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草类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几种草类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一、几种草被植物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容怀钰[1](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丁新辉[2](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廖晓晶[3](2020)在《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在现今能源短缺、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社会背景下,“节约型园林”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而“节约型园林”的核心是“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地被植物又是园林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植被数量、种类选择、营建技术还是维护难度等方面都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合理的地被植物设计方式与管理应用模式,将难以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基于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巨大差异,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出发,厘清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的发展态势。再采用样方法对长沙市西湖公园的地被植物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的科属种组成及其应用特征,客观的分析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的景观应用现状。同时,对公园环境中景观绿地的演化现象进行探究,掌握公园绿地草本层人工景观向自生地被植物转化的程度。并且通过分析不同生境下自生地被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了解不同生境下的群落差异,科学的探究自生地被植物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工程应用实践案例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地被植物的自然演化与自生地被的应用效果,为营建近自然植物群落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未来地被植物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佐证分析得出国内外地被植物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2.基于对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相关案例的分析,比较得出两者在设计理念与手法上均追求近自然化与生态化,但在营建技术与景观效果方面我国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通过对长沙市西湖公园地被植物的调查显示: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共39科66属79种,草皮盖度>木本地被植物盖度>草本地被植物盖度,草皮应用面积过大。4.在西湖公园中呈现明显的景观绿地退化现象,自生草本地被植物侵入现象以及自生地被植物种间平衡现象,使得自生地被植物在公园中代替草本层,发挥着积极的景观效益。5.对西湖公园自生地被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全园共调查到自生地被植物65种,隶属于29科61属。并对不同生境自生地被植物的多样性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影响自生地被植物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理化性质、光照条件、水分以及人为活动干扰。6.以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工程实践案例进一步验证单一草皮在城市绿地中的野生化趋势以及自生地被的优势,为近自然地被植物群落的物种选育与营建提供前期的理论基础。7.探讨了地被植物景观应用在宏观层面的生态化与规范化趋势、中观层面营建模式自然化、经济化趋势以及微观层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系统化、整合化趋势,对我国未来绿化事业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充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梳理以及实证案例的分析,并综合得出地被植物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解决当前景观建设地被植物应用中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巨大、生态保护不足、景观持久性等问题提供新思路,为建设节约集约型、生态高效型、经济成本最优型的园林景观提供理论支撑与工程应用借鉴。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杨鑫光[5](2019)在《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研究》文中指出青海木里煤田是青海省煤炭资源的集中分布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多年露天开采活动,造成大量煤矸石山堆积,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对该地区开展了大量的人工恢复实践,取得了一定生态效益。但是人工建植种、恢复措施等不同,往往造成恢复效果差别很大,有些甚至会导致恢复失败。基于此,亟需通过研究人工建植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判断不同恢复措施下的煤矸石山植被及生态系统恢复潜力,对于指导该地区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聚乎更矿区煤矸石山作为试验地,研究秋季气温降低(自然降温)对3种人工建植草种抗寒性影响,同时,设置多种人工恢复措施处理,判断不同人工恢复措施及恢复时间下植被和渣山基质恢复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矸石山人工草地植被和生态系统健康及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判断不同恢复措施的恢复潜力大小,提出木里地区煤矸石山适宜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手段。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秋季温度的逐步降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3种植物游离脯氨酸、Na+、丙二醛含量逐步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K+含量逐步下降,Ca2+含量无明显变化。3种植物越冬率达到96%以上,均能够安全越冬。3种植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抗寒性机理,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星星草。3种植物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巨大。通过综合比较,更适合低温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为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2.覆盖无纺布、喷施水杨酸、覆盖无纺布+喷施水杨酸等抗寒措施并没有造成人工草地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各措施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草地群落相似性程度高。与未采取任何抗寒措施的处理(CK)相比,覆盖无纺布、覆盖无纺布+喷施水杨酸措施均能不同程度上增加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而单纯的喷施水杨酸措施对植被生长发育没有影响。采取春季覆盖无纺布的措施,可以加快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进程。3.未覆土、中覆土(20-25cm)、厚覆土(40-45cm)3种覆盖深层底土措施下人工草地群落物种数4-5种,组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没有造成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的改变(P>0.05),各覆土样地群落相似程度高。人工植被群落与原始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差异巨大。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着增加(P<0.05),40-45cm土壤厚度样地盖度已接近原始群落水平,同时地上生物量显着高于原始群落(P<0.05)。土壤厚度的增加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是增加幅度不显着(P>0.05),40-45cm土壤厚度条件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40-45cm覆土是煤矸石山土壤复垦的有效措施。相关分析表明,除全钾之外,所有土壤指标与植物生长指标有正相关关系。从提高恢复效率及经济角度考虑,可通过施肥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替代覆土,通过植物-土壤相互促进,改善土壤质量,加快煤矸石山生态恢复进程。4.轻施肥、中施肥、重施肥、1年不施肥、6年不施肥等不同施肥水平对植物物种数没有造成影响,施肥量的增加促进了垂穗披碱草的生长繁衍,冷地早熟禾、星星草的重要值占比相应下降。施肥不会引起人工草地群落丰富度的变化,而多年不施肥后群落丰富度指数显着降低(P<0.05)。中施肥措施更有利于植物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施肥量太大或者太小均不利于植物生长,不施肥特别是多年不施肥会造成人工草地严重退化。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均不同程度增加,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先增加后降低,土壤pH逐步下降但下降程度不显着,中度以上施肥水平措施是土壤性质得到改良的有效措施。5.人工建植、人工建植+覆土、人工建植+施肥3种恢复措施均能够形成人工草地群落,但草地群落组成差别较大,植被盖度、高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等植物生长特征差异显着(P<0.05),3种恢复措施均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但与原始群落相比,短期人工恢复对土壤肥力及pH的改善作用依然有限。单纯的人工建植方式不利于高寒矿区生态恢复,采取人工建植+覆土或人工建植+施肥的组合方式,是恢复高寒矿区煤矸石山的有效途径。6.不同恢复时间人工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差别不大,群落组成简单、物种数低。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垂穗披碱草、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重要值逐步增加,而冷地早熟禾、星星草重要值逐步减少。恢复时间的延长引起人工草地丰富度指数逐步增加,但是增加程度不显着(P>0.05),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逐步下降,恢复4年后达显着性水平(P<0.05)。草地总盖度、总密度、平均高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均不明显,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短期内人工草地植被生长相对稳定。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全磷含量略有增加,全钾含量略有减少,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恢复4年与恢复当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9.68%、66.07%、18.67%。恢复2年、4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趋势明显(P<0.05)。土壤pH值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土壤由酸性逐步向中性过度。7.通过回归方程及预测模型判断,随着人工草地演替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保持不变,全磷含量逐步增加,全钾含量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土壤酸碱性质得到改良,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下降明显,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密度、地上部分生物量有下降的潜在风险。对煤矸石山覆土改良土壤并建立人工草地群落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仍需采取施肥及补播等措施,保持土壤营养状况,维持一定程度的覆盖度和群落多样性,以防止人工草地退化。8.通过建立VOR/CVOR模型,对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和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恢复潜力进行评价。在应用该模型过程中,针对煤矸石山生态系统恢复特点,将CVOR模型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OCVOR模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对18种恢复措施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施加人工恢复措施后,地上植被能够快速得到恢复,植被生长状况较好,但是在同等恢复条件之下,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恢复潜力仍然相对较弱。在人工建植期间或建植后,采取表土覆盖、中度以上施肥方式,植被恢复潜力和生态系统恢复潜力均表现较强,以上方式是木里地区煤矸石山有效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方式。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与18种措施VOR、OCVOR健康等级、恢复潜力5级划分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良好,符合实际状况。从减少经济投入的角度考虑,优先采用人工建植+覆盖无纺布+中度以上施肥的恢复措施,同时避免施肥量过大,对植物造成伤害。此外,需适当采取补播的方式增加人工草地盖度和生物多样性。

张丽娅[6](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道边坡防护的植物适应性研究 ——以河南新郑段为例》文中提出为优化和筛选适合南水北调渠坡的植被,以河南新郑段的南水北调中线渠坡的土壤和适种植被为研究对象,开展适合南水北调渠坡植被物种选择及植被生长适应性的研究。在对郑州周边南水北调渠坡护坡植被的生长状况及后期管护方式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渠段进行渠坡土壤取样分析,探讨影响该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定因子。根据渠坡土壤特性,选取适宜当地种植的草种进行适种试验,通过实时观测草种生长情况,选出适于南水北调中线渠坡推广应用的植物,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方式及建议,为南水北调渠道边坡的防护和植被恢复提供经验,有效缓解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主要结论如下:(1)选取植草长势不同的典型渠坡进行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生长情况差异较大而土壤性状差异不明显,说明渠坡植草生长状况除了土壤自身性质外,还跟渠坡渗水保墒能力差、干旱时间、修剪情况以及建植措施和日常管理养护有关。(2)通过选择适种植被的原则,选取5种草本植物进行单播试验测定了植物的物后期、生长各指标(盖度、长势特征、植株密度、根系长度)等。马蹄金和野牛草的表现较好。两者均在成坪后基本不需灌溉,不需修剪,盖度较大,少有杂草,管理简单及建植容易,适于南水北调中线渠坡推广应用。(3)为了解试验地适种植被后的土壤状况及主要养分变化与植被生长的关系,分析了适种植被不同盖度3种典型样地不同季节、不同层次土壤总氮(TN)、速效氮和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状况不断向好,随着植被生长时间的延长,不管是浅层还是深层土壤TN、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植草护坡对渠坡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4)通过分析不同放水条件下野牛草、马蹄金、狗尾草、高羊茅等不同草被与裸露坡坡面的各类侵蚀特征,初步得到以下结论:使用常用的草种植被护坡,均可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土壤的抗径流剥蚀率、侵蚀产沙强度等,并可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对于防止南水北调边坡径流冲刷、防止土壤侵蚀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5)南水北调渠坡植草的目的主要是固土护坡、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渠水质、增加景观效果。所以达到渠坡的要求即可,在南水北调渠坡植草护坡,很难像公园绿化一样,修剪得低矮平整,枝叶茂盛,生机勃勃。只要草种盖度达到70%以上,能够有效固土护坡,不枯死,不退化,均匀整齐,草层高度符合管理要求即可。

陈延艺[7](2019)在《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的主要通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联系——道路空间系统的规划建设进程中,以往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道路通达性以及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而对村庄道路生态化、景观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关注。路网的形成以及道路的修建会改变乡村原有的生态景观结构,道路运营过程中还会持续地对道路周围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所以,加强对村庄道路景观提升、路域空间生态化研究以及道路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创建美丽乡村,打造良好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村庄道路建设中现存的生态扰动及景观破碎等问题出发,整合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为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我国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内涵与村庄道路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规划的目标导向。其次,对西安市村庄道路进行实地基础调查,基于村庄道路的功能、形态、等级、布局结构等现状建设条件,以低影响开发理念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适宜的方法措施为踏板,探讨道路交通系统、雨水管理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契合方式,遴选出与西安市乡村土壤水文条件最优匹配的低影响开发方法策略,生成道路生态景观优化路径。并选取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这一横跨关中平原与秦岭北麓的典型地区进行综述性分析,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村庄案例验证策略运用的可行性。村庄道路建设应主要从路网合理布局规划、道路生态设计、景观绿化设计、运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着手,打造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村庄道路,实现道路建设发展全生命周期中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为乡村人居环境更新发展及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实现西安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道路发展相得益彰。

周杨[8](2018)在《华南生草栽培果园中不同草种养分效益差异及其微生物机制》文中认为华南红壤果园中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果园本身不良的立地条件不利于该区域果园的可持续生产。农业部于2015年提出“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果园生产应采用更科学和可持续性的果园土壤管理方式。充分利用果园生态系统中现有的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的果园土壤管理是一个颇具前景的思路。果园生草栽培体系中,生草草种的引入可以调动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土壤养分循环和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的作用。生草栽培对果树生产、果园微域环境、土壤肥力和结构等的促进和改善方面的宏观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是,目前对生草栽培体系中土壤养分循环的微生物机制等方面的微观研究比较缺乏。更为重要的是,禾本科和豆科这两类具有不同生态效应的生草草种对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是否具有不同的微生物机制,这一点也需要深入研究。因此,本论文以华南果园常用的生草草种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üggé,禾本科)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豆科)为试材,分别在田间和实验室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红壤果园实施生草栽培3年后,百喜草由于输入土壤的大量生物量以及更深的根系分布,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SOM)和总球囊霉素土壤相关蛋白含量、土壤总氮(TN)和速效氮(AN)含量;而柱花草的养分效应不明显;百喜草覆盖结合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处理的土壤养分效应最为明显;生草和接种处理对真菌群落的改变比较强烈;生草增加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其中百喜草覆盖结合AMF接种的增加程度最大;百喜草覆盖显着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土壤TN和总钾、AN分别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土壤因子,TN和土壤总有机碳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养分循环相关功能的重要土壤因子。(2)盆栽试验表明,禾本科和豆科草种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土壤养分含量,豆科草种根际土壤TN和速效磷(AP)含量显着高于禾本科草种;豆科草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着高于禾本科草种;禾本科和豆科草种均显着增加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并且豆科草种根际土壤真菌增加程度大于禾本科草种;禾本科草种土壤富集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而豆科草种土壤富集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细菌;3种豆科草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差异大于3种禾本科草种之间的差异。(3)土壤宏基因组测序表明,柱花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效应大于百喜草;对KEGG注释结果而言,柱花草主要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丰度(metabolism),而百喜草则增加遗传信息过程丰度(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对于CAZy注释结果而言,柱花草主要增加糖基水解酶基因丰度,而百喜草则主要增加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和糖基水解酶基因丰度;土壤水溶性代谢物组合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壬酸、木酮糖、2-溴十二烷、3-十七碳烯和十七烷)和功能(壬酸、乙酰胺和环己烷);而土壤TN是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显着相关的土壤因子。(4)柱花草根际土壤CH/Cenz(几丁质酶/胞外水解酶活性之比)高于百喜草和对照(无植物);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表明柱花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氮素同化活性潜能,氮循环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百喜草和对照,但是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却低于百喜草和对照,柱花草土壤存在较丰富的一般氮循环类群Generalists(即参与多条氮循环路径的类群)。(5)生草不影响土壤无机磷库,但是影响磷组分之间的转化,显着降低磷酸铝盐(Al-P)含量而增加闭蓄态磷(O-P)的含量;柱花草显着增加土壤中稳性有机磷含量,有增加土壤总有机磷含量的趋势,而百喜草则与对照无差异;柱花草显着降低土壤的C/P,增强土壤磷酸酶活性;不同草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在群落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磷获取策略,柱花草根际土壤具有较高丰度的磷矿化基因和3-磷酸甘油转运系统基因、小分子C-P化合物的跨膜转运基因,而百喜草根际土壤含有更高丰度的无机磷转运蛋白基因、磷特异转运系统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的反向跨膜运输基因。(6)土壤有机碳(SDC)的含量远高于植物来源的有机碳(PDC),是维持细菌数量的重要有机碳类型;百喜草具有更高含量的PDC,柱花草PDC对微生物利用SDC具有明显的激发效应;PDC对根际微生物具有强烈的选择作用,砂培条件下细菌群落的不相似性和特有OTU比例大于土培群落,SDC的存在减弱了PDC对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作用。(7)百喜草的存在降低了根系凋落物的降解,柱花草的存在对根系凋落物的降解没有显着影响;生草改变了降解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生草对根系凋落物降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降解微生物群落的调控实现的;因生草引起的土壤养分的改变并不直接与凋落物降解相关,但是可以通过对降解微生物群落的作用间接影响凋落物的降解。(8)生草草种显着影响土壤NO3-含量,β-木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和氨氧化细菌amoA丰度,影响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根际土壤碳循环(β-葡萄糖苷酶和β-木糖苷酶活性)、氮循环(几丁质酶活性,narG、nirS和nosZ基因丰度)、磷循环(磷酸单酯酶活性和alp基因丰度)功能都具有根际效应;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也具有根际效应,两种植物根室微生物群落差异明显,而远根室区域则比较相似;土壤理化性状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微生物群落养分循环相关水解功能,而微生物群落组成对功能的直接效应则较小。这些结果表明,禾本科植和豆科植物作为生草草种能改变华南红壤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潜能,影响果园土壤养分循环。禾本科草种因其较大的有机碳输入而改变土壤有机碳和根际微生物群落,但是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均没有豆科草种强烈;豆科草种显着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和土壤氮循环、磷循环过程。本研究中不同草种养分效应的微生物机制表明,生草栽培果园应该根据果园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草种,禾本科和豆科草种混种可能实现双重养分效益。

赵雪乔,袁小环[9](2017)在《12种林下地被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林下地被植物的水土保持功能,分别运用室内茎叶浸泡法、静水崩析法、双环刀法对12种地被植物的茎叶截留雨水能力、土壤抗蚀性和渗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茎叶截留雨水最强的为拂子茅(Calamagrostis brachytricha)和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 picta),超过自身质量的40%;玉带草、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和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最大地提高了土壤抗蚀性;种植地被植物普遍地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的渗透系数,其中玉带草、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拂子茅、青绿苔草、披针叶苔草、硫华菊效果极显着。青绿苔草、披针叶苔草、玉带草、拂子茅的综合水土保持功能较强,适合林下栽植。

黄明逸,朱成立,韩以振,吴玉柏,金秋,李叶[10](2017)在《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小区的年产流产沙量表现为:裸地>撂荒地>林草地>灌草地>混种草地>人工草皮,植被对产沙的影响更大,纯草本措施更具直接拦沙作用;(2)降雨侵蚀力和地表覆盖程度是影响植被措施因子的主要因素,降雨侵蚀力集中的月份其植被措施因子值占到了年值的64.52%70.83%,随植被覆盖增加,降雨的影响明显减弱,植被的保土作用逐渐增强;(3)撂荒地、混种草、人工草皮、林草地和灌草地的植被措施因子年值(B)为0.499,0.184,0.048,0.266,0.224,说明后4种植被措施拥有良好的土壤保护能力,其抑制土壤侵蚀的效益指标均在70%以上,其中人工草皮达90%以上。

二、几种草被植物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草被植物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2.1.1 评价目的
        2.1.2 被评价对象
        2.1.3 评价者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2.1.5 权重系数
        2.1.6 综合评价模型
        2.1.7 评价结果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2.3.1 事前评价
        2.3.2 事中评价
        2.3.3 事后评价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2.4.1 确定研究范围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3.1 小区布设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3.3.3 典型相关分析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4.1.1 治沙沙障比选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4.3.1 评价对象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指标体系建立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方法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1.1.2 “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
        1.1.3 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差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辨析
        1.3.1 公园绿地
        1.3.2 地被植物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2.1.1 国外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2.1.2 国内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2.2.1 国外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2.2.2 国内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2.3 地被植物应用的相关理论
        2.3.1 生态学理论
        2.3.2 景观美学理论
        2.3.3 经济学原理
    2.4 国内外理论及应用研究评述
第3章 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案例分析
    3.1 国外相关案例
        3.1.1 伦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1.2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3.1.3 美国芝加哥卢瑞花园
    3.2 国内相关案例
        3.2.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2.2 上海世博公园
    3.3 国内外地被植物应用比较分析
        3.3.1 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比较
        3.3.2 地被植物景观营建技术比较
        3.3.3 地被植物景观效益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研究
    4.1 研究区及调研区域概况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调研区概况
    4.2 样点及样方设置
    4.3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4.3.1 频度计算方法
        4.3.2 物种重要值计算方法
        4.3.3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人工栽培地被植物物种组成及应用特征
        4.4.2 公园环境中景观绿地演化现象
        4.4.3 自生地被植物物种构成及物种多样性
    4.5 小结
第5章 地被植物工程应用实践分析
    5.1 项目简介
    5.2 地被植物应用现状
    5.3 地被植物种植设计策略
    5.4 工程应用效果评估
    5.5 小结
第6章 地被植物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6.1 宏观发展趋势
        6.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趋向于选择近自然植物群落
        6.1.2 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的规范化、准则化
    6.2 中观发展趋势
        6.2.1 国外野花草地营建进一步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
        6.2.2 国内传统的地被植物设计与管理模式趋向边缘化
        6.2.3 城市建设中单一草坪向野花花境及缀花草坪转化
    6.3 微观发展趋势
        6.3.1 地被植物选择应用回归乡土本色
        6.3.2 着手地被植物系统化研究
        6.3.3 地被植物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行发展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附录 B (国内地被植物研究现状文献梳理)
    附录 B-1: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
    附录 B-2:地被植物有关生理性的研究
    附录 B-3:地被植物的引种、快速繁殖与推广研究
    附录 B-4:地被植物有关景观建设的研究
附录 C (长沙市西湖公园地被植物名录)
    附录 C-1:长沙市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名录
    附录 C-2:长沙市西湖公园自生地被植物名录
致谢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低温环境条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不同恢复措施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3 不同恢复时间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1.2.1 矿区环境问题及矿区生态恢复概念
        1.2.2 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的基本途径
        1.2.3 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1.2.4 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低温对3 种人工栽培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2.1.2 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植被恢复效果比较
        2.1.3 不同恢复时间下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比较
        2.1.4 基于VOR/CVOR模型下的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评估
    2.2 研究目标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3.1 人工栽培种低温环境适应能力
        2.3.2 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
        2.3.3 植被和土壤随时间的演替变化规律
        2.3.4 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大小
    2.4 研究方法
        2.4.1 技术路线
        2.4.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低温对3种人工栽培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样地选择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气象资料的选取
        3.3.2 取样及指标测定
        3.3.3 越冬率测定
        3.3.4 土壤种子库测定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自然降温过程中日气温变化特征
        3.5.2 自然降温对3 种植物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5.3 自然降温对3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5.4 自然降温对3 种植物丙二醛及钾钠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3.5.5 自然降温条件下3 种植物抗寒性综合评价
        3.5.6 自然降温对3 种植物越冬率及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3.6 讨论
        3.6.1 低温胁迫下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变化规律
        3.6.2 低温胁迫下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变化规律
        3.6.3 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无机离子变化规律
        3.6.4 低温胁迫下不同栽培种抗寒性综合评价
        3.6.5 低温胁迫下植物越冬率及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基于改善低温环境条件的人工恢复措施研究
    4.1 引言
    4.2 样地选择与设计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指标的选取及测定
        4.3.2 指标的计算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不同抗寒措施下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5.2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5.3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被盖度变化特征
        4.5.4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物密度变化特征
        4.5.5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物高度变化特征
        4.5.6 不同抗寒措施下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
    4.6 讨论
        4.6.1 不同抗寒措施对人工建植草地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4.6.2 不同抗寒措施对人工建植草地生长特征的影响
    4.7 小结
第5章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影响
    5.1 引言
    5.2 样地选择与设计
    5.3 材料与方法
        5.3.1 植物生长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5.3.2 土壤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5.5.2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5.5.3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群落相似性的影响
        5.5.4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
        5.5.5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5.6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条件下植物和土壤的相关性
    5.6 讨论
        5.6.1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5.6.2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6.3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6.4 植物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5.6.5 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5.7 小结
第6章 不同施肥水平对植被恢复及土壤特征的影响
    6.1 引言
    6.2 样地选择与设计
    6.3 材料与方法
        6.3.1 植物生长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6.3.2 土壤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6.4 数据处理
    6.5 结果与分析
        6.5.1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群落物种组成
        6.5.2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群落结构变化
        6.5.3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群落相似性
        6.5.4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植被生长特征比较
        6.5.5 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6.5.6 不同施肥水平下植物生长和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
        6.5.7 施肥量与植物和土壤指标间的回归分析
    6.6 讨论
        6.6.1 不同施肥水平对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6.6.2 不同施肥水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6.3 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6.6.4 土壤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6.6.5 施肥量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6.7 小结
第7章 基于施肥和覆土措施的恢复效果比较研究
    7.1 引言
    7.2 样地选择与设计
    7.3 材料与方法
    7.4 数据处理
    7.5 结果与分析
        7.5.1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7.5.2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生长变化特征
        7.5.3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土壤氮磷钾含量变化特征
        7.5.4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土壤有机质及pH变化特征
        7.5.5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和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7.6 讨论
        7.6.1 不同恢复措施对人工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7.6.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生长特征的影响
        7.6.3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7.6.4 土壤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7.7 小结
第8章 不同恢复时间对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8.1 引言
    8.2 样地选择与设计
    8.3 材料与方法
    8.4 数据整理
    8.5 结果与分析
        8.5.1 不同恢复时间下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变化特征
        8.5.2 不同恢复时间下草地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8.5.3 不同恢复时间下草地群落相似性
        8.5.4 不同恢复时间下植物生长变化特征
        8.5.5 不同恢复时间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8.5.6 不同恢复时间下指标和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
        8.5.7 植物和土壤指标与恢复时间的回归分析及趋势预测
    8.6 讨论
        8.6.1 不同恢复时间对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8.6.2 不同恢复时间对人工草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8.6.3 不同恢复时间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8.6.4 不同恢复时间下的植被与土壤环境关系
        8.6.5 植被土壤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演变趋势
    8.7 小结
第9章 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9.1 引言
    9.2 VOR/CVOR的植被恢复潜力评判模型概述
    9.3 VOR/CVOR模型计算方法及解释
        9.3.1 参照系统的的确定
        9.3.2 基况(C)评价指数
        9.3.3 活力(V)评价指数
        9.3.4 组织力(O)评价指数
        9.3.5 恢复力(R)评价指数
        9.3.6 VOR/CVOR模型计算
    9.4 CVOR模型优化、OCVOR模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9.5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恢复潜力的划分
    9.6 恢复潜力评价对象
    9.7 结果与分析
        9.7.1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9.7.2 不同土壤厚度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9.7.3 不同施肥水平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9.7.4 基于施肥和覆土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9.7.5 不同恢复时间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9.7.6 基于回归模型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9.7.7 不同恢复措施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潜力综合比较
        9.7.8 基于VOR和 OCVOR的人工恢复措施重要性排序
    9.8 讨论
        9.8.1 对不同恢复措施的分类比较
        9.8.2 对不同恢复措施的综合比较
        9.8.3 不同恢复措施的重要性排序
    9.9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特色与创新之处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南水北调中线渠道边坡防护的植物适应性研究 ——以河南新郑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边坡生态防护的概念
        1.3.2 国内外植被防护技术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渠道护坡植被现状及适应性调查分析
        1.4.2 适应性实验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系现状
3 渠道护坡现状植被适应性调查分析
    3.1 渠道护坡植被调查
        3.1.1 样地的选取
        3.1.2 调研结果
        3.1.3 小结
    3.2 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2.1 样地布设
        3.2.2 调查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2.4 结果与分析
        3.2.5 小结与讨论
4 渠道边坡植被建植试验研究
    4.1 试验地选取
    4.2 植草实验模式(草种)选择
        4.2.1 草种选择的原则
        4.2.2 选择的草种
    4.3 建植方法
        4.3.1 基础处理
        4.3.2 建植
5 渠道边坡植草适种试验及评价
    5.1 植被适应性观测分析
        5.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小结
    5.2 适种植被与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变化
        5.2.1 研究的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结论
    5.3 水土流失防治能力观测分析
        5.3.1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5.3.2 试验设计依据
        5.3.3 试验设计方案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5 不同植被边坡防护效益评估
        5.3.6 小结
    5.4 养护管理及建议
        5.4.1 灌溉
        5.4.2 施肥
        5.4.3 修剪
        5.4.4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道路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1.1.2 乡村快速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3 乡村道路结合LID理念理性增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LID(低影响开发)理念
        1.4.2 乡村道路景观
        1.4.3 道路景观规划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 相关理论
        2.1.1 “绿道”理论
        2.1.2 “道路生态学”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2.2.1 村庄道路相关研究综述
        2.2.2 村庄道路景观研究综述
        2.2.3 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2.3 道路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生态道路优秀工程
    2.4 LID理念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2.4.1 国外LID相关研究进展
        2.4.2 国内LID相关研究进展
        2.4.3 国外典型实践案例分析——波特兰NE Siskiyou绿色街道
        2.4.4 国内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金华燕尾洲公园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技术框架探析
    3.1 村庄道路景观的特征、构成与作用
        3.1.1 村庄道路景观特征
        3.1.2 村庄道路景观的构成
        3.1.3 村庄道路景观作用
    3.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内涵特征
    3.3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村庄道路的耦合关系
        3.3.1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道路功能的关系
        3.3.2 道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的关系
    3.4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路径
        3.4.1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技术路线
        3.4.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措施方法
        3.4.3 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与一般规划对比
    3.5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目标导向
        3.5.1 宏观尺度: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土地
        3.5.2 中观尺度:尊重自然特征和自然过程
        3.5.3 微观尺度: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功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4.1 西安市调查研究
        4.1.1 西安市生态环境背景
        4.1.2 西安市降雨分布特征
        4.1.3 西安市土壤结构特征
        4.1.4 西安市河流水系概况
        4.1.5 西安市雨水径流水质
    4.2 西安市村庄道路调查研究
        4.2.1 西安市村庄道路类型
        4.2.2 西安市村庄道路等级
        4.2.3 西安市村庄道路结构
    4.3 西安市村庄道路现状问题解析
        4.3.1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生态问题
        4.3.2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景观问题
        4.3.3 村庄道路绿化管护不到位问题
    4.4 西安市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
        4.4.1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必要性
        4.4.2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可行性
    4.5 西安市村庄道路LID技术措施遴选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生态景观规划策略
    5.1 道路景观规划模式构建
        5.1.1 道路功能层面景观模式
        5.1.2 路域环境层面景观模式
        5.1.3 植物种植层面景观模式
    5.2 道路建设中生态影响的消减对策
        5.2.1 生态设计层面
        5.2.2 生态恢复层面
        5.2.3 生态补偿层面
    5.3 明确理解区域周围生态文化背景
    5.4 基于区域生态格局约束道路网络
        5.4.1 路网对景观生态格局功能的影响
        5.4.2 基于生态保护村庄路网布局策略
        5.4.3 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策略
    5.5 道路设施搭建雨水自然处理系统
        5.5.1 自然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2 山地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3 河谷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4 平原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6 生态道路设计降低环境负面影响
        5.6.1 路基生态设计
        5.6.2 路面生态设计
        5.6.3 路肩生态设计
        5.6.4 边坡生态设计
        5.6.5 广场生态设计
        5.6.6 动物保护措施
    5.7 适宜植物选配营造道路绿地景观
        5.7.1 植物在道路景观中的作用
        5.7.2 植物种类综合比选
        5.7.3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5.8 道路小品设施及其生态技术支撑
        5.8.1 道路小品设施
        5.8.2 生态技术使用
    5.9 相关管理机制配套及规定的补充
        5.9.1 施工过程保护生态
        5.9.2 运营期间注重生态
        5.9.3 控制道路交通影响
        5.9.4 道路文化传承
        5.9.5 公众参与机制
        5.9.6 政策管理规定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为例实证研究
    6.1 集贤镇殿镇村基础调查研究
    6.2 殿镇村村庄道路景观现状
        6.2.1 村庄生态区位
        6.2.2 村庄道路断面形式现状
        6.2.3 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现状
        6.2.4 低影响开发理念运用情况
        6.2.5 植物应用情况及使用频率
        6.2.6 道路附属设施现状
        6.2.7 道路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6.3 殿镇村道路生态景观规划
        6.3.1 道路断面结构优化
        6.3.2 硬质铺装材质改善
        6.3.3 道路景观绿化提升
        6.3.4 附属设施景观生态化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华南生草栽培果园中不同草种养分效益差异及其微生物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华南红壤坡地资源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2 果园生草栽培
        1.1.2.1 果园生草栽培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1.2.2 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1.2.3 果园生草栽培草种的选择
        1.1.3 植物种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1.4 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循环
        1.1.4.1 土壤碳循环
        1.1.4.2 土壤氮循环
        1.1.4.3 土壤磷循环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禾本科和豆科生草草种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方法
        2.2.2.1 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测定
        2.2.2.2 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含量的测定
        2.2.2.3 土壤DNA的提取、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PCR-DGGE
        2.2.2.4 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真菌ITS和土壤养分循环相关功能基因的qPCR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草和接种共生微生物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3.2 生草和接种共生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和球囊霉素土壤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
        2.3.3 生草和接种共生微生物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2.3.4 生草和接种共生微生物对细菌、真菌和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2.3.5 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禾本科和豆科生草草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方法
        3.2.2.1 土壤化学性状分析
        3.2.2.2 土壤DNA的提取和PCR-DGGE
        3.2.2.3 土壤细菌和真菌的qPCR
        3.2.2.4 16S rRNA基因和ITS基因的Miseq测序
        3.2.3 统计分析
        3.2.4 核酸登录号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草种对根际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2 不同草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3.3 不同草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3.3.4 不同生草草种类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百喜草和柱花草生草草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差异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2.2.1 土壤浸提液物质的GC-MS分析
        4.2.2.2 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草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4.3.2 生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4.3.3 生草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与微生物物种的联系
        4.3.4 土壤养分和浸提液代谢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百喜草和柱花草生草草种根际土壤氮循环及其相关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差异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方法
        5.2.2.1 土壤酶活性测定
        5.2.2.2 土壤氮循环基因及物种分析
        5.2.2.3 氮循环关键功能基因的qPCR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土壤氮碳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3.2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土壤氮循环和氮循环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3.3 一般微生物(Generalists)和特化微生物(Specialists)对氮循环的影响
        5.3.4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绝对丰度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百喜草和柱花草生草草种根际土壤磷循环及其相关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差异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试验方法
        6.2.2.1 土壤磷循环基因及物种分析
        6.2.2.2 磷循环关键功能基因的qPCR
        6.2.2.3 土壤C/P和磷酸酶活性测定
        6.2.2.4 土壤无机磷分级
        6.2.2.5 土壤有机磷分级
        6.2.3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分级的影响
        6.3.2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6.3.3 土壤磷组分与磷循环功能基因之间的关系
        6.3.4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土壤微生物磷循环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草植物来源的碳素和土壤有机质来源的碳素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设计
        7.2.2 试验方法
        7.2.2.1 土/砂有机碳含量测定
        7.2.2.2 土/砂DNA的提取、细菌16S rRNA基因的qPCR
        7.2.2.3 土/砂细菌16S rRNA基因的PCR-DGGE
        7.2.2.4 土/砂细菌16S rRNA基因的HiSeq测序
        7.2.3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土壤/石英砂中有机碳含量
        7.3.2 PDC和SDC对土/砂细菌丰度的影响
        7.3.3 PDC和SDC对土/砂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7.3.4 不同生草植物PDC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7.3.5 细菌群落结构的不相似性和相应的土/砂中不相似性贡献OTU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百喜草和柱花草对根系凋落物降解和降解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设计
        8.2.1.1 根系凋落物材料的准备
        8.2.1.2 降解试验
        8.2.2 试验方法
        8.2.2.1 根系凋落物降解质量损失和凋落物性状分析
        8.2.2.2 降解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8.2.2.3 凋落物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DGGE
        8.2.3 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百喜草和柱花草根系凋落物性状差异
        8.3.2 生草植物和凋落物种类对凋落物质量损失的影响
        8.3.3 生草植物和凋落物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8.3.4 生草和凋落物种类对分解者群落的影响
        8.3.5 生草植物通过对土壤养分和分解者群落结构的改变而影响凋落物的降解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百喜草和柱花草土壤养分循环及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差异
    9.1 前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试验设计
        9.2.2 试验方法
        9.2.2.1 土壤化学性状分析
        9.2.2.2 土壤PLFA的提取和检测
        9.2.2.3 土壤酶活性测定
        9.2.2.4 土壤DNA的提取和细菌16S rRNA基因的MiSeq测序
        9.2.2.5 功能基因的qPCR
        9.2.3 统计分析
    9.3 结果与分析
        9.3.1 草种和根际距离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9.3.2 草种和根际距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PLFAs和MiSeq测序)
        9.3.3 草种和根际距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9.3.4 草种和根际距离对土壤养分循环水解酶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9.3.5 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对土壤养分循环功能的影响
    9.4 讨论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全文总结
    10.1 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

(9)12种林下地被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和种植
    1.3 茎叶截留雨水测定
    1.4 土壤抗蚀性测定
    1.5 土壤容重测定
    1.6 土壤渗透系数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叶截留雨水功能分析
    2.2 土壤抗蚀性能分析
    2.3 土壤容重与渗透性能分析
3 讨论
    3.1 植物茎叶截留降水
    3.2 植物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3.3 植物对土壤容重与渗透性的影响
4 结论

(10)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布设
    1.2 计算方法
    1.3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雨侵蚀特征
    2.2 植被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植被因子年值及减沙效益分析
3 结论

四、几种草被植物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3]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D]. 廖晓晶. 湖南大学, 2020(08)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研究[D]. 杨鑫光. 青海大学, 2019
  • [6]南水北调中线渠道边坡防护的植物适应性研究 ——以河南新郑段为例[D]. 张丽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7]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D]. 陈延艺. 长安大学, 2019(01)
  • [8]华南生草栽培果园中不同草种养分效益差异及其微生物机制[D]. 周杨.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12种林下地被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 赵雪乔,袁小环.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4)
  • [10]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J]. 黄明逸,朱成立,韩以振,吴玉柏,金秋,李叶.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1)

标签:;  ;  ;  ;  ;  

几种草类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