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技术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侯万超[1](2021)在《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的黄酮类活性成分,作为抗炎抑菌、抗肿瘤和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等,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因此,本论文针对三种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和分离纯化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为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本文以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同时评价黄酮类化学成分环氧合酶-2、脂肪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抑制剂活性的质谱检测方法,并将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测定与超滤质谱技术相结合,对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及分离纯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红三叶草为研究对象,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快速鉴定出了红三叶草中9种化学成分。进一步应用超滤技术从红三叶草中筛选得到7种潜在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以筛选结果为导向,采用逆流色谱(CCC)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HPLC)技术从红三叶草中分离到7种活性成分,经鉴定为大豆苷、大豆素、Sissotrin、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德鸢尾素和鸡豆黄素A,其纯度依次为97.59%、80.15%、97.45%、98.35%、94.31%、99.55%和92.24%。其次,我们以瑞香狼毒为研究对象,利用LC-MS技术快速鉴定了瑞香狼毒中6种化学成分,分别为西瑞香素、异茴芹内酯、狼毒色原酮、Neochamaejasmine A、狼毒素和异狼毒素。应用超滤技术从瑞香狼毒中筛选出5种潜在的脂肪氧化酶(LOX)抑制剂,分别为西瑞香素、异茴芹内酯、狼毒色原酮、Neochamaejasmine A和狼毒素。以活性为导向,利用逆流色谱(CCC)结合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技术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到5种黄酮类成分,确定为西瑞香素、异茴芹内酯、狼毒色原酮、Neochamaejasmine A和狼毒素,纯度分别为:96.8%、90.75%、91.41%、93.98%和98.91%,同时,基于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体外代谢体系,采用UPLC-Q-Exactive技术,对瑞香狼毒中狼毒色原酮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鼠CYP450中,狼毒色原酮的稳定代谢过程为环中裂、去甲基化和氢化等。最后,针对苜蓿的研究,运用响应面结合遗传算法优化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利用LC-MS技术对苜蓿中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快速的结构鉴定。选取乳酸脱氢酶(LDH)为生物靶分子,从苜蓿中筛选得到3种潜在的LDH抑制剂,分别为槲皮素、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其与1.0 U/m L的酶抑制强度明显,分别为38.19%、43.50%和33.44%。以活性为导向,采用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得到了3种黄酮类活性成分,其纯度分别为94.35%、90.18%和90.52%。综上,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建立了以质谱和色谱为核心的相关联用技术,从化学、生物学及数学角度对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多维的研究,实现了三种药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分离、鉴定和评价的研究目的。
于文[2](2021)在《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持久性抗菌织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人类对于人体健康及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抗菌功能型纺织品的开发持续引起关注,抗菌纺织品对细菌具有杀灭、抑制作用,抵抗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在生物医药、卫生护理、服用、日用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但传统抗菌纺织品存在局限性,例如耐久性差、抗菌剂用量大、制备工艺复杂、安全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发了新型纳米抗菌材料,并提出了基于静电纺丝的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了高效、绿色、持久型抗菌纺织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氧化石墨烯(GO)和银纳米粒子(Ag NPs)复配使用作为新型抗菌剂,针对GO在水溶液中易于团聚的缺陷,引入促溶功能性材料聚乙烯亚胺(PEI),改善GO的分散稳定性,形成GO-PEI复合材料。利用简单、绿色的微波加热合成法,以银氨溶液([Ag(NH3)2]OH)作为合成Ag NPs的前驱体材料,将Ag+还原为Ag NPs,粒径分布在5-20 nm,Ag NPs均匀负载在改性后的GO上,得到高效抗菌GO-PEI-Ag复合材料。基于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高聚物为原料配制纺丝液,通过多针头共轭静电成纱装置制备GO-PEI-Ag/PAN纳米纤维包芯纱,PAN纳米纤维取向排列,GO-PEI-Ag复合材料均匀稳定地吸附在纤维上,共同集聚牵伸成纱,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纱线,复合材料发挥协同抗菌作用,且在纱线内部不易脱落,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结合传统纺织技术,将纱线编织成为织物。采用琼脂扩散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试了材料的短期杀菌性能以及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GO-PEI-Ag复合材料在2.5 h快速表现出抗菌效果,4 h时可强效杀菌,细菌的存活率为0%,GO-PEI-Ag/PAN抗菌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率≥99.99%,经过反复洗涤后,抗菌率仍≥99.99%,具持久抗菌性。(2)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抗菌复合材料,以纤维素纳米晶须(CNW)做为基底材料,以共价键结合的原理接枝有机硅季铵盐材料(QAS),引入硅氧烷提高了CNW的分散稳定性,复合形成一种稳定性高、耐久性好、抗菌活性高、对人体安全的抗菌剂。利用多针头共轭静电纺纱技术构建CNW-QAS/PAN纳米纤维包芯纱,纱线具有优良的拉伸性、柔软性,有机硅季铵盐通过化学接枝固定在纤维上,会形成一类非溶出型的抗菌剂,不易脱落且安全性高,以纱线编织的CNW-QAS/PAN抗菌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持久、强效抗菌活性,抗菌率≥99.99%,经洗涤处理后,织物仍维持高效抗菌,利用本方法制备后的纱线持久高效抗菌,在生物医药、服用、日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新型绿色、高效、耐用型抗菌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郑厚平,潘文桉,黄贵庆[3](2021)在《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药制剂是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以传统为主,提取技术相对落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新的提取技术涌现而出,本文对超声波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酶提取技术、闪式提取技术、超滤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6种新技术做一综述,以期为中药制剂提取工艺的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王志娟[4](2021)在《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提取与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超高压提取技术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在采用泡沫分离法粗纯化薯蓣皂苷的基础上,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纯化薯蓣皂苷,将FT-IR、HRMS等分析测试手段应用于结构的表征。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超高压法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研究四个单因素对薯蓣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整个工艺过程。由实验数据可得,最佳保压时间、保压压力、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63 s、360 MPa、1:30、71%,在此工艺参数下,薯蓣皂苷提取得率为5.02%。通过与两种传统提取方法作对比说明超高压提取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方法。(2)在超高压法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基础上,建立采用泡沫分离法纯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新方法。将回收率及富集比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气速、上样浓度、温度和装液量对薯蓣皂苷的纯化效果,同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最佳条件为上样浓度0.03 mg/mL,温度28℃,气速450mL/min,装液量400 mL,在此工艺参数下,其回收率及富集比可达86.57%、3.82,且薯蓣皂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3)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纯化泡沫分离后得到的泡沫层的溶液,最佳分离条件为:采用Hedera ODS-2柱(20×250 mm,10μm),流动相:水(A)和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5 min,5%B-15%B;5-15 min,15%B-45%B;15-35 min,45%B-100%B;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5 mL;样品的出峰时间为15.57 min。(4)对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的样品进行FT-IR、HRMS、1H-NMR、13C-NMR表征,证明得到的样品为薯蓣皂苷。
薛峰,黄剑宇,吴浩,李俊松,狄留庆,乔宏志[5](2020)在《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中药制造和现代制药装备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高要求。围绕中药粉碎、提取、灭菌、保鲜等关键加工技术,综述了其原理、特点以及近年来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以期为中药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化、现代化研发提供参考。
刘星宇[6](2020)在《屈曲花种子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屈曲花(Iberis amara L.)为十字花科植物,原产于西班牙,是一种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药赏两用植物。屈曲花具有抗氧化、抗虫、抗炎、抗菌、抗过敏和抗癌等多种活性,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有胺类、葫芦素类、芥子油苷类和黄酮类等。目前国内外对于屈曲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及其粗提物的活性上,而对于屈曲花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植物在制药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超声波作为清洁高效的现代提取技术,在天然药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较,超声波提取具有高效、环保、低温、低能耗等诸多优点。因此,本文利用不同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手段,首次对屈曲花种子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路线优化。研究了屈曲花植物化学成分以及不同特色活性物质的高效超声波辅助提取路线,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对屈曲花挥发油得率、化学组成以及各生物活性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预处理参数与屈曲花种子油得率、物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各植化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了超声波功率与屈曲花中葫芦素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的独特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屈曲花的深度开发提供充足的参考信息,为进一步开展该植物活性成分的高效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本课题首次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Ultrasound-assisted hydrodistillation,UAHD)从屈曲花种子中提取挥发油。考察了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固比对屈曲花种子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随后以单因素的实验结果为基础,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UAHD提取条件,即在提取时间240 min、超声波功率75 W、液固比6.7 m L/g的条件下,挥发油的最大得率为0.42±0.05%(v/w,fresh weight)。UAHD所得挥发油产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水蒸馏法(Hydrodistillation,HD)和水蒸气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SD)。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UAHD、HD、SD所得挥发油样品成分进行了测定,三种挥发油样品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特征,一共从中检测并确定了28种相同的化合物,其主要的成分为松油醇、薄荷酮、新二氢香芹醇和姜黄烯等。随后又对挥发油样品一系列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三种方法所得挥发油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和菜青虫幼虫拒食活性,且三种油样之间的活性无太大差别。上述结果表明,UAHD是一种高效、简便、经济、绿色的挥发油萃取技术,超声波的引入能显着提高传统蒸馏技术的提取效率,且不会破坏产品原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因此,超声波可作为芳香植物精油工业生产的辅助提取手段。此外,屈曲花种子挥发油表现出了广泛的药理活性,在食品业、制药业和农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随后本课题首次采用超声波预处理(Ultrasound pretreatment,USP)与超临界CO2提取(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SCE)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屈曲花种子油(Iberis amara seed oil,IASO)。探索了不同USP参数(功率及时间)对IASO的产率、物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各植化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种子经100W的超声波功率处理10 min后,SCE获得的最大IASO得率(25.28±0.39%,w/w,dry weight)比未经处理的种子高约28%。IASO的物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与食用油接近,且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营养成分。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USP+SCE能提高IASO的油品质量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还能增加油品中多种植物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上述结果表明,USP+SCE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混合提取工艺,对种子样品的超声波预处理能显着增强IASO的产率以及提高油品品质,在天然植物油的工业提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IASO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制药、生物柴油和食品行业中,屈曲花种子可作为易获取的天然植物油的良好来源。(3)其次本课题采用独特的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提取技术(Ultrasound-assisted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UASCE)从屈曲花种子中获取葫芦素E(Cucurbitacin E,Cu E)。该天然化合物是屈曲花种子中含量丰富的特色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课题采用田口设计法,建立L25(56)正交矩阵对UASCE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动态提取时间60 min、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速2 m L/min、夹带剂浓度12%、超声波功率200 W的条件下,UASCE获取Cu E的最高得率为8.61±0.06 mg/g,dry mass。结果表明,与传统超临界CO2萃取法相比,UASCE提高了26.1%的Cu E得率,缩短了34.8%的提取时间,减少了52%的CO2用量。动力学研究表明,建立的破碎-完整细胞模型与实验提取曲线基本吻合。对流机制在UASCE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且传质系数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结果表明,UASCE是一种高效、绿色、可行的提取方法,超声波的引入能提高传统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以及节省运行成本,可为高效的Cu E工业生产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最后利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得到屈曲花种子浸膏,随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进行分段萃取,应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小孔树脂柱、制备薄层层析、半制备型HPLC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屈曲花种子浸膏的乙酸乙酯相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借用质谱及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解析手段鉴定了26个化合物成分的结构。其中包含5个木质素类化合物、8个葫芦素类及其衍生物、7个黄酮及黄酮苷物质、2个倍半萜类以及4个其他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Ethyl 4-methoxycinnamate(1)、p-Coumaric acid ethyl ester(2)、β-sitosterol(3)、Tiliroside(4)、Neolignan(5)、Corchoionol C(6)、3-methoxy-4’,7-epoxy-8,3’-neolignane-4,9,9’-triol(7)、Phlorizin(8)、Cucurbitacin D(9)、3-epi-isocucurbitacin D(10)、Cucurbitacin B(11)、Cucurbitacin I(12)、25-acetoxy-2α,16α,20(R)-trihydroxy-cucurbita-5,23-dien-3,11,22-trione(13)、25-acetoxy-3β,16α,20(R)-trihydroxy-cucurbita-5,23-dien-2,11,22-trione(14)、Cucurbitacin E(15)、Arvenins I(16)、(-)-Pinoresinol(17)、(±)-Syringaresinol(18)、(±)-Lariciresinol(19)、Blumenol B(20)、Afzelin(21)、(-)-Catechin(22)、Taxifolin(23)、Kaempferol(24)、Sinensin(25)、p-Hydroxybenzonic acid(26)。其中22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上结果表明,屈曲花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扩大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的认知,对推动屈曲花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作物产品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聂凯[7](2020)在《基于低共熔溶剂的红麻纤维清洁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舒适、健康、生态纺织品的需求增加,将可再生的麻纤维应用到纺织行业是纺织领域研究发展趋势之一。新型高木质素含量的麻纤维已经成为天然纤维获取的重要来源。红麻作为一种传统的纺织纤维资源,长期以来未能有效的应用于纺织生产,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脱胶方法制备麻类纤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了流程长、耗时长、水资源需求大、污染大等,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且生态友好的脱胶方法来生产红麻韧皮纤维。低共熔溶剂是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不挥发性、不可燃性、无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热稳定性。低共熔溶剂辅助脱胶法有望实现麻纤维的绿色、简单及高效提取。此外,微波技术和超声波技术也是纤维脱胶的前沿技术。本课题结合微波技术和超声波技术,研究开发出了新型多元低共熔溶剂脱胶法,并应用于红麻纤维的提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低共熔溶剂复配与优选为了优选合适的红麻脱胶低共熔溶剂,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氢键供体以及组分间不同摩尔比对低共熔溶剂理化性质的影响和红麻纤维预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键供体种类以及适合的摩尔比对低共熔溶剂形成十分重要。Ch-U体系在摩尔比1:2时,能在常温状态下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液态低共熔溶剂,其它比例时,混合物都会在常温静置是表现出其中某一种试剂的固体态。不同低共熔溶剂体系对红麻韧皮的处理效果不同,木质素去除率及脱胶作用明显不同。氯化胆碱-尿素体系(Ch-U)的低共熔溶剂对红麻韧皮作用适中,能有效去除部分木质素(木质素含量从15.7%降到11.4%)。(2)微波预处理与超声碱处理条件的优选为了研究低共熔溶剂在微波预处理以及超声碱处理红麻韧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红麻残胶率为指标分别进行了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微波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工艺为温度130℃,浴比1:20条件下处理红麻韧皮20min,最优超声碱处理工艺为50℃下处理红麻韧皮1 h。(3)低共熔溶剂脱胶法清洁制备红麻纤维以及纤维品质表征为提高脱胶效率,本研究设计了低共熔溶剂-微波和低共熔溶剂-微波-碱超声多远低共熔溶剂脱胶法,并且应用于红麻纤维制备。结果表明微波DES预脱胶后超声碱处理红麻韧皮能有效制备红麻纤维,并且相比于传统两步碱煮法制备的红麻纤维在外观形貌、残胶率(9.42%,7.38%)、纤维素(88.17%,89.45%)、半纤维素(9.27%,7.33%)以及木质素(2.57%,2.87%)的含量相近。另外,微波DES预脱胶后超声碱处理制备的红麻纤维的线密度(4.13 tex),略高于传统两步碱煮法制备的红麻纤维(3.22 tex);断裂伸长率相似(2.76%,2.75%)主体手感都偏硬;微波DES预脱胶后超声碱处理制备的红麻纤维断裂强度(13.65 cN/tex)低于化学两步碱煮法制备的红麻纤维(18.90 cN/tex)。(4)低共熔溶剂脱胶法清洁制备红麻纤维的效益分析分析了微波DES预脱胶后超声碱处理的脱胶方法与传统化学脱胶相比,时间、水的消耗和化学试剂的使用。结果表明微波DES预脱胶后超声碱处理脱胶方法相比于传统化学两步碱煮法处理1 kg的红麻韧皮时化学试剂的用量1.76 kg,反应时间缩短了2.67 h,产生的废料废水污染物减少了2/3。
王晓羽[8](2020)在《医用淀粉基水凝胶制备新工艺及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氧化淀粉、氨基酸等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官能团间的席夫碱反应和酯化反应实现化学交联,微波辅助一步合成制备出具有优良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氧化淀粉基水凝胶,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力学性能改性和形态结构改性,扩宽其应用范围。合成过程具有反应温和、原料绿色环保、工艺简单及产品性能优良等显着特点。本产品预期可用于生物医药及环境处理领域。首先使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成功地制备了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通过酯化和席夫碱反应构建了三维网络,并通过FT-IR、UV、SEM分析对化学交联结构进行了确证。研究了制备参数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佳制备参数为反应温度70℃,微波功率525 W,反应时间40 min,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的配料比=1:0.3:1.75,制备的水凝胶具有8.2的溶胀平衡比和8.90x104 Pa的杨氏模量,展现出优异的抑菌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其次选取来源丰富的天然多糖黄原胶作结构增强剂,对上述产品进行改性,制备出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FT-IR和SEM分析表明,黄原胶的加入,对水凝胶的基本网络结构无明显影响,黄原胶只对整个结构中的空隙进行了填充,使得孔洞排布更加规则化,分布密集且大小也更加均匀,确定了黄原胶的最佳添加量,当加入黄原胶的质量占体系总质量的1.8%时,水凝胶具有8.9的溶胀平衡比和11.09x104 Pa的杨氏模量。最后,以化学交联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为基础,将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经冷冻干燥、氮气气氛中炭化、二氧化碳气氛中活化及研磨步骤,制备出一种吸附性能优良的多孔炭材料。通过SEM和TEM观察到材料的孔密集分布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水凝胶网络的孔洞结构相似,孔洞以微孔和介孔为主,最大的孔径约为15 nm。利用此材料进行甲基橙吸附实验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炭化温度越高,对甲基橙的吸附速率就越快,吸附量也越大。
王子剑[9](2020)在《甘草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水溶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评价》文中指出甘草是一种极富营养和疗效的植物药,通常被广泛用作食品和药品等。到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已分离出将近400种化学成分,包括大约300种黄酮类化合物和20种以上的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皮肤美白等药理活性,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很大地限制了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和药品等领域中的应用。目前针对甘草黄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活性和提取纯化方面,增溶研究方面较少,并且其提取纯化采用的是传统的醇提法、水提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等,普遍存在成本高,耗时长,残留试剂有毒等缺点。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甘草黄酮,本研究对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黄酮进行高效绿色提取,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甘草黄酮,并且通过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目的是改善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对甘草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甘草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最终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液料比为21,微波功率为832 W,时间为1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甘草黄酮的提取率达到3.65%。采用80%乙醇热回流法对甘草黄酮重复提取3次,其提取率达到3.71%。2、采用乙酸乙酯对提取液进行预处理,重复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干燥后获得甘草黄酮粗品,纯度为36.47%,回收率为92.80%,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甘草黄酮粗品进行测定,其中刺甘草查尔酮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别为0.55%和0.56%。采用金属络合法对黄酮粗品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甘草黄酮浓度为2 mg/mL,甘草黄酮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3,溶液pH为10。在此最优条件下获得甘草黄酮粗品,纯度为63.56%,回收率为77.27%,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得其中刺甘草查尔酮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别为0.81%和1.46%。进一步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对甘草黄酮粗品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时间为1 min,温度为27℃,反溶剂与溶剂比为 12,甘草黄酮浓度为 82 mg/mL,在此最优条件下,甘草黄酮的纯度为90.32%,回收率为88.98%,通过液相色谱法测得其中刺甘草查尔酮和异甘草素的含量分别为1.12%和2.42%。3、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考察不同因素对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粒径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泊洛沙姆188含量为0.3%,沉积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750 r/min,滴加速度为5 mL/min,反溶剂与溶剂的体积比12,沉积时间为20 min,甘草黄酮浓度为50 mg/mL。在此最优条件下,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的粒径为95 nm,冻干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粉体的粒径为108.2 nm。通过扫描电镜对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进行形态表征,与原药相比,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呈现出均匀的球形形态,且粒径远远小于原药的41.8μm。通过XRD,TG,DSC分析可以得出,甘草黄酮纳米粒子没有形成新的晶体,基本以一种无定形态的方式存在。对甘草黄酮纳米粒子进行溶剂残留的检测,最终得到甘草黄酮纳米粒子中的甲醇含量为22.94 ppm,残留甲醇的含量低于ICH对Ⅱ类溶剂甲醇的限量3000 ppm,符合ICH指南,可用于制药。4、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和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甘草查尔酮A和总黄酮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甘草黄酮原药中的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的饱和溶解度为0.0198 mg/mL,0.0021 mg/mL;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的饱和溶解度为0.14,0.46,0.63,0.70,0.79,0.73,0.76,0.77,0.72,0.69 mg/mL,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甘草查尔酮A的饱和溶解度为0.82,1.61,1.70,1.73,1.78,1.77,1.77,1.80,1.75,1.76 mg/mL,实验结果得出冻干的最优条件为:甘草黄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比为1:4。甘草黄酮原药中总黄酮的饱和溶解度为 8.03 mg/mL,甘草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1:0,1:1,1:2,1:3,1:4,1:5,1:6,1:7,1:8,1:9)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的饱和溶解度为30,170.23,181.21,183.23,200.25,197.34,196.78,198.26,186.23,187.23 mg/mL,实验结果得出冻干的最优条件为:甘草黄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比为1:4,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在此最优冻干条件下,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是原药的25倍。然后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和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甘草查尔酮A和总黄酮在人工肠液与人工胃液中的体外溶出率,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在人工肠液中的最大溶出率分别为51.33%和73.44%,是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4.09倍和69.66倍;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在人工胃液中的最大溶出率分别为5 6.84%和97.46%,是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2.63倍和8.92倍。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在人工肠液中的最大溶出率为75.82%,是原药中总黄酮的9.63倍;在720 min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总黄酮在人工胃液中的最大溶出率为60.65%,是原药中总黄酮的11.66倍。因此该实验结果说明制备的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展现出了更高的溶出率,大大改善了甘草黄酮的水溶性。5、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在大鼠体内的抗氧化性,当剂量为300 mg/kg,灌胃在28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MDA含量为2.18 nmol/mL和1.12 nmol/mL;当剂量为300 mg/kg,灌胃在14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CAT活性为6.09 U/mL和6.96 U/mL;当剂量为100 mg/kg,灌胃在28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GSH-PX活性为8.36 U/mg和9.39 U/mg;当剂量为300 mg/kg,灌胃在28天时,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T-SOD活性为370.76 U/mL和392.85 U/mL;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甘草黄酮原药,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6、测定了甘草黄酮原药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为:在灌胃60 min之后,甘草黄酮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最大血浆药物浓度达到4.98 ng/mL和24.72 ng/mL;在灌胃90 min之后甘草黄酮纳米粒子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最大血浆药物浓度达到67.62 ng/mL和242.94 ng/mL。甘草黄酮纳米粒子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生物利用度是原药中刺甘草查尔酮与甘草查尔酮A的10.63倍与6.54倍。7、测定了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在大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在实验期间所有组的大鼠未表现出异常行为,由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知,与对照组相比,在组织结构与细胞中没有发现明显的由药物引起的病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达到800 mg/kg时,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对SD大鼠没有毒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刘强[10](2019)在《盐穗木提取物对瘤胃微生物影响及抑菌成分鉴定》文中研究指明项目组前期进行体外抑菌筛选试验发现盐穗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因此本试验将盐穗木作为研究材料,评定其营养价值,筛选其抑菌成分,测定其抑菌谱和抑菌效价,分离抑菌活性单体,同时对得到的生物碱单体进行了瘤胃细菌体外抑菌试验,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试验一:盐穗木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分析本试验旨在对新疆阿拉尔市周边团场半荒漠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漠地上生长的盐穗木进行营养价值评定,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对返青期、生长旺盛期、枯萎期的盐穗木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盐穗木三个时期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半荒漠地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荒漠地(P<0.05),返青期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时期(P<0.05);在同一时期内,粗灰分含量荒漠地均显着高于半荒漠地(P<0.05);粗脂肪含量旺盛期显着高于其他时期(P<0.05),最高达10.39%,含量变化上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酸性洗涤纤维在三个时期变化差异不显着,但在返青期,含量半荒漠地显着高于荒漠地(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半荒漠地显着高于荒漠地(P<0.05),最高达45.35%;钙、磷含量三个时期差异均显着(P<0.05),但同一时期,荒漠地与半荒漠地的、含量并无较大差异,钙、磷在三个时期内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对比,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半荒漠区,返青至生长旺盛时期营养价值较高,可用于粗饲料的利用开发。试验二:盐穗木化学成分分析本试验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盐穗木中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通过试管反应、滤纸片反应、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盐穗木水提液、95%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初步探索盐穗木的化学种类。结果表明,盐穗木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皂苷类、生物碱、挥发油及油脂类、甾体或三萜类、黄酮类、酚类、鞣质、蒽醌类、萜类内酯化合物等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盐穗木的生物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试验三:盐穗木抑菌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本试验旨在对盐穗木抑菌单体进行研究,对盐穗木样品进行粗提、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抑菌试验进行活性测定、薄层层析进行单体检验、气质联用进行单体鉴定、生物碱单体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柱层析分离得到26个组分,正丁醇组分具有抑菌活性,其中组分3-6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组分3-5,气相色谱-质谱鉴定单体3-5结构为氧化槐果碱,单体3-6结构为麻黄碱。盐穂木生物碱单体(麻黄碱)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25 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0.05 g/mL,抑菌效果显着。试验四:盐穗木抑菌单体对瘤胃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分析试验旨在研究盐穗木生物碱单体对瘤胃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方法,对其抑菌性作一个评价。从瘤胃中共分离出6株瘤胃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生理生化鉴定,鉴定细菌A和细菌C为瘤胃球菌属,细菌B和细菌F为乳杆菌属,细菌D为短小杆菌属,细菌E为瘤胃双歧杆菌属。生物碱单体对D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0.025 g/mL,对B菌、F菌和E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05 g/mL,对A菌和C菌抑制作用弱,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 g/mL。表明盐穗木生物碱单体对瘤胃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二、微波技术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技术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红三叶草研究现状 |
1.1.1 红三叶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
1.1.2 红三叶草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 瑞香狼毒的研究现状 |
1.2.1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
1.2.2 瑞香狼毒中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1.3 苜蓿的研究现状 |
1.3.1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
1.3.2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1.4 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 |
1.4.1 黄酮类成分结构与性质 |
1.4.2 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 |
1.4.3 黄酮类成分提取方法与现状 |
1.4.4 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方法与现状 |
1.5 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研究 |
1.5.1 蛋白质组学法 |
1.5.2 PC12 细胞活性筛选技术 |
1.5.3 亲和超滤质谱技术 |
1.5.4 细胞色素 P450 酶代谢法 |
1.6 论文立题背景及研究思路 |
1.6.1 立题背景 |
1.6.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及条件 |
2.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
2.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
2.3.3 药理活性评价方法及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
2.4.2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 |
2.4.3 红三叶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及条件 |
3.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
3.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
3.3.3 药理活性方法及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
3.4.2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 |
3.4.3 瑞香狼毒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3.5 小结 |
第4章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及条件 |
4.3.1 分离纯化方法及条件 |
4.3.2 结构鉴定方法及条件 |
4.3.3 药理活性方法及条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
4.4.2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 |
4.4.3 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2)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持久性抗菌织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
1.2.1 后整理加工法 |
1.2.2 原纤加工法 |
1.3 抗菌剂的分类 |
1.3.1 天然类抗菌剂 |
1.3.2 无机类抗菌剂 |
1.3.3 有机类抗菌剂 |
1.3.4 复合抗菌剂 |
1.4 纳米抗菌材料 |
1.4.1 纳米材料 |
1.4.2 石墨烯基抗菌材料 |
1.4.3 纳米纤维素材料 |
1.5 静电纺纳米纤维成纱技术 |
1.5.1 纳米纤维与静电纺丝技术 |
1.5.2 共轭静电纺成纱技术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2.GO-PEI-Ag/PAN持久抗菌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GO-PEI-Ag抗菌复合材料合成机理 |
2.2.3 GO-PEI、GO-PEI-Ag、GO-Ag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GO-PEI-Ag/PAN抗菌织物制备 |
2.2.5 GO-PEI-Ag复合材料及纱线表征测试 |
2.2.6 细菌培养 |
2.2.7 抗菌性能测试 |
2.2.8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O-PEI-Ag/PAN抗菌纳米纤维织物的构建 |
2.3.2 材料稳定性分析 |
2.3.3 GO-PEI-Ag复合材料形貌表征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GO-PEI-Ag/PAN纳米纤维纱线形貌表征 |
2.3.8 GO-PEI-Ag/PAN纳米纤维纱线力学性能 |
2.3.9 抗菌性能测试 |
2.3.10 杀菌机理分析 |
2.3.11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CNW-QAS/PAN抗菌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2 CNW-QA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CNW-QAS/PAN抗菌织物的制备 |
3.2.4 CNW-QAS复合材料及纱线表征 |
3.2.5 细菌培养 |
3.2.6 抗菌性能测试 |
3.2.7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NW-QAS/PAN抗菌织物的构建 |
3.3.2 CNW-QAS复合材料形貌表征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5 热稳定性分析 |
3.3.6 CNW-QAS/PAN纳米纤维包芯纱形貌表征 |
3.3.7 CNW-QAS/PAN纳米纤维包芯纱力学性能 |
3.3.8 抗菌性能测试 |
3.3.9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奖励 |
致谢 |
(3)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 |
1.1 超声波萃取技术 |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3 酶提取技术 |
1.4 闪式提取技术 |
1.5 超滤萃取技术 |
1.6 微波萃取技术 |
2 总结 |
(4)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提取与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葫芦巴概述 |
1.2 葫芦巴中主要活性成分 |
1.2.1 薯蓣皂苷 |
1.2.2 其它活性成分 |
1.3 薯蓣皂苷提取方法概述 |
1.3.1 酶法 |
1.3.2 溶剂提取法 |
1.3.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3.4 加压溶剂提取法 |
1.3.5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3.6 超高压提取技术 |
1.4 薯蓣皂苷纯化方法概述 |
1.4.1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4.2 膜分离法 |
1.4.3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4.4 柱层析法 |
1.4.5 泡沫分离法 |
1.4.6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压法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2.2.3 超高压法与两种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泡沫分离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2.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3.2.3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薯蓣皂苷的制备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薯蓣皂苷的制备 |
4.2.2 薯蓣皂苷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微粉碎技术 |
2 超声波技术 |
2.1 活性成分的提取 |
2.2 中药材清洗 |
2.3 中药材防霉防蛀 |
2.4 中药材及浸膏的干燥 |
2.5 中药无损检测 |
3 微波技术 |
3.1 有效成分的提取 |
3.2 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干燥 |
3.3 中药炮制 |
3.4 中药灭菌 |
4 超高压技术 |
4.1 有效成分的提取 |
4.2 中药灭菌 |
4.3 中药保鲜 |
5 脉冲电场技术 |
5.1 有效成分的提取 |
5.2 中药灭菌 |
6 膜分离技术 |
6.1 澄清中药口服液 |
6.2 中药精制 |
6.3 中药浓缩 |
6.4 中药制剂除菌 |
6.5 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
7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8 纳米载体技术 |
9 活性包装技术 |
10 展望 |
(6)屈曲花种子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词表 |
1 绪论 |
1.1 屈曲花简介 |
1.2 屈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1 挥发油 |
1.2.2 胺类化合物 |
1.2.3 黄酮类化合物 |
1.2.4 葫芦素类化合物 |
1.2.5 芥子油苷类化合物 |
1.2.6 其他成分 |
1.3 屈曲花的药理活性研究 |
1.3.1 抗氧化活性 |
1.3.2 抗虫活性 |
1.3.3 抗炎活性 |
1.3.4 抗菌活性 |
1.3.5 抗过敏活性 |
1.3.6 抗癌活性 |
1.3.7 其他活性 |
1.4 超声波辅助技术在植物化学成分提取中的研究 |
1.4.1 超声波提取原理 |
1.4.2 超声波溶剂提取法 |
1.4.3 超声波辅助索氏提取法 |
1.4.4 超声波辅助匀浆提取法 |
1.4.5 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 |
1.4.6 超声波辅助微波提取法 |
1.4.7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 CO_2提取法 |
1.4.8 其他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创新点 |
2 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提取屈曲花种子挥发油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细胞系及细菌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传统方法提取挥发油 |
2.3.2 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
2.3.3 单因素试验 |
2.3.4 响应面优化 |
2.3.5 挥发油成分分析 |
2.3.6 扫描电镜观察 |
2.3.7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3.8 抗炎活性测定 |
2.3.9 抗癌活性测定 |
2.3.10 抗菌活性测定 |
2.3.11 菜青虫拒食活性测定 |
2.3.12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UAHD 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4.2 UAHD的响应面优化 |
2.4.3 扫描电镜分析 |
2.4.4 挥发油成分分析 |
2.4.5 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2.4.6 挥发油的抗炎活性分析 |
2.4.7 挥发油的抗癌活性分析 |
2.4.8 挥发油的抗菌活性分析 |
2.4.9 挥发油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超声波预处理结合超临界CO_2提取屈曲花种子油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超声波预处理屈曲花种子 |
3.3.2 超临界CO_2提取屈曲花种子油 |
3.3.3 单因素实验 |
3.3.4 超临界CO_2提取动力学实验 |
3.3.5 索氏提取屈曲花种子油 |
3.3.6 扫描电镜观察 |
3.3.7 屈曲花种子油的物化性质测定 |
3.3.8 屈曲花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
3.3.9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生育酚含量测定 |
3.3.10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3.3.11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酚含量测定 |
3.3.12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蜡含量测定 |
3.3.13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甾醇含量测定 |
3.3.14 屈曲花种子油抗氧化活性测定 |
3.3.15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得率的影响 |
3.4.3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4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
3.4.5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中各植化成分的影响 |
3.4.6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提取屈曲花种子中葫芦素E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原料 |
4.2.2 试剂及耗材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提取葫芦素E |
4.3.2 HPLC测定葫芦素E含量 |
4.3.3 单因素实验 |
4.3.4 正交优化 |
4.3.5 提取动力学研究 |
4.3.6 热回流提取葫芦素E |
4.3.7 扫描电镜分析 |
4.3.8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u E标准曲线建立 |
4.4.2 UASCE中各提取参数对Cu E产率的影响 |
4.4.3 UASCE的田口正交优化 |
4.4.4 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4.4.5 UASCE的动力学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屈曲花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原料与耗材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提取和分离流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化合物结构鉴定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单体化合物波谱图 |
B.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基于低共熔溶剂的红麻纤维清洁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麻概述 |
1.1.1 红麻简介 |
1.1.2 红麻韧皮的化学组成和红麻纤维形态结构 |
1.2 红麻天然纤维资源脱胶方法及发展现状 |
1.2.1 红麻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1.2.2 生物脱胶 |
1.2.3 化学脱胶 |
1.2.4 物理机械脱胶 |
1.2.5 联合方法脱胶 |
1.3 微波与超声波技术用于纺织纤维脱胶研究 |
1.3.1 微波和超声波技术概述 |
1.3.2 微波和超声技术在麻类纤维脱胶制备中的应用 |
1.4 低共熔溶剂概述 |
1.4.1 低共熔溶剂简介 |
1.4.2 低共熔溶剂在木质纤维素资源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低共熔溶剂的优选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化学药品以及仪器的使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红麻韧皮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
2.2.2.2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2.2.2.3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2.2.2.4 低共熔溶剂处理红麻韧皮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红麻纤维的成分分析结果 |
2.3.2 低共熔溶剂的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及讨论 |
2.3.2.1 低共熔溶剂的外观形貌结果分析及讨论 |
2.3.2.2 低共熔溶剂的黏度结果 |
2.3.2.3 不同低共熔溶剂的红外分析 |
2.3.3 低共熔溶剂处理的红麻纤维测试结果及讨论 |
2.3.3.1 不同低共溶剂处理对的红麻纤维外观结果及讨论 |
2.3.3.2 不同低共溶剂处理对的红麻纤维主要成分分析结果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低共熔溶剂预脱胶的微波超声红麻纤维脱胶制备及红麻纤维品质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化学药品以及仪器使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微波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3.2.2.2 超声碱处理条件的优化 |
3.2.2.3 红麻纤维的脱胶制备方法步骤 |
3.2.2.4 红麻纤维的形态和 SEM 图像分析 |
3.2.2.5 红麻纤维的残胶率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 |
3.2.2.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FTIR 分析 |
3.2.2.7 红麻纤维的结晶度分析 |
3.2.2.8 红麻纤维的热重测试分析 |
3.2.2.9 红麻纤维的物理品质测试分析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微波与超声处理条件优化分析 |
3.3.2 红麻纤维的外观形态与 SEM 图像分析 |
3.3.3 红麻纤维的残胶率与成分分析 |
3.3.4 红麻纤维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3.3.5 红麻纤维的热重图像分析 |
3.3.6 红麻纤维的 XRD 图像分析 |
3.3.7 红麻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3.3.8 两种方法制备红麻纤维的时间跨度、水、化学试剂消耗以及污染物的产生量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论文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医用淀粉基水凝胶制备新工艺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淀粉及其衍生物应用 |
1.1.1 淀粉 |
1.1.2 变性淀粉 |
1.2 水凝胶概述 |
1.2.1 水凝胶的分类 |
1.2.2 水凝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 微波辅助反应技术进展 |
1.3.1 水凝胶的典型制备方法 |
1.3.2 微波辅助合成技术概述 |
1.3.3 微波辅助技术在水凝胶领域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仪器 |
2.2.2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制备 |
2.2.3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溶胀能力测定 |
2.2.4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
2.2.5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2.2.6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抗菌性测试 |
2.2.7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细胞毒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波辅助合成反应参数的确定 |
2.3.2 原料配比的确定 |
2.3.3 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形成的反应机理解析 |
2.3.4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2.3.5 水凝胶的抗菌性分析 |
2.3.6 水凝胶的细胞毒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和仪器 |
3.2.2 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制备 |
3.2.3 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溶胀能力测定 |
3.2.4 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5 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黄原胶的适宜添加量 |
3.3.2 黄原胶/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X/O-A-G)交联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3.4 小结 |
第4章 氧化淀粉-氨基酸-乙醇酸交联水凝胶基多孔炭制备及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仪器 |
4.2.2 多孔炭材料的制备 |
4.2.3 多孔炭材料的结构表征 |
4.2.4 多孔炭材料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孔炭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
4.3.2 微孔碳吸附甲基橙的动力学规律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甘草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水溶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甘草概况 |
1.2.1 甘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甘草的资源分布 |
1.2.3 甘草的活性成分分类 |
1.2.4 甘草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5 甘草的综合利用 |
1.3 甘草黄酮研究概况 |
1.3.1 甘草黄酮的理化性质 |
1.3.2 甘草黄酮的生物活性 |
1.3.3 甘草黄酮的提取方法 |
1.3.4 甘草黄酮的纯化研究 |
1.3.5 甘草黄酮的增溶研究 |
1.4 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
1.4.1 胶束和反胶束提取法 |
1.4.2 超声提取法 |
1.4.3 微波提取法 |
1.4.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1.4.5 酶提取法 |
1.4.6 半仿生提取法 |
1.4.7 超高压提取法 |
1.5 天然产物的纯化技术 |
1.5.1 反溶剂重结晶法 |
1.5.2 金属络合法纯化黄酮 |
1.5.3 柱层析法 |
1.5.4 膜分离法 |
1.5.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1.5.6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5.7 分子印迹法 |
1.6 天然产物的增溶技术 |
1.6.1 包合技术 |
1.6.2 磷脂复合物技术 |
1.6.3 固体分散体技术 |
1.6.4 纳米制剂技术 |
1.6.5 脂质体技术 |
1.6.6 胶束增溶技术 |
1.6.7 微粉化技术 |
1.6.8 合成水溶性前药技术 |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甘草黄酮的提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UV法测定甘草黄酮 |
2.3.2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甘草黄酮中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3.3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优化 |
2.3.4 不同提取工艺的能耗比较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结果 |
2.4.3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2.4.4 不同提取工艺的能耗比较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草黄酮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 |
3.3.2 提取液的处理 |
3.3.3 金属络合法纯化甘草黄酮 |
3.3.4 反溶剂重结晶法纯化甘草黄酮 |
3.3.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 |
3.4.2 提取液的预处理结果 |
3.4.3 金属络合法纯化甘草黄酮 |
3.4.4 反溶剂重结晶法纯化甘草黄酮 |
3.4.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UV法测定甘草黄酮 |
4.3.2 HPLC法测定甘草黄酮中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 |
4.3.3 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
4.3.4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的制备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2 单因素实验法优化甘草黄酮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工艺结果 |
4.4.3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冻干粉的制备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理化表征及溶剂残留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SEM、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
5.3.2 物理形态测定 |
5.3.3 甲醇溶剂残留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SEM、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的分析 |
5.4.2 物理形态分析 |
5.4.3 甲醇溶剂残留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含量测定及体外溶出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UV法测定甘草黄酮的含量 |
6.3.2 HPLC法测定刺甘草查尔酮和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 |
6.3.3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体外溶出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含量测定结果 |
6.4.2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的体外溶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大鼠体内抗氧化性能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MDA含量的测定 |
7.3.2 CAT活性的测定 |
7.3.3 GSH-PX活性的测定 |
7.3.4 T-SOD活性的测定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
7.4.2 CAT活性的测定结果 |
7.4.3 GSH-PX活性的测定结果 |
7.4.4 T-SOD活性的测定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甘草黄酮纳米粒子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细胞毒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药代动力学实验 |
8.3.2 细胞毒性实验 |
8.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4.1 药代动力学分析 |
8.4.2 细胞毒性实验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盐穗木提取物对瘤胃微生物影响及抑菌成分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Abbreviations)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盐穗木概述 |
1.2.1 盐穗木简介 |
1.2.2 盐穗木研究进展 |
1.3 盐穗木化学成分提取方法 |
1.3.1 水提取法 |
1.3.2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3.3 碱提酸沉法 |
1.3.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3.5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 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方法 |
1.4.1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4.2 薄层色谱法 |
1.4.3 柱层析法 |
1.4.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 盐穗木抑菌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
1.5.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
1.5.2 核磁共振法(NMR) |
1.5.3 红外光谱法 |
1.5.4 紫外光谱法 |
1.5.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1.6 瘤胃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6.1 瘤胃微生物种类 |
1.6.2 瘤胃微生物的功能 |
1.6.3 抑菌药物对瘤胃微生物影响研究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盐穗木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试验地点概况 |
2.1.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盐穗木提取物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样品制备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盐穗木抑菌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的采集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盐穗木中的抑菌成分的提取 |
4.1.4 柱层析分离 |
4.1.5 菌液浓度的制备 |
4.1.6 盐穗木生物碱组分抑菌活性的测定 |
4.1.7 薄层层析 |
4.1.8 抑菌单体结构鉴定 |
4.1.9 盐穗木抑菌生物碱单体的抑菌效果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柱层析分离结果 |
4.2.2 盐穗木生物碱组分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 |
4.2.3 薄层层析结果 |
4.2.4 生物碱单体鉴定结果 |
4.2.5 盐穗木抑菌生物碱单体的抑菌效果测定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盐穗木抑菌单体对瘤胃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瘤胃细菌抑制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形态学观察 |
5.2.2 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 |
5.2.3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5.2.4 盐穗木麻黄碱和氧化槐果碱混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6.1 总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微波技术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用植物红三叶草、瑞香狼毒和苜蓿中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研究[D]. 侯万超.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持久性抗菌织物及其性能研究[D]. 于文.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3]中药制剂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J]. 郑厚平,潘文桉,黄贵庆. 广东化工, 2021(06)
- [4]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提取与纯化研究[D]. 王志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薛峰,黄剑宇,吴浩,李俊松,狄留庆,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6]屈曲花种子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D]. 刘星宇. 重庆大学, 2020(02)
- [7]基于低共熔溶剂的红麻纤维清洁制备研究[D]. 聂凯. 青岛大学, 2020(01)
- [8]医用淀粉基水凝胶制备新工艺及性能[D]. 王晓羽.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9]甘草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水溶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评价[D]. 王子剑.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10]盐穗木提取物对瘤胃微生物影响及抑菌成分鉴定[D]. 刘强. 塔里木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