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王鹏[2](2020)在《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明清时期西画东渐即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所论明清西画东渐不仅仅是指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同时也是指西方艺术美学观念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论文以历史时间顺序为线索,着力对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在华传播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事件人物、代表作品及后续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论文整合了以往对该现象的分散性研究成果,注重分析西画东渐运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论文从文艺学、美术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对西画东渐运动做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西画东渐过程中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立足民族文化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解析明清西画东渐中的艺术创作现象和其对后来二十世纪初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再次,本文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来证明理论论述的准确性。本文打破了以往中国美术史论述中只注重中国传统美术而忽略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局面,对现代绘画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以下是本论文的结构和各章节主要内容:首先是绪论,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论文作了整体性的说明。本文所论证和叙述的是当下美学工作者和美术创作者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明清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传播和影响为论证主体,采用图示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艺学、美术学、比较文艺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野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全方位的分析和阐释,从而为美学理论研究者和绘画创作者提供全面、立体、准确的理论支撑,同时又为创作具有本民族时代特色的绘画作品提供理论指导。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西方绘画艺术或者受西方艺术影响的绘画形式曾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长期地存在,它们慢慢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审美欣赏习惯,从而为二十世纪初的新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绪论第二部分是本文对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说明。首先,本文从时间上对其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对明清时期的“西方绘画”概念做了界定。其中,具有“西方绘画”主要特征的几种绘画形式,都被纳入本文所指的明清“西方绘画”之列。绪论的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笔者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中外文献资料。国外的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介绍明清西方传教士入华及其所做贡献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博物馆现存的明清绘画实物资料。国内的文献资料主要是近十年来以西画东渐及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专着等研究成果。绪论最后部分是对本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陈述。正文内容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是对西方绘画传入明朝的背景及传播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明以前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情况。虽然明末的西画东渐是中华美术史上一次可以称之为有序、有质量、有规模的,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艺术的传播运动,但这并非西方绘画艺术首次进入中国。首先,根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早在大唐时期,作为西方天主教一支的景教就已传入中国。并且,该教还曾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景教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生存危机,但从未从中华大地消失过。本文同时论述了当时作为景教产生地的东罗马的艺术状况。西方最初解释基督教义的文献中就包括类似连环画的书本插图或庙宇壁画。这些插图或壁画又会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扩散。当时的历史文献不仅记载了景教传入中国的这一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描述了随着这一教派一起传入中国的宗教绘画活动。当时的景教寺院中会有教徒进行宗教壁画和人物帝王肖像的创作活动。由此推测,景教入华时,西方释教的艺术图像就已经传入中国。其次,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和西亚的贸易也越来越繁荣,中西风格的实用工艺艺术品也随着频繁的商业活动而带给双方,同时在华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也不断地传播着西方艺术。从宋元时代所保存下来的西方人的墓碑以及一些艺术实物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西方艺术在国内的传播状况。这也说明明末的西方绘画艺术入华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孤立的艺术事件,而是具有历史上的继承性和连贯性。第二节分析了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的中国背景。本节从当时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人文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证明末西画东渐时的中国社会背景。第一方面是明朝的对外政策。明朝对外政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国政府对南方沿海贸易地区的管控对策,是西方开启中欧贸易之门的先决因素,也是西方绘画艺术能够进入中国的主要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当时的人文思想。明朝人文艺术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级对社会文统的批判性和矛盾性。当时的文人艺术表现出脱离现实社会的内向追求。创作者们强调抒发胸中的逸气和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第三节介绍了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绘画的历史过程。本节分别论述了利玛窦来华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和宗教背景以及明代欧洲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利玛窦来华时,意大利绘画艺术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为西画东渐运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第四节介绍了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之美学译介。本节内容论述了早期澳门耶稣会的建立过程、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的传播过程以及明末西方宗教哲学、美学、实用科学等着作的在华译介过程。欧洲文学的译介活动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同时对明末知识分子理解西方艺术也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章分析了明入华的西方绘画的审美特点及其传播影响。本章分五节。第一节论述了中国油画家游文辉的《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并详细解析了游文辉《利玛窦像》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此画也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人画的油画作品。第二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乔瓦尼的美术活动和传教士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以上两人是明末最着名的西方油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第三节是对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虽然此木板“油画”至今具有争议,但被认为是明代绘画实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第四节论述了明末江南南京一带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重要画派“波臣派”和其代表画家曾鲸。第五节是对受西方绘画风格影响的明代经典肖像画的审美解析。这些肖像画的构图基本一样,但分别为西方油画和中国画。本节着重论证了西方绘画在明代的具体传播和影响作用,并对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特点作了分析。从客观上讲,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已经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第三章研讨了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此一时期西方绘画语言及审美风格对中国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占明末中西方贸易重大份额的瓷器绘画上,这也是明清西画东渐在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外销瓷器上的绘画往往是以中国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西方的宗教内容,这种表现形式也是后续外销瓷上转向西洋风绘画的开端。本章分四节,详细介绍了明代中西瓷器贸易的背景以及西方艺术元素对瓷器绘画的影响过程等几个方面。明代以后,西方教会定制瓷器的出现,使得传统瓷器绘画日益受到西方绘画元素的影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国人也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审美观念。这种受西洋风影响的瓷器绘画的演变一直持续到近代。第四章分析了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在宫廷中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对传统宫廷绘画的影响。这又是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的,第一方面,研究了郎世宁的来华及其背景;第二方面,论述了其他西方画家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总体内容可以分为五点:1.油画材料的选择;2.对《桐荫仕女图》的解析;3.对传教士画家的介绍;4.西方透视理论在华的传播;5.西方版画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和清行宫建筑雕塑所受西洋绘画因素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画家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创作及其传播,内容包括“郎世宁花卉和景物的创作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分析”等三个方面。第三节探讨了着名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画创作及中西师承关系。第四节的题目为“现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主要对现存意大利、柏林、加拿大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审美分析。第五章的题目为“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的题目为“明清西方绘画的传播是导致现代美术教育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此节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分析了西方绘画艺术在南北方传播与影响的不同特点。第二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过程。第二节的题目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本节列举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现代美术教育和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新式绘画学校和知名画家。第三节的题目是“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此节论述了西画东渐运动对新美术运动的影响。在西画东渐过程中,以写实为主的绘画和新美学观念得以确立,这为新美术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新美术运动中,一些有识之士用科学、理性的西方艺术观念改良了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使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机构,逐步取代了原有的绘画方法和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及其艺术观念的发展。结语部分总结了西画东渐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西画东渐不仅改变了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整体创作格局和传统绘画面貌,也对中国现代绘画和艺术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西画东渐演变过程的研究,厘清了该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对近现代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和思想革新,而且也对当代艺术家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海晓龙[3](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林礼川[4](2020)在《清代外销画中的女性题材研究》文中提出外销画兴盛于18至19世纪中期,是在中西文化强烈碰撞中产生的一种具有浓厚时代地域特征的新画种。外销画的产量十分惊人,涉猎题材也非常广泛,包含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等,产地则以南方港口城市澳门和广州为主。本文通过对现存清代外销作品及相关文献的整理,利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总览外销画的发展历程,选取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外销作品中出现的女性题材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相关文化和社会情境,从社会学角度,探究具备较强商业性的外销画背后所隐藏的特殊品性和特征结构。另外,女性题材在清代较为特殊,本文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借助其话题性,由小见大,力求廓清外销画中被埋没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研究结果对于西画东渐的意义也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蔡锐[5](2020)在《西画东渐——钱纳利与外销画》文中认为钱纳利(George Chinnery 1774——1852)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所难以避开的一个人物,他对近现代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及渐进起到的作用不亚于利玛窦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上起到的功效。甚至可以说钱纳利是继利玛窦之后在中国对西画推进的一位重要人物。而针对钱纳利及其对中国外销画影响的研究也更能促使我们能了解在十九世纪中叶,清朝由盛转衰开始寻求改良与中兴的背景下西画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及过程。
曹凯凯[6](2020)在《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肖像画作为人物画的分支,在中西方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样貌,也留下了许多绘画理论和传世佳作。随着人物画的发展,中国的肖像画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有了独立分科,加之民间对工笔人物画的需求增大,在皇家宫廷的支持下,明清工笔肖像迅猛发展。明清时期的工笔肖像发展繁荣,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传统的延续是分不开的;另外随着西洋画作的不断传入,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中国肖像画也在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发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西洋传教士画家在清代宫廷所做的一系列画法创新活动。他们出于为政治服务的需要,开始探索新的绘画风貌,这种风貌被要求既能与传统相联系,又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审美要求。在他们笔下,诞生了一种融合中西之法新的绘画形式——宫廷油画肖像。之所以产生这种“融合”,与其说是为迎合欣赏者审美需求而作出的改变,倒不如说是一种迎合统治者的表现。这时清代的宫廷工笔肖像,也在受到西洋画法的影响后,开始了全新的发展。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作为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先导,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创新活动,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本文通过对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比较的研究,对相关的历史文献和代表作品进行系统梳理,达到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点的了解,为当今中国提供绘画与实践理论上的参考;并利用图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现存的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作品,及清代宫廷工笔肖像代表作品进行例证分析,包括对作品的材料技法、风格特点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对比论证。力图从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的艺术形式根源上进行深刻剖析,明确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审美样式具体差异,以及对产生此种样式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旨在用这些创新的比较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中国肖像画发展与演变形式和历程,达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促进美术学术研究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中西方美术的交流做出独特的贡献。
李伟琴[7](2019)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图式的涵义辨析入手,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本质差异进行了大跨度的宏观比较分析,并由此论证了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从而试图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静态结构、视觉效应、艺术转化等构建维度的融合与差异现象进行一次合理的论证与求解;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做出比较全面的把握及展望。客观而言,“图式”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诞生于西方,具有比较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在绘画中产生了专用的艺术图式,还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等艺术术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并构建了其特有的艺用体系。在风景油画中,因为绘画再现的需求,艺用图式已成为画家们的一些重要语汇。只是由于风景油画原产自西方,所以当它传入中国后,其中的图式在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共同影响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具体而言,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视觉元素:线、色、空间的融合组合,及视觉效应的“焦点区域”、“不动之动”与“张力”的融合表现中。既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具有融合性,那么它作为一种图式语汇势必会因为中国语境的特殊性而被中国油画家置于一个动态的结构关系中,并做相应的艺用转化,即中国油画家从绘画审美创作的本质、境界、观念等方面进行转化,从而使其传递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显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促进了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民族化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引发了图式化现象,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在辩证中探索它的发展趋向,还应该结合中国的时代性、民族文化特色及艺术家的个体特性等对其进行创新思考。综合而言,由于中国风景油画的特殊性,所以其艺术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的作用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即中国油画家在借鉴和学习西方经典绘画图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美学观、图式语汇及自己对现代社会、生活、科技等的综合认识和理解,构建了具有现代语义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从而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岳杨[8](2019)在《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文中认为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处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汇处,也是中西方文明的融合之地。目前有关中国美术史和新疆美术史的各类着作中,在“新疆”这一称谓出现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新疆美术的西画部分提及较多的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及之后的新疆西画活动,未将西画传播至新疆的过程进行整体的梳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一过程做补充性研究,完善西画在新疆从播种到生根再到萌芽的始末及经过,将其归纳在中国西画发展历程之内,也将其纳入到西画东渐传入中国的历史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大量收集文献、采访相关人士,整理比对现有资料,对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梳理。首先,宗教传播尤其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传教士先后到新疆南北疆各地开展传教活动,带来了基督教宗教绘画;其次19世纪下半叶中亚探险热潮时期,外国探险家在新疆进行探险考察活动带来了西画写生和创作;后有新疆新式学校大量出现,大范围新式教育改革带来了西式美术教育;再有中俄、中苏长期的贸易往来和移民活动带来了西画实物和西画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内地的西画专业人士及其影响,通过这五个方面阐述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经过,梳理新疆西画的出现、发生、发展,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期和特点归纳。新疆西画起始阶段的活动虽然存在范围较小,对中国西画整体发展的影响非常微弱,但是基督教宗教绘画于清末民初时期在新疆的出现;外国来疆人员在新疆的西画事迹如写生创作;新疆受西方影响的新式美术教育的出现;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带来了西画实物等,是内地画家来新疆进行西画写生之前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这些事件已经发生的基础之上,多位内地画家来新疆写生,对新疆西画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大的推动。以上事件共同组成了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是19-20世纪伴随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现象,是新疆西画事业发展的起点,为建国以后新中国的新疆西画发展奠定了民众审美基础,为新疆自此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美术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另外,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经由西画东渐传入中国除海路传播外的另一路径--陆路传播途径而来,应当将新疆、黑龙江等地区西画传入中国的路径纳入到西画东渐传入中国的研究之中,以完善其传播路径中陆路传播途径的研究。
欧鸿君[9](2019)在《广东珠三角地区近现代油画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美术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整理和发掘自明朝末年至清末民初的这一段时间,发生在中国南方海岸的早期美术史。尤其是对广州十三行贸易口岸曾经繁盛一时的“外销绘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课题。这些研究都是以西方美术的东渐和“外销绘画”的输出为研究内容,综合不同画种和装饰艺术的泛艺术视野,并且以“外销绘画”这一商业性的定义,概括珠三角地区早期绘画艺术的全部历史。这其实是对这段历史的片面理解和误读,尤其是对广东珠江口岸早期油画历史价值的一种误判,多数研究并没能完整的反映广东珠三角地区早期油画的客观史实。本论题选择油画这一西方主要画种在广东珠江口岸的登陆与发展为研究主体,以历史线索为基础,以现存油画作品及作者的艺术轨迹为研究对象,对油画在珠江地区的传入和流布,由繁荣到没落的历史现实进行系统研究。希望籍此厘清这段油画史的真实面貌,凸显广东珠三角地区早期油画在中国油画史中应有的历史地位。早期西方油画随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东渐珠江。耶稣会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1552年抵达广东上川岛,这也可能是西方油画在中国的登岸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现存于广东新会市博物馆的早期宗教油画作品《木美人》最有可能的作者是乔瓦尼及同时期的专业画家,完成年代应该是在1583——1626年间。广东早期油画的奠基者史贝林和其后的关作霖、关乔昌三人应该是不同时期的三个油画家。钱纳利作为一个西方油画的代表,于1825年抵达澳门,直到1852年在澳门去世,二十五年间从未离开过珠江口岸。他在澳门辛勤耕耘,为澳门地区留下了无以计数的油画,水彩和素描作品,应该说钱纳利早已成为珠三角地区油画艺术的代表。李铁夫作为进入西方学校教育体系学习油画的第一位中国人,应该获得其在中国油画史上应有的地位。“赤社美术研究会”对广东地区油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品,并为广东油画在当时油画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1922年创办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是中国南方最早的公立美术学校,创办时间仅次于1918年郑锦任首任校长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至1938年日军入侵华南被迫解散止,共培养西洋画科毕业生210人,汇聚胡根天、冯钢百、谭华牧、倪贻德、丁衍庸、胡善余等诸多名家。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之外尚有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广东大学、岭南大学,执教的有庞薰琹、杨秋人、苏天赐、方君璧等一大批优秀的美术教育家。香港“人间画会”实质上是广东一块艺术飞地。研究表明,作为明清最重要的开放口岸,到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油画艺术的繁盛,广东珠三角地区近现代油画艺术的史实,已成为中国早期油画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李强[10](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二、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 |
(一) 缘起和现实意义 |
(二) 艺术传播的情景和结果 |
二、对本文所论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
(一)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二) “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西方绘画传入明朝之背景及传播概况 |
第一节 明代前西方艺术在华特征 |
一、早期西方基督教绘画入华依据 |
二、宋元在华西方墓碑艺术及元代西方宗教艺术背景和主要特征 |
三、元代西画东渐中中西文化艺术随商贸交流之相互影响的实证 |
第二节 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时的中国背景 |
一、明朝社会对外制度 |
二、人文艺术特征 |
第三节 明末利玛窦为代表传播西方绘画状况和实证 |
一、明末时欧洲文艺复兴中晚期社会背景及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和入华 |
二、利玛窦来华时代的意大利艺术和画家及欧洲耶稣会背景 |
三、利玛窦传教士及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和实录 |
第四节 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美学译介 |
一、澳门耶稣会建立及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 |
二、明末美学译介 |
第二章 明代入华西方绘画的审美解析及传播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画家游文辉油画《利玛窦像》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
一、游文辉和他的利玛窦画像 |
二、油画《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 |
第二节 传教士画家乔瓦尼和修士画家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与传播 |
第三节 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画家曾鲸及“波臣派” |
第五节 中外同版两题的创作关系和杨氏神像分析 |
一、《罗马人民的保护神圣母玛利亚像》和明唐寅版《送子观音》的关系和比较分析 |
二、杨茂林神像 |
第三章 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 |
第一节 明朝外销瓷器时期的中欧贸易历史背景及瓷器输出 |
一、受西方绘画影响的外销定制瓷器的风格演变 |
二、明代外销瓷器的制作中心 |
第二节 西方宗教绘画艺术及其审美在中葡外销瓷器设计上的体现 |
一、绘有耶稣会徽号的瓷器 |
二、带有十字架绘画图案的西方定制瓷器 |
三、西方外销瓷器与葡萄牙的贸易和传教的关系 |
第三节 西方早期外销定制瓷器绘画图案选择考和绘画审美特点 |
第四章 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 |
第一节 北京宫廷欧洲传教士画家的绘画创作审美特点和传播影响 |
一、郎世宁来华及其背景 |
二、西方画家及西方油画在清宫廷内的创作与传播 |
第二节 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创作的审美分析 |
一、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花卉和静物画创作中的审美解析 |
二、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审美分析 |
三、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纪实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特征 |
第三节 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创作及中西师承 |
一、传教士画家王志成的肖像画审美分析 |
二、清宫廷内的中西师承 |
第四节 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 |
一、达瓦齐像 |
二、满绰尔像 |
三、陆禧甫像(李夫人的丈夫)、李夫人像(陆禧甫夫人) |
第五章 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 |
第一节 明清西方绘画传播是导致中国现代美术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 |
一、西方绘画艺术传播和影响之南北方现象 |
二、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 |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主要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 |
一、土山湾画馆 |
二、震旦大学 |
三、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
四、上海城东女学 |
五、述善学堂 |
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 |
七、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
八、周玲荪(1893-1950) |
九、清华大学艺术科 |
十、上海油画院、布景画传习所、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及其创办者周湘 |
十一、上海神州女校美术科 |
十二、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
第三节 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影响 |
一、写实为主的绘画改良派及新美学观念的确立 |
二、近现代中国美术对西方绘画艺术技巧、文化精神的吸纳、融合和民族艺术实践 |
结语 |
一、明清时期西画东渐的传播作用 |
二、明清西画东渐对传统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创作观念的改变 |
附录一: 明清西画东渐传播中做出明显贡献的西方传教士列表 |
附录二: 20世纪初至1949间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油画一览表 |
附录三: 1887年至1948年间中国留学生赴西方欧洲学习油画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其他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绘画创作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独立主持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价值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问题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
一、误读与初显 |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
二、探索与融会 |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
三、自信与彰显 |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清代外销画中的女性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外销画发展综述 |
(一)外销画的由来 |
1.耶稣会士来华 |
2.中国风在欧洲的迹象 |
3.商贸往来与广州十三行 |
(二)外销画的繁荣 |
(三)外销画的陨落 |
二、外销画中的女性题材 |
(一)牧羊女 |
(二)贵族女 |
(三)疍家女 |
(四)西洋女 |
三、画家与赞助人 |
(一)文化菱形思想 |
(二)画家与赞助人 |
(三)女性题材绘画、外销画家和赞助人 |
四、外销画的现实意义——以女性题材为例 |
(一)为商业绘画提供最佳范例 |
(二)奠定日后西画东渐的社会基础 |
(三)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西画东渐——钱纳利与外销画(论文提纲范文)
一、钱纳利的艺术历程 |
二、西画东渐下的外销画兴起 |
三、钱纳利和中国外销画家 |
(6)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洋油画肖像传入清代宫廷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清代经济、文化、艺术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西洋油画肖像在清代宫廷内的传播 |
第二章 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基本技法与功能的比较 |
第三章 清代宫廷工笔肖像给宫廷油画肖像提供的借鉴 |
第一节 审美观念的借鉴 |
第二节 绘画题材的借鉴 |
第四章 清代宫廷油画肖像对比宫廷工笔肖像的创新 |
第一节 空间布局的创新 |
第二节 绘画形式的创新 |
第三节 材料技法的创新 |
第五章 清代宫廷油画肖像给当今艺术融合提供的启示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中国风景油画的兴起 |
二、图式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重要性 |
三、中国风景油画文化价值认同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的界域 |
一、中国油画的属性探讨 |
二、形式美学及绘画形式美学 |
三、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发展的基本认识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际作用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图式的涵义与概念辨析 |
第一节 图式的涵义与体系 |
一、“图式”的提出及“图式”理论谱系 |
二、艺术中的“图式”及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图式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的辨析 |
一、图式与构图 |
二、图式与图像 |
三、图式与形式 |
四、图式与符号 |
第二章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及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
第一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 |
一、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形成之源 |
二、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基本精神 |
第二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
一、“物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创作原则 |
二、“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图像组合 |
第三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特征 |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之视觉元素 |
一、线:“间断性”与“连续性” |
二、色:“多彩”与“素色” |
三、空间:“有限”与“无限” |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视觉效应 |
一、焦点区域:“理性的象征”与“感性的象征” |
二、不动之动:“物动”与“心动” |
三、张力:“实力”与“虚力” |
第四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转化 |
第一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转化的前提及原因 |
一、图式的转化背景 |
二、图式本土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的转化 |
一、从“万象”到“太朴” |
二、从“实境”到“意境” |
三、从“常形图像”到“常理符号” |
第五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 |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发展的辩证性 |
一、个人风格图式化现象 |
二、图式的价值 |
三、图式的反省 |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创新思考 |
一、在融合中求变化:增强艺术图式表现的时代性 |
二、在融合中求突破:凸显艺术图式表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
三、在融合中求个性:实现艺术图式表现的个体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8)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 |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督教传教活动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一、北疆地区的东正教圣像画 |
二、南疆地区的绘画课程和印刷所 |
小结 |
第二章 外国探险考察活动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一、托马斯·维立安·阿特金森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二、亚瑟·大卫·麦考密克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三、斯文·赫定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四、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五、塞谬尔·马蒂诺维奇·杜丁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
六、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在新疆的西画写生与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新式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
一、新式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新式教育学校开设美术课程 |
小结 |
第四章 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一、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情况概述 |
二、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对新疆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
三、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来自内地的西画影响 |
一、民国时期内地来疆西画人员及其活动 |
二、民国时期新疆各种团体组织的西画活动 |
三、民国时期新疆其他与内地有关的西画活动 |
小结 |
第六章 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类分期及特点 |
一、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类 |
二、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期 |
三、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特点 |
结语 |
图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活动大事记(1851-1949) |
二、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主要画家作品图谱(1851-1949) |
三、1939-1949年《新疆日报》美术类活动文字选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广东珠三角地区近现代油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缘起、界定及研究方法 |
1.1 课题的缘起——西画东渐与西出的历史成因 |
1.2 该课题研究的历史界定 |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该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的研究 |
2.2 国内的研究 |
第三节 论题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3.1 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
3.2 广东珠三角地区油画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近代西方油画的东渐(1552——1850) |
第一节 西方油画随耶稣会传教士东渐珠江 |
1.1 油画东渐的起点:圣方济各·沙勿略 ( St. Francisco Xavier 1506— 1552 ) |
1.2 天主教传教士及专职画家事略 |
1.3 澳门大三巴修院——圣保禄学院 |
1.4 早期服务于教会的本土画家及作品研究 |
第二节 遗存作品研究 |
2.1 关于新会“木美人”再探索 |
2.2 澳门耶稣会圣若瑟修院佚名作品——《最后的晚餐》 |
第三节 十八、十九世纪抵达广东沿海的西方画家与珠江风景 |
3.1 澳门之子——钱纳利的澳门图像史 |
3.2 旅行画家——博尔杰的澳门风情 |
3.3 十八、十九世纪抵达珠江口岸写生的外国画家 |
第三章 广州油画艺术的成熟与西出(1750——1900) |
第一节 广州本土油画艺术的兴起 |
1.1 广州油画艺术的开创者——史贝霖 |
1.2 关作霖与关氏家族 |
1.3 关乔昌(林呱)的艺术传承 |
1.4 现存有记载的贸易画家 |
第二节 近代广东油画的衰落与遗存 |
2.1 广州口岸油画的贸易与艺术成因 |
2.2 广州口岸油画的衰落与遗留 |
第四章 广东现代油画探索与自觉(1912——1949) |
第一节 李铁夫——留学西方学习油画第一人 |
1.1 关于李铁夫“年谱”的争议 |
1.2 李铁夫的海外求学经历 |
1.3 李铁夫归国后的生活 |
1.4 李铁夫的油画艺术 |
1.5 李铁夫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中应有的地位 |
第二节 赤社——中国南方第一个现代西洋美术的研究团体 |
2.1 赤社的历史 |
2.2 赤社的存在对广东油画发展的推动 |
2.3 赤社会员中最耀眼的几颗星 |
2.4 赤社的价值 |
第三节 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 |
3.1 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的创办 |
3.2 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的的存在对广东油画发展的意义 |
第四节 广东其它院校的油画举隅 |
4.1 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
4.2 国立广东大学 |
4.3 岭南大学 |
第五节 “人间画会”以及画家余本 |
5.1 “人间画会”一块置身香港的艺术飞地 |
5.2 余本——一位朴素的油画探索者 |
5.3 这一批油画家避居香港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四、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D]. 王鹏. 山东大学, 2020(02)
- [3]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清代外销画中的女性题材研究[D]. 林礼川.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西画东渐——钱纳利与外销画[J]. 蔡锐.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0(02)
- [6]清代宫廷油画肖像与宫廷工笔肖像的对比研究[D]. 曹凯凯.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D]. 李伟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D]. 岳杨.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9]广东珠三角地区近现代油画艺术研究[D]. 欧鸿君. 西安美术学院, 2019(10)
- [10]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