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的研究

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的研究

一、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谢双华[1](2020)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多中心前瞻性人群筛查队列中,探索并验证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危险因素及血浆预测预警蛋白标志物,构建高发区人群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为我国贲门癌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2005-2009年在我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和山东肥城)的人群筛查项目,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暴露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二是制定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的精准调查方案,在不同热暴露特征的两组样本人群中(20名欧洲和52名中国高发区有烫热饮食习惯者)进行调查,验证可行性。评价第一口温度、平均温度、摄入量加权平均温度和食管内温度(intra-esophagealtemperature,IET)等指标对两组样本人群热暴露特征的量化能力。三是基于2015-2017年河南林州的人群筛查队列(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抽取筛查组20%的人群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ylori现症感染情况。结合H.pylori现症感染、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ylori现症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四是依托河南林州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选取年龄(±3岁)、性别1:1个体匹配的10对贲门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IN)和贲门正常者,采集其血浆标本。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质谱蛋白组学定量技术对前述4组血浆进行全谱分析,建立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差异蛋白表达谱,筛选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潜在血浆蛋白标志物。筛选标准为DIA检测蛋白表达量在贲门正常血浆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贲门癌或癌前病变血浆中处于较高水平(>5倍)。2.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该研究在本文第一部分基础上,建立多中心贲门癌人群筛查亚队列。利用当地覆盖全人群的肿瘤登记系统进行长期肿瘤监测随访。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基线危险因素及贲门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采用Harrell’s一致性统计量(concordance statistics,C-statisti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研究结果1.3个高发区共计完成人群筛查21592人,检出贲门正常粘膜(normal cardia mucosa,Normal)/非萎缩性贲门炎(non-atrophic carditis,NAC)18356 例、萎缩性贲门炎(atrophic carditis,AC)/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1094 例、LIN 1117例、HIN150例、贲门癌118例。男性、年龄较高(≥50岁)、吸烟、无饮茶习惯、蔬菜水果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和烫热食品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和高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5.0kg/m2)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呈正相关(OR值均>1.0,P值均<0.05)。2.与IARC组调查对象相比,中国高发区组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热暴露明显较高,其摄入第一 口的时间更早(平均早5.6minutes)、温度更高(平均高9.5℃)、摄入量更多(平均多17g)、IET也更高(平均高18.6℃)。第一口温度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差,第一口 IET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好。3.调查人群H.pylori现症感染率为 41.34%(828/2003)。Normal/NAC、AC/IM、LIN和 HIN/GCA的H.pylori现症感染率分别为:39.29%、62.16%、55.91%和 52.17%。H.pylori感染与 AC/IM、LIN 和HIN/GCA 关联的 OR 值分别为:2.78(95%CI:1.70-4.53)、2.14(95%CI:1.47-3.10)和 2.29(95%CI:0.98-5.33)。4.共鉴定蛋白质1212个。与贲门正常组相比,LIN、HIN和GCA组分别获得差异表达蛋白149、170和89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各病变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生物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胞信号传导、上皮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迁移和黏附,以及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焦点黏连、肌动蛋白骨架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血小板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H pylori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和胃酸分泌等。本研究优先筛选出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和REG3A等8个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潜在分子标志物。5.截止2017年12月31日,21474例队列人群总计随访207179人年,平均随访9.7年,共收集贲门癌新发病例202例(男性125例,女性77例)。男性(HR=1.92,95%CI:1.36-2.70)、年龄较高(50-59 岁:HR=2.59,95%CI:1.75-3.85;60-69 岁:HR=4.50,95%CI:2.91-6.96)、无饮茶习惯(HR=1.80,95%CI:1.19-2.74)、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 次/周)(HR=1.31,95%CI:0.98-1.76)、葱蒜(HR=1.67,95%CI:1.08-2.58)和烫热食物(HR=1.37,95%CI:1.03-1.81)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家族中≥2 人曾患肿瘤:HR=2.05,95%CI:0.83-5.06)和高 BMI(25.0~29.9kg/m2:HR=1.28,95%CI:0.95-1.72)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6.贲门正常粘膜/非萎缩性贲门炎(Normal/NAC)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为44.30/10万,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AC/I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分别为:227.07/10万、380.95/10万和4366.35/10万。AC/IM、LIN和HIN的贲门癌变风险较Normal/NAC分别增加:3.45倍(HR=4.45,95%CI:2.74-7.23)、5.67 倍(HR=6.67,95%CI:4.48-9.94)和 60.65 倍(HR=61.65,95%CI:40.19-94.55)。7.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的C-statistic为0.717(95%CI:0.679-0.75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20,P=0.625)。联合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警模型的C-statistic为0.834(95%CI:0.810-0.871),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83,P=0.555)。结论1.男性、年龄较高(≥50岁)、无饮茶习惯、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烫热食物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高BMI(≥25.0kg/m2)以及H.pylori感染可能是高发区居民贲门癌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仅使用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第一口温度指标不能准确评价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真实热暴露。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应注意同时测量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暴露信息。本研究制定的精准测量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供使用。2.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 和 REG3A 等 8个蛋白可能为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但尚需进一步验证。3.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长期贲门癌癌变风险逐级升高,是贲门癌的癌前病变。4.基于前瞻性验证的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指标,初步构建的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发区人群筛查初筛和分流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王建超[2](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分析西医治疗、中西医治疗方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凝血功能以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率的影响,为指导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并且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对中药暴露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持续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不服用或服用抗纤维化中药每年少于1个月;中西医组,在持续口服NAs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加用强肝胶囊、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虫丸的1种药物治疗,并且每年服用时间大于6个月。纳入、剔除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3年、治疗5年的肝功能、肝纤维化、凝血功能以及HCC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共入组患者488例,西医组187例、中西医组301例。西医组、中西医组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使用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西医组中药制剂累计服用最短时间为7个月,最长时间为60个月,中位服药时间为36个月。2.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T、AST均显着降低(P<0.05),ALB显着升高(P<0.05),并且随着治疗周期延长肝功能改善愈显着;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肝功能均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ALT复常率在第1年、3年、5年分别为65.56%和83.79%、91.03%和93.05%、92.25%和94.76%,AST复常率在第1年、3年、5年分别为61.67%和78.62%、82.07%和86.87%、91.70%和93.04%;两组患者ALT、AST复常率比较,治疗第1年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第3年、5年比较无显着差异。3.肝纤维化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HA、PCIII、IV-C以及LN显着降低(P<0.01),并且随着治疗周期延长肝纤维化四项降低愈显着;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肝纤维化四项均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无创肝纤维化指标APRI、FIB4以及LSM在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并且随着治疗周期延长APRI、FIB4、LSM均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APRI、LSM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FIB4仅在第1年时中西医组较西医组显着改善(P<0.05)。4.凝血功能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PT、APTT、TT显着降低(P<0.0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两组凝血功能显着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第1年、3年、5年中西医组PT、APTT、TT较西医组显着降低(P<0.05)。5.HCC发生率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第1年、3年、5年癌变率分别为3.74%(7/187)和3.74%(11/301)、22.46%(42/187)和13.95%(42/301)、31.02%(58/187)和23.59%(71/301),中西医组癌变率显着低于西医组(P<0.05)。代偿期患者,西医组、中西医组5年累积癌变率分别为25.86%(30/116)和16.94%(31/183),中西医组癌变率显着低于西医组(P<0.05)。失代偿期患者,西医组、中西医组5年累积癌变率分别为39.44%(28/71)和33.90%(40/118),西医组、中西医组患者癌变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作用,改善程度优于西医治疗;2.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改善程度优于西医治疗;3.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作用,改善程度优于西医治疗;4.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5年累积HCC发生率显着降低;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着重于降低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HCC发生率。

郭倩倩[3](2020)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风险和预后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胰腺癌(PC)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10%,预后较差。胰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从而缺乏预防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吸烟、糖尿病、肥胖、饮酒和胰腺癌家族史这些因素与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多年来人们对病毒在肿瘤病因所起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某些病毒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是仍有研究表明某些病毒确实与人类某些恶性肿瘤有关。目前至少有8种病毒已被证明与人的一些肿瘤相关,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的宫颈癌,Epstein-Barr病毒有关的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HIV)病毒相关的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一些肿瘤的发生相关,如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胰腺癌等。同时,在一些肝外组织可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例如肾脏、皮肤和胰腺。目的先前的一些研究已探讨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但仍然存在争议,很少有研究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胰腺癌总生存之间的关系。最近,关于致癌病毒HBV和胰腺癌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多,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旨在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胰腺癌(PC)的发病风险和预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所有在2000年1月至2019年5月之间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都在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SpringerLink 和ScienceDirect 和万方数据库上进行了系统搜索。没有报告HBV和胰腺癌相关风险比或生存风险的研究被排除在外。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软件version 13.0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项病例对照研究和12项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BsAg血清阳性即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增加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HR=1.26 95%CI 1.14-1.38)。既往HBV感染与胰腺癌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HR=1.2095%CI1.11-1.30)。活跃HBV感染也增加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HR=2.3295%CI1.48-3.66)。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HBsAg+)的OS低于既往未发生HBV感染的患者,死亡增加的风险(HR=1.32,95%CI:1.06-1.6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与无HBV感染的患者相比,慢性HBV携带者(HBsAg+)是胰腺癌患者生存的不利预后因素。研究HBV病毒感染与胰腺癌预后的研究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两者关系,这可能对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深远的意义。

杨倩倩[4](2020)在《不同原因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地探讨本地区近3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特征。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比较,旨在提高对HCC的认识,做到及早识别以寻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了从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行多学科会诊(MDT)的肝癌患者,共计1490例。并分析比较其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HBV相关性HCC组、HCV相关性HCC组、酒精性相关性HCC组、HBV/HCV重叠感染相关性的HCC组及其他病因相关性HCC组。其中HBV相关性HCC组共计1086例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个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通过SPSS19.0软件及Excel表格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本研究共统计1490例患者,其中男性为1193人,占比80%,女性为297人,占比为20%,男:女=4:1。患病人群平均年龄(57.2±9.26)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56.34±9.054)岁,女性平均年龄(60.64±9.277)岁。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91岁。本研究人群中的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所占比例依次为93%,2.3%,2.3%,2.3%,0.1%。就诊于我科室住院HCC患者区域分布示吉林省外就诊于我院的人数有92例,占本研究人群的比例为6%。就吉林省本省而言,以长春市就诊人数最多,人群中占比达38%。其次是松原市,占比为13%。(2)就诊患者中,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一,腹胀,腹痛,乏力是最常见的症状。(3)近3年HCC患者就诊的不同病因中,每年以HBV感染人数占比最大,其次是HCV感染,酒精性组和其他病因组的人数每年基本持平且近2年有增长趋势,HBV/HCV组人数仍是最少。就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分析,不同病因组所占比例依次为73%,15%,6%,5%,1%。(4)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年龄中以HBV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组。ALT、AST、ALP、GGT、CHE、TBLB、IBIL、PLT及PTA在不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HBV/HCV重叠感染组中,ALT、AST、ALP、GGT、TBIL及IBIL水平都明显高于其他组,而CHE及PLT水平较其他组低。(5)各组间AFP阳性率及AFP增高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的AFP的阳性率更高,AFP增高比例亦较高。(6)各组合并门脉癌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组肿瘤最大直径、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直径不超过3cm的小肝癌患者中,合并门脉癌栓及肿瘤病灶数目、发病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本研究纳入的于我科室住院的1490例患者中,其中选择出院放弃治疗,微波消融治疗和介入治疗患者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754例(51%),397例(27%)和164例(11%)。第二部分:(1)HBV组的1086例患者中,青年组共133例,男性121例(91%),女性12例(9%);中年组共901例,发病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两组,其中男性747例(83%),女性154例(17%);老年组共52例,男性37例(71%),女性15例(29%),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女性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患者从发现HBV感染到进展为HCC的时间,其中时间小于1年有293例(27%),时间在1年到10年之间有322例(30%),时间在10年至20年之间有224例(20%),时间在20至30年之间有153例(14%),时间在30年至40年之间有74例(7%),时间超过40年的患者有20例(2%)。(3)不同年龄组间ALT、CHE、DBIL、PLT、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ST、ALP、GGT、TBIL、IBIL、PTA、HBV DNA定量在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肝功能转氨酶变化越明显;除此之外,整体肝功能随年龄增长,肝功能减退。(4)各组间AFP阳性率及AFP增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5)三组中合并门脉癌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龄越小的患者更容易合并门脉癌栓。各组间肿瘤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径不超过3cm的小肝癌患者中,合并门脉癌栓及肿瘤病灶数目、发病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完善HBV血清感染标志物的有747名,标志物“HBsAg、HBeAb、HBcAb”人数最多,占比55%,标志物“HBsAg、HBeAg、HBcAb”占比28%,标志物为“HBsAg、HBcAb”占比10%,标志物为“HBsAg、HBeAg、HBeAb、HBcAb”占比2%,标志物为“HBsAg、HBeAb”的占比2%,标志物为“HBcAb”占比2%,标志物为“HBeAg、HBcAb”占比1%。(7)HBV组患者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有658例(60%),规范应用抗病毒治疗的有388例(36%),还有40例(4%)的患者在抗病毒期间出现擅自停药现象。三组抗病毒治疗情况与肿瘤最大直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治疗组与治疗组的肿瘤大小有显着差异(P=0.000),未治疗组的肿瘤大小明显大于治疗组;未治疗组与停药组的肿瘤大小未见显着差异(P=0.415);治疗组与停药组的肿瘤大小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的肿瘤大小明显小于停药组。结论:(1)本研究HCC患者中,男性多见,发病年龄集中在中年,HCC患者以腹胀,腹痛,乏力症状最为常见。(2)HBV感染是HCC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应重视HBV/HCV重叠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在病毒相关性的HCC患者中AFP阳性率及增高比例诊断价值更高。(3)HBV组的HCC患者中,年龄越小的患者更容易合并门脉癌栓。(4)HCC患者中血清感染标志物以“HBsAg、HBeAb、HBcAb”人数最多。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与HBV抗病毒治疗情况密切相关。

陈芳[5](2020)在《胃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见且最致命的肿瘤之一,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胃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同时,我国还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感染率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HBV感染可增加胃癌、胆管癌、胰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许多肝外肿瘤的发病风险。HBV感染和胃癌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HBV感染后胃黏膜上皮是否发生组织学改变,HBV一过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者的胃癌组织是否有分子差异?这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HBV感染和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病例来自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68例胃癌患者,对照是420例同期肺癌或肠癌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导出其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及HBV血清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检测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运用卡方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HBV感染率的差异,以分析HBV感染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随后通过Meta分析探讨HBV感染和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剔除不相关文献,纳入合格文献;然后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剔除低分值文献;再用Review Manager软件对剩下的高质量文献进行Meta分析。在评估异质性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总比值比(odds ratio,OR)。最后为了寻找H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组织学证据,在上述病例对照研究中有61例胃癌病例暴露过HBV感染,我们将这些胃癌病例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纳入组织芯片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芯片进行HBx、HBcAg、MLH1、PMS2、MSH2、MSH6和PD-L1的染色,有资质的病理医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并分别对其评分。为了评估其它感染对结果产生的偏倚,我们同时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病毒的感染,运用六胺银染色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进一步分析感染率。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的免疫组化评分差异,以及HBV一过性感染者和携带者之间的癌组织免疫组化评分差异。结果:1.基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提示HBV感染与胃癌发病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2.Meta分析显示HBV感染与胃癌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1.23,95%CI=1.10-1.37)。3.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同一病例的胃黏膜组织中,HBx阳性的胃上皮细胞核浆比较HBx阴性的细胞更高,HBV感染者的胃癌肿瘤组织HBx和HBcAg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HBV携带者胃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低于HBV一过性感染者的胃癌组织(P=0.040)。结论:HBV感染可能会提升群体胃癌的发病风险,但基于医院病例对照研究并未发现HBV感染与胃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这可能和HBV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有关。通过组织学评估,我们发现HBV的感染可能导致胃上皮细胞的形态学不典型,说明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此外,HBV携带者中胃癌患者的PD-L1表达显着降低,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失去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机会。

邵宇,郭进军[6](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缺失突变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细胞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肝细胞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1-2]。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3.5亿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亚洲超过25%的HBV慢性感染患者死于其相关疾病。在我国,大多数肝细胞癌继发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于晚期发现,恶性程度高,而且尚无有效治疗措施。HBV是一种小型的包膜DNA病毒,可导致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疾病[3]。大多数HBV急性感染具有自限性,但慢性感

田国江,温正德,朱椰凡[7](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胰腺癌发病风险中的作用,同时探索其对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17例胰腺癌患者和32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胰腺癌患者均为病理学明确。分析并比较乙型病毒肝炎不同状态对胰腺癌发病风险、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HBsAg-/anti-HBc-,HBsAg+、HBsAg-/anti-HBc+、Anti-HBs+/HBc+、Anti-HBs-/HBc+均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P<0.05)。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结果方面在不同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V感染是胰腺癌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的HBV感染状态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提示HBV可能不影响胰腺癌病情的发展。

陈韧刚,鲁艳,魏三舟,胡汉国[8](2019)在《乙肝患者HBV P区突变模式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文中提出探讨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 P区突变模式与肝细胞癌的关系。选取2015年4月到2018年12月乙肝患者216例,依据是否发生肝细胞癌分为肝癌组(n=60例)和乙肝组(n=1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基因分型及其P区突变位点情况。肝癌组HBV基因C型占比明显高于乙肝组,肝癌组HBV基因B型占比明显低于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区突变模式中,肝癌组M204I、M204V基因位占比明显高于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癌组和乙肝组L180M、N236T、A181T、A181V基因位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204I、M204V基因位突变是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乙肝患者HBV P区突变模式与肝细胞癌有关,其中M204I、M204V基因位突变与肝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

吴清丽[9](2019)在《甲胎蛋白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关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浓度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al,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BV相关性PLC患者血清AFP浓度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分析抗HBV治疗与否与血清AFP浓度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2018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19例HBV相关性P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既往糖尿病病史、血清AFP浓度、HBV-DNA载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形成、抗HBV治疗史等资料,明确HBV相关性PLC患者血清AFP浓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血清AFP浓度与HBV-DNA载量的关系、血清AFP浓度与抗HBV治疗与否的关系。结果:1.HBV相关性PLC患者男性418例,女性101例,男女之比为4.14:1,男性 AFP 阳性数 287 例(68.7%),女性 AFP 阳性数 78 例(77.2%),P=0.091,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民族间AFP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381。不同年龄段的AFP阳性人数之间相比较,P=0.252,无统计学差异。2.HBV相关性PLC患者中血清AFP浓度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形成、手术、TACE治疗的关系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肿瘤直径大、门静脉癌栓形成是血清AFP浓度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OR>1。3.HBV相关性PLC患者血清AFP浓度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分析,结果P=0.379,r=0.051,两者无显着相关性。4.比较HBV相关性PLC患者血清AFP浓度与抗HBV治疗与否的关系,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HBV相关性PLC患者的AFP阳性与性别、年龄、民族无关。2.肿瘤直径大、门静脉癌栓形成是血清AFP浓度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3.血清AFP浓度与HBV-DNA载量无显着相关性。4.抗HBV治疗与否对AFP无影响。

陈俊虎[10](2016)在《基于GWAS易感基因遗传变异与广东顺德人群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据2015年最新统计,2012年全球新发肝癌患者78.25万,死亡患者74.55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相等,其中我国肝癌新发和死亡患者数均占全球总数的50%以上,可见其恶性程度之高。近年来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统计表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未下降,仍呈逐年升高趋势。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给国家和地区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积累过程、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制过程。目前研究已证实的肝癌环境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嗜酒、吸烟等。20世纪70年开始,广东顺德是我国四大肝癌高发区之一,肝癌死亡率是26.8/10万,仅次于江苏启东、广西扶绥,肝癌死亡率居顺德癌症死因顺位的第一位,但是,和江苏启东、广西扶绥、福建同安三个肝癌高发区已有研究相比,特别是近十年来的研究,顺德肝癌研究比较少,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在我国,超过80%的肝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但在乙肝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罹患肝癌,肝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因此,肝癌的发生环境因素是诱因,但遗传因素决定了易感性。研究基因在不同肝细胞中表达的复杂性、基因-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后的生物学效应是复杂性肝病发生机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鉴定与肝病发生相关的基因是首要工作。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采用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平台,检测大样本病例和对照的全基因组水平上的SNPs,并辅以多个独立的人群研究进行后续验证,用于识别参与肿瘤发生的遗传变异,从而阐明肝癌易感性的遗传基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单体型计划(HapMap)深入进行,以及基因组研究技术的突飞猛进,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肿瘤遗传研究。自2010年起,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研究机构在不同人群中相继开展进行了肝癌GWAS研究,发现了多个肝癌易感基因以及遗传变异。总之,肝癌的发生环境因素是诱因,但遗传因素决定了易感性,寻找能早期预测和诊断的特异性遗传标志物,是实现防控肝癌关口前移,降低肝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本课题选择广东顺德作为现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明确广东顺德地区肝癌高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同时综合GWAS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GWAS鉴定的肝癌易感基因的潜在功能遗传变异,开展肝癌遗传关联研究,并系统分析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肝癌的影响,以期识别与肝癌发病相关的潜在功能性遗传变异和重要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模式;在此基础上,初试顺德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的构建,为顺德地区肝癌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来自于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调查时间从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临床病理、血清标志物等,诊断确诊的新发病例。选取同期入院的耳鼻喉科、神经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无肿瘤病史患者作为对照,按照年龄(±3岁)和性别与病例进行频数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20项、个人生活史28项、职业史7项、居住史15项、家族史7项。采取调查对象外周血,用于提取DNA。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GRIK1、STAT4、HLA-DQA1和HLA-DQB1基因上的潜在功能遗传变异,运用Sequenom MassArray分型技术对选择的 14 个 SNP(rs2832499、rs363504、rs455804、rs2647073、rs3104369、rs3997872、rs9272219、rs1063355、rs9273363、rs9273651、rs9275319、rs1031507、rs7574865、rs897200)进行分型。问卷信息核查无误后,与SNP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完成的数据库,用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描述,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比较各因素在两组别的频率分布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顺德肝癌危险因素。SNP与肝癌的关联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运用基于logistic回归框架下的相乘和相加模型、MDR法分析遗传变异之间、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MDR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肝癌风险预测模型,采取ROC曲线方法对模型的风险预测能力进行评价。所有统计学分析由IBM SPSS19.0、STAT12.0、PHASE 2.1、MDR3.0.2 和 MDR Permutation Testing Module(1.0 beta)等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本研究调查时间自2010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共纳入顺德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617人,对照组617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48±11.89、56.38±12.0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比例相同,男性535例(86.71%),女性82例(13.29%),男女性别比例6.5:1。顺德原发性肝癌患病年龄段集中在50-60岁,杏坛、勒流、大良人群发病率较高,高发区与上世纪70年代研究基本一致。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终6个因素进入多因素模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吸虫感染、肝癌家族史、肿瘤家族史、饮酒和饮用沟塘水,经性别、年龄和各因素互相校正后,OR及95%CI分别为20.86(14.99-29.03)、2.48(1.43-4.30)、2.05(1.06-3.97)、1.56(1.04-2.35)、1.54(1.10-2.16)、1.60(1.18-2.17)。对SNP分型结果进行Hardy-Weinberg检验,结果表明除了两个位点rs9272219(P=0.000)、rs1063355(P=0.000),其余 12 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3997872和rs927531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RIK1基因的三个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较弱(rs363504与rs455804:D’=0.183;rs2832499 与 rs455804:D’=0.048;rs363504 与 rs2832499:D’=0.002)。STAT4基因中,rs1031507与rs897200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D’值为1.00,其余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较弱(rs1031507与rs7574865:D’=0.024;rs897200与 rs7574865:D’=0.022)。HLA-DQA1基因的 rs2647073 与 3104369,以及rs3104369与rs3997872位点间均显示存在连锁不平衡,D’值分别为0.998和0.996,rs2647073与rs3997872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较弱,D’值0.442。在HLA-DQB1基因中,rs9273363与rs9275319位点间显示存在连锁不平衡,D’值为0.922,其余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较弱(rs9273363与rs9273651:D’=0.001;rs9273651 与 rs9275319:D’=0.286)。单体型分析GRIK1基因单体型包括ACA、ACG、AAA、AAG和GCA等5种,STAT4基因包括GTA、GCC、TTA、TCC等4种,HLA-DQA1基因包括ATC、ATT、AAC 和 CTC 等 4 种,HLA-DQB1基因包括 CCA、ACA、CTA、ACG 和ATG等5种;基因GRIK1和STAT4单体型构成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趋势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QA1的AAC单体型的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001),与参考单体型ATC相比,AAC单体型与肝癌低风险相关,OR值及95%CI为0.43(0.28-0.66),且趋势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1);HLA-DQB1的ATG单体型的分布在两组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4),与参考单体型CCA相比,ATG单体型为与肝癌低风险相关,OR值及OR值及95%CI为:0.42(0.25-0.72),且趋势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5)。基因-环境交互分析结果显示,CRIK1中rs363504与肝癌家族史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446),与携带rs363504GG+AG基因型的肝癌家族史阴性者相比,携带rs363504 AA基因型的肝癌家族史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4.75(95%CI=2.60-8.69);rs2832499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乘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35),与携带rs2832499 GG+AG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阴性者相比,携带rs2832499 AA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 值为 16.04(95%CI=10.06-25.56);5TAT4中rs897200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360),与携带rs897200GG+AG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阴性者相比,携带rs897200 AA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21.37(95%CI=13.82-33.04);rs7574865与肿瘤家族史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477),与携带rs7574865 GG+AG基因型的肿瘤家族史阴性者相比,携带rs7574865 AA基因型的肿瘤家族史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 2.99(95%CI=1.97-4.54);HLA-DQA1中rs3997872与饮酒史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491),与携带rs3997872GG+AG基因型的饮酒史阴性者相比,携带rs3997872 AA基因型的饮酒史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3.21(95%CI=1.60-6.44),rs3997872与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253)、相加交互作用(P=0.0128),与携带rs3997872GG+AG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阴性者相比,携带rs3997872 AA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20.82(95%CI=11.67-37.16);HLA-DQB1中rs9273651与饮酒史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436),与携带rs9273651GG+AG基因型的肝癌饮酒史阴性者相比,携带rs9273651 AA基因型的肝癌饮酒史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1.58(95%CI=1.08-2.31);rs9275319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加交互作用(P=0.0390)有统计学意义,与携带rs9275319 GG+AG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阴性者相比,携带rs9275319 AA基因型的乙肝病毒感染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19.04(95%CI=12.22-29.67),与肿瘤家族史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240),与携带rs9275319 GG+AG基因型的肿瘤家族史阴性者相比,携带rs9275319 AA基因型的肿瘤家族史阳性者肝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值为3.20(95%CI=2.14-4.77)。MDR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基因分析模型共纳入9个SNP因子,产生1-5阶不同交互模型,各因子组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环境分析,模型纳入14个因子,产生1-5阶不同交互模型,各因子组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模型为rs2832499,rs9273651,rs897200,乙肝病毒感染和肝吸虫感染等五因子(TBA=0.7945,CVC=8/10,permutation P<0.001)。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构建了基因因素、环境因素、基因结合环境因素三种肝癌风险预测模型,选择ROC曲线进行评价,曲线下面积(AUC)不同:0.5617、0.7842、0.8344,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三种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基因结合环境因素预测模型最佳,灵敏度为74.96%,特异度为87.71%,正确指数为0.6267,阳性似然比为6.098,阴性似然比为0.2855。结论:(1)顺德原发性肝癌高发区域与上世纪70年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公共卫生相关部门应重视勒流、杏坛、大良等镇街的原发性肝癌监测工作,顺德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包括,乙肝病毒感染、乙肝家族史、饮酒、饮用沟塘水、肝吸虫感染和肝癌家族史等方面。(2)所选遗传变异在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加性模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基因-环境交互分析中,rs363504、rs2832499、rs897200、rs7574865、rs3997872、rs9273651、rs9275319 等 7 个遗传变异与肝癌危险因素在统计学上表现出交互作用,体现肝癌形成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影响所致。(3)在顺德人群中,初步建立了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基因结合环境因素构建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能更好预测肝癌的患病风险,但需要识别更多肝癌相关遗传变异,以完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

二、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标
技术路线图
第1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
    第1节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内镜检查
        2.4. 质量控制
        2.5.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内镜筛查依从性
        3.2. 研究对象调查特征分布
        3.3.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各级癌前病变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2节 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精准调查方案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4. 烫热饮食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测量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自我报告的烫热饮食热暴露特征
        3.2.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摄入过程特征
        3.3.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客观测量的热暴露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3节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4. ~(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
        2.5. 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2.6. 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H.pylori感染与未感染对象基本特征
        3.3. H.pylori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4节 基于DIA(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质谱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的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蛋白标志物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血液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贲门各级病变研究对象血浆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3.3. 潜在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蛋白标志物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2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基线流行病学调查、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2.4. 队列随访及结局
        2.5. 质量控制
        2.6.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3.2.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3.3. 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章
文献综述 Ghrelin基因主要产物与上消化道癌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的认识
        1.1 肝硬化的基本概念
        1.2 乙肝肝硬化流行病学
        1.3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发病机制
        1.4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分期
        1.5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1.6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治疗
    2 中医学对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认识
        2.1 古代中医家对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家对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认识
        2.3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2.4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的发生
第二部分 :病历资料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随访观察指标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入组基本特征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 ALT、AST 复常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比较
        2.5 两组患者无创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6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2.7 两组患者5年累积癌变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肝纤维化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降低肝细胞癌发生率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降低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
    2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风险和预后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1 引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BV感染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不同原因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影像学检查
    2.5 血清生化标志物及实验室检查
    2.6 诊断标准
    2.7 治疗、预后
    2.8 展望及未来
第3章 材料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第一部分:不同病因的HCC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4.1.1 人群分布特征
        4.1.2 HCC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
        4.1.3 HCC患者的病因分析
        4.1.4 不同病因组的HCC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1.5 不同病因组的HCC患者AFP比较
        4.1.6 不同病因组的HCC患者影像学结果比较
        4.1.7 我科住院HCC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及最终去向
    4.2 第二部分:HBV组 HCC临床特征
        4.2.1 HBV组 HCC患者的年龄特征
        4.2.2 HBV组 HCC患者从发现HBV感染进展到HCC的时间分布
        4.2.3 HBV组 HCC患者不同年龄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4.2.4 HBV组 HCC患者血清AFP结果分析
        4.2.5 HBV组 HCC患者不同年龄组影像学结果比较
        4.2.6 HBV组 HCC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分布情况
        4.2.7 HBV组 HCC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胃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二部分: 胃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
    第一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数据整理与结果
第三部分: 胃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组织学检测
    第一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中微卫星不稳定的研究回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6)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缺失突变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BV前S区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2 HBV前S区缺失突变的差异性
    2.1 HBV前S区缺失突变在基因型方面的差异性
    2.2 HBV前S区缺失突变在肝细胞癌中的差异性
3 HBV前S区缺失突变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作用
4 HBV前S区缺失突变对肝细胞癌的预后评估作用
5 小结

(7)乙型肝炎病毒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HBV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2.2 HBV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讨论

(8)乙肝患者HBV P区突变模式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指标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HBV基因分型比较
    2.3 两组P区突变模式中基因位分布比较
    2.4 M204I、M204V基因位突变与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关系
3 讨论

(9)甲胎蛋白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实验室指标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3.2 HBV相关性PLC患者血清AFP浓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3.3 与血清AFP浓度有关的临床特征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4 血清AFP浓度与HBV-DNA载量的关系
    3.5 血清AFP浓度与抗HBV治疗与否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基于GWAS易感基因遗传变异与广东顺德人群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思路
第2章 广东顺德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3章 基于GWAS的肝癌易感基因GRIK1、STAT4、HLA-DQA1和HLA-DQB1的遗传变异与肝癌发病的遗传关联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4章 基于GWAS的肝癌易感基因GRIK1、STAT4、HLA-DQA1和HLA-DQB1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5章 基于GWAS的肝癌易感基因遗传变异和环境风险因素的顺德人群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6章 总结
    1 结论
    2 研究特色
    3 不足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二 质量控制管理表
    附录三 缩写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D]. 谢双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2]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D]. 王建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风险和预后的meta分析[D]. 郭倩倩. 郑州大学, 2020(02)
  • [4]不同原因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杨倩倩. 吉林大学, 2020(08)
  • [5]胃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D]. 陈芳. 苏州大学, 2020(02)
  • [6]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缺失突变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进展[J]. 邵宇,郭进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9(20)
  • [7]乙型肝炎病毒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J]. 田国江,温正德,朱椰凡.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09)
  • [8]乙肝患者HBV P区突变模式与肝细胞癌的关系[J]. 陈韧刚,鲁艳,魏三舟,胡汉国. 药物生物技术, 2019(04)
  • [9]甲胎蛋白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关系分析[D]. 吴清丽. 延边大学, 2019(01)
  • [10]基于GWAS易感基因遗传变异与广东顺德人群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D]. 陈俊虎.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HBV感染与消化道癌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