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安全社区发展需求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赖天[2](2021)在《社区认同对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上海市安全社区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陈遵发[3](2021)在《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居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灾难的第一现场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对社区安全防范的脆弱性开展分析,有利于提高社区安全防范能力,从而防患于未然。本文在充分了解掌握国内外社区安全防范发展的基础上,以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的脆弱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4M”系统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社区减灾理论,运用德尔菲法建构了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建立了以结构性因素、应急防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致灾因子五个一级指标,确定了13个二级评价指标、29个三级评价指标,以专家赋分方式形成《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表》。对罗源县社区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开展实证研究,得出安全防范脆弱性具体不足并展开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理论与研究结果,提出加强社区安全防范体制机制建设、教育培训、模拟演练、风险评估及“三防”建设、积极打造安全社区的宣传舆论环境、提高社区成员安全防范意识及参与积极性、强化风险评估等针对社区安全防范中脆弱性因子的策略建议。
杨思佳[4](2020)在《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的延续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建设,而安全性又是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风险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不断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如何进行安全城市建设、如何不断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点、难点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安全城市的概念,之后在明晰概念和内涵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建立评估模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明确安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要点,更可以为城市规划布局、突发事件处理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不断提升安全城市建设和城市安全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在明确安全城市概念内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评估模型,最后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运行系统”和“风险防范能力”为例进行了安全城市评估的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文章对风险和能力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二者与安全城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概念和内涵,为安全城市评估奠定基础;其次,本文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际知名度高、城市管理经验丰富的发达国家以及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为研究对象,在列举它们各自的安全城市相关文件资料基础上,结合安全城市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为我国的安全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参考;之后,本文基于安全城市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前文理论研究,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借鉴ISRS(国际安全评级系统)的理论思想,构建了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针对评估体系不同部分的指标特点,文章运用G1法、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安全城市评估模型,运用该模型结合经正向化和分级处理的指标数据可获得各级指标得分及相应的安全水平,从而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最后,以指标体系中的“城市运行系统”和“风险评估能力”为例,文章利用评估模型对北京市进行了安全综合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城市运行系统安全水平逐年递升,风险防范能力较好但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评估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李泽容[5](2020)在《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相较城市地区防灾建设基础薄弱,导致农村地区面对灾害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社区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严重,逐步加强、优化农村社区的防灾能力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老龄化”社会背景作为切入视角,以四川农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村社区防灾空间的设计优化,为四川农村社区的发展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增强农村社区的防灾能力,为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提供安全保障。以城乡规划学为研究主导,综合规划、灾害、防灾等多学科理论成果,从老年人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构建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优化框架。首先,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社区防灾减灾相关理论和经验的研究,明确现阶段我国农村防灾存在的不足,并通过系统地梳理农村防灾空间,明确论文将从中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研究;其次,实地调研四川农村社区并对老年人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四川农村社区防灾影响因素指标构成,融入“老龄化”特点与需求,构建出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影响因子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物质空间影响因素进行专家打分和权重赋值,通过组合权重最终排序得出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侧重点:积极老龄化导向下的防灾教育空间、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应急照明的布局、适老性导向下的无障碍设施和感官效果导向下的应急标识系统四方面内容;最后,通过对四川农村社区样本社区的选取,对其现状建设和防灾性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案例借鉴法,对样本社区的防灾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
井妍[6](2019)在《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发展的所有目标,都有赖于对安全的保障。当前,国内外社会安全问题频发,从失联事件到交通伤亡事故,使得居民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安全,是政府的各类工作报告中每年必提的关键词。住区作为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框架单元,开放住区作为未来我国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其居住安全应当被给予重点关注,保障“家”的安危和提升住区安全品质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本文立足于开放住区环境要素与住区安全的内在关联,以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开放住区安全性提升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现状,分析影响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的环境要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影响开放住区安全性的环境要素体系构建以及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的探索。文章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进行解析。进而阐述住区建设相关理论,分析开放住区特征,并梳理安全空间映象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CPTED理论、交通安宁理论和公共安全管理理论,明确各理论的内涵和核心内容。总结国内外关于住区安全方面的相关实践,从而明确对后续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随后,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构建影响开放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安字片区域开放住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系统地了解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居民对于影响开放住区安全的各环境要素满意程度。通过对现状存在问题的总结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影响既有开放住区的各环境要素的权重,进而通过IPA分析法明确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提升中需要优先改造的环境要素。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安全、防卫安全、行为安全以及住区安全构建与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改造提升策略。同时,汲取既有开放住区在安全性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从街区单元设计、边界空间设计、用地功能混合以及邻里关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对我国未来开放住区安全建设的启示。
彭晓曦[7](2019)在《基于安全社区理念的背街小巷改造研究 ——以南康区南水安置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文化转型,人们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尤其是基于地点的安全感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地理讨论的热点,安全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单元,无疑成为城市安全问题最关心的对象。而背街小巷作为城市老旧社区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在城市社区中所占比例较大,安全状况问题更加凸显,亟需改善。本文介绍了安全社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及相关理念,分析了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纳入安全社区理念的必要性,并对背街小巷社区安全的改造措施进行了详细研究与规划。另外,将现阶段国际上关于安全社区的各方面要求和国内的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融汇到一起,参考了来自该领域的多位学者的建议,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较以往的研究,本体系更加侧重社会心理方面的服务。同时为了确保评测的流程和最终结论能够更加科学规范,使用了较权威的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确认。在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上我们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其原因在于安全社区的整个系统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和评测,较为复杂。通过这样几种方法对南水安置点综合评测,最终的额结论能够看出安全社区各方面的评测标准和采用的方法可行性较高。本文中参考安全社区的形成机制,提出应重点关注老人和儿童弱势人群、加大社区心理干预报务、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落实好安全文化的普及,让安全社区的各个方面都更加完善。以期为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肖丽群[8](2019)在《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的长期性工作,成效评估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是安全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科学的评估体系是保证评估合理的基础。在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及时总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影响因素,适时进行科学的成效评估是保障建设质量和持续改进的关键,目前我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工作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指标。本文结合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特点、“7+N”模式、地方标准和相关政策要求,在四川省安全社区现场评审内容的基础上,融合精简各得分点,形成建设单位层面的评估指标;通过文献分析,借鉴已有研究中安全社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补充政府和民众层面的评估指标;经专家访谈,对初步指标调整补充,最终从政府、建设单位、民众三个层面构建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评估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基于级差最大化原理构建主客观权重组合优化模型,改进以往安全社区评估研究中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单一权重方法主观性的问题。运用实地调查、专家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评估指标原始数据,借鉴模糊数学隶属度思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运用优化的组合权重对基础层指标评分进行加权求和处理,得到评估体系目标层和中间层各因素的综合评估,最终完成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最后以北外乡、绵远镇、天元镇三个四川省级安全社区新建单位为例进行实例应用,验证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
杨静[9](2019)在《基于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社区安全地图编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国内外社会安全问题频发,从留美女学生失踪到和颐酒店劫持事件、再到“滴滴打车”软件的数次伤亡事故,使城市居民对自身安全陷入不安状态,也使得保障“家”的安危和提升社区安全品质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社区承载着大量的人群聚集和时间停留,其空间环境安全程度对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城市的有机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对于社区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及实践探究,但缺少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以及落地的空间规划,针对犯罪性质的社区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更为稀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CPTED理论首创了社区安全地图概念,分析其在预防和应急两种情境下的作用模式,筛选CPTED要素框架下社区安全地图重点考虑的六项环境因子,并提出社区安全地图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同时,探索社区安全地图的编制原则以及编制基本流程,最终以哈尔滨住区为例,深度展示社区安全地图生成的全过程。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对社区安全地图内容框架分析和基于CPTED理论的编制方法的研究。本文先确定了研究课题的方向,并对核心概念进行解析。紧接,分析了CPTED理论、犯罪心理学与地理学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制图综合理论以及国内外相似地图的编制实践,明确各理论的内涵和核心内容,并解析其与本课题研究的关系和指导意义;通过对两个先导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其核心方法和成功之处,从而明确对后续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总结CPTED理论与社区安全地图建构依据交叉视角下形成的社区安全地图主要内容设定,包括系统阐述社区安全地图的预期作用模式、效用价值、与社区防灾规划耦合度以及环境考量因子,确定涵盖图纸分类、构成要素、参与主体与应用对象三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梳理社区安全地图编制原则、结合信息软件分析提出地图信息可视化及地图绘制呈现等步骤的具体流程操作,以及后期成果表达及动态更新的设想。
汪伟全,陶东[10](2018)在《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新审视——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视角》文中认为随着风险社会的事实步入,非传统安全直接威胁到普通民众,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面临许多共同挑战。这些挑战迫使人们重视自我安全、重视基层安全。而社区作为现阶段我国城市的主要单元,对基层安全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安全社区的建设不仅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通公共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但现实中,我国安全社区建设还存在迅速发展与指导战略有效契合不够,治理结构多元需求与实际一元主导问题突出,社区资源丰富积累与实际利用不足等问题,导致安全社区难以发挥足够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安全社区的建设。由国家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而来的社区治理现代化,为安全社区构建带来了新视角、新机遇,因而借力社区治理现代化,有针对性地在各层面做出变革,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安全社区发展。
二、中国安全社区发展需求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安全社区发展需求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3)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区安全防范 |
2.1.2 脆弱性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4M”系统理论 |
2.2.2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
2.2.3 社区减灾理论 |
3 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现状分析 |
3.1 罗源县社区现状 |
3.2 社区安全防范管理组织结构 |
3.3 社区安全防范管理运行机制 |
3.4 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存在的不足 |
3.5 小结 |
4 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设计 |
4.1 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理论选择 |
4.2 综合评价指标设计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
4.2.2 结构性因素维度的指标设计 |
4.2.3 应急防范能力维度的指标设计 |
4.2.4 应急处置能力维度的指标设计 |
4.2.5 应急保障能力维度的指标设计 |
4.2.6 致灾因子维度的指标设计 |
4.3 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方法 |
4.4 评估表设计 |
4.5 指标权重确定 |
4.5.1 构造判断矩阵 |
4.5.2 计算指标权重 |
5 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实证分析 |
5.1 基于“4M”系统理论的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 |
5.1.1 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实证分析 |
5.1.2 各社区评价结果 |
5.1.3 各社区综合评价对比分析 |
5.2 小结 |
6 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能力优化策略构建 |
6.1 重构社区体制机制 |
6.2 提高社区成员安全防范意识 |
6.3 加强社区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模拟演练 |
6.4 加强社区“三防”建设 |
6.5 积极打造安全社区的宣传舆论环境 |
6.6 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积极性 |
6.7 加强对社区的风险评估,制作并使用灾害风险图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
2.1 风险 |
2.1.1 风险概念和内涵 |
2.1.2 风险管理 |
2.2 能力 |
2.2.1 概念 |
2.2.2 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的内涵 |
2.2.3 具体能力 |
2.3 风险、能力与安全城市的关系 |
2.3.1 关系图 |
2.3.2 内涵 |
2.4 安全城市概念和内涵 |
2.4.1 概念 |
2.4.2 内涵 |
第三章 国外安全城市战略文件对比分析 |
3.1 基本情况介绍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日本—以东京为例 |
3.1.4 经济学人智库EIU |
3.2 对比分析 |
3.2.1 纵向对比 |
3.2.2 横向对比 |
3.2.3 特点与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1.1 典型性原则 |
4.1.2 客观性原则 |
4.1.3 层次性原则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4.2 ISRS概述 |
4.3 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4.4 评估指标内容 |
4.4.1 城市运行系统 |
4.4.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 |
4.4.3 能力 |
第五章 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模型 |
5.1 分级标准 |
5.1.1 分级原理 |
5.1.2 分级标准值 |
5.1.3 指标分级 |
5.2 基于G1法的权重赋值与综合评估 |
5.2.1 基本原理 |
5.2.2 群组判断的情形 |
5.2.3 综合评估模型 |
5.3 基于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权重赋值与综合评估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主成分分析PCA |
5.3.3 综合评估模型 |
5.4 安全城市指数计算模型 |
5.4.1 指标权重计算 |
5.4.2 指标评分计算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北京市综合概况 |
6.2 北京市安全城市评估一: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估与分析 |
6.2.1 数据获取 |
6.2.2 数据处理 |
6.2.3 相关性分析 |
6.2.4 主成分分析 |
6.2.5 结果分析 |
6.3 北京市安全城市评估二: 基于G1法的综合评估与分析 |
6.3.1 权重计算 |
6.3.2 数据获取 |
6.3.3 数据处理及评分计算 |
6.3.4 结果分析 |
6.4 对策建议 |
6.4.1 城市运行系统部分 |
6.4.2 风险防范能力部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显着性检验的t分布临界值表 |
附录2 “风险防范能力”评分调查问卷 |
附录3 “应急准备能力”评分调查问卷 |
致谢 |
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 |
1.1.2 农村地区在灾害中的脆弱性 |
1.1.3 老龄化对社区防灾减灾的影响 |
1.1.4 发展农村社区防灾减灾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四川农村社区 |
2.1.2 农村灾害 |
2.1.3 社区防灾减灾 |
2.1.4 农村防灾空间 |
2.2 国外社区防灾减灾发展研究 |
2.2.1 瑞典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
2.2.2 美国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
2.2.3 英国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
2.2.4 日本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
2.3 国内社区防灾减灾发展研究 |
2.3.1 相关法律法规 |
2.3.2 相关规范与预案 |
2.3.3 相关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防灾空间的系统研究 |
3.1 农村防灾空间的类型划分 |
3.1.1 按用地性质划分 |
3.1.2 按空间形态划分 |
3.1.3 按空间功能划分 |
3.2 农村防灾空间系统层级分析 |
3.2.1 宏观层面——多个社区的区域防灾体系 |
3.2.2 中观层面——单个社区形态结构与空间体系 |
3.2.3 微观层面——社区内部要素防灾体系 |
3.3 我国农村防灾空间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影响因素的基本构成 |
4.1 老年人群应灾特点分析 |
4.2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问卷分析 |
4.2.2 因子分析 |
4.2.3 Anova方差齐性检验 |
4.2.4 小结 |
4.3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影响因子定量评价 |
4.3.1 AHP评价理论方法 |
4.3.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3.3 权重结果分析 |
4.3.4 小结 |
4.4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的侧重点分析 |
4.4.1 积极老龄化导向下的防灾教育空间 |
4.4.2 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应急照明布局 |
4.4.3 适老性导向下的无障碍设施 |
4.4.4 感官效果导向下的应急标识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 老龄化背景下样本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 |
5.1 样本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
5.1.1 样本社区选取说明 |
5.1.2 样本社区概况 |
5.1.3 样本社区防灾性分析 |
5.2 案例借鉴 |
5.2.1 台湾新北市淡水社区防灾适老性改造 |
5.2.2 东莞市茶山镇超朗村防灾适老性改造 |
5.3 防灾教育空间的构建 |
5.4 应急照明的布局 |
5.5 无障碍设施的配置 |
5.6 应急标识系统的设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住区建设相关研究 |
2.1.1 住区建设相关理论 |
2.1.2 住区组织模式演变过程 |
2.1.3 开放住区特征分析 |
2.2 住区安全相关研究 |
2.2.1 住区安全相关理论 |
2.2.2 开放住区安全性分析 |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 |
2.3.1 国外住区安全相关实践 |
2.3.2 国内住区安全相关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调查分析 |
3.1 影响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体系构建 |
3.1.1 要素筛选的原则 |
3.1.2 影响住区安全的环境要素筛选 |
3.1.3 要素体系构建 |
3.2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现状分析 |
3.2.1 安全性调研技术路线 |
3.2.2 街区特征解读 |
3.2.3 住区安全现状分析 |
3.3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3.3.2 住区安全满意度现状统计分析 |
3.3.3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基于IPA分析法的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分析 |
3.3.5 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性影响因素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 |
4.1 交通安全提升策略 |
4.1.1 划分道路等级 |
4.1.2 引入交通稳静 |
4.1.3 疏通步行空间 |
4.1.4 建设安全设施 |
4.1.5 组织停车管理 |
4.2 防卫安全提升策略 |
4.2.1 强化住区出入口空间 |
4.2.2 精细设计住宅单元出入口空间 |
4.2.3 保证夜间营业店铺数量 |
4.2.4 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
4.3 行为安全提升策略 |
4.3.1 修缮室外环境设施 |
4.3.2 增加无障碍设施 |
4.3.3 加强环境照明 |
4.4 安全构建与管理提升策略 |
4.4.1 加强物业管理 |
4.4.2 引导多元共治 |
4.4.3 建设安全文化 |
4.4.4 公众参与安全审计 |
4.5 对我国未来开放住区安全建设的启示 |
4.5.1 街区单元组织 |
4.5.2 边界空间设计 |
4.5.3 用地功能混合 |
4.5.4 邻里关系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基于安全社区理念的背街小巷改造研究 ——以南康区南水安置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安全社区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综述 |
1.4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项目概况及规划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1.1 区位及人口 |
2.1.2 项目地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
2.2 改造原则及目标 |
2.3 改造内容 |
2.4 改造步骤 |
2.5 保障措施 |
第3章 安全社区综合评价 |
3.1 安全社区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
3.3 安全社区综合评价模型 |
3.3.1 因素权重的确定 |
3.3.2 评价集合的建立 |
3.3.3 隶属度的确定 |
3.3.4 模糊算子的选择 |
3.4 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社区建设形成机制及对策 |
4.1 安全社区建设形成机制 |
4.1.1 安全促进项目是安全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
4.1.2 社会心理服务是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 |
4.1.3 资源保障是安全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 |
4.1.4 组织机构是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保障 |
4.2 安全社区建设优化对策 |
4.2.1 重点关注弱老人和儿童弱势人群 |
4.2.2 加大社区心理干预服务 |
4.2.3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和宣传教育力度 |
4.2.4 加大社区安全文化建设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建立起七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适合于南康安全社区建设 |
5.1.2 安全促进项目和社会心理服务是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
5.1.3 社会心理服务指标是衡量安全社区新的又一重要指标 |
5.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的相关理论 |
2.1 安全社区与四川省安全社区 |
2.1.1 安全社区 |
2.1.2 四川省安全社区 |
2.2 四川省安全社区“7+N”建设模式 |
2.3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的特点 |
2.4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与现场评定 |
2.4.1 四川省安全社区现场评定 |
2.4.2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安全社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 |
3.3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 |
4.1 评估指标数据获取方法 |
4.1.1 实地调查 |
4.1.2 专家评价 |
4.1.3 问卷调查 |
4.1.4 评估指标原始数据处理 |
4.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熵权法 |
4.2.3 基于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 |
4.3 综合评估 |
4.3.1 目标层综合评估 |
4.3.2 中间层因素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体系实例应用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
5.2 样本数据处理 |
5.3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 |
5.3.1 指标权重计算 |
5.3.2 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 |
5.3.3 评估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基于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社区安全地图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CPTED理论指导 |
2.1.1 理论要点 |
2.1.2 应用现状 |
2.1.3 理论验证 |
2.1.4 CPTED理论与社区安全地图的契合点 |
2.2 分支理论支撑 |
2.2.1 犯罪心理学研究 |
2.2.2 犯罪地理学研究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4 制图综合理论 |
2.3 相关案例解析 |
2.3.1 日本社区风险地图案例分析 |
2.3.2 上海社区风险地图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区安全地图的考量因子及内容 |
3.1 社区安全地图建构依据 |
3.1.1 社区安全地图预期作用模式分析 |
3.1.2 社区安全地图的效用价值分析 |
3.1.3 嵌入社区防灾规划的耦合度分析 |
3.2 社区安全地图的环境考量因子筛选 |
3.3 社区安全地图的主要内容设定 |
3.3.1 社区安全地图的图纸分类 |
3.3.2 社区安全地图的构成要素 |
3.3.3 社区安全地图的参与主体与应用对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区安全地图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
4.1 社区安全地图的编制原则 |
4.1.1 环境导向原则 |
4.1.2 信息优化原则 |
4.1.3 逻辑严密性原则 |
4.1.4 公众参与原则 |
4.2 社区安全地图编制的基本流程 |
4.2.1 社区信息采集及环境因子指标抓取阶段 |
4.2.2 社区犯罪恐惧信息可视化阶段 |
4.2.3 社区安全地图绘制阶段 |
4.2.4 结果表达及动态更新过程 |
4.3 嵩山小区安全地图实例研究 |
4.3.1 信息取样 |
4.3.2 数据呈现 |
4.3.3 地图绘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新审视——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概要 |
(一) 社区与安全社区 |
(二) 社区治理现代化 |
二、现阶段我国安全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境 |
(一) 理论政策指导与现实安全社区建设融合困境 |
(二) 我国安全社区制度本土化建设困境 |
(三) 公民参与文化培育与安全文化普及困境 |
(四) 安全社区构建所需资源整合困境 |
三、社区治理现代化为安全社区建设带来新思路 |
(一) 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安全社区规制构建 |
(二) 社区治理现代化助力安全社区资源整合 |
(三) 社会层面:社会文化心理变化与自治转向 |
(四) 科技层面:信息化与智能化快速发展 |
四、借力社区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
(一) 改革安全社区建设主体结构、地位与关系 |
(二) 利用资源整合突破传统“小区”安全模式 |
(三) 持续性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保证抗逆力安全社区持续有效运行 |
(四) 依托科创治理等多方面优势, 构建抗逆力安全社区网 |
四、中国安全社区发展需求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社区认同对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上海市安全社区的调查[D]. 赖天.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罗源县社区安全防范脆弱性评价研究[D]. 陈遵发. 福建农林大学, 2021(06)
- [4]基于“风险-能力”的安全城市评估模型研究[D]. 杨思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研究[D]. 李泽容.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哈尔滨市既有开放住区安全提升策略研究[D]. 井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安全社区理念的背街小巷改造研究 ——以南康区南水安置点为例[D]. 彭晓曦.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成效评估体系研究[D]. 肖丽群.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社区安全地图编制研究[D]. 杨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新审视——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视角[J]. 汪伟全,陶东. 长白学刊,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