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藏语影视译制的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飞[1](2020)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侗、瑶、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另有满、藏、黎等其他民族44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需求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大大提升,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在这个大环境下呈现出了激烈的竞争与交融局面。从国内文化传承与竞争来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发扬光大必将增强广西文化软实力,提升区域文化经济竞争力。从国际文化与经济竞争来看,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提升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这种环境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播途径己经被强大的传播媒介实力以及与时倶进的创新意识所冲击。由此看来,广西势必要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传播途径和策略。动漫行业作为我国政府目前重点扶持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之一,在宣传和推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资本市场的投入下,动漫产业获得了各种有利的发展条件,动漫企业迅速发展,动漫产业从业者数量与素质明显提升。而且动漫产业以强劲的发展态势引领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展速度已远高于同类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增长。动漫产业创造的动漫产品以夸张的表现手法、超现实的表现能力以及可持续创造经济效益的产业特点在传播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优势尽显,在动漫设计中融入少数民族元素,利用含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动漫作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更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扩大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主要概念与理论研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四大部分内容。第二章分别对广西少数民族及其民族主要文化元素构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概述,以及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广西人民对动漫产业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认知状况,总结出动漫产业成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选择,并基于文化资本论得出动漫产业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第三章主要是实证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选取了壮族动画《壮锦的故事》,毛南族动画《喀斯特神奇之旅》以及北海现代动画《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三部动画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对动画内容、制作、相关制作企业以及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实例的积极效应和存在问题两方面,总结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辩证关系。第四章主要是日本动漫产业及借鉴意义。介绍了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概况及特征,归纳日本动漫产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第五章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环境与策略分析,基于PEST分析得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环境分析,基于此进行路径构建,提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策略。
耿灿[2](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张希彤[3](2020)在《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文中提出藏族电影的发展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衍变,同时也反作用于藏族文化,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统战工具,藏族电影是时代印记,也是手段。研究藏族电影发展史,跟随光影画面多维度审视藏族民风和藏族人民思想的嬗变,通过人类学和史学等研究方法,探析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少数民族电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吸引更多人关注藏族电影,从而促进藏族文化传承发扬。地处封闭高原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西藏浓厚的神秘感。二十世纪初,热衷于远征探险的西方人将镜头伸向了这片陌生的大地,藏地便开启了被他者窥探的影像萌芽期,随着日寇的铁蹄踏进我国国土,强烈的民族团结愿望激起了国人的影像自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需要以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政策宣传,以此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同时也创下了藏族电影发展史上至今不可复制的辉煌。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桎梏得到解禁,藏族电影便体现出更多民族文化言说的功能,使外界清晰的领略到藏族文化,为藏族语言、文字、艺术、风俗、习惯、传统、历史和宗教与外界搭建起直观的沟通桥梁。2005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出现,以内部叙事视角给藏族电影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至此,藏族电影打破了以往由非藏族奇观化诉说的局面。与此同时,开放的创作环境使藏族电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藏族文化通过不同的角度与世界进行对话,一个日常的、真实的、多彩的藏族呈现在观众面前。神秘的民族特色在藏族电影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褪去标签,电影所表达的内涵不仅体现着藏族文化的变迁,更深刻反映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然而,藏族电影目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阻碍着藏族文化的输出,影响我国在世界的形象塑造,因此,根据藏族的历史背景、影像表征和文化特征,勾勒藏族电影发展史,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提出对策,有助于藏族电影实现全球化发展。
窦金启[4](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邹雯[5](2019)在《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 ——基于云南维西塔城田野调查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共处一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当前一带一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维持和谐的多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迪庆维西塔城正是一个民族关系融洽的多民族聚集、多民族文化共生、多宗教共存的地区。本文以迪庆维西塔城的启别村为研究地点,以“媒介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关系”、“媒介化语境对多民族文化共生产生的影响”为主要研究问题,对维西塔城启别村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媒介化、文化共生、民族文化传播等概念以及学界相关文献、研究背景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维西塔城的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生、多宗教并存的概况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先对村寨中少数民族对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进行概括,并选择村寨中不同民族的“人”进行观察与深度访谈;第四部分将研究视角详细聚焦到手机微信,讲述启别村各个民族与微信这一现代化媒介平台的故事,并对微信与当地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呈现与探究;第五部分是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分析媒介与媒介化对当地多民族文化共生格局产生的影响,对现代媒介介入多民族村寨的文化共生后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第六部分是总结媒介化环境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关系,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论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田野调查法和微信民族志为主,在阅读分析大量论着的基础上,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切身体会多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之后再利用微信将田野民族志做得更加深入。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来获取更全面资料,以弥补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观察的“片面化”“主观化”问题,做到“由面到点”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理性思考。研究发现,当传统媒介介入到同一个社区的不同民族后,会对各民族的人群、生活、习俗、传统,乃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整体性影响和社会结构性的转变,现代化媒介更是如此。微信的出现使得维西塔城启别村多个民族的相处更加融洽和谐,民族关系更加紧密,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区域特点更加明显,使得文化共生的特点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王娟[6](2017)在《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在考察中他强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级工作人员要致力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我国边疆稳定。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迪庆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落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即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而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蕴含了多种自然资源,同时境内有1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迪庆藏区多样的民族、重要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注定成为我国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基于此,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迪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的发展历史展开调查,并将之置于迪庆州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迪庆州新闻事业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笔者提出研究问题:迪庆媒体与迪庆藏区发展的关系,并将研究问题置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与媒体事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接着,笔者梳理了媒体人类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挖掘出媒体人类学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实践活动的研究中,聚焦的主要问题和学术概念:民族政策、政治参与、文化资本、文化认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章,笔者将“迪庆媒体相关社会实践”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档案资料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描述了迪庆州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三个主要媒体的阶段性历史发展特征,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建构分析基础。第二章,笔者从国家政策区域实践的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政治发展的关系。藏区政策作为国家行政力量的延伸,直接影响民众的国家认知和国家认同。迪庆藏区媒体一方面动员并保障了民众参与到国家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迪庆藏区媒体在社会动员过程中,扩宽了政治认同的文化历史空间,拉近了国家与迪庆藏区的心理距离,从而推动着藏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建构起藏区与国家和谐的政治关系。第三章,笔者从藏区经济发展的视角,以“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个案,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迪庆媒体在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过程中,培养和创造了新的文化资本——“香格里拉文化”,同时扩宽了文化资本范围,加快了文化资本的流动性、长远性。第四章,笔者从媒体从业者的文化认同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文化认同的关系。一方面,本土的藏族媒体从业者的藏族文化认同,通过藏族传统价值观、藏族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迪庆州以外的藏族媒体从业者,带来的其它藏区的文化视野,推动、强化和提升迪庆本土藏族文化的反思,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激发迪庆州的藏族文化认同。结语,媒体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维的视角,就迪庆藏区而言,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团结稳定示范藏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是相对重要的维度,也是笔者在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中发现的相关性较大的维度。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迪庆政治和迪庆媒体有着密切的桥梁关系,国家政策需要迪庆媒体进行传播,迪庆媒体通过促进迪庆民众对国家政治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拉近了迪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迪庆经济和迪庆媒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迪庆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迪庆经济之上的,而迪庆媒体能够帮助迪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力量。迪庆文化和迪庆媒体是共生的关系,通过迪庆媒体能够描绘出迪庆文化的景观,并且推动迪庆文化的现代转型,而迪庆文化中的文化认同是推动迪庆媒体发展的内生力。
张娣[7](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苏超[8](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于凤静[9](2014)在《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散居区。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边疆地带,民族成分复杂,是我国跨境民族人数最多的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跨境民族不同,东北跨境民族受发达国家影响较大,多种舆论交汇,其新闻传播尤其是跨境传播所处的严峻形势不容忽视。国家东北亚地区战略的实施把东北推到了东北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地位。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必须努力同东北地区的转型、东北亚大区域的发展协调一致,力争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潮流中与时俱进,这也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自身发展和提升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研究为核心,全面梳理和研究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和达斡尔族等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能更好地促进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升东北地区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力,增强各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的认同。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空白点较多,对建国以来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对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的对策性研究更是鲜见。为了完整、深入地评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进一步把握其“两极格局”的发展态势,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启发,本文进行了下述主要研究。首先,论文以时间为序,参照中国社会变革及媒介发展等因素,把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1949年—1966年、1966年—1976年、1976年—1999年和2000年—2010年四个时期。对每个时期,按照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的媒体门类分别予以分析和阐述,重点对其2000年—2010年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予以整体观照,并兼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究等。其次,论文总结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所形成的独有特色,即由跨境传播和县域乡村传播共同构成的外向和内向“两极格局”传播。同时深入研究了“两极格局”的成因,提出了县域乡村、跨境民族和语言特色是影响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的论断,并从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合力影响与促进上,寻找形成“两极格局”的动因,分析“两极格局”在60年历程中显示的孕育、萌动到确立的发展态势。重点探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确立和成效,对“两极”确立时期新闻传播的民族特色即共通的民族精神追求,予以了阐述和论证。再次,对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进行了全面观照和系统分析。论文提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总体及其内部存在的五大问题是:“两极格局”总体失衡、发展缓慢乏力、“两极格局”中新闻传播民族特色的表现不足、跨境传播的表面化与单向性、县域乡村传播的尴尬处境等。“两极格局”存在问题的症结则是由于县域传播、跨境民族和语言特色这媒介生态三要素对新闻传播的根本影响,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与“外宣”思维的不利影响、新媒体开发及媒体融合滞后、对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偏颇、跨境传播的规划和执行力薄弱、县域乡村传播的认识误区等。最后,针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两极格局”的对策和建议,从优化媒介生态、新媒体的开发及媒体融合的拓展、民族特色的把握和开掘、跨境传播的特色定位和多渠道开拓、县域乡村传播的准确定位等方面展开全面的探讨。
金杰[10](2013)在《基督教传播对傈僳族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宗教传播通常会给皈依民族的语言带来影响,基督教(新教)在传播中由于坚持宗教用语本土化的理念,因此,自近代以来,该教的传播对一些无文字少数民族语言产生了很多影响,傈僳语就是其中一种语言。目前,讲傈僳语的人口约有100万,他们分布在我国、缅甸、泰国和印度。自20世纪初以来,基督教传入各国傈僳族中,给傈僳族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打上了烙印,基督教对傈僳族文化的影响在傈僳语中得以充分体现。本文作者通过学习傈僳语,赴中、泰两国傈僳族社区进行深入调研,广泛阅读傈僳文书籍,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字创制、方言交流、语言本体、口头文学传承以及语言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基督教传播对傈僳族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影响。文章由七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通过分析几大宗教和语言的关系,阐释本文的研究价值。引言部分同时对各国傈僳族社区、傈僳语基本情况、跨国傈僳族教会、傈僳语圣经的翻译历史进行介绍。第一章首先介绍基督教的传播给傈僳族带来的第一套文字——老傈僳文,接着概述老傈僳文的几种取代方案以及傈僳族大众的选择,然后分析老傈僳文功能较强的原因,最后介绍老傈僳文当前的使用情况及信息化进程。第二章研究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方言交流的影响,着重分析促进方言交流的渠道及带来的影响。第三章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四个方面分析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本体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分析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口头文学传承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第五章从语言教育、语言对外传播、传媒制作三个方面研究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使用的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语部分就基督教传播对傈僳族语言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四个思考。
二、走进藏语影视译制的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进藏语影视译制的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三、主要概念与理论 |
(一)民族与民族文化 |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动漫产业 |
(三)应用民俗学与文化资本论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动漫产业 |
一、广西少数民族及其民族主要文化元素构成 |
(一)广西少数民族概况 |
1.壮族概况 |
2.毛南族概况 |
3.其他世居民族概况 |
(二)广西少数民族主要文化元素构成 |
1.壮族主要文化元素构成 |
2.毛南族主要文化元素构成 |
3.其他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文化元素构成 |
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
三、广西人民对动漫产业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认知分析 |
(一)广西人民对动漫的认知状况 |
(二)广西人民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认知状况 |
四、动漫产业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辩证关系 |
(一)动漫产业成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选择 |
(二)动漫产业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辩证关系 |
1.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意义 |
2.动漫产业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
第三章 实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 |
一、壮族动画《壮锦的故事》的应用研究 |
(一)《壮锦的故事》简介 |
1.剧情简介 |
2.《壮锦的故事》制作分析 |
(二)与电影《一幅僮锦》对比分析 |
(三)《壮锦的故事》效应分析 |
1.社会效益 |
2.经济效益 |
二、毛南族动画《喀斯特神奇之旅》的应用研究 |
(一)《喀斯特神奇之旅》简介 |
1.剧情简介 |
2.千年传说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3.《喀斯特神奇之旅》制作分析 |
(二)毛南族动画《喀斯特神奇之旅》效应分析 |
1.社会效益 |
2.经济效益 |
三、广西现代动画《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的应用研究 |
(一)《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简介 |
1.《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剧情简介 |
2.广西阔迩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介 |
3.《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制作分析 |
(二)广西现代动画《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效应分析 |
1.社会效益 |
2.经济效益 |
四、2013-2018年广西含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动画作品汇总分析 |
五、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实例辩证分析 |
(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实例的积极效应 |
1.动画战略定位准确,反映少数民族文化 |
2.动漫产品市场定位明晰,播出市场稳定 |
3.动漫产品延展性加强,且逐渐市场化、全球化 |
(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实例的存在问题 |
1.从政府角度 |
2.从企业角度 |
3.从消费者角度 |
第四章 日本动漫产业及借鉴意义 |
一、日本动漫产业 |
(一)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概况及特征 |
(二)日本动漫产业应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案例分析 |
二、日本动漫产业对广西发展动漫产业的借鉴意义 |
(一)日本动漫产业制作的低成本战略与多样营销手段 |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完美 |
(三)日本动漫产业与媒体革命紧密关联 |
(四)日本动漫产业市场定位准确,受众范围大 |
(五)日本动漫作品富有创意,回归人类生活 |
(六)日本动漫产业有良好的人才机制与丰富的资金支持 |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环境与策略分析 |
一、基于PEST分析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环境分析 |
(一)政治(Politics) |
(二)经济(Economic) |
(三)社会(Society) |
(四)技术(Technology) |
二、路径构建 |
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策略 |
(一)从政府角度 |
1.政府政策、资金引导支持,推动动漫企业良性竞争 |
2.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动漫产品宣传 |
3.政府扶持动漫企业走本土原创品牌化道路 |
(二)从企业角度 |
1.完善产业链,走产业化道路 |
2.创新动漫创作,合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
3.培养动漫人才,合理构建对外传播平台 |
4.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多元动漫营销模式 |
(三)从当地消费者角度 |
1.提升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加强文化认同感 |
2.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参与动漫产业发展 |
3.加强对政府、动漫企业的理解 |
(四)从社会各界角度 |
1.合作工商业、旅游业等行业,共同发展 |
2.学术界提供专业意见、理论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调查问卷 |
附录二:2016-2020 年广西电视动画片备案公示剧目汇总 |
附录三:调研照片 |
致谢 |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2 选题缘起整合 |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定位创新 |
2.3 研究方法探索 |
3.研究思路及价值 |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
1.3.3 本土化确认 |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 |
二、研究意义和背景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电影相关着作及文献研究 |
(二)藏族电影个案分析研究 |
(三)藏族电影中呈现的各类学科文化研究 |
(四)藏族纪录电影研究 |
(五)西藏电影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影视人类学方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史学研究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猎奇与探索:藏族电影诞生萌芽期(1949年之前) |
一、好奇的西方眼睛 |
(一)西方为远征而来:发现与探索 |
(二)带着浪漫的幻想:闯入与窥探 |
(三)寻找神秘乌托邦:探索最高峰 |
二、“他者”的身份诉说 |
(一)藏地被想象的命运 |
(二)外因推动重塑藏地 |
(三)入侵者被西藏征服 |
三、民族视觉的苏醒 |
(一)动荡唤醒民族危机 |
(二)国人尝试纪录藏地 |
(三)政府呼吁民族团结 |
第二章 建构意识形态:十七年的辉煌和经典(1949—1966年) |
一、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
(一)电影列入行政规划 |
(二)题材表现时代特色 |
(三)宣扬国家民族政策 |
二、风格化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一)平衡艺术与政宣 |
(二)故事模式见端倪 |
(三)表现元素多样化 |
三、经典记忆中压抑的疼痛 |
(一)几经锤炼的剧本 |
(二)严谨的艺术切磋 |
(三)含蓄微妙的叙事 |
第三章 民族化叙事:改革开放后跨越转型(1978—2004年) |
一、民族文化的艺术表达 |
(一)十七年创作的延续 |
(二)思想桎梏逐渐解禁 |
(三)触摸宗教信仰文化 |
二、电影商业化之初体验 |
(一)体制遭遇变革 |
(二)英雄模范旋律 |
(三)尝试多样题材 |
三、抒发与扞卫家国情怀 |
(一)二元文化的搏击 |
(二)女性情感的关照 |
(三)生命禁区的搏斗 |
第四章 内视原生态:藏族导演掀起新浪花(2005—2020年) |
一、跨视域还魂民族精神 |
(一)内视角叙述藏地 |
(二)“新浪潮”的煽动者 |
(三)“新浪潮”的后起者 |
二、藏语电影的开枝散叶 |
(一)藏语电影的概念 |
(二)藏语电影的发展 |
(三)艺术风格的变化 |
三、逃离世俗的心灵洗礼 |
(一)藏族文化符号的呈现 |
(二)风格类型进一步拓展 |
(三)市场催生的奇观火花 |
第五章 电影精品化:积极探索向全球发展 |
一、挖掘共性张扬自我 |
(一)注入普世观念 |
(二)领略内在精髓 |
(三)抒写藏族灵魂 |
二、呼唤经济效益回归 |
(一)制造品牌效应 |
(二)培养电影人才 |
(三)研究市场分众 |
三、放眼全球走向世界 |
(一)明确电影类型 |
(二)国家层面助力 |
(三)打造电影精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文献 |
二、期刊文献 |
三、报纸文献 |
四、视听文献 |
附录 :藏族电影创作年表 |
致谢 |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 ——基于云南维西塔城田野调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社会现实 |
二、区位优势 |
三、兴趣使然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塔城启别村多民族文化共生的概况 |
第一节 共存互补:多民族杂居村寨形成的内在动因 |
一、村寨与各民族历史 |
二、生存环境 |
第二节 共生互动:族群的来往情景 |
一、语言 |
二、宗教信仰 |
三、节日庆祝 |
第三节 民族共同体: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交叉 |
一、民族认同 |
二、文化认同 |
第三章 大众媒介的传播与启别村多民族文化共生 |
第一节 磁带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影像——电影、录像机与光盘、电视 |
一、电影 |
二、电视 |
三、录像机与光盘 |
第四节 互联网与手机 |
一、互联网与手机的普及 |
二、互联网带动乡村文化旅游 |
第四章 微信传播:多民族共生的参与者与建构者 |
第一节 微信群:多民族文化的再融合 |
一、启别村微信群的基本情况与传播 |
二、少数民族个体与文化共生在自我呈现中的表演特征 |
三、微信群中族际关系共生的强化 |
第二节 朋友圈:自我书写与多民族村落共同体的建构 |
一、朋友圈中的自我书写 |
二、剧班与圈子:多民族村落共同体的建构 |
第五章 媒介环境对启别村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影响 |
第一节 媒介环境为多民族文化共生带来的机遇 |
一、参与记忆重构 |
二、赋权:加剧文化共生的选择 |
第二节 冲击与挑战 |
一、文化共生的鸿沟 |
二、民族文化意义与共生精神的流失 |
三、不可抗拒的现代化进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媒介化环境下多民族文化共生的思考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启别村各民族使用过的磁带与光盘 |
附录二 :田野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述评 |
一、何谓媒体人类学 |
二、媒体人类学的历史脉络 |
三、国外媒体人类学研究 |
四、国内媒体人类学研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口述史 |
三、深度访谈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经过 |
第一章 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迪庆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30年代至建州前 |
二、建州后到改革开放前 |
三、改革开放至今 |
第二节 从档案文献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的发展 |
二、迪庆广播的发展 |
三、迪庆电视的发展 |
第三节 从口述史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迪庆日报》、《藏文报》到全媒体 |
二、迪庆广播:FM104.7汉语频率、藏语频率到数字化广播 |
三、迪庆电视:转播为主、汉语栏目到藏语栏目 |
第二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藏区政策 |
一、迪庆藏区政策下的媒体发展 |
二、迪庆媒体对藏区政策的实践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发展 |
一、迪庆藏区媒体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民众的国家认知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参与 |
一、迪庆的新闻媒体:社会动员的实现途径 |
二、社会动员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调整 |
第三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经济基础 |
一、迪庆藏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媒体发展 |
二、媒体报道推动经济转型 |
第二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香格里拉品牌的建构 |
一、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建构 |
二、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强化 |
三、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守护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发展 |
一、迪庆媒体推动藏区旅游经济和媒体经济的发展 |
二、迪庆媒体推动藏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四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 |
第一节 迪庆新闻报道中的藏区文化 |
一、媒体呈现丰富的藏文化资源 |
二、多媒体平台推动藏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发展 |
一、媒体报道描绘藏区文化景观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文化认同 |
一、迪庆媒体报道中的藏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促进媒体发展 |
三、迪庆新闻事业整合不同藏区的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基本观点 |
1.3.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田野调查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2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 |
2.1 20世纪下半叶(1949.10-1999.12)的新闻传播 |
2.1.1 “文革”前17年(1949.10-1966.5) |
2.1.2 “文革”10年(1966.6-1976.10) |
2.1.3 改革开放20年(1976.11-1999.12) |
2.2 21世纪以来(2000.1-2010.12)的新闻传播 |
2.2.1 朝鲜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
2.2.2 蒙古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
2.2.3 满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
2.2.4 达斡尔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
2.2.5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新闻传播 |
3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成因与现状 |
3.1 “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
3.1.1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生态要素 |
3.1.2 20世纪下半叶全国与东北少数民族媒介生态的相互影响 |
3.1.3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东北少数民族媒介生态的合力促进 |
3.2 “两极格局”的由来 |
3.2.1 “两极格局”的孕育期 |
3.2.2 “两极格局”的萌动期 |
3.3 “两极格局”的现状 |
3.3.1 “两极格局”的确立及成效 |
3.3.2 “两极格局”的新媒体特征 |
3.3.3 “两极格局”传播的民族特色 |
3.3.4 对“两极格局”及其传播特色的评价 |
4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 |
4.1 传者和受众对“两极格局”的认知和评价 |
4.1.1 传者和受众对县域传播的认知和评价 |
4.1.2 中国朝鲜族人和韩国人、朝鲜人对跨境传播的认知和评价 |
4.2 “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 |
4.2.1 “两极格局”总体失衡 |
4.2.2 “两极格局”总体发展缓慢乏力 |
4.2.3 “两极格局”中新闻传播的民族特色表现不足 |
4.2.4 跨境传播的表面化与单向性 |
4.2.5 县域乡村传播的尴尬处境 |
4.3 “两极格局”存在问题的症结 |
4.3.1 城乡“二元结构”与传统“外宣”思维的不利影响 |
4.3.2 新媒体开发及媒体融合滞后 |
4.3.3 对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偏颇 |
4.3.4 跨境传播的规划和执行力薄弱 |
4.3.5 县域乡村传播的认识误区 |
5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优化对策 |
5.1 媒介生态的优化 |
5.1.1 生态要素的调整和重构 |
5.1.2 挖掘各种政策、政治效应的关联度 |
5.2 外向一极:跨境传播的特色定位和多渠道开拓 |
5.2.1 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
5.2.2 以特色立台,以个性感人 |
5.2.3 打造民族品牌栏目 |
5.2.4 提升朝鲜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
5.2.5 建立沟通渠道,增强互动机会 |
5.3 内向一极:县域乡村传播的准确定位 |
5.3.1 县域乡村的惠农传播 |
5.3.2 培养少数民族的市民意识 |
5.4 民族特色的把握和开掘 |
5.4.1 民族语言要由实用性的记录转向文化性的表达 |
5.4.2 依托风土人情的表现,多领域打造民族特色 |
5.4.3 提炼多民族共通的文化精神 |
5.5 新媒体的开发及媒体融合的拓展 |
5.5.1 建立网络战略联盟 |
5.5.2 开发手机等新媒体 |
5.5.3 开展多层次的媒体融合活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基督教传播对傈僳族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背景介绍 |
第一章 基督教传播与傈僳文创制 |
第一节 老傈僳文 |
第二节 老傈僳文的几套取代方案 |
第三节 老傈僳文功能强之原因浅析 |
第四节 老傈僳文当前的使用情况以及信息化进程 |
第二章 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方言交流的影响 |
第一节 以间接方式推动傈僳语方言的交流 |
第二节 以直接方式推动傈僳语方言的交流 |
第三节 方言交流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傈僳族标准语 |
第四节 方言交流提高了傈僳族内部的语言互通能力 |
小结 |
第三章 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本体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傈僳语语音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傈僳语词汇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傈僳语语法的影响 |
第四节 对傈僳语语用和命名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口头文学传承的影响 |
第一节 基督教界对傈僳语口头文学词汇的借用 |
第二节 基督教界对傈僳语口头文学体裁的吸纳 |
第三节 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口头文学传承的负面影响 |
第五章 基督教传播对傈僳语使用的影响 |
第一节 基督教与傈僳语教育 |
第二节 基督教与傈僳语的跨民族传播 |
第三节 基督教与傈僳语传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走进藏语影视译制的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研究[D]. 李国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D]. 张希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 ——基于云南维西塔城田野调查的研究[D]. 邹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D]. 王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7]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9]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D]. 于凤静. 武汉大学, 2014(06)
- [10]基督教传播对傈僳族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影响研究[D]. 金杰. 云南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