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子村:提升、巩固、延伸、辐射

墩子村:提升、巩固、延伸、辐射

一、墩子村:提高 巩固 延伸 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盐池县委宣传部[1](2020)在《奋发崛起正逢时 扬帆破浪启新程》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要应对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又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艰巨、使命重大。盐池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政府决策部署?

王凡[2](2020)在《生活圈理论下县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以铁岭县为例》文中指出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作为重点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对农村的发展提出“20字的总要求”,把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当前的重要任务。并且随着农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于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有了新的要求,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已经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需求,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的生活圈环境的举措成为各个政府迫切做的事情。目前我国尚未颁布针对于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配置的标准,一般按照“县-镇-行政村”的分级体系来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这种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分配方式没有考虑到村民实际差异性的需求,而使得现实中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率低下。因此文章从国家要求、村民未来需要和现状的问题出发,通过对铁岭县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的分析,结合生活圈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根据调查村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需求,分区分类的对铁岭县公共服务设施划定了不同的生活圈圈层,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探索了生活圈理论在铁岭县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应用,并对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标准提供了建议,具体分为三步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首先分析其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考虑生活圈理论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人口因素和规划因素三个方面对此研究;其次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公平、坚持规模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四条为原则出发,根据乡村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实际需求为依据来划定不同生活圈的服务半径,并且运用GIS软件以此来构建村庄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圈圈层范围,分析其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得到不同地区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覆盖情况;最后进行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结合国家、地方等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有关标准,考虑铁岭县村庄的现状实际情况,根据生活圈的理论和综合影响因素来对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分区分类的布局规划,得到村庄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布局,科学合理地引导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五类设施的配置标准。整体上,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的技术构建了县域层面上村庄生活圈的圈层范围,探索在时间和空间可达性上的乡村居民对于公共服务需求的模式,进一步细化了乡村生活圈理论在县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的应用,进而衔接技术与实际的操作,为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似地区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木艳娟[3](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李明[4](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级新区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国家政策实施、检验、革新的试验田。兰州新区作为西北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总体定位为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在快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兰州新区中心转移、重心下移的战略调整,对推动甘肃人口集聚与城镇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具有示范意义。同时,乡村社区作为未来农村地区最小的行政单元,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集约乡村用地的重要策略。在兰州新区构建无缝衔接的乡村社区体系,既能优化村庄布局体系,又能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形成基层社区改革的双赢局面。本文在总结兰州新区乡村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兰州新区村庄特征及分类进行解析,梳理了影响村庄发展的评价因子和指标体系,最终明确了兰州新区村庄分类定级体系和乡村社区体系。总结提炼村庄体系和乡村社区体系的构建方法、管控策略,并对兰州新区乡村社区发展提出动态引导措施,提出了乡村社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模式。旨在对乡村社区定义、村庄撤并方案、乡村社区体系构建、社区化建设模式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最终总结新区乡村社区的体系构建模式,推而广之。

龙娟[5](2017)在《社会治理视角下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研究 ——以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为例》文中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的,预示着我国政府不断适应新形势,将社会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完善,体现我们党在当前新形势下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农村社会治理像是社会治理的地基,也是社会治理的热难点多发环节。社会治理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政府负责制,实现社会协同,强调多元主体合作、社会自治、协商互动,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利益调处,增强公共产品的质量。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从而使得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就需要将农村与城市的各种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谋划。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让城乡政策对等略有侧重、产业布局共通互融,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改革成果,这就需要在农村打造一个能为农民提供多样化、内容丰富的生活公共服务的为农服务综合性组织。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生于农民、长于农村”并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至今老牌的合作组织,整个系统囊括了社会团体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参公管理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型的组织。计划经济时期在促进城乡商贸流通、物资供应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供销合作社开始出现体制不顺、服务功能削弱、社会地位下降,没有起到服务“三农”应有的作用。近几年,为了适应农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供销合作社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成为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一个特殊载体。当前,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供销合作社就需要发挥自身的组织、职能和网络优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合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从而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本文充分运用公共管理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访谈分析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在社会治理进程中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的建议。

张奋强[6](2017)在《先秦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环境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适宜的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处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重要节点,是西北地区最早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区,也是中亚内陆干旱区形成演化和西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自人类出现于黑河流域始,黑河中游一直是整个黑河流域最繁华的地段。经过2000多年的开发和利用,黑河中游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到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研究历史上黑河中游人类活动、气候、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当地环境,助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关黑河中游历史上环境变化的研究,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对黑河中游先秦和两汉时期的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进行了分析。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学术史回顾、论文所用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描述。第二章:黑河中游地区的自然与社会概况。主要叙述了黑河中游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情况和历史沿革。第三章:先秦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首先对黑河中游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类考古学文化和人类活动进行了介绍。自距今5000年至汉河西之战之前,黑河中游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先后有马家窑文化、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骟马文化以及沙井文化等。在这一时期末期,月氏人和匈奴人先后成为这一片区域的主人。其次总结了这一时期黑河中游的气候变化,自末次冰期结束至西汉河西之战前,气候有暖有冷,波动发展。最后研究了这一时期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环境变化深受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一时期已经出现土地荒漠化。第四章: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首先详细介绍了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历史沿革。其次总结了两汉时期气候的变化。东汉晚期之前,气候以暖干为主,东汉晚期以湿冷为主。最后研究了这一时期的环境变化。这一时期环境的变化仍以气候变化为主导,但是人类活动影响大大加强,促进了环境的变化。第五章:总结与启示。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研究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常玮[7](2016)在《明长城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长城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严密的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往关于明长城西北地区边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调查和历史地理等学科方面,多关注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防御设施的研究,缺乏针对作为明朝西北门户的四镇防御体系整体性和学科综合的全面研究。本文从建筑学的角度,并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等理论,系统梳理了明“九边”重镇之中的西北四镇长城的建置沿革、分布特征,总结其分布、选址、形制等建筑规律等特点;从历史的角度厘清西北四镇军事制度的发端、演化、完善等历史发展脉络,概括不同历史阶段的军事建制的主要特征,作为进行军事聚落深层次研究的基础。进而从军事聚落的空间地理分布入手,对西北四镇军事聚落进行研究,使用纵向及横向相结合的手法,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并绘制相应的军事聚落空间分布图,进而对四镇聚落选址、形制、层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之后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要素入手,将体系分为守御、烽传、交通、辅助等几个子系统进行研究,从而构建出一个系统而严密的网络化体系。最后,着重于聚落的防御性特征展开剖析,揭示了明西北四镇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结构,并引入圈层结构理论,提出本防区军事防御的圈层结构及多核结构;从西北四镇特有的三边总制制度入手,通过对三边总制对西北四镇军事格局的影响的分析,对其军事防御模式进行探析,提出了本防区在总制制度下的基本防御模式,为明长城“九边”军事防御体系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刘建军[8](2013)在《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明长城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军事管理层面的九边重镇与层级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层面的各级防御聚落与工程设施,是具有严密的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往关于甘肃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调查和历史地理等学科方面,多关注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防御设施的研究,缺乏对甘肃镇防御体系整体性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以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并结合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理论,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首先在梳理明“九边”军事制度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研究了甘肃镇的建置沿革、军事地位、镇城演变、防守范围等问题;其次,运用系统论中“整体性、层次性、结构功能性、环境相关性”的思想观点,对甘肃镇防御体系的外部环境、构成要素、聚落层级及整体结构进行逐一分析;再次,通过聚落考古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和GIS工具,对于甘肃镇防御体系中的长城本体、军事聚落、烽传系统、驿传(交通)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最后引入可达域概念,并利用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特征及作用的可达域,分别对甘肃镇防御体系构成要素之中的军事聚落、驿站、烽燧、敌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厘清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历史发展脉络;首次从整体角度对明西宁卫长城及军事聚落进行研究;通过绘制军堡空间分布图,揭示甘肃镇军事聚落整体结构特征;提出长城防御体系空间分析的新方法——可达域分析,为长城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视角。

王晖[9](2009)在《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最为严峻、最为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重大举措。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进行,这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旅游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农业旅游可以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农村地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的观念更新,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因此,探索如何发挥农业旅游的带动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模式案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解决山东省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推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首先对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发展农业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2.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础分析。搜集整理山东省近年来的相关资料,从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和新农村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3.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SWOT分析。主要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客观地评价了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态势以及有利因素和约束条件。4.根据山东省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结合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情况,研究、提出了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五种主要模式:房干模式、长岛模式、寿光模式、南山模式、朱家峪模式,并对五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一些有益启示。5.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研究。主要从科学合理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注重农民参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当地农民从中受益,使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本论文将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五种模式:房干模式、长岛模式、寿光模式、南山模式、朱家峪模式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提出了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体现了创新性,对于发展农业旅游,促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硕[10](2009)在《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文中指出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运而生,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退耕地涌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工造林模式与天然林配置模式差异性问题。若要使此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在人工生态恢复过程中,须根据不同地区植被适应性特点,采取近自然方式设计退耕还林还草地配置和管理技术。根据地带性和退耕模式的不同,本文选择具有比较完整退耕序列的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地区,它们依次代表了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将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过程和态势进行更深层地探讨,为人工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恢复技术模式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选取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的退耕还林还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地区植被的大量群落学调查,综合TWINSPAN、DCA、CCA、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林木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围绕环境梯度的变化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响应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植被分类、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种群生态位、群落多样性、种群空间格局、群落稳定性和植物蒸腾特性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草地植被演替态势:半流动沙地(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沙柳群落+沙打旺群落+沙竹巴锡藜群落随机或均匀分布)→半固定沙地(退耕5~10y)快速正向演替阶段(蓝刺头狗尾草群落+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群落集群分布)→固定沙地(退耕15~25y)趋于逆向植被演替(油蒿羊柴群落和柠条滨藜群落强集群分布)。植被演替的方向和植被群落组织结构水平的变化规律主要有以下4点:①整个群落水平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退化程度的降低,在半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演化过程中,退耕还草地的群落生态特性发展不稳定,退耕还草区的群落结构和组成还未达到顶级群落水平,群落生态特性波动较大。②油蒿种群在固定沙地(退耕25y)阶段已出现优于羊柴种群的生态特征,即羊柴种群开始出现萎蔫和枯死现象,密度下降,种群衰败,种群竞争性减弱。这预示下一个演替阶段油蒿种群将取代羊柴种群。③半固定沙地(退耕15y~20y)阶段是群落变化的敏感期,但退耕地整体群落植被是从沙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变化过程证明了退耕还草地整体朝正向演替发展的态势。④以沙柳、油蒿、小叶锦鸡儿、羊柴为代表的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研究反映出,就目前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退耕还草地水分条件而言,无法实现所选造林树种的最低保证需水量,这导致该地带的退耕还草地种群生长受到水分条件胁迫,群落植被变化易趋于逆向演替。(2)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垂穗披碱草群系呈集群型(退耕0~18y)快速正向演替→银露梅群落和匍匐栒子群落呈强集群型(退耕18y~27y)缓慢逆向演替→华北落叶松群落、中国沙棘灌木群落和青海云杉+白桦林群系呈均匀型或集群型(退耕27y~55y)平稳正向演替。以青海云杉群落及其与白桦、沙棘混交林群落为优势种群。退耕0~27y阶段,群落物种的数量和种数有较大波动,退耕45年后群落稳定。目前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区退耕还林地的水环境容量可以满足主要造林树种的耗水需求量,即该地区植被生长不受水环境条件制约,植被演替朝正向发展。(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退耕10y快速正向演替(伴有逆向演替特征)。演替特征在不同坡向变化明显:阳坡地由刺槐群落→油松丁香群落,半阳坡地由沙棘群落和虎榛子连翘群落→三裂绣线菊群落和黄刺玫群落,半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沙棘群落→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虎榛子连翘群落。以油松刺槐群落、黄刺玫群落和铁杆蒿羊胡子群落为优势种群,且各种群均以集群方式分布。其中,阳坡多样性变化最剧烈,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相近。演替发生最明显的坡位是坡度15°~30°的地段。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群落生态特征不稳定,不同坡向的退耕林地中的群落分布集中,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致使种间竞争加大,灌木和草本层对资源利用率高使人工林树种油松和刺槐大面积枯死衰败,造成群落稳定性差。同时封山育林的造林成分过于单一,物种多样性较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林木生长条件受到水分亏缺的制约,减缓了植被生长速度,降低了植被群落正向演替的速度。(4)从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植被演替过程看,北方主要退耕地植被演替态势有共性亦有异性,但总体发展趋势是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交错进行。相同点有两点,一是退耕初期即从物种有无到有的过程里,植被生态特征均称规模态势发展、物种多样性增长幅度大,也就是发生了正向演替。二是水环境容量不满足造林树种的林木需水量时,退耕地植被演替初期植被进行正向演替的速度慢、时间长。不同点有两点:①演替中期。退耕地植被演替发展过程并不都是延续前期发展态势,如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由于种间密度过大、土壤养分和水分竞争剧烈,导致种群衰退,造成了植被群落的暂时性逆向演替。②水环境容量与林木需水量适应性影响未来植被演替整体态势。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呈稳定正向发展,而另外两个地带的植被趋向逆向演替。根据3个地带主要退耕还林还草树种的耗水特性和当地水环境容量适应性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水环境容量与优势种需水量匹配,另外两个地带呈现不足状态。由此可知,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种问水资源竞争加剧,导致蒸腾耗水量大、耐寒性相对弱的物种枯死,形成暂时性地表裸露,造成演替序列逆向进行,该现象是水资源量与人工选择的造林树种或密度不匹配造成的。

二、墩子村:提高 巩固 延伸 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墩子村:提高 巩固 延伸 辐射(论文提纲范文)

(2)生活圈理论下县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以铁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自身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库的建立
        1.5.1 数据收集
        1.5.2 数据库建立
2 相关理论与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活圈
        2.1.2 公共服务设施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2.2.2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2.3 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2.3.1 国外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
        2.3.2 国内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与实践
        2.3.3 小结
    2.4 国内外生活圈理论相关研究
        2.4.1 生活圈的核心理念
        2.4.2 生活圈的层次划分
        2.4.3 生活圈的理论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3.1 铁岭县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人口条件
    3.2 铁岭县村庄发展概况
        3.2.1 人口概况
        3.2.2 经济水平
        3.2.3 空间分布特征
        3.2.4 综合发展评价
    3.3 县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3.3.1 教育设施现状分析
        3.3.2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分析
        3.3.3 文化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3.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分析
        3.3.5 休闲娱乐设施现状分析
    3.4 铁岭县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
        3.4.1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综合评价
        3.4.2 村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问题总结
        3.4.3 村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生活圈理论下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圈层划分
    4.1 村民出行意愿与需求调查
        4.1.1 需求意愿调查
        4.1.2 出行意愿调查
    4.2 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影响因素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口因素
        4.2.3 规划因素
    4.3 生活圈服务人口预测
        4.3.1 县域总人口预测
        4.3.2 乡镇规模人口预测
        4.3.3 村庄规模人口预测
    4.4 生活圈县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圈层的划分
        4.4.1 教育生活圈的划分
        4.4.2 医疗生活圈的划分
        4.4.3 文体生活圈的划分
        4.4.4 社会福利生活圈的划分
        4.4.5 休闲娱乐生活圈的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铁岭县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思路
    5.3 规划引导
        5.3.1 当前相关标准对县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要求解析
        5.3.2 铁岭县不同生活圈应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调整
        5.3.3 铁岭县各级生活圈应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引导
    5.4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5.4.1 村庄发展类型分类
        5.4.2 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5.4.3 医疗设施布局规划
        5.4.4 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
        5.4.5 文体及休闲娱乐设施布局规划
        5.4.6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布局规划
    5.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与建议
        5.5.1 保证居民公共参与
        5.5.2 重建公服管理体系
        5.5.3 完善建设资金保障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铁岭县各个数据整理表格
    附录1 铁岭县各乡镇行政村统计表
    附录2 铁岭县教育设施现状数据表
    附录3 铁岭县2025年、2035年各村庄居民点的人口规模预测
附录B 调查问卷和调研照片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一、族称和分布
        二、族群关系
        三、宗教及其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一、线路指南
        二、丽江史地注释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一、词法
        二、句法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一、外貌及服饰
        二、其它风俗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致谢

(4)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起源
        1.1.1 乡村振兴的时代需要
        1.1.2 国家级新区的使命担当
        1.1.3 兰州新区乡村发展瓶颈
        1.1.4 乡村社区建设恰逢其时
        1.1.5 乡村社区发展新态势
    1.2 乡村社区内涵解析与界定
        1.2.1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1.2.2 村庄与社区的关系
    1.3 国内外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1.3.2 台湾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1.3.3 大陆地区对乡村社区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3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兰州新区乡村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新区与乡村建设进展
        2.1.1 乡村建设开始大步推进
        2.1.2 乡村建设新困难
    2.2 村镇空间布局与土地资源
        2.2.1 村镇空间布局
        2.2.2 村庄用地统计
    2.3 人口空间分布
        2.3.1 现状人口概况
        2.3.2 人口空间分布
    2.4 村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2.4.1 整体经济发展
        2.4.2 村庄经济发展
        2.4.3 村镇产业体系
    2.5 村庄设施基础
        2.5.1 乡村基础设施
        2.5.2 乡村公服设施
        2.5.3 乡村交通设施
    2.6 乡村社区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2.6.1 村庄无分类定级
        2.6.2 村庄用地缺乏管控
        2.6.3 乡村建设思路不明确
    2.7 本章小结
3.兰州新区村庄特征与分类定级解析
    3.1 新区村庄特征
        3.1.1 新区建设的新要求
        3.1.2 村镇空间分布特征
        3.1.3 村庄用地特征
        3.1.4 村庄人口特征
        3.1.5 村庄劳动力转移特征
        3.1.6 乡村与城市产业融合
        3.1.7 乡村与城市道路交通衔接
    3.2 村庄分类背景和依据
        3.2.1 村庄分类的特殊背景
        3.2.2 村庄分类依据
    3.3 村庄分类方法
        3.3.1 村庄分类影响因子
        3.3.2 村庄分类评价方法
    3.4 村庄分类与要求
        3.4.1 村庄分类要求
        3.4.2 新区村庄分类
    3.5 本章小结
4.兰州新区村庄分类引导
    4.1 村庄撤并思路
        4.1.1 村庄撤并方案
        4.1.2 撤销村庄引导
        4.1.3 保留村庄引导
    4.2 保留村分类引导
        4.2.1 村庄资源要素分类体系
        4.2.2 村庄规模要素分类体系
    4.3 本章小结
5.乡村社区体系构建与土地管控研究
    5.1 村庄分类定级的乡村社区体系构建方法
        5.1.1 明确社区分类体系
        5.1.2 乡村社区体系落实策略
        5.1.3 村庄用地管控思路
        5.1.4 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配置原则
    5.2 乡村社区建设思路
        5.2.1 特色化经营的乡村社区建设模式
        5.2.2 乡村社区经营与治理
    5.3 本章小结
6.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与管控方案
    6.1 乡村社区体系构建
        6.1.1 社区体系划分
        6.1.2 乡村社区分类
        6.1.3 社区治理模式建议
    6.2 乡村社区建设模式
        6.2.1 乡村社区建设模式选择
        6.2.2 主题社区模式应用
        6.2.3 代表性乡村社区整治
        6.2.4 新区村庄整治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兰州新区乡村现状梳理
        7.1.2 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
        7.1.3 乡村社区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
    7.4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获奖项目
附录

(5)社会治理视角下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研究 ——以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社会治理
        二、农村综合服务
        三、供销合作社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农村社会治理现状
    第一节 我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历程
        一、探索发展阶段(1938 年一1957年)
        二、艰难发展阶段(1958 年一1983年)
        三、恢复改革阶段(1984 年—2001 年)
        四、深化改革阶段(2002 年—2016 年)
    第二节 农村社会治理现状
        一、基层政府行政权力过度管制化
        二、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缺位
        三、农民主体参与积极性不足
        四、维权渠道不畅加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
第三章 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具体实践
    第一节 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组织架构
    第二节 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现状
        一、进行网点提升改造,探索开展农村综合服务
        二、巩固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三、积极引导创办合作社团组织,促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四、实施信息化改造,开展电商助力农村综合服务
第四章 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办社服务理念虚化
        二、综合服务实力较弱
        三、扶持配套不到位
        四、管理主体职能交叉
    第二节 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外职能定位模糊
        二、服务机制不规范
        三、法律保障不完善
        四、供销社自身意识偏差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关于合作社开展综合服务的经验
        一、欧洲合作社的发展及借鉴
        二、亚洲主要国家的发展及借鉴
    第二节 国内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的经验借鉴
        一、山东省开展农村社区服务的经验
        二、江苏省为农服务社的经验
第六章 供销合作社提升农村综合服务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坚持合作制原则和服务三农宗旨,明确职能定位
        一、发挥合作社的特性,让利与农
        二、发挥行业优势,服务农民
        三、分类转变职能定位,服务农村
    第二节 巩固拓展农村综合性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围绕农民增收致富,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
        三、围绕农村生活改善,提升综合服务实力
    第三节 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
        一、构建县级以上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
        二、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改造提升
        三、逐步理顺社属关系
    第四节 积极加大政策支持
        一、强化政策支持
        二、建立部门协作互动
        三、加大资金扶持
        四、加快立法进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6)先秦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环境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研究
        一 关于史前时期的研究
        二 关于两汉时期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黑河中游地区的自然与社会概况
    第一节 黑河及其黑河中游的自然概况
    第二节 黑河中游的社会概况
        一 人口和民族
        二 三大产业
    第三节 历史沿革
        一 汉代以前的黑河中游地区
        二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三 魏晋北朝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四 隋唐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五 西夏元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六 明清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第三章 先秦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第一节 先秦时期黑河中游的人类遗存
        一 马家窑文化
        二 西城驿文化
        三 四坝文化
        四 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
        五 匈奴在河西走廊的活动
    第二节 先秦黑河中游的自然环境状况
        一 人类出现以前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二 距今5000年-距今4000年
        三 距今 4000-距今3500年
        四 距今3500年-前121年
    第三节 先秦时期黑河中游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第一节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一 两汉时期的自然环境状况
        二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垦殖绿洲的发展
        三 两汉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四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启示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对今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1 黑河中游新石器时期遗存表
附表2 黑河中游两汉时期遗存表

(7)明长城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明代“九边”概念界定
        1.1.2 明代“西北四镇”防区界定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1.2.2 西北四镇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以史料为依托,以借鉴为基础,发现问题
        1.3.2.2 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1.4 选题缘起与论文创新
        1.4.1 选题缘起
        1.4.2 论文创新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西北四镇长城发展述略
    2.1 明西北四镇建置背景
        2.1.1 自然环境及地势特征
        2.1.2 军事背景
    2.2 明代西北四镇建置时间
        2.2.1 宁夏镇
        2.2.2 甘肃镇
        2.2.3 延绥镇
        2.2.4 固原镇
    2.3 明代西北四镇长城修筑研究
        2.3.1 长城修筑阶段发展进程
        2.3.2 长城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西北四镇军事制度研究
    3.1 明代九边军事管理制度演变
        3.1.1 制度初建阶段
        3.1.2 成熟完善阶段
        3.1.3 后期演变阶段
    3.2 明代陕西三边总制管理体系
        3.2.1 陕西三边总制创设的原因
        3.2.2 三边总制管理体系的形成
        3.2.3 三边总制的管理职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研究
    4.1 明代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空间地理分布研究
        4.1.1 四镇军事聚落地理分布概况
        4.1.2 四镇军事聚落时空分布规律
        4.1.3 军事聚落选址
    4.2 明代西北四镇的军事聚落层级研究
        4.2.1 镇城
        4.2.2 卫城
        4.2.3 所城
        4.2.4 路城
        4.2.5 堡城
    4.3 明代西北四镇分路守御体系
        4.3.1 宁夏镇
        4.3.2 甘肃镇
        4.3.3 延绥镇
        4.3.4 固原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西北四镇军事聚落防御性分析
    5.1 明代西北四镇军事防御体系构成要素
        5.1.1 长城本体
        5.1.2 军事防御性聚落
        5.1.3 交通驿递系统
        5.1.4 烽传讯息系统
    5.2 明代西北四镇军事聚落防御性的空间结构
        5.2.1 军事防御空间的圈层结构及多核结构
        5.2.2 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网状防御结构
    5.3 总督制度下的四镇军事防御模式探析
        5.3.1 总督制度对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的影响
        5.3.2 西北四镇的联防协守机制
        5.3.3 西北四镇防区基本防御模式探析
    5.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明朝九边界定
        1.1.2 甘肃镇管辖范围界定
        1.1.3 (明)长城防御体系的概念界定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长城资源考察与研究
        1.2.2 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1.2.3 明甘肃镇相关研究
        1.2.4 基于 GIS 技术的(聚落)空间分析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1.4 选题意义与论文创新
        1.4.1 选题意义
        1.4.2 论文创新
第二章 明“九边”军镇制度与甘肃镇建置研究
    2.1 明“九边”军事制度演变
        2.1.1 洪武年间——初步建构
        2.1.2 永乐至嘉靖年间——发展成熟
        2.1.3 嘉靖以后——后期演变
    2.2 甘肃镇建制研究
        2.2.1 甘肃镇建置过程
        2.2.2 甘肃镇军事地位辨析
        2.2.3 甘肃镇镇城(治所)的演变
        2.2.4 甘肃镇防守范围的演变
第三章 甘肃镇防御体系的系统性分析
    3.1 基于系统论的长城防御体研究策略
        3.1.1 系统论的定义与特征
        3.1.2 系统论的引入及研究策略
    3.2 甘肃镇防御体系外部环境
        3.2.1 自然环境
        3.2.2 社会环境
    3.3 甘肃镇防御体系构成要素
        3.3.1 长城本体
        3.3.2 军事聚落
        3.3.3 交通(驿传)子系统
        3.3.4 讯息(烽传)子系统
    3.4 甘肃镇军事制度与聚落层级
        3.4.1 军事管理制度下的聚落层级
        3.4.2 军事聚落的层级
    3.5 甘肃镇防御体系的整体结构
        3.5.1 长城本体的空间分布
        3.5.2 军事聚落的空间结构
        3.5.3 交通(驿传)道路的空间分布
        3.5.4 讯息(烽传)线路的空间分布
        3.5.5 独处一隅的西宁卫长城及军事聚落研究
第四章 甘肃镇防御体系外部环境分析
    4.1 GIS 技术的引入及研究方法
        4.1.1 GIS 技术及引入意义
        4.1.2 长城防御体系空间数据库的采集与组织
        4.1.3 基于 GIS 的长城防御体系空间分析方法
    4.2 长城本体与环境的关系
        4.2.1 自然因素分析
        4.2.2 社会因素分析
    4.3 军事聚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3.1 自然因素分析
        4.3.2 社会因素分析
    4.4 交通(驿传)系统、讯息(烽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4.1 自然因素分析
        4.4.2 社会因素分析
第五章 基于可达域分析的甘肃镇防御体系空间研究
    5.1 可达域相关研究
        5.1.1 可达域相关定义
        5.1.2 可达域的表现形式、特性、作用、空间尺度
        5.1.3 可达域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5.2 基于兵马可达的军堡、驿站空间布局研究
        5.2.1 军堡的作用和应援机制
        5.2.2 军堡可达域分析
        5.2.3 军堡与长城之间可达域分析
        5.2.4 驿站可达域分析
    5.3 基于视域可达的烽传空间布局分析
        5.3.1 烽燧传递方式
        5.3.2 基于视域可达的烽燧布局分析
    5.4 基于武器可达的敌台(墩台)空间布局分析
        5.4.1 明代火器的发展
        5.4.2 敌台形制及防守方式
        5.4.3 基于武器可达的敌台布局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旅游
        1.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3 关于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2.1.1 发展农业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2.1.2 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 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内涵
    2.3 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2.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产业融合理论
        2.3.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
        2.3.4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3.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础分析
    3.1 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
    3.2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
        3.2.1 农业旅游资源分类
        3.2.2 农业旅游资源的特点
    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
        3.3.1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壮大
        3.3.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3.3.3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3.3.4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4.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 SWOT 分析
    4.1 竞争优势
        4.1.1 区位条件优越
        4.1.2 环境优势明显
        4.1.3 资源基础丰厚
        4.1.4 客源市场广大
    4.2 存在劣势
        4.2.1 农民开发管理能力较低
        4.2.2 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4.2.3 当地农民参与程度较低
        4.2.4 旅游产品开发单一趋同
    4.3 发展机遇
        4.3.1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视
        4.3.2 新农村百强典范村为农业旅游增色
        4.3.3 休闲观念的转变和节假日的增加
        4.3.4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4 面临挑战
        4.4.1 农民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4.4.2 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
        4.4.3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4.4.4 农村地区各自为政,缺乏协作
5.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5.1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主要模式案例分析
        5.1.1 房干模式
        5.1.2 长岛模式
        5.1.3 寿光模式
        5.1.4 南山模式
        5.1.5 朱家峪模式
    5.2 几点启示
        5.2.1 模式多样化,实现因地制宜
        5.2.2 制度创新,实现借旅拓农
        5.2.3 积极参与,实现增收致富
        5.2.4 农旅互动,实现农游合一
        5.2.5 缩小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6. 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
    6.1 坚持统筹规划,把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6.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6.3 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参与能力
    6.4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育新型农民
    6.5 树立新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6.6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提出以及背景
    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理论基础
        1.2.1 植被演替研究背景及状况
        1.2.2 生态恢复研究内容
        1.2.3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概述
    2.2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2.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
        2.2.4 水文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2.8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2.3.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3.2 地质地貌
        2.3.3 气候
        2.3.4 水文
        2.3.5 土壤
        2.3.6 植被
        2.3.7 社会经济状况
        2.3.8 土地利用现状
        2.3.9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2.4.1 地理位置及行政归属
        2.4.2 地形和地质
        2.4.3 气候
        2.4.4 土壤
        2.4.5 植被
        2.4.6 社会经济状况
        2.4.7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样地、样方调查
    3.2 土壤调查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1 重要值计算方法
        3.3.2 物种多样性指数
    3.4 相似性系数的测定
    3.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3.6 生态位计算方法
        3.6.1 生态位宽度
        3.6.2 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
    3.7 植被分类方法
    3.8 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
        3.8.1 植物频度法
        3.8.2 群落变异性
    3.9 主要造林树种生态需水供求关系
    3.10 试验地布设
        3.10.1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3.10.2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3.10.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4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牧区植被演替
    4.1 沙区地类划分
        4.1.1 划分依据
        4.1.2 沙区划分结果与分析
    4.2 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关系
        4.2.1 植被组成
        4.2.2 植被分类排序
        4.2.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沙区退耕地植被演替序列
        4.3.1 物种消长及优势度分析
        4.3.2 群落层次和生活型结构变化规律
        4.3.3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变化
        4.3.4 相似性和相异性系数
        4.3.5 退耕过程中主要种群格局的变化
        4.3.6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变化
    4.4 群落稳定性
        4.4.1 植物频度法
        4.4.2 群落变异性
    4.5 沙区退耕地主要灌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4.5.1 鄂尔多斯试验地林分情况
        4.5.2 沙区降水资源状况
        4.5.3 沙区主要灌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4.5.4 沙区灌木水环境容量
    4.6 小结
5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5.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5.1.1 植被组成
        5.1.2 植被分类排序
        5.1.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 物种多样性分析
        5.2.1 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2 不同土地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3 不同退耕年限青海云杉群落多样性
    5.3 退耕林地种群空间格局
    5.4 生态位分析
        5.4.1 资源梯度的划分
        5.4.2 物种生态位宽度
        5.4.3 种群生态位重叠
    5.5 群落稳定性
        5.5.1 群落植被频度分析
        5.5.2 群落变异性
    5.6 高寒半湿润区造林树种生态需水适应性
        5.6.1 大通试验地林分情况
        5.6.2 高寒退耕还林区降水资源状况
        5.6.3 高寒退耕地林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5.6.4 高寒退耕还林区林木水分环境容量
    5.7 小结
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6.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6.1.1 植被组成
        6.1.2 植被分类排序
        6.1.3 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2 植被演替10年中群落变化
        6.2.1
        6.2.2 群落多样性
        6.2.3 种群空间格局变化
        6.2.4 物种生态位分析
        6.2.5 群落稳定性
    6.3 丘陵沟壑退耕还林区林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6.3.1 方山试验地林分情况
        6.3.2 研究地区的降水资源状况
        6.3.3 干旱丘陵沟壑区林木蒸腾量与生态需水量
        6.3.4 干旱丘陵沟壑区水分环境容量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墩子村:提高 巩固 延伸 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 [1]奋发崛起正逢时 扬帆破浪启新程[N]. 盐池县委宣传部. 吴忠日报, 2020
  • [2]生活圈理论下县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以铁岭县为例[D]. 王凡.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乡村社区体系构建初探[D]. 李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社会治理视角下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研究 ——以曲靖市麒麟区供销合作社为例[D]. 龙娟.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6]先秦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环境状况研究[D]. 张奋强. 兰州大学, 2017(02)
  • [7]明长城西北四镇军事聚落研究[D]. 常玮. 天津大学, 2016(07)
  • [8]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D]. 刘建军. 天津大学, 2013(12)
  • [9]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D]. 王晖.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10]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D]. 刘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墩子村:提升、巩固、延伸、辐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