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园间作 效益倍增(论文文献综述)
王昭[1](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蔡胤璐[2](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彭睿[3](2020)在《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通过试定义经济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系统研究,提炼区域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驱动机制中的内在规律及其理论建立模型,寻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结合研究特色与数据可得性等现实条件,重点对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力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为新疆经济林果业转型升级基本路径的实现提供决策依据与措施。本研究为新疆经济林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民增收、打赢新疆地区脱贫攻坚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研究选择新疆全域,特别是新疆南疆四地州作为研究区域,以新疆种植的经济林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30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数据,遵循经济林培育和利用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原理,建立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运用LMDI分解法,分析新疆主栽的6种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主要变化特征、贡献和驱动因素。通过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探索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明确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借鉴“钻石模型”,采用归纳演绎法,探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特征:(1)红枣、葡萄、香梨、苹果比较优势测算结果显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2.34、3.04、1.09、0.58,效率比较优势指数3.32、1.11、1.22、1.05,综合比较优势指数2.79、1.84、1.15、0.79,新疆苹果生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新疆主栽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现阶段新疆苹果、红枣和核桃产业呈现规模效率增长模式,葡萄和梨产业向技术效率转变,杏产业在技术层面存在较多问题。主栽经济林果主产区在南疆,其中,主要由规模驱动的是巴州地区的梨(0.59)、喀什地区的枣(0.91)、阿克苏地区的枣(0.68);主要由效率驱动的是阿克苏地区的苹果(0.53)和核桃(0.90)、吐鲁番地区的葡萄(0.52)。(3)新疆主栽经济林果面积变化特征:发展整体向好,在全国主产省中面积占比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苹果和梨种植业竞争力主要在于地域优势;葡萄和杏作为新疆本土种植产业,面积萎缩,市场竞争力下降;红枣和核桃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特征呈现板块化、生产区域化。(2)构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主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贡献5个方面选取了17个指标,通过熵值法得出结果:2000-2017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水平指数从0.45提升到0.75。(1)创新发展方面,从0.085增长到0.20,目前新疆林果业创新发展经营上呈现规模化优势;(2)协调发展方面,从0.11呈倒“U”增长到0.16;(3)绿色发展方面,从0.08呈倒“U”增长到0.09,绿色增长效果不明显;(4)开放发展方面,从0.09波动式下降到0.08,开放水平不高;(5)共享发展方面,由0.071增长到0.21,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惠民程度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3)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结果:(1)相关分析得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与林果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劳动力、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林果销售规模、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现代服务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相关水平较高,除了灌溉面积(0.524)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0.746),其他变量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与各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理论假说。(2)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劳动要素投入、灌溉面积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打破了理论预期假说,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驱动力的正向效果发挥不足。(4)通过引入彼特“钻石模型”,进一步表明科技引领、主体增强、特色发展、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品牌营造等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研究梳理了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较优势、增产格局,探索经济林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驱动力,探索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新疆林果业由量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林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应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推动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内生动力和外部共同支持。过去30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面积扩大、劳动要素投入等增长,科技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明显。故需尽快连通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科技引领、主体增强、特色发展、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品牌营造等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华艳[4](2020)在《不同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蓝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莓是一种集营养与保健功能于一身的新兴水果,其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是目前贵州省许多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20世纪末期,贵州省开始大规模引种和种植蓝莓。然而随着蓝莓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愈发严重。其中,果蝇是蓝莓果实成熟期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蛀食蓝莓果实和在其上产卵严重影响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蓝莓果蝇的防控成为了贵州省各蓝莓基地的主要技术难点。本文利用20种非寄主植物对蓝莓果蝇成虫进行嗅觉反应测定,筛选出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然后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植物粗提物后再次进行嗅觉反应测定,最后将驱避效果最优的3种植物提取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一步对其主成分进行驱避效果验证。本研究明确了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蓝莓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并筛选出了对果蝇成虫起驱避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以期为今后防控蓝莓果蝇的生物源农药的开发研制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种非寄主植物对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依据驱避率,20种非寄主植物对雌、雄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平均驱避率大于30%,驱避活性等级为Ⅱ级,驱避效果最好,包括青蒿、香菜、烟草、艾草、小种万寿菊、大蒜6种植物;第二类平均驱避率低于20%,驱避活性等级为Ⅰ级,也具有一定驱避效果,但低于第一类,包括西红柿、辣椒、千里光、芹菜、野菊、鬼针草、薄荷、白车轴草8种植物;第三类平均驱避率小于0,对果蝇成虫不具有驱避作用,包括鱼腥草、凤仙花、韭菜、墨西哥鼠尾草、愉悦蓼和葱6种植物。2.不同植物提取物对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与天然植物相比,植物提取物对蓝莓果蝇成虫的驱避效果更优,雌、雄成虫对同一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差异不显着;艾草,香菜,烟草,大蒜,青蒿和小种万寿菊6种植物提取物对果蝇成虫均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对果蝇雌、雄成虫的平均驱避率均在50%以上,平均驱避率大小为:艾草>香菜>烟草>大蒜>青蒿>小种万寿菊,其中香菜、烟草和艾草3种植物提取物的驱避效果最佳,对果蝇成虫的驱避率均高达80%。3.3种最优植物提取物的主成分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艾草、烟草、香菜3种植物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发现3种植物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各不相同,且差异较大,主要以芳香族类、萜类、烃类、酯类、酰胺类、以及酮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艾草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香豆素(37.27%)、叶绿醇(9.98%)和油酸酰胺(9.73%);香菜提取物分离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油酸酰胺(25.65%)、叶绿醇(20.02%)和新植二烯(5.6%);烟草提取物分离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4,8,13-杜法三烯-1,3-二醇(37.49%)、烟碱(15.30%)和油酸酰胺(12.34%)。4.植物提取物主成分驱避效果比较选取3种植物提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17种化合物对蓝莓果蝇成虫进行驱避效果验证,发现果蝇成虫对不同化合物的嗅觉反应不同,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苯乙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硬脂酸酰胺、豆甾醇4种化合物对果蝇成虫不具有驱避作用,表现为引诱性,其它13种化合物对果蝇成虫均具有一定驱避效果,而十二硫醇、苯胺和烟碱三者的驱避效果最佳,对果蝇成虫的驱避率均高达80%以上。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陈晓丽[6](2019)在《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以红枣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闻名遐迩的瓜果之乡,有2000多年栽培瓜果的历史,是中国红枣、葡萄、甜瓜等特色瓜果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力促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已突破千万亩,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的特色林果产业带。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已经进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阶段,在该时期,林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已由以往的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质量与品种制约为主;林果产业的发展也转变为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改变了以前主要受资源制约的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疆特色林果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流通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集中体现为产品销售不畅,预期收益不能实现。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现有的市场营销体系管理松散,陈旧落后,不能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寻找市场营销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为进一步解决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种植户增产不增收,种植户利益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种植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影响消费者行为过程中,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本文运用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进行了剖析,首先分析了新疆林果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态势,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发展的现状,结合在主产区、龙头企业及瓜果批发市场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现在运行状况,明确指出了该策略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制约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因素。其次,分别从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新疆林果产品市场发展的因素,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分别提出对应的策略,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需求与消费行为分析,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分区分析,指出每一个区域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设计logistic模型,明确了影响消费者消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的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思路与对策。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是主要体现在:1.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分析时,从渠道主体和渠道模式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渠道创新的理论模型,同时在渠道运作模式上提出构建适合新疆特色的以直销为主多种营销渠道模式并存的渠道建设新思路。2.对新疆特色林果渠道策略研究时,提出构建网商联盟的物流思路,由行业协会与相关网商共同构建联盟体,努力构建相对封闭的渠道模式,固牢进入门槛,确保联盟内产品品质、品牌以及通畅的物流体系,为后续建立快捷高效的自营物流做好保障。3.在对新疆红枣市场营销促销策略研究时,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入手,分析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提出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在营销过程中要关注每一类消费者的特点,突出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在新疆林果产品促销中的重要地位,有的放矢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以实现最终的盈利。4.在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价格策略研究时,提出了综合考虑市场供求、企业获利、产品品质以及消费者诉求四位一体的价格策略,明确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定价时应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建立红枣期货交易平台,稳定各方收益,尽可能最大程度满足参与交易者的诉求。5.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现有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修正和优化。提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运行目标,即安全有序、高效、充分满足顾客需求。要想实现这三个目标,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特征:产品有机无公害化、营销主体规模化、采用现代化的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渠道采用短平快的模式提高运行效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市场营销策略落后是制约新疆特色林果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现行市场营销策略各元素均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新疆特色林果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此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加快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林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论二:消费者行为研究是市场营销策略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其购买行为决定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核心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管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是休闲保健食品,其消费者群不固定,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收入、民族、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实体店的体验活动等。明确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后,对消费者进行分类,设计市场营销方案时可以有针对性对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方案的区别对待,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等级不同价位的产品,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因此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是市场营销策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结论三:完善的价格策略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获得应有收益的重要保障。利润是通过价格的实现的,因此完善的价格策略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获得收益的重要保障。有了完善的价格策略,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的应有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结论四:建立畅通的低成本运营渠道是策略优化的重点。从源头上抓起,加速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机制,实现特色林果产品规模化种植,尽可能压缩渠道中间环节,引入经营特色林果产品的龙头企业,提高渠道运行效率,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借助比较成熟的销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零渠道直销模式,借鉴新疆果业集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合力打造的“新疆生态大果园”渠道品牌经验,扩宽新疆果品销售渠道,构建以直销为主,以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农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等多种营销渠道并存的特色林果产品营销渠道新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特色林果产业。优化渠道主体,提高渠道运作效率,降低产品途中损耗,保证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健康高效运行。结论五:多种促销手段综合运用是市场营销策略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努力尝试综合运用多种促销手段,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市场营销的O2O促销模式。同时采用传统促销手段,通过P2P、营业推广、公共关系或者借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做广告宣传,或者将上述各种促销手段综合应用,为既定的市场主体实现营销目标提供保障。结论六:从4P角度优化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是保证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结论七:新的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运行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新构建的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推行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否则很多工作无法展开。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价格补贴政策保证种植户的利益进而确保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快农村耕地确权进程,保证农户能获得土地财产性收益;确保信息网络畅通,实现信息快速高效的传递,实现o2o营销运作模式;新构建的市场营销策略运作的关键要素是人才的配备,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定期选派农业科技人才到一线指导农户科学种植,科技特派员制度应长期坚持,确保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任何技术问题都有专家和技术员给予帮扶,保证种植品种的单产最大化,同时还应配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参与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全过程,实现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
井乐[7](2019)在《宁夏天然草地土壤干燥化动态及对降水改变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土壤干燥化动态机理,本试验以宁夏云雾山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放牧草地、封育15年草地、15年柠条地和封育30年草地)和降水变化(50%降水、100%降水和150%降水)为处理,定量分析土壤水分特征,基于数理统计方法,阐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土壤干燥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放牧地、封育15年草地、15年柠条地和封育30年草地0-500 cm 土层土壤干层起始深度分别为80、100、120、360 cm;干层厚度分别为380、180、120、100 cm;干层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9.0%、8.9%、8.1%、9.7%。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燥化现象,放牧地和15年柠条地土壤干燥化最为严重,封育15年草地0-50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显着高于放牧草地(P<0.05),封育30年草地0-50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则极显着高于放牧草地(P<0.01);50%,100%,150%降水处理下,封育15年草地0-500 cm 土层土壤干层形成深度分别为100、180、280 cm;厚度分别为400、320、220 cm;干层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5.20%、5.11%、4.57%,0-500 cm剖面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6.31%、8.83%、10.25%。综上所述,降水量显着影响土壤水分,封育15年草地0-500 cm 土壤剖面含水量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而减少,降水增加显着弱化了土壤干燥程度;封育措施对土壤干层的消除有积极作用,长期封育(30年)削弱土壤干燥化,短期封育(15年)土壤干层仍然存在;灌木(柠条)种植土壤干燥化程度显着高于草地,土壤干层的缓解除受来自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作用,也受到深层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的影响。因此,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干层动态受制于降雨变化和植被类型差异。
汤西子[8](2018)在《“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小规模、分散布局是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存在的普遍形式,用地固有属性与山地地域及城市边缘区域特征叠加,使其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具有较高的复合服务潜能。适应山地起伏地形及城乡梯度环境变化的小块农田耕地,相较于集约农业生产区,能够提供更为多元且健康的食物选择,确保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小用地影响国民健康大战略;结合山脊、谷地、崖线等地貌单元分布的小块林地,能够为物种提供多元生境并加强大型斑块间的联系,同时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组分,维持并调节其中物质能量流动;农林斑块交织布局所形成的区域景观,层次丰富、结构鲜明,为休闲游憩服务打下基础。边缘区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山地农林用地提供的复合服务惠及城乡全域,但因斑块规模较小,未达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刚性控制区域的标准,其中小规模农林用地更容易遭到集约农业生产、城市内部环境问题转嫁所带来的蚕食与破坏,甚至成为建设区外围的环境症结。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具有高服务价值却未受保护的现状,文章引入“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试图以公园的形式,引导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通过用地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保护。整合传统农林用地规划与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手段,以复合功能为导向,构建形成由小块农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小块林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并从系统视角,强调其与区域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系统的功能及用地衔接,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品质及效能,同时提出优化现行用地管控策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并提出以公园形式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合理性,明确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第2-3章,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主要策略并形成规划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了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以点带面”、“顺应自然”、“兼顾并蓄”、“纵横衔接”的破题思路,借此引出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明确公园规划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功能发挥与复杂问题解决间存在的关联。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利用及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奠定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基础,并提出公园规划的目标导向及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4-7章,从用地选择、空间组织、用地布局、产业引导、规划管控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及管控方法。第4章从用地内在属性及关联自然生态过程分析着手,识别对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产出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却未受到有效保护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构建公园空间体系。第5章以强化生态系统复合服务产出为目标,通过自然林地生境网络、生态过程支撑网络及农林生产景观网络构建与叠加,形成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其与城区的联系与服务效能。第6章结合城乡梯度沿线用地功能及空间特征分异,对构成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关键部分的公园枢纽单元进行分类建设引导,实现用地复合利用与保护兼容,建设串联各枢纽单元及城乡空间的复合绿道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第7章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入,强化与相关规划的横向与纵向衔接,并通过适当利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规划管控措施落地。第四部分为第8章,总结了研究的重点、要点,并提出研究不足。
于延申,王月,王隆洋,任梓铭,于春艳[9](2018)在《大球盖菇栽培生产技术》文中认为大球盖菇由于抗杂能力强、适应温度范围广而被广泛栽培;又因为菇型美观、菇色艳丽、盖滑柄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被广大消费者喜爱;更由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高而得到社会的重视。全社会都在围绕着如何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而努力着。本文主要就大球盖菇的栽培生产技术做以下介绍,期待对广大菇农有所启发和帮助。大球盖菇总的生产技术流程如下:生产准备(生产季节、栽培环境、场地处理、设施设备)—培养料制作—铺料播种—覆土—加
唐桂梅[10](2017)在《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非理性的城市建设活动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催生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得到身心再生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中国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不良倾向,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引导未来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农业公园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目前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对广大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农业公园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型平台,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端形式,是生物多样性的产业单元,是艺术审美的对象,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农业公园开发和建设的基础,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按照功能和特性的不同将农业公园景观资源分为植物、动物、山、石、建筑和水等资源类型;从资源特点、农业生产内容、功能特点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公园的开发建设类型;从规划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有害生物预警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公园实施的技术手段。(3)面对农村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导致的农村生态危机,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作指导,提出两种农业公园规划新模式,即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和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以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和产业转型问题。(4)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实际,提出农业生产为本、形式丰富多样、农耕文化为魂、功能叠加拓展、产业融合创新的农业公园规划策略。围绕区域农村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前期论证体系、项目策划体系、基础配套体系和规划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农业公园的规划理论进行探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生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从农业公园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农业公园规划后评价体系,根据资源特点的不同将农业公园分为地文风貌型、农业生产型、艺术人文型以及复合型四种类型,其目的是指导农业公园规划项目的方案提升和修编,确定农业公园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轻重缓急,做到分步开发和有序实施,对已建成的休闲农业项目进行评价分级,指导农业公园以及同类型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需求和农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产生的,能够统筹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理念的发展和提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和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的提出以及农业公园规划和规划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期望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能成为农业公园规划技术规范编制的重要依据,为我国农业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二、果园间作 效益倍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园间作 效益倍增(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
2.1.2 苹果矮砧技术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业技术采用 |
2.1.5 农业科技园区 |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扩散理论 |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
2.4.2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
3.2.1 调研安排 |
3.2.2 调研内容 |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
3.3 数据分析 |
3.3.1 样本特征分析 |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
4.3 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模型结果对比 |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增权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产业经济理论 |
2.2.5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土壤 |
3.1.4 社会经济 |
3.2 地质背景概况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
4.1.2 旅游开发基础 |
4.1.3 文化资源基础 |
4.1.4 社会经济基础 |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
4.2.4 椿树沟-“IP+旅游” |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
5.1.2 样品采集 |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
5.1.4 数据分析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
5.3.2 土壤风化指数 |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林果业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
1.1.2 新疆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和潜力 |
1.1.3 林果业已成为新疆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
1.1.4 新疆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 |
1.1.5 为内陆欠发达区域经济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贡献因素分析 |
1.4.2 新疆经济林果发展水平评估 |
1.4.3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 |
1.4.4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比较优势衡量方法 |
1.5.3 LMDI分解法 |
1.5.4 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
1.5.5 探索性分析 |
1.5.6 多元回归分析 |
1.5.7 归纳演绎法 |
1.6 基本概念 |
1.6.1 产业 |
1.6.2 经济林与经济林果 |
1.6.3 林果业相关概念 |
1.6.4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
1.6.5 驱动力 |
1.6.6 路径 |
1.7 数据来源与研究范围 |
1.7.1 数据来源 |
1.7.2 研究范围 |
1.8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8.1 国外研究综述 |
1.8.2 国内研究综述 |
1.8.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林栽培与加工利用理论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2.1.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1.4 规模经济理论 |
2.1.5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6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2 技术路线 |
2.3 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
3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阶段分析(1988-2017) |
3.1.1 传统发展阶段(1988-1997) |
3.1.2 成长发展阶段(1998-2011) |
3.1.3 成熟发展阶段(2012-2017) |
3.2 新疆经济林果经营规模及结构分析 |
3.2.1 种植面积 |
3.2.2 产量规模 |
3.2.3 品种结构 |
3.2.4 空间分布 |
3.3 新疆经济林果贮藏加工现状分析 |
3.3.1 企业贮藏、加工能力发展情况 |
3.3.2 企业贮藏、加工业绩效情况 |
3.4 新疆经济林果销售现状分析 |
3.4.1 国内销售现状 |
3.4.2 对外贸易状况 |
3.5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问题分析 |
3.5.1 林果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失衡 |
3.5.2 林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力薄弱 |
3.5.3 林果产品国内外市场开拓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4 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贡献因素分析 |
4.1 新疆经济林果业比较优势分析 |
4.1.1 比较优势的内涵 |
4.1.2 比较优势分析 |
4.2 新疆主栽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新疆苹果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4 新疆梨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5 新疆葡萄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6 新疆杏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7 新疆红枣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8 新疆核桃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3 新疆经济林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变化的特征 |
4.3.1 新疆苹果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2 新疆梨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3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4 新疆杏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5 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6 新疆核桃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 |
5.1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5.1.1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5.1.2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主要特征 |
5.2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衡量说明 |
5.3 发展水平的评价 |
5.3.1 规模经营指数 |
5.3.2 全要素生产率 |
5.3.3 地均林果产值 |
5.3.4 林果产量增长变动 |
5.3.5 林果价格变动比率 |
5.3.6 单位林果产值耗水 |
5.3.7 单位林果产值耗能 |
5.3.8 化肥用量缩减比例 |
5.3.9 农药用量缩减比例 |
5.3.10 林果业投资利润率 |
5.4 评价方法 |
5.5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实证分析 |
6.1 驱动力分析及基本假设 |
6.1.1 内部驱动力 |
6.1.2 外部驱动力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变量选取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探索性分析 |
6.3.2 多元回归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
7.1 分析框架 |
7.2 以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2.1 问题分析 |
7.2.2 主要措施 |
7.3 以主体增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3.1 问题分析 |
7.3.2 主要措施 |
7.4 以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4.1 问题分析 |
7.4.2 主要措施 |
7.5 以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5.1 问题分析 |
7.5.2 主要措施 |
7.6 以品牌营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6.1 问题分析 |
7.6.2 主要措施 |
7.7 以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7.1 问题分析 |
7.7.2 主要措施 |
7.8 新疆典型地区(阿克苏)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执行情况案例 |
7.8.1 以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2 以主体增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3 以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4 以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5 以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6 以品牌营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9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构建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
8.1.2 新疆经济林果种植、生产特征分析 |
8.1.3 评估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水平 |
8.1.4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 |
8.1.5 驱动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构建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
8.2.2 提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
8.3 研究展望 |
8.3.1 完善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模型 |
8.3.2 完善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依据和评价体系 |
8.3.3 驱动路径进一步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不同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蓝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 |
2.1 不同植物对蓝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 |
2.2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蓝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 |
2.3 优效植物提取物主成分分析及驱避效果验证 |
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蓝莓的栽培和发展现状 |
2 蓝莓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
3 果蝇防治方法 |
3.1 农业措施 |
3.2 物理诱杀 |
3.3 天敌昆虫 |
3.4 生物农药 |
4 植物源农药及植物驱避剂 |
4.1 植物源农药 |
4.2 植物驱避剂 |
5 植物对昆虫的驱避作用 |
6 植物提取和鉴定方法 |
第二章 不同植物对果蝇成虫的驱避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雌雄果蝇成虫对20种非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 |
2.2 非寄主植物调控果蝇成虫嗅觉反应的聚类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蓝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实验仪器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雌、雄果蝇成虫对6种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
2.2 3种最优植物提取物的个体反应率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优效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分析及驱避效果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植物提取物主成分鉴定及相对含量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植物提取物的主成分分析 |
2.2 果蝇成虫对不同化合物的嗅觉反应 |
2.3 3种最优化合物的个体反应率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以红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研究综述 |
1.3.2 农产品渠道策略研究综述 |
1.3.3 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
1.3.4 新疆特色林果市场营销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市场营销 |
2.1.2 市场营销渠道 |
2.1.3 消费者行为 |
2.1.4 市场营销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价值链理论 |
2.2.2 物流理论 |
2.2.3 顾客价值理论 |
2.2.4 4P及4C营销理论 |
第三章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3.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
3.2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现状 |
3.2.1 产品策略现状 |
3.2.2 价格策略现状 |
3.2.3 渠道策略现状 |
3.2.4 促销策略现状 |
3.3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2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3 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4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新疆红枣产品策略分析 |
4.1 新疆红枣产品市场供求趋势预测 |
4.1.1 新疆红枣供求现状 |
4.1.2 新疆红枣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 红枣销量神经网络预测 |
4.2.1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
4.2.2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
4.2.3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与验证 |
4.3 红枣产品质量策略 |
4.3.1 从源头着手,提供标准化健康果品 |
4.3.2 规范红枣加工过程,提供安全产品 |
4.3.3 严格规范包装,确保产品品质不受影响 |
4.4 红枣产品加工增值策略 |
4.4.1 研发系列新产品,增加附加值 |
4.4.2 开发新用途,实现附加值 |
4.5 红枣品牌策略 |
4.5.1 规范现有品牌,维护品牌形象 |
4.5.2 开发新疆红枣系列品牌 |
4.5.3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促进新疆红枣品牌化战略实施 |
第五章 新疆红枣价格策略分析 |
5.1 新疆红枣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
5.1.1 市场供求状况 |
5.1.2 市场结构状况 |
5.1.3 成本及竞争因素 |
5.2 新疆红枣价格策略分析 |
5.2.1 新疆红枣定价方法 |
5.2.2 新疆红枣价格策略 |
5.3 新疆红枣价格策略优化思路 |
5.3.1 构建新疆红枣价格体系 |
5.3.2 完善红枣价格形成机制 |
5.3.3 建立红枣价格政府保护机制 |
第六章 新疆红枣渠道策略分析 |
6.1 新疆红枣营销渠道模式 |
6.2 影响新疆红枣渠道成本因素分析 |
6.3 新疆红枣渠道优化思路 |
6.3.1 新疆红枣营销渠道评估 |
6.3.2 新疆红枣最优营销渠道选择 |
6.3.3 新疆红枣营销渠道优化思路及创新模型 |
6.3.4 新疆红枣渠道创新 |
第七章 新疆林果区域特异性偏好及红枣促销策略分析 |
7.1 特色林果产品市场需求的基本特征 |
7.1.1 特色林果产品市场需求总量及结构变化特征 |
7.1.2 特色林果产品消费需求的群体差异特征 |
7.1.3 特色林果产品购买动机分析 |
7.2 林果产品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
7.2.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消费行为与日俱增 |
7.2.2 人口老龄化带来消费新特征 |
7.3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 |
7.3.1 消费者个性特征与特色林果产品消费选择行为 |
7.3.2 消费者收入水平与特色林果产品消费选择行为 |
7.3.3 消费者选购特色林果产品的场所变化情况 |
7.3.4 影响消费者购买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 |
7.3.5 影响消费者购买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因素分析 |
7.4 新疆红枣促销策略优化思路 |
7.4.1 促销对消费者产生的利益分析 |
7.4.2 新疆红枣促销策略创新分析 |
第八章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对策与保障措施 |
8.1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对策 |
8.2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8.2.1 主体保障 |
8.2.2 政策保障 |
8.2.3 信息网络保障 |
8.2.4 人才保障 |
第九章 结论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宁夏天然草地土壤干燥化动态及对降水改变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试验区概况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层差异 |
3.2 不同降水处理下封育15年天然草地土壤干层分布特征 |
第四章 讨论 |
4.1 土壤含水量的恢复措施 |
4.2 不同龄柠条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
4.3 封育15年天然草地土壤干层对不同降水的响应 |
4.4 封育15年天然草地垂直土壤剖面含水量对不同降水的响应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现时代规划发展亟待农林用地保护 |
1.1.2 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分布特征 |
1.1.3 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服务价值体现 |
1.1.4 小规模用地蚕食动摇生态功能基础 |
1.1.5 既有保护管控效能与复合利用导向 |
1.2 农业-自然公园是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有效途径 |
1.2.1 概念引入与适应性 |
1.2.2 公园主要用地构成 |
1.2.3 规划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及“农业-自然公园”概念内涵 |
2.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溯源 |
2.1.1 农业生产破坏 |
2.1.2 城市问题转嫁 |
2.1.3 规划管控缺失 |
2.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破题思路 |
2.2.1 用地保护“以点带面” |
2.2.2 过程整合“顺应自然” |
2.2.3 复合功能“兼顾并蓄” |
2.2.4 规划管控“衔接适应” |
2.3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概念内涵 |
2.3.1 规划本体认识 |
2.3.2 规划思想内涵 |
2.3.3 规划契入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农业-自然公园相关研究及规划框架构建 |
3.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
3.1.1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
3.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
3.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探索 |
3.2.1 系统整体保护导向 |
3.2.2 用地复合利用导向 |
3.2.3 法规政策补充护航 |
3.2.4 研究趋势及缺口 |
3.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公园目标体系与规划框架构建 |
3.3.1 用地保护路径确定 |
3.3.2 公园复合目标体系 |
3.3.3 公园规划框架构筑 |
3.4 本章小结 |
4 小规模农林用地现状分布模式甄别与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
4.1 用地识别要点与系统功能发挥 |
4.1.1 景观模式与功能产出 |
4.1.2 系统支持型景观模式特征 |
4.1.3 公园高价值用地识别要点 |
4.2 小规模农林用地分布模式及高价值甄别 |
4.2.1 生物多样性支撑 |
4.2.2 农副产品就近供给 |
4.2.3 城郊游憩空间提供 |
4.3 自然过程空间模式甄别与关联用地保护 |
4.3.1 地表水文过程关联空间 |
4.3.2 大气循环过程关联空间 |
4.4 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管控衔接 |
4.4.1 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组成 |
4.4.2 与既有用地管控的衔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特征的农业-自然公园复合服务功能设定 |
5.1 景观网络构建与复合功能提升 |
5.1.1 生态系统公益性产出类型 |
5.1.2 农林网络与服务产出效能 |
5.1.3 农林景观网络构建策略 |
5.2 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分类农林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
5.2.1 林地自然生境网络 |
5.2.2 生态过程支撑网络 |
5.2.3 农林生产景观网络 |
5.3 三网叠合构建地区景观网络及公园空间布局衔接 |
5.3.1 地区农林景观网络构建与管控 |
5.3.2 公园空间衔接与关键区域管控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自然公园游憩空间组织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利用 |
6.1 城乡空间与功能分异及公园应对策略 |
6.1.1 边缘区空间及功能分异 |
6.1.2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对策 |
6.2 公园枢纽单元低影响建设引导 |
6.2.1 城乡环境提升型枢纽单元 |
6.2.2 田园文化体验型枢纽单元 |
6.2.3 城市活动扩展型枢纽单元 |
6.2.4 梯度沿线分段控制与衔接 |
6.3 复合绿道规划及设施布局 |
6.3.1 复合绿道系统构建 |
6.3.2 重要网络节点建设 |
6.4 公园产业组织及支撑系统 |
6.4.1 产业发展契机及策略 |
6.4.2 产业发展支撑性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7 凸显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农业-自然公园土地利用管控 |
7.1 环境影响评价与过程管控 |
7.1.1 边缘区现行环评侧重与实效 |
7.1.2 环评流程优化与评价要点 |
7.1.3 影响评价与规划过程衔接 |
7.2 城乡规划衔接与落地管控 |
7.2.1 城乡规划协调与衔接 |
7.2.2 城市增长管控与引导 |
7.2.3 边缘区用地管控落地 |
7.3 公众参与及用地保护管控 |
7.3.1 公众参与导向的管控思路 |
7.3.2 公园规划行动者网络组织 |
7.3.3 促参与的政策及空间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9)大球盖菇栽培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准备 |
1.1 生产季节 |
1.2 栽培环境 |
1.3 场地处理 |
1.4 设施设备 |
2 培养料制作 |
2.1 原料选择 |
2.2 培养料的配比 (参考配方) |
2.2.1 生料栽培 |
2.2.2 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
2.3 培养料预处理 |
2.4 建堆发酵 |
3 铺料播种 |
3.1 作畦 |
3.2 铺料播种 |
4 覆土 |
4.1 覆盖土作用 |
4.2 覆盖土壤时间 |
4.3 覆盖土壤种类 |
4.4 覆土厚度和覆盖土标准 |
4.5 室内栽培覆盖土处理方法 |
5 加盖稻草或者其它遮阳、保湿材料 |
5.1 覆盖稻草的作用 |
5.2 覆盖厚度和原则 |
5.3 其它遮阳、保湿材料 |
6 发菌和出菇管理 |
6.1 水分 |
6.2 温度 |
6.3 空气 |
6.4 光照 |
7 采收和转潮管理 |
7.1 采收 |
7.2 转潮管理 |
8 病虫害防治 |
8.1 农业防治 |
8.2 物理防治 |
8.3 生物防治 |
8.4 化学防治 |
9 栽培模式举例 |
9.1 林果菇立体栽培模式 |
9.2 大棚、温室内菇菜混栽模式 |
9.3 野外大田畦床栽培模式 |
9.4 玉米行间间作大球盖菇模式 |
9.5 蔬菜棚架下套栽模式 |
9.6 葡萄架下套栽模式 |
9.7 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模式 |
9.8 楼房阳台、楼顶栽培模式 |
(10)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资源与环境危机突出 |
1.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城市病” |
1.1.3 社会新需求促进农村产业转型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农业公园研究概述 |
1.3.1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
1.3.2 农业公园研究进展 |
1.3.3 我国农村休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4 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公园关联性分析 |
1.3.5 其他规划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农业项目现状调研 |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2.2.1 园区的基本情况 |
2.2.2 游客的基本情况 |
2.3 调查样本典型特征分析 |
2.3.1 景观风貌呈现 |
2.3.2 乡土文化表达 |
2.3.3 项目产业特色 |
2.3.4 生态安全分析 |
2.3.5 园区功能布局 |
2.3.6 综合配套服务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理论与方法 |
3.1 农业公园的内涵和资源分类 |
3.1.1 农业公园的概念和内涵 |
3.1.2 农业、休闲农业、公园与农业公园 |
3.1.3 农业公园景观资源及开发建设分类 |
3.1.4 农业公园规划及生产实施技术手段 |
3.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发展战略 |
3.2.1 农业生产为本:物质基础及产业环境 |
3.2.2 形态丰富多样:美丽乡村景观建设 |
3.2.3 农耕文化为魂:记忆和乡愁的承载 |
3.2.4 功能叠加拓展:农业与公园功能衍生 |
3.2.5 产业融合创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 |
3.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创新规划模式 |
3.3.1 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 |
3.3.2 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 |
3.3.3 案例分析——以金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为例 |
3.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产业规划体系 |
3.4.1 农业公园产业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3.4.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调查与分析 |
3.4.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项目策划体系 |
3.4.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基础配套体系 |
3.4.5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后评价 |
第四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长沙市莲花现代农业公园规划 |
4.1 莲花现代农业公园规划的特色与理念 |
4.1.1 规划流程特色 |
4.1.2 项目规划理念 |
4.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前期论证体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
4.2.1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4.2.2 生态资源与现场调查 |
4.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项目策划体系:景观多样与产业融合 |
4.3.1 规划目标 |
4.3.2 项目布局 |
4.3.3 产业发展 |
4.3.4 效益分析 |
4.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产业配套体系: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 |
4.4.1 农业生产规划 |
4.4.2 旅游产业规划 |
4.4.3 景观风貌控制 |
4.4.4 植物景观规划 |
4.4.5 场地竖向规划 |
4.4.6 交通游线规划 |
4.4.7 土地利用规划 |
4.4.8 生态保护规划 |
4.4.9 其他配套建设 |
4.5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规划后评价体系:复合生态系统优化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讨论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2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果园间作 效益倍增(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2]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D]. 彭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2)
- [4]不同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蓝莓果蝇的驱避效果研究[D]. 华艳. 贵州大学, 2020(04)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以红枣为例[D]. 陈晓丽. 石河子大学, 2019(10)
- [7]宁夏天然草地土壤干燥化动态及对降水改变的响应研究[D]. 井乐. 宁夏大学, 2019
- [8]“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 汤西子. 重庆大学, 2018(09)
- [9]大球盖菇栽培生产技术[J]. 于延申,王月,王隆洋,任梓铭,于春艳. 吉林蔬菜, 2018(03)
- [10]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D]. 唐桂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