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信息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鹏[1](2021)在《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进程。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层次不断深入,各领域各行业对于现势性好、语义一致的地理信息数据集的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由于应用需求不同,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生产部门工作相对独立,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性问题开始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地理信息的共享与使用。消除多源矢量数据的语义异质性既是建立统一地理信息数据集时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基本前提。因此,亟需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来消除多源矢量数据的语义异质现象,支持生产出语义一致的矢量数据集,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地理信息数据的迫切需求。本文围绕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消除多源矢量数据中存在的语义不一致性问题,为建立语义一致、精度更高的地理信息数据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围绕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涉及到的问题,对空间数据一致性、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2.明确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定义,分析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并结合地理本体关于哲学本体和信息本体上的双重阐述,从矢量数据表达的语义层次出发,探讨了矢量数据的语义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和技术流程。3.研究了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问题。总结了地理要素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码原则,分析了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关系,从不同的分类语义理解角度探讨了分类映射方法。阐述了基于描述性知识的分类语义理解机制,提出了顾及描述知识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利用综合语义相似性建立地理要素类别的对应关系;归纳了地理要素类别的本体属性特征,建立了本体属性特征抽取和向量化表达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基于本体属性特征学习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实现地理要素分类的映射。4.研究了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问题。阐述了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的基本思想,针对基于语义特征的地理实体匹配问题,设计了不同属性特征项的相似性度量算法和属性特征权重确定方法,提出了多语义特征约束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实现同名道路实体的语义匹配;针对基于几何特征的地理实体匹配中,传统Fréchet距离在度量同名线状要素距离时易受到曲线顶点分布及采样精度影响的问题,利用正对投影方法进行改进,并提出了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改善线状地理实体的匹配效果。5.研究了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问题。分析了多源矢量数据属性特征映射转换的基本内容,设计了基于产生式结构的属性转换规则,利用XML和XML Schema对产生式属性转换规则进行分类、描述、存储和管理,实现相应的规则模板化表达,最后建立了基于规则文件控制的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6.研制了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原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验数据概况,并对论文提出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一步进行了实验验证。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曾纯[5](2020)在《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成都市启动全域林盘保护利用修复规划,在政策引领下,结合新都区区位优势,大量资金、产业、技术、人才、信息为代表的资源向新都区乡村地区流入,理论上可以为地域林盘带来发展契机,但林盘现状仍然持续衰退。面对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多功能性理论视角探究位于大都市近郊区的新都区林盘发展特征,通过建立多功能性评价体系,进而为近郊区林盘提出复兴的可行性策略。首先根据实态调研,对新都区林盘现存的资源萎缩、规模不经济、功能同质化、体系无组织等问题,本文提出以外部回流资源为林盘经济社会调整的根本动力,在使林盘资源得到更为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林盘功能更新,对外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由此以多功能性理论为指导,对新都区的林盘建立多功能性评价体系,将影响林盘发展的外部回流资源和内部要素纳入指标体系,并反映在农耕聚居、生态涵养、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四类主导功能中,以层次分析法确定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评价模型。根据对新都区典型区域的林盘多功能性评价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林盘内的主导功能以传统农耕聚居和生态涵养为主。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功能受外部要素影响较大,紧邻特色小镇、产业聚集以及对外交通联系便利的区域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各主导功能的林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根据林盘多功能性评价识别林盘聚落资源特征,鉴于林盘规模小、空间分散分布的制约,最终引导林盘形成多功能发展的路径需要从不同地域视角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林盘多功能发展的目标。以规划视角,构建“区域-地域-林盘聚落”三个层次的规划策略。其一,整合新都区区域的乡村资源,构建区域资源网络,为所在地域的林盘提供动态、多元的资源支撑;其二,以业缘和地缘构建功能多元互补、经济社会有机关联的林盘协同单元,以共同体参与区域竞争;其三,根据林盘多功能性评价提炼林盘重点发展方向,构建错位发展、协同促进的林盘体系。
渠莎娜[6](2020)在《我国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研究及实施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的出现将逐渐替代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本文以课标的重要要素行为动词作为切入点,运用课标解读法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约翰·彼格斯SOLO分类理论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深入剖析2003版和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和变化,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选取的11个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案例,了解高频行为动词的实施方式,提出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策略,并应用教学实施策略设计片段式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准确、科学的选择和实施行为动词提供参考。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且在能力培养上2017版比2003版更加系统和适应时代要求1.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总量都为131个,其中2003版的高频行为动词有说出、了解、说明;2017版高频行为动词有说明、描述、解释、学会。2.在认知水平上,2017版对比2003版认知水平有所提高。2003版主要集中于理解和记忆/回忆,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50%和32%,2017版则主要集中于理解、记忆/回忆和应用,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63%、15%和12%。这主要是由于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同一选修课程内容要求的变化,即同一选修课程具体课标内容的增减变化。3.在SOLO层次上,2017版更加重视高层次学习能力和系统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2003版主要集中于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45%和51%,2017版则主要以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扩展结构为主,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47%、21%和14%。这是由于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同,2003版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2017版要求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不仅要求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求思维和情感的培养。4.在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上,两版都以综合思维的培养为主,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79%和75%;2003版注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9%;而2017版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15%。且相比2003版,2017版的培养方面更加系统全面均衡。这可能是由于两版高中地理课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程度不同,2003版以三维目标为总目标,而2017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其总目标。二、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的4条策略并应用策略设计6个教学案例1.提出了4条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策略:了解、说出--简单展示或实验操作;说明、解释--运用已有知识到新情境将思维水平逐级深化;学会—运用并实施地理实践活动;分析—精选案例形成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2.设计了6个高频行为动词片段式教学案例,在高三学生中实施了其中2个教学案例,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学习质量评价,在评价中发现学生们的思维水平主要集中在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知识网。
王珏璠[7](2020)在《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以其独特的可交互性、创造性和真实性,在众多领域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广泛的应用。其中增强现实技术又以独特的设备兼容性和可携带性等特征,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改革融合的中坚力量。地理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教学的学科,要求学生的在校学习,除了要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还要熟悉野外自然环境的实践。学生在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可以实地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对地质地貌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升野外自然地理科学调查的能力,这对于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来说必不可少。目前,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科野外实习的教学实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其能拓展实习教学深度,增加实习教学形式,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同时,它将有效解决传统野外实习方式暴露出来的,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提高了野外实习效率,为实践带来了更多可利用的技术和资源。然而当前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教学实习的应用开发,大多处于基础阶段,一方面是增强现实技术发展迅速,应用的系统开发未能进行及时深入地研讨与设计。另一方面,系统开发涉及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与系统符号设计等专业化的内容,技术的革新未能与之有效地磨合与适配。从而使得当前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结合的研究缓慢,教师学生实习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野外实习的原型系统。系统的开发围绕在地理学科野外实习的整个过程,以新兴的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技术手段,实习系统作为应用服务,动态与交互操作作为主要特征,面向个人辅助学习为其主要目的,着重解决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与开发、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视觉设计等问题,完成了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总结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野外实习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增强现实与地理野外实习结合研究意义,阐明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并确定了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2)阐述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地理野外实习的过程和内容,讨论了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系统功能需求,提出了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技术要点,并完成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原型。(3)对系统涉及的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设计和融合做了深入的探索。本文详细探索了增强现实技术融合与开发、多源异构数据信息采集技术、数据整合融合等技术手段和方法。不仅设计构建了基于Unity3D、Android Studio等多项开发平台的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原型,而且整合了移动终端设备姿态运算和增强现实跟踪注册方法,实现了多源异构的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获取,设计了多源媒体资料的组织和管理办法,并最后对系统功能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4)进行了面向系统内容表达设计的地学数据可视化探究。本文探索了系统视觉符号表达与认知的规律,设计了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符号视觉表达方案。并通过梳理系统模块功能,以教学应用模式作为参考,设计并实现了野外实习系统的具体功能。将系统交付相关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初步的反馈评价。本系统实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移动端的完整应用,给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验证了系统辅助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为其他学科教学技术改革融合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增强现实与各类学科系统的融合设计研究起到了借鉴意义。
周璞[8](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刘诗雅[9](2020)在《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的向往,对游览自然风光、登高揽胜的旅游活动的喜爱也随之增加,山岳型风景区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热爱的旅游圣地。游览线路选线设计在景区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有效的针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复杂性、特殊性,现已被广泛使用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山岳型景区游步道选线影响因素,以及GIS技术在游步道选线中的应用,将此结合后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进行游步道系统优化研究。从在理论角度对现阶段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系统普遍存在的规划设计问题总结归纳,继而对GIS技术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必要与可能性进行解释;在实证角度上,以千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从前期调査研究、游步道系统架构研究以及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三个方面探讨,以此基础上对游步道游览路线优化,从而提出参考游览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总结专家学者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研究,本文将影响游步道选线的主要因子确定为高程、坡度、地质地类及视觉敏感度四个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分析,分值分别为0.40、0.34、0.10、0.16;继而对其等级赋值,叠加得到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选线得分累计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连通性工具结合理论实践建立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系统架构。(2)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内容包括游步道架构整体调整、新增景点与路线和局部完善路线三个方面。1)游步道架构整体调整方面,基于GIS技术选出的调整后的线路架构比现有游步道的综合指标更优越,用游步道选线结果与新旧路线分析证明新设计的游步道更适宜作为选线;2)根据栅格得分图结合景点现状以及游客需求综合确定新的景位置,丰富完整游步道线路架构;3)在从宏观角度调整线路架构后,局部的线路调整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路线。在优化设计中可以保留原路线,设计路线可以作为石阶小路增线,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较为容易的爬山路线选择;(3)在游步道游览路线优化方面,本文在GIS技术计算出的游步道系统架构上组织景区游览线路。将景点间距离转化为时间,通过统计景点停留时间和交通时间,量化游览时间与景点停留时间,实现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组织的定量分析,其优势在于避开人为主观因素,实现景区游览线路的定量组织。最终从游客游览活动内容上最终确定四种功能的七条参考游览线路。
张雪雯[10](2020)在《高中地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基于标准”改革的引领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目前高中新课改编写的新教材已正式发行,此次教材编写依旧遵循“一标多本”原则。尽管教材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但是难免会掺杂一些主观意志,造成教材与课标一致性出现一定偏差的现象,为专业教师利用教材带来一定难度。由国外传来的教材一致性评价分析就变的越来越重要,利用数据处理进行定量分析教材与课标一致性,更系统更科学化,对教师教学和教育研究者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及统计分析法,利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型对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与课标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将其分为整体分析和具体分析,分别从波特一致性系数、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三个角度进行一致性分析,并对最终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科书与课标的波特一致性明显,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科书整体与课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一致性。(2)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科书在内容主题上适当拓展了部分内容。(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科书在认知水平上合理调配了认知过程。由此建议:第一,新教材编写应合理调配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要求不应过易或过难,且对内容主题的编排应努力契合课程标准。第二,地理教师利用新地理教材时应合理分配课时数,教学时搭配课标的同时还应注意教材部分拓展内容。第三,地理教师应正确平衡新课标与新教材,学会“用”课标,“用”教材。
二、地理信息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信息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1.2.1 空间数据一致性研究 |
1.2.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研究 |
1.2.3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研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选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基础理论 |
2.1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定义 |
2.2 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不一致的原因及表现 |
2.2.1 语义不一致的原因 |
2.2.2 语义不一致的表现 |
2.3 矢量数据的语义结构分析与描述 |
2.3.1 本体与地理本体 |
2.3.2 矢量数据的语义层次 |
2.3.3 矢量数据的语义模型 |
2.4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与流程 |
2.4.1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策略 |
2.4.2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的基本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技术 |
3.1 地理要素的分类与编码 |
3.1.1 地理要素分类的基本方法 |
3.1.2 地理要素类别的编码原则 |
3.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理解与映射 |
3.2.1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关系 |
3.2.2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理解 |
3.2.3 地理要素分类的语义映射 |
3.3 顾及描述知识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 |
3.3.1 地理类别概念的描述性知识 |
3.3.2 语义相似度度量与地理要素分类映射 |
3.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4 基于本体属性特征学习的地理要素分类映射方法 |
3.4.1 地理类别概念的本体属性特征 |
3.4.2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关系的描述与学习 |
3.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技术 |
4.1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的基本思想 |
4.1.1 同名地理实体的相似性 |
4.1.2 同名地理实体的匹配特征 |
4.1.3 同名地理实体的匹配策略 |
4.2 多语义特征约束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
4.2.1 地理实体的语义结构模型 |
4.2.2 多特征约束的语义相似性度量模型 |
4.2.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3 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同名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
4.3.1 Fréchet距离及其存在的问题 |
4.3.2 结合改进Fréchet距离的几何相似性度量模型 |
4.3.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技术 |
5.1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的映射转换 |
5.1.1 分类编码的约束 |
5.1.2 属性特征的转换 |
5.2 属性转换规则的定义、描述与实现 |
5.2.1 产生式属性转换规则的定义 |
5.2.2 属性转换规则的描述与管理 |
5.2.3 属性转换规则的模板化实现 |
5.3 基于规则文件控制的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 |
5.3.1 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流程 |
5.3.2 属性特征转换效果评估 |
5.3.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义一致性处理原型系统与功能实现 |
6.1 实验介绍 |
6.1.1 实验系统概述 |
6.1.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6.1.3 实验数据与内容 |
6.2 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功能实现 |
6.2.1 地理要素分类语义一致性处理实验 |
6.2.2 同名地理实体匹配处理实验 |
6.2.3 地理要素属性特征一致性处理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主要工作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
1.5.1 研究的可行性 |
1.5.2 研究的创新性 |
1.6 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盘的概念辨析 |
2.1.2 多功能性的概念辨析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林盘的相关研究 |
2.2.2 多功能性评价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多功能性理论的本土化拓展 |
2.3.1 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借鉴性 |
2.3.2 对新都区林盘的借鉴性 |
2.4 “资源—网络”理论 |
2.4.1 理论内涵 |
2.4.2 对新都区林盘的借鉴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新都区林盘实态调查研究 |
3.1 新时期成都市林盘分布特征 |
3.1.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
3.1.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的分布特征 |
3.2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概况 |
3.2.1 新都区林盘基本情况 |
3.2.2 新都区林盘空间分布特征 |
3.3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聚落实态调研 |
3.3.1 林盘物质环境分析 |
3.3.2 林盘历史文化遗产分析 |
3.3.3 林盘产业资源分析 |
3.3.4 林盘社会文化分析 |
3.3.5 新时期林盘聚落特征 |
3.4 传统林盘的有机特征 |
3.4.1 林盘空间形态及构成要素分析 |
3.4.2 林盘要素流动的封闭性 |
3.4.3 林盘空间功能的耦合性 |
3.4.4 林盘体系的地域协同性 |
3.5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的特征 |
3.5.1 林盘资源要素萎缩 |
3.5.2 林盘核心功能解构 |
3.5.3 林盘体系无序化 |
3.6 小结 |
第4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及内在机制辨析 |
4.1 新都区林盘变化的成因分析 |
4.1.1 林盘外部环境的影响 |
4.1.2 林盘价值认知的偏失 |
4.1.3 林盘传统空间的不适宜性 |
4.2 资源回流背景下新都区林盘功能多元化探索 |
4.2.1 新都区乡村地域资源回流 |
4.2.2 新时期新都区林盘发展诉求 |
4.2.3 资源重组导向下林盘功能多元化发展 |
4.3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 |
4.3.1 乡村多功能划分的相关研究 |
4.3.2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的原则 |
4.3.3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划分 |
4.4 小结 |
第5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体系研究 |
5.1 评价指标选取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指标数据来源 |
5.2.1 实地调研数据 |
5.2.2 规划数据 |
5.2.3 网络数据 |
5.2.4 遥感影像数据 |
5.3 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比较 |
5.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4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4.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5.4.2 综合评价模型 |
5.5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5.5.1 评价对象概况 |
5.5.2 评价结果呈现及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 |
6.1 新都区林盘多功能发展的引导层次解析 |
6.1.1 区域层面—乡村地域三生资源协同 |
6.1.2 中观层面—林盘群落协同发展 |
6.1.3 聚落层面—林盘聚落差异化重点发展 |
6.1.4 整体构建“资源-网络”的发展格局 |
6.2 区域层面—新都区乡村地域三生资源现状 |
6.2.1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产资源 |
6.2.2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态资源 |
6.2.3 新都区乡村地域生活资源 |
6.2.4 三生资源整合分析 |
6.3 中观层面—构建林盘协同单元 |
6.3.1 林盘协同单元构建 |
6.3.2 林盘协同单元功能优化引导策略 |
6.3.3 林盘协同单元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
6.4 微观层面—林盘聚落多功能发展实施路径 |
6.4.1 农耕聚居主导功能林盘 |
6.4.2 生态涵养主导功能林盘 |
6.4.3 农业生产主导功能林盘 |
6.4.4 休闲消费主导功能林盘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新都区典型林盘问卷调查设计 |
附录二 :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内林盘的社会人口资料汇总 |
附录三 :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内林盘的多功能性评价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我国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研究及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 |
2.文献主题的统计分析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五)概念界定 |
1.地理课程标准 |
2.选修课程 |
3.行为动词 |
(六)理论基础 |
1.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
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约翰·彼格斯学习质量评价理论 |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概述 |
(一)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分析 |
(二)2017 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选修课程分析 |
(三)两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变化分析 |
1.选修模块数量的变化分析 |
2.选修课程学分设置的变化分析 |
3.选修课程顺序及名称的变化分析 |
4.选修课程内容要求数目的变化分析 |
二、两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分析 |
(一)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分析 |
1.行为动词的数量及认知水平分析 |
2.行为动词的SOLO分类层次分析 |
3.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二)2017 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分析 |
1.行为动词的数量及认知水平分析 |
2.行为动词的SOLO分类层次分析 |
3.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三、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变化及原因分析 |
(一)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变化分析 |
1.行为动词的数量变化分析 |
2.行为动词的认知水平变化分析 |
3.行为动词的SOLO层次变化分析 |
4.行为动词的分类变化分析 |
5.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变化分析 |
(二)两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行为动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
1.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内容呈现的方式不同 |
2.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同 |
3.同一选修课程内容要求的变化 |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程度不同 |
四、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的教学实施策略 |
(一)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1.案例选择 |
2.案例分析 |
3.案例分析的启示 |
(二)高中地理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策略 |
1.了解、说出--简单展示或实验操作 |
2.说明、解释--运用已有知识到新情境将思维水平逐级深化 |
3.学会--运用并实施地理实践活动 |
4.分析--精选案例形成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 |
(三)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应用 |
1.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
2.教学案例设计的内容选择 |
3.教学案例设计呈现 |
(四)教学案例的实施 |
1.“解释”教学案例的实施 |
2.“分析”教学案例的实施 |
3.教学案例实施的启示 |
(五)教学设计反思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且在能力培养上2017 版比2003 版更加系统和适应时代要求 |
2.2017 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的4 条策略并应用策略设计6个教学案例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3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分析表 |
附录2 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分析表 |
附录3 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变化分析表 |
附录4 高频行为动词在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分类及行为条件变化分析表 |
附录5 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学目标的分析与优化表 |
附录6 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中高频行为动词具体实施方式分析表 |
附录7 高频行为动词具体实施途径及规律总结分析表 |
致谢 |
(7)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增强现实与教学应用 |
1.2.2 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教学 |
1.3 论文组织结构与章节安排 |
2 系统理论基础 |
2.1 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基础 |
2.1.1 增强现实技术简介 |
2.1.2 增强现实关键技术 |
2.2 增强现实显示认知基础 |
2.2.1 地图感受论 |
2.2.2 认知心理学 |
2.2.3 符号学特征 |
2.3 地理野外实习的流程和系统需求 |
2.3.1 地理野外实习的流程 |
2.3.2 野外实习教学平台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多源数据采集及融合 |
3.1 系统空间地理数据的处理策略 |
3.1.1 系统数据特征与分类 |
3.1.2 系统空间数据库架构模式 |
3.2 多维动态数据采集技术 |
3.2.1 LiDAR技术 |
3.2.2 探地雷达技术 |
3.2.3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
3.2.4 激光三维扫描仪 |
3.2.5 全景数据采集 |
3.3 数据库建设 |
3.3.1 多源地理数据融合 |
3.3.2 数据集成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地学可视化方案 |
4.1 增强现实下的视觉显示要求 |
4.2 符号学视角下系统的显示策略 |
4.2.1 系统视觉显示“符文”设计 |
4.2.2 系统视觉显示“符形”设计 |
4.2.3 系统视觉显示“符义”设计 |
4.3 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AR视觉设计 |
4.3.1 文字视觉显示的可视性 |
4.3.2 图形图标的辨识效果 |
4.3.3 系统操作反馈效率 |
4.3.4 功能分类与限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流程 |
5.1.1 系统总体架构与应用模式 |
5.1.2 技术路线 |
5.1.3 软硬件环境 |
5.2 平台搭建与功能实现 |
5.2.1 位置与设备姿态计算 |
5.2.2 图像跟踪注册 |
5.2.3 空间数据计算分析 |
5.2.4 视觉符号图形的生成 |
5.2.5 流媒体场景处理 |
5.3 系统使用与反馈分析 |
5.3.1 试用流程 |
5.3.2 总结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2.1.2 相关基础理论 |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2.5 研究进展评述 |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环境 |
3.1.2 土地利用状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 |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9)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综述总结与启示 |
1.4 研究内容 |
1.5 相关理论 |
1.5.1 系统学理论 |
1.5.2 区位理论 |
1.5.3 园林美学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合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层次分析法 |
1.6.4 专家打分法 |
1.6.5 数据分析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山岳型景区问题总结及GIS技术应用 |
2.1 概念阐释 |
2.1.1 风景名胜区 |
2.1.2 地理信息系统 |
2.1.3 游步道 |
2.2 山岳型风景区线路架构问题总结 |
2.2.1 前期调研普遍问题 |
2.2.2 线路架构研究现状问题 |
2.3 GIS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
2.3.1 GIS技术本身优越性 |
2.3.2 解决山岳型风景区规划问题的针对性 |
2.3.3 科学的数据搜集处理 |
2.4 小结 |
3 游步道系统影响因子选择及线路架构研究 |
3.1 选线原则 |
3.2 影响因子选择 |
3.2.1 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
3.2.2 影响因子选取 |
3.3 线路架构步骤 |
3.3.1 确定权重 |
3.3.2 因子赋分 |
3.3.3 各因子叠加分析 |
3.3.4 确定线路 |
3.4 小结 |
4 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研究 |
4.1 风景区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自然概况 |
4.1.3 风景资源概况 |
4.1.4 交通概况 |
4.1.5 游客构成及参观特征 |
4.1.6 线路架构存在问题总结 |
4.2 GIS基础模型建立 |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
4.2.2 高程模型的建立 |
4.2.3 景点定位信息输入 |
4.3 影响因子系统得分 |
4.3.1 影响因子的权重 |
4.3.2 各影响因子得分 |
4.3.3 影响因子成本得分图 |
4.4 新游步道系统建立 |
4.4.1 选取线路控制点 |
4.4.2 游步道系统生成 |
4.5 游步道系统优化 |
4.5.1 游步道整体架构调整 |
4.5.2 新增景点与线路 |
4.5.3 局部完善线路 |
4.5.4 游步道宽度、材质完善 |
4.6 小结 |
5 游步道游览线路优化设计 |
5.1 游览线路设计原则 |
5.2 游览线路数据整理 |
5.2.1 停留景点与停留时间 |
5.2.2 游览交通方式 |
5.2.3 景点距离 |
5.3 建议游览线路 |
5.3.1 登山游览线路 |
5.3.2 健行游览线路 |
5.3.3 朝拜游览线路 |
5.3.4 家庭野餐游憩游览线路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千山风景名胜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高中地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课程改革带动一致性研究的热潮 |
1.1.2 我国当前地理课程理论发展的需要 |
1.1.3 国内地理教材建设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地理教科书 |
2.1.2 地理课程标准 |
2.1.3 一致性 |
2.2 理论依据 |
2.2.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2 泰勒的课程原理 |
2.2.3 教材编制理论 |
3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新课标的编码与统计 |
3.1 选择分析工具 |
3.1.1 Webb分析模式 |
3.1.2 Achieve分析模式 |
3.1.3 SEC分析模式 |
3.2 确定二维矩阵 |
3.2.1 内容主题分类 |
3.2.2 认知目标分类 |
3.2.3 确定二维矩阵 |
3.3 相关数据统计 |
3.3.1 新课标编码与统计 |
3.3.2 高中地理新教材数据编码与统计 |
4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新课标一致性的整体分析 |
4.1 波特一致性分析 |
4.2 内容主题分析 |
4.3 认知水平分析 |
5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新课标一致性的具体分析 |
5.1 “地球知识”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
5.1.1 波特一致性分析 |
5.1.2 内容主题分析 |
5.1.3 认知水平分析 |
5.2 “自然环境要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
5.2.1 波特一致性分析 |
5.2.2 内容主题分析 |
5.2.3 认知水平分析 |
5.3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
5.3.1 波特一致性分析 |
5.3.2 内容主题分析 |
5.3.3 认知水平分析 |
5.4 “地理信息技术”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
5.4.1 波特一致性分析 |
5.4.2 内容主题分析 |
5.4.3 认知水平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新课标的波特一致性明显 |
6.1.2 高中地理新教材在内容主题上适当拓展了部分内容 |
6.1.3 高中地理新教材在认知水平上合理调配了认知过程 |
6.2 相关建议 |
6.2.1 新教材修订建议 |
6.2.2 专业教师使用地理教材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地理信息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源矢量数据语义一致性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赵云鹏.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新都区林盘多功能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D]. 曾纯.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我国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研究及实施策略[D]. 渠莎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增强现实地理野外实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珏璠. 河南大学, 2020(02)
-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D]. 刘诗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高中地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D]. 张雪雯.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