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CorelDraw编图经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肖亮,俞言祥[1](2021)在《美国西部水平向基岩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新近补充的美国西部地区宽频带速度基岩记录,对水平向基岩5%阻尼比地震动反应谱衰减关系的长周期段(T=3~10 s)进行了重新拟合,并将其与短周期反应谱衰减关系(T=0.04~6.00 s)在周期2.0 s附近进行对接。基于新得到的长周期范围0.04~10.00 s的衰减模型,对离散标准差、远场区域归一化反应谱特性等进行了分析。新得到的衰减关系使用的技术方法和强震数据集等与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编图采用的相一致,适用范围为Ms5.0~8.0,震中距0~500 km。
闫晓琪[2](2020)在《基于CorelDRAW地理制图辅助教学的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做了明确的规定,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随着各种培养方式的涌现,信息技术的使用成为这其中最有效、便捷的方式之一。CorelDRAW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制图软件受到广大地理工作者的喜爱,将CorelDRAW地理制图与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可以丰富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方式,提高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率,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心理地图”理论为基础,以吉林省白山市某高中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教育实验法对CorelDRAW制图辅助教学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水平的培养程度不理想,要素综合水平相对较好,能够对对要素进行简单的分析,(2)时空综合水平较低,对事物的长期发展预测能力较差分析,分析地理过程是逻辑混乱。(3)地方综合水平较差,区域特征分析能力较低。根据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现状,选取了选取必修二人文地理内容设计了CorelDRAW制图在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后采用与前测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测试,发现学生对要素之间的联系理解更深,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的综合上表现良好,能够对区域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实验发现CorelDRAW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有显着效果。CorelDRAW地理制图对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有其独特优势,通过拆解组合课程内容中的地理要素,通过叠加、拆分、组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在图中设计不同图层,建立时空维度,展示不同时期的某种地理过程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利用矢量文件设置区域尺度,将区域与整体区分开来,培养学生的地方综合思维,对综合思维的三个维度进行针对性培养。提出了 CorelDRAW制图在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建议:(1)CorelDRAW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交互使用,(2)可以制作GIF格式动图,展示地理过程,(3)利用图层复习旧课,帮助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韦斗斗,宋文芳[3](2019)在《李廷栋:心怀大地七十载 初心不改“地质人”》文中认为"地质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地质人是和平时期的游击队员。"李廷栋说。近90岁高龄的他在地质科研道路上已经走了70年,作为老一辈地质人,李廷栋见证了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历程。"未到而立之年,却有花甲之容。"
李丽[4](2018)在《iMapower在1:25万地质编图中的应用及其改进》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基础地质图更新与数据库研发》为依托,该项目在已有的海量基础地质图数据基础上,通过开展典型地区不同比例尺数据更新技术应用试点,探索了数据更新技术,提出了“数据和专家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与数据更新的理论和方法,依托地质专家创建“专家知识库”,建立了专家知识模型、智能识别模型和地质综合模型,解决了属性自动继承、属性自动更新、地质关系自动识别、地质代号自动标注等难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基础地质编图工作技术流程和基础地质数据与图件更新技术体系。本研究主要承担了软件平台的试点应用工作,在3年来的工作中,本研究改进了利用数据驱动技术缩编地质图技术流程;创新性的提出了智能化地质代号标注、地质体界线圆滑功能;评价了数据驱动技术在编图领域的应用效果。论文以洛阳市幅1∶25万地质图覆盖范围为研究区,利用本项目研发的数字地质图编图平台--智绘地质(iMapower),开展了数据驱动的1∶5万→1∶25万地质图数据库更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论文系统收集了洛阳地区地质资料及图幅范围内已建成的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采用数据驱动编图方法更新编制了洛阳市幅1∶25万地质图数据库,改进了项目组提出的1∶5万→1∶25万地质图缩编技术流程。2、本文采用地质体代号中的地质代码的代码分组特征度量和字符类型特征度量的方法,发明了一种地质体代号自动标注插件,利用本插件,实现了地质体代号的自动识别,大大提高了地质编图人员录入地质体代号的工作效率。3、本文利用地质体要素抽稀重采样算法,通过采样半径对图元、地质体拓扑关系等内容进行自动抽稀,提出了一项全新的地质体界线抽稀算法,利用该算法圆滑地质体界线基本可用。4、论文评价了利用iMapower进行数据驱动缩编地质图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较传统编图方法节省了约50%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对软件编制提出了653条修改改进建议,为软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闻满华[5](2017)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文中指出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的技术方法,将云南地区划分为0.2°×0.2°的网格点,计算了基岩峰值加速度,并转换为一般场地结果,与五代图颁布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蒙自地区某代表场地计算了基岩反应谱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绝大部分计算点的50年10%超越概率水平对应的一般场地峰值加速度试算结果与五代图比较吻合。从反应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五代图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有效反映了云南地区地震环境对该代表场地的影响。建议今后云南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应采用五代图编图的技术方法。
毛燕阳,童玲,姚叶萍,谭建[6](2016)在《浅谈《五指山市影像图》的设计与编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ArcGIS与CorelDRAW两大制图软件平台结合,通过对《五指山市影像图》设计与编制的实践工作,介绍了该影像图的设计以及制作流程,结合制图过程中的设计与操作实践经验,分析地图设计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为地图编制人员提供参考。
欧阳自远,刘建忠[7](2014)在《月球形成演化与月球地质图编研》文中提出按照大碰撞假说,月球形成于一次大碰撞事件,抛射出的高能量物质留在绕地轨道上,最后吸积形成月球。月球核幔在早期迅速发生分离,并出现全球性的岩浆熔融,形成了岩浆圈层(岩浆洋)。岩浆洋的结晶分异和固化导致了月壳的形成。随着月壳与月幔发生持续分异,形成了固化的月壳。而在月球后期的演化历史中,撞击作用是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多尺度、多期次的撞击盆地和撞击坑,而大型撞击盆地多形成于月球演化的早期。月球地质图是开展月球形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70年代末止,通过对阿波罗时代探月成果的系统总结,完成了第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研制。但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获得了大量有关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新认识,但还没有正式的新的月球地质图发布,因此开展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编研,系统总结后阿波罗时代的月球探测与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在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编制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图件比例尺的选择、月面历史的划分以及月球构造和岩石建造的表达。
张春潮[8](2014)在《渭河流域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研究》文中指出渭河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因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渭河流域被国家确定为在西部大开发中优先发展和重点发展的三大版块之一。然而作为我国典型地方病区之一,渭河流域主要存在有地氟病、地甲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几种地方病,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其所赋存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就目前研究而言,地方病与区域地质地貌、岩石土壤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饮食和饮水水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且经过长期的勘查与积累,这些资料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冗杂分散。为了能将这些丰富的资料合理、有效的集中体现出来,对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编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渭河流域为研究背景,以地方病区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收集研究区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已有基础资料,补充区域水文地质和生态环境调查,进行地下水样品采集和水质分析,开展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渭河流域地方病的分布以及严重程度和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区域地形地貌,岩石土壤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条件,人为因素的影响等。一种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控制了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2)开展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理论体系研究,提出典型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的基础性、特殊性、综合性及实用性原则;在进行饮水安全综合评价时,对每个评价指标评分并计算权重,运用MapGIS软件进行图件的编制;在图件的编制、内容体现、底图及最终成图上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共12则,以使得编图规范统一。(3)进行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及相关图件图式、图例的编制,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从序图、水文地质环境系列图件、水文地球化学系列图件、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系列图件、饮水安全评价及分区图件、地下水功能区划图等6个方面进行编图,共编制图件40幅。
秦胜[9](2013)在《基于周期事件系统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列车运行图(基本图)编制问题存在着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问题规模庞大,关系复杂;二是隐含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性条件。根据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的建模思路,按路网单元对列车运行轨迹进行分割,通过关键事件集实现列车运行曲线离散化是研究运行图编制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另一方面,基于周期事件调度问题(PESP)的相关研究是解决周期(节拍)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方法,虽然与普通列车运行图“周期”特征在含义上有所不同,但是同样为描述周期发生的事件提供了支持。运行图编制问题的本质是NP问题也就无法确定的解的解析形式,有时候针对特定的目标甚至精确解也无法得出。由列车运行图的定序优化理论与列车越行行为序关系分析可知,如果给定了列车的序,那么可以在一个确定多项式时间内找出这个列车序下的最优方案或证明该列车序不可行,因此提出了列车运行图编制中列车间的关系和特征问题新的思考。本文在综合了既有列车运行图编制以及定序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并定义了周期事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列车间的关系建模研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与计算机编制技术。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几点:(1)综合既有非周期列车运行图和周期运行图的编制建模思想与理论基础,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归结为离散事件特征与周期特征。因此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周期事件系统,该系统研究一类数量为有限集,沿有向周期环以固定周期值T循环往复发生的离散事件群体。相对于既有的研究方法,周期事件系统建模更着重对事件间位差序尤其是紧邻序关系,在问题的描述上采用定义在周期环上向量及运算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周期事件方程和周期向量方程,这两组以向量为核心的等式关系表征了周期事件系统的可行规则和约束,同时也是建模分析的基本工具。结合这两组方程提出了周期事件系统一般模型和问题解决五阶段策略。(2)建立了宏观路网、基本路网及微观路网三层路网拓扑结构,以适应在不同的场景下针对性的列车运行图编制问题建模策略。提出了基于PES和三层路网架构表述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通过基于周期向量方程二次支撑扩展技术将原模型化简,大为降低了问题的复杂度提高了可解性和解的通用性。设计了一种遗传算法来解决扩展表示后的向量规划,通过算例证明该算法有效。(3)针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实践需求,提出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模板化编制思路。所谓模板表征了特定的列车轨迹特征及列车群关系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来源于列车运行的规则要求,也可能来源于人工经验的总结与表达。基于PES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列车运行图的模板化编制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矩形施工天窗、到发线判定与安排以及定点约束问题。(4)设计开发了基于PES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模板化编制系统,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的相互契合。
戴琦[10](2013)在《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比较》文中指出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探索、发展、普及等几个阶段后,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全面应用阶段。在这一时期,计算机地图技术由原来的面向专家,转变为面向大众,地图的艺术性开始逐步为人们所重视。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各种矢量绘图软件相继问世,基于其面向对象的编辑环境、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良好的图形绘制输出效果,被地图制图人员广泛的运用于各类地图的编制之中。矢量平面制图软件种类多样、功能相近,国内被制图人员应用在地图编制中的主要有三种:CorelDRAW、Freehand和Adobe Illustrator,早期CorelDRAW和Freehand地图制图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多。然而自2005年Freehand被Adobe收购之后,Adobe Illustrator在矢量制图领域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事实上已成矢量图形编辑软件的行业默认标准。然而至今关于Adobe Illustrator地图制图的相关研究依旧很少,还停留在图形绘制、编辑阶段,Adobe Illustrator强大的辅助地图制图功能未被充分发掘,与此同时,CorelDRAW地图制图的相关研究一直在进步。因此本文通过对比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差异来讨论如何应用矢量绘图软件编制地图。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基本流程等背景,并结合基本制图流程对相关制图软件进行了简单介绍;之后从软件工作界面、图层管理、导入和导出等方面对两款软件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做初步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最后针对地图编制中最常见的地图符号设计与制作对两款软件地图制图功能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利用CorelDRAW所能完成的各种地图制图相关任务,在Adobe Illustrator中也能完成,大部分情况下,Adobe Illustrator的操作更便捷、解决途径更多;反之,在Adobe Illustrator中所能实现的地图制图效果,在CorelDRAW中则不一定能简单实现,例如利用Adobe Illustrator中“图表工具”辅助制作专题统计图表、利用“宽度”工具设计宽度渐变水系等。
二、利用CorelDraw编图经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CorelDraw编图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水平向基岩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长周期宽频带资料 |
2 震级定义估计长周期反应谱补点数据 |
3 模型及回归方法 |
4 衰减关系结果 |
5 结果对比与讨论 |
6 结 论 |
(2)基于CorelDRAW地理制图辅助教学的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CorelDRAW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CorelDRAW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3 概念界定 |
第三章 CorelDRAW制图在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假设 |
3.1.3 实验对象 |
3.1.4 实验工具设计 |
3.2 综合思维培养现状分析 |
3.3 确定实验班级 |
3.4 传统教学设计案例 |
3.5 CorelDRAW辅助教学设计 |
3.5.1 CorelDRAW绘图步骤 |
3.5.2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3.5.3 CorelDRAW辅助教学设计案例 |
3.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CorelDRAW制图对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优势 |
4.1 在地理教学上的应用优势 |
4.2 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优势 |
4.2.1 提升要素综合思维 |
4.2.2 提升时空综合思维 |
4.2.3 提升地方综合思维 |
4.3 对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应用建议 |
4.3.1 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交互使用 |
4.3.2 制作GIF动图展示地理过程 |
4.3.3 利用图层复习旧课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前测试卷 |
附录C 后测试卷 |
致谢 |
(3)李廷栋:心怀大地七十载 初心不改“地质人”(论文提纲范文)
后记: |
李廷栋简介: |
(4)iMapower在1:25万地质编图中的应用及其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质图编制及数据库工作现状 |
1.2.2 地质体代号标注工作现状 |
1.2.3 地质体化简工作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2 数据驱动地质编图及智绘地质软件(iMapower)概述 |
2.1 传统地质编图模式 |
2.2 数据驱动地质编图技术 |
3 智绘地质(iMapower)编图及技术流程 |
3.1 源数据收集情况 |
3.2 空间数据预处理 |
3.3 编制专家知识库 |
3.4 标准化图层名称命名 |
3.5 更新地质体属性 |
3.6 属性全图合并 |
3.7 消除碎岩体 |
3.8 夸大重要地质体 |
3.9 地质体化简 |
3.10 断层线及地质界线 |
3.11 地质代号的标注 |
3.12 整饰出图 |
4 地质体代号自动标注 |
4.1 智能化地质体代号标注技术研究 |
4.1.1 代码分组特征度量 |
4.1.2 字符类型特征度量 |
4.1.3 地质体代号知识库 |
4.1.4 示例性程序代码 |
4.2 智能化地质体代号标注方案实施 |
4.2.1 建立了基本地质体代号数据库 |
4.2.2 建立了地质体代号基本规律标注数据库 |
4.2.3 追加地质体代号学习功能 |
4.2.4 地质体代号在地质图中的显示效果 |
4.3 智能化地质体代号技术优点 |
5 地质体化简 |
5.1 智能化地质体化简技术研究 |
5.1.1 地质体要素抽稀重采样 |
5.1.2 地质体关系自动识别 |
5.1.3 图元要素处理 |
5.2 智能化地质体化简方案案例 |
5.3 智能化地质体化简技术优点 |
6 对比与分析 |
6.1 编图模式对比与分析 |
6.1.1 传统编图模式 |
6.1.2 数据驱动编图模式 |
6.2 属性对比与分析 |
6.3 地质体边界对比与分析 |
6.4 地质体代号标注对比与分析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 |
7.2.1 存在问题 |
7.2.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五代图编图原则和技术方法 |
2 云南地区试算实践结果 |
3 结论及讨论 |
(7)月球形成演化与月球地质图编研(论文提纲范文)
1 月球的形成与演化 |
2 月球地质图编研现状 |
3 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编研的重要性及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
3.1 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编研的重要性 |
3.2 比例尺 |
3.3 月面历史划分 |
3.4 构造要素的图面表达 |
3.5 岩石建造的图面表达 |
4 总结 |
(8)渭河流域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与地貌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及分布特征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三章 地方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 |
3.1 地形地貌与地方病 |
3.2 岩石、土壤与地方病 |
3.3 水文地质、水化学条件与地方病 |
3.4 人为因素与地方病 |
第四章 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内容与技术要求 |
4.1 编图基本原则 |
4.2 技术要求 |
4.3 编图内容 |
4.4 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4.1 评价方法 |
4.4.2 地氟病、地甲病病区划分技术要求 |
4.4.3 水质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
4.4.4 水量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
4.4.5 防护性能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
4.4.6 饮水安全综合评价技术要求 |
4.4.7 地下水功能区划技术要求 |
4.5 图式、图例 |
4.5.1 序图图式、图例 |
4.5.2 典型地方病区水文地质环境图式、图例 |
4.5.3 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图式、图例 |
4.5.4 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图式、图例 |
4.5.5 饮水安全评价图式、图例 |
4.5.6 地下水功能区划图式、图例 |
第五章 渭河流域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 |
5.1 序图 |
5.2 渭河流域水文地质环境系列图件 |
5.3 渭河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系列图件 |
5.4 渭河流域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系列图件 |
5.5 饮水安全评价系列图件 |
5.6 渭河流域地下水功能区划图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周期事件系统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概况 |
1.2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问题概述 |
1.2.1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定义与作用 |
1.2.2 运行图系统工程 |
1.2.3 高速铁路运行图种类 |
1.3 运行图编制问题研究综述 |
1.3.1 运行图编制问题数学规划模型与求解算法 |
1.3.2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理论与实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周期事件系统 |
2.1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
2.2 周期事件安排问题PESP模型 |
2.3 周期事件系统(PERIODIC EVENT SYSTEM,PES)的提出 |
2.3.1 周期事件与周期事件系统的定义 |
2.3.2 周期环与周期向量 |
2.3.3 周期向量的运算与性质 |
2.3.4 周期事件系统中事件与向量关系 |
2.4 周期事件方程与周期向量方程 |
2.4.1 周期事件方程 |
2.4.2 周期向量方程 |
2.4.3 向量方程和事件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
2.4.4 周期事件网络与周期向量网络 |
2.5 周期事件系统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 |
3 高速铁路路网模型的构建 |
3.1 高速铁路路网拓扑表述模型 |
3.1.1 以有向弧为基础的模型 |
3.1.2 双层路网结构 |
3.2 三层路网模型 |
3.2.1 基本路网模型 |
3.2.2 基本路网聚合与宏观路网的生成 |
3.2.3 微观路网的表达方法 |
4 基于PES的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构建 |
4.1 列车运行轨迹分析与事件描述 |
4.1.1 列车运行轨迹和列车事件 |
4.1.2 基于周期向量方法的列车运行图描述 |
4.2 基于列车群约束的列车运行图模型分析 |
4.2.1 列车群在列车路径上的事件分解 |
4.2.2 列车间约束关系分析 |
4.2.3 列车越行分析 |
4.3 基于周期向量法的列车运行图约束规划 |
4.3.1 周期向量法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约束规划基础模型 |
4.3.2 二次支撑树扩展方法 |
4.4 以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周期向量运行图编制 |
4.5 复杂路网下的PES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 |
5 基于PES的列车运行图数学规划模型的求解算法及应用 |
5.1 周期向量表示的列车运行图约束规划模型标准型 |
5.2 基于克隆选择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 |
5.2.1 遗传启发式算法基本流程与参数定义 |
5.2.2 遗传算法的关键步骤与算子定义 |
5.2.3 算法分析及算例 |
5.3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评价 |
5.4 列车运行图模板化编制 |
5.4.1 列车运行轨迹模板化编图 |
5.4.2 列车群关系模板化编图 |
5.4.3 列车运行图定点约束问题 |
5.4.4 矩形天窗条件下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 |
5.4.5 列车到发线运用 |
6 基于PES的列车运行图模板化计算机编制系统 |
6.1 系统构建的目标和意义 |
6.2 系统架构解决方案 |
6.3 系统功能设计 |
6.4 模板化计算机列车运行图编制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模板化编制系统 |
附录B 京津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时刻表(5-11点)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览及软件应用 |
2.1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概论 |
2.1.1 概念 |
2.1.2 特点 |
2.1.3 发展历程 |
2.1.4 制图系统 |
2.2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
2.3 制图软件的分类 |
2.4 AutoCAD简介 |
2.5 ArcGIS简介 |
2.6 CD和AI简介 |
2.7 CD和AI地图制图简介 |
第三章 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综合比较 |
3.1 工作区 |
3.2 图层与页面 |
3.2.1 地图要素分层原则 |
3.2.2 CD和AI图层管理器对比 |
3.2.3 多图管理 |
3.3 缩放与平移 |
3.4 数据转换 |
3.4.1 交换数据格式 |
3.4.2 CD与AI间数据交换 |
3.4.3 CD和AI与专业地图制图软件数据交换 |
3.5 颜色 |
3.5.1 颜色模式 |
3.5.2 颜色选择方法 |
3.5.3 色板库 |
3.6 图文混排 |
3.6.1 文本 |
3.6.2 图像 |
3.7 图表 |
3.8 输出 |
3.9 文档大小 |
第四章 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在地图符号制作与设计中的比较 |
4.1 地图符号概述 |
4.2 线状符号 |
4.2.1 线状要素的绘制与编辑 |
4.2.2 外源矢量线要素数据的处理 |
4.2.3 线状符号样式设计 |
4.2.4 线状符号样式库建立与应用 |
4.3 面状符号 |
4.3.1 面状符号绘制 |
4.3.2 面状符号样式设计 |
4.3.3 面状符号样式库建立与应用 |
4.4 点状符号 |
4.4.1 符号制作、编辑与更新 |
4.4.2 符号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与创新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利用CorelDraw编图经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水平向基岩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J]. 肖亮,俞言祥. 振动与冲击, 2021
- [2]基于CorelDRAW地理制图辅助教学的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研究[D]. 闫晓琪. 延边大学, 2020(05)
- [3]李廷栋:心怀大地七十载 初心不改“地质人”[J]. 韦斗斗,宋文芳.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07)
- [4]iMapower在1:25万地质编图中的应用及其改进[D]. 李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5)
-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编图方法在云南地区的应用实践[J]. 闻满华. 地震研究, 2017(02)
- [6]浅谈《五指山市影像图》的设计与编制[A]. 毛燕阳,童玲,姚叶萍,谭建.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三十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 [7]月球形成演化与月球地质图编研[J]. 欧阳自远,刘建忠. 地学前缘, 2014(06)
- [8]渭河流域地方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编图研究[D]. 张春潮. 长安大学, 2014(03)
- [9]基于周期事件系统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算法研究[D]. 秦胜.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5)
- [10]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比较[D]. 戴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地质论文; coreldraw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系统思维论文; 月球轨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