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后浙江乐清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群[1](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肖文兴[2](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刘亦胜[3](2010)在《浙江省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崇楷[4](2008)在《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 ——以银行业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先后于2001年12月11日和2002年1月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会员。而世界贸易组织是现今最重要的国际经贸组织,素有“经贸联合国”之称。金融服务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先进国家的重点产业,其中以银行服务业与社会联系最为广泛。服务贸易总协议是国际间最主要的服务贸易规范,银行服务业即是受其规范的服务行业之一。本论文主要讨论WTO架构下关于海峡两岸金融服务合作问题。为了加入WTO,两岸于入会当时纷纷就银行服务业之开放了相关承诺。加入WTO后,海峡两岸为了履行入会时所做的承诺,皆对相关的法律规范作了修正。因此,本论文就两岸关于银行业设立服务据点之规范及WTO对其规范之影响,分别说明和讨论。又,由于加入WTO后,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在外资银行的竞争之下,两岸的银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加入WTO后对两岸银行业造成的有利与不利之影响以及因应之道,作出分析与探讨。再者,因为台商在促进交流上贡献很大,所以也将对台商在大陆地区融资的难点作出讨论。最后,本论文就两岸加入WTO后对两岸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做出最终的结论。本论文认为,两岸的未来发展必须建立在法律协议之上,而非口头或宣传性的法规。而加入WTO正是此一契机。文后也将对未来两岸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后续的建议与对策。
徐孝勇[5](2005)在《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深入考察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条件下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客观现实、世界与中国商贸业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趋势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回顾和借鉴国内外商贸中心发展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协同发展理论和商贸经济发展理论:从结构系统视角和功能范式上,界定了“商贸中心”、“区域商贸”和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基点;按商贸经济协同发展要求,深化了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理解,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的简称。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是西南地区在商贸业发展上进行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建设结构合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功能强大的地区性商贸中心体系。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就是在西南地区统一规划商贸中心、商贸网点布局和确定各地商贸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高区域商贸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发展。西南地区在商贸中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和竞合、共赢。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需要具备相应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个地区中心城市要建设商贸中心应具备条件:(1)自然地理条件,其包括地理区位、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等:(2)社会经济条件,其包括经济条件、城市规模、人口、市场规模、交通条件、政策因素、文化氛围等。经济条件又包括商贸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资金和市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各种配套设施等。 3、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发展要求西南地区加强商贸产业的协同发展 发达的商贸产业,是个城市或地区的构建商贸中心的前提条件。西南地区五省市区只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加强商贸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商贸产业的竞争力,应对后WTO时代外资商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的挑战。 4、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区域共同市场 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和必要条件。建立西南地区区域共同市场的作用:(1)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网络体系的建成。(2)降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本、公共物品配置成本以及资源流动的交易成本。(3)促进西南地区都市商贸经济圈的发展。(4)作为西南地区区域商贸的协同发展的平台。 5、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加强与我国其它地区和国外的商贸合作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须开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处理好其与我国其它地区和国外的商贸交流与合作。西南地区同周边地区的商贸合作,可以使西南地区区域一体化市场效应得到放大。 6、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
丁琼[6](2005)在《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入WTO后湖南省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影响。通过WTO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SWOT分析及优势—机遇、劣势—机遇、优势—挑战、劣势—挑战等战略匹配,论文探讨了WTO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
许渭根[7](2005)在《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与进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多年来,我国的植物检疫制度执行的是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前苏联模式,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改革力度,许多方面也自觉按国际规则要求改进检疫工作,但对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加入WTO的新形势仍有诸多的不适应,在风险分析、科学依据、透明度、国民待遇等方面尚有一些与国际不接轨的地方。本研究在作者通过长期工作在国内农业植物检疫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并结合其工作体会,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总结分析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及农业植物检疫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现状,并在充分学习理解WTO有关植物检疫规则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植物检疫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了许多对策和建议,试为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 全文分为二部分,共7章,第一部分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分5章,主要简述了我国现行植物检疫管理体制、有关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历史演变,植物检疫的对象、范围、措施标准以及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部分为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2章,主要在学习研究、充分理解与植物检疫关系最密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的基础上,分析“SPS协议”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虽然,加入WTO使我国植物检疫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同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最后在总结和分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灵活运用WTO有关检疫规则,调整我国植物检疫战略,进一步做好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对策建议,以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产品贸易。
雷光华[8](2005)在《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于2001年11月加入WTO,正式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加入WTO,扩大了文化市场的准入范围,允许外国文化资本、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市场。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创造了丰厚的机遇。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等一系列决议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客观环境。本文的研究,正是在上述两大背景下展开的。 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围绕这一主旨,论文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的内涵、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新经济增长点的论点,并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进行了论证。此外,论文研究了文化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加入WTO以后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接着,论文还系统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从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西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差距进行了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最后,从宏观战略调整和微观机制重构两个角度对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加速结构调整,制定适应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实现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构建文化产业创新系统,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构建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对策建议。
高宏华[9](2004)在《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文中指出台湾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是攸关台湾未来经济发展之荣枯,其重要性可谓是台湾生存的命脉。 但因近年来,台湾遭逢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例如亚洲金融风暴、九·二一大地震、SARS疫情、政党轮替、政治不安、社会不稳,加上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和对伊拉克用武等外在因素,总总都对台湾经济造成伤害。 岛内也有土地成本高居不下,劳动成本高、劳动力不均衡等不利因素。而开发中国家近几年来努力发展,让以外销导向型的台湾倍感压力,于是产业出走,失业率攀升。 两岸关系尚未改善,阻碍经济发展,台湾上下都是在集思解决之道,本文特别分析自1988年来,各学者专家立论,并解读2004年5月17日中国台办对台七点声明后,提出建议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conomic Operate Framework)。 企业的荣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探讨台湾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本文以历史分析方法,在第二篇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从二战后开始,直到今日,对近60年的历史做一整理,再从第三篇台湾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角色,讨论到第四篇大陆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模式,第五篇台湾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表现,第六篇探讨台湾企业在大陆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第七篇对台湾企业作针贬,以SWOT分析,并以五力分析法探讨台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第八篇,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区位理论为依据,调查分析法为工具,分别就台湾的中小企业、上市上柜企业和跨国企业做区位策略分析,并求出结果。全文最后在第九篇做出三点结论、二点建议。 结论是: 一、台湾经济情势险峻 二、要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三、台湾企业要运用大陆广大市场和国际关系积极全球布局 建议如下: 一、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eonomie CooprateFramework) 二、台湾企业发展战略:一条路径两面市场,亦即透过大陆这条路径,可以得到大陆市场和世界广大市场。 要落实这一个战略,台湾企业必须: 1.深入大陆市场 2.积极布局区域经济体 3.创新策略 4.品牌策略 5.从全中国区位布局,寻求互补性
罗汉[10](2005)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进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连续7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并于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了我国产业的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承诺,在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市场将全面对世界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到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三次产业的影响如何?到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软肋金融业的影响怎样?是否在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风险?这是本文加以研究的内容,而这些研究对现实中的中国经济,特别是入世之后的中国经济,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全文共分导论和七章。导论第一部分说明了本文对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背景和动冈。第二部分介绍、评介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成果。第三部分是对本文有关概念的界定。第四节、第五节和第六节分别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试图突破之处,以及逻辑框架和论述层次。第一章介绍了在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及其作用。第二章介绍性地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的计量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资本相比前者的作用更明显的结论,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农业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上业,最后才是第三产业,并就这一结论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第三章通过数理相关性的分析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做了扼要的评论。第四章有评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就中国农业领域扩人利用外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第五章回顾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关系,通过先论述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金融市场理论,再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阐述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业的现状关系,接着论述了加入WTO后中国金融的改革问题。进一步地,论述在金融开放中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后的机遇,再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这是这对金融业中具体行业影响的论述。第六章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影响不大,但对中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其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较大。第二部分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论述了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契机和旅游业应对的策略。第七章体现了本文试图创新的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这部分主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国际收支和国家产业安全造成的风险。第二部分则侧重于现实行业风险方面,分析了单个行业风险、多个行业风险和整体风险。最后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入世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和与此相应对的措施。
二、加入WTO后浙江乐清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浙江乐清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3)浙江省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乐清市山区旅游业 |
1.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 |
1.1.1 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和演化 |
1.1.2 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1.2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特点 |
1.2.1 乐清市山区概况 |
1.2.2 乐清市山区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
1.2.3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 |
1.2.4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客源市场分析 |
1.3 乐清市山区乡村旅游和山区农村经济 |
1.3.1 乐清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1.3.2 乡村旅游发展对山区农村经济的作用分析 |
1.4 旅游业对乐清市山区的生态环境影响 |
1.4.1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环境效益 |
1.4.2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环境问题 |
第二章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SWOT分析 |
2.1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
2.1.1 区域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
2.1.2 乐清市民间资本积累丰富,投资与融资具备优势 |
2.1.3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区位优越 |
2.1.4 原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后发优势明显 |
2.2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劣势分析 |
2.2.1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乡村旅游资源产品化程度不高 |
2.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受制约 |
2.2.3 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资源开发保护 |
2.2.4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开发存在障碍 |
2.2.5 山区经济落后,旅游业带动作用未充分显现 |
2.2.6 山区居民人口素质低,旅游人力资源缺乏 |
2.3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机遇 |
2.3.1 温州城市集群的建设及"一港三城"战略 |
2.3.2 温州市实施"139五动富民"计划的机遇 |
2.3.3 大旅游市场发展的机遇 |
2.3.4 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的机遇 |
2.3.5 乐清市开展全国生态市建设活动的机遇 |
2.4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的挑战 |
2.4.1 其他行业和部门与旅游之间的利益冲突 |
2.4.2 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 |
2.4.3 旅游安全突发事件 |
2.4.4 与周边地区市场竞争激烈 |
第三章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
3.1 栾川模式:贫困山区通过旅游业脱贫致富的经验借鉴 |
3.1.1 河南省栾川县旅游发展经验 |
3.1.2 栾川模式对乐清市山区旅游发展的启示 |
3.2 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3.2.1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大扶持资金投入 |
3.2.2 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实现山区旅游业统一管理 |
3.2.3 开展旅游地形象营销,提高乐清市山区旅游知名度 |
3.2.4 引入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提高山区居民参与度 |
3.2.5 结合雁荡山山水观光,发展山区乡村旅游 |
3.2.6 立足山区旅游资源特点,走生态旅游之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 ——以银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2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架构 第2章 服务业与金融服务贸易的意涵 |
2.1 服务业的意涵 |
2.2 金融服务贸易的定义 |
2.3 WTO对金融服务业的界定 第3章 两岸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
3.1 大陆地区近年银行业发展的回顾 |
3.1.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陆金融体制发展 |
3.1.2 国际经济体制的转变 |
3.1.3 持续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 |
3.2 大陆银行业的发展现况 |
3.2.1 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 |
3.2.2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
3.2.3 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与金融法规的建立 |
3.2.4 外资银行进驻大陆 |
3.3 台湾地区银行业近年发展现状 |
3.3.1 台湾地区银行业发展回顾 |
3.3.2 台湾地区银行业现况 第4章 加入WTO对两岸银行业的影响 |
4.1 加入WTO对大陆银行业的影响 |
4.1.1 开放银行服务业的承诺 |
4.1.2 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3 加入WTO对大陆银行服务业的影响 |
4.2 加入WTO对台湾地区银行业的影响 |
4.2.1 开放银行服务业之承诺 |
4.2.2 台湾地区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WTO对台湾地区银行服务业的影响 |
4.3 两岸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第5章 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分析 |
5.1 台商在大陆地区的融资问题 |
5.1.1 台商大陆投资营运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
5.1.2 大陆地区外资银行可提供的的金融服务 |
5.1.3 第三地金融机构可提供的金融服务 |
5.1.4 台商实际融资的管道的分析 |
5.2 台商融资的难点 |
5.3 台湾金融机构赴大陆设立网点的主要因素 |
5.3.1 台湾地区政府之相关政策与法规 |
5.3.2 大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
5.3.3 台湾金融机构赴大陆营运可能遇到的法律环境问题 |
5.4 两岸金融机构互设网点的探讨 |
5.5 两岸金融合作的焦点 |
5.6 对银行业者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5)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展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展示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方法、资料及内容构架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选用 |
1.4.3 研究的内容及基本结构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区域分工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2.1.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后发优势的概念 |
2.2.2 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1 均衡发展理论 |
2.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3 协调发展理论 |
2.4 商贸发展理论 |
2.4.1 商贸信息化理论 |
2.4.2 电子商务理论 |
2.4.3 商贸流通组织结构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概念框架 |
3.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战略思路、理论假设 |
3.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战略思路 |
3.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理论假设 |
3.2 区域商贸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
3.2.1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
3.2.2 区域商贸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3.3 商贸中心概念、类型和功能 |
3.3.1 商贸中心概念 |
3.3.2 商贸中心类型 |
3.3.3 商贸中心功能 |
3.4 商贸中心竞争力理论 |
3.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3.4.2 商贸中心竞争力理论 |
3.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宏观条件—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 |
3.5.1 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的相互作用关系 |
3.5.2 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战略要求 |
3.6 商贸中心与其它五中心相互关系 |
第4章 商贸业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1 世界商贸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4.1.1 世界商贸业发展特点 |
4.1.2 世界商贸业发展趋势 |
4.1.3 世界商贸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 |
4.2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2.1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 |
4.2.2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趋势 |
4.2.3 世界商贸中心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趋势 |
4.3 中国商贸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4.3.1 中国商贸业结构演化概述 |
4.3.2 中国商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3.3 中国商贸业发展趋势 |
4.4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4.1 中国商贸中心空间分布情况 |
4.4.2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特点 |
4.4.3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趋势 |
第5章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模式与可行性分析 |
5.1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模式 |
5.1.1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 |
5.1.2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模式 |
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
5.2.1 国土资源和区位 |
5.2.2 水能资源和水运资源 |
5.2.3 旅游资源 |
5.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分析 |
5.3.1 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5.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概况 |
5.3.3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概略评价 |
5.3.4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商贸中心和商贸产业发展 |
5.4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现状分析 |
5.4.1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现状 |
5.4.2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特征 |
5.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意义、优势和制约因素 |
5.5.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意义 |
5.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优势 |
5.5.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 |
5.6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消费需求和商贸中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1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
5.6.2 收入因素对我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3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4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影响 |
第6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6.1 商贸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6.1.1 商贸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6.1.2 E-CBD竞争力概念与数学模型 |
6.1.3 商贸中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
6.2 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南宁商贸中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6.2.1 城市和指标数据的选取 |
6.2.2 计算方法和结果 |
6.2.3 公因子权重和因子值 |
6.2.4 商贸中心竞争实力排序与结论对策 |
6.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3.1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
6.3.2 经济因素分析 |
6.3.3 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
6.3.4 技术因素分析 |
6.3.5 政策因素分析 |
第7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其它五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1 西南地区商贸心与交通物流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1.1 西南地区交通中心发展状况 |
7.1.2 建设西南地区物流中心意义 |
7.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交通物流中心的相互关系 |
7.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工业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2.1 西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工业中心相互关系 |
7.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金融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3.1 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金融中心相互关系 |
7.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4.1 西南地区旅游服务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相互关系 |
7.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科教文化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5.1 西南地区科教文化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科教文化中心相互关系 |
第8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布局与管理运营的对策建议 |
8.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空间布局的建议 |
8.1.1 商贸中心空间布局的战略思路和原则 |
8.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空间总体布局 |
8.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一级商贸中心布局 |
8.1.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二级商贸中心布局 |
8.1.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三级商贸中心布局 |
8.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功能定位 |
8.2.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一般功能 |
8.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核心功能 |
8.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内部要素结构 |
8.3.1 商品交易市场 |
8.3.2 中央商务区 |
8.3.3 购物中心 |
8.3.4 会展中心 |
8.3.5 物流中心 |
8.3.6 信息服务中心 |
8.3.7 组织管理机构 |
8.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部结构关系和业态选择 |
8.4.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部结构关系 |
8.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中各级商贸中心的业态选择 |
8.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管理运营的对策建议 |
8.5.1 法制化 |
8.5.2 规章制度化 |
8.5.3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
8.5.4 打造品牌,培育支点,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
8.5.5 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商贸流通现代化 |
8.5.6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诚信消费环境 |
8.5.7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9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对策 |
9.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
9.1.1 信息社会的经济特征与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9.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状况 |
9.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电子商务发展 |
9.2.1 西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9.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与对策 |
9.2.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公司发展 |
9.2.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
9.3 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9.3.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9.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E-CBD的建设 |
9.4.1 E-CBD简介 |
9.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三大 E-CBD建设对策 |
第10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
10.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业企业发展概况 |
10.1.1 重庆市中心区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2 成都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3 昆明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4 贵州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5 南宁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状况 |
10.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发展战略方向 |
10.2.1 连锁经营 |
10.2.2 物流配送 |
10.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10.3.1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组建企业战略联盟,推进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 |
10.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
10.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商贸企业发展对策 |
10.4.1 西南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
10.4.2 西南地区商贸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框架 |
10.4.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商贸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
第11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我国其它地区和东盟的商贸合作对策 |
1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我国其它地区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西北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珠三角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东盟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 |
11.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通对接的对策 |
11.2.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东盟国家开展商贸合作与交流的对策措施 |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2.1 研究结论 |
12.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2.3 政策运用 |
1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 |
2.1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状况 |
2.2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竞争力的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3.1 加入WTO 后湖南省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变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3.2 加入WTO 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3.3 加入WTO 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WTO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对策研究 |
4.1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SWOT 分析 |
4.2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优势-机遇战略 |
4.3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劣势-机遇战略 |
4.4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优势-挑战战略 |
4.5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劣势-挑战战略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7)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与进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我国农业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 |
第一章 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
1 植物检疫工作管理体系 |
1.1 出入境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
1.2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
1.3 全国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
2 现行的植物检疫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现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 |
1 现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 |
2 农业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植物检疫法规、规章 |
3 与农林植物检疫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 |
4 植物检疫的对象 |
5 植物检疫范围 |
6 植物检疫法规历史的沿革 |
7 国际间与植物检疫相关的法规 |
第三章 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1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 |
1.1 已经完成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1.2 已分发各成员和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磋商或开放修订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1.3 正在起草和提交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2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2.1 国内已经完成和施行的农业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2.2 完成起草和在审定中的检疫措施标准 |
2.3 正在或计划研制起草中的检疫措施标准 |
3 出入境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及管理办法 |
第四章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 |
1 贸易全球化 |
2 引种调种 |
2.1 国内引种调种情况 |
2.2 2001-2003年浙江省引种调种情况 |
2.3 引进植物繁殖材料存在的问题 |
3 外来入侵生物 |
3.1 入侵种类 |
3.2 传播途径 |
3.3 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
3.4 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情况 |
3.5 国内外对外来入侵生物研究管理现状 |
第五章 当前农业植物检疫存在的突出问题 |
1 植物检疫法律法规不适应 |
1.1 法律地位不适应 |
1.2 宗旨不适应 |
1.3 内容不适应 |
2 机构设置不规范,管理体制不适应 |
2.1 国内植物检疫和口岸植物检疫的矛盾日益突出 |
2.2 农业检疫和林业检疫之间的纠纷不断 |
3 用于检疫工作的人、财、物等基础工作不适应 |
4 检疫技术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 |
第二部分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六章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基本原则及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
1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基本原则 |
1.1 关于SPS措施的定义 |
1.2 科学措施的使用 |
1.3 使用国际标准 |
1.4 进行风险评估 |
1.5 标准的对等和相互承认 |
1.6 控制、检验和批准程序 |
1.7 透明度原则 |
1.8 纠纷解决 |
1.9 管理 |
2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
2.1 对植物检疫制度建设的影响 |
2.2 对我国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的影响 |
2.3 对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影响 |
2.4 对我国植物检疫传统做法的影响 |
第七章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1 加入WTO后农业植物检疫面临的挑战 |
1.1 防止有害生物传入的压力 |
1.2 检疫标准国际化的压力 |
1.3 保护国内市场的压力 |
1.4 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 |
2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植物检疫发展的机遇 |
2.1 面临的压力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
2.2 检疫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
2.3 更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
2.4 得到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
3 加入WTO后植物检疫的对策建议 |
3.1 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
3.2 完善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
3.3 加强宣传和人员培训 |
3.4 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
3.5 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中国技术标准的制订 |
3.6 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3.7 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3.8 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
3.9 建立无法定检疫病生的出口基地 |
3.10 加强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等重点外来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
3.11 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
3.12 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
3.13 建立“三统一,四互通”高效反应机制 |
3.14 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
3.15 组建快速反应团队 |
3.16 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 |
3.17 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预防和控制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
3 《植物检疫条例》 |
4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
5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试行)》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 |
8 《关于发布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通知》(农农发[1995]10号) |
9 《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的通知》(林护通字[1996]2号) |
10 《关于水果、花卉、中药材等植物检疫工作分工问题的函》(国务院办公厅1997年) |
11 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
研究生就读期间撰写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8)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框架 |
第2章 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
2.1 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探讨 |
2.1.1 “文化产业”内涵的界定 |
2.1.2 “文化产业”的特征分析 |
2.1.3 “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辨析 |
2.2 文化、知识与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
2.3 文化产业:中国新经济增长点的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持 |
2.3.1 文化产业:中国新经济增长点的经验支持 |
2.3.2 文化产业:中国新经济增长点的理论支持 |
第3章 加入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WTO与文化产业政策文本形成的政策分析 |
3.1.1 WTO:法律体系和政策文本的制度体现 |
3.1.2 WTO:价值系统和产业运动的文化体现 |
3.1.3 WTO:国际文化关系准则的系统体现 |
3.2 WTO与文化服务贸易:基本内容及原则 |
3.2.1 文化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其形式 |
3.2.2 文化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 |
3.3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WTO规制与现行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
3.3.2 文化产业传统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
3.3.3 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之间的矛盾 |
3.3.4 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与市场深化之间的矛盾 |
3.3.5 文化产业发展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
3.4 中、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
3.4.1 资金实力比较 |
3.4.2 科技水平比较 |
3.4.3 市场运作能力比较 |
3.4.4 创新能力比较 |
3.4.5 市场竞争能力比较 |
3.5 加入WTO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3.5.1 加入WTO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 |
3.5.2 加入WTO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挑战 |
第4章 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
4.1 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 |
4.1.1 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4.1.2 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4.2 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4.2.1 文化产业的市场全球化战略 |
4.2.2 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战略 |
4.2.3 文化产业资源流动的快速化战略 |
4.2.4 文化产业技术发展的高科技化战略 |
4.2.5 文化产业的多极化战略 |
4.2.6 文化产业投入的多元化战略 |
4.2.7 文化产业创新化发展战略 |
第5章 加入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
5.1 建立旨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 |
5.1.1 确立与现代化相协调的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5.1.2 制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应政策 |
5.2 积极推动以搞活运行机制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
5.2.1 理顺产权关系,实现经济关系的市场化 |
5.2.2 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5.2.3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 |
5.2.4 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保障体系 |
5.3 构建文化产业创新系统,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
5.3.1 体制上的创新 |
5.3.2 形式上的创新 |
5.3.3 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
5.4 加快文化产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
5.4.1 加快中西文化的融合 |
5.4.2 建设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 |
5.5 大力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
5.5.1 为文化生产者发挥才能创造条件 |
5.5.2 建立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军团 |
5.6 积极构建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 研究流程 |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 |
2.1 整编期(1945-1952)--战后的台湾经济 |
2.1.1 战后台湾经济情势 |
2.1.2 影响深远的农业改革 |
2.1.3 战后台湾工业发展 |
2.1.4 贸易的开展与币制改革 |
2.2 复兴期(1953-1960)--经建计划开展的台湾经济 |
2.2.1 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 |
2.2.2 国际贸易与工业的发展 |
2.2.3 基础建设的开展 |
2.2.4 本时期总体经济表现 |
2.3 基础期(1961-1972)--摆脱美援自力发展的台湾经济 |
2.3.1 建设计划的持续推动 |
2.3.2 政府部门的具体政策 |
2.3.3 民间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
2.3.4 整体经济的表现 |
2.4 发展期(1973-1985)--台湾经济的黄金十年 |
2.4.1 十大建设的开展 |
2.4.2 石油危机的淬炼 |
2.4.3 对外贸易的起飞 |
2.4.4 台湾自有工业体系的出现 |
2.5 加速期(1986-1996)--迈向科技岛 |
2.5.1 国内外经济情势的挑战 |
2.5.2 六年国建计划 |
2.5.3 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 |
2.5.4 科技产业的崛起 |
2.5.5 科技产业政策之检讨 |
2.6 调整期(1997~迄今)--结构转型的台湾经济 |
2.6.1 经济结构转型 |
2.6.2 开展以制造研发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
2.6.3 来自大陆与全球化体系的挑战 |
2.6.4 WTO的冲击 |
2.6.5 政治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章 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的战略角色 |
3.1 追求成长的台湾企业本质 |
3.1.1 从农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 |
3.1.2 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企业变革 |
3.2 公共部门资源投入与经济发展 |
3.2.1 公共部门的资源投入 |
3.2.2 美援与外资政策 |
3.2.3 国际环境与出口导向 |
3.3 台湾企业与大陆经济改革开放 |
3.3.1 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的角色转换 |
3.3.2 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区域发展 |
3.3.3 台湾企业在大陆发展产业分工 第四章 大陆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 |
4.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奇 |
4.2 区域市场经济的形成 |
4.3 软着陆的经济构面分析 第五章 大陆经济发展中的台湾企业--台湾企业个案探讨 |
5.1 顶新康师傅方便面 |
5.2 宜兰食品--旺旺仙贝米果 |
5.3 永恩达芙妮女鞋 |
5.4 和成欣业卫浴设备 |
5.5 丽婴房童装 |
5.6 巨大机械捷安特自行车 |
5.7 宏碁计算机 |
5.8 趋势科技防毒软件 第六章 台湾企业在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 |
6.1 大陆西部大开发与台湾经济 |
6.1.1 台湾近年来经济状况 |
6.1.2 台湾企业西进 |
6.1.3 西部大开发对台湾之影响 |
6.1.4 台湾企业对西部大开发建议 |
6.1.5 西部大开发是未来台湾经济的曙光 |
6.2 民族地区引进台资企业战略之研究 |
6.2.1 前言 |
6.2.2 台资企业投资模式分析 |
6.2.3 民族地区吸引台资企业优、劣势分析 |
6.2.4 台资企业投资民族地区优、劣势分析 |
6.2.5 台资企业对民族地区之影响 |
6.2.6 结论 第七章 台湾企业发展战略 |
7.1 台湾企业SWOT分析 |
7.1.1 台湾企业内部环境之优势 |
7.1.2 台湾企业内部环境之弱势 |
7.1.3 台湾企业外部环境之机会 |
7.1.4 台湾企业外部环境之威胁 |
7.2 台湾企业之核心竞争力 |
7.2.1 结盟策略 |
7.2.2 成本策略 |
7.2.3 差异化策略 |
7.2.4 专精策略 |
7.2.5 价格策略 |
7.2.6 提升台湾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八章 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 |
8.1 理论探讨 |
8.2 调查分析 |
8.2.1 中小企业方面 |
8.2.2 上市上柜企业 |
8.2.3 跨国企业方面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台湾经济情势 |
9.1.2 两岸经贸关系选项 |
9.1.3 台湾企业因应战略 |
9.2 建议 |
9.2.1 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 Closer Economic Cooperate Framework) |
9.2.2 一条路线两个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表) 后记 作者声明 |
(1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
第二节 国外学者有关理论分析与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 |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 |
三、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本文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突破之处 |
第六节 逻辑框架和论述层次 |
第一章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和特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 |
第二节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几个特点 |
第二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 |
一、理论描述 |
二、模型方法 |
三、方法评价 |
第二节 数据选取 |
一、总量数据的选取 |
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高、中、低地区的划分及数据选取 |
三、三次产业的数据选取 |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 |
一、总量指标 |
二、按吸引外资多寡分组 |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的地位 |
一、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资产形成中的地位 |
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产出中的地位 |
三、外商投资在工业利税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外商投资对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一、1995年和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结构与三资工业企业产值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二、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与三资工业企业资产原值相关性分析 |
三、1995年全部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结构与三资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结构和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结构与三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结构进行的相关性分析 |
四、1995年中全部工业企业与三资工业企业出口收入产业结构和出口销售收入比重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人力资源开发 |
一、中国科技人员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 |
二、为在华企业培养本土化的高级管理人才 |
三、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 |
四、为本土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支持 |
第四节 对外商直接投资工业的初步评价 |
一、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对工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范围日益广泛 |
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领域基本上属初级层次 |
三、负面效应 |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一、我国农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农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简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五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
一、跨国直接投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
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金融改革 |
第二节 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效应 |
一、宏观效应 |
二、微观效应 |
三、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及其对策 |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深远影响 |
一、中国银行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金融风险较大 |
二、目前外商对中国银行业直接投资的特点 |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深远影响 |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保险业 |
一、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进程 |
二、当前中国保险业的市场格局 |
三、外资保险机构在华经营业务现状 |
第六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影响 |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影响 |
三、结论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旅游业 |
一、中国旅游业的开放及利用外资现状 |
二、未来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契机 |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
四、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和对策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风险 |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家产业安全风险 |
第二节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实行业风险 |
一、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和市场控制风险——单个行业风险一 |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联动产业的负面影响——多个行业风险 |
三、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风险——整体风险 |
四、结论 |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及对策 |
一、外商直接投资将降低资本管制的效力 |
二、外商直接投资将增大开放资本项目的压力 |
三、消除外商直接投资负面影响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加入WTO后浙江乐清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2]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3]浙江省乐清市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亦胜. 复旦大学, 2010(03)
- [4]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 ——以银行业为例[D]. 张崇楷.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 [5]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 徐孝勇. 西南大学, 2005(04)
- [6]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 丁琼.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2)
- [7]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与进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D]. 许渭根. 浙江大学, 2005(06)
- [8]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雷光华. 湖南大学, 2005(02)
- [9]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 高宏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 罗汉.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