法包括敷药法、膏药法、涂药法、熏洗法、熨法五种,主治内、外、妇、五官科等疾病,其中部分贴敷方仍具有现代临床使用和开发价值,也可能是现代某些疗法的起源和基础。(3)敦煌汉简敦煌汉简约成简于西汉末年至东汉中期,其中有2枚简牍明确记载了针灸范畴的内容,尤其是针灸“针”的记载,表明西汉时期“针灸疗法”已在敦煌边塞屯戍队伍中得以应用,且可能早于居延汉简中针灸疗法的记载,是边塞地区针灸学“针”具的首次实文记载,反映了西汉时期针灸疗法在西北地区已得到较广泛应用。(4)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约成简于西汉至东汉中期,其中有8枚简牍明确记载了针刺疗法、灸法、贴敷疗法等,具有以针法为主,针药结合、灸有度量,配穴明确、贴敷法丰富,实用性及地域性强等特点,反映了汉代居延边塞地区针灸疗法的多样性、独特性,为汉代西北边塞地区针灸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2)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比较研究(1)腧穴通过医简之间的比较,武威汉简与居延汉简记载了腧穴,也分别代表了西北民间与边塞地区腧穴理论的发展状况,但武威汉简更注重在配穴基础上进行针刺法的诊疗过程,居延等边塞汉简更注重单穴灸法的应用。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相比较,甘肃医简中“脾俞”、“足三里”主治、配穴及“脾俞”的定位等方面基本与《黄帝内经》相关内容一致,但不够全面、具体;在“五椎下”穴的定位及名称等方面也基本与《黄帝内经》保持一致;在“泉水”穴主治、“足三里”穴的定位、“脾俞”穴的刺法、“五椎下”穴的灸法等方面较《黄帝内经》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2)针灸疗法通过医简之间的比较,主要涉及针刺法、灸法、贴敷疗法三种疗法,且武威汉简中关于针刺法及贴敷疗法的记载更严谨,更具有时代性,居延汉简中针药结合的思想为后世多种疗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和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发现,甘肃出土医简在针刺留针时间及贴敷方的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武威汉简中对于寒性疾病针刺留针时间,疾病性质与针灸治疗深度、强度的关系等有别具一格的认识,基本与现代临床实际相一致;鼻栓剂、耳栓剂及滴鼻剂治疗五官科中目痛、鼻塞、鼻息肉等也体现出汉代西北地域贴敷剂型的多样性,也类似于现代临床所制作的中成药制剂,而滴鼻剂或是最早的记载;同时,其百病膏药方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考证证实居延汉简成简早于《黄帝内经》,表明当时已有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先例,是早期针药协同以提高疗效的重要记载和依据。(3)其他针灸文献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中记载了五输穴及子午流注针法相关理论雏形。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二者均记载了上述理论,但《黄帝内经》较出土医简更能指导和推动后世中医针灸相关理论的演变发展。结论:(1)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与《黄帝内经》成书接近或趋于同一时期,也即中医药理论大发展、大总结时期,反映和呈现了当时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学的发展概貌。(2)甘肃出土秦汉医简针灸文献虽未明确记载经络内容,但关于“足三里”、“脾俞”及“五椎下”等腧穴的定位、主治、留针时间等记载对研究秦汉时期腧穴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简总结了针刺法、灸法、贴敷疗法等针灸方法,其中针刺法与贴敷疗法实用性和地域性强,丰富和发展了当时的针灸临床诊疗方法。(3)与《黄帝内经》相比较,甘肃出土医简记载的“足三里”定位、“泉水”主治等腧穴资料特色明显;关于寒性疾病的针刺留针时间,结合疾病性质确定针刺深度和强度,五官科疾病贴敷疗法、剂型的多样性,尤其记述的可治多种疑难杂症的百病膏药方等资料,对现代针灸临床仍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是针灸学术史中的宝贵资料,其临床特色、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以促进和推动甘肃古代特色针灸文献的研究与应用。
陈晓红[2](2020)在《简帛医书经脉文献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简帛医书经脉文献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文献对经脉论述的异同点,以及早期经脉理论的形态特征。方法:运用文献整理、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简帛经脉文献、文物的行文体例与用语特点、经脉循行路径特点、经脉与脏腑的关系、经脉所主病症与诊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足臂》属于以辨证为主的临床灸法学文献;《阴阳》属于辨脉与辨证结合的经脉诊治学文献;《十二脉》属于以辨证为主的经脉诊治学文献;《别脉》也属于以辨证为的临床灸法学文献;双包山漆人、老官山漆人均以漆人为绘制载体;《足臂》《阴阳》《十二脉》在使用动词和方位词上有共性又有特性,同一个动词和方位词在不同简帛医书经脉文献中含义有别;《足臂》《阴阳》《十二脉》中观察对象的体位双上肢处于水平位,身体躯干多数处于直立位。《足臂》《阴阳》《十二脉》、老官山漆人、双包山漆人经脉循行部位数目基本遵循足脉多于手脉的规律,《足臂》《阴阳》《十二脉》、双包山及老官山漆人经脉循行部位数目所做的两两相关比较结果,尽管其提示两两间存在相关性,其中《足臂》《阴阳》rs值有显着相关性,《足臂》《阴阳》分别与《十二脉》、双包山与老官山漆人无直接的关联;《足臂》与《阴阳》重叠具体部位相关性高;《阴阳》除《足臂》还与《十二脉》、老官山漆人高重叠具体部位相关性高;老官山漆人除与《阴阳》外还与《十二脉》重叠具体部位相关性高。秦汉时期简帛经脉文献所记载穴位主要两者形式:一,经脉穴以面为主,主要见老官山汉墓《刺数》、马王堆《五十二病方》;二,具体穴位以点为主,例如武威汉代医简所载足三里等,主要见武威汉代医简、老官山漆人。简帛经脉文献中经脉与脏腑联系甚少,但是足脉与脏腑相关理论较手脉成熟,其中以足三阴脉更为成熟;老官山漆人背部所刻铭文关脏腑名称“心”“肺”“肝”“胃”“肾”穴位的出现,包含了简帛经脉文献所联系的大多数脏腑。简帛经脉文献经脉病症主要以循经病症、疼痛病症、全身病症、脏腑病症为主。《足臂》中循经病症与所产病类症总数存在高度相关性,《阴阳》中循经病症与所产病类症总数的较小的标准差和显着相关,《足臂》循经病症与所产病类症总数的相关性较高于《阴阳》,《足臂》《阴阳》《十二脉》循经病症相互之间均具有显着相关。《足臂》《阴阳》在疼痛病症数目与循经病症数目呈显着相关性。《足臂》《阴阳》《十二脉》各书之间疼痛病病症数目均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全身性病症主要发布在足三阴脉经脉病症;脏腑病症主要发布在足三阴脉经脉病症。秦汉时期灸法与针刺的发展,其两者均从零散的理论最后形成初步的灸法或针刺理论体系。结论:秦汉经脉学说中足脉理论比手脉理论较成熟;秦汉经脉理论的发展深受临床经验的影响;经脉理论形成早期从辨证到辨脉辨证结合,这种转变发生的关键时期应当是在《阴阳》成书之时;《足臂》《阴阳》《十二脉》、老官山漆人、双包山漆人五者具有一定传承性,而五者之间的差异提示了五者来自不同学术流派,五者以经脉理论为核心思想,存在经脉灸法、经脉诊断、经脉刺法、模型铸造等不同体例流传;简帛经脉文献对古代针灸流派有着重要影响。
张雨燕[3](2020)在《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收集、整理简帛医书所载“桂”类方药条文,建立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资料库,为中医药文献整理提供基础材料。2.归纳、分析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应用情况,发掘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临床价值。3.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药名进行综合研究与名物考辨,明晰简帛“桂”类药物的具体指称。4.进一步探讨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配伍及应用情况,总结秦汉“桂”类药物的配伍规律与临床运用特点。5.探究与《伤寒杂病论》所载“桂”类方药传承渊源,明晰早期方药传承演变,充分发挥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特殊研究价值。方法:1.文献整理: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方药进行全面收集,同时做好简帛医药文献新材料的处理规划,及时将公布的相关方药文献纳入研究范围,对其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建立简帛医书方药资料库。2.综合分析:运用中药学等相关理论,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药名进行考辨,明晰早期“桂”类药物的名实关系。3.数据挖掘: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检索方法,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方药进行专题研究,探明简帛“桂”类方药的配伍应用规律。4.比较研究:对简帛医书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桂”类方药条文进行比较,探析早期医书的传承关系。结果:1.现下收集的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条文共56条,包含67首含“桂”类药物的医方,3种“桂”类药物。其方药应用广泛,涉及疾病类和养生保健类两方面。2.“美桂”为优质桂;“菌桂”为肉桂;“桂”为肉桂与桂皮的统称。3.通过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桂”类方药中有10味常见用药,置信度为100%的二味药关联规则为10组,三味药关联规则为6组,部分方药仍被医家应用于临床,疗效良好。4.通过深入探析“桂”类方药条文,得知简帛医书与《伤寒杂病论》在疾病认知、辨证思想、处方立药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故断定其存在传承关系。结论:基于以上对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研究,可以看出该时期“桂”类药物种类多样,运用广泛;所处医方涉及诸多领域,部分医方至今仍有尚佳的疗效;且与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为后世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的思路。因此,简帛医书“桂”类方药在中医临床以及中医学史等相关领域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张怡[4](2019)在《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将从病症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涉医简帛文献与传世汉以前医籍中的“瘕”,比较它们的异同,明确简帛文献与传世医籍中“瘕”各自的定义与特点,以及不同时代其含义继承与发展状况。并进一步探讨秦汉时期对瘕病认识上的发展历程,与其背後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以简帛文献中的“瘕”为比较的主体,对简帛、传世传世中共见的“瘕”,辨析其异同;再分别分析简帛文献、传世医籍中单见的瘕病,以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区别与联系;对比简帛文献中的“瘕”与传世医籍中与之相应的相似病症。从而归纳“瘕”的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除了传世医籍外,传世非医文献中也包含了许多与“瘕”相关的内容,作为研究的重要辅助资料。另外,魏晋隋唐时期的传世医籍,也大量传承了汉以前的学术思想,故在具体分析病症时作为参考。结果:一共比较了通名“瘕”简帛文献5处,传世医籍6处;简帛文献和传世医籍中共见的亚类“瘕”5种,分别为“唐瘕”“血瘕”“气瘕”“水瘕”“它瘕”;仅见於简帛文献的亚类“瘕”有15种,其中部分可以在传世医籍中找到相似病症;仅见於传世医籍中的亚类“瘕”有9中,其中以“疝瘕”“症瘕”最为多见。简帛文献中的“瘕”病位在心胸和腹部;症状多见痛、腹胀或肤胀、腹大、二便异常,诸多瘕病见与动物相关的体征。简帛文献对病因病机描述较少,病因与虫和鬼祟相关;部分瘕病的病机为有积,而积的形式表现为有形结块、气、血、水以及未知名的邪气积聚;在积的病机过程中,也体现出气机厥逆的特点。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病症状描述较少,病机描述较多。症状描述中,以腹部症状最为多见,具体涉及腹痛、腹热、腹中痛无定处、肿聚无常、腹大如怀等,也涉及二便异常;病因涉及:风寒入侵、运气偏胜、感染寄生虫、饮食不当、经脉为病、久病不瘥等;病机涉及:气血受寒、太阳受寒、小肠移热于大肠、脾失运化、阴阳之气不能相过、肝木克土水液停聚、恶血衃留等,其中病机有寒也有热,并体现出了阴阳、气血、脏腑辨证的观念。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存在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差异。简帛文献中“瘕”分布于心胸至腹部,而传世医籍中的“瘕”主要分布在腹部,心胸部的瘕病很少。症状的共同点在於都有腹痛、腹大、腹热、二便异常等特点;不同在於传世文献中少有症状为腹胀的瘕病,也较少用动物特征作为修辞。结论: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文献对瘕病病因的认识都涉及虫,所不同的是传世医籍中瘕病的鬼祟因素不明显,传世文献中还认识到有外感寒邪、运气偏胜、内伤久病、饮食、房劳等原因,对病因认识更为丰富。在病机方面,简帛和传世医籍都认识到瘕病有积和气机厥逆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传世医籍涉及寒热、阴阳、经脉、脏腑等多方面的病机解释。古人对“瘕”的认识集中体现在“虫”和“有物借居”两个方面。简帛文献中古人就意识到某些瘕病与“虫”有关,《内经》中“虫瘕”明确了致病之虫是真实有形的;汉末隋唐时期的医籍中,古人善於将腹中有形的瘕病与动物发生联想,病推测其病因也与动物相关,这里的“虫”不一定是真实的,其中掺杂着一些神仙、志怪思想。“瘕”的本义为“有物借居体内”,病机体现为体内邪气久留不去,渐成积聚。从简帛文献和早期传世医籍来看,诸多瘕病都涉及胸腹中有气、水、血、结块、燥屎、寄生虫等积聚类病理产物的描述。由於在瘕病的病程中常存在正气虚弱的特点,故瘕病同时也是一种久病;与此同时,妇人病在汉末隋唐时期瘕病中的占比较多,故“瘕”的含义有女病之义。
林振邦[5](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身体观的视野梳理出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理解古代医家如何理解患病的身体和疾病本身、分析其认识框架的思维和当代哲学的定位,最终阐明中国古代疾病观及其改变的价值。把临床技术分析提炼成医学哲学史的研究,探索理论体系的变迁,判断其方法学和认识论。利用简帛医书中的医疗记述作为入口,说明古代医学转化期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按临床体系,从现象到本质作分析,用语言、技术、思维、方法学、认识论、本体论的内在逻辑来指导研究。从疾病的定义、疾病的语言、病因学、诊断进路和治疗五个方面作出探索,从而总结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研究内容首先,总结了简帛医书中的病症,分析疾病的基本定义内容及其转变。简帛医书展现了疾病定义转化的不同阶段,最早由解剖问题作为主要疾病的定义,及后可以见到痛感和身心的功能失常的加入,然后健康的失落和自然秩序的偏离而成为疾病最广的定义。证明简帛医书中展现的疾病定义是从解剖模式逐步转化向功能模式和失调模式。透过身体空间的拓展,新加入的医疗生理系统与不同的身体感应结连,令身体的议题成为医疗议题。同时,简帛医书中内景的认识亦从仅有内外之分,到经脉简帛中可以发现经络通道和脏腑内外关系的建构。身体感应的发现和确认逐步把疾病场域拓展,把不同内在空间和精神的不适与外部的符号联系起来,渐渐建构出身体与不适感关系的典型例子,并成为一种感知与定义疾病的文化与技能。第三章透过研究病症中的语言和病痛经验,分析简帛医书中的对患病经验的表达和分类方法。发现一些本来作为描述解剖词语和病症的意义都逐步转移为气的失调。或与自然性质的用语搭配,继而与相应的身体感受结连。说明身体感受的表述是从日常语言转向阴阳五行学说为本的感知文化和认识方法,寒热虚实成为描述疾病和身体状况的基本符号系统。反观,后世比较少继承使用解剖用语作为解剖疾病的分类(例:心疝),说明了古代医家的取舍。第四章从简帛医书中病因学的内容分析古人对疾病的归因。发现跟鬼神崇拜的病因逐步被风所取代,风又再演变成气论下的风。反映鬼神论逐步被自然能量的病因论所取代,再进一步自然能量转变为气论下的自然哲学病因所取替。从信念式的鬼神因,至自然哲学因,再转化至可以被身体感连结和论证的阴阳五行体系。世界观从存在论自然主义,转向为本体论自然主义,鬼神之说从存而不论,转至部分医家对鬼神作出直接否定。第五章考察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其资料收集及疾病本质推理的方法。发现简帛医书中从视觉资料拓展至收集触觉和气感等身体感受资料,医者在诊断过程中是感知主体而非单纯的思考主体,从积累的普遍感受去判断触诊中的感受及其意义。而在运用诊断资料时,简帛医书从捷思式的单一资料对应转变为疾病本质的探求,疾病的独立本体消解,转成附属于人体气论生理病理的本体之中。第六章从简帛医书中的防治方法以分析古人对疾病的态度、处置及其临床决策。发现了简帛医书中移除了疾病的社会标签和惩罚,从单纯的医疗角度探讨疾病。并且展现了临床结果的积累,和重视临床效果的思想,从治疗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决定方案。同时,在治疗时,对于鬼神和时间崇拜有所脱离,并以临床理性对治禁作出判断,摒弃了相关性关系为主的方术体系对临床行为的控制。研究结论最终总结临床体系的考察,我们归纳出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五种流行的疾病观。分别是鬼神疾病观;自然能量疾病观;气-解剖身体疾病观;经脉疾病观;气-阴阳-脏腑疾病观念。本研究发现这些疾病观曾经在社会中并存,并且在医家的圈子中转化。这些疾病观的转化,透视了社会公共资源如何渗透进医学中建构出体系,改变了医者和人们对疾病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模式,也改变了疾病的隐喻和社会意义。透过新观念关系的诞生,概念层阶的调整和排除,让方技成为较纯粹的方技,让临床行为不受社会思潮的宰制。其具体的方式是,疾病的定义改变为身心全人的失调模式,身体的感受逐步受到重视,并加以阴阳五行的框架理解和记录,人与自然以气作为沟通中介而成为相关而区隔的系统。继而使身体感受与阴阳五行化的身体建构成生理病理网络,最终让知识得以积累,治疗与阴阳五行的病理生理学建立因果关系,让体系可检证和容易传播。走出中医文化的框架,我们以《临床医学的诞生》作为中外医学体系塑造期的比较对照点。考察中西临床医学的蜕变方法,如何排拒空想和幻想的内容,并成为可以有客观论证和可重复。简帛医书中可见,中医以身体感应连结临床现实与理论体系,使之可以修正和积累,让医学不受其他社会权力和思想的干扰。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中,可以认为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转化,具有建构实在论的特征。配合气论的文化体系下,从实践所得建构框架,以语言的外推把身体和病痛经验转化成阴阳五行式的身体感语言;并以实践性的外推,把阴阳五行的身体建构推展到其他社会脉络中。这两种外推最终联系上不同医者建构的微世界(医疗体会)和社会脉络,使知识可以整合,使医疗知识普遍化且具有真理价值。总结而言,以疾病观为核心内容,从实质的临床技术中找出理论和思想的脉络。本文完成研究预期,并且从普世的医学哲学中说明中医医疗文化不独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更在普世的医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上具有充份的合法性和价值。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仍可再加强,有待更多简帛的解读和公开,让我们可以以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分析思想和方法的流变。
王一童[6](2019)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以来,简帛医学文献的陆续出土,为研究秦汉时期中医学学术成就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学界已在涉医简帛文献资料的字词考释、内容学术特色与价值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正在借助简帛医学文献逐步重新认知秦汉医学学术之“整体图景”。特别是近年出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较为全面的反映了西汉初年医学发展概貌,是研究汉代医学学术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天回医简中《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出土时初拟名《六十病方》)一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中医学、简帛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方法,注重借助“二重证据法”及与相关出土文献、文物的对比研究。通过对该书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旨在补充前期研究,系统总结其内容特点,探讨其学术源流,进而为重构两汉医学史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墓葬情况、简书制度、编撰体例入手,通过对墓葬年代、形制、墓主身份,以及简书形制、字形特征、题记特点、所用符号等整理和研究,认为该书当是西汉初年由书手抄写成册,但较之后世医籍仍不成熟,当尚在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之中,其拥有者或为一名具有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地方医官。第二章重点对《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医方来源,辨治思想,药物种类与运用,医方组方、配伍原理,医方制剂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所载医方来源广泛,多是经反复临床验证之方。其内容体现出以“辨病论治”为基础的辨治方法,但已有少量辨症状、辨脏腑部位、辨病性等辨证方法与思想的运用。而与之相应的治疗手段,则包括了内治法、外治法、祝由法三类,具有病在“外”以外治为主,病在“内”则内外治兼而用之的特点。作为以方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着,其收录药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并形成了一定的用药“偏好”,所用药物主治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大致相同,药物计量单位体系亦较为完善。同时,书中医方以复方为主,业已形成了固定的用药组合,且组方有序、主次分明,暗合“主病之谓君”的组方思想。就配伍方法而言,其运用了“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等配伍方法,蕴含了后世所总结的“苦欲补泻配伍”“标本配伍”等配伍思想。就用方技巧而言,书中对服药时间、方法,药后调护、食忌等做出了明确的记述,且往往依所治疾病或医方特点而设。就制剂而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运用了多种修治、制剂方法,特别是其较多的运用“汤液醪醴”之剂,体现了该书对《黄帝内经》所载“中古”医学疗法的继承。总之,由《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可知,西汉早期中医学对方药的运用已臻于成熟,为后世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积累了丰厚的实践基础。第三章则主要探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源流,并以其为“原点”,简要梳理了汉代医学体系下“经方医学”之源流。首先,文章辨析了《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及其所反映的学术主旨在汉代医学学术分野中的“归属”,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方技”构成汉代医学体系,且“医经”“经方”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当属“经方”医籍之列,为现存西汉早期“经方医学”的重要着作。其学术渊源远绍“上古”“中古”疗病所用“祝由”“汤液醪醴”,近承师传“禁方”与“经验”。其次,文章以此书为“原点”,与西汉以后“经方”类文献相较,认为在汉代“经方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辨治方法、组方配伍技巧、用药经验等“术”的承继;又有学术上融合“医经”、疏离“巫医”等“道”的演进。总之,《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堪称西汉早期“经方”类典籍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部代表之作学术源流的探讨,进而考察两汉时期“经方医学”的发展脉络,可为重新认识汉代中医学术体系提供参考。
李丽[7](2019)在《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对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收载的医学词汇进行研究。其中,楚简包括:湖北江陵望山楚简、湖北荆门包山楚简、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河南新蔡葛陵楚简;秦简包括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湖北沙市周家台秦简、湖南省龙山县里耶秦简;汉代简帛包括甘肃敦煌汉简、甘肃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湖南长沙马王堆简帛、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甘肃武威旱滩坡汉简。本研究旨在对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收载的医学词汇进行搜集、整理,用现代语言学、词汇学研究方法分析其构词特点,并对其中部分重言词、联绵词、同源词进行重点考察;对其中的异体字、通假字、分化字等用字情况加以分类研究;在分析前辈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它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运用传统训诂学方法考证部分疑难医学词汇的名实关系,以期爲相关中医训诂提供新材料。方法1 贯彻广泛性与材料第一手原则:穷尽性地搜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收载的医学词汇,对照原始图版、新缀合图版、文字编,获取原文字形。2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一定量的例证来描述和分析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的用字现象与构词规律。3 比较法: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共时与历时比较研究。4 传统训诂学、现代语言学与中医学研究相结合:对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部分疑难词汇进行考释,分析部分词汇的命名理据,探讨名源关系。结果1本研究梳理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的人体词汇、疾病词汇、药物词汇、诊疗词汇等医学词汇,举例说明了这些医学词汇中的构词方式。2本研究对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医学词汇中存在的异体字、通假字、分化字等特殊文字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分类举例说明。本研究将异体字分为异构字与异写字。异构字是采用不同的构形方式或选取不同构件构成的异体字。异构字又分为四种情况:构形方式不同的异体字、构形方式相同而选用构件不同、构形方式和选用构件相同而构件位置不同的异体字、构件增加或简省的异体字。异写字是由於书写变异形成的异体字。异写字又分为三种情况:由於书写变异造成笔划微异的异写字、简省或增加笔划产生的形体微异的异写字、构件讹混而产生的异写字、由於隶定造成的异写字。分化字包括本义分化字与引申义分化字。通假字的研究对象是音义无关的同音借用字。3本研究梳理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医学词汇中的重言词,并重点考察了其中的“溳溳”、“(?)”两词。其中,“溳溳以(?)”或可以形容气疽发於全身时的病理状态,特徵是疽发於全身各处,以至於相互合并,连接成片。“(?)”在简文中义为残余义,由兽食余义引申而来。“其头所不齐(?)然”描述了被斩後的死人头颈部血肉模糊,残缺不全的样子。4本研究简略分析了古今联绵词观的不同之处,并考察出“芎藭”的词源意义是“大而曲”。5本研究对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医学词汇中存在的同源词进行考察,并重点分析了其中几组同源词。主要包括:苦(?)之(?)、茈(?)之(?),(?)痛、浸浸善畀(痹)之(?),脉(?)之(?),(?)等药物名、病症名中之从帚得声之字,含有渐进、侵食、干犯等义,其义相通,当为同源关系;(?)、阑、连古音相近,词源义包含了相连续的意象,故音近义通,为同源词;喑、瘖、黯、黭音近,且四者的词源义均含有把事物隐藏起来之义,为同源词。6本研究运用传统训诂学、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比传世医籍,以及非医学出土文献,对部分疑难医学词汇进行考释,提出新观点。如:(?),槖,(?),约隋,(?)、(?)、清、浚,(?)、(?)等。结论这些医学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和学术史意义,为研究我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前辈学者通过大量研究,揭示其在文献学、语言文字学、文化史等方面的巨大价值。本研究对战国秦汉简帛文献中出现的医学词汇进行整理研究;在分析前辈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它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对其中的部分医学词汇进行训诂考证,辨析,以期爲相关中医训诂提供新材料。
刘燕[8](2019)在《石羊河流域考古史研究》文中指出文章首次系统整理百年来石羊河流域内所有的考古活动,并将该流域范围内的考古活动按时间划分(1949年以前、1950-1979年、1980-2018年)进行分段研究,初步探讨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作用及影响。第一阶段以安特生、西北科学考察团、西北地质调查队的考察活动为主。考古学方法和理论开始应用到考古活动中,发掘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地层学、类型学的进步为石羊河流域内的考古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石羊河流域内的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主要由甘肃文管会和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承担。考古活动数量明显增多,并由专业的考古队伍组织进行。同时伴随国家基础建设,发现了诸多遗迹单位,极大地丰富了石羊河流域文物考古资料。第三阶段大规模的发掘已基本结束,文物普查及大范围调查活动的开展,加上一些零散的考古发现,考古范围已覆盖整个石羊河流域地区。同时学术界涌现大量研究着作及论文,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了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近百年来,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发现了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出土的简牍有助于正确认识汉代尊老、养老等制度。吐谷浑家族墓及回鹘墓葬及墓志的发现,补充了史籍中缺少记载的吐谷浑、回鹘等少数民族历史。西夏碑及西夏时期遗存发现促进了西夏学的诞生与发展。凉州模式概念的提出,突出表现了河西地区早期石窟的样式特征,为中国石窟艺术模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更为之后“平城模式”、“龙门模式”、“长安模式”、“邺城模式”等不同地区造像模式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先例。另外,考古活动中发现的众多历史文物为研究我国钱币史、造纸技术、制笔技术、汉代医药发展等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流域内大量史前遗存的发现,帮助解决了甘肃史前文化分布范围、地域特点、发展渊源等问题。
孙涛[9](2019)在《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研究 ——以石刻和简牍文献为中心》文中提出对於用字习惯断代研究来说,传世文献由於经过历代改字,已难以全面地反映当时真实的用字情况;而未经後世改动的出土文献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当时真实的用字情况。本文选取东汉时期最重要的石刻和简牍两类出土文献为研究材料作用字习惯断代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东汉时期用字习惯的具体情况及其特徵。本文主要内容有: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材料、相关术语、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研究材料中涉及用字习惯的释读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学界关於东汉石刻和简牍文献的最新释读意见,对其中涉及用字习惯的字词问题进行集释以及校订。第二章对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逐例进行分析,详细展示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的具体情况。在分析具体用例时,结合秦西汉简帛文献记词用字情况,对东汉时期记词用字现象作历时分析;在从共时角度分析东汉时期用字习惯时,关注其中随着文献性质、词义等因素不同而出现的用字习惯差异。第三章对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中最明显的用字转移和用字延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本章从历时角度,结合文字分化等理论,关注记词用字的前後变化;利用数据库的数据统计,从量化的角度明确用字转移的各个阶段。第四章考察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的特徵。虽然同为出土文献,但是作为官方典籍类文献的熹平石经跟普通石刻文献在用字习惯上有明显不同。因此本章从共时的角度,通过将东汉普通石刻文献和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相比较,考察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的特徵。附录部分:《东汉出土文献用字表》。该表可以总体地展示东汉出土文献用字现象的具体情况。本文创新点有:1.研究材料全面。首次综合利用东汉出土石刻和简牍两种文字材料,相对全面地考察了东汉时期的用字习惯情况。2.研究方法新。首次利用数据库技术,对东汉出土文献的用字习惯进行了全面的定量的穷尽式分析。3.研究角度和成果新。首次从用字转移和用字延续角度对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进行整体分析考察;首次将熹平石经用字习惯跟东汉通行用字习惯比较,并总结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特点;全面地整理分析东汉出土文献用字情况,并制成用字表。
王群[10](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研究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生育文献为主体,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化学、中国哲学为基础,以文献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医书中的生育相关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包含了房中、胎产、医方、图像、其他生育相关文献,分析了每个部分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独特意义与内涵,探讨了先秦两汉早期医家对待生育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最后总结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的哲学范畴,及其在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中的内涵。1.研究目的先秦两汉简帛医书是研究中医学起源问题的重要史料,对梳理中医学早期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生育作为人类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在人类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育观是指人们关于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于社会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生育主体关于生育的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和科学知识观念。在中医学这一领域中,生育观有着其独特的含义,除了由社会历史背景决定的思想哲学层次的生育理念之外,还涵盖了孕前准备、受胎成子、产后养护以及男女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产前胎教等诸多方面的医疗科学理论技术。本课题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生育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搜集整理这一时期的生育文献资料,并在这些文献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早期医家生育观产生的影响因素。最终总结“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2.研究方法(1)文献法:搜集整理研究材料,从简帛医书中辑录生育相关论述,进而对其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分为五类:胎产生育类文献、房中生育类文献、医方生育类文献、图像生育类文献、其他生育类文献。(2)分析归纳法:从资料中整理出早期中医学对于生育的认识,总结出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生命形成的,分析其思维模式及哲学内涵。(3)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生育观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中医哲学、中国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期通过不同的学科研究,相互补充,获得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的全貌。3.研究结果(1)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着丰富的有关生育的论述,生育观的具体内容是房中、妊娠、胎产、医方等生育相关过程的有机结合,每个部分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2)房中类生育文献作为孕前准备,从种族血脉延续的角度,表达了古人对于生命永恒的期许,提出了男女两性的正确交合方法,首先要交合以时,包括日月为期、四季有别、合而有徵;其次是要交合以数,包括至五而止、动而毋决、用八益、去七损;最后是要交合以法,包括行察天地、保塞勿星、审夫阴阳。(3)胎产类生育文献则详细的介绍了“十月妊娠”过程中人体胎元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人之始生,生于冥冥;再到内象成子,五形相授;体现了胎元发展的先天过程,是“气-阴阳五行”思想的具体表现。同时该部分文献还记述了孕期的调养保健,开创了中医“胎教”与优生优育的先河。(4)医方类生育文献包含了具体的治疗方法,涵盖了妇科、男科、儿科、产科的相关疾病,保证了生育过程的完备和安全。有部分医方的药物组成对后世生育疾病的遣方用药有着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有些医方的用法、药剂制法则开辟了治疗相关疾病的多种思路与途径。然而从对简帛医书中生育医方的整理与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些医方的用药并不科学,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之处。
二、简述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经过及文献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经过及文献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立题依据 |
1 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医学文献概述 |
1.1 国内研究 |
1.2 国外研究 |
2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
2.1 研究目标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分类整理研究 |
(一)天水放马滩秦简 |
1 概况 |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
3 天水放马滩秦简针灸文献研究 |
3.1 腧穴研究 |
3.2 针灸疗法研究 |
(二)武威汉简 |
1 概况 |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
3 武威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
3.1 腧穴研究 |
3.2 针灸疗法研究 |
3.2.1 针刺疗法 |
3.2.2 灸法 |
3.2.3 贴敷疗法 |
3.3 针灸禁忌研究 |
3.3.1 针灸禁忌分类与应用 |
3.3.2 针灸禁忌的特点 |
(三)敦煌汉简 |
1 概况 |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
3 敦煌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
3.1 针灸疗法分类与应用 |
3.2 针灸疗法的特点 |
(四)居延汉简 |
1 概况 |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
3 居延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
3.1 腧穴研究 |
3.2 针灸疗法分类与应用 |
3.2.1 针刺疗法 |
3.2.2 灸法 |
3.2.3 贴敷疗法 |
3.3 针灸疗法的特点 |
第二部分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 |
1 腧穴理论的比较研究 |
1.1 腧穴理论的历史沿革 |
1.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腧穴理论的比较 |
1.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腧穴理论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
2 针灸疗法的比较研究 |
2.1 针刺疗法 |
2.1.1 针刺疗法的历史沿革 |
2.1.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针刺疗法的比较 |
2.1.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针刺疗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
2.2 灸法 |
2.2.1 灸法的历史沿革 |
2.2.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灸法的比较 |
2.2.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灸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
2.3 贴敷疗法 |
2.3.1 贴敷疗法的历史沿革 |
2.3.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贴敷疗法的比较 |
2.3.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贴敷疗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
3 其他理论的比较研究 |
讨论 |
1 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发展概貌 |
1.1 经络理论 |
1.2 腧穴理论 |
1.3 针灸疗法 |
1.3.1 针刺法 |
1.3.2 贴敷疗法 |
1.3.3 灸法 |
1.4 其他针灸文献 |
2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
2.1 记载及保存了当时西北地区的特色针灸理论与方法 |
2.2 促进和推动了古代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临床和学术发展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附件 |
附件一 主要参考着作图片 |
附件二 针灸简牍图片 |
文献综述 武威汉代医简中针灸文献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简帛医书经脉文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简帛经脉文献概述 |
(1)马王堆汉墓医书 |
(2)张家山汉代医简 |
(3)成都老官山汉代医简 |
(4)成都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 |
(5)绵阳双包山经脉木人漆雕 |
2 研究现状 |
(1)文字释读研究 |
(2)相关经络理论研究 |
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方法 |
6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简帛经脉文献的文体比较 |
1 行文体例的同与异 |
2 经脉异名研究 |
2.1 臂脉与手脉 |
2.2 经脉阴阳命名“太”的表达 |
2.3 齿脉、肩脉、耳脉 |
3 循行路径叙述用语的特点 |
3.1 动词 |
3.2 方位词 |
第二章 简帛医书经脉循行比较 |
1 经脉循行路径 |
1.1 足太阳脉 |
1.2 |
1.3 足阳明脉 |
1.4 足少阴脉 |
1.5 足太阴脉 |
1.6 足厥阴脉 |
1.7 手太阳脉 |
1.8 手阳明脉 |
1.9 手少阳脉 |
1.10 手太阴脉 |
1.11 手少阴脉 |
1.12 手厥阴脉 |
1.13 督脉 |
2 经脉起止点的变化 |
3 经脉、穴位的联系 |
4 分支脉研究 |
第三章 简帛医书经脉与脏腑的关系比较 |
1 各条经脉与脏腑的联系 |
1.1 足三阳脉与脏腑的联系 |
1.2 足三阴脉与脏腑的关系 |
1.3 手三阴脉与脏腑的关系 |
2 经脉与脏腑的关系分析 |
第四章 简帛医书经脉所主病症及诊疗方法比较 |
1 经脉所主病症 |
1.1 经脉病症叙述的大体特征 |
1.2 病症收载的原则 |
1.3 经脉病症重叠程度的研究 |
1.4 各经脉病症对比 |
2 诊疗方法 |
2.1 灸法 |
2.2 刺法 |
第五章 简帛经脉文献对后世经脉学的影响 |
1 对以着名人物为代表的针灸学术流派影响 |
2 对重灸派、重针派的影响 |
3 对穴位派、经脉派的影响 |
4 对后世针灸教学、文献与临床研究的影响 |
结论 |
1 秦汉经脉学说足脉理论比手脉理论成熟 |
2 秦汉经脉理论的发展深受临床经验的影响 |
3 早期经脉理论是从辨证到辨脉辨证结合发展 |
4 简帛经脉文献来自不同学术流派 |
5 简帛经脉文献对古代针灸流派有着重要影响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简帛医书经脉文献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1 简帛医书出土情况概述 |
1.1 系统出版的简帛方药文献 |
1.2 散见的简牍方药文献 |
1.3 尚未出版的简牍方药文献 |
2 “桂”类方药的概念 |
3 研究现状 |
3.1 方剂学研究 |
3.2 药物学研究 |
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5 研究意义 |
6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释文整理 |
1 马王堆汉墓医书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1.1 《五十二病方》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1.2 《养生方》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1.3 《房内记》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2 《武威汉代医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3 老官山汉墓医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4 北京大学藏西汉医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 散见的简牍医药文献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1 《居延汉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2 张家界古人堤简牍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3 敦煌汉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4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5 里耶秦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6 荆州胡家草场汉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6 小结 |
第二章 简帛医书“桂”类药物相关药名考辨 |
1 “美桂”药名考略 |
2 “桂”“菌桂”药名疏证和考辨 |
2.1 “桂”“菌桂”药名考略 |
2.2 “桂”“菌桂”名实考辨 |
2.2.1 药材考订 |
2.2.2 “桂”类药物原植物考证 |
2.2.3 主要本草着作“桂”“菌桂”药名梳理 |
3 小结 |
第三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所见医疗内容 |
1 疾病类 |
1.1 内科 |
1.1.1 肺系病证 |
1.1.2 脾胃病证 |
1.1.3 心脑系病证 |
1.1.4 肾系病证 |
1.1.5 肝胆系病证 |
1.1.6 气血津液病证 |
1.1.7 肢体经络病证 |
1.2 外科 |
1.2.1 疮疡 |
1.2.2 肛肠疾病 |
1.2.3 内痈 |
1.2.4 外伤性疾病 |
1.2.5 其他外科疾病 |
1.3 皮肤科 |
1.3.1 皮肤附属器疾病 |
1.3.2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1.4 男科 |
1.5 五官科 |
2 养生保健类 |
2.1 延年益寿养生类 |
2.2 性功能保健类 |
2.3 食疗养生类 |
2.4 美容养生类 |
3 未分属方药 |
4 小结 |
第四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
1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研究思路和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方药收录规范原则 |
2 简帛医书含“桂”类药物的医方常用药物及配伍规律研究 |
2.1 药物频次分析 |
2.2 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2.3 讨论 |
3 小结 |
第五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与《伤寒杂病论》渊源探析 |
1 “伤寒”渊源 |
2 辨证施治 |
2.1 依法组方 |
2.2 权变加减 |
3 剂型合宜 |
4 方药传承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桂”类药物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简帛文献中病症情况概述 |
2.“瘕”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3.研究目的与方法 |
1.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概述 |
1.1 简帛文献中“瘕”的概况 |
1.2 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的概况 |
1.2.1 《内经》中“瘕”的概况 |
1.2.2 其他汉代医籍中“瘕”的概况 |
2.瘕病分类辨析 |
2.1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通名“瘕” |
2.1.1 简帛文献中的通名“瘕” |
2.1.2 传世医籍中的通名“瘕” |
2.2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同见的“瘕” |
2.2.1 唐瘕 |
2.2.2 血瘕 |
2.2.3 气瘕 |
2.2.4 水瘕 |
2.2.5 它瘕 |
2.3 仅见於简帛文献中的“瘕” |
2.3.1 牡瘕 |
2.3.2 膏瘕 |
2.3.3 心腹(?)瘕、承瘕 |
2.3.4 匈瘕 |
2.3.5 蚀瘕 |
2.3.6 腹瘕 |
2.3.7 肌瘕 |
2.3.8 勇瘕 |
2.3.9 字瘕 |
2.3.10 痔瘕 |
2.3.11 矢瘕 |
2.3.12 白瘕 |
2.3.13 蚏瘕 |
2.3.14 蛊瘕 |
2.3.15 与“瘕”相关的其他病症 |
2.4 仅见於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 |
2.4.1 疝瘕 |
2.4.2 大瘕 |
2.4.3 石瘕 |
2.4.4 虙瘕 |
2.4.5 虫瘕 |
2.4.6 症瘕 |
2.4.7 固瘕 |
2.4.8 乳瘕 |
2.4.9 与“瘕”相关的其他病症 |
3.讨论 |
3.1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特点 |
3.1.1 简帛文献中“瘕”的特点 |
3.1.2 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特点 |
3.2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瘕”的比较 |
3.2.1 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的“瘕”在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方面的异同 |
3.2.2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的同名瘕病 |
3.2.3 简帛中瘕病的相似病症 |
3.2.4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瘕”的命名特点 |
3.3 “瘕”中“虫”的因素 |
3.4 胸腹中邪气积聚是“瘕”的本质特点 |
3.5 结论 |
3.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帛文献中病症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释《内经》中的“瘅” |
参考文献 |
参加学术会议记录 |
(5)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简帛文献中的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二、黄帝内经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三、中国古代疾病观及相关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四、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疾病与治疗的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进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内容:疾病观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及价值 |
1.4 研究预期 |
第二章 疾病的定义:简帛医书中病症的内容与发生空间 |
2.1 第一节简帛医书的疾病用语 |
2.1.1 简帛医书病症名称的整理、分类与分析 |
2.1.2 简帛医书的地域与疾病议题探讨 |
2.1.3 简帛医书与传世先秦两汉病症用语比较 |
2.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1 医方类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2 经脉简帛医书中的医疗拓展 |
2.2.3 简帛医书中考察养生与性功能的医疗化 |
2.2.4 简帛医书的情志与身心病症的医疗化 |
2.2.5 小结:疾病定义拓展的方法分析 |
2.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身体与疾病的关系 |
2.3.1 解剖身体的突破:疾病发生空间的转变 |
第三章 疾病的语言:简帛医书的病痛经验与疾病性质 |
3.1 第一节简帛医书中病症的用语构成分析 |
3.1.1 《五十二病方》病症用语分析 |
3.1.2 《居延汉简》及《居延新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3 《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及《脉书》中病症用语分析 |
3.1.4 《武威汉代医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5 老官山《六十病方》及《诸病》 |
3.1.6 小结:病症的性质和疾病空间的配搭 |
3.2 第二节特定病症用语的考察与分析 |
3.2.1 百病之长——风的病症用语分析 |
3.2.2 形下病症的用语的配搭与转化 |
3.3 第三节简帛医书中的病痛经验 |
3.3.1 疾病描述和分类中的病痛经验 |
3.3.2 身体感受的用语研究 |
3.4 第四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疾病的语言与思维 |
3.4.1 简帛医书中的疾病叙事:病痛事实下的不同叙述基点 |
3.4.2 气与身体感成为认识疾病的思维工具 |
3.4.3 语义的转化与隐喻的应用 |
3.4.4 病症语言改变中的医学理性拓展 |
3.4.5 简帛医书中整全身心的医学身体建构方式:身体感 |
第四章 疾病的成因:简帛医书的病因学考察 |
4.1 第一节一般病因学内容 |
4.1.1 外感六淫 |
4.1.2 内因及不内外因 |
4.1.3 其他 |
4.1.4 小结:混杂的临床病因观念 |
4.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与《黄帝内经》的特定疾病病因比较 |
4.2.1 大风 |
4.2.2 疟 |
4.2.3 异梦 |
4.2.4 龋齿 |
4.2.5 痉 |
4.2.6 疼痛的病因 |
4.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世界观 |
4.3.1 自然哲学与巫术混杂的病因观念 |
4.3.2 鬼神文化淡出医学的方式 |
4.3.3 疾病“事物因”展现的世界观:形上学自然主义 |
4.3.4 病因的逆向建构 |
第五章 疾病的诊断: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 |
5.1 第一节诊断资料的收集 |
5.1.1 诊断资料的类型 |
5.1.2 诊断过程中感官运用形式分析 |
5.2 第二节从证候到疾病本质的思考方法 |
5.2.1 直接按形态或症状作捷思式的判断 |
5.2.2 按形态作鉴别诊断 |
5.2.3 按症状鉴别诊断 |
5.2.4 按身体感作鉴别诊断 |
5.2.5 综合鉴别诊断 |
5.2.6 小结:简帛医书中诊断方法和基本思维 |
5.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对疾病本质的探求方法 |
5.3.1 从现象开始的溯因进路 |
5.3.2 老官山医简与《黄帝内经》的鉴别诊断法比较 |
5.3.3 从捷思到“病因病机”模式的转化 |
5.3.4 疾病的本体论转变 |
第六章 疾病的防治:简帛医书中对疾病的应对方法分析 |
6.1 第一节疾病治疗的思想 |
6.1.1 药物治疗:从药病相对到辨证思想的萌芽 |
6.1.2 经脉相关的诊疗思想分析 |
6.1.3 时间节律与治疗的思想分析 |
6.1.4 祝由术治疗的思想分析 |
6.2 第二节预防疾病的思想 |
6.2.1 与天地合参作为生命的目的 |
6.2.2 与时相应的生活方式 |
6.2.3 修炼得道的养生工夫 |
6.2.4 方术身体观的残留:埋胞术 |
6.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临床决策 |
6.3.1 “脱巫入医”的医疗行为转化 |
6.3.2 临床证据的检验与应用 |
6.3.3 临床决策的范式转变 |
第七章 总结:简帛医书疾病观的综合分析 |
7.1 主要章节的核心医学哲学结论总结 |
7.2 疾病定义的转化 |
7.2.1 “从解剖到气论”的疾病命名 |
7.2.2 身心一体的“情绪”和“神志” |
7.2.3 失调模式统括病痛与疾病 |
7.2.4 疾病空间:病理生理学的“内”化 |
7.3 简帛医书中疾病核心意义的转化 |
7.3.1 疾病与正常的连贯:生命状态离常或适应力失却 |
7.3.2 疾病的本体:从致病原的存有到依附于人体的存有 |
7.4 简帛医书的疾病观分类 |
7.4.1 神灵疾病观 |
7.4.2 自然能量疾病观 |
7.4.3 气-解剖身体疾病观 |
7.4.4 经脉疾病观 |
7.4.5 气-阴阳-脏腑/五行疾病观 |
7.5 疾病观脱巫入医的转化核心:因果关系 |
第八章 简帛医书疾病观的溯源与比较 |
8.1 简帛医书疾病观转化的文化思想来源 |
8.1.1 孔子和老庄的自然主义让医疗不离人自身 |
8.1.2 身心体验成为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
8.1.3 气论、阴阳五行成为医学“内向超越”的因果关系方法论 |
8.2 从老官山简帛的疾病观探讨《扁鹊仓公列传》 |
8.2.1 简帛医书与扁鹊仓公的病症比较 |
8.2.2 从简帛医书反观扁鹊仓公的医术 |
8.3 简帛医书疾病观与18 世纪欧洲“临床医学”诞生的医学哲学比较 |
8.3.1 基于《临床医学的诞生》的比较方法 |
8.3.2 疾病本质的建构与意义 |
8.3.3 临床策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
8.3.4 东西方医学与虚幻空想的距离 |
8.3.5 小结:“气-阴阳-五行”疾病观与解剖病理学突破的医学哲学比较 |
8.4 简帛医书中疾病观转化的科学哲学意义 |
8.4.1 “气-阴阳-五行”系统发展史具备建构实在论特征 |
8.4.2 建构实在论所回应的问题 |
8.4.3 建构实在论与早期中医发展史 |
8.5 总结:东方“轴心突破”的医学文化建构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创新点的当代意义 |
9.1.1 当代学术意义:疾病观的现代及原典意义 |
9.1.2 当代社会意义:回应中医质疑 |
9.1.3 当代中医临床及教育意义:身体感作为体系的重要特点 |
9.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简帛医书中疾病内容分类辑录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凡例 |
第一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基本情况 |
1 墓主身份 |
2 简书制度 |
2.1 竹简形制 |
2.2 题记 |
3 文字与符号 |
3.1 文字特点 |
3.2 所见“符号” |
4 编撰体例 |
4.1 全书的撰次 |
4.2 医方的编辑 |
小结 |
第二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 |
1 医方来源及特点 |
1.1 广聚经验之方 |
1.2 医方更具医学专业性 |
2 辨治方法 |
2.1 辨“病”为主的辨治思维 |
2.2 依“病”而设的治疗手段 |
3 所用药物特点 |
3.1 药物种类较多 |
3.2 用药偏于辛温 |
3.3 药物主治与《本经》大致相合 |
3.4 计量单位初成体系 |
4 组方配伍思想与方法 |
4.1 固定搭配与常用药对 |
4.2 医方所含组方思想 |
4.3 医方主要配伍方法 |
5 制剂方法 |
5.1 制剂前的药物炮制 |
5.2 合和制剂 |
6 医方服法与调护 |
6.1 服药时间和方法 |
6.2 药后调护和食忌 |
小结 |
第三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源流 |
1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归属 |
1.1 西汉医学学术之分野 |
1.2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当属“经方” |
2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渊源 |
2.1 巫祝之术 |
2.2 汤液之法 |
2.3 先师之授 |
2.4 经验之方 |
3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与汉代“经方”的传承发展 |
3.1 汉代“经方”的经验传承 |
3.2 汉代“经方”的学术演进 |
小结 |
结语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立题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特点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研究 |
第一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特殊用字研究 |
1 特殊用字界定 |
2 异体字研究 |
2.1 异构字 |
2.2 异写字 |
3 通假字研究 |
3.1 按形体联系分类 |
3.2 按照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来分类 |
3.3 按照本字之义与通假义,通假字与本字出现与否分类 |
4 分化字研究 |
4.1 本义分化字 |
4.2 引申义分化字 |
第二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初探 |
1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概貌 |
2 重言词例释 |
2.1 溳溳 |
2.2 (?) |
3 关於联绵词的一点思考 |
4 同源词初探 |
4.1 (?)、浸、(?)、(?) |
4.2 (?)-阑-连-仑 |
4.3 喑-瘖、黯、黭 |
5 疑难词汇考证 |
5.1 (?) |
5.2 (?)-槖-橐-(?)-囊-櫜-卵 |
5.3 (?) |
5.4 约隋 |
5.5 (?),(?),清,浚 |
5.6 (?)、(?)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石羊河流域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问题的说明 |
五、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石羊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金石学家的相关活动 |
第二节 考古活动的零星开展 |
第三节 沙井文化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
第四节 考古学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
第二章 1950-1979 年石羊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古墓葬、古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
第二节 考古发现的初步研究 |
第三节 考古学方法与技术的引用 |
第三章 1980-2018 年石羊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古墓葬、古遗址的调查、发掘与保护 |
第二节 重要考古发现的具体研究 |
第三节 考古学理论的完善与新技术的运用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
第一节 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作用 |
第二节 石羊河流域考古活动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研究 ——以石刻和简牍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第二节 相关术语说明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汉出土文献相关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石刻文献相关字词集释 |
第二节 长沙五一广场汉简相关字词集释 |
第三节 长沙东牌楼汉简相关字词集释 |
第四节 武威医简相关字词集释 |
第五节 香港序宁简相关字词集释 |
第六节 其他东汉简相关字词集释 |
第二章 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例释 |
第三章 东汉出土文献用字转移和用字延续现象探究 |
第一节 用字转移和用字延续的定义 |
第二节 东汉出土文献用字转移和用字延续现象举例 |
第四章 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研究 |
第一节 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跟东汉通行用字形式能够确定类的比较 |
第三节 跟东汉通行用字形式无法确定类的比较 |
第四节 熹平石经用字习惯特点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东汉出土文献用字表 |
凡例 |
正表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後记 |
(10)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先秦两汉早期社会生育观研究综述 |
二、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材料 |
3.研究预期 |
上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文献整理与分类 |
1.胎产生育类文献 |
2.房中生育类文献 |
3.医方生育类文献 |
4.图像生育类文献 |
5.其他生育相关文献 |
下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探析 |
第一章 房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
1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时 |
1.1 日月为期 |
1.2 四季有别 |
1.3 合而有徵 |
2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数 |
2.1 “至五而止”、动而毋决 |
2.2 用八益、去七损 |
3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法 |
3.1 行察天地 |
3.2 保塞勿星 |
3.3 审夫阴阳 |
4 房中与神仙,种族的延续与个体的长生 |
5 小结 |
第二章 胎产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
1 人之始生,生于冥冥 |
1.1 冥冥的含义 |
1.2 冥冥与生死 |
1.3 冥冥体现的生育理念 |
2 十月妊娠,生命孕育 |
2.1 赋淳流形,膏始藏 |
2.2 内象成子,化男女 |
2.3 五行相授,体方全 |
2.4 十月气陈,胎乃成 |
3 饮食居处,孕期调养 |
3.1 孕期饮食调养 |
3.2 孕期居处调养 |
3.3 孕期行为调养 |
4 优生优育思想的萌芽与其后世影响 |
5 小结 |
第三章 生育医方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
1 生育医方文献梳理 |
2 生育医方分类研究 |
2.1 阳痿 |
2.2 阳强 |
2.3 精液异常 |
2.4 性机能减退 |
2.5 男子七疾七伤 |
2.6 生子性别 |
2.7 儿科用方 |
2.8 生育相关产物入药类医方 |
2.9 祝由类医方 |
3 生育医方特点研究 |
3.1 内外并重,虚实兼顾 |
3.2 男女共治,男性为主 |
3.3 取类比象,象数结合 |
3.4 术法兼备,以德驭术 |
4 小结 |
第四章 图像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
1 禹藏埋胞图与母子健康 |
2 人字图与子女未来成就 |
3 女阴图与女性生理 |
4 小结 |
第五章 生育观讨论与总结 |
1 讨论 |
1.1 生育观的具体内容 |
1.2 生育观的思维方式 |
2 总结 |
3 不足与展望 |
3.1 不足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简述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经过及文献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D]. 张娟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简帛医书经脉文献比较研究[D]. 陈晓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整理与研究[D]. 张雨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D]. 张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D]. 林振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6]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D]. 王一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7]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医学词汇研究[D]. 李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石羊河流域考古史研究[D]. 刘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东汉出土文献用字习惯研究 ——以石刻和简牍文献为中心[D]. 孙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D]. 王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