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米雅竹[1](2021)在《花青素缓解Cd胁迫下水稻叶片氧化损伤及抑制籽粒Cd累积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是目前农田土壤存在的最普遍且毒性较大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对Cd具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Cd离子的存在对水稻造成毒害的同时会刺激水稻自身的Cd耐受机制。水稻籽粒Cd含量超标会影响农作物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近些年叶面阻控剂被广泛用于降低农产品Cd污染。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减轻重金属毒害的主要色素物质。目前,利用叶面喷施花青素技术缓解水稻Cd毒害及降低籽粒Cd累积的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试验、水稻苗期和全生育期盆栽试验以及田间验证试验,探究了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生长、色素含量、抗氧化系统、非蛋白硫醇(NPT)、植物螯合素(PCs)及水稻不同部位Cd吸收转运和亚细胞分布的影响,阐明Cd胁迫下水稻体内花青素与不同部位Cd含量以及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叶片喷施蓝莓花青素技术可以在低Cd污染水稻田使用,在抑制籽粒Cd累积的同时实现安全生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Cd未污染水稻土和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某铅锌矿周边Cd污染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Cd胁迫对五个水稻品种生长、色素含量以及Cd吸收转运的影响研究表明:有色稻(超优30、井岗红谷和紫叶血糯)叶片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稻(镇稻18、深两优870)。与Cd未污染土壤处理组相比,矿区土壤Cd胁迫下常规稻体内花青素含量增幅显着高于有色稻。Cd胁迫下,常规稻籽粒Cd含量均高于0.2 mg/kg,超出中国水稻籽粒Cd含量国家标准;有色稻籽粒Cd含量均属于安全生产范围。水稻根部Cd含量与花青素含量无显着相关性,茎叶和籽粒Cd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2)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蓝莓花青素对四种自由基(DPPH、ABTS+、O2-、·O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选用铅锌矿周边Cd污染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苗期叶片抗氧化系统、非蛋白硫醇(NPT)以及植物螯合素(PCs)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单一Cd胁迫相比,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显着降低镇稻18和深两优870苗期叶片中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并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SH、ASA)活性以及NPT和PCs的含量。水稻叶片亚细胞扫描电镜图表明,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可有效缓解细胞膜和细胞器Cd氧化损伤,促进水稻生长。同一浓度Cd胁迫下,深两优870抗Cd氧化能力强于镇稻18。(3)选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Cd未污染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外源1.0 mg/kg和10.0 mg/kg土壤Cd胁迫下,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深两优870吸收Cd的螯合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浓度Cd胁迫下,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均能有效促进深两优870生长,降低Cd由茎叶向籽粒的转运,抑制水稻籽粒Cd累积。其中,在1.0 mg/kg Cd胁迫下,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后Cd由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提升8.11%,Cd由茎叶向籽粒的的转运系数下降48.83%。叶面喷施7.5、10.0和12.5 g/L蓝莓花青素后,深两优870籽粒Cd含量均低于0.2 mg/kg,符合中国水稻籽粒Cd含量国家标准。深两优870叶片中Cd的亚细胞分布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表明,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后深两优870体内花青素及多糖、木质素、羧酸、蛋白质、核酸等化合物可能通过与Cd形成螯合物,将Cd隔离固定于细胞壁和细胞器中,降低籽粒中Cd含量。(4)选用嘉华1号、镇稻18和深两优870作为供试水稻,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某铅锌矿周边Cd污染水稻田开展田间验证试验。研究表明:3种水分管理条件下施用木炭和磷酸二铵,土壤p H值逐渐趋于中性,土壤Eh值均呈下降趋势,并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以及嘉华1号体内Cd含量。其中,全生育期淹水配施15.00 g/m2磷酸二铵处理组效果最好。与常规灌溉和湿润灌溉相比,全生育期淹水对嘉华1号的增高促产效果最好,水稻产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叶面喷施7.5 g/L和10.0 g/L蓝莓花青素均能有效促进镇稻18和深两优870生长;同时,降低Cd由茎叶向籽粒的转运,籽粒Cd含量均低于0.2 mg/kg。水稻籽粒Cd含量与叶片中花青素含量及水稻产量呈显着负相关性,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后深两优870显着增产5.24%。蓝莓花青素可作为一种叶面阻控剂应用于该地区Cd污染水稻田,选用深两优870水稻品种可以实现安全高产。
刘丹飞[2](2021)在《花青素智能比色膜的制备及其在新鲜度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用于食品质量监测的智能包装技术主要有指示剂、数据载体装置以及传感器等。根据食品新鲜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特征气体与指示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响应可以判断食品的状态,并实时评价包装食品的质量或新鲜度。本文以紫甘蓝中花青素为pH响应染料,并以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为基质制备比色膜,用于猪肉及虾新鲜度的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溶剂法来提取紫甘蓝花青素。通过单因素提取实验结果,选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通过对正交实验结果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参数,即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剂为醋酸/60%乙醇水溶液(pH=2.8-3.0)时,提取效果最佳。之后对紫甘蓝花青素进行测试和表征,发现紫甘蓝花青素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最大吸收峰、吸光度以及颜色会发生变化,为其在食品新鲜度检测上的应用奠定基础。(2)不同基质比色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以聚乙烯醇、壳聚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基质,并添加紫甘蓝花青素制备了聚乙烯醇/壳聚糖膜(CP)、聚乙烯醇/淀粉膜(SP)、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膜(CMP)、聚乙烯醇/壳聚糖膜/紫甘蓝花青素膜(CPA)、聚乙烯醇/淀粉/紫甘蓝花青素膜(SPA)、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紫甘蓝花青素膜(CMPA)。通过对智能比色膜的外观颜色、物理性能、智能指示效果、微观结构和红外光谱等进行测试表征,发现CMPA膜在不同pH溶液和氨气中的颜色响应最灵敏,颜色稳定性好,而机械性能的差异可以通过添加增塑剂来改善,因此选用CMPA膜作为猪肉和虾的新鲜度检测。(3)比色膜用于猪肉及虾新鲜度的检测的研究。通过以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基质,加入不同量的紫甘蓝色素制备了CMPA-20、CMPA-40、CMPA-60比色膜。将不同比色膜用于猪肉和虾的新鲜度检测,通过测定猪肉和虾在24 h内的TVB-N值、pH值与比色膜的颜色变化的关系来评价其新鲜度检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紫甘蓝花青素含量的CMPA膜在猪肉和虾新鲜度检测过程中都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变化。同时通过对各比色膜在新鲜度检测应用中的色差值ΔE*和猪肉与虾的TVB-N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CMPA-20比色膜的颜色变化与TVB-N值相关性好,且颜色响应更迅速和效果明显。(4)比色膜和猪肉质量的动力学研究。在猪肉新鲜度检测应用过程中分别以猪肉的TVB-N值为质量因子、比色膜的色差值为响应参数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分析,通过Arrhenius方程分析计算可得到猪肉和比色膜的活化能分别为66.34 kJ/mol和55.31 kJ/mol,由于两者的活化能差值小于25 kJ/mol及色差值变化时间与猪肉的保质期相接近,因此该比色膜能够用于猪肉新鲜度的检测。
郑辉,蒋昊天,王荔萱,刘勇,王维婷,李丹,李立[3](2020)在《花青素/姜黄素智能标签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制备基于红甘蓝花青素和姜黄素混合色素的智能指示标签,应用于猪肉的新鲜度指示,并对指示标签的新鲜度指示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红甘蓝花青素和姜黄素按照体积比为2︰1混合作为新鲜度指示剂,以卡拉胶为成膜基质,研究其针对环境pH值变化的响应性;以猪肉为研究对象进行室温(25℃)和冷藏环境(4℃)下的保存实验,研究其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变化与变色的关系,评价智能指示标签的效果。结果在猪肉的保存实验中,随着猪肉TVB-N值的升高,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的指示标签都相应地产生3个不同的颜色变化,其中当TVB-N值小于0.15 g/kg时,指示标签呈绿色;当TVB-N值在0.15~0.20 g/kg之间时,指示标签开始由绿色向黄色转变;当TVB-N值大于0.20 g/kg时,指示标签完全呈黄色。指示标签的变色与理化指标相匹配。结论红甘蓝花青素/姜黄素智能指示标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具有随TVB-N值变化而发生变色的能力,具有应用于猪肉新鲜度检测的潜力。
廖伟[4](2018)在《基于罗非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的花色苷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罗非鱼是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其产品通常以冷冻鱼片的方式加工出口,这种加工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鱼皮等,如何提升这些副产物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罗非鱼皮中富含胶原蛋白,可制成优质的明胶从而提高其附加值。此外,利用明胶开发可再生、可降解的食品包装膜也是提升附加值的有效手段。活性智能包装技术自出现以来,在延长食品保质期、监测食品质量及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渐成为当今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首先调控制备了不同品质的明胶,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随后基于罗非鱼皮明胶理化性质采用不同凝冻强度的明胶,利用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改性制备明胶薄膜并优化,最后以花色苷色素提取物为功能性成分,结合上述优化的成膜方法,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功能的花色苷-明胶活性智能包装膜,并评价了薄膜的基本性能和与不同酸、碱性介质接触后的颜色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提取温度(45、60和75 ℃)和pH(3和5)所获罗非鱼明胶的理化功能性质。不同提取条件所获明胶提取率为11.67%~41.91%(干重),亚氨酸含量为190~199/1000残基;SDS-PAGE图谱显示:提取温度为45 ℃时所获明胶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分布(>100 kDa),随着提取温度升高或pH的降低所获明胶的α-链和交联组分的谱带色度逐渐降低,这说明高温或较酸的提取环境造成了明胶分子量的下降;所获6种明胶凝冻强度值为127.7~382.3 g,分子量高的明胶对应的凝胶凝冻强度更高;所有的提取条件下获得的TSG水溶液均能在4 ℃下形成凝胶,但仅存在45 ℃/pH3和45℃/pH5提取条件下获得的TSG能在室温下形成凝胶;流变性结果显示不同条件获得的明胶的凝胶温度和融化温度分别为17.64~25.08 ℃和24.76~31.29 ℃;此外,同一提取温度下,提取液pH值为5时获得的明胶的乳化能力显着高于pH值为3时的明胶。2.不同凝冻强度(Bloom)的明胶和TGase的添加对明胶膜基本性能的影响。采用Bloom值280g的明胶制膜时,TGase添加量为0.5%(w/w)时拉伸强度可达15.3 Mpa;Bloom值越高对应的明胶膜在20=7.5°处的X衍射峰强度越高;与Bloom值245和160 g的明胶制得的薄膜相比,Bloom值为280 g制得的明胶膜具有较低的水分含量和水蒸气透过率,且对应最高的拉伸强度,但断裂伸长率低于245 gBloom值制备的明胶膜;不同Bloom值明胶制得的薄膜在水溶液中均完全溶解。经TGase改性后,不同Bloom值制得的明胶膜水溶性均显着下降(低至33.8%),且2θ = 7.5°处对应的X衍射峰也随之下降,但机械性能有所提升,特别是Bloom值280g明胶膜的拉伸强度高于其它膜样品。3.花色苷-明胶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和特性研究。在pH3、7和11条件下制备的红甘蓝(GL-RC),黑葡萄皮(GL-BP)和紫薯-花色苷明胶复合膜(GL-PP)均较薄且质感均匀;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花色苷-明胶复合膜呈色均不同,其中不同pH制得的GL-RC和GL-BP差异显着(⊿E值较大)。pH 3和pH 7条件下制备的三种复合膜与酸、碱性气体、液体接触后均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其中中性条件下制备的GL-BP颜色变化最为显着,而碱性条件下制备的薄膜颜色变化并不明显;此外,仅存在pH 7条件下制备的GL-RC和GL-BP与半固体介质接触有一定的颜色变化。与对照明胶膜(GL)相比,三种花色苷复合膜的厚度和水蒸气透过率均有所提高,其中GL-RC和GL-BP水分含量略有下降,而GL-PP无显着变化;与酸性pH条件下制的复合膜相比,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制得的花色苷复合膜显示出更优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其中在pH 7条件下制得的GL-RC水溶性为25.3%,拉伸强度为20.7 Mpa。花色苷的添加还赋予了复合膜较优的抗氧化活性,但并没有发现赋予其抗菌活性,其中pH 3条件下制备的GL-BP的DPPH清除率可达87.4%,且清除能力在48 h内基本保持不变。
闻月冰,邹宇,胡立明,田密霞[5](2014)在《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紫甘蓝为试材,对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及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30%乙醇溶液提取剂,液固比25∶1mL/g,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紫甘蓝色素提取液的最大色价为8.4U/mL。高温和光照会降低紫甘蓝色素的稳定性,金属离子Cu2+、Fe2+、Fe3+可使其变色;紫甘蓝色素在葡萄糖、蔗糖、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溶液中比较稳定,而柠檬酸对其有增色作用。
杨东霞,冷春玲[6](2012)在《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文中提出以紫甘蓝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保藏、冷藏保藏和冷冻保藏的前处理并在酸性条件下结合超声波的方法提取紫甘蓝色素。对不同前处理的色素进行针对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防腐剂浓度、不同蔗糖浓度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样品随pH的升高颜色变化较为明显,在弱酸性至中性的范围内较稳定;随温度升高三种样品颜色无明显变化,热稳定性较好;随苯甲酸钠含量的增加,三种样品颜色由粉色逐渐变为淡紫色,在苯甲酸钠含量从0.05%~0.2%范围色素较稳定;蔗糖对三种色素样品的颜色无明显影响,稳定性也无明显变化。三种前处理的色素样品稳定性变化趋势大致相似,说明针对提取紫甘蓝色素而言,不同贮藏条件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杜淑霞,贝惠玲,徐丽[7](2010)在《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紫甘蓝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色素的主要成分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液固比12∶1、40℃提取1.5h。紫甘蓝中花色苷类色素的主要成分中天竺葵素类色素含量较高,飞燕草素类色素含量较少。薄层层析可将色素分离为红色和蓝色部分,Rf值分别为0.77和0.83。紫甘蓝色素在60℃以上以及氧化剂、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不稳定,而苯甲酸钠和氯化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吴欢欢[8](2010)在《红甘蓝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红甘蓝为原料,对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时间90 m in、料液比为1∶20的提取条件下,红甘蓝色素提取率高达99.5%;光、热对红甘蓝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红甘蓝色素的热降解遵循一级反应的动力学规律,98℃下半衰期为8.74 h。
王金亭[9](2010)在《甘蓝红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蓝红色素是从紫甘蓝叶片中提取的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类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参考国内外最近5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甘蓝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应用情况,对甘蓝红色素的综合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紫光,张永忠,刘妍妍,王超[10](2009)在《超声辅助提取红甘蓝色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新鲜的红甘蓝(东农-8D50)为原料,采用乙酸水溶液提取红甘蓝色素。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红甘蓝色素的实验条件。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70W的超声功率下,当超声时间为50min、超声温度为40℃、乙酸浓度为25%、料液比为1∶4(g/mL)时,提取率为1·62mg/g,粗产品中红甘蓝色素含量为10·3%。
二、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花青素缓解Cd胁迫下水稻叶片氧化损伤及抑制籽粒Cd累积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田生态系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1.1 水稻田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1.1.2 水稻田土壤Cd污染 |
1.1.3 土壤Cd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1.4 水稻籽粒Cd污染现状 |
1.2 水稻Cd胁迫耐受机制及降低籽粒Cd含量方法 |
1.2.1 水稻Cd毒害机制 |
1.2.2 水稻Cd耐受机制 |
1.2.3 降低籽粒Cd含量方法 |
1.3 花青素在植物抗逆方面的应用 |
1.3.1 花青素类型及特点 |
1.3.2 花青素分离纯化方法及主要功能研究 |
1.3.3 花青素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
1.3.4 花青素在植物体抗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Cd胁迫下水稻体内色素分泌及Cd累积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 |
2.2.2 供试土壤 |
2.2.3 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设计 |
2.2.4 水稻样品采集 |
2.2.5 水稻组织Cd含量及Cd富集转运系数的测定 |
2.2.6 水稻叶片色素含量测定 |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d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穗长、株高、生物量的影响 |
2.3.2 Cd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3 Cd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组织Cd含量及富集转运的影响 |
2.3.4 不同品种水稻组织Cd含量与叶片中花青素含量相关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青素对Cd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水稻与土壤 |
3.2.2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与生化活性 |
3.2.3 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4 水稻苗期盆栽试验设计 |
3.2.5 水稻生长及色素含量测定 |
3.2.6 水稻叶片氧化损伤指标及自由基含量测定 |
3.2.7 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及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测定 |
3.2.8 水稻叶片亚细胞结构分析 |
3.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蓝莓花青素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 |
3.3.2 蓝莓花青素体外总还原能力 |
3.3.3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生长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4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体内ROS积累的影响 |
3.3.5 叶面喷施花青素对苗期水稻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物的影响 |
3.3.6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硫醇化合物及植物螯合素的影响 |
3.3.7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叶片亚细胞结构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花青素对水稻植株吸收Cd的螯合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水稻和土壤 |
4.2.2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与生化活性 |
4.2.3 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设计 |
4.2.4 水稻生长及色素含量测定 |
4.2.5 水稻不同部位及亚细胞结构Cd含量测定 |
4.2.6 Cd-花青素螯合物扫描电镜及稳定性分析 |
4.2.7 水稻叶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Cd胁迫下水稻生长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4.3.2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和Cd转运的影响 |
4.3.3 水稻叶片亚细胞组分Cd含量变化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4 Cd-花青素螯合物体外稳定性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花青素及钝化剂阻控水稻籽粒Cd累积的田间验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及供试水稻品种 |
5.2.2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与生化活性 |
5.2.3 水稻田间试验设计 |
5.2.4 土壤pH、Eh值测定 |
5.2.5 水稻生长及色素含量测定 |
5.2.6 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测定 |
5.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施用钝化剂对土壤pH、Eh值的影响 |
5.3.2 施用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的影响 |
5.3.3 施用钝化剂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的影响 |
5.3.4 施用钝化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3.5 施用钝化剂土壤及水稻籽粒Cd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关系 |
5.3.6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生长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5.3.7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的影响 |
5.3.8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Cd转运系数的影响 |
5.3.9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水稻籽粒Cd含量与叶片花青素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Cd胁迫下水稻体内色素分泌及Cd累积特征 |
6.1.2 花青素对Cd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 |
6.1.3 花青素对水稻植株吸收Cd的螯合效应 |
6.1.4 花青素及钝化剂阻控水稻籽粒Cd累积的田间验证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花青素智能比色膜的制备及其在新鲜度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
1.2.1 数据载体设备 |
1.2.2 指示剂 |
1.3 基于天然染料的pH指示剂的类别 |
1.3.1 基于天然食用色素和淀粉的pH响应膜 |
1.3.2 基于天然食用色素和胶体的pH响应膜 |
1.3.3 基于壳聚糖和天然食用色素的pH响应膜 |
1.3.4 基于其他生物聚合物和天然食品色素的pH响应膜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紫甘蓝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紫甘蓝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2.3.2 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单因素影响 |
2.3.3 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 |
2.3.4 紫甘蓝花青素的纯化 |
2.3.5 紫甘蓝花青素的结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花青素标准曲线绘制 |
2.4.2 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3 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基质比色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智能比色膜的制备 |
3.3.2 智能比色膜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智能比色膜的颜色和物理性能 |
3.4.2 智能比色膜的指示 |
3.4.3 智能比色膜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色膜用于猪肉及虾新鲜度的检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基于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的紫甘蓝色素比色膜的制备 |
4.3.2 虾及猪肉样品的处理 |
4.3.3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pH值的测定 |
4.3.4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比色膜在猪肉新鲜度监测中的应用 |
4.4.2 比色膜在虾新鲜度监测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比色膜和猪肉质量的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猪肉质量和比色膜的动力学建模理论 |
5.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4 实验方法 |
5.4.1 比色膜的制备 |
5.4.2 猪肉TVB-N值的测定 |
5.4.3 比色膜的动力学测试 |
5.4.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猪肉质量动力学分析 |
5.5.2 比色膜动力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花青素/姜黄素智能标签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方法 |
1.3.1 混合色素的制备 |
1.3.2 智能指示标签的制备 |
1.3.3 智能指示标签对p H值变化的响应 |
1.3.4 智能指示标签在猪肉新鲜度指示中的应用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混合比例的智能指示标签对环境p H值变化的响应 |
2.2 猪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变化 |
2.3 智能指示标签的变色与猪肉新鲜度的关系 |
3 结语 |
(4)基于罗非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的花色苷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1 引言 |
1.1 明胶概述 |
1.1.1 明胶和胶原 |
1.1.2 明胶的应用 |
1.2 鱼明胶 |
1.2.1 鱼明胶和哺乳动物明胶 |
1.2.2 鱼明胶的提取 |
1.2.3 鱼明胶的理化性质 |
1.3 花色苷 |
1.3.1 花色苷概述 |
1.3.2 花色苷的结构及呈色 |
1.3.3 花色苷作为活性物质的应用 |
1.4 明胶膜 |
1.4.1 鱼明胶制膜的研究现状 |
1.4.2 鱼明胶理化性质对制膜的影响 |
1.4.3 明胶膜的改良研究 |
1.5 活性智能食品包装膜 |
1.5.1 活性包装 |
1.5.2 智能包装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罗非鱼皮明胶的提取 |
2.4 罗非鱼皮明胶的理化性质 |
2.4.1 基本成分分析 |
2.4.2 pH值测定 |
2.4.3 氨基酸分析 |
2.4.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5 罗非鱼皮明胶的功能性质 |
2.5.1 凝胶的制备 |
2.5.2 凝冻强度 |
2.5.3 凝胶时间 |
2.5.4 凝胶温度和融化温度 |
2.5.5 表面性质 |
2.6 明胶膜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
2.6.1 明胶膜的制备 |
2.6.2 X衍射分析 |
2.6.3 厚度测定 |
2.6.4 颜色参数测定 |
2.6.5 水分含量测定 |
2.6.6 水溶性测定 |
2.6.7 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2.6.8 机械性能测定 |
2.7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7.1 花色苷色素的提取 |
2.7.2 花色苷总含量的测定 |
2.7.3 花色苷提取物在不同pH条件下水溶液的呈色 |
2.7.4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制备 |
2.7.5 红外光谱分 |
2.7.6 颜色参数测定 |
2.7.7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与不同介质接触测试 |
2.7.8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基本物理性质测定 |
2.7.9 机械性能测定 |
2.7.10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的测定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罗非鱼皮明胶的提取和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
3.1.1 提取率 |
3.1.2 成分分析和水溶液pH值 |
3.1.3 氨基酸分析 |
3.1.4 分子量分布 |
3.2 罗非鱼皮明胶的功能性质 |
3.2.1 凝冻强度 |
3.2.2 凝胶时间 |
3.2.3 凝胶温度和融化温度 |
3.2.4 表面性质 |
3.3 不同凝冻强度明胶和TGase的添加对明胶膜性能的影响 |
3.3.1 TGase添加量对明胶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2 厚度和颜色参数分析 |
3.3.3 X衍射分析 |
3.3.4 水分含量和水溶性 |
3.3.5 机械性能 |
3.3.6 水蒸气透过率 |
3.4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性能分析 |
3.4.1 不同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的比较 |
3.4.2 花色苷复合物在不同pH下水溶液的颜色 |
3.4.3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红外光谱分析 |
3.4.4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外观和颜色参数 |
3.4.5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与不同介质接触后的颜色变化 |
3.4.6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基本物理性能 |
3.4.7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机械性能 |
3.4.8 花色苷-明胶复合膜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能 |
4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紫甘蓝色素的提取与色价的计算 |
1.2.2紫甘蓝色素的提取条件优化 |
1.2.3紫甘蓝色素的稳定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 |
2.1.1提取剂的选择 |
2.1.2温度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
2.1.3时间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
2.1.4液固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
2.2 紫甘蓝色素的稳定性 |
2.2.1色素的热稳定性 |
2.2.2色素的光稳定性 |
2.2.3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4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论 |
(6)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材料的处理 |
1.2.2 紫甘蓝色素的提取 |
1.2.3 色素样品吸收光谱的测定 |
1.2.4 稳定性的研究 |
(1) 不同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 不同贮存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 不同防腐剂浓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4) 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甘蓝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 |
2.2 稳定性的研究 |
2.2.1 不同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2 不同贮存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3 不同防腐剂浓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4 不同蔗糖浓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论 |
(7)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提取工艺 |
1.3 色素含量的测定(梯度pH值法) |
1.4 紫甘蓝色素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1.5 稳定性试验 |
1.6 紫甘蓝色素的薄层层析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乙醇浓度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
2.2 液固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
2.3 温度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
2.4 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
2.5 紫甘蓝色素提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6 紫甘蓝色素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7 紫甘蓝色素的薄层层析 |
2.8 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研究 |
2.8.1 温度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8.2 氧化剂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8.3 还原剂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8.4 防腐剂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8.5 食盐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论 |
(8)红甘蓝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正交试验 |
1.2.2 温度对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3 光照对红甘蓝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 |
1.2.4 pH值对红甘蓝色素色调影响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2.2 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研究 |
2.2.1 热对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2 红甘蓝色素光稳定性研究 |
2.2.3 pH值对红甘蓝色素色调影响 |
3 结论 |
(9)甘蓝红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紫甘蓝红色素的制备 |
1.1 紫甘蓝红色素的提取 |
1.1.1 水提取法 |
1.1.2 酸提取法 |
1.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1.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2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
2 紫甘蓝红色素的结构与性质 |
2.1 化学结构 |
2.2 理化性质 |
2.2.1 溶解性[4, 13, 14] |
2.2.2 酸碱性及吸收光谱 |
2.2.3 光照和温度 |
2.2.4 金属离子[5, 13] |
2.2.5 氧化剂、还原剂 |
2.2.6 食品添加剂 |
2.2.7 辅色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 甘蓝红色素的应用 |
3.1 食品添加剂 |
3.2 染色剂 |
3.3 酸碱指示剂 |
3.4 抗氧化剂 |
4 结语 |
四、红甘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花青素缓解Cd胁迫下水稻叶片氧化损伤及抑制籽粒Cd累积机理研究[D]. 米雅竹.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2]花青素智能比色膜的制备及其在新鲜度检测中的应用[D]. 刘丹飞.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3]花青素/姜黄素智能标签的制备及应用[J]. 郑辉,蒋昊天,王荔萱,刘勇,王维婷,李丹,李立. 包装工程, 2020(19)
- [4]基于罗非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的花色苷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D]. 廖伟. 海南大学, 2018(08)
- [5]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J]. 闻月冰,邹宇,胡立明,田密霞. 北方园艺, 2014(10)
- [6]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J]. 杨东霞,冷春玲.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7]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杜淑霞,贝惠玲,徐丽. 粮油加工, 2010(02)
- [8]红甘蓝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 吴欢欢.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2)
- [9]甘蓝红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J]. 王金亭.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2)
- [10]超声辅助提取红甘蓝色素的研究[J]. 郭紫光,张永忠,刘妍妍,王超. 食品工业科技,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