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产科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影[1](2021)在《微创手术(MH)与开腹手术(OH)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及血栓形成时间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主要探讨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中,开腹手术(OH)与腹腔镜手术(MH)在下肢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上是否存在差异,剖析子宫内膜癌人群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血栓的高发时间,从而发现术后检查静脉血栓的最佳时机。次要目的:研究两类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癌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排尿量、失血量、静脉输液量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病区行开腹或微创手术医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人相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术前及术后相关资料;包括收集两组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血液常规、凝血常规、术前术后抗凝药物应用情况、术前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情况,术后首次发现下肢静脉血栓时间;分析2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发生情况和不同术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时间分析,以及术中尿量、出血量、输液量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分析。结果:1)微创手术共166例,手术后发生VTE共17例,发病率为10.24%,这其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共0例;开腹手术共83例,手术后发生VTE共12例,发病率为14.46%,PTE共1例;MH手术组及OH手术组术后VTE的发病率分析对比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有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于手术后6小时内就通过床旁下肢静脉彩超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中有1例在术后2小时内经彩超诊断形成血栓、1例术后3小时内经彩超诊断形成血栓;术后6-24小时内经彩超诊断形成血栓13例;术后1-3天内发现血栓形成7例;术后3-7天内发现血栓形成1例。3)对比分析二种手术方法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评价指标及CRP(C反应蛋白),在MH组里手术前手术后各凝血功能评价指标对比分析:D-D、FIB手术后对比手术前上升(P<0.05),血小板手术后对比手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OH组里手术前手术后各凝血功能评价指标对比分析:D-D表现为手术后对比手术前上升(P<0.05),血小板表现为手术后对比手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MH组和OH组里,手术前后的APTT、PT进行对比分析,差别并未存在明显意义(P>0.05);4)通过调整两组患者的年龄和BMI等混杂因素后,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因患子宫内膜癌而行手术治疗患者中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在手术时长、术中排尿量、术中失血量、术中是否进行输血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1、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人群中,开腹手术(OH)与腹腔镜手术(MH)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上并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好发时间为术后6-24h。
黄晶晶[2](2017)在《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已成为腹部外科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因其是致命性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故预防下肢DVT形成降低肺栓塞发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充分掌握下肢DVT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变化和形成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或治疗。目前,对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已存在广泛认识,且各专科均在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导下采用较为统一的防治方案,但总体防治效果不佳。各临床专科因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方式、治疗手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科室预防或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差别很大,而胃肠外科中是否存在特有的血栓形成特点及专科高危因素尚缺乏研究资料。本课题旨在初步探讨胃肠外科术后下肢DVT形成的一般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从而为提高本专科下肢DVT的防治效果提供参考,进而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为本专科快速康复的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所有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时段追踪检测,其中符合入组标准患者共120例,统计其下肢DVT发生率、发生时段、发生部位及血栓类型,比较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下肢DVT相关影响因素,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胃肠外科术后下肢DV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8%(49/120),首次诊断的血栓类型中以无症状肌间静脉血栓为主,占98%(48/49),腓静脉血栓占2%(1/49)。2.胃肠外科术后血栓发生部位分布,左下肢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下肢,其中左下肢占49.0%(24/49),右下肢占20.4%(10/49),双下肢占30.6%(15/49)。3.胃肠外科术后血栓发生时段主要集中于术后5天内,其中2小时内发生率最高,占73.5%,其血栓类型为肌间静脉血栓35例、腓静脉血栓1例;另各有5例、3例、2例、2例、1例下肢DVT分别于术后6h、12h、24h、72h、120h经彩超检查确诊,且均为肌间静脉血栓。4.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显示,与非血栓组相比,血栓组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后平均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血栓组(均P<0.05)。但性别、术前甘油三脂水平、术前胆固醇水平、术前D-二聚体水平、术前血小板水平、术后血小板水平、术后血钙水平、手术时间等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恶性肿瘤、超重(BMI≥24Kg/㎡)、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1mg/L、术后感染与下肢DVT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术后2h内无症状性肌间静脉血栓是胃肠外科术后下肢DVT的主要类型,左下肢DVT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下肢,高龄(年龄>60岁)、恶性肿瘤、术后感染、D-二聚体水平升高>1mg/L、超重(BMI≥24Kg/㎡)是胃肠外科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3](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郄明蓉,段瑞岐[4](2014)在《妇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文中认为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全球疾病。当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块或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是妇产科盆腔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根据临床表现形式,可将VTE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而DVT是导致PTE发生的重要原因。血栓形成后,如果脱落,可通过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
田书屹[5](2014)在《我国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总结国内有关妇产科术后并发LEDVT的案例,应用数学方法分析妇产科手术术后LEDVT的发病率,总结不同条件下的发病率,分析造成发病几率差异的原因,以期望对控制妇产科术后LEDVT的发病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系统检索CNKI、超星、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年1990至今,参考纳入文献中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纳入所有包含下肢深脉血栓在妇科手术术后发病率的文献并,排除不合格文献后进行meta分析,从而得出国内妇科手术术后并发LEDVT的发病率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论:我国妇产科手术术后LEDVT发病率为0.56%。妇科恶性疾病(以卵巢癌为首)为妇科手术术后并发LEDVT的首要危险因素,建议于围手术期给予药物预防。阴式手术术后LEDVT发病率较高,建议临床上应给予一定的干预手段。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不是术后并发LEDVT的危险因素产科及妇科良性疾病手术、腹腔镜手术术后LEDVT发病率较低。
张立颖[6](2009)在《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国内15所护理院系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对南方医科大学120名2005年级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知识掌握情况及态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护理研究教育的态度及知识掌握程度,为护理科研教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针对目前护理科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本科生教育中创建以科研课题为中心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护理教育模式。应用该护理教育模式,以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理论为指导,指导本科生在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现状系统综述的基础上,研制调查问卷,展开多中心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并研制南方健康教育网站,为实施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病人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方法第一章第一部分:采用Email问卷调查法,对国内15所护理院系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6个维度:《护理科研》、《文献检索》、《护理科技论文写作》(以下简称“《写作》”)、《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其他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其中每一个维度中如果有开设上述课程,分别对学时数、开课时间、教材、师资队伍(包括数量、学历、职称、年龄、任教时间5个方面)4个方面进行开放式题目问答;第二部分:对南方医科大学120名2005年级护理本科生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内容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护理科研知识试题,包括22道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护理科研态度,包括4道单项选择题;第二章以第一章调查数据为依据,设计教学计划及目标,对2个学习小组开展本研究PBL护理教育模式研究。采用小组讨论会、时时电子联络等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包括教师将研究课题分成2个方向,确定若干问题,介绍课题研究背景,指导科研思路,检索外文文献,筛选出难易适中的文献进行分类;确定教学目标及方法;制定分阶段考核目标;联系教学场地;进行经费预算。每个学生选择1个问题查阅文献,撰写总结报告,其中新进展部分撰写综述;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研制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病人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并组织实施;师生共同设计与建设南方健康教育网站;第三章第一部分:以EBN理论为指导,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多中心调研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心理学、统计学专家各1名,护理学专家3名,并参照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及修订调查问卷。问卷分成3个部分: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教育需求以及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患病时间、诊断、并发症数量。其中,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上、中专及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个层次;劳动者类型分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2种;医疗费用支出分为公费、自费2种。健康教育需求部分包括8个维度:一般糖尿病知识需求情况、营养、运动、健康教育、自我监测、并发症、药物及出院指导健康教育需求。其中第1个维度包括10个条目,第2个维度包括6个条目,第3个维度包括3个条目,第4、6个维度各包括2个条目,第5个维度包括3个条目,第7个维度包括6个条目,第9个维度包括1个条目。每一条目分成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是很需要及不需要5个等级,采用单项选择法。健康教育需求方式调查包括14个条目,每一条目分成是和否2个选项,采用多项选择法。在国内首先以广东省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形式培养CNS,作为本调查员培训的师资。以南方医科大学糖尿病护理学选修课形式培养调查员。8名调查员分成4组,统一术语,讲解调查表内容及要求,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没有文化者由调查员通过访谈记录调查结果,当场回收调查表。统计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及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问卷信效度检验、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使用等级Logistic全变量回归分析,二分类资料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Wilcoxon两相关样本符号秩检验,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Friedman检验。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及针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研制糖尿病网络健康教育形式,开发糖尿病网络门诊;第二部分:以EBN理论为指导,在系统综述国内外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目前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多中心调研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心理学、统计学各1名,护理学专家3名,并参照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及修订调查问卷。问卷分成6个部分:包括一般情况、腹部手术前、手术后、出院指导健康教育需求、病人喜欢的出院指导方式及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需求。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术后时间、麻醉方式、疼痛等级。其中,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上、中专及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个层次;劳动者类型分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2种;医疗费用支出分为公费、自费2种;麻醉方式分为全麻和局麻2种;疼痛等级分为0~7级。第2部分包括11个条目,第3部分包括3个条目,第4部分包括1个条目。每一条目分成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是很需要及不需要5个等级,采用单项选择法。第5部分包括9个条目,第6部分包括8个条目,采用多项选择法。12名调查员分成6组,统一术语,讲解调查表内容及要求,对腹部手术后病人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行动不便、没有家属陪伴或没有文化者由调查员通过访谈记录调查结果,当场回收调查表。统计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及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问卷信效度检验、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级Logistic全变量回归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Wilcoxon两相关样本符号秩检验,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Friedman检验。在系统综述国内外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研制我国首个腹部手术专题护理网站,与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站合二为一为南方健康教育网站。网站开发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动画、图形、声音的多媒体功能,研制过程介绍了网站的开发、应用环境、资料来源、设计思想及结构内容。结果第一章第一部分:15所护理院系中有13所开设了《护理科研》课程。学时数从30~64学时不等,平均(38.92±11.36)学时。师资以研究生学历水平为主,有独立的教材,而年龄梯队和职称等反映师资科研和教学经验的指标还不尽如人意。护理师资力量还不能独立胜任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与本科生护理科研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情况并不乐观。相比之下《医学统计学》更受到重视。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显得混乱,具体该开设多少学时适合护理本科生教育,每个学校都不尽相同;第二部分:认为护理科研工作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占大多数,学生对护理科研工作比较重视。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科研课程安排得一般或不好,对自己掌握护理科研知识程度也认为一般或不好。学生认为掌握护理科研方法的教育途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为课堂讲授、参加研究团队、临床实践、申报课题、自学。22道题目中只有7道题正确率超过了60%,其余15道题正确率均在60%以下。最低分5分,最高分16分,平均(10.48±2.50)分,实际得分不足总分的一半。与学生的自评结果一致。护理科研中概念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没搞明白;第二章:PBL护理教育模式中学生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分阶段理论及实践考核的形式:包括论文撰写数量达标率、网站内容合格率及调查问卷合格率,这三部分各占总评分数(100分)的1/3。经过2年多的学习和研究,4名学生的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20名学生已完成网站内容资料的汇总与录入,完成调查问卷1450份,网站内容合格率92.06%及调查问卷合格率为88.07%,均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创新学分,本研究最后总结出以申报科研课题的方式提出问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弥补课堂教学形式的不足,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PBL护理教育模式;第三章PBL护理教育模式在本科生健康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71,x2=109.858,P=0.000)及结构效度均较好。一般健康教育需求中,病人最希望了解的是糖尿病治疗方案和糖尿病的危害,其次是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护理方案,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预防,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相关术语,临床分型(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需求内容是饮食治疗的意义,其次是食物选择方法,营养素分配与餐次,食物交换份法,热量计算方法,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ucose index,GI)的概念(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运动健康教育需求是运动疗法的意义,其次是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最后是运动处方的内容(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自我监测教育需求内容是了解血糖的监测方法、次数,其次是了解尿糖的监测方法,最后是了解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的监测意义及方法(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需求是了解低血糖反应的防治,其次是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了解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方法,了解胰岛素(insulin,INS)的使用方法,了解INS使用的注意事项,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P=0.000)。与护士比较,病人更希望由医生提供健康教育(P=0.023)。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一般健康教育中“了解糖尿病相关术语”(P=0.010,R2=0.037)、“了解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P=0.040,R2=0.031)、“了解糖尿病的诊断标准”(P=0.003,R2=0.043)、“了解糖尿病的临床分型”(P=0.006,R2=0.039)、“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案”(P=0.037,R2=0.033),营养健康教育中“了解GI的概念”(P=0.013,R2=0.036)、“了解食物选择方法”(P=0.005,R2=0.042)、运动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运动疗法的意义”(P=0.049,R2=0.031)、“了解运动处方的内容”(P=0.019,R2=0.035)及“了解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P=0.035,R2=0.032),健康教育者需求中“由护士提供健康教育”(P=0.030,R2=0.033),自我监测健康教育中“了解血糖(P=0.018,R2=0.036)、尿糖(P=0.038,R2=0.031)、HbAlc的监测方法、次数(P=0.021,R2=0.033)”,并发症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P=0.007,R2=0.041)、“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P=0.002,R2=0.046),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P=0.003,R2=0.045)、使用方法(P=0.038,R2=0.032)及副作用(P=0.022,R2=0.035)”、“了解低血糖反应的防治”(P=0.033,R2=0.033)及“出院指导”(P=0.006,R2=0.041)健康教育需求均与文化程度(P<0.05)相关,高学历病人需求明显;一般需求中“了解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P=0.040,R2=0.031)与年龄(P=0.045)相关,年龄越小需求越明显;一般需求中“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案”(P=0.037,R2=0.033)及药物治疗需求中“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P=0.022,R2=0.035)与民族(P=0.014,P=0.011)相关,汉族病人需求更明显;营养需求中“了解食物选择方法”(P=0.005,R2=0.042),运动需求中“了解运动疗法的意义”(P=0.049,R2=0.031),健康教育者需求中“由医生提供健康教育”(P=0.024,R2=0.035),药物治疗需求中“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P=0.003,R2=0.045)、使用方法(P=0.038,R2=0.032)及副作用(P=0.022,R2=0.035)”、“了解低血糖反应的防治”(P=0.033,R2=0.033)均与患病时间(P<0.05)相关,除了“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是患病时间越长需求越明显,其余6种需求都是患病时间短病人需求更明显;自我监测健康教育中“了解血糖(P=0.018,R2=0.036)、尿糖的监测方法、次数(P=0.038,R2=0.031)”均与劳动者类型(P=0.005,P=0.032)相关,脑力劳动者需求明显。其他健康教育需求回归方程均P>0.05。病人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是返院糖尿病医生门诊咨询,其次是报纸、杂志,电话咨询,医院邮寄健康宣传册、图书,返院糖尿病护理门诊咨询,返院听专题讲座,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上网,返院参加定期组织的护患交流会,宣传栏,手机短信,观看录像带,光盘教育资料,最后是其他教育方式(P=0.000)。电话咨询方式(P=0.014,R2=0.045)与年龄(P=0.013)、性别(P=0.029)相关,年龄小,男病人需求高;手机短信方式(P=0.022,R2=0.062)与患病时间(P=0.007)相关,患病时间越短需求越高;上网方式(P=0.000,R2=0.213)与年龄(P=0.000)、劳动者类型(P=0.008)及并发症数量(P=0.000)相关,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少病人需求高,脑力劳动者病人需求高;医院邮寄健康宣传册(P=0.000,R2=0.071)、图书方式与医疗费用类型(P=0.049)、劳动者类型(P=0.011)相关,公费、脑力劳动者需求高;观看录像带方式(P=0.022,R2=0.062)与并发症数量(P=0.009)相关,并发症数量越多需求越高;光盘教育资料(P=0.000,R2=0.109)、报纸、杂志方式(P=0.008,R2=0.046)均与文化程度(P=0.014,P=0.000)及并发症数量(P=0.001,P=0.026)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并发症数量越多需求越高;返院糖尿病医生门诊咨询方式(P=0.034,R2=0.035)与患病时间(P=0.015)、并发症数量(P=0.049)相关,患病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需求越高;返院听专题讲座方式(P=0.002,R2=0.063)与性别(P=0.034)、年龄(P=0.012)及文化程度(P=0.051)相关,女病人需求高,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病人需求越高;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方式(P=0.003,R2=0.060)与劳动者类型(P=0.000)相关,体力劳动病人需求高;其他健康教育方式回归方程均P>0.05;第二部分:腹部手术病人在院各阶段(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健康需求程度均较高。比较责任护士,病人更希望了解主管医生的姓名、职称及技术水平(P=0.000);与麻醉师相比,病人更希望了解主管医生的姓名、职称及技术水平(P=0.000);病人希望了解责任护士及麻醉师姓名、职称及技术水平两者之间差异没有显着性(P=0.124)。腹部手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主管医生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26,R2=0.056)、“了解麻醉师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00,R2=0.124)、“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P=0.001,R2=0.072)、“了解术前检查的必要性”(P=0.005,R2=0.066)、“了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意义”(P=0.000,R2=0.082)、“告知手术术式及程序”(P=0.000,R2=0.096)均与性别(P<0.03)相关,女病人需求明显;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主管医生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26,R2=0.056)、“了解麻醉师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00,R2=0.124)、“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P=0.001,R2=0.072)、术后健康教育需求中“告知手术是否成功”(P=0.030,R2=0.065)均与文化程度(P<0.04)相关,高学历病人术前3个健康教育需求明显,低学历病人术后健康教育需求高;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护士手术前对您的健康需求给予指导”(P=0.000,R2=0.083)、“告知手术名称”(P=0.029,R2=0.053)、术后健康教育需求中“告知手术是否成功”(P=0.030,R2=0.065)以及“出院指导”(P=0.001,R2=0.081)均与医疗费用类型(P<0.05)相关,公费病人需求明显;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P=0.001,R2=0.072)、“了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意义”(P=0.000,R2=0.082)均与麻醉方式(P<0.05)相关,全麻病人需求明显;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介绍手术室环境”(P=0.000,R2=0.119)与民族(P=0.043)相关,少数民族更关注。其他健康教育需求回归方程均P>0.05。病人喜欢的出院指导方式中“出院时医生直接给予出院指导”[313(50.3%)]最受病人欢迎,“电话咨询”[230(37.0%)]方式排在第二位。在病人获取健康信息方式中,“护士专门介绍”[307(49.4%)]位列第一,提示病人更喜欢和护士面对面的交流。病人喜欢的出院指导方式中电话咨询方式(P=0.000,R2=0.097)与性别(P=0.008)、年龄(P=0.045)、疼痛程度(P=0.046)及麻醉方式(P=0.000)相关,采用局麻方式、疼痛越轻、年龄越小的女病人需求越明显;出院时医生给予指导(P=0.000,R2=0.071)与疼痛程度(P=0.000)及年龄(P=0.006)相关,疼痛越重、年龄越大需求越明显;病人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中护士专门介绍(P=0.000,R2=0.108)与医疗费用类型(P=0.015)、性别(P=0.041)及疼痛程度(P=0.000)相关,疼痛轻、男性及自费病人需求明显;观看录像带方式(P=0.001,R2=0.139)与性别(P=0.029)、麻醉方式(P=0.020)相关,全麻方式及女性病人需求明显;宣传栏方式(P=0.006,R2=0.068)与性别(P=0.028)及劳动者类型(P=0.027)相关,女病人及脑力劳动病人需求明显;上网方式(P=0.000,R2=0.085)与文化程度(P=0.011)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病人需求越明显。南方健康教育网站网络运行结果显示,在WindowsXP操作系统、IE6.0浏览器上运行稳定,未出现程序运行出错或死机现象,未出现字符错误显示等问题。在网上发布,网站交互性显示良好,与相关网站链接未见出错。结论第一章第一部分:护理教育者应不断完善《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教育,加强《护理科研》师资培养;开展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教学研究。第二部分: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改革;注重基础知识教育,丰富护理科研实践经历;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历练护理科研及教学能力;第二章:本研究PBL护理教育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习个性化;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强调学习互动;设计成果目标,强调言传身教;构建多样化平台,强调信息共享;考核形式多元化,强调综合能力培养;第三章第一部分:问卷内容逻辑性强,题目数量合适,可用于不同类型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病人认为健康教育需求重要性排序是从易到难的,也就是说,容易理解的排在前面,而相对较难理解的排在后面。糖尿病健康教育中需要病人了解的重要术语及相关知识,很多病人还不清楚,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还不深入。在教育前CNS应充分评估病人病人掌握的专业知识情况及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患病时间、诊断、并发症数量等影响因素,对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病人应该有针对性的给予教育服务,并应加强开放式教育方式(如看录像带、光盘教育资料、报纸、杂志、上网)病人管理研究,提高其依从性。健康教育形式以返院糖尿病医生门诊咨询最受病人欢迎,虽然糖尿病护理教育还不普及,但随着国内糖尿病专科护理教育不断发展,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国内没有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站。国外有糖尿病专科护理杂志及学会的网站,但网站中没有糖尿病护理门诊服务。本研究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络门诊是以广东省培养的全国首批糖尿病CNS为门诊护理专家,在广东省形成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络,定期出诊为有健康教育需求的人群服务;第二部分:腹部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较高,护士应发挥其专业优势,健康教育前充分评估病人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疼痛程度、麻醉方式等影响因素,探索个性化的、全程的、优质的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才能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教育形式以能和医护人员直接交流的指导、电话咨询形式最受欢迎。护士应注重研制网络、光盘及录像等多媒体教育方式,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由于腹部手术涉及知识范围广泛,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独立的护理专题网站。腹部手术病人上网方式需求与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病人需求越明显。开发研制腹部手术护理专题网站以满足文化程度高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方式也将是本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将根据循证结果及病人需求研制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
顾芬[7](2009)在《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外科不同种类手术后DVT的患者中,妇产科患者占14%-19%。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该手术后非常危险的并发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所做的大样本调查发现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目前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由于缺乏确切的临床证据而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因此探讨有效的预防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比较复杂,患者随时都有危险存在,并且治疗时间也较长,因此围手术期的预防尤为重要。当前观点认为应用化学性方法如小剂量应用低分子肝素来预防DVT的效果是肯定的,但预防的同时也存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危险。因此无创型的物理预防方法逐渐备受关注。但目前能够确切说明物理性预防措施在子宫切除术后DVT形成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前景的资料很少。为了更好地预防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本研究旨在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方法。将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系统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未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系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秩和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的差异。
范国荣,赵玉芳,刘晓煚[8](2005)在《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病因分析及护理》文中提出
杨家宇[9](2021)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术中及术后一系列相关指标,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性组共127例,其中59例患者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机器人组),68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并将良性组的患者根据子宫大小分为<12孕周子宫组及≥12孕周子宫组;恶性组共37例,其中15例患者使用机器人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机器人组),22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入组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妇科医师完成,同时由专人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48小时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术中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毗邻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1、良性肿瘤中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1)子宫大小<12孕周患者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121.30±22.05)ml较腹腔镜组(133.69±19.99)ml少;机器人组首次下床时间(1.26±0.25)d较腹腔镜组(1.52±0.23)d短;机器人组住院天数(5.82±1.02)d较腹腔镜组(6.49±1.20)d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手术时间(98.21±17.67)min较腹腔镜组(106.96±27.76)min短;机器人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较腹腔镜组(11.3%)低;机器人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61±0.27)d较对照组(1.71±0.31)d短;机器人组术后引流量(128.01±24.94)ml较腹腔镜组(120.05±17.48)ml多;机器人组术后疼痛程度(1.44±0.21)较腹腔镜组(1.52±0.19)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子宫大小≥12孕周患者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50.19±33.22)min较腹腔镜组(180.23±38.89)min短;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180.39±19.89)ml较腹腔镜组(153.27±20.89)ml多;机器人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90±0.34)d较对照组(2.41±0.45)d短;机器人组术后引流量(180.90±15.02)ml较腹腔镜组(200.53±23.50)ml少;机器人组住院天数(6.83±1.44)d较腹腔镜组(7.74±2.40)d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较腹腔镜组(20.0%)低;机器人组首次下床时间(1.78±0.22)d较腹腔镜组(1.83±0.26)d早;机器人组术后疼痛程度(1.89±0.31)较腹腔镜组(1.99±0.37)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恶性肿瘤中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70.46±40.12)min较腹腔镜组(187.33±22.11)min短;术中出血量(220.89±27.89)ml较腹腔镜组(285.72±30.65)ml少;机器人组切除淋巴结数量(12.16±5.33)个较腹腔镜组(10.00±1.98)个多;机器人组首次下床时间(1.82±0.18)d较腹腔镜组(1.98±0.19)d短;机器人组术后疼痛程度(2.36±0.71)较腹腔镜组(3.26±0.64)小;机器人组住院天数(9.64±4.22)d较腹腔镜组(11.33±1.70)d短,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较腹腔镜组(22.7%)低;机器人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36±0.19)d较对照组(2.49±0.25)d短;机器人组术后引流量(256.95±15.25)ml较腹腔镜组(249.00±20.46)ml多,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术后恢复,应用于大子宫患者优势更加明显。2.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较多的切除盆腔淋巴结,减少复发风险。
张华建[10](2021)在《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初步探讨我国孕产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2.通过检索孕产妇DVT预防与管理有关的文献,以找寻孕产妇发生DVT的最佳证据,初步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通过德尔菲法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研究方法:1.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Ovid、Wanfang、CNKI、CBM、VIP等数据库中检索。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探讨我国孕产妇DVT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再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2.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Ovid、EBSCO、CNKI等数据库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苏格兰临床网站(SIGN)、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等循证指南网站中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发表的与孕产妇静脉血栓预防和管理有关的指南及其他类型文献。按照已制定的纳排标准对指南及其他类型文献进行筛选。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对指南进行评价,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版)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其他类型文献进行独立评价,包括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原始文献。找寻孕产妇DVT护理预防的最佳证据,并参考Meta分析中的危险因素,初步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3.邀请20名专家对本研究初步构建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进行评价。第一轮专家函询后,经本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后对条目进行调整,确立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共经过两轮专家函询,进而完善方案内容。研究结果:1.共纳入12篇研究进行Meta分析,其中有10种危险因素纳入Meta分析。纳入的危险因素有:(1)双胎或多胎(P<0.001);(2)年龄≥35岁(P=0.13)(3)妊娠期高血压(P<0.001);(4)卧床时间≥3d(P<0.001);(5)妊娠期糖尿病(P<0.001);(6)血栓史(P<0.001);(7)产后出血(P<0.001);(8)剖宫产(P<0.001);(9)子痫(P<0.001);(10)BMI(P=0.005)。2.在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的初步构建中共纳入73篇文献。其中Ⅰ级证据9篇,Ⅱ级证据29篇,Ⅲ级证据30篇,Ⅳ级证据5篇。最终初步构建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包括4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59个三级条目。3.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后删除三级条目8条,修改三级条目8条,最终确立了三级共48个条目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85%,提出建议比率为52.9%;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100%,提出建议比率23.5%。第一轮专家函询变异系数(CV)在0.10~0.37范围内,专家权威系数为0.830,协调系数为0.25、0.22,显着性检验结果为P值均<0.05;第二轮专家函询变异系数(CV)在0.09~0.36范围内,专家权威系数为0.838,协调系数为0.23、0.21,显着性检验结果为P值均<0.05。研究结论:1.我国孕产妇合并DVT危险因素有双胎或多胎、妊娠期高血压、卧床时间≥3d、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史、产后出血、剖宫产等;本研究Meta分析尚不能表明年龄≥35岁是我国孕产妇合并DVT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我国国情并符合实际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共包含4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48个三级条目。专家函询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临床实践具有参考及指导作用。
二、妇产科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产科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微创手术(MH)与开腹手术(OH)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及血栓形成时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与妇科手术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妇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分析 |
1.1 解剖因素 |
1.2 手术相关因素 |
1.3 妇科恶性肿瘤相关因素 |
1.4 妇科腹腔镜相关因素 |
1.5 老年妇科患者手术因素 |
2 妇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
2.1 血浆D-二聚体测定 |
2.2 多普勒超声检查 |
2.3 CT静脉成像、MRI静脉成像及静脉造影等 |
3 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防治 |
3.1 抗凝治疗 |
3.2 溶栓治疗 |
3.3 手术取栓 |
3.4 介入治疗 |
(5)我国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综述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文献入选标准 |
2.3 文献排除标准 |
2.4 资料的提取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文件检索与质量评价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异质性分析 |
5.1 妇科手术术后 LEDVT 发病率分析 |
5.2 妇科及产科手术术后 LEDVT 发病率分析 |
5.3 妇科良性及恶性疾病术后 LEDVT 发病率分析 |
5.4 妇科不同术式术后 LEDVT 发病率分析 |
5.5 其他亚组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妇科恶性疾病是导致术后并发 LEDVT 的重要危险因素 |
6.2 卵巢癌是 LEDVT 的主要危险因素 |
6.3 阴式手术为术后 LEDVT 危险因素之一,腹腔镜不是危险因素 |
6.4 产科及妇科良性疾病手术、腹腔镜手术术后 LEDVT 发病率较低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护理科研教育实施情况调研 |
第一节 国内15所护理院系开设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现状调查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知识掌握情况及态度调查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 |
1 资料及方法 |
2 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 |
3 教学实施 |
4 教学评价 |
5 PBL教学模式总结 |
6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应用 |
第一节 EBN理论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1.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 |
2.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
3. 糖尿病网络健康教育形式的研制 |
小结 |
第二节 EBN理论在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1. 腹部手术及其健康教育现状 |
2. 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
3. 腹部手术网络健康教育形式的研制 |
4.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在职博士期间的学术任职、研究课题、成果及教学工作量 |
致谢 |
(7)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实验完成情况 |
3.2 入选患者基础因素说明 |
3.3 不同实验方法疗效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子宫切除术后DVT 形成的原因 |
4.2 IPCS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 |
4.3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的探讨 |
4.4 良、恶性肿瘤子宫切除术后DVT 发生率的分析 |
4.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 |
4.6 护理 |
4.7 本实验的继续研究之处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病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
1.1 血流异常 |
1.1.1 解剖学因素 |
1.1.2 麻醉因素 |
1.1.3 体位因素 |
1.1.4 血管受压因素 |
1.2 血管壁的损伤 |
1.3 血液状态的改变 |
2 危险因素 |
2.1 年龄 |
2.2 以前发生过血栓栓塞 |
2.3 近期手术 |
2.4 长期卧床 |
2.5 高血脂 |
2.6 高血压 |
2.7 糖尿病 |
2.8 口服避孕药 |
3 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 |
3.1 术前 |
3.1.1 宣教 |
3.1.2 加强评估 |
3.2 术中 |
3.3 术后 |
4 静脉血栓栓塞的护理 |
4.1 患肢护理 |
4.2 使用抗凝、溶栓药物的护理 |
4.3 肺栓塞 |
(9)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手术器械 |
3.2.2 机器人手术步骤 |
3.3 观察指标 |
3.4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妇科良性肿瘤手术中各指标的对比 |
4.1.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
4.1.3 子宫大小≥12 孕周患者应用机器人和腹腔镜的各指标对比 |
4.2 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
4.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
4.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对比 |
第5章 讨论 |
5.1 良性肿瘤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疗效分析 |
5.1.2 子宫体积≥12 孕周患者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分析 |
5.2 恶性肿瘤手术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疗效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孕产妇合并DVT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 孕产妇合并DVT的发病原因 |
1.1.3 孕产妇合并DVT的诊断 |
1.1.4 孕产妇合并DVT的治疗方式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1.3.2 循证护理学(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
1.3.3 德尔菲法 |
1.4 研究目的 |
第2章 孕产妇合并DVT危险因素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2 文献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2.1.4 文献质量评价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文献筛选流程及检索结果 |
2.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 |
2.2.3 异质性检验 |
2.2.4 Meta分析结果 |
2.2.5 敏感性分析 |
2.2.6 发表偏倚 |
2.3 孕产妇合并DVT危险因素讨论 |
2.4 Meta分析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3章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 |
3.1 循证指南检索步骤及策略 |
3.1.1 检索数据库 |
3.1.2 检索策略 |
3.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4 指南资料提取 |
3.1.5 指南质量评价 |
3.1.6 结果 |
3.1.7 结论及对下一步研究启示 |
3.2 原始文献及系统评价等的检索步骤及策略 |
3.2.1 检索数据库 |
3.2.2 检索策略 |
3.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2.4 文献筛选步骤 |
3.2.5 文献检索结果 |
3.2.6 文献质量评价 |
3.2.7 文献资料提取与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的一般特征 |
3.3.2 文献证据整合结果 |
第4章 基于德尔菲法确立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 |
4.1 研究目的 |
4.2 专家函询步骤 |
4.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4.2.2 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
4.2.3 函询专家遴选 |
4.2.4 专家函询过程 |
4.2.5 条目修订原则 |
4.2.6 统计学分析 |
4.2.7 质量控制 |
4.3 研究结果 |
4.3.1 函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4.3.2 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 |
4.3.3 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 |
4.3.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3.5 第一轮函询情况 |
4.3.6 第二轮函询情况 |
4.3.7 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 |
4.4 讨论 |
4.4.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4.4.2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4.4.3 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的意义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妇产科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创手术(MH)与开腹手术(OH)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及血栓形成时间分析[D]. 赵影.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2]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D]. 黄晶晶. 郑州大学, 2017(02)
- [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4]妇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J]. 郄明蓉,段瑞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06)
- [5]我国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的meta分析[D]. 田书屹. 吉林大学, 2014(10)
- [6]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D]. 张立颖.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4)
- [7]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D]. 顾芬. 吉林大学, 2009(09)
- [8]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病因分析及护理[J]. 范国荣,赵玉芳,刘晓煚. 现代护理, 2005(22)
- [9]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D]. 杨家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D]. 张华建. 南昌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