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语文课“四步”教学法(论文文献综述)
慕世杰[1](2021)在《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兴起到现在已经衍生到学科教学的众多领域,对于语文学科的指导也有所涉及。本文通过深刻解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对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试图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论透视,结合建构主义相关教学模式探究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教学应对策略。以期更新教师教学的理念,提升教学的技能,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建构、情感建构、能力建构以及素养建构。解决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的现实问题,迎合新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尽管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等理论在教学课堂上有所呈现,但是存在系统性不强,教师重视程度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建构主义理论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好的结合指导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出发,指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最后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做出介绍。第一章主要从建构主义视域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出发,分别介绍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论知识和概念界定。第二章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知识观和教学观进行分解设置具体问题,选取河南省内几所高中展开问卷调查,根路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剖析。具体表现在教师层面:“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信息化课堂的水平不足”;学生层面:“情感建构不足”、“素养建构不足”、“思维建构不足”和“知识建构不足”。第三章是在第二章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提出解决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问题的具体策略。并提出用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观和教学观方面结合情境教学,合作协商,学习共同体等理论给予教师自身和教师教学合理化建议,给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
李童耕[2](2021)在《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五二”教学模式是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发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及操作方法大不相同,它的核心理念包含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四个层面,它的操作方法包含三大环节、九大步骤,它的得名就来源于其操作方法,即课前对学生、教案两方面的准备,课堂上的五步学习法,课下对学情、教情两方面的反馈。“二五二”教学模式具有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传统思维方式等多种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弊病,包括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导致的评价结果偏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导致的课堂实施效率不高,学生水平不一导致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受阻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完善相应评价机制,转变教师授课理念及学生思考方式,使新课改深入人心,使“二五二”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同时,提高教师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二五二”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在上述策略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在栾川一高时的具体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的开展情况,归纳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的系统性实施方案,以期达到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高中语文教学。
宋贝贝[3](2021)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和对初中阅读方面的要求,当今时代的教育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合作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自主探究的精神。分组教学法的应用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探究性和有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利于教师对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对分组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古诗词阅读与其他体裁的阅读不同,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一线师生的古诗词分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教师存在临时整合、捕捉信息能力不够,参与讨论缺少方法,挖掘启发不到位,诗境诗情不生动等问题,学生则存在思路不清且缺乏归纳,质疑释疑和创造力不足,思考讨论不够深入全面,合作缺方法且表达不准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思考如何有效组织初中古诗词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建议教师应预设突发状况,及时有效记录反馈;遵循参与讨论原则,抓核心问题;任务设置合理明确,提供脚手架;联系生活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课外觅知音。要求学生应加强思维训练,从任务出发;培养问题意识,学会一问多方案;提升合作互助能力,多视角挖本质;掌握更新合作技能,提升合作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对提出的建议进行实践和深刻反思。
杨婷[4](2021)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A小学为例》文中指出
王思维[5](2021)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小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剖析人物形象、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然而,当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呈现出较多问题,如小说学习套路化等。因此,小说应该如何教成为中小学关注的热门问题。本研究立足当下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试图将由国外引入的项目式学习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去。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与语文教学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得益彰。目前来看,虽然项目式学习与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融合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二者的融合应用必是可行之举。本论文历经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教学实践等过程,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概述;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目前,师生双方皆对项目式学习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对项目式学习认识不彻底、理解不到位等问题。第三部分,探索出项目式学习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流程,并开展了小说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获得较为显着的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意识。第四部分,分析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四大改进策略。一是要树立正确的项目式学习观,二是强化项目式学习的过程管理,三是制定系统有效的评价标准,四是寻求学校、家庭等多方支持。在笔者实践的项目案例中,学生经历了从项目启动、知识与能力建构、探索合作与形成成果、评价总结等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普遍对小说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虽然教学中遇到不少难题,仍存在些许不足,但学生自信的课堂表现、丰硕的项目成果给予笔者莫大的鼓励。本文作为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期改善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普遍问题,为更有效的推进项目式学习与小说阅读教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曾庆媚[6](2020)在《“一环四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一环四步"教学法的应用:对教材内容、学情进行深入分析,做好教学准备,并根据"明确要求—自主学习—互动检测—精炼强化"的程序实施教学,以发挥该方法的优势。
常晓雪[7](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和“一纲一本”的编写理念的指导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应运而生。随着教材改革,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统编版把“自读课教学”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自读课文篇目将近占整个初中教材的三分之一,凸显了自读课教学的重要价值。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缺少对“自读课”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引,把“自读课”上成“教读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违反了“三位一体”教材编写理念的初衷,不能达到自读课的教学要求,基于此,尝试进行对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方面论述。第二个部分是关于自读课教学的理论,了解自读的概念,明确自读课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以此建构自读课教学理论,为自读课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个部分是对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概述和自读课教学程序的角度,为教学研究提供教学的框架和实施步骤。第四部分是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主要是运用自读课教学程序对“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文本”进行教学设计与分析,为自读课实践提供参考价值。第五部分是统编版自读课教学的启示,主要从自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自读课教学环节指导的角度,总结自读课教学的启示。
焦阳[8](2020)在《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社会环境对古诗教学的呼唤、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以及实际教学内容增加的三方面需要,小学古诗教学举足轻重。但在现实教学中仍以单一的讲授式为主,对培养学生古诗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方面欠佳。而故事化微课能够打破学生对古诗因时空限制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将非故事型题材的古诗进行故事化的转变,解决小学生认知困难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故事教学法进行小学语文古诗的故事化微课设计与应用,以此提高学生古诗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认识到已有研究现状的两点不足即微课与古诗教学的研究关注较少,而且重点集中在技术层面的设计,针对性欠佳。其次,对调研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在转变学生学习认知和改善教学方式上的必要性以及故事对微课、故事化微课对小学语文古诗的适用性。最后,依据小学古诗教学内容,从三个维度将古诗划分为写实类和情感类。依据相关理论从叙事学的视角出发,按照古诗故事化的六要素分别设计两类微课,并以前人的四步故事教学法为参考,设计出有内部循环的五步故事教学应用流程即故事导入、故事讲解、故事演绎、课堂练习、故事编写并用于实践教学。在案例实践结束后,对古诗故事化微课设计与应用效果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古诗故事化微课能加深学生古诗知识的理解,能提高学生古诗情感的体验,但也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师缺乏正确认知、微课制作水平较低、学生起点能力不同要求各异。依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作为一线教师古诗故事化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参考: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古诗故事化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深度分析内容,创新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设计形式;尊重学生古诗学习差异,合理选择古诗故事化微课应用方式;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制作能力。
黄夏[9](2020)在《初中语文阅读悬念教学法之行动研究 ——以W中学S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不高和缺乏期待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老师囿于传统教学方式、不会在语文课堂中加以创新,而创新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教学中设置悬念艺术。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将悬念教学法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使悬念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以唤醒学生的期待视野,重新提起对语文课堂的兴趣。研究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行动研究和语文悬念教学法进行界定。行动研究是教育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由采取行动的人为了实施某种具体教育行为而展开的规范的探究过程;语文悬念教学法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活动中,利用文本内容的矛盾、反差和空白,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体现课堂智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语文悬念教学法的行动研究就是将语文悬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在教学行为之中,跟踪考察其实验过程,以检验悬念教学法的影响与效果的一种行动研究方法。其次,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悬念教学法的实施开展调查和三次实验。本次行动研究的对象为W中学八(三)班学生,模式采用的是勒温的行动研究的模式,行动研究者包括笔者和指导老师两个人。为了了解师生在实施悬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本研究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调查:一是对W中学八年级的几位老师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悬念教学意义、实施以及问题的看法;二是以问卷调查考察学生对悬念教学法的理解和看法。之后是三次行动研究,制定好行动研究方案之后便是执行计划。行动研究的文本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和两篇名着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在每轮行动研究中,指导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并根据指标填写了课堂观察表。在每次行动研究之后,都会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三轮行动研究之后,进行了调查问卷后测,并从阅读兴趣、课堂思维活跃程度、语文阅读兴趣和语文阅读得分率四个主要方面与前测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悬念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变化。最后,指导老师和学生对笔者的行动研究给出了建议,笔者在行动研究之中也尝试总结出了悬念教学法的设置原则。
陶享荣[10](2020)在《“猜-读-思-说”四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是:读前讲词汇,读中逐句翻译、读后刷题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失去英语阅读的持久兴趣,不利于英语阅读习惯的有效培养。针对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本研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要求,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笔者执教的六年级2个班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学期(5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前,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以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理论基础,在结合绘本阅读能力的相关解读的基础上,建构了“猜—读—思—说”四步教学法,并由此展开实验。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是:“猜—读—思—说”四步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实验后,通过SPSS22.0数据统计软件对学生的后测成绩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绘本阅读学习后对于英语阅读的相关态度。由此得出结论:建立在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的“猜—读—思—说”四步教学法是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对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绘本阅读材料的选择、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以及评价等环节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本研究旨在证实有效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的同时,为同行教师的教学实验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浅谈语文课“四步”教学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语文课“四步”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步骤和方法 |
第一章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
1.1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3 建构主义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应用的必要性 |
1.4 基于建构主义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透视 |
第二章 建构主义视域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
2.1 调查问卷设置及实施 |
2.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建构主义视域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策略 |
3.1 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启示 |
3.2 建构主义视域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策略 |
3.3 建构主义视域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学生作文展示 |
致谢 |
(2)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概述 |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内涵 |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
(一)教学目标以“传授知识”为主 |
(二)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 |
(三)考核标准以“应试”为主 |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四、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
五、传统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
六、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变革 |
第二章 “二五二”教学模式的概述 |
一、内涵 |
二、特点 |
(一)针对性 |
(二)创新性 |
(三)自主性 |
(四)启发性 |
(五)系统性 |
(六)完整性 |
三、理论依据 |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 |
(二)哲学理论依据 |
四、基本流程 |
(一)课前准备环节 |
(二)课堂操作环节 |
(三)课后反馈环节 |
五、意义 |
(一)课堂学习方式方面 |
(二)学生思维能力方面 |
(三)教师教学理念方面 |
第三章 “二五二”教学模式在不同语文课型中的应用 |
一、文本讲授课 |
(一)诗歌 |
(二)文言文 |
(三)小说 |
(四)戏剧 |
(五)散文 |
二、练习讲评课 |
(一)基本操作流程 |
(二)注意事项 |
三、作文指导课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堂操作 |
(三)课后反馈 |
四、阅读探究课 |
(一)明确目标 |
(二)自主学习 |
(三)质疑探究 |
(四)总结阅读 |
五、思维训练课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堂操作 |
(三)课后反馈 |
六、复习提升课 |
(一)关于复习提升课教学流程的总体介绍 |
(二)具体分类介绍 |
第四章 “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情况及效果评估 |
一、“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 |
(一)学校重视“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 |
(二)教师对“二五二”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 |
(三)学生对“二五二”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及其所受到的影响 |
二、“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 |
(一)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成绩显着提高 |
(二)课堂氛围有所改善,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
(三)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方式有所转变 |
(四)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
(五)团队智慧得到发挥,教师能力得以提升 |
第五章 “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反思及策略研究 |
一、“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一)学校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二、“二五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 |
(一)学校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问卷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 |
(一)小组合作学习 |
(二)分组教学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一章 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可行性及教学现状 |
一、古诗词分组教学的可行性 |
(一)中学生发展特点 |
(二)各学科广泛应用 |
(三)古诗词文本鉴赏 |
二、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
(一)当代社会教育的发展现状 |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三)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要求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 |
(五)古诗词中分组教学的独特性 |
三、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现状 |
(一)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三)教师在分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四)学生在分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应用问题的原则及对策 |
一、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的原则 |
(一)真实性原则 |
(二)合理性原则 |
(三)主体性原则 |
(四)整体性原则 |
(五)延展性原则 |
(六)实践性原则 |
二、教师应用对策建议 |
(一)及时有效记录反馈,预设突发状况 |
(二)遵循参与讨论原则,抓核心问题 |
(三)任务设置合理明确,提供脚手架 |
(四)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课外觅知音 |
三、师生合作对策建议 |
(一)加强思维训练,从任务出发 |
(二)培养问题意识,一问多方案 |
(三)提升合作互助能力,多视角挖本质 |
(四)掌握更新合作技能,高效率促发展 |
第三章 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的运用及反思 |
一、综述流程 |
(一)分组吟读欣赏 |
(二)分组研读拓展 |
(三)分组阅读实践 |
二、效果分析 |
(一)课堂效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初中古诗词分组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
(一)教学效果评价 |
(二)教学效果反思 |
四、教学运用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清单 |
图清单 |
致谢 |
(5)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项目式学习对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一、弥补传统小说阅读教学的短板 |
二、推动小说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 |
第五节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
二、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
三、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
四、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
第一章 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发现学习理论 |
三、合作学习理论 |
第二节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
一、概念界定 |
二、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项目式学习的基本要素 |
一、问题 |
二、学生 |
三、教师 |
第四节 项目式学习的操作流程 |
一、准备阶段 |
二、开展阶段 |
三、评价阶段 |
第二章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 |
三、调查样本的选取 |
四、调查过程的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一、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问题归纳及分析 |
一、对项目式学习期望高、实践少 |
二、对项目式学习理解不彻底 |
三、项目式学习开展效果欠佳 |
第三章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第一节 具体操作流程建构 |
一、准备阶段 |
二、开展阶段 |
三、总结阶段 |
第二节 实践案例及分析 |
一、项目简介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成果 |
四、教学成效与反思 |
第四章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
第一节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
一、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不到位 |
二、项目式学习课程耗时较长 |
三、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多 |
四、学生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不强 |
第二节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应用中的策略 |
一、树立正确的项目式学习观 |
二、强化项目式学习的过程管理 |
三、制定系统有效的评价标准 |
四、寻求学校、家庭等多方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二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三 项目式学习成果作品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自读课的内涵 |
一、自读的概念 |
二、自读课的概念 |
第二节 自读课的特点和意义 |
一、自读课的特点 |
二、自读课的意义 |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自读课的教学模式概述 |
一、自读课教学模式内涵 |
二、自读课教学模式结构 |
三、自读课教学模式类型 |
第二节 自读课教学程序 |
一、自读课教学程序设计思路 |
二、自读课教学程序使用建议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
第一节 文学类文本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
一、散文教学示例——以《昆明的雨》为例 |
二、小说教学示例——以《孤独之旅》为例 |
第二节 非文学类文本自读课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
一、实用类文本教学示例——以《美丽的颜色》为例 |
二、论述类文本教学示例——以《马说》为例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自读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启示 |
一、引导分寸要适度,教师学生需互信 |
二、提问时机需恰当,学习工具要齐全 |
三、个性表达要提倡,阅读评价重过程 |
第二节 “自读课”教学环节指导的启示 |
一、教学目标:精准制定,因文定教 |
二、教学过程:以学定教,适度引导 |
三、教学评价:多维指向,优化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迫切的需要:古诗教学备受重视 |
1.1.2 现实的反差:小学古诗教学效果欠佳 |
1.1.3 技术的支持:故事化微课设计的优势分析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故事教学法的研究 |
1.3.3 微课在小学语文古诗的应用研究 |
1.3.4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微课的应用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实践调研与价值分析 |
2.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
2.1.1 学生对古诗学习认知有偏差 |
2.1.2 当前古诗教学方式制约学生古诗学习 |
2.1.3 教师缺乏古诗教学方式变革指导 |
2.2 故事化微课对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必要性 |
2.2.1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转变学生古诗学习认知 |
2.2.2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优化传统教学方式 |
2.3 故事化微课对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适用性 |
2.3.1 故事对于微课的适用性 |
2.3.2 故事化微课对于小学语文古诗的适用性 |
第三章 古诗故事化微课的设计流程与应用路径 |
3.1 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2 微型学习理论 |
3.1.3 认知工具理论 |
3.1.4 ADDIE模型 |
3.2 古诗故事化微课的设计与实现 |
3.2.1 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的特点分析 |
3.2.2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教学设计 |
3.2.3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实现策略 |
3.3 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应用及评价 |
3.3.1 四步故事教学法的分析与反思 |
3.3.2 五步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
3.3.3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应用评价 |
第四章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案例设计与应用解析 |
4.1 写实类古诗故事化微课的案例设计与应用 |
4.1.1 《望洞庭》课例分析 |
4.1.2 《望洞庭》故事化微课设计 |
4.1.3 《望洞庭》故事化微课开发 |
4.1.4 《望洞庭》故事化微课应用 |
4.1.5 《望洞庭》故事化微课应用评价 |
4.2 情感类古诗故事化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 |
4.2.1 《出塞》课例分析 |
4.2.2 《出塞》故事化微课设计 |
4.2.3 《出塞》故事化微课开发 |
4.2.4 《出塞》故事化微课应用 |
4.2.5 《出塞》故事化微课应用评价 |
第五章 应用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教学效果分析 |
5.1 古诗故事化微课转变学生学习认知 |
5.2 古诗故事化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5.2.1 学生对故事化微课辅助古诗教学方式的感受 |
5.2.2 学生对故事化微课辅助古诗教学的使用意愿 |
5.3 古诗故事化微课改善学生学习效果 |
5.3.1 古诗故事化微课教学前成绩测验 |
5.3.2 古诗故事化微课教学后成绩测验 |
5.3.3 成绩测验情况总结分析 |
5.4 古诗故事化微课指导教师革新教学 |
5.4.1 古诗故事化微课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角色转换 |
5.4.2 古诗故事化微课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
5.5 研究结论 |
5.5.1 古诗故事化微课能加深学生古诗知识的理解 |
5.5.2 古诗故事化微课能提高学生古诗情感的体验 |
5.5.3 古诗故事化微课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
第六章 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设计及应用的建议 |
6.1 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古诗故事化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
6.2 深度分析内容,创新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设计类型 |
6.3 尊重学生差异,合理选择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应用方式 |
6.4 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制作能力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古诗微课教学效果”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D《望洞庭》练习题 |
附录 E《出塞》练习题 |
附录 F“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古诗微课教学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9)初中语文阅读悬念教学法之行动研究 ——以W中学S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语文悬念教学法 |
二、行动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在悬念教学中的意义 |
二、行动研究的模式 |
三、研究过程 |
第三节 研究情况说明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人员 |
第二章 行动研究前 |
第一节 访谈法 |
第二节 设计调查问卷 |
第三节 W中学S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情况的概况 |
一、S班语文阅读兴趣 |
二、S班语文课堂思维活跃程度 |
三、S班语文课堂效率 |
四、S班阅读得分率 |
五、其他 |
六、现状与总结 |
第三章 三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第一轮的行动研究 |
一、选篇缘由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课堂设置的悬念艺术 |
四、悬念教学镜头呈现——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 |
五、教学实施效果 |
六、教学反思 |
第二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选篇缘由 |
二、教学目标 |
三、悬念设置艺术 |
四、悬念教学镜头呈现——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
五、教学实施效果 |
六、教学反思 |
第三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选篇缘由 |
二、教学目标 |
三、悬念设置艺术 |
四、悬念教学镜头呈现——以《昆虫记》为例 |
五、教学实施效果 |
六、教学反思 |
第四章 行动研究评估 |
第一节 学生的变化 |
一、S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前后对比 |
二、S班学生语文课堂思维活跃程度前后对比 |
三、S班课堂效率前后对比 |
四、S班语文阅读得分率前后对比 |
五、其他 |
六、总结 |
第二节 老师的变化 |
一、悬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多样化 |
二、悬念教学在教学形式中的多样化 |
第五章 行动研究后: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结论 |
一、悬念教学法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
二、悬念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内驱力 |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建议 |
一、教师的建议 |
二、学生的建议 |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反思 |
一、悬念设置应具有价值性 |
二、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
三、将悬念运用在写作教学之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猜-读-思-说”四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绘本 |
2.1.2 绘本阅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
2.2.2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3.3.1 确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3.2 建构“猜—读—思—说”教学法 |
3.3.3 实施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验 |
3.3.4 总结阶段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实验前后测试 |
4.1.1 实验前测成绩统计与讨论 |
4.1.2 实验后测试成绩与讨论 |
4.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统计与讨论 |
4.3 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
5.1 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绘本阅读材料 |
5.2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有效提问 |
5.3 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
5.4 做到评价方式和评价形式多样化 |
第6章 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建议 |
6.1 主要发现 |
6.2 教学建议 |
6.2.1 教学前注意以图导问,预测内容 |
6.2.2 教学中注意以问导思,以“问”带读 |
6.2.3 教学后注意以读导“说”,鼓励输出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绘本选择及教学目标 |
附录 B 关于“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关于“小学生绘本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D 前测试卷 |
附录 E 后测试卷 |
致谢 |
四、浅谈语文课“四步”教学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研究[D]. 慕世杰.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栾川一高“二五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D]. 李童耕.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应用研究[D]. 宋贝贝.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4]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A小学为例[D]. 杨婷. 宁夏大学, 2021
- [5]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思维.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6]“一环四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小英雄雨来》为例[J]. 曾庆媚. 广西教育, 2020(45)
- [7]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研究[D]. 常晓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小学语文古诗故事化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焦阳. 河北大学, 2020(08)
- [9]初中语文阅读悬念教学法之行动研究 ——以W中学S班为例[D]. 黄夏.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猜-读-思-说”四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陶享荣.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