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的写作心境及其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石德才[1](2011)在《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事,"面对大篇幅的英语字母,看到就头疼,更别说耐心地读完再做题了,"这是一些高中学生的心声。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把课本作为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媒介,忽视了学生自身阅读等综合能力的发展,长期下来,他们对文章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意思,并不能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心境,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越学越烦。老师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究新的有效方法,以引导学生克服阅读过程中的种种难题,让学生快乐阅读。
杨洪梅[2](2010)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文中指出激发和培养兴趣对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作文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兴趣做保证,只有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才能形成一种内心的自我追求,从而达到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因此,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写作教学似乎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作文研究成果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之低令人惊呼,不少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激情,没有少年儿童应有的童心稚气、风华正茂,作文写不出真切的生活感觉和体验,常常是言之无物,平庸无聊,形式呆板,无病呻吟,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甚至不少是废话连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一课题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它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为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关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虽已有不少研究和实践,但目前大多数中学生还是苦恼于写作。在这一背景下,我提出了本课题,我认为它仍是一个需进一步探索的领域。是当前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本文拟从学生的写作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影响和制约学生写作兴趣的因素,提出解决之道,目的在于通过多方面研究和实践,改变中学生写作现状,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也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进行写作训练带去一点启示。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我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蔡丽[3](2006)在《左翼小说的转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聚焦于1937——1945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书写历史,从小说文本书写范式在1942年间的巨大变化,勾画历史形迹,呈示文学内外因果关系,突出牵系多方的力量和行为在文学、文本内外生存中的调配和影响,从而尝试以文学历史的普遍问题勾连文学史现象关注和文本叙事建构两大系统,又以文学、文本多方力量和质素在系统各领域的映照和交互影响,以文学与历史的关键因子在文学史、文本的互为互现,尝试对此一时段文学史牵系多方又影响深远的品质作多向度、多层面的界定。第一章,从解放区文艺在小说书写上与苏区书写的断裂这一现象出发,梳理延安—解放区小说书写的文学渊源,从文本叙事的角度,确立左翼小说书写文本层次剥离的可行性,揭示其白话雅语、欧化长句对叙事意蕴的营造和话语权的昭示,并探讨了抒情、议论、对话、细节在左翼小说故事演绎中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仿真、对比、隐喻、象征等修辞在左翼小说文本建构中,从单纯、单一技巧运用到文本叙事理念的叙事历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左翼进入延安后,在保持自身写作风格和传承的前提下进行的写作调整,揭示调整行为在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和冲突。最后,在三、四十年代五四先锋文学系统和世界文学系统的参照中,确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延安左翼小说的历史位置并揭示他们可能有的书写面向,而在左翼自身的发展历史和三十年代末中华民族的时代现实梳理中,揭示左翼书写已经出现的不协调和将要面临的危机。第二章,着重探讨和呈现延安—解放区小说创作的生发力量在区域政治直接的政策规范和人员调控下,被历史性地重新布排的过程。本章深入探讨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揭示延安文艺界本身存在的浮躁之气,关注整风运动,在呈现双向持平的历史运动中,揭示左翼创作主体思想、生活和写作上的调整和转变,呈现新的写作需要对五四知识阶层书写延承的压抑。第三章,围绕1942—1945年解放区中短篇小说创作高峰,从短篇小说与故事的关系出发,揭示“故事”和“战争”对解放区短篇小说文本内外的整体规定,对古典话本传统的继承,对说—听叙事氛围的营造,以及在说—听叙事下,语言的村话传统、村庄生活情韵和现实阶级分野。同时呈现说—听叙事模式下的文本故事建构,揭示其中的力量对峙和外来者形象设置,凸现小说的传播性能。再则,本章还梳理了含蓄潜在的书写力量在围聚说事的大氛围中,通过某些技术处理和巧妙的暗示,将说—听模式置换为书写—阅读模式,从而赢得创作主体主导地位的文本叙事构建。最后,聚焦1937——1945年的文学历史,总结新文学书写历史、时代现实、左翼书写延承对此时段文学书写的合力塑造,勾勒社会、文学、作家、文本之间同一性的力量延伸和互为映现的关系舒张,由此定位历史的大趋势和文学书写转型的总体价值。同时,进入历史到人生、社会
俞其英[4](2000)在《中学生的写作心境及其培养》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学生的写作心境及其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的写作心境及其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去读 |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信息能力 |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
四、依靠课外阅读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培养语感 |
五、开展阅读活动,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
(2)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 |
(二) 学生作文选材单调,立意陈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
(三) 学生作文久练无长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
二、从学生——写作者的角度来关注影响写作的要素 |
(一) 兴趣与写作的关系 |
(二) 文化修养与写作的关系 |
三、制约写作兴趣的要素 |
(一) 学生方面的因素 |
(二) 家长方面的因素 |
(三) 教师方面的因素 |
(四) 学校方面的因素 |
四、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
(一) 学会积累,培养兴趣 |
(二) 放开限制,提高兴趣 |
(三)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四) 积极评价,培养兴趣 |
(五) 以成果为动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左翼小说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解放区文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延安-解放区小说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起点、落点 |
第三节 1937——1945 文学历史考察视角和问题探究的基本线索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的小说叙事源流、形态和历史定位 |
第一节 延安-解放区小说的书写源流 |
第二节 左翼进入延安前的小说叙事建构和审美呈现 |
第三节 1939——1942 年间延安左翼创作巡察 |
小结 文学史定位、可能的面向以及危机 |
第二章 延安—解放区小说创作力量的重新布排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的文艺氛围 |
第二节 延安左翼作家群艰难的改造历程 |
第三节 延安左翼创作职能、力量的重新布排 |
小结 左翼作家的艰难转型 |
第三章 1942—1945 解放区短篇小说 |
第一节 解放区短篇小说文本范式的规定性 |
第二节 说-听模式下的小说叙事 |
第三节 说-听叙事的溢出:书写-阅读范式的延承 |
小结 交流中取得协调的可能性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四、中学生的写作心境及其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J]. 石德才. 新课程(教研), 2011(07)
- [2]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D]. 杨洪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3]左翼小说的转型[D]. 蔡丽. 苏州大学, 2006(12)
- [4]中学生的写作心境及其培养[J]. 俞其英.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