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行政作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十项措施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杨艳[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事再审制度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
吴春桃[3](2021)在《公共管理视域下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之一,研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在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从而引导﹑激励高校教师积极进行专业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在公共管理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全文共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厘清了本文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公共管理、高校青年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在阐述公共管理概念时特别分析了公共管理与“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分析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方向、主体和手段,这些都是进行本研究的前提;梳理了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关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成果,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发展阶段和标准,发展的内容实质就是“教师素质”,包括专业情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发展阶段包括入职培训阶段、职初生存阶段、迅速成长阶段和岐变再评阶段,四个阶段的标准主要阐述各个阶段的“教师素质”。第三部分,设计了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管理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问卷和访谈调查后收集、整理了基于问卷和访谈的数据,基于数据分析了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管理的现状。基于现状分析了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二是专业素质的四个维度发展不平衡,三是专业发展进阶性不明显,四是专业发展意识薄弱,五是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第四部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的归因,第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管理政策失灵;第二,管理的具体措施匮乏导致管理对象的能动性差。第一个方面的具体归因为:一是教育管理主体偏执“目标-动力”导向的发展观念,二是缺乏系统科学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欠科学且执行不到位;第二个方面的具体归因为:一是缺失有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二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科研资源匮乏,三是缺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活动。第五部分,针对分析的问题,从公共管理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对策:第一,优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管理政策;第二,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调动管理对象的能动性。第一个方面的具体对策为:一是教育管理主体转变“教师本位”的发展观念,二是科学系统制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规划,三是注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激励性和约束性;第二个方面的具体对策为:一是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二是丰富培训平台和资源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与积极性,三是丰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活动,包括“以竞赛促教改”促进青年教师镜面反思、建设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交流平台促进形成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
郑国强[4](2021)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市场中的关键要素,劳动力是连接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纽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附于劳动力本身,资本、土地和数据等要素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激活和运转,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必然对整个要素市场的配置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把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反应灵活作为今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深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变化特征,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并基于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现实因素。其次,基于城市、企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生产率效应、创新效应以及创业效应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再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居民阶层认同和幸福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梳理:(1)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和劳动力工资理论。(2)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论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整理,本文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行了总结。(2)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生产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就业创业效应”的文献。(3)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阶层影响的文献。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相关政策要点以及劳动力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的时序变迁。其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市场化指数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从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增长目标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户籍制度以及工会双重职能定位等视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特殊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宏观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其次,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个体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以居民阶层认同的变化衡量社会阶层变迁,以居民幸福感间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阶层认同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杨楠[5](2021)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权力监督作为权力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和关键维度。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长期执政的唯一执政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必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监督机制构建与完善的关键举措与核心环节。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内监督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在传承中华传统政治文化与吸收外来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探索完善的制度安排。因此,厘清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解析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并在巡视制度的百年探索中把握变迁特征、挖掘变迁经验,从而探索符合中国政治实际且与中国政治基因相匹配的更具适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的巡视制度发展路径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研究仍存在较多不足与研究空间,因而围绕此问题开展深入地探讨尤为必要。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资源的基础上,遵循认识问题、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典逻辑,重点回答巡视制度变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等重点难点问题,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事实与基本逻辑。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明晰话语内涵、厘定论述边界、展开学术论争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清晰厘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明确地划分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并对变迁动因、变迁特征以及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对制度、制度变迁、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而明确本研究中所指涉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基本含义。此外,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着重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从而借鉴相关政治学理论开展研究。准确划分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阶段,清晰描述巡视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是解析变迁动因、归纳变迁特征的重要前提。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巡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制度面貌。具体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1928年制度的生成,1931年制度的更新以及1934年以后制度的逐渐衰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在1955年得到了初步探索,但在1957年以后便日渐停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经历了1996年的制度重建、2004年的制度完善与2009年的制度健全三个主要历程。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也发生了历史性变迁,主要经历了2015年的制度创新和2017年的制度优化两个阶段。在对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以后,探究历次关键性变迁的动力因素尤为重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的生成不仅深受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特派员制度的影响,更与应对当时党组织困境密切相关。巡视制度的更新既与当时党组织的外部困境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有关,还与党内巡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紧密相连。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可以被视为巡视制度逐渐衰微的关键节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饶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了巡视制度的变迁。而1957年进行的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以及毛泽东的思想观念变化又成为巡视制度日渐停滞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法制观念与监督观念为巡视制度的重新建立提供了观念支持,而1989年的政治风波则加速了党内巡视制度的重建进程。此外,重建巡视制度也是中共中央为切实解决党内中高级领导干部存在的严重腐败与作风问题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此后,巡视制度历经完善与健全,不仅与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决策部署有关,也是中共中央为解决巡视实践困境并将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制度化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巡视制度的创新发展中,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观念支撑,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则是关键因素。此外,与巡视制度相关的其他党内法规变革也要求巡视制度进行相应匹配衔接。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是巡视制度优化的直接因素,党内存在的政治纪律不强、政治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则是巡视制度优化的深层动因。在对巡视制度变迁主要历程与动力因素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从总体视角把握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对审视巡视制度变迁全貌与探寻巡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都具有重要价值。巡视制度变迁的结构科学性、功能聚焦性和方式多重性是百年来党内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从制度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巡视主体日益专职化、巡视对象逐步全覆盖、巡视方法渐趋多元化、巡视程序不断规范化、巡视权责更加一致化;从制度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由多元功能向监督功能聚焦、由多元监督向政治监督聚焦两方面特征;从变迁方式来看,主要呈现渐进性、外生性与合意性特征。如何从制度变迁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以史为鉴、趋利避害、启迪后人成为制度变迁研究的重要环节。政治权力主体的适应变革、现代政治观念的有效支撑、多元制度体系的匹配衔接以及关键时间要素的精准把控是未来巡视制度变迁的重要驱动路径,而积极推动巡视制度结构现代化、促进巡视制度功能政治化、增强巡视制度执行实效性则是巡视制度变迁的内容指向,从而推动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更加成熟完备、协同高效。
吴家宝[6](2021)在《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也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行政应急处置权作为一种非常态下的特殊行政权力,其所具有的权力扩张性、集中性以及程序的特殊性等特性,使得这一权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显得极为重要。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随着《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的颁布,我国行政应急处置权的行使逐步规范。但是,在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行政应急处置权又暴露出来了不少问题。因此,本文以突发事件为逻辑起点,以行政应急处置权为主线,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进行深入研究。从法律层面上来看,这可以使行政机关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对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从而提升行政机关对突发事件处置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及时性;从现实层面来看,研究行政应急处置权对迅速平息紧急危险事态、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等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除引言外,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行分析。首先,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释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特征;其次,对行政应急处置权的含义、本质属性以及权力的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再次,对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法理基础进行解读,主要从权力的扩张与限制、权利克减与权利保障、效率优先兼顾公正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最后,阐释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行使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我国行政应急处置权的运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主要是从我国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入手,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部分,介绍行政应急处置权行使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其次,对权力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了应急主体责任不明、应急程序不够完善、应急措施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救济内容上存在不完善之处。针对具体问题,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立法不完善;应急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对权力的监督有待加强。第三部分为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优势以及对域外行政应急制度的分析,针对本次新冠疫情,我国凸显出了强大的制度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集中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随后简要分析了美、日、德三国在应急立法和应急机制上的特点。美国的多层次应急体制、日本在自然灾害方面的立法、德国较为完备的应急体系方面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为行政应急处置权的规范行使提出本文的建议,主要是从行政应急处置权目前的主要问题入手:首先,提出我国应完善行政应急立法,整理现行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具体包括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要增强可操作性以及建立一部更高位阶的法律来统筹应对突发事件;其次,明确被授权主体和参与主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责任分配问题;再次,健全科学有序的权力行使程序,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程序和政府信息公开程序;最后,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燕阳[7](2021)在《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或决策者的注意力配置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提出和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兴起,学术界涌现出大量关于注意力配置的研究成果。起初,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或市场层面,致力于探究影响企业决策者、市场消费者注意力分配的因素。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间断均衡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组织的注意力配置,即“政策议程设置”。与企业或个人相比,政府组织面临的决策事务更加复杂多样,并且还需要同时回应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而组织的注意力资源又具有稀缺性,因而探究政策议程设置的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大量文献致力于研究政策议程变迁的特征以及影响议程设置的外部因素,却对议程设置与治理绩效间的关系缺乏足够关照,也就是说,已有文献还不能对“政府组织的注意力配置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其对特定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给出明确答案。如果将研究视域聚焦在中国,当代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全面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追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那么,从注意力配置视角看,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对看似冲突但又必须调和的政策议题,地方政府在日常治理实践中会如何分配其注意力资源?政府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能否有效提升区域的环境绩效?而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议程设置又会对地区环境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注意力管理、政策议程设置以及环境管理为理论基点,将中国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组织的议程设置与环境治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综合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主题模型、质性文本编码与内容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回归分析及其他相关统计学检验等研究方法,按照“现象——问题——文献——数据——假设——模型——检验——讨论”的管理研究方法论原则构建了从“描述性分析”到“因果关系检验”再到“政策含义”的实证研究思路,从而尝试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按照议程设置动力学的研究范式并基于文本主题建模方法系统呈现和验证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基本结构和变迁规律。本文通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获取了 2003~2019年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常会议的文本数据(N=1093),之后利用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主题模型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我国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议程的基本结构以及对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的时间变化规律。之后,本文进一步引入相关统计量检验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间断均衡特征,并与西方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通过计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策注意力变化的信息熵指数测量了我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多样性水平。(2)本文利用已有数据库及其他各种途径收集了 2008~2017年间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常务会议的新闻通稿数据(N=6697),在主题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七阶段质性文本分析法”对每个文本进行了政策主题的识别、编码、归类和计数,形塑出了一个适于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注意力的编码类目系统,并测量了每年各省政府针对单一政策议题的相对注意力水平。(3)以环境治理为例,基于DEA-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 2008~2017年间各省环境治理的年度静态效率,之后再结合各省每年对经济、环境等不同政策议题的相对注意力数据构建Tobit模型,检验了省政府对不同议题的关注度对区域环境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本文对1972年以来我国环境管理在战略、制度、组织及政策等不同层面的变迁进行了叙事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宏观制度约束强化——地方政府议程设置——区域环境治理绩效”间关系的相关假设,最后以新《环保法》和中央环保督察实施的2015年为“政策冲击点”,通过广义双重差分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了这一宏观制度变化的处理效应及其对省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以上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包括:(1)基于新的文本数据集实现了对中国政策注意力结构和日常动态的可视化,并丰富了对中国政策议程变迁特征的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在2003~2019年间,尽管中国宏观政策注意力的变化表现为“长期均衡伴随偶然性的重大间断”,但政策间断的程度并不高,这说明2003年以来我国重要领域的关键政策保持了相对稳定。此外,2013年后,中共中央政策注意力的信息熵指数较之前出现了明显上升,表明其所关注的政策议题较之前变得更加多样,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新宏观政策议定场所的出现,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建立,这一组织设计有效拓展了中共中央的政策议程空间,使中央有更多的时间和政策资源来解决转型期中国面临的诸多治理挑战。总体上看,与已有关于中国议程设置的研究偏重于碎片化的现象描述或规范性的案例分析不同,本研究则进一步利用日常会议的文本数据系统揭示了中央政府政策议程的变迁规律以及引起中国宏观政策议程多样性变化的制度性因素。(2)提出了一种将主题模型和文本编码法相结合的政策注意力测量方法,识别了地方政府政策议程设置与区域环境治理绩效间的关系,并发现议题间的“注意力竞争”是理解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关键,为政策过程理论贡献了新的知识。研究发现,省政府对环境议题关注度的增加显着提升了省域环境绩效,但并没有发现省政府对经济类议题的关注与地区环境绩效呈负相关的显着证据,这是因为在样本期内省政府对经济类议题的关注并没有“挤占”环境议题的议程空间,也即两类议题间没有发生明显的“注意力竞争”现象。此外,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了省政府环境议程设置影响地区环境治理绩效的具体路径。因此,本研究为政策议程设置何以影响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弥补了当前政策过程文献中对政策注意力配置模式及其影响研究的不足。(3)构建了“制度环境——政策议程设置——环境治理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发现了环境治理宏观制度约束趋紧的政策效应及其对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尽管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地方为主”的环境监管体制,但中央政府的“指挥棒”作用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当中央在环境治理上推出更为“硬性”和“严厉”的制度设计时,地方政府会在日常治理中拿出更多的“议程空间”来关注环境问题,政策注意力的增加将带动治理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环境治理绩效的改善。上述发现增强了议程设置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力,为理解当代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更具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张兆友[8](2021)在《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文化产业品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揭示了“文化产业朝阳论”真相。进入新世纪,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数字文化产业一跃占据产业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竞争制高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需要不断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来推动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力提速。通过对数字文化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引入钻石模型和层次模型,奠定理论基础;从产业政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介绍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遵循指标选取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并确定了一套相对科学的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产业年鉴、地方年鉴、行业报告等官方渠道搜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具体指标数据,运用SPSS 25.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第七位,处于第一方阵下游位置,远远落后于领头羊集团的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五地,尤其在产业规模度和产业扩张力方面竞争力差距较大,而以文化资源为代表的基础竞争力优势十分明显。与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进行对比,发现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政策、企业、人才和生态四个维度存在问题。结合描述性分析内容,认为提升山东省数字文化竞争力的主要策略应包括:深化改革,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供给;培育主体,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培用力度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互联网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借助创意阶层的崛起和中小企业的孵化大力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内容,基于IP思维打造新文创计划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既是国家战略下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现实性与必要性的回应,也是山东省寻找提升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抓手的答解。
路小斐[9](2021)在《新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研究(2000-2020)》文中指出农村题材电影与新中国政权相伴而生,其诞生背景与生产机制决定了它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带有典型时代特征、政治色彩的中国电影类别范式。作为乡土文化、乡土风貌的直观载体,农村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曾一度是新中国电影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广大农村地区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农村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下日益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特点。在电影领域,农村也日渐失去了被表述的中心地位。进入新世纪,在国家惠农政策和文艺政策的扶持与鼓励下,在国内影人的不懈努力下,农村题材电影迎来了复兴的机遇。本文以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2000-2020年)为研究对象。回看新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发现此类影片的生产、传播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后,相较于其他类别影片,农村片更加需要也更加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帮扶和支持,同时它们与时政的结合倾向也更为密切和明显,充分体现了农村题材电影艺术服务于意识形态、服务于政治话语的鲜明特点。鉴于农村题材电影艺术与国家政策之间相辅相成的相互关系,本文尝试将政策分析及数据统计引入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历程探讨,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背景和官方政策为依托,在数据统计、文本细读、导演访谈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新世纪农村片进行发展阶段的划分,旨在直观辨别新世纪农村片的发展趋势与总体走向。通过查阅文献及影片梳理、统计,以此类电影历年产量作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同期政策及电影流变规律,将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渐起期(2000-2005年)、蓬勃期(2006-2012年)、回落期(2013-2016年)、机遇期(2017-2020年)四个阶段。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回顾农村题材电影的历史源流,阐明此类电影在新世纪的总体发展状况。接着,在数据统计与政策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二章至五章分别对应四个时期,主要围绕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在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展开探讨。结语章节从乡土中国视角出发,阐述在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呈现下总体欣欣向荣、却不乏凋敝落寞的现代乡村景观,发掘新世纪乡土影像中所蕴含的人情社会、乡土中国等深层文化意涵。本文试图能够相对全面、客观地就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流变历程进行一番全景式的描绘和探讨,希望借此为中国电影相关研究的拓展贡献绵薄力量。
孙颖鹿[10](2021)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因素复杂,扶贫难度较大。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燕太片区”)作为兼具连片特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以及“环京津贫困带”的地区,其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更为复杂,研究这一地区的财政扶贫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20年3月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河北省燕太片区精准脱贫已全部完成,在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和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将凸显。要巩固脱贫成果,还需要后续帮扶政策的推进,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人员不撤”。在扶贫的过程中,财政支出是最主要的扶贫手段,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对财政扶贫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进行效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效率优化策略。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扶贫历程以及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演进进行论述,并以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为研究对象,对其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检验以及效率测度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优化对策。核心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多层次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调研河北省燕太片区22个贫困县1250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作为微观人力资本变量,并以统计数据为宏观变量,深入剖析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观层面,人力资本要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在宏观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能力、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以及财政分权度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负向效应不显着。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不同宏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力资本要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县域影响也呈现差异化特征。(2)考虑片区贫困县间人力资本要素的相似性,根据宏观因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静态上,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均通过了最近邻匹配、核匹配、k近邻匹配以及卡尺匹配检验,表明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能够显着促进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提升,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有效;动态上,随着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年份的增加,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的平均处理效应不断提高,表明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提高呈可持续趋势,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具有长效性。(3)在检验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有效的基础上,构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产出指标进行降维,并采用三阶段SBMDEA模型进一步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进行县域测度。结果显示:整体上河北省燕太片区县域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有待提升,县域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环境因素调整前后各县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差异明显,尤其是《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精准扶贫提出后;环境因素中产业结构、财政分权度、城镇化水平等环境变量对效率的动态影响较大;在效率分解中,规模效率低下是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出了检验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动态平均处理效应。通过动态分析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整体效率的变动趋势,判定其长效性,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结构性分析奠定基础,有效提升了效率评价环节的完整性,为其他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2)构建了包含现代化指标的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体系。针对河北省燕太片区的贫困特征,从民生、基础设施以及产业三个方面设计了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河北省燕太片区的特殊区位条件提出了产业现代化产出指标,强化了指标体系设计的针对性,完善了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体系分析框架。(3)运用因子分析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进行处理。将多产出指标降维成医疗卫生扶贫产出、教育扶贫产出、基础设施覆盖度、交通与通信扶贫产出、减贫与就业产出以及产业现代化产出6个指标,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县域测度奠定基础,增强了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二、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行政作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十项措施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行政作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十项措施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3)公共管理视域下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动态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公共管理 |
2.高校青年教师 |
3.教师专业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以人为本”管理理论 |
3.“柔性管理”理论 |
4.“目标管理”理论 |
5.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标准 |
(一)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1.入职培训阶段 |
2.职初生存阶段 |
3.迅速成长阶段 |
4.岐变再评阶段 |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 |
1.入职培训阶段的专业标准 |
2.职初生存阶段的专业标准 |
3.迅速成长阶段的专业标准 |
4.岐变再评阶段的专业标准 |
三 ﹑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一)海南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
1.海南高校的基本情况 |
2.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 |
1.问卷的设计 |
2.问卷调查样本选取 |
3.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问卷确定 |
4.数据分析 |
(三)访谈调查 |
1.访谈提纲的设计 |
2.访谈对象的选取 |
3.访谈的实施与资料的整理分析 |
(四)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专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 |
2.专业素质的四个维度发展不平衡 |
3.专业发展进阶性不明显 |
4.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
5.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
四 ﹑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管理政策失灵 |
1.教育管理主体偏执“目标-动力”导向的发展观念 |
2.缺乏系统科学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
3.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欠科学且执行不到位 |
(二)管理的具体措施匮乏导致管理对象的能动性较差 |
1.缺失有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 |
2.提供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科研资源匮乏 |
3.缺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活动 |
五 ﹑解决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优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管理政策 |
1.教育管理主体转变“教师本位”的发展观念 |
2.科学系统制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规划 |
3.注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激励性和约束性 |
(二)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调动管理对象的能动性 |
1.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组织 |
2.丰富培训平台和资源以提高培训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
3.丰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4)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市场扭曲的内涵 |
1.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定义 |
1.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表现形式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思想 |
2.1.2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劳动力工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
2.2.1 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与职业竞争理论 |
2.2.2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2.3 新凯恩斯学派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
2.2.4 新剑桥学派的社会经济因素理论 |
2.2.5 激进经济学派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理论 |
2.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 |
2.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2.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 |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 |
3.1.1 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育阶段(1978-1991 年) |
3.1.2 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2 年) |
3.1.3 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成熟阶段(2003-2012 年) |
3.1.4 劳动力市场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
3.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3.2.1 生产函数法 |
3.2.2 市场化指数法 |
3.3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 |
3.3.1 形成机理分析 |
3.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3.3.3 实证分析 |
3.3.4 本节小结 |
第4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理论机制分析 |
4.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1.5 本节小结 |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机制分析 |
4.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创业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理论机制分析 |
4.3.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本节小结 |
第5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阶层认同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理论机制分析 |
5.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1.5 本节小结 |
5.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幸福感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理论分析 |
5.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2.5 本节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理论阐释研究 |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历史考察研究 |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实践探索研究 |
(四)已有研究评析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内容结构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制度概念的界定 |
(二)制度变迁概念的界定 |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概念的界定 |
二、相关理论阐述 |
(一)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 |
(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
(一)制度生成:1928 年《巡视条例》的颁布 |
(二)制度更新:1931 年《中央巡视条例》的颁布 |
(三)制度衰微:1934 年后《中央巡视条例》逐渐衰微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
(一)制度探索:1955 年关于建立巡视制度决定的提出 |
(二)制度停滞:1957 年后巡视制度日渐停滞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
(一)制度重建:1996 年关于建立巡视制度试行办法的颁布 |
(二)制度完善:2004 年关于巡视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 |
(三)制度健全:2009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巡视制度变迁的主要历程 |
(一)制度创新:2015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颁布 |
(二)制度优化:2017 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修订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
(一)巡视制度生成的动力因素 |
(二)巡视制度更新的动力因素 |
(三)巡视制度衰微的动力因素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
(一)巡视制度探索的动力因素 |
(二)巡视制度停滞的动力因素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
(一)巡视制度重建的动力因素 |
(二)巡视制度完善的动力因素 |
(三)巡视制度健全的动力因素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巡视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
(一)巡视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
(二)巡视制度优化的动力因素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结构科学性 |
(一)巡视主体日益专职化 |
(二)巡视对象逐步全覆盖 |
(三)巡视方法渐趋多元化 |
(四)巡视程序不断规范化 |
(五)巡视权责更加一致化 |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功能聚焦性 |
(一)由多元功能向监督功能聚焦 |
(二)由多元监督向政治监督聚焦 |
三、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方式多重性 |
(一)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 |
(二)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外生性 |
(三)巡视制度变迁方式的合意性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驱动路径 |
(一)政治权力主体的适应变革 |
(二)现代政治观念的有效支撑 |
(三)多元制度体系的匹配衔接 |
(四)关键时间要素的精准把控 |
二、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的内容指向 |
(一)推动巡视制度结构现代化 |
(二)促进巡视制度功能政治化 |
(三)增强巡视制度执行实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一、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
(一)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含义和特征 |
1.突发事件的含义及特征 |
2.行政应急处置权的概念及本质属性 |
3.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特征 |
(二)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法理基础 |
1.行政权力的扩张与限制 |
2.权利克减与权利保障 |
3.效率优先兼顾公正 |
(三)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行使的必要性 |
1.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扩大 |
2.有利于最大限度保障公民权益 |
3.有利于恢复社会公共秩序 |
二、我国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运行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规范性文件 |
1.国家层面 |
2.地方层面 |
(二)我国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
1.应急主体责任不明 |
2.应急程序不完善 |
3.应急措施存在问题 |
4.公民权利的保障和救济内容不完善 |
(三)突发事件应对中行政应急处置权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立法上的不足 |
2.应急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 |
3.缺乏对权力行使的有效监督 |
三、我国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行使的制度优势和域外比较 |
(一)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上的制度优势 |
1.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3.集中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 |
(二)国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权行使的特点 |
1.美国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 |
2.日本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 |
3.德国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 |
(三)国外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权的启示 |
四、完善我国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的建议 |
(一)完善现行应急法律法规,构建科学完备的应急法律体系 |
1.完善现行法律规范 |
2.制定高位阶法律 |
(二)明确应急主体的职权 |
1.明确被授权主体的责任 |
2.明确参与主体的职责 |
(三)健全科学有序的权力行使程序 |
1.合理设计行政应急处置权的预案程序 |
2.健全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程序 |
(四)完善各项行政应急处置措施,保障公民权利 |
1.完善行政应急征用的各项规定 |
2.严格区分行政指导与行政强制措施 |
3.加强公民权利保障 |
(五)加强对行政应急处置权的监督 |
1.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
2.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如何延续“中国奇迹”——转型时期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 |
1.1.2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政策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量化研究方法 |
1.4.2 质性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发现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溯源与现象观察 |
2.1.1 理论溯源——议程设置研究的文献脉络 |
2.1.2 现象观察本研究的切入点 |
2.2 关键概念界定 |
2.2.1 政策议程设置 |
2.2.2 制度环境 |
2.2.3 环境治理绩效 |
2.3 重要文献综述 |
2.3.1 文献综述的基本思路 |
2.3.2 政策议程的结构与变迁——议程设置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
2.3.3 制度环境与政策议程——议程设置影响因素的因果识别 |
2.3.4 中国场域下的政策议程——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尝试与探索 |
2.3.5 政策议程研究方法的演进——量化与质性范式的互鉴融合 |
2.3.6 环境治理与环境绩效——探究政策与绩效间的因果关系 |
2.4 文献评述——本研究与已有文献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宏观政策议程的可视化——基于NMF主题模型的分析 |
3.1 问题提出 |
3.2 方法与数据 |
3.2.1 主题模型——LDA模型和NMF模型 |
3.2.2 数据获取与文本语料库构建 |
3.3 参数选择与模型调试 |
3.3.1 主题数目的确定与调试 |
3.3.2 主题一致性评估 |
3.4 初步发现——宏观政策议程的纵向分析 |
3.4.1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的宏观结构 |
3.4.2 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变化的历时性分析 |
3.4.3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的间断均衡水平 |
3.5 进一步讨论——宏观政策议程的多样性及其变化 |
3.5.1 政策议程的多样性基于信息熵的测算 |
3.5.2 议程多样性为何变化——基于政策议定场所的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议程设置何以影响环境治理绩效——基于TOBIT模型的检验 |
4.1 问题提出 |
4.2 地方政府政策议程的宏观结构——以省政府常务会议为例 |
4.2.1 数据获取与文本预处理 |
4.2.2 主题建模与结果输出 |
4.3 单一政策议题注意力水平的测量 |
4.3.1 管理学研究中组织注意力测量的一般方法 |
4.3.2 省政府常务会议政策注意力的测量——方法与步骤 |
4.3.3 对单一政策议题相对注意力变化的描述性分析 |
4.4 基于BCC模型和MALMQUIST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绩效测度 |
4.4.1 研究方法——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 |
4.4.2 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4.4.3 基于BCC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静态效率测算 |
4.4.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省域环境治理动态效率测算 |
4.5 基于TOBIT模型的议程设置与区域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
4.5.1 假设提出 |
4.5.2 模型设定 |
4.5.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5.5 稳健性检验 |
4.6 基于逐步回归法的政策议程设置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的机制分析 |
4.6.1 假设提出 |
4.6.2 模型设定 |
4.6.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治理绩效基于广义DID的检验 |
5.1 问题提出 |
5.2 中国环境治理宏观制度背景的叙事分析 |
5.2.1 中国环境治理宏观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 |
5.2.2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中的“央地关系” |
5.2.3 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思路 |
5.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省域环境治理绩效测量 |
5.3.1 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 |
5.3.2 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5.3.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省域环境绩效测度 |
5.4 基于DID的制度环境、议程设置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1 假设提出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4.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1.1 案例研究与描述性分析的主要结论 |
6.1.2 因果推断与机制分析的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发挥制度优势,有效拓展议程设置空间 |
6.2.2 拓宽信息渠道,合理安排政策议程内容 |
6.2.3 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决策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 |
6.2.4 理顺央地关系,积极发挥中央政府的“指挥棒”作用 |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工作 |
6.3.1 研究内容方面 |
6.3.2 方法模型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一致性检验结果 |
附录2: 省政府常务会议文本编码类目系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8)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1.2.2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字文化产业 |
2.1.2 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钻石模型 |
2.2.2 层次模型 |
第3章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政策分析 |
3.1.1 “数字山东”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 |
3.1.2 数字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及其评价 |
3.2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分析 |
3.2.1 智慧文旅: 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
3.2.2 数字出版: 基地建设与产业联动 |
3.2.3 网络视听: 生态布局与智慧广电 |
3.3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
3.3.1 广电新媒体: 海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3.2 “互联网+出版”: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
3.3.3 数字影视制作: 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3.3.4 数字印刷电商: 世纪开元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 |
第4章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正 |
4.1.3 指标解释 |
4.2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评价过程 |
4.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4.3.1 政策维度: 缺乏前瞻性与执行力 |
4.3.2 企业维度: 缺乏平台型与带动性 |
4.3.3 人才维度: 缺乏吸引力与归属感 |
4.3.4 生态维度: 缺乏活跃度与消费闭环 |
第5章 提升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1 深化改革: 基于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供给 |
5.1.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5.1.2 优化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供给 |
5.1.3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走出去 |
5.2 主体培育: 基于资源整合打造互联网龙头企业 |
5.2.1 研发应用关键核心技术 |
5.2.2 重视数字人才引培用 |
5.2.3 保障数字文化企业扶持资金 |
5.3 集聚发展: 基于创意阶层壮大数字文化产业园区 |
5.3.1 加速创意阶层的崛起 |
5.3.2 重视中小企业聚集与孵化 |
5.3.3 大力建设数字产业园区 |
5.4 新文创2.0: 基于IP思维联动产业生态 |
5.4.1 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
5.4.2 多渠道寻求文化破圈 |
5.4.3 创新数字文化消费场景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新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研究(200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农民、农村与农村题材电影 |
(1)农民 |
(2)农村 |
(3)农村片与农村题材电影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新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电影概述 |
(一)新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的历史源流 |
(二)数据统计下新世纪农村片的发展脉络 |
(三)解读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的政策动力 |
(1)国家政策之于农村片的重要意义 |
(2)关注广大农村是时代的要求 |
(3)新世纪农村政策宣传的新期待 |
(4)新世纪文艺政策的鼎力支持 |
(四)峥嵘之路: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的四个阶段 |
二、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世纪开局:渐起期(2000-2005) |
(一)繁荣与沉寂:新世纪前夜的奠基 |
(二)时代契机:农村电影“2131 工程”应时而生 |
(三)使命传承:世纪之初的主旋律基调 |
(四)与体制“共舞”:渐起期农村片的多重走向 |
三、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高峰:蓬勃期(2006-2012) |
(一)保守与探索:农村片多元化创作趋势愈发明显 |
(二)紧随现实:蓬勃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主题革新 |
(三)潮流涌动:农村题材“底层”叙事兴起 |
(四)时代造就:农村题材精品力作相继涌现 |
四、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沉淀积蓄:回落期(2013-2016) |
(一)光影记录下的“脱贫攻坚” |
(二)农村题材佳作再续:演绎当代中国乡村百态 |
(三)乡土情节一脉相承:跨代际群体的乡村坚守 |
(四)“底层”叙事浪潮之后:乡村、乡民的再寻找 |
五、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的时代契机:机遇期(2017-2020) |
(一)奋进的乡村:乡村振兴与乡村价值再审视 |
(二)再负使命:乡村振兴时代农村片的新机遇 |
(三)焕发光彩:2020 年农村佳作的市场表现 |
(四)日新月异:新晋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革新与市场探索 |
银幕呈现下新世纪的乡土中国 |
(一)乡土中国银幕纪实: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乡村景观 |
(1)欣欣向荣的当代农村图景呈现 |
(2)凋敝落寞的农村生活观察纪实 |
(二)乡土精神时代抒写: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文化意涵 |
(1)对乡村人情关系的典型刻画 |
(2)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观念演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历年农村题材电影产量统计(2000-2020) |
附录B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片目表(2000-202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政支出 |
2.1.2 财政扶贫支出 |
2.1.3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多层次理论 |
2.2.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
2.2.4 决策科学理论 |
2.3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方法 |
2.3.1 多层线性模型 |
2.3.2 倾向得分匹配 |
2.3.3 数据包络分析 |
2.3.4 随机前沿分析 |
2.3.5 因子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特征及扶贫进展 |
3.1 河北省燕太片区的界定 |
3.2 河北省燕太片区的贫困特征 |
3.2.1 河北省燕太片区基本贫困特征 |
3.2.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的特殊性 |
3.3 燕太片区扶贫历程及扶贫政策梳理 |
3.3.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确立前的扶贫 |
3.3.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确立——新时期精准扶贫阶段 |
3.4 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演进 |
3.4.1 我国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梳理 |
3.4.2 河北省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梳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层线性模型 |
4.1 多层线性模型 |
4.1.1 多层线性模型的一般形式 |
4.1.2 多层线性模型的基本步骤 |
4.1.3 多层线性模型的优点 |
4.2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多层次性特征 |
4.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研究假设 |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实证检验 |
4.4.1 零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2 微观变量的随机系数模型估计 |
4.4.3 全变量的完整模型估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设定与匹配种类 |
5.1.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设定 |
5.1.2 倾向得分匹配种类 |
5.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模型设定 |
5.2.1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2.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的匹配方式 |
5.2.3 稳定性检验 |
5.3 实证检验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基于三阶段SBM-DEA模型 |
6.1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模型设定 |
6.1.1 三阶段DEA模型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的适用性 |
6.1.2 三阶段SBM-DEA模型设定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处理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三阶段技术效率结果分析 |
6.3.2 三阶段技术效率分解分析 |
6.3.3 区域效率差异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优化策略研究 |
7.1 适度扩大片区财政扶贫支出规模 |
7.1.1 强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支撑 |
7.1.2 推动财政扶贫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
7.1.3 创新财政扶贫投资方式 |
7.2 调整片区财政扶贫支出结构 |
7.2.1 优化财政产业扶贫支出结构 |
7.2.2 强化人力资本的财政投资 |
7.2.3 推进片区城镇化进程 |
7.2.4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财政扶贫支出策略 |
7.3 优化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决策管理 |
7.3.1 提高基层财政分权度 |
7.3.2 严格财政扶贫绩效审计 |
7.4 创新片区财政扶贫支出长效机制 |
7.4.1 构建过渡期财政扶贫退出长效机制 |
7.4.2 完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长效机制 |
7.4.3 构建财政扶贫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行政作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十项措施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事再审制度发展研究(1978-2018)[D]. 杨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公共管理视域下海南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 吴春桃. 延安大学, 2021(11)
- [4]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郑国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变迁研究[D]. 杨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6]突发事件行政应急处置权研究[D]. 吴家宝.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政策议程设置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D]. 燕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 张兆友. 山东大学, 2021
- [9]新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发展研究(2000-2020)[D]. 路小斐.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D]. 孙颖鹿. 河北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