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严亮[1](2012)在《“禁电令”的法律解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相对于汽车而言,电动自行车有具有环保、低耗能、噪音小、成本低等优势。鼓励、保护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已通过电动自行车立法,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分类、重量、时速等技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立法中大都将电动自行车视为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代步工具加以推广。相反,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立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电动自行车定义不清、技术标准陈旧、国家技术标准和立法规定冲突等。“禁电令”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懒政”行为,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变革公权力的问题,是一个宪政问题。从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各地政府制定管理规章、执法实践及效果来看,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立法在立法的正当性、行业标准与法规的统一性、执法程序的正义性、违章救济的经济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从发达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立法经验来看,电动自行车有严格的概念界定,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具有脚踏和人力骑行功能,并配以电力辅助的特种自行车,性质上属于特种自行车。因此,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电动自行车的概念。第二,完善电动自行车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两者的统一协调。第三,建立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第四,扩大公民参与立法。最后,加强全社会守法习惯的培养。解除“禁电令”,完善电动自行车立法势在必行。
李文佳[2](2011)在《电动自行车发展与管理的伦理考量与实践建议》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的拥有量的急剧增加,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的矛盾直接指向了电动自行车。一方面是普通居民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是政府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逐步加强。如何平衡、协调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规范管理要求之间的关系,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是交通管理者的一大难题。这还需要交通工程管理具有特殊的伦理智慧,以人为本,以“和谐”为基础,减少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事故、确保行驶安全,保障交通畅通,以及减少蓄电池的污染,具有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目前对电动自行车的研究多是从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特性和安全机理的角度出发,较少涉交通管理、环保的研究。目前基本没有从伦理尺度衡量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交通工程伦理和技术伦理以及“以人为本”的伦理核心对现代交通工具要求的研究。本文力图从交通伦理角度,浅析电动自行车的公共性,安全性,便捷性,环保性以及其对交通管理的法制法规提出的挑战。作为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从其本身研究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机理,更需要以交通伦理为前提,从管理制度入手,以构建公共、安全、低碳、便捷、协调、可持续的“和谐交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交通无疑是其发展好坏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支持城市扩大提高交通上的方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交通需要顾及市场需求,不能对电动自行车简单禁止,应当通过规范管理和规范技术要求来解决安全问题;同时强调通过管理规范的低碳交通的环保意义;依靠技术改造安全性能;依靠交通管理防止事故。因此,本文以强调“以人为本”为基础,通过对目前电动自行车造成交通事故的调查现状为出发点,对我国交通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它山之石,攻得我国交通管理和技术改造之玉,以伦理视角探讨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与管理之路。
白茂槐[3](2002)在《包头拟建轻型电动车基地》文中认为本报讯(记者 白茂槐报道)一条由稀土永磁低速电机、镍氢动力充电电池、稀土铝合金自行车架组成的产业链已在包头市悄然形成,计划投资1.9亿元,实现年产20万辆稀土元件电动自行车的初步方案已基本完成。我国轻型电?
武叶楠,袁岭[4](2002)在《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文中指出 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的初步方案。目前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使用钢架、铅酸电池,结构笨重,充电时间长,并有电池寿命短、受气温影响大等
二、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禁电令”的法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产生 |
2.1 我国电动自行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 电动自行车的概念 |
2.2.1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定义 |
2.2.2 世界各国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界定 |
2.2.3 我国 1999 年标准中关于电动自行车定义的缺陷 |
第3章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现状及立法管理 |
3.1 国外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
3.2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现状 |
3.3 电动自行车的立法管理现状 |
3.3.1 欧美国家电动自行车立法现状 |
3.3.2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规定 |
3.3.3 各地政府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规定 |
3.3.4 我国部分城市关于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禁电令”的主要危害 |
4.1 “禁电令”违背行政法治的精神不利于宪政的实施 |
4.2 “禁电令”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
4.3 “禁电令”不利于城市大交通体系的构建 |
第5章 “禁电令”的违法性分析 |
5.1 “禁电令”违反了《立法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
5.2 “禁电令”违反了《行政许可法》 |
5.3 “禁电令”违背了民主立法的原则 |
第6章 “禁电令”背后的法律制度困境 |
6.1 电动自行车管理法律方面的困境 |
6.2 电动自行车标准层面的困境 |
第7章 “禁电令”的宪政分析 |
7.1 行政立法权的扩张和控制理论 |
7.2 行政立法权的权力控制 |
7.2.1 立法上法律保留原则对行政立法权的控制 |
7.2.2 司法上司法审查制度对行政立法权的控制 |
7.2.3 权利上公众参与立法对行政立法权的控制 |
第8章 完善我国电动自行车立法的建议 |
8.1 完善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
8.2 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
8.3 扩大公众参与加强民主立法 |
8.4 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电动自行车发展与管理的伦理考量与实践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体系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
第2章 我国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伦理学理据 |
2.1 交通伦理学理论 |
2.2 技术伦理学理论 |
2.3 工程伦理学理论 |
第3章 我国电动自行车发展现状的分析 |
3.1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基本现状 |
3.1.1 电动自行车的分类 |
3.1.2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业现状和使用情况 |
3.2 我国电动自行车本身的特点 |
3.2.1 电动自行车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
3.2.2 电动自行车的污染性和环保性 |
3.2.3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 |
3.3 骑车人行为研究 |
3.3.1 骑车人的典型心理特征 |
3.3.2 骑车人的交通行为 |
3.3.3 骑车人的不安全行为 |
3.4 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
3.4.1 电动自行车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类型 |
3.4.2 电动自行车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 |
第4章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现状 |
4.1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现状 |
4.1.1 我国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律环境 |
4.1.2 我国各地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现状 |
4.2 我国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政府行为 |
4.2.1 政府管理行为 |
4.2.2 政府管理原则 |
第5章 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国际经验 |
5.1.1 日本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经验 |
5.1.2 欧美国家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经验 |
5.1.3 我国台湾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经验 |
5.1.4 总结先进国家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要求 |
5.2 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启示 |
5.2.1 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焦点 |
5.2.2 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分类 |
第6章 我国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实践建议 |
6.1 电动自行车的低碳(环保)性管理 |
6.2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管理 |
6.2.1 电动自行车本身安全性管理 |
6.2.2 电动自行车骑车人行为管理 |
6.2.3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 |
6.2.3.1 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管理措施 |
6.2.3.2 电动自行车的道路管理 |
6.3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规范管理 |
6.3.1 电动自行车管理的三要素 |
6.3.2 电动自行车的整体管理 |
6.3.3 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自觉规范标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禁电令”的法律解析[D]. 严亮. 湖南大学, 2012(02)
- [2]电动自行车发展与管理的伦理考量与实践建议[D]. 李文佳.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3]包头拟建轻型电动车基地[N]. 白茂槐. 中国冶金报, 2002
- [4]包头市计划建设轻型电动车基地[J]. 武叶楠,袁岭. 稀土信息,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