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研发与生产

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研发与生产

一、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的研究、发展及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赵英伟,李霞,马忠才,彭智邦,刘金炽,邓家政,王建忠[1](2021)在《桉树无性系旋切单板质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5个6年生桉树无性系DH32-26、DH32-28、DH32-43、DH299-5和DH288-4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立木生长性状、原木出材率、出板率和旋切单板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出旋切单板品质最好的桉树无性系。结果表明:5个桉树无性系胸径、树高、枝下高呈极显着差异,树皮厚度呈显着差异;原木出板率呈显着差异;单板质量评价中的活结、死结、裂缝数量及其长度呈极显着差异,单板等级呈极显着差异;树高、材积、枝下高是影响一级板出板率的主要因子,活结数量、死结直径、最长裂缝是影响单板等级的主要因子。桉树各无性系间的差异能影响单板品质,综合得出桉树无性系DH32-43的旋切单板品质最好。

覃林波,李霞,赵英伟,熊涛,彭智邦,马忠才,王建忠[2](2021)在《东门杂交桉无性系生长变异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杂交桉无性系造林后生长变异情况,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6年生的35个杂交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4个生长性状及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和干形指数均值分别为11.7 cm、17.8m、0.1082m3和2.5,变异系数分别为26.7%、22.1%、60.2%、40.8%。单株材积均值排名前3的无性系分别为DH589-3、DH717-1、DH32-26,均值分别为0.159 93、0.144 42、0.144 20 m3。各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和无性系内均呈极显着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范围在0.88~0.96,单株重复力范围在0.66~0.87,重复力均在0.66以上,说明无性系遗传稳定性较好。

卢翠香,邓紫宇,任世奇,李昌荣,韦俊,郭东强,李建凡,陈健波[3](2021)在《11个桉树无性系木材性状比较与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为给桉树优良家系选择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桉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8个材性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树皮率、心材率、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和纤维比量的总体均值分别为13.23%、73.53%、0.538 g/cm3、955.98μm、8.75μm、54.98、1.09和79.59%。除心材率和纤维长度外,其他6个材性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树皮率与基本密度、长宽比和壁腔比呈极显着正相关,材性性状间可进行联合选择。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461~0.918,材性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初步筛选出生长和材性较优的5和6号无性系,可作为后续的良种选育对象。

熊涛,付朝阳,罗成龙,蒙圆沅,彭智邦,卢万鸿[4](2020)在《15个桉树无性系的适应性对比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桉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筛选适合广东、广西地区丰产适应性强的桉树无性系,为桉树多品系造林选育优良品种,本研究分析了15个桉树无性系在东门、雷州、梧州三个地点的生长表现,对不同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不同无性系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3.5 a生杂交桉无性系林分整体生长在3个试验点表现差异明显,3个试验点胸径、树高、材积具有丰富的变异。无性系Y9和Y12胸径、树高、材积对三个地点均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无性系Y15非常适应雷州和梧州地区种植,而Y8表现出对3个试验点均不适应,在选择中首先被淘汰。生产评价中排列靠后的无性系中也有表现优良的单株,无性系林分中,个体表现优良不仅与基因型有关,还与所处林地环境紧密相关,边缘效应和空间效益对无性系评价和单株生长影响极大。经比较,初步筛选出Y9、Y12两个优良无性系号,可作为后续良种选育的基础。

付朝阳[5](2019)在《15种杂交桉适生性与遗传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15个杂交桉无性系不同地点区域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基本生长性状、风害情况、丰产及稳定性分析以及相关遗传参数估算、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等,主要结论如下:1.3.5年生杂交桉无性系林分在雷州点生长表现最好,其次是东门点,梧州点生长表现最差。东门点表现最好的两个无性系为Y9、Y15,材积比对照品种分别高29.83%、15.17%;梧州点表现最好无性系为Y9、Y10,材积增益分别达32.22%、9.16%;雷州点优于对照的无性系有7个,表现最好的无性系为Y9,材积增益达63.72%。2.各无性系生长表现差异较大,三个点中无性系Y9的生长表现最好,无论是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排前列,具有良种的潜力。各无性系蓄积排名与生产排名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生产应用时,需要考虑品系的保存率。3.无性系Y9和Y12对三个地点均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无性系Y15非常适应雷州和梧州地区种植,而Y8表现出对3地点均不适应,在选择中首先被淘汰。4.根据综合分析,参试群体胸径、树高、材积均值分别为10.6cm、15.4m、0.0731m3;遗传力分别为0.4806、0.5857、0.4647;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16%、13.26%、27.37%;表型变异系数分别达16.09%、17.32%、40.15%。可以看出参试群体受中等遗传强度控制,环境对无性系生长影响很大。5.风害对各无性系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在三个点抗风性最好的无性系为Y7、Y9、Y6、Y15;从地点看,各无性系整体上风害情况表现为雷州>梧州>东门。在沿海台风地区可建议种植Y7、Y9、Y6、Y15品种,而无性系为Y8、Y10、Y1等建议种植在台风少的内陆地区。6.胸径,树高,材积在东门、梧州、雷州三个点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分别为0.46、-0.80、1.26;0.92、-1.94、1.01;-0.0023、-0.0200、0.0224。各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强度各不相同,互作效应强度与方向在无性系与地点间不同而发生变化,同一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向在同一个地点表现一致。

覃林波[6](2018)在《10年生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纤维特征变异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10年生13个杂交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试验林木的相关生长性状以及检测木材纤维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无性系试验林生长表现情况,探讨不同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纤维形态相关性及变异,主要结论如下:1.试验林分整体表现良好,保存率达63.47%,林分平均胸径17.56 cm、树高22.89 m、材积为0.3258 m3,枝下高11.55 m,干形指数3.36。2.胸径、树高、材积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单从蓄积均值指标评价,最优的无性系为GL9,最差为SH1,结合保存率进行生产评价,最优为U223,最差为GLGU12。3.试验林分林木基本密度均值为0.5332 g/cm3,最大无性系为M1,最小无性系为DH33-27。各无性系绝干密度整体表现为:边材密度>中材密度>心材密度规律。4.纤维长度变化范围878.24 μm~1068.75 μm,变异系数为4.95%,纤维长度均值为973.59 μm,最大品种为GL9,最小品种为SH1,木材纤维宽度变化范围为14.26 μm~17.94 μm,均值为16.26 μm,变异系数为6.91%,最大无性系为DH33-27,最小无性系为SH1。5.纤维双壁厚变化范围为6.47 μm~7.58 μm,均值为6.98 μm,变异系数为5.22%,最大无性系为DH32-13,最小无性系为SH1。6.纤维长宽比变化范围为57.96 μm~68.37 μm,均值为62.67 μm,最大无性系为U223,最小无性系为DH32-11;纤维壁腔比变化范围为0.68~1.02,均值为0.86,比值最大为DH32-13,最小为GU12;腔径比均值变化范围为0.52~0.61,均值为0.56,最大为GU5,最小为DH32-13。7.各无性系三个不同部位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径向变异上整体表现为:边材>中材>心材,而腔径比表现为:心材>中材>边材的规律。8.胸径与树高、干形指数、冠幅、纤维长度呈正相关;树高与枝下高、干形指数呈正相关;基本密度与纤维宽度呈负相关;纤维长度与纤维宽度呈正相关;纤维宽度与腔径和腔径比呈正相关。

张磊,熊涛,王建忠,石前,李丽芳,陈东林,唐再生,兰俊[7](2015)在《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东门林场多年来所做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进展以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大量桉树树种(种源、家系)的引进,在优良种源、林分及优良单株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杂交育种和子代测定,开展优树选择和无性繁殖,开发出优良无性系,并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试验,最终选育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造林。东门林场先后选育出1 800多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其中已有140多个在林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和应用,树立了东门的"DH"(东门杂交种)品牌形象,充分展示东门林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我国的桉树无性系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甘剑伟,潘智强,陶祖达[8](2014)在《重铸“东门”品牌——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桉树苗木产业纪实》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14年11月中旬止,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已销售"东门桉树"品牌苗木1.5亿株,同期增长了100%,预计到明年春的销售旺季,销售总量将达到2亿多株,占领广西8成以上的桉树种苗市场。从2013年6月起,八桂公司对广西桉树苗木的生产进行了整合。先停止对外出售良种桉树组培继代苗,控制优良桉树种质资源的外流,形成独家经营"东门"品牌的格局。后与广东湛江市有实力的育苗公司合作,组建湛江东门种苗有限公司,八桂公司扩大了苗木生产的规模,年生产良种桉树种苗木能力由1亿株上升到2.5亿株。

李昌荣,吴兵,陈东林,唐庆兰,张照远,吴晓东,兰俊[9](2014)在《尾巨桉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文中认为以广西东门林场15年生21个尾巨桉杂种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形质、材性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材积大于总体平均值的无性系有9个,单株材积最大的是DH33-27,达到0.772 2 m3,形质指标以DH32-28为最好,木材密度预测值最小的是DH15-3;方差分析表明,树冠在尾巨桉无性系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余8个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单株材积与胸径、树高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木材密度预测值与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干形、树冠相关关系不显着;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很大,纤维倾角的遗传变异系数和表型变异系数最大,木材密度预测值的无性系重复力和单株重复力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适合中大径材培育的无性系为DH32-28、DH33-27、DH32-26、DH33-20、DH33-9。

吴俊,陈健波,陈剑成,玉桂成,武丽花[10](2013)在《桉树无性系主要性状差异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对1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生长、分枝、通直度、树皮厚度及抗风性进行研究,表明无性系间的性状指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差异,E11和E7号无性系的单株材积分列第1、2位并显着高于其它10个参试无性系;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2个参试无性系分成6类,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选择。以产量、形质指标为选择目标,可选择E7、E11、E2、E8、E3号5个无性系;以抗风性强作为首选指标,则可选择抗风性强、产量中等至较好、形质中等的E12、E5、E1、E10、E6号无性系。

二、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的研究、发展及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的研究、发展及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桉树无性系旋切单板质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及取样
    1.3 数据处理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性系间生长性状比较
    2.2 无性系间出材率分析
    2.3 无性系间出板率分析
    2.4 生长性状与出板率相关性分析
    2.5 旋切单板质量评价分析
    2.6 单板等级与单板缺陷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东门杂交桉无性系生长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造林措施
    1.4 试验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状表型分析
    2.2 基本生长性状差异分析
    2.3 多重比较分析
    2.4 杂交桉无性系遗传参数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1个桉树无性系木材性状比较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指标测定
        1.2.1 树皮率测定
        1.2.2 心材率测定
        1.2.3 基本密度测定
        1.2.4 纤维特性测定
        1.2.5 纤维比量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性系材性分析
    2.2 材性相关分析
    2.3 材性遗传参数分析
    2.4 综合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4)15个桉树无性系的适应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统计与分析
        1.3.1 材积
        1.3.2 保存率
        1.3.3 方差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生长表现型分析
    2.2 3个点试验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分析
    2.3 各无性系生产稳定性分析
3 讨论和结论

(5)15种杂交桉适生性与遗传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杂交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2 桉树无性系研究现状
        1.2.3 桉树生长性状研究
        1.2.4 桉树抗逆性研究进展
    1.3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林调查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4.1 保存率
        2.4.2 风害分析
        2.4.3 一年多点试验方差分析
        2.4.4 一年多点品种稳定性分析
        2.4.5 遗传参数估算
        2.4.6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3.1.1 东门点试验林各无性系基本生长性状分析
        3.1.2 梧州点试验林各无性系基本生长性状分析
        3.1.3 雷州点试验林各无性系基本生长性状分析
        3.1.4 生长性状基本方差分析
    3.2 各试验点无性系生产评价
        3.2.1 东门点无性系评价
        3.2.2 梧州点无性系评价
        3.2.3 雷州点无性系评价
    3.3 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统计分析
        3.3.1 一年多点试验方差分析
        3.3.2 多点生长性状多重比较
    3.4 无性系丰产及稳定性分析
        3.4.1 胸径生长丰产及稳定性分析
        3.4.2 树高生长丰产及稳定性分析
        3.4.3 材积生长丰产及稳定性分析
        3.4.4 遗传参数分析
    3.5 抗风性评价
        3.5.1 东门点各无性系风害分析
        3.5.2 梧州点各无性系风害分析
        3.5.3 雷州点各无性系风害分析
        3.5.4 风害综合分析
    3.6 各桉树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3.6.1 各无性系3 个地点胸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3.6.2 各无性系3 个地点树高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3.6.3 各无性系3 个地点材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10年生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纤维特征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杂交桉发展历程及基本生物学特性
    1.3 杂交桉研究现状
        1.3.1 桉树杂交育种试验
        1.3.2 杂交桉优良子代筛选
        1.3.3 杂交桉无性系化及育苗技术
        1.3.4 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研究
    1.4 国内外桉树材性研究
        1.4.1 木材密度
        1.4.2 桉树纤维形态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2 试验材料及基本情况试验设计
    2.3 试验林调查与数据整理
    2.4 试验材料取样方法
    2.5 纤维各指标测定方法
        2.5.1 基本密度测定
        2.5.2 纤维形态的测定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6.1 保存率
        2.6.2 方差分析
        2.6.3 变异系数
        2.6.4 相关分析
        2.6.5 主成分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无性系生长、材质性状遗传变异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参试无性系基本生长性状及干形指标基本情况
        3.1.2 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材性性状基本方差分析
        3.1.3 聚类分析
    3.2 杂交桉木材密度变异
    3.3 无性系纤维形态分析
        3.3.1 纤维长度及其变异
        3.3.2 纤维宽度及变异
        3.3.3 纤维长宽比及变异
        3.3.4 纤维双壁厚
        3.3.5 纤维壁腔比
        3.3.6 纤维腔径比
    3.4 参试各无性系间主成分分析
    3.5 参试无性系各性状间相关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7)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桉树引种
2 有性繁殖
    2.1 纯种子代测定试验
    2.2 杂交育种试验
3 无性繁殖
    3.1 优树选择
        3.1.1 5 株优势木对比法
        3.1.2标准差法
        3.1.3绝对生长量评选法
    3.2 无性系对比试验
    3.3 无性系区域试验
4 结语

(8)重铸“东门”品牌——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桉树苗木产业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良种起源地
独一无二的优势
成本大幅降低
初具规模

(9)尾巨桉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无性系生长、材质性状比较
    2.2 生长、形质和材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2.3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2.4 各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2.5 主成分分析
3 结语

(10)桉树无性系主要性状差异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 1 参试无性系与试验设计
    2. 2 造林措施与造林时间
    2. 3 测定与分析方法
        2. 3. 1 试验林观测性状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 1 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性分析
        3. 1. 1 树高生长差异性分析
        3. 1. 2 胸径生长差异性分析
        3. 1. 3 单株材积差异性分析
    3. 2 无性系间形质性状和抗风性分析
    3. 3 无性系分类评价与选择
4 结论

四、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的研究、发展及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桉树无性系旋切单板质量对比研究[J]. 赵英伟,李霞,马忠才,彭智邦,刘金炽,邓家政,王建忠. 桉树科技, 2021(04)
  • [2]东门杂交桉无性系生长变异研究[J]. 覃林波,李霞,赵英伟,熊涛,彭智邦,马忠才,王建忠. 桉树科技, 2021(03)
  • [3]11个桉树无性系木材性状比较与选择[J]. 卢翠香,邓紫宇,任世奇,李昌荣,韦俊,郭东强,李建凡,陈健波. 广西林业科学, 2021(04)
  • [4]15个桉树无性系的适应性对比研究[J]. 熊涛,付朝阳,罗成龙,蒙圆沅,彭智邦,卢万鸿. 桉树科技, 2020(02)
  • [5]15种杂交桉适生性与遗传差异性研究[D]. 付朝阳. 广西大学, 2019(06)
  • [6]10年生杂交桉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纤维特征变异研究[D]. 覃林波. 广西大学, 2018(06)
  • [7]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概述[J]. 张磊,熊涛,王建忠,石前,李丽芳,陈东林,唐再生,兰俊. 桉树科技, 2015(01)
  • [8]重铸“东门”品牌——广西八桂林木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桉树苗木产业纪实[J]. 甘剑伟,潘智强,陶祖达. 广西林业, 2014(11)
  • [9]尾巨桉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J]. 李昌荣,吴兵,陈东林,唐庆兰,张照远,吴晓东,兰俊.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4)
  • [10]桉树无性系主要性状差异分析与评价[J]. 吴俊,陈健波,陈剑成,玉桂成,武丽花. 广西林业科学, 2013(04)

标签:;  ;  ;  

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研发与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