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104在某型飞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北樵[1](2021)在《某型装甲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型装甲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在提高装备战技性能的同时,也使得其使用、维修、保障消耗随之急剧增加。因此,如何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成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转型的突破口。本文以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在某型装甲装备上的应用为例,在详细对比现有故障预测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装甲装备电气系统结构和故障机理,研发了“某型装甲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系统”,为该技术在装甲装备上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论文对电气系统结构和故障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基本原理和基于数据驱动与概率统计相结合的故障预测方法,并针对某一具体型号装甲装备开展了实践应用研究。整体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通过对嵌入式数据处理软件和嵌入式采集设备的详细介绍,说明了嵌入式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对装备数据分析软件的工作原理和算法编写思路进行了详细说明,开展了相关的实车数据测试和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理论:通过电气系统结构和故障机理分析,明确了故障预测技术实现的条件和基础,对现有故障预测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确定了本文所采用的故障预测方法。2、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应用研究:对基于数据驱动与概率统计相结合的故障预测算法开展了应用研究,探索了Baum-Welch算法与Simulate Anneal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改进优化方法,针对某一具体型号装甲装备开展系统研制和功能测试。本文所述“某型装甲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系统”,经实车综合测试,能够精准监控装备实时运行状态,发现已有电气系统故障,对故障发展趋势进行有效分析判断,实现故障预测功能,为装甲装备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王麒[2](2021)在《基于PC104架构的时间域航空电磁多信息流数据收录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时间域电磁法(TEM)在探测方面具有工作效率高、分辨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随着对地下金属类矿产资源的深入开发,TEM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航空TEM技术已日趋完善,TEM系统正朝着高可靠性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如何提高收录系统对晚期二次场信号的分辨能力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着眼于新一代收录系统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基于PC104架构设计了新一代的收录系统。该架构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的特点,与目前国内的CHTEM收录系统对比,整体系统高度缩小了一半,重量减轻了五分之四。时间域航空电磁领域二次场电压信号频率范围为0.1Hz~50k Hz,且发射系统关断后二次场电压信号衰减快、晚期量级为10-6V。基于二次场信号的上述特征,所以采用了24位A/D芯片CS5381进行电磁信号的收录,采样率为192k Sa/s。针对收录系统无法驱动发射系统发射双极性一次场脉冲信号的问题,本文设计并研制了基于PC104架构的FPGA航空电磁同步板卡。采用边沿检测技术将采集卡输出的采样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并分频,实现了收录系统向发射系统发射50Hz同步信号的目的。同时,采用时间戳的思想,运用串口字符检测技术,本文将GPS模块与数据采集卡模块两套异步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关联与整合,设计了UART通讯协议下的FPGA接收模块与串口流信息发送模块。经理论分析,相邻1Hz条件下,GPS的时间戳相差为192000,此时关联精度达到了5.2μs。该同步方案规避了PXI架构收录系统中使用的同步卡,采用数字逻辑电路的方法实现了系统之间的同步,且利用FPGA形成时间戳的信息关联方案也优于上一代收录系统利用上位机软件实现的ms级别的同步方法。针对多种信息的获取、显示与存储问题,在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下,本文利用多线程技术与队列技术,采用“乒乓”操作的方式实现了大数据量电磁信息的连续采集,并采用状态机的思想将不同的采集阶段划分。相较于Lab VIEW上位机软件,该方法实现了收录效率的提升。除实时收录软件外,本文还设计了适用于该收录系统的滤波方案,完成了对航空电磁数据的预处理。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滤波,将高频噪声的消除,使二次场电压信号更加平滑。本文通过对新的架构、硬件同步电路、软件上位机进行设计,研制了基于PC104架构的时间域航空电磁多信息流数据收录系统,并完成了室内及室外对收录系统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收录系统可以实现192k Sa/s采样率下三分量电压信息、发射电流信息和GPS串行信息的收录。通过对收录到的GPS时间戳进行分析,验证了同步关联方案的正确性。最后,收录系统完成了异常体实验,并利用航空电磁领域的抽道方案验证了异常金属体的存在。
牛帅旭[3](2021)在《望远镜中基于倾斜镜的振动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望远镜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天文观测以及空间光通信领域,然而系统在实现目标跟踪及成像时会受到风振、载体振动、设备振动及本身机械结构振动等的影响,从而导致视轴抖动影响跟踪精度,于是抑制振动成为提升望远镜系统性能的关键。倾斜镜的应用使得望远镜系统的跟踪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是获取微弧度甚至亚微弧度的核心。因此,望远镜中基于倾斜镜的振动抑制技术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目前已有的振动抑制方法却面临以下三类问题:1、基于比例-积分控制器的经典的闭环反馈控制方法的振动抑制能力有限。由于图像传感器具有低采样、高延时的特点限制了系统的闭环带宽,使得基于比例-积分控制器的经典的反馈控制方法难以达到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2、增加惯性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光纤陀螺等)测量振动从而将振动进行前馈控制的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些优化的控制算法(如LQG、H2/H∞、DOB等)虽对望远镜系统的振动抑制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也面临系统复杂度提升的难题,且结果会受到传感器噪声、振动估计不准确及模型辨识不精准的制约。3、振动的类型多样、形式复杂。系统中的振动可能是全频段的,且不仅会存在大幅、窄带的尖峰振动,同时也可能有存在范围广、能量较大的宽频带振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Youla参数化控制器结构及扰动观测器的基本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的Youla参数化的扰动观测器,将振动抑制问题转化为了Q滤波器的设计及参数优化的问题,不仅简化了设计难度,还降低了系统的振动抑制能力对精确的系统模型的依赖。继而,本文在基于误差的Youla参数化的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根据振动类型的不同提出了以下三种振动抑制方法:1、针对望远镜系统中的窄带尖峰振动严重影响其性能这一问题,结合窄带对偶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窄带振动抑制方法。2、针对望远镜系统中存在范围广、能量较大的宽带振动严重影响系统性能这一问题,在窄带振动抑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级联优化滤波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宽频带振动抑制方法。3、望远镜系统中的振动可能存在于系统的任何频段,于是本文在改进的基于误差的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结合低通滤波器及窄带对偶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全频振动抑制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全频振动抑制能力。此外,本文在对提出的三种振动抑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及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压电陶瓷的倾斜镜实验验证系统,验证了上述三种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最后,经过对研究内容的优势及不足的总结,本文指出了以下三个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1、研究带宽之外的振动的抑制方法。本文研究的振动抑制方法都是在系统的带宽之内开展的,然而望远镜系统的带宽是有限的,那么是否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带宽之外的振动的抑制方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2、Q滤波器参数的自动调整与优化。本文所用振动抑制方法的Q滤波器的参数是为已获取的振动的特征频率而设计,然而实际系统中的振动多种多样、容易变化,于是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于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的重点之一为:在实时地获取振动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振动信息的特征自动地调整Q滤波器的参数并进行优化。3、将该方法推广到更多的控制系统中。由于振动抑制是许多控制系统共同面临的难题,而本文提出的振动抑制方法仅需要一个图像/位置传感器,且模型依赖程度低、易于设计与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梁玉鑫[4](2021)在《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及实时仿真平台开发》文中提出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是指利用多个具有输入输出的单个智能体进行编队,单个智能体之间通过一定的拓扑结构进行通信,从而联合成一个整体,可以组成固定或者变化的队形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包含四个要素:智能体模型、网络性能指标、编队控制算法和算法验证平台,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不足以充分描述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中的细节。为了保证基于网络的多智能体编队任务的实现,有效的网络化预测控制算法和准确的系统模型是关键所在。本文针对现有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第一,在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研究中,许多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特殊性,常因缺少模型参数和实验细节而无法与他人的方法进行比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普通商业四旋翼作为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的研究对象,对四旋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辨识工作,完成了模型的测试和筛选,最终得到了符合网络化预测控制实验标准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比实验分析,给与模型和四旋翼分配同样的控制器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第二,本文搭建了基于Vicon视觉定位系统的四旋翼飞行控制平台。通过双闭环PID控制算法以及自适应调节中值电位算法对四旋翼个体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了验证。针对前向通道存在延时的情况,设计了PID预测控制器并应用于四旋翼飞行控制实验。基于领航跟随控制策略完成了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分析、进行了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器设计,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仿真,以及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第三,网络性能指标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其中丢包、延时、错序等网络特性问题不容易表达,往往这些参数与具体的控制信号是绑定在一起作为一个包进行发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网络化控制工具箱的方法,可用于模拟延时、丢包、网络冲突、时间戳和延时补偿等内容。因为该方法是基于Matlab软件Simulink功能标准C语言S-Function,具有适用性和良好的可移植性。此外,对网络化工具箱的整体设计思路、模块功能和实现方式都做了详细说明和例证。第四,在进行四旋翼编队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有时在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过程中,会遇到由于故障或者是算法问题导致的坠机撞墙情况,造成了安全隐患。随着编队系统个体数量的增多和对控制精度要求的增高,四旋翼和控制器的设备开销会大大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三维虚拟实验设备的方法,可用来代替真实的实验对象进行半物理仿真实验,搭建了多智能体编队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对网络化多智能体分层递阶控制算法的实验演示,说明了该平台对网络化编队控制算法验证的有效性。第五,尽管虚拟实验设备有很多优点,但是虚拟实验设备因为与现实环境脱节,与真实的设备相比还是缺少真实感,虚拟设备与真实设备不容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许多算法的仿真与实验结果仍然有差距。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开发了网路化多智能体增强现实仿真平台,把三维虚拟仿真和多智能体实验平台相结合,通过摄像机捕捉真实的实验台和控制对象信息与三维虚拟动画融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把真实的实验体与虚拟的实验体放到了同一个世界中,能有效比较算法作用在虚拟设备和真实设备上的差异。
沈杰[5](2013)在《基于WINCE5.0的PC/104主板设计》文中提出传统的PC/104总线工控机采用X86处理器,具有良好的运算能力和兼容性,但常常由于大功耗导致的发热问题而死机,而ARM处理器可以很好的解决功耗问题。ARM系列处理器具有功耗低、处理速度快等优点,在嵌入式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课题把ARM微处理器与PC/104总线相结合设计一块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稳定性、强抗震等特点的嵌入式PC/104工控机主板,同时搭载高实时性、广泛应用的Wince5.0嵌入式操作系统,非常符合嵌入式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要求。由于ARM系列处理器内部没有集成PC/104总线控制器,所以本设计采用CPLD可编程逻辑来实现PC/104总线控制器的功能,完成ARM本地总线到PC/104总线的转换,同时移植Wince5.0作为主板的操作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实现了硬件核心模块、差分接口LCD、PC/104总线控制器等硬件电路,对PC/104总线控制器的实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S3C2440A本地总线时序和PC/104总线时序的区别,最终通过VHDL语言实现了PC/104总线控制器的逻辑,并给出了读写时序仿真图。2.根据硬件电路设计了PC/104主板的Bootloader,使PC/104主板拥有串口通信和USB下载的功能,并使用Bootloader对PC/104主板的接口功能进行了测试。3.使用Platform Builder5.0集成开发环境对Wince5.0系统进行移植,主要实现了BSP包中Eboot和OAL的移植,同时实现了Wince5.0系统的定制。4.分析了Wince5.0系统下驱动的加载和中断机制,移植了Wince5.0系统下的差分接口LCD驱动,以流驱动的形式实现了Wince5.0下的PC/104总线驱动,为应用层地开发提供了流接口,实现了工控机主板所需的基本软件功能。经测试,PC/104主板外围接口能正常工作,PC/104总线控制器能正确控制PC/104总线的读写,Wince5.0系统能正常加载,主板正常工作时的功耗为2-3瓦,符合设计要求。
赵俊岩,侯满义,刘泽乾,刘成亮,邓超[6](2013)在《某型飞机挂架综合检测仪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某型飞机挂架检测项目繁多,且现有检测方法制约了装备的保障效率和应急作战能力;在分析检测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以PC104嵌入式系统为控制核心的检测设备,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使用VC++6.0作为程序设计语言进行软件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开发软件,应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了数据接收的实时性,采用产生式规则的知识表示和正向推理的形式实现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进行了推理验证;检测设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工作稳定,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实现了对某型飞机挂架快速、可靠的内场离位综合检测和故障诊断,提高了维护效率。
王新华[7](2012)在《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相对于电传操纵,光传操纵具有抗电磁干扰、传输容量大和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是未来飞行控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本文以舰载机起降光传飞行控制地面半物理仿真验证平台建设为引导,对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器系统、光传现代飞行控制律以及光传余度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开发与仿真验证,研究成果对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的核心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根据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工程化实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舰载机光传飞行控制地面半物理验证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案,并对其中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由于该地面半物理验证系统具有多功能、模块化和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其次,针对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工程实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开放性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实现方案,并重点研制了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输入/输出底板、MIL-STD-1773光总线等核心硬件,建立了相应的开发样机。性能测试表明,该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数据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好、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可直接移植应用于我国新一代的军民用飞机的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中。第三,针对光输入作动器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信号光传,能量电传的作动器系统实现方案,研究并开发了其中的关键功能模块、直流伺服电动机数学模型以及双回路PI控制律等,建立了相应的开发样机。动静态性能测试表明,该作动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扭矩大、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第四,针对舰载机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实现的要求,在建立和分析某型舰载机非线性气动力学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模糊参数自适应的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阐述了其控制机理,给出了设计方法,并最终建立了舰载机目视引导的光传验证系统。仿真验证表明,该光传着舰系统具有优良的自适应性和动态特性,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第五,为了提高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给出了一种基于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的三余度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故障容错能力的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建立了马尔可夫可靠性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开发样机。仿真验证表明,该数据链路具有多故障工作能力,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工作稳定。最后建立的三余度光传综合火力/飞行控制三维可视化仿真平台,为我国光传飞控余度技术的验证与开发提供了通用平台。
徐文忠[8](2010)在《某型无人机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飞行仿真系统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制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对无人机仿真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对象特性和仿真算法深入分析与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仿真系统采用PC104总线硬件结构,硬件平台维护性好、休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通用化更好。仿真控制台由Dell笔记本承担,充分发挥通用计算机在图形显示和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势。建立了无人机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采用线性插值处理无人机风洞试验数据,获得气动力及力矩系数;选用四阶Adams预估—校正法作为无人机数学模型实时解算的算法。通过对机载传感器仿真共性的研究,建立通用的数据结构和仿真结构,根据实际数据格式,实现了机载传感器的仿真功能;基于Dos系统下的RTKernel实时核实现实时仿真系统实时多任务应用程序编程。选用TRTD实时程序开发包,完成了仿真控制台软件设计与开发。通过模块化设计,较好的实现了仿真参数的数字显示、曲线显示、航迹显示、仪表显示,兼顾现场仿真控制和事后分析功能。在深入研究TCP/IP网络协议和Berkeley套接字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S模式下的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嵌入式仿真计算机实现服务器功能,仿真控制台实现客户端功能。在由飞行控制计算机实物、电动舵机实物和仿真系统组成的无人机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试验环境下,完成了样例无人机全过程实时飞行仿真试验,仿真过程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实现了预定功能和性能目标。
刘佳[9](2008)在《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是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作为飞行控制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定型项目无人机为背景,对原有飞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进行改进设计,以适应飞行控制计算机小型化、高性能的发展趋势。论文首先分别介绍飞行控制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组成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接着以实验室为研究背景,指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存在的不足。基于传统栈接式PC104总线体系的硬件框架造成飞行控制计算机不易维护、不易小型化等问题;基于传统RTKernel实时内核的软件框架造成飞行控制计算机不易扩展、不易移植等问题。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及通用化要求,提出插板式、小型化的硬件方案设计和基于μC/OS-II实时内核的软件方案设计。文中阐述了沿用PC104总线构架、且仅使用3块插板的高集成度硬件设计,具体说明每一功能模块的接口电路设计,包括模拟量、离散量、串行通信、机箱、电磁兼容等设计。在原理设计及制板的基础上实现第一版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原理样机。通过一系列板级硬件测试及改进设计方案的提出,完成第二版的工程实现。此飞控计算机硬件平台可维护性好、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通用化更好。软件设计基于已完成的硬件设计,包括硬件功能模块的相关驱动程序设计,以及基于μC/OS-II实时内核的飞控软件移植。具体分析μC/OS-II实时内核的移植原理,探讨实现整个飞控软件移植的相关技术。此飞控计算机软件平台实时性好、可移植性好、利于软件同步维护及扩展需求。最后搭建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通过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实时仿真设备及综合测试软件的相互通信,完成集成测试及仿真试验。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论证了硬件设计方案、软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正确性。实现本文的工程化目标。
刘小军[10](2008)在《基于VxWorks的实时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实时仿真试验是验证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完成了仿真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并以某小型无人机为例实现了其实时仿真试验。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的系统结构,分析和设计了仿真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同时从系统内核着手对VxWorks的实时性能作了详细的研究。其次分析了VxWorks系统BSP(Board Support Package)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以及开发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PC/104总线下嵌入式X86 CPU的BSP,同时给出了系统开发环境的配置情况以及应用程序自启动的实现方法。再次从VxWorks下I/O系统和驱动程序的关系入手,分析了VxWorks中I/O系统调用和驱动程序的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VxWorks下PC/104板卡驱动程序的移植开发。接着建立了C语言下样例无人机的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与仿真;根据真实传感器的接口特性实现了传感器的仿真设计;并根据仿真设备的主—从式结构特点,设计了实时通信协议,完成了数据通信模块的开发。最后通过样例无人机的实时仿真实验,对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开发的实时仿真系统软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运行可靠、实时性好,满足集成化仿真系统的设计要求。
二、PC104在某型飞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104在某型飞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某型装甲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装甲装备电气系统结构及故障机理 |
2.1 装甲装备电气系统组成结构及特点 |
2.1.1 电气系统组成 |
2.1.2 电气系统结构 |
2.1.3 电气系统特点 |
2.2 装甲装备故障机理分析 |
2.2.1 机械故障机理分析 |
2.2.2 电气故障机理分析 |
2.2.3 故障特点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理论 |
3.1 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理论基础 |
3.1.1 基于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 |
3.1.2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方法 |
3.1.3 基于概率统计的故障预测方法 |
3.2 装甲装备故障预测技术 |
3.3 故障预测算法 |
3.3.1 HMM算法理论 |
3.3.2 Baum-Welch算法 |
3.4 故障预测算法优化 |
3.4.1 算法优化思路 |
3.4.2 SA算法 |
3.4.3 基于B-W与SA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应用 |
4.1 某型装甲装备电气系统结构 |
4.2 系统整体设计 |
4.2.1 系统组成 |
4.2.2 系统结构 |
4.2.3 系统流程 |
4.2.4 系统接口 |
4.3 基于PC/104 的嵌入式数据采集技术 |
4.3.1 硬件设计 |
4.3.2 软件设计 |
4.3.3 数据传输与通信 |
4.3.4 运行环境及散热问题处理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功能测试 |
5.1.1 静态数据监控测试 |
5.1.2 动态数据监控测试 |
5.1.3 状态监测功能测试结论分析 |
5.2 故障预测算法性能测试 |
5.2.1 改进算法与B-W算法性能对比 |
5.2.2 故障预测算法性能测试结论分析 |
5.3 系统故障预测功能测试 |
5.3.1 变速箱油温信号测试 |
5.3.2 发动机油压信号测试 |
5.3.3 故障预测功能测试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PC104架构的时间域航空电磁多信息流数据收录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航空TEM原理与收录系统平台架构设计 |
2.1 时间域电磁法原理 |
2.2 收录系统方法分析 |
2.2.1 收录系统采样定理分析 |
2.2.2 收录系统信息存储分析 |
2.3 直升机TEM收录系统信息组成 |
2.4 时间域航空电磁收录系统指标需求 |
2.5 时间域航空电磁收录系统平台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信息流数据收录系统硬件设计 |
3.1 收录系统数据采集卡的功能介绍 |
3.2 收录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3.3 收录系统FPGA同步模块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
3.4 收录系统与发射系统的同步实现 |
3.5 收录系统与GPS模块的异步关联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信息流数据收录系统软件设计 |
4.1 实时数据收录软件设计 |
4.1.1 多信息流数据收录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1.2 存储时间与电磁数据传输的最优方案设计 |
4.1.3 串口信息的实时收录与存储 |
4.1.4 上位机软件界面显示与功能显示 |
4.2 预处理软件设计 |
4.2.1 多信息流数据解析 |
4.2.2 电磁数据信息滤波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收录系统数据结果与分析 |
5.1 室内结果测试 |
5.2 室外结果测试 |
5.3 数据预处理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望远镜中基于倾斜镜的振动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学望远镜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的光学望远镜 |
1.2.2 国内的光学望远镜 |
1.3 影响望远镜系统精度的因素 |
1.4 复合轴控制技术 |
1.5 倾斜镜的振动抑制技术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倾斜镜闭环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倾斜镜系统的机理建模 |
2.3 倾斜镜系统模型辨识的原理 |
2.4 闭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误差的Youla参数化的扰动观测器 |
3.1 引言 |
3.2 经典反馈控制结构 |
3.2.1 系统延时对系统振动抑制能力的影响 |
3.2.2 模型精确度对系统振动抑制能力的影响 |
3.3 扰动观测器的基本结构 |
3.4 Youla参数化 |
3.5 基于Youla参数化的改进的扰动观测器 |
3.5.1 改进的扰动观测器结构 |
3.5.2 稳定性分析 |
3.5.3 改进的扰动观测器振动抑制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倾斜镜中基于误差观测器的窄带振动抑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控制器设计及特性分析 |
4.3 窄带振动抑制方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级联优化滤波的宽频振动抑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等效滤波器理念的Q滤波器设计及特性分析 |
5.3 宽频振动抑制方法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结合滤波器的全频振动抑制方法 |
6.1 引言 |
6.2 抑制全频振动的ESF(s)设计及特性分析 |
6.3 全频振动抑制方法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闭环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基于倾斜镜的实验系统硬件简介 |
7.3 基于倾斜镜的实验系统的软件设计简介 |
7.4 控制器设计及结果分析 |
7.4.1 窄带振动抑制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
7.4.2 宽带振动抑制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
7.4.3 全频振动抑制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论文主要创新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及实时仿真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多智能体编队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多智能体编队研究现状 |
1.2.2 多智能体编队主要研究方法 |
1.3 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1 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 |
1.3.2 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单个智能体的控制问题研究 |
2.1 引言 |
2.2 智能体模型辨识 |
2.3 智能体控制器设计 |
2.3.1 基于预测算法的跟踪控制 |
2.3.2 基于PID算法的跟踪控制 |
2.4 单个智能体控制实验 |
2.4.1 智能体的速度跟踪控制 |
2.4.2 调节中值电位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 |
3.1 引言 |
3.2 网络化控制实验系统设计 |
3.3 预测控制数值仿真及实验 |
3.4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器设计 |
3.5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问题的描述 |
4.2.1 延时和丢包问题的处理方法 |
4.2.2 通信受限问题的处理方法 |
4.3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的设计方法 |
4.4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测试 |
4.5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实际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智能体编队实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三维虚拟实验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2.1 3D-NCSLab的整体架构 |
5.2.2 系统功能 |
5.2.3 虚拟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法 |
5.2.4 应用实例:基于web的多用户协同实验 |
5.2.5 应用实例: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递阶控制 |
5.3 增强现实AR实验平台的应用 |
5.3.1 AR-NCSLab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
5.3.2 平台的校准与测试 |
5.3.3 应用实例:基于AR平台的多智能体编队实验 |
5.3.4 应用实例:多四旋翼“hello”队形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WINCE5.0的PC/104主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控机概述 |
1.2 嵌入式系统概述 |
1.2.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状况 |
1.2.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1.2.3 嵌入式系统基本结构 |
1.3 PC/104工控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PC/104工控机的总体设计 |
2.1 PC/104工控机总体设计方案 |
2.2 硬件设计概述 |
2.2.1 S3C2440A芯片介绍 |
2.2.2 CPLD模块介绍 |
2.3 系统软件选择 |
第3章 PC/104主板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核心模块设计 |
3.1.1 Nand Flash电路设计 |
3.1.2 Nor Flash电路设计 |
3.1.3 SDRAM电路设计 |
3.2 LCD差分接口电路 |
3.3 PC/104总线设计方案 |
3.3.1 PC/104总线规范 |
3.3.2 PC/104接口电路设计 |
3.3.3 PC/104总线控制器 |
第4章 Wince5.0系统的移植 |
4.1 Bootloader设计 |
4.2 Wince5.0系统的移植 |
4.2.1 添加BSP包 |
4.2.2 BSP移植 |
4.2.3 Eboot移植 |
4.2.4 OAL移植 |
4.3 Wince5.0系统的定制 |
第5章 Wince5.0的驱动程序开发 |
5.1 Windows CE的驱动分类 |
5.2 驱动加载 |
5.3 Windows CE的中断机制 |
5.4 驱动程序设计 |
5.4.1 串口驱动的设计与分析 |
5.4.2 差分接口 LCD驱动的实现 |
5.4.3 PC/104总线驱动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某型飞机挂架综合检测仪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2 硬件设计及功能 |
3 软件设计 |
3.1 软件结构和功能 |
3.2 多线程处理 |
3.3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 |
3.3.1 知识的表示与知识库的设计 |
3.3.2 推理机构的设计 |
4 结束语 |
(7)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传操纵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光传操纵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光传操纵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传飞行控制地面半物理验证系统方案设计 |
2.1 光传飞行控制地面半物理验证系统总体结构配置 |
2.2 光传飞行控制地面半物理验证子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控制台子系统 |
2.2.2 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子系统 |
2.2.3 飞行动力学仿真子系统 |
2.2.4 光输入作动器子系统 |
2.2.5 起降引导仿真辅助子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总体结构与功能设计 |
3.2 飞行控制计算机主控制模块设计 |
3.2.1 嵌入式飞行控制板模块设计 |
3.2.2 二次电源模块设计 |
3.3 高速高精度飞控计算机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
3.3.1 高精度模拟信号输入/输出远程光模块设计 |
3.3.2 离散信号输入/输出远程光模块设计 |
3.3.3 高速单纤双向串行通信远程光模块设计 |
3.3.4 基于 CPLD 的光纤收发底板模块的设计 |
3.4 高速 MIL-STD-1773 光纤数据总线模块设计 |
3.4.1 MIL-STD-1773 光纤数据总线协议分析 |
3.4.2 MIL-STD-1773 光数据总线模块硬件设计 |
3.4.3 FPGA 协议芯片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输入作动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系统结构设计 |
4.2 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4.2.1 单片机主控电路设计 |
4.2.2 直流伺服电机选型设计 |
4.2.3 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4.2.4 电源保护与转换电路设计 |
4.2.5 光耦隔离电路设计 |
4.2.6 驱动电流与位置反馈电路设计 |
4.3 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器控制律设计与仿真验证 |
4.3.1 直流伺服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2 光传舵机控制律设计与仿真验证 |
4.4 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系统软件设计与性能测试 |
4.4.1 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系统软件设计 |
4.4.2 信号光传/能量电传作动系统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舰载机飞行控制律设计与光传物理验证 |
5.1 飞机非线性气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1.1 飞机全量非线性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1.2 小扰动增量线性化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 基于模糊参数自适应的显模型跟踪飞行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
5.2.1 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 FCS|_(mfcs)的工作机理 |
5.2.2 电子显模型的设计 |
5.2.3 控制阵G_3 的设计 |
5.2.4 比例阵G_5 、R 及积分常数阵G_4的设计 |
5.2.5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自适应算法设计 |
5.2.6 基于模糊参数自适应的显模型跟踪飞行控制系统FCS|_(fa ,mfcs)仿真验证 |
5.3 舰载机目视着舰引导光传半物理仿真验证系统 |
5.3.1 舰载机纵向目视引导系统设计 |
5.3.2 舰载机侧向引导与对中控制系统设计 |
5.3.3 舰载机纵侧向目视引导光传验证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三余度实现技术研究 |
6.1 三余度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6.2 具有故障容错功能的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设计与实现 |
6.2.1 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结构配置与工作流程分析 |
6.2.2 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系统功能分析 |
6.2.3 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故障容错逻辑 |
6.2.4 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可靠度数学计算与分析 |
6.2.5 光交叉通道数据链路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
6.3 三余度光传飞行控制可视化半物理仿真验证系统 |
6.3.1 光传飞控三余度管理策略设计 |
6.3.2 三余度光传飞控系统仿真软件结构设计 |
6.3.3 三余度光传飞控系统可视化半物理仿真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创新性研究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某型无人机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物理仿真技术发展与现状 |
1.3 半物理仿真特点和意义 |
1.4 研究基础和需求分析 |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半物理仿真系统框架结构 |
2.1 半物理仿真系统 |
2.1.1 上位机---仿真控制台 |
2.1.2 下位机--实时仿真计算机 |
2.1.3 半物理仿真系统关键技术 |
2.2 半物理仿真系统硬件研究 |
2.3 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软件研究 |
2.3.1 嵌入式系统软件特点 |
2.3.2 仿真计算机的嵌入式开发环境 |
2.3.3 仿真计算机中的嵌入式软件 |
2.3.4 仿真控制台软件 |
2.4 半物理仿真系统网络通信研究 |
2.4.1 仿真计算机中的网络通信 |
2.4.2 仿真控制台中的网络通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机模型和传感器 |
3.1 无人机非线性数学模型 |
3.1.1 无人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2 无人机模型中风模型的加入 |
3.1.3 气动力/力矩计算 |
3.2 数值积分算法 |
3.2.1 欧拉法 |
3.2.2 改进欧拉法 |
3.2.3 龙格-库塔法 |
3.2.4 阿达姆斯法(Adams线性多步法) |
3.3 数值积分法选择 |
3.3.1 计算速度 |
3.3.2 精度要求 |
3.3.3 数值解的稳定性 |
3.3.4 自启动问题 |
3.3.5 课题算法确定 |
3.4 C 语言环境下的建模实现 |
3.5 传感器 |
3.5.1 陀螺仪 |
3.5.2 大气数据计算机 |
3.5.3 无线电高度表 |
3.5.4 GPS 定位导航系统 |
3.5.5 北斗定位导航系统 |
3.5.6 无线电定位系统 |
3.5.7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
3.5.8 传感器仿真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控制台研究与设计 |
4.1 基于TILCON 的界面开发 |
4.1.1 初始化内核 |
4.1.2 加载资源文件 |
4.1.3 窗口显示管理 |
4.1.4 窗口事件处理 |
4.1.5 Tilcon 下中文支持 |
4.2 基于人-机系统工程的界面光色设计 |
4.2.1 色彩和色觉 |
4.2.2 界面光亮设计原理 |
4.2.3 界面色彩设计原理 |
4.2.4 人-机界面设计一般原则 |
4.3 课题开发情况 |
4.4 实现功能及显示方式 |
4.4.1 控制台主界面 |
4.4.2 仿真控制信息和状态显示 |
4.4.3 风扰动界面设计和效果 |
4.4.4 数据显示 |
4.4.5 离散信号控制与显示 |
4.4.6 仿真预装航路及试验中的航迹显示 |
4.4.7 仿真数据保存和事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信网络的研究与构建 |
5.1 网络结构和组件 |
5.1.1 拓朴结构 |
5.1.2 网络组件 |
5.2 网络协议研究 |
5.2.1 TCP/IP 协议介绍 |
5.2.2 课题选择TCP/IP 协议的原因 |
5.2.3 软件组成 |
5.3 SOCKET 套接字编程 |
5.3.1 Berkeley Socket 套接字原理 |
5.3.2 Berkeley Socket 套接字API |
5.4 网络通信实现 |
5.4.1 仿真计算机网络通信程序的开发 |
5.4.2 仿真控制台计算机端网络通信程序的开发 |
5.4.3 课题中网络基本设置 |
5.5 实时性与可靠性验证 |
5.5.1 实时性验证 |
5.5.2 可靠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人机半物理仿真系统试验和样例验证 |
6.1 试验内容和目的 |
6.2 仿真试验过程 |
6.2.1 系统准备 |
6.2.2 信号标定和测试 |
6.2.3 任务航线装定 |
6.2.4 仿真初始化 |
6.2.5 仿真过程控制 |
6.3 样例无人机仿真验证 |
6.3.1 样例无人机纵向控制律 |
6.3.2 样例无人机横侧向控制律 |
6.3.3 样例无人机控制律验证 |
6.4 仿真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9)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飞行控制系统 |
1.3 飞行控制计算机 |
1.3.1 硬件组成 |
1.3.2 软件组成 |
1.3.3 硬件发展现状 |
1.3.4 软件发展现状 |
1.4 研究背景 |
1.4.1 PC104 总线体系结构 |
1.4.2 嵌入式软件实时内核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总体框架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1.1 总体设计要求 |
2.1.2 通用化设计 |
2.2 硬件方案设计 |
2.2.1 硬件资源需求 |
2.2.2 硬件结构设计 |
2.2.3 板卡方案设计 |
2.3 软件方案设计 |
2.3.1 飞控软件框架 |
2.3.2 驱动程序设计 |
2.3.3 软件移植设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硬件设计 |
3.1 复合插板设计 |
3.1.1 CPU 模块背板设计 |
3.1.2 扩展4 路DA 设计 |
3.1.3 扩展8 路串口设计 |
3.1.4 GPS 模块设计 |
3.2 模拟插板设计 |
3.2.1 AD 模块背板设计 |
3.2.2 模拟量输入调理电路 |
3.2.3 模拟量输出调理电路 |
3.2.4 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
3.3 离散插板设计 |
3.3.1 离散量输入隔离电路 |
3.3.2 离散量输出隔离电路 |
3.3.3 电源转换模块设计 |
3.4 底板设计 |
3.5 机箱设计 |
3.6 抗干扰性设计 |
3.7 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硬件实现 |
4.1 硬件实现 |
4.1.1 第一版原理样机实现 |
4.1.2 改进设计及再版实现 |
4.1.3 硬件设计结果对比 |
4.2 硬件测试 |
4.2.1 板级测试概述 |
4.2.2 模拟量板级测试 |
4.2.3 离散量板级测试 |
4.2.4 串行口板级测试 |
4.2.5 F/V 变换电路测试 |
4.2.6 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软件设计 |
5.1 驱动程序设计 |
5.1.1 模拟量驱动设计 |
5.1.2 离散量驱动设计 |
5.1.3 串行口驱动设计 |
5.2 实时内核移植 |
5.2.1 μC/OS-II 内核移植条件 |
5.2.2 μC/OS-II 内核移植原理 |
5.3 飞控软件移植 |
5.3.1 飞控软件相关设计 |
5.3.2 面向386EX 的移植 |
5.3.3 面向486DX 的移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集成测试与仿真 |
6.1 半物理实时仿真试验环境 |
6.1.1 仿真试验系统结构 |
6.1.2 地面综合测试软件 |
6.2 集成测试与仿真 |
6.2.1 模拟量集成测试 |
6.2.2 离散量集成测试 |
6.2.3 串行口集成测试 |
6.2.4 系统仿真试验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VxWorks的实时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人机飞行仿真 |
1.3 研究背景 |
1.3.1 模拟计算机仿真技术 |
1.3.2 分布式仿真技术 |
1.3.3 集成式仿真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仿真计算机总体设计方案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仿真系统整体框架 |
2.3 集成化仿真设备的组成结构 |
2.3.1 仿真计算机 |
2.3.2 人机界面 |
2.4 仿真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体系分析 |
2.4.1 硬件结构体系分析 |
2.4.2 软件结构体系分析 |
2.5 VxWorks 操作系统结构分析 |
2.5.1 VxWorks 系统的基本结构 |
2.5.2 微内核结构分析 |
2.5.3 中断机制 |
2.6 VxWorks 下实时任务管理 |
2.6.1 任务控制块(TCB) |
2.6.2 任务状态 |
2.6.3 任务间通信 |
2.7 集成开发环境Workbench |
2.8 小结 |
第三章 板级支持包BSP 的开发实现 |
3.1 引言 |
3.2 VxWorks 的BSP |
3.2.1 BSP 简介 |
3.2.2 BSP 的功能 |
3.2.3 BSP 的组织结构 |
3.3 BSP 的开发实现 |
3.3.1 BSP 的开发思想 |
3.3.2 硬件资源的开发 |
3.3.3 BSP 开发的具体实现 |
3.3.4 BSP 的调试方法 |
3.4 开发环境的配置 |
3.4.1 引导盘CF 的制作 |
3.4.2 VxWorks 映像及启动序列 |
3.4.3 主、目标机的链接 |
3.5 应用程序自启动实现 |
3.5.1 基于静态链接的自启动实现 |
3.5.2 基于动态链接的自启动实现 |
3.5.3 不同链接方式的比较 |
3.6 小结 |
第四章 VxWorks 下板卡驱动程序的开发 |
4.1 引言 |
4.2 VxWorks 下的设备驱动程序 |
4.2.1 驱动程序接口函数 |
4.2.2 与驱动程序关联的表 |
4.2.3 I/O 系统启动流程 |
4.2.4 设备访问实现过程 |
4.3 VxWorks 下PC/104 板卡驱动程序的开发实现 |
4.3.1 设备在VxWorks 中的地址映射 |
4.3.2 驱动程序实现方式 |
4.3.3 串口板驱动程序开发 |
4.3.4 D/A 卡驱动程序开发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无人机对象特性建模 |
5.1 引言 |
5.2 无人机非线性数学模型 |
5.3 无人机气动力/力矩的计算 |
5.4 数学模型的仿真算法 |
5.5 无人机数学模型的编程实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传感器仿真技术与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6.1 传感器仿真技术 |
6.1.1 数据结构设计 |
6.1.2 传感器通用仿真结构 |
6.1.3 传感器仿真的C 语言实现 |
6.2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6.2.1 VxWorks 中串行通信的研究 |
6.2.2 上行数据通信设计 |
6.2.3 下行数据通信设计 |
6.3 小结 |
第七章 仿真系统的运行与验证 |
7.1 样例无人机实时仿真验证过程 |
7.1.1 无人机仿真系统平台 |
7.1.2 仿真系统软件加载 |
7.1.3 模拟信号标定 |
7.1.4 人机界面参数配置 |
7.2 仿真测试与验证 |
7.2.1 代码实时可视监控 |
7.2.2 代码执行效率对比 |
7.2.3 仿真曲线实时显示 |
7.3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课题工作总结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四、PC104在某型飞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型装甲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测技术研究[D]. 姜北樵.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PC104架构的时间域航空电磁多信息流数据收录系统研制[D]. 王麒. 吉林大学, 2021(01)
- [3]望远镜中基于倾斜镜的振动抑制技术研究[D]. 牛帅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4]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及实时仿真平台开发[D]. 梁玉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WINCE5.0的PC/104主板设计[D]. 沈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6]某型飞机挂架综合检测仪设计与实现[J]. 赵俊岩,侯满义,刘泽乾,刘成亮,邓超.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3(03)
- [7]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研究[D]. 王新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10)
- [8]某型无人机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与研究[D]. 徐文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6)
- [9]小型化飞行控制计算机设计与实现[D]. 刘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
- [10]基于VxWorks的实时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D]. 刘小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