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全总十三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赵娜[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会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现阶段会员总数已超3.0亿人,基层工会组织超280.9万个,成为中国最大的群团组织。2015年党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工会改革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大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强调了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职责定位。中国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加速演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应深刻体悟“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深化工会改革,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增强改革实效,讲好中国工会故事。在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之中,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建设服务型工会是这一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党中央对我国工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战略定位。习近平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代表党中央的致辞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的目标,由此打造服务型工会成为工会工作史上的重要课题;中国工会十六大进一步明确,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发展目标;2015年7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群团工作会议,在会上做出了群团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着眼新时代新任务,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健全服务职工体系,拓宽服务职工领域,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同时将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增写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内容,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职能的第四次调整,即保留了“维护”这项基本职能,传承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增加了“服务”这项基本职能,切实提升了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工会的群众性不足问题。这一战略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关怀重视,为今后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指导新时代工运事业的重要文件。之后围绕服务型工会建设,提升改进工会建设工作,习近平发表多次重要讲话,强调工会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团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服务型工会既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工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会组织是党号召团结群众的重要平台,新时期能否发挥好党与群众的纽带作用,直接关系到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用的发挥以及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因此,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有利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理解和变革群团工作。现有关于服务型工会建设议题研究存在内在逻辑解释的碎片化、核心要素探究的模糊化、对策建议的笼统性等问题,且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基于这一研究背景的考量,本文试图在梳理服务型工会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核心要义,从而论证服务型工会建设是新时代彰显工会职能的必经之路,并探求服务职能如何在工会实践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以“服务型工会”为研究主题,聚焦于工会的“服务”职能,着眼于服务本身内涵与学理逻辑的梳理,从而将研究重点引向服务本身的深层机理。在具体章节的安排上,文章首先从工会职能与服务型工会等相关概念切入,通过辨析与演绎总结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内涵与特征,厘定本文的问题域。服务型工会职能的发挥是内在价值的外部表现,也是实践中改革建设可供遵循的机理线索,构成了透视服务内涵与工会服务相关问题的重要基石。因此对相关概念的辨析能够加深对服务型工会相关理论的清晰认知,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历史与比较分析确定能够为本文提供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即通过提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会思想,加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工会思想和论述,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之相关的科学论断是工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发挥服务职能的理论基石,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依据。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细致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的演变,以时间为序列整合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阐释工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主要职能,从而在中国工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审视服务型工会作为重要职能的时代背景与战略价值,更成为深刻理解“服务”这一职能的必然趋势。中国工会围绕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丰富形式、优化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广泛的实践图景。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国工会服务的三重蕴涵,不同的属性决定不同的工会服务客体,不同的服务客体要求工会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即工会的政治属性决定工会要服务党政中心、工会的社会属性决定工会要服务基层、工会的社团性质决定工会要服务职工。最后,本文在反思服务型工会建设现状与新时代工会建设的内在规律与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相关思考,以期丰富相关理论体系与实践思路,诸如各级工会组织如何发挥服务职能、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建立服务机制、探索服务方法等问题。服务是维权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服务型工会建设是工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社会发展结构与职工队伍调整的应然举措。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阵地规范化;服务项目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化;智慧平台体系不断成熟、服务流程信息化;服务队伍体系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综合化等。与此同时,服务型工会建设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与瓶颈,唯有深入识别并有效化解,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构建服务型工会的相关制度,为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工会力量与智慧。
张意宁[2](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上海市纺织工会是上海纺织工人的群众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纺织工人作为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彻底的群体,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重任。在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纺织工人组织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人的政治地位迎来了历史的转变,上海纺织工人作为上海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之重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工人恢复与发展生产并发动职工参与重大政治活动,巩固与维护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随着批判工团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浪声迭起,上海市纺织工会的自身独立性逐渐缺失并与工会的本质渐行渐远,值得反思。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途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前上海纺织工人组织的发展情况做了概述,然后从社会发展和理论依据两方面总结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的成立过程及部门设置情况。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主要工作和履职情况,包括推进群众生产工作、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协调劳资关系、教育工作和自身建设。第三章详细描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发动与组织群众参与的重大政治活动,包括参与抗美援朝运动、参与民主革命运动、参与“三反”“五反”运动及参与“一化三改造”。第四章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教训,总结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下上海市纺织工会缺乏自身独立性而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启示。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3](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指明着眼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不同阶段,运用翔实史料全面客观反映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会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革开放时代背景,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工会重点工作为主线,对中国工会九大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经验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行了梳理,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工会调研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王承庆[4](2016)在《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文中研究指明军事指挥不仅关系战争胜负全局,而且对于军队建设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革命时期,中共没有创建自己的军队,但仍在中央和省委层面建立了军事工作机构。土地革命前期,中共逐渐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进行了一系列将军事指挥"集权于中央"的努力和尝试,并逐步将军事指导重心向革命根据地转移,标志着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向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转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南昌起义过程中,中共对建立什么样的领导指挥机构,进行了谨慎研究和初步探索。秋收起义时,中共湖南省委成立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领导机关;"三湾改编"从组织上建立起中共对军队实施领导的原则和制度,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散漫作风;前委先后清除了余洒度、苏先俊、张浩等旧式军官的军事指挥权,使这支队伍在组织体制上与旧的军阀部队和国民党军队产生本质区别。广州起义,始终未建立起有效的军事指挥系统,起义总指挥叶挺受到多方掣肘,不能独立行使指挥权,导致起义最终失败。井冈山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共军队历史沿革的主脉。在这一过程中,红四军军委与前委发生争权,实质是党的领导与指挥权之争。古田会议为持续近一年的"朱毛之争"划上句号,毛泽东领导的前委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然而红军的渐次扩大,使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出现本质上莫及之势。于是总前委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取代总前委,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接着又在前方作战指挥权与后方党的领导权之间产生争论,最后以中革军委作为最高指挥机构,实行靠前指挥而告一段落。争论虽然平息了,但带来的不是稳定,而是红军作战的迭次失败,表明指挥机构中"人"才是决定性因朱素。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领导指挥机构能不能有效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机构内部的思想能不能统一、路线能不能一致。本文从领导指挥机构内部思想分歧和路线斗争的视角,对革命与战争背景下的富田事变进行了个案研究,得出富田事变发生的深层原因,并不是肃AB团的扩大化问题,而是中央苏区最高领导层内部斗争的结果,是毛泽东正确路线与江西省行委盲目执行中央"左"倾错误路线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而这种思想分歧和路线斗争又恰恰发生于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对根据地反"围剿"准备产生了直接负面影响,如不能断然处置和采取及时补救措施,将可能造成反"围剿"全局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肃AB团扩大化就具有了某种可理解的"合理性",并成为引发富田事变的导火索。为确保反"围剿"作战的全局胜利,毛泽东对富田事变作出及时处置,无异于"壮士断腕"。红军长征是中共军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迁徙,也是中共最高领导层内部斗争最激烈、变换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重要时期。长征出发前成立的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其本质是"2+1",是对周恩来的重新起用。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的中央队"三人小组",与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到遵义会议时取消了"三人团",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关于"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的争论,实质是党的领导和红军指挥权之争,并一度造成两大主力红军暂时分离。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先行到达陕北,成立新的"西北军委",在性质上履行"中央军委"的职能,但在现实上又不具备指挥全国红军的能力和手段。"西北军委"与张国焘为首的"中革军委"之争,实质是关于正统地位之争,最后统一到扩大的"中革军委",标志着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中国工运研究所[5](2015)在《工会事业走向辉煌》文中提出2003年201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任务与中国工会十四大的召开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2002年12月27日至28日,全国总工会十三届五次执委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尉健行不再担任全国总工会主席职务,会议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王珍宝[6](2014)在《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市场转型以来,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复杂化、多元化,劳资矛盾逐步显现并日益突出,但在有关职工群体性事件中工会往往缺位,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工会定位及其作用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会的信任危机。本研究以社会转型与组织变迁为背景,分析工会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究竟采取了哪些适应性的行动?其背后的行动逻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上海六个区的九个街镇(社区)工会组织运作的实证分析,探讨社会变迁过程中工会的组织转型及其困境问题。本研究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面对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会开始了艰难的被动转型过程。这主要表现为面对信任危机,为了回应社会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近些年来工会开始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在现有的体制内努力作为,试图夯实其合法性基础。在街镇层面,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产物,在具体运作中,社区工会作为“行动者”主要采取了自转与公转两种行动策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势、借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增强组织力量,扩大社会反响。这表明工会在社会变革中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者,同时也是积极的行动者;其行动策略也不仅仅是单纯地服务于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更重要的是迎合国家的需求,反映国家的旨意,并努力在两者间寻求平衡。研究发现,从个案单位的组织运作来看,上海街镇工会呈现出两种基本的行动路径或工作模式,即区级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上级要求式)和以街镇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主动求变式),这表明在不同的社区工会组织场域,行动者的自由空间及行动意识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另外,上海社区工会目前的组织运作特性并未出现由国家法团主义转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迹象,其国家法团主义组织特征依然较为明显。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工会整体转型进程的缓慢有一定的关联。总体而言,尽管工会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四项职能,但其在行动中可归类为维护服务与维稳建设两种基本逻辑,即对下(会员和职工)负责与对上(党和国家)负责。由于中国工会特殊的政治身份,履行的是双重代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工会作为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代理人,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利益;另一方面,工会也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通过对社会领域的力量渗透,从而实行有效的管控,因而履行的是国家代理人的职责。在服务与管控之间,无疑在工会及其领导人的意识中,管控是占首位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随着国家力量在社会领域的退出,工会作为国家代理人,在社会边际领域积极渗透,开展相应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其组织行动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管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反映的是国家力量逐步渗入社会,以达到有效管控社会的目的。研究发现,工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政治属性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在局部区域还有所强化。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特性(官民二重性)以及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政治替代的重要角色。本研究认为,在我国转型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国家对向社会放权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在社会倒逼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被动地让渡社会空间,通过向社会放权,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从而使社会日益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但另一方面,又担忧社会领域的自主发展,会影响到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全,因而试图使国家力量再度渗入社会,尤其是在传统国家力量无法控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些边际领域,通过政治性社团以国家代理人的角色来主导和管控部分空间,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从而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再生产。所以,当前我国在整体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又存在着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空间再政治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政治性社团在社会边际领域的运作,使国家的意图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端,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对于这种边际渗透的空间政治行为,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特殊的空间再政治化过程,即政治管控替代现象。这是本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究其原因,国家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惯性与路径依赖,即通过依靠人民团体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对社会进行有效地管控,以避免社会领域的失控和社会自治的效能不足。本研究认为,由于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制度性困境,导致中国工会的组织转型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社会法团主义或许是其较为可行的归宿之一,即强化工会作为利益代表性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去行政化的运作方式。文章最后讨论了工会回归社会组织的可行性以及对如何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出了路径建议。
何布峰[7](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指导思想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历史的风雨中走过。有伟大的胜利,有前无古人的探索,也有非常惨痛的失败教训。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会组织产生的前提。中国工会运动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其实是一种必然,这是中国工会的历史经验总结。
本刊编辑部[8](2013)在《工会要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7月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农业部农垦局共同主办的"崇尚劳动、勇于创新、造福职工"主题论坛在海南三亚南田农场举行。中央党校教育长赵长茂、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健民、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肖勤福、中国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潘晨光、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贾建芳等相关
林超超[9](2013)在《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低下的经济效益,已经给后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发现同时期国家在追求效率上做出的努力。为此,本文着重考察了1949年至1980年代初期国家为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而展开的生产组织与生产动员,并将国家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实践和制度安排,以及工业组织内部成员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的因应与行动,作为论述重点,以工业重镇——上海作为研究个案。正文部分计有六章:第一章,对1950年代初期国家在接管和改造城市工业中的现实境况与政策实践,以及引入苏联模式、从制度上确保生产效率所遭遇到的困境,做一背景上的概述。第二章,分述“大跃进”之前国家在推进计划经济制度化管理上的三个基本方面举措(技术普及、组织管理、劳动激励)及其成效。第三章,讨论“大跃进”中高指标的促成及随之出现的计划管理失序。第四章,概述1960年代中前期国家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及制度重建。第五章,阐述“三五”、“四五”计划期间的工业生产组织状况及其与革命动员、上层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第六章,探讨1970年代末期的政治变动与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及其间效率优先原则的确立。本文认为,1949年后的中国是在短缺的社会资源基础上实现其工业化诉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显示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劳动激励的独有效率。以生产指标构筑起来的指令体系和赏罚体系,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器;对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的青睐,是国家常用的一种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在换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是不可计量的效益流失。1970年代后半叶的政治变动,为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新的国家理论改变了产权规则和激励机制,新的利益分配方式肯定了此前讳莫如深的经济激励,企业的经营者因享有对剩余利润的占有权,而有了较强的主观动机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中国的工业经济获得了新的增长。国家权力在退出部分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将这部分的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留给了企业。
刘春[10](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二、在全总十三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全总十三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创新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概念界定 |
2.1.1 工会 |
2.1.2 工会服务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
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建设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的工会建设思想 |
2.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会建设思想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创新发展 |
2.3.1 党的理论创新为工会理论创新提供根本遵循 |
2.3.2 中国工运时代主题创新发展 |
2.3.3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推进 |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深化拓展 |
第3章 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的演变 |
3.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工会及其重要职能 |
3.1.1 中国工会诞生背景 |
3.1.2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 |
3.1.3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工会的特点及其主要职能 |
3.2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
3.2.1 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
3.2.2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特点 |
3.2.3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职能 |
3.3 新时期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
3.3.1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国工会 |
3.3.2 新时期中国工会的特点 |
3.3.3 新时期中国工会的职能 |
3.4 新时代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
3.4.1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群团工作会议 |
3.4.2 新时代中国工会的特点 |
3.4.3 新时代中国工会的职能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三重蕴涵 |
4.1 服务中心——工会的政治属性决定 |
4.1.1 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
4.1.2 文化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1.3 先进典型引领:弘扬劳模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
4.1.4 职工利益引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
4.1.5 健全机制引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
4.2 服务基层——工会的社会属性决定 |
4.2.1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
4.2.2 促进企业和谐,注重载体建设 |
4.2.3 促进企业和职工共成长,培育先进企业文化 |
4.3 服务职工——工会的职能属性决定 |
4.3.1 精准服务 |
4.3.2 普惠服务 |
4.3.3 专业化服务 |
4.3.4 特色服务 |
4.3.5 维权服务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现状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5.1.1 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阵地规范化 |
5.1.2 工会服务项目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化 |
5.1.3 工会智慧平台体系不断成熟、服务流程信息化 |
5.1.4 工会服务队伍体系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综合化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服务覆盖范围与职工用工形式多样化的矛盾 |
5.2.2 服务项目配置与职工群众需求个性化的矛盾 |
5.2.3 服务载体更新与信息化发展的矛盾 |
5.2.4 服务机制建设与人员队伍素质的矛盾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
5.3.1 观念层面因素:群众意识的淡化 |
5.3.2 体制层面因素:行政化运行的困境 |
5.3.3 机制层面因素:制度供给的不足 |
5.3.4 人员层面因素:结构不合理的局限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主要对策与思考 |
6.1 牢记职责使命,着力凝聚服务职工的思想共识 |
6.1.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6.1.2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
6.1.3 坚持以效果为导向 |
6.2 着眼扩面覆盖,推进完善服务职工的组织体系 |
6.2.1 巩固企事业单位已有的工会服务阵地建设 |
6.2.2 扩大工会组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人群的覆盖面 |
6.3 强化科技引领,打造创新服务职工的载体平台 |
6.3.1 推进工会会员信息平台建设 |
6.3.2 推进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建设 |
6.3.3 推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移动客户端建设 |
6.4 聚焦共享理念,积极构建服务职工的普惠模式 |
6.4.1 找好服务角度,实现服务领域全方位 |
6.4.2 拓宽服务广度,实现服务内容广覆盖 |
6.4.3 强化服务深度,实现服务方式多样性 |
6.4.4 加大服务力度,实现服务受众多元化 |
6.5 展现改革成果,建立高效服务职工的队伍 |
6.5.1 人员结构的专业性、合理性 |
6.5.2 人员培训的常态化、经常化 |
6.5.3 绩效考核的规范性、激励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历史背景与成立 |
一、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纺织工人组织沿革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重要性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建立及组织沿革 |
(一)上海市纺织工会的筹组过程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下属行业及部门设置 |
第二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主要工作和履职情况 |
一、推进群众生产工作 |
(一)开展棉纱增产与劳动竞赛 |
(二)推广先进工作法与技术革新运动 |
(三)推选与培育劳动模范 |
二、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
(一)救济失业和困难职工 |
(二)加强安全生产与卫生工作 |
(三)完善劳保组织与劳动保险 |
(四)维护女工权益 |
三、协调劳资关系 |
(一)帮助调整劳资关系 |
(二)协助处理劳资纠纷 |
四、举办教育活动 |
(一)政治思想教育 |
(二)文化知识教育 |
(三)职业技术教育 |
(四)女工干部教育 |
五、自身建设 |
(一)明确工会的主要任务 |
(二)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
第三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参与重大政治活动 |
一、参与抗美援朝运动 |
(一)开展抗美援朝教育工作 |
(二)推行爱国公约与捐献运动 |
(三)成立爱国增产节约捐献检查工作组 |
二、参与企业民主改革运动 |
(一)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三、参与“三反”“五反”运动 |
(一)国营企业的“三反”运动 |
(二)私营企业的“五反”运动 |
四、参与“一化三改造” |
(一)监督与管理私营企业 |
(二)逐步推进公私合营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教训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工作特点 |
(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生产为中心开展工作 |
(二)以完成重大政治任务来推动生产 |
(三)重视女工权益及相关福利事业 |
(四)在各项工作中贯穿思想教育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区纺织工会工作的不足与教训 |
(一)工会与行政关系有待改善 |
(二)工会与工人关系不够融洽 |
三、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启示 |
(一)推动工会政治性、群众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 |
(二)促进工会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合理化 |
(三)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同时展现自身工作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历程和成效 |
(一) 1978年工会九大至1993年工会十二大期间调研工作 |
1. 开展劳动保护调研, 推动工会恢复重建工作 |
2. 开展工资福利生活调研, 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
3. 开展职工教育调研,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
4. 开展工会自身建设调研, 启动工会改革 |
5. 开展贯彻12号文件调研,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 |
6. 开展第一、二、三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创建常态化调查的工作品牌 |
(二) 1993年工会十二大至2003年工会十四大期间调研工作 |
1. 开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调研, 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
2. 开展工会工作模式与经验调研,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新路子 |
3. 开展劳动关系问题调研, 贯彻实施《劳动法》 |
4. 开展厂务公开调研, 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 |
5. 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调研, 促进实施送温暖工程 |
6. 开展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了解世纪之交职工队伍新特征 |
(三) 2003年工会十四大至2013年工会十六大期间调研工作 |
1. 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
2. 开展农民工调研,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
3. 开展劳动关系矛盾调研, 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
4. 开展维权调研,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 |
5. 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
6. 开展发挥工会作用调研, 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
7. 开展第六、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职工队伍新变化 |
(四) 2013年工会十六大以来调研工作 |
1.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调研,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
2. 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获得感 |
3. 开展工会改革创新调研, 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
4. 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
5. 开展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探索互联网时代职工发展新趋势 |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
(一) 工会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
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
2. 以服务大局为中心, 发挥参谋智囊作用 |
3. 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强化先导先行功能 |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增强指导工作实效 |
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调研质量水平 |
(二) 工会调研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
1. 调研任务从中央到部门, 厘清层次突出重点 |
2. 调研主体从个体到群体, 整合力量形成格局 |
3. 调研领域从工会到社会, 拓宽广度开拓视野 |
4. 调研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提升高度挖掘深度 |
5. 调研方式从定性到定量, 创新工具丰富手段 |
(三) 工会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 思想认识不够 |
2. 调研质量不高 |
3. 成果转化不力 |
4. 力量整合不足 |
三、新形势下工会调研工作的展望和实践 |
(一) 工会调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
1. 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
2. 工会改革创新要求 |
3. 队伍建设内在需要 |
(二) 工会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
1. 坚持正确方向 |
2. 创新调研理念 |
3. 健全调研机制 |
4. 改进调研方法 |
(三) 工会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
1. 把握工运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
3. 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 |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
5. 加强工会对外工作, 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
6. 增“三性”去“四化”,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
(4)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和挑战 |
第一章 中共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
一、大革命时期的军事领导机构 |
(一) 中共广东区委率先成立"军委" |
(二) 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指导下成立军事部 |
(三) 中共中央军事部(军委)主要职责 |
(四) 中共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二、土地革命前期的中央军事部 |
(一) 中共中央恢复中央军事部 |
(二) 将军事指挥权"集权于常委" |
(三) 中央军事部与军事委员会并存 |
(四) 中央军事部机构编成及主要职能 |
三、中央军委成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
(一) 中央军事部与中央军委合并 |
(二) 中央总行委统揽一切 |
(三)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与"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大武装起义的领导和指挥问题 |
一、南昌起义的领导指挥机构 |
(一) 中共前敌委员会的政治领导 |
(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及其参谋团的军事指挥 |
(三) 起义军各军军部及其"军委"的实际掌控 |
(四) 南昌起义的失败教训 |
二、秋收起义和工农革命军的领导指挥机构 |
(一) 中共湖南省委成立前敌委员会领导秋收起义 |
(二) "三湾改编"奠定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 |
(三) 从前委到师委:工农革命军领导指挥体制陷于困境 |
(四) 秋收起义的转折意义 |
三、广州起义的领导指挥机构 |
(一) 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作用 |
(二) 谁在指挥广州起义? |
(三) 广州起义失败之组织指挥问题检讨 |
第三章 红军前委、总前委与苏区中央局 |
一、红四军前委与军委之争 |
(一) 井冈山会师成立第四军军委 |
(二) 湘赣边界特委的领导指挥权责 |
(三) 红四军军委、前委与行委的流变 |
(四) 军委与前委发生争权的缘由 |
(五) 军委与前委之争的导火索 |
(六) 军委与前委争权的实质 |
(七) 古田会议与前委领导地位的确立 |
二、从扩大的红四军前委到总前委 |
(一) "二七"会议与扩大的红四军前委 |
(二) 组建军团指挥机构 |
(三) 成立方面军指挥机构及其总前委 |
三、苏区中央局取代总前委 |
(一) 成立苏区中央局 |
(二) 总前委去留何从? |
(三) 恢复总前委的战时指挥权 |
(四) 赣南会议正式取消总前委 |
四、关于总前委的余论 |
第四章 领导机关内部路线冲突引发"富田事变" |
一、总前委与省行委的冲突 |
(一) "二七"会议上的土地政策之争 |
(二) "二全"会议后赣西南地方党的集体"左"转 |
(三) 反AB团的扩大化 |
(四) 围绕"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分歧和斗争 |
二、富田事变的经过及起因 |
三、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形势与富田事变的定性 |
(一) 富田事变发生前后的反"围剿"战争环境 |
(二) 富田事变的定性及其背后的"说法" |
(三) 中共维护总前委最高指挥权的努力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区中央局与中革军委:谁在指挥战争? |
一、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 |
(一) 苏区中央局成立中革军委 |
(二) 第一次全苏大会成立新的中革军委 |
(三) 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之间的关系 |
二、"苏区中央局一中革军委一作战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
三、前方"最高军事会议" |
四、关于前方作战指挥权责的争论 |
五、东方军入闽作战的指挥问题:以"沪电"为例 |
六、中革军委直接掌握作战指挥权 |
第六章 红军长征中最高指挥权的流变 |
一、长征前期组成最高"三人团" |
(一) "三人团"的本质是"2+1" |
(二) "三人团"的目的在于垄断红军指挥权 |
(三) "三人团"在长征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从中央队"三人小组"到新"三人团" |
(一) 中央队"三人小组"反对博古、李德的斗争 |
(二) 遵义会议"取消三人团" |
(三) 成立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 |
(四) 会理会议和"四渡赤水"的"得意之笔" |
三、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之争 |
(一) 两大主力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
(二) 由战略方针分歧引发"统一指挥"问题之争 |
(三) 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智斗勇 |
四、西北军委成为正统的"中央军委" |
(一) 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张国焘为主席的西北军委 |
(二) 陕甘苏区成立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西北军委 |
(三) 中央红军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西北军委 |
(四) 统一于扩大的中革军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的缘起、问题及意义 |
1、 研究的缘起 |
2、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
二、 文献回顾 |
1、 社团研究 |
2、 工会研究 |
三、 研究设计 |
1、 理论构架 |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3、 主要概念解释 |
四、 个案介绍 |
五、 主要贡献与篇章安排 |
1、 主要贡献及研究局限 |
2、 篇章安排 |
第二章 革命与建设:中国工会及其行动的历史分析 |
一、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
1、 工会的兴起 |
2、 革命工会与黄色工会的争斗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
1、 组织新使命的确立 |
2、 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与争论 |
三、 改革开放及市场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
1、 工会的重新定位 |
2、 工会理论探索与组织转型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应与创新:社区工会行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 国家体制及其结构的变动 |
1、 总体性社会及单位制的松动 |
2、 经济转轨与劳动关系的变革 |
3、 法制体系与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 |
4、 职工队伍变化与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 |
二、 工会体制及其改革创新 |
1、 一元化的工会组织体制 |
2、 工会与党的关系 |
3、 工会的改革创新 |
(1) 组织职能的调整 |
(2) 组织理念与目标的新确立 |
(3) 组织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创新 |
三、 社区体制及社区工会的强化 |
1、 社区管理新体制的出现 |
2、 社区工会为何设立 |
3、 社区工会的组织架构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转与公转:社区工会行动的策略分析 |
一、 自转策略:扩大组织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
1、 组织资源的调动与组织网络的扩张 |
(1) 行动者的扩增 |
(2) 工作网络的延伸 |
(3) 规范基层工会组织行为 |
2、 工作策略:运动式、作战式集中行动 |
(1) 组织空间的拓展 |
(2) 维权机制的建设 |
(3) 劳动争议调解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强化 |
(4) 突出实事项目服务 |
二、 公转策略: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
1、 “党工共建”策略助推区域大党建工作 |
2、 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
3、 源头参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权与维稳:工会组织行动的逻辑分析 |
一、 “讲服务”的维护服务逻辑:社会合法性的获取 |
1、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 |
2、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维护 |
3、 职工精神文化权利的维护 |
4、 职工社会权益的维护 |
二、 “讲政治”的维稳建设逻辑:政治合法性的夯实 |
1、 工会组织建设的政治意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2、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社区安定 |
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工会转型的困境:失衡的天平 |
三、 讨论与建议 |
1、 社会组织功能的回归 |
2、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工会指导思想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初期工会工作的转折及工作方针的变化 |
二、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 |
三、中国改革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新思路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
(9)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几个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主干资料 |
注释 |
第一章 政权鼎革与上海工业企业的改制 |
第一节 接管与改造 |
一、私营经济的恢复与改造 |
二、国营经济的建立与管理 |
第二节 从民主改革到生产改革 |
一、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搁置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计划与效率:“大跃进”前的制度化管理 |
第一节 技术普及 |
一、学徒制度的演变 |
二、技工学校的培训 |
三、“先进经验”的推广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
一、计划管理 |
二、指标激励 |
三、内部监督 |
四、国家监督 |
第三节 劳动激励 |
一、生产动员与劳动竞赛的兴起 |
二、劳动竞赛的制度化 |
三、“难产”的经济激励 |
四、工厂里的政治文化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动员与效率:“大跃进”中的计划管理失序 |
第一节 权力下放与指标体系的失控 |
第二节 技术革命与国家动员 |
第三节 “鞍钢宪法”与反制度化管理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纠不了的偏:“大跃进”后的制度重建 |
第一节 《工业七十条》的问世 |
第二节 “大跃进”之后的经济纠偏 |
一、指标收缩 |
二、精减人员 |
第三节 试办托拉斯 |
第四节 “三五”计划的编制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稳住生产:特殊年代的工业组织 |
第一节 “社教”运动中的工业组织 |
第二节 大革命中的工业组织 |
一、革命与生产的拉锯 |
二、“工人造反派”的行动 |
三、计划管理的失常与恢复 |
四、“七·二一”大学的兴起 |
第三节 “四五”计划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效率优先与上海工业企业的改制 |
第一节 政治变局与经济纠偏 |
第二节 打破禁区 |
一、“洋奴买办” |
二、“企业自治”和“利润挂帅” |
三、“奖金挂帅” |
第三节 理论重建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四、在全总十三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D]. 赵娜. 吉林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D]. 张意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J].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4]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D]. 王承庆. 南京大学, 2016(03)
- [5]工会事业走向辉煌[J]. 中国工运研究所. 中国工运, 2015(12)
- [6]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D]. 王珍宝. 上海大学, 2014(02)
- [7]改革开放以来工会指导思想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变化[J]. 何布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02)
- [8]工会要闻[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工会财会, 2013(09)
- [9]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D]. 林超超. 复旦大学, 2013(03)
- [10]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