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社区延伸——六盘水市交通管理基础教育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郭梦真[1](2020)在《大数据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大数据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几年大数据产业开始向政府治理融合,大数据在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基层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提倡“精准扶贫”方略,将传统扶贫方式转变为精准滴灌式的扶贫方式,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2020年精准扶贫进入到了全面脱贫的决胜期与收官之年,如何提升扶贫脱贫的精准度成为扶贫最后一“战”的重中之重。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为创新扶贫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平台、新的技术,其全样本分析、精准定位的动态化、精准化、综合性、时效性功能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瞄准机制、扶贫干部的精准考核机制、贫困数据的精准管理等现实需求相契合。大数据精准扶贫作为新时代下基层政府减贫治贫的创新方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政府大数据可以帮助基层扶贫干部实现扶贫信息的精准化管理、对驻村干部实行精准化监督、打破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孤岛”现象,极大地促进了扶贫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大数据技术应用至电商扶贫、大数据教育扶贫、远程医疗扶贫、党政作风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衍生成果助力新时代下的精准扶贫。但是由于大数据精准扶贫处于发展初期,基层政府在实践中仍承受条块数据矛盾,缺乏大数据决策环境诸多痛点。基层扶贫干部队伍的大数据化建设也是难点。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国内基层案例,结合基层扶贫调研得出一套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平台合理分配各项扶贫资源;做好数据共享开放的顶层设计,厘清数据使用权与数据保护之间的关系;推进基层扶贫干部队伍的大数据化建设,提升基层决策的主动性。从以上方面逐渐完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扶贫方式的转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减贫治贫体系。
林坤[2](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李娜[3](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受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各地对于特色小镇的探索如火如荼。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与抓手,其空间发展亦呈现多样化态势。然而,由于部分特色小镇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匆匆上马而出现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特色小镇千篇一面,产业发展趋同,文化传承遗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而这些问题均与空间载体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多维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充分调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特色小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运用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空间分析等综合方法,以“现状调研—理论研究—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为技术路线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国内外在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系统构建,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内涵、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演化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提炼总结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子系统——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架构,总体指导后续研究。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依据上述章节构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体系,分别研究了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各系统的影响要素,探究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实施策略,以丁蜀镇特色小镇为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基于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研究了特色小镇“生成论”与“构成论”融合的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前文构建的空间发展系统体系提出判断依据,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论文基于CAS理论的研究,构筑了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理论架构,分析了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间作用及协同机制,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江南琦[4](2019)在《乡村治理中村干部专职化研究 ——基于水城县D镇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乡村治理中,一些地方政府针对村干部队伍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其提出了职业化要求。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在快速发展的乡村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而基层政府对村干部的管理一直停留在非专职化的管理方式上,这种简约治理模式无法适应当下乡村治理内容相匹配。村干部长期处于低报酬、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工作积极性严重丧失,干部队伍中的“精英”流失严重。为了改变村庄治理的停滞状态,村干部专职化分别通过薪资待遇、考核管理、晋升培训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本文以水城县的村干部专职化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在D镇的对村干部日常工作状况的实地调研观察以及与乡镇领导干部、部分村干部、个别村民进行深度的交谈,结合村干部专职化的已有研究,发现村干部专职化的确充分调动了当地村干部的积极性,专职化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了D镇村干部现阶段的需求。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低级需求的满足会带来更高级的需求,村干部专职化应该试图为村干部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正式激励机制,并且通过调动政府、村民、村干部等多个主体的权责意识来实现乡村的多元治理,从而达到善治的目的。
王富生[5](2019)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设计研究 ——以闫寺街道办事处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通过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从而达到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变革机制是适应新时代的变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在农村的试点。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积累不断增加,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保护不严、责任不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中面临类似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础在于确定集体产权归属,以保障成员权利、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主要目标。运用股份合作形式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以集体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形式,找到一条适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论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和深入闫寺街道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就如何盘活农村集体资源,促进“三资”要素的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展开研究。论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分类归纳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运用贵州省“三资”改革,通过机制设计理论细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借助临近城市淄博、潍坊市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做法找出在闫寺街道改革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纠纷,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害的制度约束。并根据制度约束为闫寺街道在后期的改革中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三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发,采用折股量化的形式将分散的资金集聚,以投入集中、产业联动的方式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2)“三资”改革在于设计出一套可以令股份合作社在收效最大的同时也使经营主体收益最大化,保障农民的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股份合作社的收益最大化的机制。(3)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模式使农户可以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同时保障其基础权益不受侵害。
Ma Fan[6](2018)在《A Practice Report on C-E Translation of Repor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Finan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2016) Guided by Text Typology Theory》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全球化进程使得国内外在各个领域的交流迅速扩展,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报告翻译成为了交流过程中时常涉及的环节。因此,报告翻译的质量与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本实践报告讨论的是笔者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扶贫报告(2016)》汉英翻译的实践。笔者对该报告的文本功能和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并梳理了作者在报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未能准确传达文本信息,主要存在于政治术语、文化负载词、汉语四字结构及中国古诗词翻译;(2)未能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主要存在于标题、重复信息及长难句的翻译;(3)缺乏语篇意识,主要包括语篇功能意识、语篇结构意识及语篇文体特点意识。根据卡特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该金融扶贫报告属于信息型文本。笔者旨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就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具体表现为:释义、音译加注、减译、分译、转换、主位推进和简洁性原则。期望本实践报告的初步研究结果能对报告文本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启示和借鉴。
马海波[7](2017)在《云南省开远市国地税合作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税收不仅是国家机关组织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还是调节经济及调整分配的一项重要工具。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税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水平的高低。现阶段,我国实行国地税分设的税收征管体制存在职责不够清晰、执法不够统一、办税不够便利、管理不够科学、组织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了税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国家出台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使服务进一步得到融合、执法进一步得到整合、双方信息也得到充分的聚合,要致力于解决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和深层次问题,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不断增强税法遵从度、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税负公平,为提升经济社会的加速度作出应有贡献。本文结合当前国地税合作热点,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整体政府理论运用于当前国地税合作实践,采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访谈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国地税合作示范区推荐单位—开远市开展调查研究。通过20多项指标、500多个丰富、详实的数据,具体分析了在开展国地税合作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借鉴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几个国家以及我国山东枣庄、河北大厂等地在开展合作、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立足实际,提出要开展好国地税合作,真正实现合作效应,需要上下左右共同努力,纵向既要做好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还需要省、州市税务机构做好承上启下、监督执行工作,重要的是县区级执行层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抓好合作事项的落实;横向需要各级税务机构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协作。本文紧扣实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维度,从政策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合作保障体系、推动合作升级、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几个层面,提出完善当前国地税合作的思路和对策,旨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开展国地税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张志杰[8](2015)在《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型城市随着自然资源的开采,一般需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过去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熟期和衰落期的经济转型,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前段研究较少。本文把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前段的资源城市,称为成长型资源城市。同时,从增长性和连续性角度提出了成长型资源城市的定量分类界定指标,即成长型资源城市的界定为在连续5年内生产速率P增长速度实现大于5%。成长型资源城市处于高积累、高增长的阶段,为了防止“矿竭城衰”现象的发生,应当在成长期及成熟期前段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对其发展路径进行规划。这种成长型资源城市的转型通常要按照当前的优势与条件,尽早地集中资本及人才力量培育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最终开辟一条不单纯依赖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论文以云南迪庆州为例,以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的研究资料成果为基础,系统收集和研究了迪庆州的人口、消费、科研、教育、资源、环保等数据资料。通过构建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发现迪庆州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好,但是出现可持续能力缓慢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环境指数大幅度下降,因此,生态环境指标对可持续能力影响最大。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迪庆州2004-2020年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模拟,并对模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以此为基础,对迪庆州各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得出只有走经济-环保协调发展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多种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着力培育矿产、水电、生物、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才能实现迪庆州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成长型资源城市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马长青[9](2014)在《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增快。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我国城市化建设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党中央依据实现历史性发展的新形势、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内涵,提出了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目标。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目前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其它省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适度控制与才人集聚的不平衡和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协调等矛盾,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动力相对于东中部各省的发展实践存在农业、工业和科技等方面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对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和实现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化理论以及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角度对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以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学说、城市化理论、因子分析、数据包络模型、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理论以及实证方法为基础,从宏观、中观层面来认识、考察和分析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以我国城市化发展情况和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研究了包括影响因素、发展效率、发展路径、发展模式选择以及保障措施等在内的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相关问题,为人们研究新型城市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问题,本文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介绍了城市与城市化的一般理论,对于城市概念、城市特征与功能、城市构成、城市经济地位与作用等城市学说等基础性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以及城市化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作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并介绍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模式;第二,回顾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并结合现状分析了贵州省新型城市化过程面临的问题;第三,针对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构建适合贵州省实际情况的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指标选择,构建了以经济、生活、社会、环境、人口为一体的五角星形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第四,基于五角星形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对贵州省直辖的9个行政区划地区进行了城市化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第五,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和离差法,分析了贵州1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模式选择。选择五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各种模式的标杆城市,对各类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指标在各类模式下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贵州省各市(州)城市化发展程度评价模型确定了贵州省各市(县)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并利用离差法比较了贵州省各市(州)与五种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契合程度,发现人口转型城市化模式最适合贵阳市,而其它城市则适合地县改市城市化模式;第六,结合实证结果,针对贵州省新型城市化五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苗君强[10](2014)在《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文中提出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已成为共识,全球掀起了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浪潮。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城市相比,发展时间较短,以粗犷式发展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开采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加大,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始枯竭,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的资源型城市逐步出现了发展困境。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化生态化的建设路径,同时把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导、整体经济结构单一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东营市作为现实案例,探索其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设路径,并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发展的经验借鉴。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提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在世界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和趋势下,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该章在深入分析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相关概念及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关于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之处,提炼出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众多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阐述了碳循环、低碳生态经济、低碳生态城市政策创新、低碳城市定位等相关理论,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和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转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律探索打下基础。第三章是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的规律进行具体探索,阐述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特征、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一般路径。第四章是以东营市为例,对东营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征,对东营市碳汇能力及碳排放现状水平进行了初步测算和深入分析,并利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情景设计下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提出了碳排放控制目标和基本思路,为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路径、破解资源环境硬约束、实现脱钩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所处的城镇化、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总体思路及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寻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新出路。第五章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东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机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设计要点;建立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共性指标和特征性指标,并将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和导则层四个层次。紧密结合东营的发展实际,从经济产业创新、政策机制创新、指标体系管理创新、低碳能力建设、低碳科技创新、能源管理创新等六个方面研究探索了东营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点与推进措施。第六章最后得出东营市低碳生态建设的结论和措施,并以此推广到其他资源型城市。这也为今后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低碳规划提供了有借鉴经验的案例探索。
二、路向社区延伸——六盘水市交通管理基础教育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向社区延伸——六盘水市交通管理基础教育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数据 |
2.1.2 精准扶贫 |
2.2 基本理论 |
2.2.1 社会治理智能化理论 |
2.2.2 善治理论 |
3 大数据时代的扶贫背景 |
3.1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 |
3.1.1 大数据为基层政府精准扶贫提供了新平台 |
3.1.2 精准扶贫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运用领域 |
3.1.3 国家政策支持大数据精准扶贫的融合 |
3.2 国内大数据精准扶贫情况总体判断 |
4 国内基层政府大数据扶贫实践经验 |
4.1 农村电商平台致富模式 |
4.1.1 广东遂溪县以电商示范县助推精准扶贫 |
4.1.2 山西方山县山货产销“1+N”模式 |
4.2 远程教育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教育扶贫 |
4.2.1 大连-六盘水“卫星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
4.2.2 贵州长顺县开通远程指导数字化教室 |
4.3 “大数据+医疗健康”实现远程医疗扶贫 |
4.3.1 湖南省新化县远程医疗提升贫困区就医效率 |
4.3.2 广东省远程医疗中心助力精准扶贫 |
4.4 “扶贫云”系统平台实现扶贫信息精准化 |
4.4.1 贵州“精准扶贫云”提升扶贫效率 |
4.4.2 广东扶贫云实现贫困治理动态化 |
4.5 国内大数据精准扶贫成功案例总结 |
5.基层政府在大数据精准扶贫中面临的困境 |
5.1 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技术困境 |
5.1.1 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功能尚未完善 |
5.1.2 大数据扶贫的方式单一 |
5.1.3 缺乏支撑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 |
5.2 资源统筹的政策困境 |
5.2.1 扶贫领域缺乏大数据人才下沉政策 |
5.2.2 数据资源尚未向基层下移 |
5.3 工作机制困境 |
5.3.1 精准识别机制中的“数据异化”现象 |
5.3.2 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出现“灰色地带” |
5.4 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困境 |
5.4.1 基层扶贫工作的形式主义传统机制弊端 |
5.4.2 基层扶贫干部尚未形成大数据思维 |
5.4.3 基层扶贫部门的大数据人才缺位 |
6 基层政府突破大数据精准扶贫困境的路径 |
6.1 建立基层精准扶贫的大数据政策支持体系 |
6.1.1 实施大数据扶贫优先的财政支持政策 |
6.1.2 实施人才集约化管理政策 |
6.2 建设一支大数据化的基层扶贫队伍 |
6.2.1 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干部的培养与培训 |
6.2.2 集约化管理扶贫资源 |
6.2.3 建立行业部门间完整的互通共享数据应用链 |
6.3 完善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机制 |
6.3.1 完善大数据精准扶贫保障机制 |
6.3.2 扶贫数据向基层下移 |
6.4 为大数据扶贫提供政治保障 |
6.4.1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扶贫战役堡垒作用 |
6.4.2 协调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关系 |
6.5 填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技术“短板” |
6.5.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向贫困村下移 |
6.5.2 完善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
6.5.3 突破政府云防火墙技术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1.3.2 特色小镇 |
1.3.3 空间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基于CAS理论的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问题解析 |
2.1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1 OECD国家特色小镇概况 |
2.1.2 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3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差异分析 |
2.2 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失衡分析 |
2.2.1 政策失效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2 动力缺乏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3 要素制约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3 CAS理论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提供新视角 |
2.3.1 系统的“构成”与“生成”分析 |
2.3.2 融合的“生成论”与“构成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S理论视角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构建 |
3.1 特色小镇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
3.1.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内涵 |
3.1.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
3.1.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演化 |
3.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构建 |
3.2.1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3.2.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3.2.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协同机制 |
3.2.4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架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4.1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4.1.1 产业发展类型趋同 |
4.1.2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 |
4.1.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晰 |
4.1.4 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 |
4.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2.1 产业衍生构建多中心空间组织 |
4.2.2 产业聚集孵化创新型空间载体 |
4.2.3 产业多元弥补连续性空间肌理 |
4.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产业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3.1 公共配套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4.3.2 动态适应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
4.3.3 复合功能空间为产业活力提供条件 |
4.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4.4.1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2 尊重既有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3 注重周边城市互补增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5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4.5.1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4.5.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5.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要素分析 |
5.1.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提升作用分析 |
5.1.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
5.1.3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5.2.1 文化遗产演化影响空间格局蜕变 |
5.2.2 文化遗产升级成为空间地标节点 |
5.2.3 文化遗产改变引发空间结构替代 |
5.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文化遗产系统的作用机制 |
5.3.1 多样式重构空间焕发文化遗产生机 |
5.3.2 开放式自然空间活化文化遗产利用 |
5.3.3 合理性过渡空间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
5.4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5.4.1 单体建筑遗产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2 文化遗产街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3 文化遗产片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5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5.5.1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5.5.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6.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
6.1.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
6.1.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误区 |
6.1.3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
6.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6.2.1 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空间构成蜕化 |
6.2.2 生态环境优化影响空间价值提升 |
6.2.3 生态环境延续影响空间网络共融 |
6.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 |
6.3.1 扩张空间发展配合生态环境连通发展 |
6.3.2 临界空间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渗透发展 |
6.3.3 演化空间发展增效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
6.4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6.4.1 带状式发展协同 |
6.4.2 毗邻式发展协同 |
6.4.3 穿越式发展协同 |
6.4.4 环抱式发展协同 |
6.5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6.5.1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6.5.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CAS理论视角丁蜀镇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1 丁蜀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7.1.1 产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7.1.2 文化遗产影响要素分析 |
7.1.3 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7.2 基于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2.1 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2.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3 基于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3.1 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3.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4 基于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4.1 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4.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5 “生成论”融合“构成论”——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乡村治理中村干部专职化研究 ——基于水城县D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理论、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理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 村干部专职化相关概念及发展情况简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治理 |
2.1.2 村干部及其专职化 |
2.2 村干部专职化的兴起及发展现状 |
2.2.1 村干部专职化的兴起 |
2.2.2 村干部专职化发展现状 |
2.3 村干部专职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必要性分析 |
2.3.2 可行性分析 |
3 水城县D镇村干部专职化调查分析 |
3.1 村干部专职化实施背景与推进现状 |
3.1.1 D镇基本情况 |
3.1.2 实施背景 |
3.1.3 实施现状 |
3.2 村干部专职化的实现路径 |
3.2.1 选拔任用与人才储备 |
3.2.2 人员配置与考核管理 |
3.2.3 正式激励与保障的具体做法 |
3.3 村干部专职化实施成效及评价 |
3.3.1 实施成效 |
3.3.2 总体评价 |
3.4 村干部专职化推进面临的挑战 |
3.4.1 基层组织断裂风险 |
3.4.2 形式主义与治理成本上升 |
3.4.3 标准化治理与多样需求的冲突 |
4 对村干部专职化发展的思考 |
4.1 为基层减负与优化乡村多元主体结构 |
4.1.1 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 |
4.1.2 优化乡村多元主体结构 |
4.2 村干部的精神激励及公共服务意识提升 |
4.2.1 加强村干部精神激励建设 |
4.2.2 注重村干部公共服务意识培养 |
4.3 培养村民权利与义务观念并举 |
4.3.1 村民监督委员会与村干部专职化并行 |
4.3.2 提升村民的义务担当 |
5 余论 |
5.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设计研究 ——以闫寺街道办事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2.1.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2.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2.1.4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三变”机制 |
2.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变革的理论机理 |
2.2.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变革前提条件 |
2.2.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变革的动力机制 |
2.2.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变革的作用效果 |
2.3 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机制设计理论 |
2.3.3 激励相容 |
2.3.4 实施理论 |
第三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与问题 |
3.2 闫寺街道农村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
3.2.1 闫寺街道概况及区位 |
3.2.2 闫寺街道自然资源与环境 |
3.2.3 闫寺街道基础设施与社会环境 |
3.2.4 闫寺街道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 |
3.3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发展现状 |
3.3.1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3.3.2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总领和结构 |
3.3.3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 |
3.4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
3.4.1 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2 农村集体“三资”确权难 |
3.4.3 村务公开程序内容不规范 |
3.4.4 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 |
第四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借鉴 |
4.1 贵州省六盘水市“三资”管理改革案例 |
4.1.1 “三资”管理改革运行环境 |
4.1.2 改革目标指向 |
4.2 淄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 |
4.2.1 淄博市农村集体“三资”改革试点运行模式 |
4.2.2 淄博市农村集体“三资”改革目标指向 |
4.3 昌乐县农村集体“三资”改革案例 |
4.3.1 昌乐县农村集体“三资”改革试点基础条件 |
4.3.2 昌乐县农村集体“三资”改革的目标指向 |
4.4 三个典型案例的启示 |
4.4.1 “三资”改革的基础 |
4.4.2 “三资”改革中壮大集体经济的途径 |
4.4.3 “三资”改革取得的成效 |
第五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创新设计 |
5.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创新设计原则 |
5.2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各方主体职能定位 |
5.3 闫寺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关联分析 |
5.3.1 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模式 |
5.3.2 股份合作社内部股权结构与利润分红 |
5.4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设计目标选择 |
5.4.1 明晰集体资产,合理界定成员 |
5.4.2 明晰产权归属,转变农户身份 |
5.4.3 丰富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
5.4.4 完善股权转让,健全利益保护机制 |
5.4.5 理顺农村“党政经”管理机制 |
5.5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设计 |
5.5.1 农村集体“三资”折股量化机制设计 |
5.5.2 监管机制设计 |
5.5.3 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设计 |
5.6 “三资”改革机制关联性作用分析 |
5.6.1 “三资”改革机制激励相容的作用发挥 |
5.6.2 完善合作社结构设置,畅通集体增收途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政策建议 |
6.2.1 分类量化与静态管理股权 |
6.2.2 政府参与分类指导折股量化 |
6.2.3 建立健全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的监督体系 |
6.2.4 理顺委托-代理关系,严格集体资金代管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闫寺农民参与农村集体“三资”股份制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A Practice Report on C-E Translation of Repor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Finan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2016) Guided by Text Typology Theory(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I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Task Description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4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II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
2.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Report Text |
2.2 Theoretical Support |
2.2.1 Overview of Reiss’ Text Typology Theory |
2.2.2 Text Types and Text Functions |
2.2.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Different Text Types CHAPTER III ANALYSIS OF TEXT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PROBLEMS |
3.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3.1.1 Text Function |
3.1.2 Language Features |
3.1.2.1 Lexical Level |
3.1.2.2 Syntactic Level |
3.1.2.3 Textual Level |
3.2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
3.2.1 Inaccurate Text Information Conveyed |
3.2.1.1 Political Terms |
3.2.1.2 Culture-loaded Words |
3.2.1.3 Four-character Expressions |
3.2.1.4 Chinese Poetry |
3.2.2 Failure to Adapt to Idiomatic Expressions of Target Readership |
3.2.2.1 Title Translation |
3.2.2.2 Repeated Information |
3.2.2.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3.2.3 Lack of Discourse Awareness |
3.2.3.1 Text Feature Awareness in the Discourse |
3.2.3.2 Function Awareness in the Discourse |
3.2.3.3 Structure Awareness in the Discourse CHAPTER IV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OF REPORT TEXT |
4.1 Solutions to Conveying Text Information |
4.1.1 Paraphrase |
4.1.2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
4.2 Solutions to Adapting to Expressions of Target Readership |
4.2.1 Omission |
4.2.2 Division |
4.2.3 Shift |
4.3 Solutions to Strengthening the Discourse Awareness |
4.3.1 Thematic Progression |
4.3.2 Concision CHAPTER V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Source Text APPENDIX 2: Target Text |
(7)云南省开远市国地税合作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税务机构及沿革 |
二、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
三、税收效率 |
四、国地税合作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整体政府理论 |
第三节 推进国地税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优化纳税服务的实际需要 |
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手 |
三、提高征管效率的重要手段 |
四、建设法制税务的必然要求 |
五、推进队伍建设的有力保证 |
第二章 开远市开展国地税合作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国地税合作发展历程 |
一、起始阶段:各地自发状态的合作 |
二、发展阶段:制度建设 |
三、完善阶段:制度落实 |
第二节 开远市情及税情概况 |
一、开远市情概况 |
二、开远税情概况 |
第三节 开远市开展国地税合作情况及成果 |
一、《合作规范》下发前双方合作情况 |
二、《合作规范》下发后开展合作情况及成果 |
第三章 开远市国地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开远市国地税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系统平台方面的问题 |
二、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
三、合作实施方面的问题 |
四、合作制度方面的问题 |
第二节 开远市国地税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分析 |
二、税务部门顶层设计因素分析 |
三、税务部门执行层面因素分析 |
四、社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税务合作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具体做法与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具体做法 |
二、国外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国地税合作经验借鉴 |
一、国内国地税合作经验 |
二、国内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完善国地税合作的对策措施 |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对策措施 |
一、优化征管结构,规范经费管理 |
二、统筹信息推进,强化技术支持 |
三、拓展社会合作,健全司法保障 |
四、统一业务标准,完善合作规范 |
第二节 中观层面的对策措施 |
一、推动信息平台升级 |
二、推动服务合作升级 |
三、推动征管互助升级 |
四、推动外部协作升级 |
五、推动合作制度升级 |
第三节 微观层面的对策措施 |
一、明确合作模式 |
二、提升人员素质 |
三、强化合作保障 |
四、推动社会共治 |
五、加强奖惩考核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1.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差异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2 成长型资源城市研究的相关概念 |
2.1 成长型资源城市的界定及分类 |
2.1.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2.1.2 成长型资源城市的定义 |
2.2 成长型资源城市的基本特点 |
2.3 成长型资源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2.3.3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4 区域经济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6 循环经济理论 |
2.4 小结 |
3 迪庆州概况及发展现状 |
3.1 迪庆州基本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资源 |
3.1.3 旅游资源 |
3.2 迪庆州发展现状 |
3.2.1 迪庆州矿业发展现状 |
3.2.2 迪庆州生态环境现状 |
3.2.3 迪庆州社会发展现状 |
3.3 小结 |
4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 |
4.1 迪庆州产业结构特征 |
4.1.1 第一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
4.1.2 第二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
4.1.3 第三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
4.1.4 迪庆州三次产业比对分析 |
4.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从经济角度分析 |
4.2.2 从社会角度分析 |
4.2.3 从资源角度分析 |
4.2.4 从环境角度分析 |
4.3 小结 |
5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5.1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因子分析 |
5.2.1 因子分析过程简介 |
5.2.2 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分析 |
5.2.3 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分析 |
5.2.4 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分析 |
5.2.5 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分析 |
5.3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
5.3.1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权重 |
5.3.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CEI)计算 |
5.3.3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各指标因子综合效应 |
5.4 小结 |
6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路径优化模拟 |
6.1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基本特征 |
6.1.1 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 |
6.1.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思路 |
6.1.3 迪庆州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目标及系统构成 |
6.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SD模型 |
6.2.1 经济子系统 |
6.2.2 资源子系统 |
6.2.3 生态环境子系统 |
6.2.4 人口子系统 |
6.3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仿真模拟 |
6.3.1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路径优化方向 |
6.3.2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模型效果检验 |
6.3.3 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模拟效果对比分析 |
6.4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路径建议 |
6.5 小结 |
7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借鉴意义 |
7.1 迪庆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1.1 培育壮大以资源产业为中心的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
7.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7.1.3 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和谐迪庆 |
7.1.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州 |
7.1.5 强化科教文化兴州战略,积极提升人口素质 |
7.2 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路径的借鉴意义 |
7.2.1 全力发展资源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
7.2.2 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实现产业多样化协调发展 |
7.2.3 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确保社会安全 |
7.2.4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 |
7.2.5 提升人口素质,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7.3 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化相关理论以及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模式 |
2.1 城市学说 |
2.1.1 城市的定义 |
2.1.2 城市的特征与功能 |
2.1.3 城市的构成 |
2.1.4 城市的经济地位与作用 |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发展理论 |
2.2.2 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2.4 城市化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 |
2.3 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2.3.1 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
2.3.2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
2.4 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
2.4.1 结构转型城市化模式 |
2.4.2 人口转型城市化模式 |
2.4.3 逆城市化模式 |
2.4.4 地县改市城市化模式 |
2.4.5 概念性城市化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市化发展情况及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回顾 |
3.1.1 城市化发展探索时期(1949-1978) |
3.1.2 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1979-2002) |
3.1.3 城市化科学发展时期(2003-2009) |
3.1.4 新型城市化发展时期(2010-) |
3.2 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2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3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
3.3 我国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1 江浙地区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2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3 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发展概况 |
3.4 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 |
3.4.1 贵州省城市产业结构现状 |
3.4.2 贵州省城市人口发展现状 |
3.4.3 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5 现阶段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
3.5.1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
3.5.2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
3.5.3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路径与推进策略 |
3.6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3.6.1 民生幸福要求与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不同步 |
3.6.2 要素集约水平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不匹配 |
3.6.3 城市规模适度控制与人才集聚的不平衡 |
3.6.4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不协调 |
3.6.5 现代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化发展速度不适应 |
3.7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
3.8 本章小结 |
4 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 |
4.1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构建原则 |
4.1.1 构建城市化评价体系的意义 |
4.1.2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3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 依据贵州省特征的新型城市化评价指标选择 |
4.2.1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特殊现状 |
4.2.2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选择的理念和原则 |
4.2.3 新型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可选指标 |
4.3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1 因子分析法概述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选择 |
4.3.4 五角星形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贵州省各市(州)城市化发展效率评价 |
5.1 贵州省区域发展概况 |
5.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模型 |
5.3 DMU的选取和数据选取 |
5.4 贵州各市相关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1 经济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2 社会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3 人口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4 生活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5 环境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5 新型城市化发展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研究 |
6.1 各种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标杆城市选择及分析 |
6.1.1 不同模式标杆城市样本选择 |
6.1.2 各模式下五种城市化指标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
6.1.3 不同模式下发展指标相对重要性分析 |
6.2 贵州各市(州)城市化发展程度评价 |
6.2.1 熵值法在发展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发展程度评价结果 |
6.3 贵州省各市(州)最优城市化模式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研究 |
7.1 贵州省生活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1.1 贵州省生活城市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
7.1.2 贵州省生活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2 贵州省经济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
7.2.2 贵州省经济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3 贵州省环境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3.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
7.3.2 贵州省环境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4 贵州省社会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4.1 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 |
7.4.2 进一步加强城乡劳动就业体系完善 |
7.5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5.1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的具体模式选择 |
7.5.2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6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实施的保障措施 |
7.6.1 构建科学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实施的政策保障 |
7.6.2 近期城镇化总体目标与工作重点的政策措施保障 |
7.6.3 中部城镇密集发展地区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保障 |
7.6.4 发展重点城镇模式目标的政策保障措施 |
7.6.5 小城镇发展战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7.6.6 市、州、重点地区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实施保障措施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贵州省城市化发展展望 |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化发展的必然性 |
1.1.2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
1.1.3 东营市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资源型城市相关概念 |
1.3.2 低碳生态城市相关概念 |
1.3.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现状 |
1.3.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经验分析法 |
1.4.3 实证研究法 |
1.4.4 定量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相关理论 |
2.1.1 碳循环、碳汇和碳排放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2 低碳生态经济相关理论 |
2.1.3 低碳生态城市政策创新的相关理论 |
2.1.4 低碳生态城市定位理论 |
2.2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发展案例分析 |
2.2.1 低碳生态转型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案例 |
2.2.2 低碳生态转型政策机制创新发展案例 |
2.3 理论及实践的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发展特征与规律 |
3.1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特征与必要性 |
3.1.1 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所具有的特征 |
3.1.2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所具有的特征 |
3.1.3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必要性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 |
3.2.1 经济增长目标因素 |
3.2.2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
3.2.3 引导政策有待完善 |
3.2.4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滞后 |
3.2.5 能源结构有待调整 |
3.2.6 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制约 |
3.3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一般方式 |
3.3.1 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式 |
3.3.2 政策机制引导方式 |
3.3.3 低碳技术创新方式 |
3.3.4 能源结构调整方式 |
第四章 东营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发展特征 |
4.1 现状建设与发展特征 |
4.1.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 |
4.1.2 能源结构特征 |
4.1.3 生态建设特征 |
4.1.4 主要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
4.2 碳汇和碳排放特征 |
4.2.1 东营市碳汇能力的测算 |
4.2.2 东营市碳排放的测算 |
4.2.3 东营市碳汇及碳排放主要特征 |
4.2.4 东营市碳排放情景分析 |
4.3 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定位特征 |
4.3.1 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思路特征 |
4.3.2 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定位特征 |
第五章 东营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探索 |
5.1 经济产业创新路径 |
5.1.1 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2 东营低碳生态经济的优化探索 |
5.2 政策机制创新路径 |
5.2.1 东营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政策基础 |
5.2.2 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设计 |
5.3 低碳科技创新路径 |
5.3.1 建立低碳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
5.3.2 完善低碳生态技术标准体系 |
5.3.3 建设低碳生态技术应用示范载体 |
5.4 能源管理创新路径 |
5.4.1 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 |
5.4.2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 |
5.4.3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
5.4.4 提高建筑低碳化发展水平 |
5.5 低碳能力建设路径 |
5.5.1 规划调控能力 |
5.5.2 绿色交通保障能力 |
5.5.3 低碳城镇管理能力 |
5.5.4 社会服务能力 |
5.6 指标体系管理路径 |
5.6.1 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存在的问题 |
5.6.2 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5.6.3 指标体系管理的实施举措 |
第六章 结语 |
6.1 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点与推进措施 |
6.1.1 发展低碳产业,增强经济支撑能力 |
6.1.2 统筹空间规划,增强低碳调控能力 |
6.1.3 提高使用效力,增强资源承载能力 |
6.1.4 发展绿色交通,增强通行保障能力 |
6.1.5 推进低碳建设,增强设施供给能力 |
6.1.6 加快生态建设,增强城市碳汇能力 |
6.1.7 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公众参与能力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路向社区延伸——六盘水市交通管理基础教育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中的运用[D]. 郭梦真.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2]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4]乡村治理中村干部专职化研究 ——基于水城县D镇的调查[D]. 江南琦.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设计研究 ——以闫寺街道办事处为例[D]. 王富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6]A Practice Report on C-E Translation of Report 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Finan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2016) Guided by Text Typology Theory[D]. Ma Fan.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7]云南省开远市国地税合作实证研究[D]. 马海波.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8]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D]. 张志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
- [9]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D]. 马长青. 中南大学, 2014(12)
- [10]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D]. 苗君强. 天津大学, 2014(05)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