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大镛教授撰文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中国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淑云[1](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文世芳[2](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易仲芳[3](2013)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文中提出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领军作用。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很快从众多学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应时顺势,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以“务实应用”为科教理念,以“中国化”为学术特色,并与工、商、农、学、政及国外学术机构密切互动合作,共同服务社会,推进学术,产生了丰硕的“中国化”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性声誉:社会调查“独开风气之先”,指数编制享誉中外,“出版物驰名全球”,建言献策触动朝野。本文以时间演变为经,地点变更为纬,“学术中国化”为主题,截取1927年—1949年的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区间,将考察重点放在群体活动最为频繁、最具影响力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建国前创立、发展、繁荣、衰退四个时期(1927—1949年)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评价,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简介欧美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对中国经济学留学人员群体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四个阶段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各阶段人、财、物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主要厘清“学术中国化”核心定义,引介“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评判标准,阐明南开经济学人、时人及今人对“学术中国化”的主要认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中国化”内涵的自我理解,进而为下文探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活动作好前期概念与学理上的铺垫工作。第三章主要对南开经济研究所指数调研、工商调研、“三农”调研等社会调研活动进行介绍,并结合西方社会调查方法,总结南开经济研究所“实证调研方法”、“计量方法”、“教授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社会调查“中国化”的特色和优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说明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作用与地位。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探索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分类介绍其“中国化”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其中第四章主要探讨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工业思想和理论。本章对比英、法、苏、美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历程及“工业化”路径选择,结合韦伯等人工业建设理论与主张,阐明南开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知,探讨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资本因子”面前对外来经验与模式的态度,评析方显廷工业重心思想演变,并总结陈振汉对韦伯等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结合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相关理论和改造手工业有关思想,借鉴美、加、意等欧美国家合作组织模式和经验,介绍南开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等人改造“三农”思想,发展乡村工业、农业合作的有关思想与理论,总结其改造“三农”的“中国化”特色与亮点,肯定方显廷、吴知提出的区别于步赫卡尔等人的乡村工业演变制度路径更适合中国国情。第六章探索南开经济学人在苏德成功经济模式面前认知态度,简析其“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计划自由经济”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路径,总结其“中国化”的“混合经济”和“计划自由经济”模式,阐明南开经济学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理立足中国实情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保护”、“外汇合理统制”以及财税改革的主张,并结合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欧文·费雪与霍曲莱的货币学说、皮古现款差额理论等,总结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与理论。第七章主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举措和思想。首先对“轮回教育”风波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洋化”教育问题进行简要总结,进而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土货化”教育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与理念进行解析。第八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教研环境,研究其与工、商、农、学、政社会各界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第九章围绕“得”、“失”、“同”、“争”四个方面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的活动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在学科建设的推进;“失”在学理构建中理论缺失;“囧”在教研环境的不到位;“争”在于学术思想上的四次大辩论。“结语”对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成功之“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时顺势”,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大变革的需求,顺应了政府谋求经济建设的大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建所宗旨、“中国化”学术理念及“实用至上”的服务原则;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是部不老的“传奇”,时至今日仍叶繁枝茂,学术生命如日中天。重翻其建国前这部尘封的历史,深挖其“学术中国化”的活动和成果,探索其历百折而不衰的“秘籍”,于昔于今,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夏夜[4](2013)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核心利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0年以来,有关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问题,逐渐为党中央领导以及相关部门所重视,学界中也有诸多专家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确实,国家核心利益事关国家未来的生存、独立和发展,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关系到国家战略方向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发展政策的制定,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详细阐释了中国选择发展道路的方向以及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意义。对于国内众多的研究者而言,白皮书的发表终于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核心利益不够明晰的问题,使得国外对中国的核心利益的底线有了明确的认知,也使得中国学者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且研究方向也更为确定。而且,对一些国外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乃至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不致于以各种无端的猜测误读中国。笔者所以选择中国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的世界发展和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必须明确设定中国自己的强国之路,向世界昭示中国在相关利益方面的底线,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使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再者,核心利益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外交上的一次主动出击,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是不为过的。本文从核心利益提出的背景入手,对其含义、理论渊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从马克思以来尤其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国家利益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进一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前提,认真地对胡锦涛同志的“和谐世界”思想的理论渊源、意义以及和谐世界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以全球化为背景,分别从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方面分析了全球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影响。此外,还专节讨论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核心利益可能产生的影响。自第四章至第十章分别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所分析的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一些正在或可能影响国家核心利益诸种表现以及成因;第七、八、九、十章诸章则试图就如何应对种种挑战国家核心利益现象,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就应对之措提出了一些个人陋见。
严志辉[5](2009)在《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美国持续数十年的经常项目逆差显着扩大。持续恶化的美国经常项目状况及其累积的巨额净外债不仅会严重影响美国宏观经济的运作与均衡,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及美元的国际地位,也会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及其他国家持有国际储备的选择和配置,最终影响到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性。本文认为美国经济运行与失衡是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的基本原因,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本身也是美国宏观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而美元的国际地位则是支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运用数理模型及数据模拟等研究方法,首先从国际货币体系及本位货币的演变对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经常项目失衡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比较,分析货币国际地位对各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形成及其持续性的影响。论文重点研究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地位变化,以美元资产的风险溢价作为美元国际地位的测度指标,将美元纳入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探讨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性问题。本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为导论,阐述写作的背景、意义、主题和篇章结构。第2章以文献评述的方式概括性地评述国内外有关经常项目余额的决定理论、美元国际地位以及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产生的原因、能否持续的争论。第3章回顾美元国际地位的确立并以美元享有的负风险溢价测度美元国际地位。第4章对不同时期美国及世界其它主要国家经常项目失衡及其持续性进行了探讨。第5章构建纳入美元国际地位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简称USD-CAS模型),探讨美元国际地位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第6章探讨美元国际地位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及其前景。第7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就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未来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美元国际地位是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和根本原因。但在不同时期,美元的国际地位所支撑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的规模是不同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由美元支撑的经常项目赤字规模极为有限。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则使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规模扩大并持续增加。(2)美元的国际地位对美国经常项目持续性的决定性影响主要归因于美元资产对世界其他资产存在负风险溢价,即国际投资者宁愿接受负收益也愿持有美元风险资产。这就使美元在国际市场享有并会过度使用其特殊的优势地位。以致尽管长期以来美元的风险溢价水平持续下降,但流入美国的资本却大幅增加。(3)本文建立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分析框架,即USD-CAS模型。其中,投资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资产的风险溢价水平、经济增长等客观因素决定了美国最优债务水平和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水平,而投资者风险偏好这一主观变量也影响着美国最优债务规模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水平。(4)美元国际地位的强弱主要通过美元资产净收益率的高低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元资产的风险偏好程度体现,美元资产的收益率越高,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元资产的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可持续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水平更高。假定世界其他国家的风险偏好不变(1-γ=1)、美国经济增长率能够保持在3%以上,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不低于3%上的话,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的水平为GDP的6.2%。如果上述条件改变,特别是美元的国际地位显着下降的话,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水平则会随之降低;而在极端情况下,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则是不可持续的。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以美元资产享有的“负风险溢价”作为美元国际地位存在及其变化的测度指标。(2)深入论证了美元国际地位是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和根本原因,以及美元国际地位享有的“负风险溢价”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增加的正相关关系。(3)构建并运用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USD-CAS模型)研究了美元国际地位变化对可持续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规模的影响。
杨国庆[6](2007)在《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文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背后隐藏着各国之间的权力与利益争夺,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是国家间权力与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影响最大、破坏作用最深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美国的金融霸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把金融霸权界定为具有某种优势,获取巨大收益,同时须承担相应责任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从优势、收益与责任之间的平衡说来看,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清楚地表明美国的金融霸权是不完整的:它存在明显优势,攫取了巨大的收益,却逃逸了应该承担的责任。由美国相对国力的下降所引发的责任与收益之间的矛盾,使得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已不再像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那样牢固,并使它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美国在利用其他国家金融体系的缺陷谋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破坏了它所建立并努力维系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由美国霸权优势、收益与责任的不均衡带来的亚洲金融领域中所需要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由此带来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持续动荡,给亚洲危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为对美国金融霸权责任逃逸行为的反应,亚洲国家在危机之后开始进行货币合作,以便为本地区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从上述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亚洲国家积极推动亚洲货币合作的实践来看,本文认为在“霸权缺失”、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地区内国家联合起来提供地区公共产品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将是今后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全文共约20万字,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其中主体结构共分六章。本文各部分主题与主要思路如下:导论从问题的提出和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结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章建立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围绕金融霸权理论展开论述。内容包括霸权理论、金融霸权理论、美元霸权及其他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和界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金融霸权界定为优势、收益与责任的统一;第二章阐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与发展的原因。本文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国际根源是美国金融霸权。亚洲金融危机中反映出来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处于脆弱地位,并且在危机处理中美国主导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工具——“华盛顿共识”又加剧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第三章具体探讨美国金融霸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优势。本章认为美国金融霸权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以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对它的依赖性。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通过控制国际金融救援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增强了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力,并借以巩固自己的金融霸权地位;第四章具体分析美国如何利用自身金融霸权优势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获益。本章着重探讨美国的金融优势地位使其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获取三个方面的收益:政府的国际政治收益、政府的国际经济收益和国内金融机构收益;第五章着重探讨美国的霸权责任逃逸。本章认为美国金融霸权为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满足需求。其责任逃逸体现出当今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缺陷与霸权国国内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第六章着重探讨亚洲国家对美国责任逃逸的反应,并对亚洲货币合作的运转和前景作出预测。本文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国金融霸权走向衰落的预兆;亚洲国家货币合作的实质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区域内国家自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举措。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在结语中提出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四点思考。
唐星龄[7](2006)在《财务会计语言观 ——语言学视角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事物的发展均有其特定规律,财务会计也不例外。当代财务会计的主流研究,更多地从财务会计的某个方面或财务信息的某种角度进行非常具体和数量化的经验检验,这无疑对探索财务会计相关问题是有助益的。但是,主流的经验研究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本质和发展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为此,本文尝试从财务会计最基本的属性——“企业通用商业语言”的角度切入,从一般的意义上研究财务会计,以期为揭示财务会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和系统的论证。“会计是通用的商业语言”这样的提法一直得到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一些新领域逐渐形成。因此,这里的“会计”应该是特指财务会计。由此,我们可以把财务会计①视为一种语言。这基于一个广泛而浅显的、简单但难以辩驳的事实:商业社会里的人们,无论是投资者、债权人或管理层,都在运用着“资产”、“负债”等会计词汇,依循会计准则这一“语法”计算着“收入”、“费用”,决定着投资或借贷,托付或履行着经管责任。这一事实的发现,并非会计学者的功劳,应该说是会计从业者对会计可以如此广泛的介入人类社会资源调配活动的普遍性认知和规律性总结。本文认为,迄今为止,中外会计文献对会计这一商业语言的特性、功用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和阐述都还很不够。K.W.Hoskin和R.H.Macve(1999)从会计在人类权力制度中的两个基本原则(书写中心主义原则及绩效可算度性原则)的角度说明了其重要功效②,取得了会计文献中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受其启发,笔者认为从语言传播的相关特性角度来分析财务会计,也可能形成原创性结论。语言学的发展大约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形成财务会计则发生在上个世纪。二者的结合研究现在已经开始,但远未形成气候。虽然人们一再提起“会计是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并进而认为“会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虽然人们已经开始争论“不确定性”、“真实”、“公允”等概念及其在不同国家的语义特征,但关于这门语言的属性、传播及其未来,以及一些广泛影响着经济事务和人们生活的会计语言现象,人们并没有深入予以研究。语言是大众传播工具,财务会计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经济信息传播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能够集中从传播的角度来认识会计,本文拟充分借鉴语言学的规律,对会计的属性及发展做出一种创新性诠释。论文由六章构成。导论集中介绍了以往的研究在对会计语言的分析以及对语言本质的探讨方面的局限,确定选题背景、方法论等基础问题。为解决这些局限,笔者在第二章里将首先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出发,分析会计这一语言的本质属性与作用,以及论证作为语言的会计应有的特点。之后,在第三章中,从框架上对会计语言的构成和一些重大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在第四章展开对实务中各国会计语言的表象、总体格局情况的分析。基于这些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分析,笔者在第五章重点从理念的角度对会计语言的逻辑进行推演并对其发展做出预期,探讨了会计语言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问题。最后是结论及展望。本文学术贡献主要有二:1.在研究方法上,首先把会计学与语言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比较研究,力图创建新型的边缘性理论。目的旨在拓宽会计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范围和力度,构建一个更加基础的、开放的、学科互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理论。2.在研究内容上,重新演绎了会计的语言性本质及其作为商业语言的特性,并借鉴语言传播的规律对会计语言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发现并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及全球准则趋同两大语言现象;提出了对目前世界会计语言格局的整体看法,并结合会计语言演化的规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逻辑推演,对会计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作了初步分析。
唐志红[8](2005)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特征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模式。论文基于全球化的新背景,界定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优化的路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对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论文针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讨论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界定了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产业博弈的协调博弈性质,并展开了对中美、中日、中欧产业博弈的战略分析,提出了基于博弈战略的产业选择及产业政策着力点。结合中国特有的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分析,论文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以及目标展开了讨论。围绕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新时期的产业政策从发展型向竞争型转变,重视对世界经济规则的应用,考虑与相关产业利益博弈的政策协调,注重利用军用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民用化,以便在推动安全化战略过程中突破WTO规则的约束,并高度重视技术标准战略对于提升中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在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实施中,注意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本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作用的结合。积极运用产业组织政策,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刘晓兰[9](2002)在《金融资本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与资本流动研究》文中指出金融资本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加入WTO之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势,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然而,现有的国际资本理论及金融危机理论对这一新形势下的金融安全问题并,未予以系统的论述。本文从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核心视角出发,以金融资本流动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资本流动与资本控制的选择和中国金融安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本文首先对金融资本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进行界定,在充分吸收现有的资本流动相关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运用一个有代表性的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C—P—R模型分析了资本控制的有效性;继而,建立了一个小型开放经济的三阶段模型进行了资本控制有效性的数理分析,并在此模型中,运用博弈论进一步探讨了间接资本控制的有效性及有效税率;进而,比较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资本控制措施,认为资本控制应主要采用间接措施;最后,从资本流动角度对中国金融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尤其是资本帐户的开放一定要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马峰成[10](2000)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着特征和重要趋势。这一客观趋势,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迅猛,势不可挡。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对当代世界经济生产和生活的重大变化不能不作出自己的回答,从而应对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不仅非常注重对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进行研究,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奠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经济规律之上;而且为了适应革命斗争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以及回应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挑战,他们始终关注并善于概括和总结时代发展不同阶段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使科学社会主义历久弥新,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论证了社会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列宁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论证了帝国主义的过渡性。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结论,都是放眼全球,整体考察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结果。因而,从全球经济体系的层面上阐述社会主义的实现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处于相互联系和紧密依存的状态之中,更要求我们以宽广的视野观察社会主义的实现问题,对全球化趋势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作出科学的回答。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面临的重大课题。所以,本文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是一种社会历史的研究,即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这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观,既以客观物质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又不是单纯地只研究经济问题,仅仅停留在经济资源配置的层次上,而是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结合起来,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经济到社会、从历史到未来的研究。 (一) 研究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以及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必须首先研究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趋势,描述、分析、揭示和评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本质、动因、阶段和效应,使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建立在确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认识基础上,达到历史逻辑和认识逻辑的有机统一。 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和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规模扩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各国生产价值的实现已越来越高不开世界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交易量猛增,决定着世界经济运行状况,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中枢神经系统;国际直接投资增加,流向和流量发生变化,经济资源愈益趋于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购并浪潮此起彼伏,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渐凸显;国际化生产不断发展,国际分工转向水平化,各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增强:国际经济组织作用加强,贸易壁垒大幅度消除,对国际经济实行控制和协调的紧迫性增强。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延伸,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扩大与活跃都必须以生产的全球化为基础,因为贸易和金融的发展所形成的只是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而全球化的生产才会形成全球经济的依存状态。 中外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类,即本质因素扩张说、民族壁垒超越说、人类依赖加强说、人类生活趋同说和全球意识形成说。这些界定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全球化进行了揭示,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它们并没有真正抓住全球化的本质,有的把全球化同现代化混为一潭。其实,现代化说明的是人类怎样生产和生活,而全球化说明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性和依存性。我们坚持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和唯物的历史选择论的统一,把全球化既看作是客观历史趋势又不忽视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的能动历史作用。本文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把全球化界定为:经济全球化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签订协议和制定规则,促进生产社会化和分工发展的客观趋势超越民族国家疆界和壁垒限制,而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展和延伸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世界经济频繁联系和紧密依存的状态。 生产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是全球化产生的终极历史动因,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调节是全球化发展的宏观动力源,跨国公司为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全球经济活动是全球化发展的微观动力源,时代主题由革命与战争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是全球化发展的国际政治背景。因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从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到此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可以称之为国际化阶段。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所及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它在整体上为全世界带来了经济利益,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扩大了世界产出,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了全球技?
二、陶大镛教授撰文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中国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大镛教授撰文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中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3)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学术综述 |
三、研究时段的说明与研究的困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与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组织发展 |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1927.9-1949.1) |
小结 |
第二章 “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内涵与评判标准 |
一、“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 |
二、“学术中国化”概念厘定 |
三、“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的评判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及其“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研 |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
小结 |
第四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业“中国化”之途径探索与抉择 |
一、工业化思潮的兴起与南开经济学人“工业化”的主要认知 |
二、南开经济学人“资本因子”的权衡与论争 |
三、方显廷“工业重心”的思想演变 |
四、陈振汉关于“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
小结 |
第五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农业“中国化”之体系改造与建构 |
一、何廉“三农”主张与农业合作理论 |
二、南开经济学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三、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
小结 |
第六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化”经济发展之路的思辨与扬弃 |
一、南开经济学人“统制(计划)经济”思想与“计划自由经济”主张 |
二、南开经济学人关于国际贸易与外汇问题的研究 |
三、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财税问题的研究 |
四、南开经济学人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 |
小结 |
第七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之模式改革与创新 |
一、教改的缘起:“轮回教育”风波 |
二、风波的背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实用性致上:“教育中国化”探索 |
小结 |
第八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之互动合作 |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国民政府的互动合作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工商企业的互动合作 |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农业的互动合作 |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学术界的互动合作 |
小结 |
第九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失冏争 |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学科推进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失:学理构建 |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冏:教研环境 |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争:学术“论剑” |
小结 |
结语 |
一、逆境崛起:时局面前的抉择 |
二、“中国化”:南开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学术宗旨 |
三、内外兼重: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核心利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读与理论溯源 |
1.2.1 相关概念解读 |
1.2.2 核心利益理论溯源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架构 |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利益观 |
2.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
2.2 从毛泽东到江泽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利益观 |
2.2.1 毛泽东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与认知 |
2.2.2 邓小平对国家利益的认知与维护 |
2.2.3 江泽民对国家利益的认知与维护 |
2.3 胡锦涛提出的“和谐世界”思想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理念 |
2.3.1“和谐世界”已成为新世纪制定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 |
2.3.2 在和谐世界理念的基础上,推进和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 |
2.4 毛泽东以来四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团核心利益观的启示 |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核心利益面临的挑战 |
3.1 全球化的内涵、特征和影响 |
3.1.1 全球化的内涵 |
3.1.2 全球化的特征 |
3.1.3 全球化的影响 |
3.2 全球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冲击 |
3.2.1 全球化对中国安全利益的影响 |
3.2.2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利益的影响 |
3.2.3 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利益的影响 |
3.2.4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全球化及其影响 |
3.2.5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威胁 |
第四章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影响(上) |
4.1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基础 |
4.2 国内外各种反华分裂势力对我国核心利益的威胁 |
4.2.1 西藏:一个伪国际化问题 |
4.2.2 新疆:“突厥帝国”东扩的呓语 |
4.2.3 台湾:不信东风唤不回 |
第五章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影响(下) |
5.1 中国海洋战略析义 |
5.2 中国海洋战略所面对的挑战 |
5.2.1 日本的海洋扩张战略对中国海上疆域的威胁 |
5.2.2 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争端日趋激烈 |
5.2.3 韩国无事生非自造人工岛屿挑衅中国 |
第六章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核心利益的影响 |
6.1 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内涵 |
6.2 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 |
6.2.1 我国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 |
6.2.2 生态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3 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分配问题 |
6.3.1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2 收入分配分配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4 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集团问题 |
6.4.1 导致利益集团分化的主要原因 |
6.4.2 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
第七章 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
7.1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
7.1.1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7.1.2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在意识领域的领导作用 |
7.1.3 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
7.2 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安全的社会环境 |
7.2.1 以微见着,尽力发现并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
7.2.2 建立与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第八章 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以促进国家领土完整与统一 |
8.1 正确界定民族概念,以更好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
8.2 逐步清除“藏独”势力,维护西藏局势稳定 |
8.2.1 解决西藏问题必须以共享式发展的思路为基础 |
8.2.2 大力推进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切实推动西藏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
8.2.3 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进公共外交 |
8.3 面对复杂现实,逐步铲除新疆地区的暴力恐怖主义 |
8.3.1 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8.3.2 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发展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
8.3.3 强化上海合作组织功能,开展多边反恐合作 |
8.4 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
8.4.1 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不断增进互信 |
8.4.2 不断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为两岸关系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
8.4.3 进一步巩固两岸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
8.4.4 加强沟通,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矛盾 |
第九章 构建中国的海洋战略,以有效维护中国的领海和海权 |
9.1 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建议与设想 |
9.1.1 和谐海洋是建设中国海洋战略的基本目标 |
9.1.2 尽快落实海洋战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9.1.3 中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未来 |
9.2 中国海洋战略所面对的挑战与战略选择 |
9.2.1“文攻武卫”是保卫钓鱼岛的基本之策 |
9.2.2 南海是中国崛起绕不过去的坎 |
第十章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10.1 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
10.1.1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0.1.2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的本质 |
10.1.3 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途径 |
10.2 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
10.2.1 审慎把握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 |
10.2.2 分配格局的调整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
10.3 构建利益调控机制,消解社会利益多元化所引致的冲突隐患 |
10.3.1 构建与完善利益均衡机制 |
10.3.2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实现信仰的坚定 |
10.3.3 建立党内法规和制度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关键 |
10.3.4 从严治党,规范党内派别和党内意见群体活动的合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核心概念 |
1.3.1 国际货币地位及美元本位 |
1.3.2 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性 |
1.3.3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USD-CAS模型) |
1.4 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经常项目余额决定理论 |
2.1.1 16-19世纪经常项目余额决定理论 |
2.1.2 新古典综合派经常项目余额决定理论 |
2.1.3 新古典主义学派经常项目余额决定理论 |
2.2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讨论 |
2.2.1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的论点 |
2.2.2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可持续的论点 |
2.3 国内外对美元国际地位的研究 |
2.3.1 国外学者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其影响的探讨 |
2.3.2 国内学者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其影响的评论 |
2.4 美元国际地位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影响 |
2.4.1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产生的原因 |
2.4.2 美元国际地位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影响 |
2.5 小结 |
3 美元国际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
3.1 美元国际地位的确立及特点 |
3.1.1 美元国际地位的初步确立(1900-1944) |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国际地位的加强(1944-1971) |
3.1.3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国际地位的特点(1944-1971) |
3.1.4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与美元地位衰落 |
3.1.5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国际地位(1971-至今) |
3.2 美元国际地位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表现 |
3.2.1 美元是世界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 |
3.2.2 美元是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主要计价单位 |
3.2.3 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和货币锚 |
3.3 美元国际地位:基于美元资产风险溢价测度 |
3.3.1 美元资产风险溢价的计算方法 |
3.3.2 1990-2006年美元资产风险溢价估算 |
3.3.3 美元国际地位、美元资产风险溢价与资本流向背离的特征事实 |
3.4 小结 |
4 货币本位与经常项目失衡:历史与现状 |
4.1 金本位制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经常项目失衡 |
4.1.1 古典金本位时期美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经常项目失衡 |
4.1.2 国际金汇兑本位时期美、英、法等国的经常项目失衡 |
4.2 布雷顿森林体系前后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元国际供给 |
4.2.1 美元国际供给的两种方式 |
4.2.2 美元国际供给与美元国际地位 |
4.3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经常项目失衡 |
4.3.1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国际供给与美国经常项目失衡 |
4.3.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探讨 |
4.4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经常项目失衡 |
4.4.1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国际供给与美国经常项目失衡 |
4.4.2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探讨 |
4.5 不同货币本位下经常项目失衡的比较 |
4.5.1 金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经常项目失衡的共性 |
4.5.2 金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经常项目失衡的差异 |
4.6 小结 |
5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的模型 |
5.1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构建的思路 |
5.1.1 经常项目赤字与外债的关系 |
5.1.2 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研究思路 |
5.2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构建 |
5.2.1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 |
5.2.2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模型(USD-CAS模型) |
5.3 USD-CAS模型的风险-期望收益均衡 |
5.3.1 USD-CAS模型的风险与期望收益 |
5.3.2 风险-预期收益均衡及可持续外债规模 |
5.4 USD-CAS模型中美国可持续经常项目水平 |
5.4.1 美国可持续经常项目余额水平确定 |
5.4.2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测度 |
5.5 美元国际地位对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 |
5.5.1 美元资产的风险对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 |
5.5.2 美元资产风险偏好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 |
5.6 小结 |
6 基于美元国际地位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性 |
6.1 美国可持续经常项目赤字估算 |
6.1.1 USD-CAS模型估计参数的说明 |
6.1.2 USD-CAS模型的参数估计 |
6.1.3 美国可持续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率 |
6.2 全球视角下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 |
6.2.1 美国最优经常项目余额的一般均衡解 |
6.2.2 美国最优经常项目赤字确定 |
6.2.3 美元国际地位变动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 |
6.2.4 世界其它国家资本生产率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 |
6.2.5 全球视角下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性分析 |
6.3 次贷危机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 |
6.3.1 美国经常项目持续赤字是次贷危机产生的诱因 |
6.3.2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影响 |
6.4 美元国际地位及其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展望 |
6.4.1 美元国际地位前景的研判 |
6.4.2 美元国际地位前景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的影响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6)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结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金融霸权理论及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政治格局决定利益分配的霸权理论 |
第二节 金融霸权理论 |
第三节 美元霸权及相关理论概念 |
第四节 美元霸权是美国全球扩张的经济基础 |
第二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货币危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开端 |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脆弱性 |
第三节 “华盛顿共识”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脆弱性 |
第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国际金融优势 |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与美元特殊性 |
第二节 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救援机制 |
第三节 美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 |
第四章 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霸权收益 |
第一节 美国政府的国际政治霸权收益 |
第二节 美国政府的国际经济霸权收益 |
第三节 美国企业的微观经济霸权收益 |
第五章 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霸权成本外溢 |
第一节 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责任逃逸 |
第二节 金融霸权与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
第三节 美国金融霸权成本外溢与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缺陷 |
第四节 美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内制约 |
第六章 亚洲货币合作与美国金融霸权的走向 |
第一节 亚洲货币合作的起步 |
第二节 区域性货币合作与国际货币体系 |
第三节 美国金融霸权的走向 |
结语对中国金融稳定的若干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财务会计语言观 ——语言学视角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已有研究、研究方法、学术贡献及局限 |
第二章 信息、语言、会计 |
第一节信息、语言与会计的基本关系 |
第二节会计的语言本质属性与作用 |
第三节会计作为语言的特性 |
第四节合作原则与会计语言的质量要求 |
第三章 会计语言的构成 |
第一节词汇与会计词汇 |
第二节语法与会计准则 |
第三节语者、受语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
第四节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两种重要的会计语言现象 |
第四章 当今世界会计语言的现状与特性 |
第一节当前世界会计语言的特性 |
第二节 主要国家会计语言简介 |
第三节当前会计语言的世界格局整体情况 |
第五章 会计语言的演化规律与发展预期 |
第一节语言及会计语言发展的规律 |
第二节会计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 |
第三节会计语言的目的性价值:公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0篇 导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全球产业体系大重组的时代 |
二、当代全球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三、全球化与中国新世纪经济战略 |
四、本文选题的切入点 |
第二节 一国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已做的研究: 回顾与评述 |
一、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
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结构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1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认识 |
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三、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区域化和边缘化 |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边缘化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模型与机制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和互动的内涵与模型 |
一、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和互动内涵界定 |
二、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模型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机制 |
一、全球市场机制作用于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基本过程 |
二、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一: 国际贸易 |
三、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二: 资本流动 |
四、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三: 跨国公司 |
五、国际性经济组织及其协议对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作用 |
六、结论 |
第2篇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其评估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一、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产业经济系统优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
三、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 |
二、外向性优化 |
三、内生性优化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全球化 |
一、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关系 |
二、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 |
三、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 |
四、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局限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估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的设计 |
一、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设计的原则 |
二、产业结构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 |
一、产业经济系统开放化评估指标 |
二、产业经济系统中的集聚化评估指标 |
三、产业经济系统结构的合理化评估指标 |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评估指标 |
五、产业结构安全化评估指标 |
六、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 |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产业结构优化下的新经济增长 |
一、美国的新经济增长 |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美国新经济增长 |
三、美国新经济增长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二节 日本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经济发展 |
一、日本经济增长之谜 |
二、新时期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停滞与经济低迷 |
三、新时期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与经济低迷的走出 |
第三节 印度、巴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二、巴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三、结论 |
第3篇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结构问题 |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以结构调整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国际产业体系重组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二、产业结构优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博弈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产业选择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博弈 |
一、博弈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 |
二、国际经济博弈基本类型 |
三、国际经济区域的产业博弈 |
四、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博弈 |
第二节 中美欧日产业博弈 |
一、美日欧产业发展及博弈策略 |
二、中国与美日欧之间的产业博弈 |
三、国际产业博弈对中国产业选择的影响 |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 |
一、基于经济全球化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SWOT分析 |
二、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是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 |
三、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主轴 |
第二节 确定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 |
一、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与资本密集产业,重化工业化与轻型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二、三次产业间的关系 |
三、渐进式推进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
四、制造业的优先发展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化目标 |
二、产业经济系统的集聚化目标 |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标 |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目标 |
五、产业结构安全化目标 |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 |
二、中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
第二节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产业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
一、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 |
二、《产业政策法》的制定及实施 |
三、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完善 |
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产业适度超前优先发展 |
五、主导产业的扶植 |
六、弱质产业的适当保护 |
七、先导产业培育策略 |
八、衰退产业的调整 |
九、国际投资政策 |
十、产业组织政策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汇总 |
声明 |
后记 |
(9)金融资本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与资本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金融资本全球化中的金融安全问题概论 |
1.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
1.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实质 |
1.1.2 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实质 |
1.1.3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
1.2 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实质 |
1.2.1 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内涵和实质 |
1.2.2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资本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
1.3 金融安全问题简述 |
1.3.1 金融风险的产生 |
1.3.2 金融风险的种类 |
1.3.3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
第二章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分析 |
2.1 国际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
2.1.1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与国际直接资本流动的界定 |
2.1.2 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
2.1.3 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新特征 |
2.2 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
2.2.1 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评析 |
2.3 金融资本全球化动因分析 |
2.3.1 金融资本全球化动因概述 |
2.3.2 金融管制的放松与金融资本全球化 |
2.3.3 金融创新与金融资本全球化 |
第三章 金融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
3.1 从资本流动角度回顾金融危机 |
3.1.1 三大金融危机历程简要回顾 |
3.1.2 三大金融危机的资本流动因素分析 |
3.2 金融危机与货币危机 |
3.2.1 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种类 |
3.2.2 货币危机的概念与判定标准 |
3.3 金融危机理论分析 |
3.3.1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及政策主张分析 |
3.3.2 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分析 |
第四章 资本控制分析 |
4.1 资本自由流动与资本控制的选择 |
4.1.1 资本自由流动与资本控制选择问题的提出 |
4.1.2 资本自由流动与资本控制经济效应分析 |
4.1.3 资本自由流动与资本控制选择的理论综述 |
4.2 资本控制有效性分析 |
4.2.1 资本控制有效性实践分析 |
4.2.2 运用C-P-R模型分析资本控制有效性 |
4.2.3 资本控制对资本流动作用的数理分析 |
4.3 资本控制的政策选择 |
4.3.1 资本控制的政策选择概述 |
4.3.2 托宾税与国际资本流动 |
4.3.3 资本流动与全球并帐监管体制 |
第五章 金融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安全 |
5.1 中国金融资本流动风险分析 |
5.1.1 中国存在的外债风险 |
5.1.2 中国存在的资本外逃风险 |
5.1.3 中国存在的资本流动风险 |
5.2 对中国金融资本流动风险的政策建议 |
5.2.1 对中国外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
5.2.2 对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政策建议 |
5.2.3 对中国资本流动问题的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从所处时代的经济事实出发,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内在经济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所在 |
二. 概括和总结时代发展不同阶段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是科学社会主义历久弥新、常盛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
三. 从全球经济体系的层面上阐述社会主义的实现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 |
四.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研究,回应全球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挑战,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面临的重大课题 |
第一章 用社会历史发展观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 |
第一节 全球化的现象描述 |
一. 国际贸易规模扩大,结构转变,各国生产价值的实现已越来越离不开世界市场 |
二. 国际金融市场活跃,交易量猛增,决定着世界经济的运行状况 |
三. 国际直接投资增加,流向发生变化,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中枢神经系统 |
四.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购并浪潮迭起,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渐凸显 |
五. 国际化生产不断发展,分工转向水平化,各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增强 |
六. 国际经济组织作用加强,贸易壁垒大幅度消除,对国际经济实行控制和协调的紧迫性增强 |
第二节 全球化的概念界定 |
一. 对中外学者关于全球化定义的分析 |
二.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界定全球化概念 |
第三节 全球化的动因考察 |
一. 生产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终极历史动因 |
二. 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全球化的宏观动力源 |
四. 获取更多剩余价值是全球化的微观动力源 |
五.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全球化的国际政治背景 |
第四节 全球化的阶段划分 |
一. 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阶段 |
二. 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阶段 |
第五节 全球化的效应评估 |
一. 经济全球化为全世界带来了经济利益 |
二.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
三.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的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变化和影响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命运 |
第一节 资本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
一. 推动了历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
二. 开拓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
三. 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改组世界经济 |
四. 发达国家是当代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
五.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规则的主要制定者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首先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一. 建立世界统一市场、推进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内在需要 |
二. 世界统一市场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 |
三.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四. 经济全球化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期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结局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
一. 经济全球化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固有矛盾 |
二.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爆发矛盾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 |
三.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日益趋于边缘化 |
四. 经济全球化微观发展活跃与宏观协调滞后的矛盾显露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展现的世界社会主义前景 |
第一节 经典作家是从全球层次上来考察社会主义问题的 |
一. 从历史规律和趋势上指出,随着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 |
二. 从途径和方式上指出,资本的扩张形成了世界统一市场,把全球经济联系为一个整体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 |
三. 从历史发展的后果上指出,资本主义的全球联系所形成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构成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
四. 从共产主义的特征,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指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
五. 从各民族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上指出,各民族融入世界历史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人类文明之间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
一. 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
二.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将发展起更多的生产社会化形式 |
一. 合作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扬弃” |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
三. 股份经济是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形式 |
四. 经济计划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生产向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生产投降” |
五. 社会福利制度的社会化是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局部调整 |
六. 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可以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全球经济管理提供经验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是社会主义 |
一. 全球性社会主义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
二.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具有过程和结果上的内在一致性 |
三. 现实社会主义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
四.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力量 |
一.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成就 |
二. 对中国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估价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利益 |
一. 经济全球化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带来了机遇 |
二.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机遇 |
三. 经济全球化为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带来了机遇 |
四. 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带来了机遇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
一.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挑战 |
三.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
四.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挑战 |
第四节 中国参与和推动全球化的战略思路 |
一. 积极参与,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
二. 施加影响,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
三. 趋利避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
四. 自力更生,处理好两个“立足点”的关系 |
附录一: 主国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作者在校期间的相关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陶大镛教授撰文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中国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D]. 易仲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核心利益研究[D]. 夏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1)
- [5]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D]. 严志辉. 浙江大学, 2009(09)
- [6]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D]. 杨国庆. 复旦大学, 2007(06)
- [7]财务会计语言观 ——语言学视角的启示[D]. 唐星龄. 厦门大学, 2006(01)
- [8]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D]. 唐志红. 四川大学, 2005(03)
- [9]金融资本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与资本流动研究[D]. 刘晓兰. 湖南大学, 2002(02)
- [10]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 马峰成.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