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

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

一、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小刚[2](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欧雨帘[3](2020)在《中美美食纪录片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各国纪录片的发展,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纪录片作品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形态。某个领域的纪录片也拥有着不同的创作差异和文化差异。纪录片题材多样,可以分为历史、军事、社会、自然、人物、美食、等等。在以上几种类型纪录片中,美食类纪录片成为近几年备瞩目的纪录片类型,大有“出圈”之势。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饮食结构,制作手法,审美理念,无不体现着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与饮食民俗。而美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受地理条件和物产状况的影响,其科学营养的饮食理念也独具特色。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纪录片又作为各国影视文化产业中重要的文化组成,笔者将两个国家的纪录片作为研究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的逻辑如下:首先,梳理两国美食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其次将两国在美食纪录片领域的创作手法进行比较。从内部结构分析中美两国叙事手法和视听语言的使用差别。再由传播策略和传播环境的不同分析两国在传统电视媒体领域与网络媒体领域的传播差异。而后分析两国美食纪录片形成差异的原因,分别从审美取向差异、文化价值取向差异、饮食习惯差异来剖析二者的不同之处。最后提出对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发展展望,总结中国美食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探索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出圈之路”。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戴晶[5](2020)在《中美贸易战报道对比分析研究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针对中国“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并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由此标志着这一次中美贸易战开始。中美贸易战是2018、2019两年世界新闻媒介报道的重大议题之一,从中美两国到世界各国,无不对这一事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作为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其报道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有关中美贸易战的534篇报道对中美两国主流媒体有关中美贸易战议题的报道进行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梳理和分析。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新闻来源、报道体裁、报道主体、报道对象和重心、情感态度、报道方向几个维度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本文在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这一议题中报道特点的异同,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以此为据对我国日后在相关议题报道的实践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思考。

刘海阔[6](2020)在《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国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华外企往往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出现各种各样的跨文化沟通问题。论文以NM深圳分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公司电子烟项目沟通管理中,由于中美管理者和项目组成员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跨文化沟通不畅,影响项目和企业的运作效率、组织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等现象,探索了如何进行有效跨文化管理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沟通障碍,并针对该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论文在概述NM深圳公司简介、组织结构和项目产品开发流程后,介绍公司项目管理中跨文化沟通模式,包括沟通流程和沟通内容等;其次,深入分析NM深圳分公司在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美籍员工融入中方团队困难、跨国会议效率低下和决策错误等。再次,运用霍夫斯泰德民族文化和霍尔高低语境文化等理论,深入研究案例背后沟通障碍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主要存在中美文化差异认知和理解不足、缺乏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机制、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以及决策思路差异性大等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案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论文认为应该从统一跨文化认知和融合、健全跨文化管理体系、打造跨文化沟通渠道,以及进行跨文化持续改善等四个策略入手,探索相应的能够提升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效果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有助于公司的高效发展。

郭丽环[7](2020)在《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离线交易场景中,本地偏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指投资者行为呈现地理位置上的趋同性,而不是扩散到广泛的距离范围,换句话说,投资者行为很难打破地理位置限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市场结构分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福利提供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投资者行为的本地偏好特征。贸易的本地偏好并被认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六大谜团之一。在众筹平台中,所有资金流都是通过在线转账实现的,不涉及地理位置隔阂;同时,信息流对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可见的,亦不存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互联网发展打破了线下交易的空间壁垒,理应不会呈现显着的本地偏好现象。但鲜有研究专注于在线众筹市场中的本地偏好,更没有研究试图讨论在线众筹中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更没有相关研究试图比较不同国家间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差异。本文引入数据挖掘和计量模型,搭建投资者本地偏好行为与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桥梁。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组、分层、分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投资者多层次本地偏好行为模型。采用来自全球最大的基于回报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数据,采用爬虫技术抓取了136234个众筹项目,以及这些众筹项目的地理位置数据,爬虫还采集了所有投资者的地理位置信息。而为了横向比较中美两国投资者在本地偏好上的差异,采用了来自点名时间(Demohour)上的347个中文众筹项目,及其详细的投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实证分析方法,本文得到的了以下关键的研究结论:(1)打破了地理位置局限的在线众筹模式,表现出了显着的本地偏好。在线金融市场中,本地偏好是投资者的典型行为模式,即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距离自身较近的众筹项目,而不愿意投资距离较远的众筹项目。(2)证实了投资者在不同项目类别中的本地偏好呈现不同的趋势。已有的研究中,都是把投资者行为模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没有对本地偏好对象进行细分。本文把项目按照类别进行细分,证明了在不同的项目类别下,投资者行为呈现不同模式的本地偏好。一些项目类别中,本地偏好显着存在并影响融资绩效;而在另外一些项目类别中则没有这种效果。(3)本地偏好在众筹投资行为中的存在具有层次性,动态扩散性并对融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的数据具有时间变量,便于以动态视角考察本地偏好的变化,有助于深刻理解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在融资初期,投资者与融资者的距离较近,随着融资的进行,投融双方的平均距离从3605公里逐渐增加到4229公里。本地偏好的扩散在不同项目类别中呈现完全相异的走势,通过预测模型发现,在考虑本地偏好的扩散下,对项目融资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从63%上升到70%以上。(4)对中美两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趋势进行比较,实际投资数据表明:美国的投资者更加开放,他们投资外国项目的比例更大;而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则更加强烈,即中国投资者投资本国的项目更加积极。从中美两国的内部上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本地偏好,展示了地区差异。理论上,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对投资者的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存在影响,在海洋贸易背景下,投资者更加具有开放的精神,因此对本地资源的偏好较小。而在中国的农耕背景,投资者受到农耕文化、乡土情结、血缘、姻缘、乡缘、地缘、人缘等因素更大,对本地资源的依赖也更大。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投资者行为差异,有助于扩展乡土情结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应用和解释。本文丰富了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理解,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和营销渠道,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本研究有助于以本地偏好行为模式作为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依据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特点,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充分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投资特点,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能力和友好性。

刘逸纯[8](2020)在《基于中美跨境电商的跨文化研究与网页设计实践》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开始流行,并成为人们跨国购物的热门选择。其发展之迅速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关于跨境电商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等层面,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将跨境电商与文化领域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也很少有学者讨论其中设计参与的部分。因此,文化科技融合下的跨境电商有什么新特点?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电商消费者会有怎样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等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背景下,通过考察在全球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两家领先公司: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比较它们过去二十年来的运营能力和实体资产建设策略,同时将其产品风格和视觉设计风格结合起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以确定未来国际商务领域的发展战略和值得研究的领域以及设计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时,跨境电商网站的网页界面作为用户与企业发生交互的门面和窗口,不论是对产品销售,还是对品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也希望在中美电商网站设计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得出的结论和笔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产出能既能体现中国风格,又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和用户所接受的电商网站视觉设计方案。

邹群霞[9](2020)在《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究已成为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语言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其中一个领域,对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以下简称《标准·语言领域》)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修订确立相应的参照,也为我国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本文以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价值取向、目标和《标准·语言领域》的内容、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在国际背景方面,全球化时代背景是影响中美两国《标准》制定及其推进极其重要的元素;国内外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交流直接或间接对中美《标准》制定起推进作用。同时,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对《标准》制定产生影响;(2)从课程政策视角探析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研究发现我国《指南》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美国《标准》则呈现自由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和社会效率取向等多元价值取向态势。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美《标准》制定的目标,但中美目标方向并不一致;(3)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同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文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仅表现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等形式结构方面,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呈现各自的特点,美国《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框架所反映的框架性质和一体化衔接值得我们学习;(4)在借助于NVivo12软件对《标准·语言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在子领域分类、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策略与建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国语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取向。两国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语言发展的全面性。美国《标准·语言领域》关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支持,语言发展强调向早期读写偏移等理念。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也分别体现了“全语言教育”取向和“平衡化教育”取向;(5)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状况、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总体没有美国的实施现状乐观;我国受访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评价感知与认同度较低;在样本数据下,美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高于我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研究得出主要的启示:一方面,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是标准修订需兼顾稳定性与发展性;标准修订需考虑连续性与阶段性;标准修订需考虑综合性与个别化;标准修订需注重指引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标准修订需平衡统一性与适宜性。另一方面,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支持系统;发展我国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项目与评估体系。

战丽阳[10](2020)在《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多元外交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其运作机制、理论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突出特征,以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政策为主要案例,通过多个外交决策模式详细分析与总结,还原冷战结束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朝鲜外交决策运作过程,将外交决策理论与外交决策实践结合在一起。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大组成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文献分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解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章论述冷战后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理性行为体决策”模式。理性行为体分析模式与博弈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息息相关。纵观世界各国外交决策的丰富实践,“理性”原则的成功运用无疑是一个成功外交决策必备要素。本章选用的四个案例,即克林顿政府时期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签署的“理性博弈”、小布什政府转变对朝政策背后的国内及国际“理性逻辑”、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理性考量”,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路径从“极限施压”转为“极限对话”的“理性运用”,都体现了美国决策者在面对朝核问题时的理性思考与理性选择。第2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的“官僚政治决策”模式。本章一方面对美国政府内部的主要外交决策行为体进行介绍与梳理,主要包括总统本人、国务院、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另一方面集中对美国政府内部对朝政策制定权与修正权的争夺进行分析。作为“范式应用”案例包括:克林顿政府内部对“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小布什政府以“鹰式接触”取代“鸽式接触”的对朝政策转变过程中官僚政治斗争、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官僚政治选择”,以及特朗普政府掌握对朝政策主导权的“官僚政治竞争”等四个方面。第3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外交决策“小集团式决策”模式。“小集团式的决策”或“小集团性”是由集团内部“一致性”决定,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越高,其“小集团性”的氛围也就越浓厚,做出失败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决策集团内部“一致性”的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同最高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决策者们及最高决策者的偏好、决策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等等。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的“小集团决策模式”更具有代表性,展现特朗普本人的独断专行以及决策团队成员的妥协,排斥“异己”与“异见”等“小集团性现象”尤为显着。第4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总统个人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以及行事风格会对政策制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总统权力的不断扩大,更为美国的外交决策染上了浓厚的“最高领导人倾向”。本章引入了“领导人性格类型”的分析框架,分别引用总统的个人自传,以及他人所写的人物传记中的内容,同时借鉴其他资料展开对于克林顿、小布什以及奥巴马这三位总统的分析,确定其类型所属。特朗普鲜明的性格尤其被赋予了最高领导人决策模式的特征。第5章论述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决策“国内政治决策”模式。“国内政治决策”既强调对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各方力量进行宏观考察,同时又对各组成部分中的微观要素——关键个人及社会形势的研究与分析。因此该模式在外交决策研究中至关重要且运用广泛。可以看出,反对意见绝不仅仅来自国会“政治内层”,也来自一个社会群体,媒体、智库、宗教团体、军工复合体等“政治外层”,上述“内层与外层”同样给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造成强大的压力与阻碍。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二、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美美食纪录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美食纪录片与美国美食纪录片概述
    第一节 美食纪录片的概念
        一、纪录片的内涵
        二、美食类纪录片概念界定
        三、纪录片的格局
    第二节 中国美食纪录片概述
        一、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二、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发展
    第三节 美国美食类纪录片概述
        一、追求本味的美国饮食文化
        二、美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发展
第三章 中美美食类纪录片创作手法比较
    第一节 中美美食类纪录片叙事手法比较
        一、视角:专注于食物和情感的全知视角叙事与专注于人和历史的内视角叙事
        二、结构:工整严谨的板块结构与多线环绕的线性结构
        三、情节:重视细节巧设悬念与强调食物内在文化关联
    第二节 中美美食类纪录片视听语言比较
        一、中国写意风格与美国纪实风格的镜头表达
        二、中国主客观交互和美国真切自然的声音呈现
    第三节 中国风格化的绘画性光效与美国纪实朴实的质感光效
第四章 中美美食纪录片传播途径与传播策略比较
    第一节 中美美食纪录片传播途径比较
        一、电视传播栏目:高速发展的中国与初具规模的美国
        二、网络传播平台:中国网络播出平台与美国网络播出平台
    第二节 中美美食类纪录片传播策略比较
        一、逐渐成熟具有国际化传播视野的中国纪录片
        二、进入商业化战略的美国美食纪录片
第五章 中美美食类纪录片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审美取向的差异
        一、中国:侧重艺术表达与敦厚和谐的审美取向
        二、美国:偏向科学表达与以真为美的审美取向
    第二节 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中国:一元文化下的群体认同
        二、美国:多元文化下的个人本位
    第三节 饮食习惯差异
        一、中国:崇尚“味道”的中国饮食
        二、美国:以营养为烹饪标准的西式饮食
第六章 中国美食纪录片发展展望
    第一节 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商业价值
    第二节 纪录片+模式下的创新与探究
    第三节 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出圈”之路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中美贸易战报道对比分析研究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写作内容
    (四)写作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综述
        1.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起因、本质与应对策略的分析
        2.针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策略分析
        3.从修辞技巧角度分析贸易战报道
        4.从舆情舆论角度分析贸易战影响
一、中美贸易战报道内容对比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2.类目建构
    (二)关于中美贸易战报道分析
        1.报道数量呈现一致趋势
        2.新闻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
        3.报道体裁多元化
        4.报道主体广泛分布
        5.报道对象和报道重心的交叉分析
        6.情感态度分析
        7.报道方向区别显着
二、中美贸易战报道特点对比分析
    (一)共同特点:开展系列报道,主动议程设置
    (二)中国媒体灵活运用典故,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特色
    (三)中国媒体背靠国际舆论,借他人之口表达自身诉求
        1.借力国际舆论直接了当地驳斥美国不实言论
        2.借西方人之口表达我国的态度
    (四)美国媒体运用漫画丰富评论形式
    (五)美国媒体采用预告式标题,吸引读者对事件的关注
三、中美贸易战报道差异产生原因
    (一)历史因素为贸易战埋下隐患
        1.中美经贸关系历史复杂
        2.美国霸权主义思维长期存在
    (二)经济技术因素成为贸易战导火索
    (三)意识形态因素造成两国媒体报道差异
    (四)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的复杂环境
四、由贸易战报道引发的思考
    (一)把控报道节奏,精确议程设置点
    (二)以受众为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传播
    (三)评论话语风格理性化、系列化、丰富化
    (四)加强对外传播品牌、平台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案例正文
    2.1 NM深圳分公司简介
        2.1.1 美国总公司和NM深圳分公司简介
        2.1.2 NM深圳分公司组织结构
        2.1.3 NM深圳分公司新项目开发流程
    2.2 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模式和管理现状
        2.2.1 跨文化沟通需求
        2.2.2 总公司与项目组的沟通内容
        2.2.3 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管理现状
    2.3 管理问题描述
        2.3.1 “躺枪”的微信
        2.3.2 “各说各话”的样品讨论会
        2.3.3 失败的新项目试产
3 案例分析
    3.1 跨文化沟通的理论依据
        3.1.1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
        3.1.2 沟通过程模式
        3.1.3 霍夫斯泰德民族文化理论
        3.1.4 霍尔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3.2 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
        3.2.1 跨文化管理体系因素
        3.2.2 沟通渠道因素
        3.2.3 中美文化差异因素
        3.2.4 跨文化沟通策略因素
4 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改进措施
    4.1 健全跨文化管理体系
        4.1.1 组建跨文化小组
        4.1.2 制定跨文化管理制度
        4.1.3 制定跨文化冲突处理机制
    4.2 畅通跨文化沟通渠道
        4.2.1 非正式沟通工具多样化
        4.2.2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4.2.3 升级优化与维护网络系统
    4.3 促进跨文化融合
        4.3.1 夯实跨文化融合基础
        4.3.2 统一企业价值观,促进跨文化融合
    4.4 跨文化持续改善策略
        4.4.1 交流汇聚与比较
        4.4.2 差异整合与推陈出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
        1.3.1 本研究在众筹融资中的环节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心理偏好理论
        2.1.2 本地偏好理论
        2.1.3 本地偏好的解释理论
        2.1.4 众筹理论
    2.2 本地偏好的经济和政策影响研究
        2.2.1 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
        2.2.2 本地偏好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2.3 在线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研究
    2.4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研究
        2.4.1 在线投资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2.4.2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中的本地偏好
        2.4.3 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影响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数据
    3.1 研究定义
    3.2 研究框架说明
    3.3 研究数据
        3.3.1 数据采集
        3.3.2 数据汇总
        3.3.3 距离计算说明
    3.4 统计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静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1 静态本地偏好研究问题和假设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假设
    4.2 静态本地偏好模型
        4.2.1 静态本地偏好度量模型
        4.2.2 国家层次的静态本地偏好分析
        4.2.3 区域市场的静态本地偏好叠加效应
    4.3 静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3.1 模型因变量
        4.3.2 距离分析以及经济效用
        4.3.3 二阶分析模型以及检测结果
    4.4 静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4.4.1 静态本地偏好的机理分析及影响
        4.4.2 基于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的静态本地偏好的解释
        4.4.3 静态本地偏好对管理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动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1 动态本地偏好研究差距和研究问题定义
        5.1.1 研究差距
        5.1.2 研究问题定义
    5.2 动态本地偏好距离扩散模型
        5.2.1 动态数据处理
        5.2.2 动态距离扩散模型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本地偏好的扩散
        5.3.2 国家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3 州(省)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4 城市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5 跨项目类别的距离扩散模型比较
        5.3.6 动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3.7 预测模型
    5.4 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1 基于心理距离的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2 动态本地偏好的管理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中美差异以及基于文化背景的解释
    6.1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差距以及研究问题定义
        6.1.1 研究差距
        6.1.2 研究问题定义
        6.1.3 基于文化差异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模型
    6.2 中国投资者投资数据
        6.2.1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来源
        6.2.2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概述
    6.3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的比较性差异
        6.3.1 本地偏好的国家级差异
        6.3.2 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3.3 美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4 基于文化背景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的讨论
        6.4.1 中美文化情景差异与投资行为分析
        6.4.2 文化情景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3 历史渊源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4 基于乡土情结的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分析:社会学视角
        6.4.5 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偏好内部不均衡的影响讨论:经济学视角
        6.4.6 情感纽带下的的中美本地偏好差异分析:行为学视角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地偏好应用实验:个性化偏好建模
    7.1 研究内容
    7.2 距离惩罚因子
    7.3 个性化推荐数据以及实验设置
        7.3.1 个性化推荐研究数据
        7.3.2 实验设置
        7.3.3 个性化推荐的评价标准
    7.4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结果与讨论
        7.4.1 距离惩罚系数的确定
        7.4.2 算法的综合比较
        7.4.3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的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中美跨境电商的跨文化研究与网页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中美两国电商企业商业模式比较
    2.1 平台业务模型:数字和实体资产运营能力
    2.2 电子商务模式
    2.3 数字内容
    2.4 数字解决方案
    2.5 物流与配送
    2.6 线下商店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消费文化的跨文化对比
    3.1 消费行为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3.1.1 产品成分
        3.1.2 产品价格、质量、安全性
        3.1.3 对权威结果的认同度
    3.2 美国的消费文化
    3.3 中国的消费文化
    3.4 电子商务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3.5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home的跨境电商网站视觉设计实践
    4.1 项目来源与背景
    4.2 设计目的与意义
    4.3 品牌定位
    4.4 设计思路与流程
    4.5 前期市场调研
        4.5.1 市场调研和SWOT分析
        4.5.2 Amazon-handmade
        4.5.3 Zara Home
        4.5.4 哲品
    4.6 用户调研
    4.7 电商网站视觉设计实践
        4.7.1 网站主页设计
        4.7.2 商品展示页与订单页设计
        4.7.3 品牌介绍页设计
    4.8 设计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问卷调查

(9)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
    第一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际背景
        一、全球化趋势时代的发展
        二、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推广
        三、早期儿童理论研究成果的产出
    第二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内背景
        一、政党的教育政策主张
        二、政府财政的支持
        三、教育立法的推进
        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学前教育的改革
第二章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比较
    第一节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的比较
        一、中美课程政策的决策模式
        二、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中美《标准》目标的比较
        一、促进教育公平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
        四、促进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第三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的比较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形式结构的比较
        一、文本呈现形式
        二、文本编排体例
        三、文字表述形式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结构的比较
        一、组成要素
        二、基本框架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性质的比较
        一、框架的性质
        二、一体化的衔接
第四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的比较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概况
        一、中美语言领域“语言”的内涵
        二、语言领域内容的分析框架
        三、语言领域指标统计概况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引言的比较
        一、引言的内容
        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子领域的比较
        一、子领域的内容划分
        二、子领域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
        一、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内容
        二、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策略与建议的比较
        一、策略与建议的内容
        二、策略与建议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与效果的比较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的比较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二、现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过程的比较
        一、《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推进的层级
        二、课程实施计划制订
        三、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效果的比较
        一、实施效果测度指标体系
        二、实施效果测度统计分析
        三、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及实施效果评价
第六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一、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共性
        二、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差异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一、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
        二、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反思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的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一)有关外交决策模式理论研究
        (二)有关期刊文章及博士学位论文
        (三)中国方面关于美朝关系研究
        (四)有关网络文献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1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
    1.1 理性行为体决策之“理性博弈”
        1.1.1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内涵
        1.1.2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特征
        1.1.3 理性行为体决策的优劣
    1.2 冷战后美国对朝“理性行为体决策”案例
        1.2.1 克林顿政府:美朝“理性博弈”
        1.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转变“理性逻辑”
        1.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的“理性考量”
    1.3 特朗普政府:“极限政策”的“理性原则”
        1.3.1 “极限施压”的“理性思维”
        1.3.2 “美国优先”的“理性目标”
        1.3.3 “拉打结合”的“理性运用”
    小结
第2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
    2.1 “官僚政治决策”之形态
        2.1.1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内涵
        2.1.2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特征
        2.1.3 官僚政治决策模式的缺陷
        2.1.4 美国官僚政治决策的主要行为体
    2.2 冷战后美国对朝官僚政治决策案例
        2.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接触政策”的官僚政治博弈
        2.2.2 小布什政府:对朝“鹰式接触”的官僚政治竞争
        2.2.3 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的官僚政治选择
    2.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官僚政治斗争
        2.3.1 特朗普本人
        2.3.2 蓬佩奥与博尔顿
    小结
第3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
    3.1 “小集团式决策”之理论内涵
        3.1.1 小集团模式的提出及发展
        3.1.2 小集团模式的理论要点及特征
    3.2 美国对朝“小集团式决策”的经典案例
        3.2.1 冷战后美国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魔咒”
    3.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中的“小集团思维”
        3.3.1 “特朗普式”的“排除异已”
        3.3.2 “内部一致”的“鹰派属性”
        3.3.3 “极限施压”的“边缘决策”
    小结
第4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最高领导人决策”
    4.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理论内容
        4.1.1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缘起
        4.1.2 “最高领导人决策”的要义
        4.1.3 “最高决策者”的性格类型
    4.2 领导人性格影响美国对朝决策的案例分析
        4.2.1 克林顿:“主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4.2.2 小布什:“被动积极型”的对朝决策者
        4.2.3 奥巴马:“守成强迫型”的对朝决策者
    4.3 特朗普:“独断争斗型”的对朝决策操盘者
        4.3.1 特朗普的性格特征
        4.3.2 “特朗普主义”与非“建制派属性”
        4.3.3 特朗普对朝决策的“个性表现”
    小结
第5章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
    5.1 国内政治决策的“内层与外层”
        5.1.1 国内政治决策中的“组织过程”
        5.1.2 “政治内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5.1.3 “政治外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
    5.2 冷战后美国对朝“国内政治决策”案例
        5.2.1 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的“国会阻力”
        5.2.2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外层阻滞”
        5.2.3 奥巴马政府:“战略忍耐”政策的“内外反应”
    5.3 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政治外圈”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美美食纪录片比较研究[D]. 欧雨帘.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中美贸易战报道对比分析研究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D]. 戴晶.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NM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案例研究[D]. 刘海阔.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7]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D]. 郭丽环. 华侨大学, 2020(01)
  • [8]基于中美跨境电商的跨文化研究与网页设计实践[D]. 刘逸纯. 湖南大学, 2020(12)
  • [9]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D]. 邹群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多元外交决策模式研究[D]. 战丽阳.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美管理风格差异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