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含[1](2021)在《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TEM教育是在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下诞生和发展的。STEM教育作为一种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创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我国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以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新版高中数学课标也明确,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分析STEM教育、活动教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STEM教育的内涵、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在“从做中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赛耶模型和PBL学习模式的指导下,参考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结果,构建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讨论其对于转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发展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这也是文章的创新点。将本研究提出的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与Ge Geobra计算机平台共同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促进数学知识的应用广度,转变师生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利用设计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验后,将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对比,综合师生访谈情况,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数学课堂构建的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有助于转变现有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发现,该教学模型对于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水平等具有一定作用,并可为一线数学教师的STEM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该教学模型的教学实践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于STEM教育与数学相融合的探索还将继续。
黄碧怡[2](2021)在《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数学建模能力良好的学生能用数学模型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能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建模活动,渗透学生的模型思想,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提升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乘法分配律”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简单的计算模型,并且在代数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由于数学公式的抽象性和教学内容中数学思想方法的隐蔽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拘泥于观察公式以及总结背诵公式,在这样就事论事的数学课堂中也往往认为做对了题目就可以,学生也机械地操练课后习题,生搬硬套数学公式,导致“乘法分配律”教学育人价值的窄化。研究基于数学建模的视角,通过对数学模型思想、数学建模过程等的分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征,具体以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为例,采用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的框架,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乘法分配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对教学内容中模型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入、建模目标较为单一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建模教学的一般过程,分析与形成教学设计的环节,结合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数学建模的教学步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合理假设、尝试建立模型、求解验证模型以及灵活应用模型五个步骤。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设置建模活动实施的效果分析发现,将建模教学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实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出教师课堂教学密切开展建模活动、经历建模全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借助几何直观,丰富建模活动的教学建议。
吴晓红[3](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北师大版和湘教版“几何与代数”内容为例》文中提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的背景,我国采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教材编写由“一纲一本”转变为“一标多本”。目前,我国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编制了多个版本的高中数学新教材。因此,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讨论的问题。本研究拟研究的问题是:(1)如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构建本土化的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框架?(2)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总体一致性水平如何?(3)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下的一致性水平如何?(4)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在各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的一致性水平如何?(5)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分布有怎样的规律?本研究通过选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教育出版社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必修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以量化分析为主,质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式,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得到如下的结论:(1)在总体维度下,北师大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2)在认知水平维度下,北师大版、湘教版与课程标准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并且北师大版与课程标准的显着一致性水平较好。(3)在各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在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三个维度,北师大版和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在数学抽象维度,北师大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在逻辑推理维度,北师大版和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4)数学核心素养分布特征方面,总体而言,两个版本教材与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都注重考查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其次是对逻辑推理素养的考查,最后是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考查。关于素养水平分布特征,总体维度下的素养水平分布较好,不同内容主题下的素养水平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提升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拟从提升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水平,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和修订,重视素养的均衡分布及素养高级水平考查,深入研制本土化的一致性水平分析工具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陈聪[4](2021)在《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把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抽象表示为一种数学公式,即数学模型。2011版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中,提到了模型思想。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是数学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有必要了解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测验法、访谈法这三种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三大内容领域(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图形与几何)中的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现状如何?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第二,针对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原因,可以提出怎样的培养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数与代数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在理解和简化中达到了水平二,而数学化和数学解答达到水平二的学生较少,主要问题出现在数学化中:学生缺乏数学建模的意识;学生缺乏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较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较低;学生存在畏难情绪。(2)在综合与实践中,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理解和简化中达到了水平二,数学化和数学解答达到水平二的学生较少,主要问题出现在数学化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较低;学生数学语言的互译能力较低。(3)在图形与几何中,理解、简化、数学化、数学解答的水平都比较低,达到水平二的学生都没有过半,分别只有37.5%、10%、10%以及2.5%,主要问题出现在理解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数学阅读没有耐心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只关注数据,忽略了问题情境的文字描述;学生对于科学情境较为陌生。针对困难原因,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1)对学校的建议:根据教学任务,适当开展建模竞赛;对数学教师进行建模培训;开发建模的教材与课程。(2)对教师的建议: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提供给学生科学情境类的建模题目。同时,教师自己还应该做到:正确的认识数学建模;提升自身的数学建模能力;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3)对学生的建议:克服困难情绪,敢于接受挑战;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正确认识数学建模;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建模。
江锦[5](2021)在《数学课程中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以《初等数学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其培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随着国家战略上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也逐渐多样化,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更多还是集中于理论层面,无法与实际接轨;其次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途径是在具体学科中展开,但缺乏学科针对性;还有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最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够关注教师成长群体。因此本研究在了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的基础上,在数学课程中,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开展批判性思维的干预研究。以上海市某S大学数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研究一使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调查了数学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水平,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研究二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现实的基础。研究二使用实验法,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把数学师范专业学生划分为实验小组和对照小组,对实验小组进行了一学期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干预,通过设置小组合作、课程作业、自我反思的活动,进行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了解干预效果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的变化。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性别与专业均对批判性思维倾向没有影响。(2)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高于280分的学生在平时课程中参加小组活动、解决开放性问题、自我评估的频率更高。培养研究结果显示:(1)经过一学期的批判性思维干预教学后,《初等数学研究》实验班(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对照班略有改善,具有正向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学生比例更高。(2)一学期干预教学后,实验班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及求知、想象、反思维度水平提升显着。
余蕊[6](2021)在《基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的出现,需要社会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较高的人才。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发布,数学建模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俨然已成新一轮高中课程中的新的主题。数学建模思想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成为数学学科学以致用的有效表现形式,而数学建模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有许多学者对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利用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课题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针对目前数学建模思想在初中高中学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和数学老师对创新思维培养的认同度,以及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操作度,针对目前数学建模与创新培养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剖,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相关建议和策略。最后给出了本人在实习过程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具体的案例,并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数学建模活动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二是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建模思想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教学思路;三是基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与建议,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在作者所实习的学校进行实施,初步得出数学建模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魏晨曦[7](2021)在《基于“再创造”理论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数学教育更加注重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活动课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更加受到重视。义务教育、高中新课标均对数学活动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关要求。初中阶段是承接小学铺垫高中的重要阶段,在初中开展适当的数学活动课以达成教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教育部2019年也提让学生在教学中亲身感悟知识和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再创造”理论提倡在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将要学习的东西挖掘和创造出来。该理论常被作为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基础,但却很少能在活动课中真正实现再创造。因此本研究基于“再创造”理论对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整体分析,使再创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整体体现。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为研究的进行与实施打好前提基础。再采用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分别对研究学校的学生与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作用认识清晰但由于实际情况影响开展不便。其次研究针对基于“再创造”理论初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五个原则:教师主导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数学化原则;再创造原则;层次性原则。结合“再创造”理论与三维目标明确整体教学目标,并分析活动内容与知识内容的纵横结构和内容重点与难度,构建教学评价指标。基于“再创造”理论设计实验型、探究型、建模型三类初中数学活动课,并对三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具有注重学生为活动主体、活动多层次多样化、改变教学观与数学观的特点。总结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如下:(1)重视情境引入,问题“再产生”。(2)问题数学化,结论“再猜想”。(3)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活动中“再创造”。(4)归纳总结与深层学习,知识经验“再应用”。
林淑慧[8](2021)在《福建两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比较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课标将数学建模素养作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数学建模教学逐渐引起重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学建模作为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在不同的领域应用广泛,但是数学建模教学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不同地区数学建模教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已有的数学建模教学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数学建模教学原则、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等方面,对于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调查相对较少,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调查的实证材料是数学建模教学进一步研究的有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理论,本文旨在对福建省不同地区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弄清数学建模教学水平差距所在,结合不同地区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善福建省的数学建模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研究选取福建省厦门市和光泽县两地不同层次的四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维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地区的教师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调查,再结合对四所学校的实地调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两地区数学建模教学进行了差异反思。通过分析调研发现,光泽县地区存在学校对数学建模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专业知识有待提高、数学建模教研氛围不足、学生的数学建模知识薄弱,数学建模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厦门市地区也面临着数学建模教学存在形式化现象、数学建模教学的课时有限、缺乏系统的数学建模教学的配套教材等主要问题,由此,本文依据数学建模教学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数学建模提供参考,最后进行高中课堂数学建模教学探讨,启发一线数学教师运用数学建模相关教学策略的新思路。
沈中宇[9](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孙莉莎[10](2021)在《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统计”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四基,模型思想不仅作为基本思想之一,也是抽象、推理三大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思想的形成推动数学向前发展,把数学与现实世界建立起联系。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可忽视。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一师一优课平台中“统计”单元部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和建模教学的过程进行阐述。其次,通过观课发现目前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创设的情境不易被学生接受,数学建模意识模糊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不灵活等问题。再次,对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有限,教师对模型思想的把握不全面,同时教师对建模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最后,分别从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数学建模意识、加强数学模型的应用几个方面对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应用策略。小学阶段形成数学模型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大量教学视频、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分析,总结出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为小学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中提供指导性建议。
二、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
1.1.2 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
1.1.3 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诠释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验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本研究的创新性 |
2 研究综述 |
2.1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综述 |
2.1.1 STEM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2 STEM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 关于活动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1 活动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
2.2.2 活动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融合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STEM教育 |
3.1.2 数学活动教学 |
3.2 理论基础 |
3.2.1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
3.2.2 情境学习理论 |
3.2.3 赛耶模型 |
3.2.4 PBL学习模式 |
4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4.1 STEM教育在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渗透情况 |
4.1.1 教材总体分布分析 |
4.1.2 专题内容分析 |
4.1.3 结论与建议 |
4.2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 |
4.2.3 调查方法 |
4.2.4 调查过程 |
4.2.5 调查结果分析 |
4.2.6 小结 |
5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 |
5.1 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5.2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建原则 |
5.2.1 整合性原则 |
5.2.2 情境性原则 |
5.2.3 实践性原则 |
5.2.4 创造性原则 |
5.3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建 |
5.3.1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想 |
5.3.2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 |
6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案例设计 |
6.1 案例设计一:“身高增长的秘密” |
6.1.1 教材内容分析 |
6.1.2 学情分析 |
6.1.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6.1.4 教学方法 |
6.1.5 教学手段 |
6.1.6 教学过程设计 |
6.1.7 教学评价设计 |
6.2 案例设计二:“测量我们学校的‘珠峰’” |
6.2.1 教材内容分析 |
6.2.2 学情分析 |
6.2.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6.2.4 教学方法 |
6.2.5 教学手段 |
6.2.6 教学过程设计 |
6.2.7 教学评价设计 |
7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 |
7.1 实验准备 |
7.1.1 实验目的 |
7.1.2 实验材料及工具 |
7.1.3 实验对象 |
7.1.4 实验变量 |
7.1.5 实验假设 |
7.2 实验过程 |
7.2.1 实验流程 |
7.2.2 教学过程 |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1 测试卷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
7.3.2 学生访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
7.3.3 教师访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
7.3.4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身高增长的秘密”学生测试卷 |
附录D “身高增长的秘密”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E “身高增长的秘密”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F “测量我们学校的’珠峰’”测量课题报告表 |
附录G 案例一学生身高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数学建模的研究 |
(二) 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一、数学建模 |
(一) 数学模型 |
(二) 数学模型思想 |
(三) 数学建模 |
二、小学数学建模的流程 |
三、数学建模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 数学化思想 |
(二) 问题解决理论 |
四、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涵 |
(一) 教学设计 |
(二)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三)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一、学习者分析 |
(一) 学习者的学情调查设计 |
(二) 学习者的学情结果分析 |
(三) 调查结果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一) 课程标准分析 |
(二) 教材内容分析 |
三、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教师对模型思想的了解不够深入 |
(二) 教师的建模目标比较单一 |
第三章 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环节 |
一、教学目标设计 |
(一)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
(二) “乘法分配律”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 |
二、教学内容设计 |
(一) 在生活情境中建构数学模型 |
(二) 在数形结合中呈现数学模型 |
(三) 在巩固练习题中强化建立模型 |
三、教学过程设计 |
(一)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
(二) 自主探究,合理假设 |
(三) 引发思考,内化提高 |
(四) 合作交流,归纳规律 |
(五) 运用知识,应用模型 |
四、教学评价设计 |
(一) 课堂观察 |
(二) 课后访谈 |
(三) 书面测验 |
第四章 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实施 |
一、“乘法分配律”教学实施的设计 |
二、“乘法分配律”教学实施的过程 |
(一) 创设问题情境 |
(二) 提出合理假设 |
(三) 尝试建立模型 |
(四) 求解验证模型 |
(五) 灵活应用模型 |
三、“乘法分配律”教学效果分析 |
(一)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二) 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
(三) 升华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
第五章 基于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建议 |
一、课堂教学密切开展建模活动 |
二、经历建模全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
三、借助几何直观,丰富建模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测试试卷(前测) |
附录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测试试卷(后测) |
附录三: 对Z小学老师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北师大版和湘教版“几何与代数”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材 |
2.1.2 习题 |
2.1.3 课程标准 |
2.1.4 一致性 |
2.2 文献综述 |
2.2.1 高中数学教材研究现状 |
2.2.2 高中数学教材习题研究现状 |
2.2.3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2.4 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现状 |
2.2.5 已有研究的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 |
3.1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 |
3.1.1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的理念 |
3.1.2 SEC一致性分析程序和方法 |
3.2 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 |
3.2.1 几个学习评价模型的分析 |
3.2.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框架 |
3.3 理论模型的应用 |
3.3.1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的应用 |
3.3.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应用 |
3.4 理论模型的融合 |
3.4.1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型的构建 |
3.4.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型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1.1 教材与课标的选取 |
4.1.2 具体内容的选取 |
4.2 研究工具 |
4.2.1 内容主题的划分 |
4.2.2 认知水平的划分 |
4.2.3 一致性分析框架的确定 |
4.3 研究对象的编码 |
4.3.1 课程标准的编码 |
4.3.2 高中数学教材习题的编码 |
4.4 研究信度与效度 |
4.4.1 研究信度 |
4.4.2 研究效度 |
4.5 数据整理 |
4.5.1 课程标准的数据统计 |
4.5.2 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数据统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一致性系数分析 |
5.1.1 一致性系数P值的计算 |
5.1.2 临界值P0 的确定 |
5.1.3 统计学上的显着一致性判断 |
5.2 内容主题分布 |
5.2.1 总体维度下的内容主题分布 |
5.2.2 认知水平维度下的内容主题分布 |
5.2.3 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的内容主题分布 |
5.3 认知水平分布 |
5.3.1 总体的认知水平分布 |
5.3.2 认知水平维度下的认知水平分布 |
5.3.3 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的认知水平分布 |
5.4 曲面图分析 |
5.4.1 总体维度的曲面图分析 |
5.4.2 认知水平维度下的曲面图分析 |
5.4.3 数学核心素养维度的曲面图分析 |
5.5 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分布 |
5.5.1 数学核心素养分布 |
5.5.2 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思考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总体的一致性水平特征 |
6.1.2 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特征 |
6.1.3 各数学核心素养的一致性水平特征 |
6.1.4 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分布特征 |
6.2 思考 |
6.2.1 影响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
6.2.2 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
6.2.3 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
6.2.4 影响基础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 |
6.3 建议 |
6.3.1 提升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水平 |
6.3.2 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和修订 |
6.3.3 重视素养的均衡分布及素养高级水平考查 |
6.3.4 深入研制本土化的一致性水平分析工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课程标准编码表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各国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对数学建模的重视 |
1.2.2 数学建模能力对学生十分重要 |
1.2.3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时期 |
1.2.4 数学建模能力在我国小学阶段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问题 |
第2 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数学建模的研究 |
2.1.1 数学建模的历史发展 |
2.1.2 数学建模的概念界定 |
2.1.3 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
2.1.4 数学建模的分类 |
2.2 关于数学建模能力的研究 |
2.2.1 数学建模能力的概念界定 |
2.2.2 数学建模能力的水平划分 |
2.2.3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2.4 理论基础 |
2.4.1 弗赖登塔尔数学现实与数学化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3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4 布鲁姆七阶段建模循环 |
第3 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2.1 选取的依据 |
3.2.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测验法 |
3.3.2 访谈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数学建模能力测验卷的编制 |
3.4.2 测验卷的评价标准 |
3.4.3 测验卷的实施 |
3.4.4 访谈提纲设计 |
3.5 访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6 编码设计 |
第4 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距离问题”水平表现分析 |
4.1.1 学生“距离问题”总体水平分析 |
4.1.2 学生各维度能力水平具体分析 |
4.1.3 学生数学化环节存在困难的原因分析 |
4.2 “华夫饼问题”水平表现分析 |
4.2.1 学生“华夫饼问题”总体水平分析 |
4.2.2 学生各维度能力水平具体分析 |
4.2.3 学生数学化环节存在困难的原因分析 |
4.3 “水库问题”水平表现分析 |
4.3.1 学生“水库问题”总体水平分析 |
4.3.2 学生理解环节出现问题的情况分析 |
4.3.3 学生理解环节存在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5 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建议 |
5.2.1 对学校的建议 |
5.2.2 对教师的建议 |
5.2.3 对学生的建议 |
5.3 研究反思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测试题 |
致谢 |
(5)数学课程中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以《初等数学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
1.1.2 我国高等教育应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1.1.3 数学课程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说明 |
2.1.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
2.1.2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
2.1.3 数学与批判性思维 |
2.2 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
2.2.1 内部因素 |
2.2.2 外部因素 |
2.3 批判性思维的评价 |
2.3.1 整体性评价 |
2.3.2 静态测试量表 |
2.3.3 动态过程性评价 |
2.4 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思路 |
3.4 课程作业评价量表的编制 |
第4章 研究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 |
4.3.2 活动频率调查表(见附录B) |
4.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5.1 批判性思维倾向性调查结果信度分析 |
4.5.2 批判性思维倾向性现状分析 |
4.5.3 专业、性别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性的关系 |
4.5.4 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在课程中参与活动的差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二: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工具 |
5.3.1 课程活动 |
5.3.2 课程作业评价量表 |
5.3.3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 |
5.4 研究程序 |
5.5 数据处理 |
5.5.1 批判性思维技能得分 |
5.5.2 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
5.6 结果分析 |
5.6.1 批判性思维技能 |
5.6.2 批判性思维倾向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讨论 |
6.1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 |
6.2 数学课程中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第7章 结论、思考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培养建议 |
7.3 创新之处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创新思维和数学建模的理论基础 |
2.1 创新思维 |
2.2 数学建模 |
2.3 数学教育思想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 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 |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中学生数学建模思想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教学思路 |
4.1 中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思路 |
4.2 基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思路 |
第五章 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案例 |
5.1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案例的实施 |
5.2 教学案例的效果分析 |
5.3 教学评价分析 |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 |
6.1 总结反思 |
6.2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再创造”理论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部对“中小学活动教学”的要求 |
1.1.2 《课标》对“数学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
1.1.3 教材中“数学活动”的地位 |
1.1.4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 |
1.1.5 “再创造”理论的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数学活动 |
1.3.2 数学活动课 |
1.3.3 “再创造”活动教学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计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与分析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4 文献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1 学校的选取 |
3.3.2 学生与教师的选取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的设计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5 研究理论基础 |
3.5.1 做中学 |
3.5.2 建构主义理论 |
3.5.3 多元智能理论 |
3.5.4 “再创造”理论 |
3.6 小结 |
第4章 数学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
4.1 教师访谈分析 |
4.1.1 教师访谈记录编码 |
4.1.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4.2 学生数学活动调查分析 |
4.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2.2 调查过程与数据编码 |
4.2.3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4.3 数学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再创造”理论的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分析 |
5.1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原则 |
5.1.1 教师主导性原则 |
5.1.2 学生主体性原则 |
5.1.3 数学化原则 |
5.1.4 再创造原则 |
5.1.5 层次性原则 |
5.2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教学目标分析 |
5.3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教学内容分析 |
5.3.1 教材内容分析 |
5.3.2 知识结构分析 |
5.3.3 重难点分析 |
5.4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
5.5 教学评价设计 |
5.5.1 教学设计视角的评价指标建构 |
5.5.2 评价体系标准编码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再创造”理论的数学活动课案例分析 |
6.1 实验型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
6.1.1 展开与折叠教学案例 |
6.1.2 教学案例分析 |
6.1.3 教学评价 |
6.2 建模型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
6.2.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案例 |
6.2.2 教学案例分析 |
6.2.3 教学评价 |
6.3 探究型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
6.3.1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案例 |
6.3.2 教学案例分析 |
6.3.3 教学评价 |
6.4 课后访谈分析 |
6.4.1 学生访谈 |
6.4.2 教师访谈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特点 |
7.1.2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教学策略 |
7.2 研究的反思与不足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8)福建两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比较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下课程改革的推进 |
1.1.2 福建山区教学现状不容忽视 |
1.1.3 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数学模型概念 |
2.1.2 数学建模概念 |
2.1.3 中学数学建模概念 |
2.2 国内外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概况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课标》理念 |
2.3.2 .元认知理论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2.3.4 . “数学现实”原则 |
第3章 高中数学建模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问卷编制 |
3.2.1 问卷维度设计 |
3.2.2 问卷信效度检测 |
第4章 两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比较 |
4.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4.1.1 教师个人基本情况 |
4.1.2 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认识对比结果 |
4.1.3 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安排对比结果 |
4.1.4 教师的数学教学策略的对比结果 |
4.1.5 教师的数学教学资源的对比结果 |
4.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性分析 |
4.3 学生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 |
4.3.1 学生的数学建模知识对比结果 |
4.3.2 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对比结果 |
4.3.3 学生的数学建模情感态度对比结果 |
4.3.4 学生的数学建模自我效能感对比结果 |
4.3.5 学生的数学建模影响因素对比结果 |
4.4 教师访谈记录与结果对比分析 |
4.5 两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差异及反思 |
4.5.1 学校层面:教学设施设备及教学投入 |
4.5.2 教师层面:专业素养水平及教学策略 |
4.5.3 学生层面:学习能力基础及情感态度 |
第5章 两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策略 |
5.1 光泽县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学校对数学建模的重视程度不足 |
5.1.2 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
5.1.3 数学建模教研氛围不足 |
5.1.4 学生的数学建模知识薄弱,数学建模能力不足 |
5.2 厦门市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数学建模教学存在形式化现象 |
5.2.2 数学建模教学的课时有限 |
5.2.3 缺乏系统的数学建模教学的配套教材 |
5.3 福建省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
5.3.1 加大数学建模教学投入并提供技术支持 |
5.3.2 加强不同地区之间数学教师的交流与学习 |
5.3.3 组建专业的数学建模教学研究团队 |
5.3.4 建设数学建模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库 |
5.3.5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
5.3.6 通过竞赛激发师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
5.4 高中课堂数学建模教学探讨 |
5.4.1 内容解析 |
5.4.2 教学目标 |
5.4.3 教学重难点 |
5.4.4 教学过程 |
5.4.5 教案分析 |
总结与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统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阐释 |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理论 |
1.数学模式理论 |
2.问题解决理论 |
3.建构主义理论 |
(二)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概念 |
1.数学建模 |
2.数学模型 |
3.模型思想 |
4.小学数学模型思想 |
(三)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过程模式阐释 |
1.创设情境 |
2.提出假设 |
3.建立模型 |
4.求解模型 |
5.验证模型 |
6.应用模型 |
二、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创设的情境不易被学生接受 |
1.情境的创设不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 |
2.创设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
3.问题情境的创设较为单一 |
(二)数学建模意识薄弱 |
1.提出假设中教师过多参与 |
2.数学建模的过程较为简单 |
3.求解模型中学生地位不突出 |
(三)数学模型的应用不灵活 |
1.训练数学模型的练习题目较少 |
2.强化数学模型的应用方法固化 |
3.评价数学模型的应用效果不及时 |
三、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数学模型思想融入有限 |
1.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 |
2.教材挖掘不够 |
3.教学目标模糊 |
(二)数学模型思想把握不全面 |
1.数学建模能力稍弱 |
2.忽视模型建构 |
3.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高 |
(三)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视不足 |
1.模型思想的理解不到位 |
2.教学方法有限 |
3.评价效果不佳 |
四、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
1.创设利于数学模型建立的问题情境 |
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 |
3.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 |
(二)提高数学建模意识 |
1.提供提出假设的机会 |
2.关注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三)加强数学模型的应用 |
1.强化模型训练 |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数学建模教学环节的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D]. 刘俊含.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研究[D]. 黄碧怡. 扬州大学, 2021(09)
- [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北师大版和湘教版“几何与代数”内容为例[D]. 吴晓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D]. 陈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数学课程中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以《初等数学研究》为例[D]. 江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基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余蕊.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再创造”理论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D]. 魏晨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福建两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比较和对策研究[D]. 林淑慧. 集美大学, 2021(01)
- [9]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10]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统计”为例[D]. 孙莉莎. 渤海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